《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金融運行報告(2024)(2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金融運行報告(2024)(20頁).pdf(2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福建省金融運行報告(2024)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內容摘要2023年,福建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落實“四個更大”1重要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著力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4萬億元,同比增長4.5%。精準有力落實好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融資結構持續改善,金融服務持續優化,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持續完善,保險保障能力有效增強,區域金融改革扎實推進,有力支持福建經濟社會高質
2、量發展。經濟增長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投資一是投資、消費持續復蘇消費持續復蘇,重點領域重點領域出口動力強勁出口動力強勁。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技術改造投入持續加大,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增長較快;消費品市場平穩運行,智能類產品增長較快。二是三次產業繼續修復二是三次產業繼續修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農業生產穩步發展,主要農產品產量保持增長;工業生產形勢良好,工業企業利潤提升較大,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3.3%,38 個大類行業中有 23 個行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 10.9%,新動能勢頭良好,電氣機械行業利潤增長 29.
3、8%;服務業企穩向好,全年增加值同比增長 5.2%,生產性服務業表現突出。三是現代產業發展取得新進展三是現代產業發展取得新進展,市場主體持續增加市場主體持續增加。裝備制造業支撐作用增強,全年全省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3.9%,3D 打印設備、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等新產品產量實現較快增長;規模以上市場主體持續增加,全省“四上”企業2達 77826 家。四是居民消費價格基本持平,工業四是居民消費價格基本持平,工業生產者價格有所回落。生產者價格有所回落。全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持平,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下降 1.8%,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同比下降 3.8%,企業利潤空間有所修復。五是就
4、業形勢總體平穩,居民收入持續增五是就業形勢總體平穩,居民收入持續增長。長。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 53 萬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15.4 萬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5 萬元,同比增長 5.4%。六是財政收支保持三個正增長,民生領域支出保障有力。六是財政收支保持三個正增長,民生領域支出保障有力。全年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分別增長 9.8%、7.6%、3.1%。住房保障、社會保障和就業、糧油物資儲備管理事務支出同比分別增長 17.1%、7.5%和 4.6%。金融運行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貸款保持合理增長,普惠領域信貸投放擴面提質增效。一是貸款保持合理增長
5、,普惠領域信貸投放擴面提質增效。2023 年末,全省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 8.2 萬億元,同比增長 8.2%,新增貸款 6210 億元。多渠道探索合力推進全省普惠金融發展,年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 1.4 萬億元,同比增長 22.3%;普惠小微貸款戶數達 199.6萬戶,比年初增加 33.9 萬戶;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4.37%,同比下降 0.37 個百分點。二是福建二是福建12021 年 3 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福建考察,明確提出“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取得更大進步,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在創造高品質生活上實現更大突破”的“四
6、個更大”重要要求。2“四上”企業包括規模以上工業、有資質的建筑業、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有開發經營活動的全部房地產開發經營業、規模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2省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高效運行省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高效運行,引導金融機構理性競爭引導金融機構理性競爭、科學科學合理定價合理定價。全年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4.43%,同比下降 0.37 個百分點,創 2008 年以來新低。其中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3.54%,同比下降 0.37 個百分點,創 2015 年以來新低。全省定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 2.16%,同比下降 0.13 個百分點。三是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使用三是結
7、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使用額額創新高創新高,有力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有力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全年全省再貸款再貼現余額 1291 億元,同比增長 18.8%,惠及市場主體近 10 萬戶。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持續發力,帶動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實現普惠小微貸款增量 942 億元。持續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科技創新再貸款等政策工具,支持經濟轉型升級。全面落實普惠小微貸款階段性減息政策,為全省 118 萬戶普惠小微企業減免貸款利息 24 億元。四是金融市場高效運行,銀行間市場發債創新力四是金融市場高效運行,銀行間市場發債創新力度加大。度加大。2023 年,全省社會融資規模新增
8、8180 億元;貨幣市場交易規模持續擴大;票據融資保持平穩增長;跨境收支和結售匯整體規模均處于歷史高位,人民幣跨境結算金額再創歷史新高。全年福建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債籌資 2588 億元,創新運用科創票據、綠色債券、碳資產標識債券等募集資金 123 億元。五是五是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持續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持續完善,資源配置功能有效提升資源配置功能有效提升。證券期貨機構運行穩定,上市公司質量和融資渠道繼續優化;保險市場規模保持較高增速,保險保障能力有效增強。全年全省累計提供風險保障 505.9 萬億元,同比增長 209.3%,累計賠付支出 529 億元,同比增長 18.3%。六是普惠金融改革試六
9、是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取得積極成效驗區建設取得積極成效,金融改革開放持續深化金融改革開放持續深化。寧德、龍巖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外匯管理改革穩中有進。七是金融服務質效持續提高七是金融服務質效持續提高,金融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金融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支付體系建設扎實推進,金融司法環境持續改善,數字人民幣試點穩妥有序推進。2024 年,福建省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扣“四個更大”重要要求,牢牢把握福建高質量發展
10、的戰略主動。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深化區域金融改革開放,切實優化金融服務、防范化解風險,以金融高質量發展服務新福建建設。一是落實好精準有效的穩健貨幣政策,保持信貸總量平穩增長,盤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營造良好的利率定價環境。二是充分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效能,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和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用好用足再貸款再貼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以及“四大經濟”3等福建特色重點產業的金融支持。三是深入推進高水平金融改革開放,繼續支持福建融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ECP)、“一帶一路”建設,深入貫徹落實
11、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四是統籌促發展與防風險,推進房地產、地方債務等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化解,努力保持全省無高風險金融機構的良好局面。3“四大經濟”指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3目錄一、經濟運行情況.1(一)投資、消費穩定增長,重點領域出口動力強勁.1(二)三次產業繼續修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2(三)居民消費價格基本持平,工業生產者價格有所回落.3(四)財政收支保持三個正增長,民生領域支出保障有力.3(五)金融支持房地產力度加大,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加快構建.3二、金融運行情況.4(一)銀行業穩健發展,有力支持經濟高質
12、量發展.4(二)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持續完善,資源配置效率有效提升.7(三)保險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保險保障能力有效增強.8(四)金融市場高效運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8(五)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取得積極成效,金融改革開放持續深化.9(六)金融服務基礎設施持續完善,金融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9三、預測與展望.11附錄:.13(一)2023 年福建省經濟金融大事記.13(二)2023 年福建省主要經濟金融指標.14專欄專欄 1充分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效能 有力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6專欄 2堅持順勢而為 穩慎扎實推進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10表表 12023 年銀行業金融機構情況表.4表 220
13、23 年金融機構一般貸款各利率區間占比情況表.6表 32023 年證券業基本情況表.7表 42023 年保險業基本情況表.8表 52023 年金融機構票據業務量統計表.9表 62023 年金融機構票據貼現、轉貼現利率統計表.9表 72022-2023 年支付體系建設情況.10圖圖 1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增長率.1圖 2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率.1圖 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率.1圖 4外貿進出口變動情況.2圖 5實際使用外資及其增長率.2圖 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際增長率.24圖 7居民消費價格和生產者價格變動趨勢.3圖 8財政收支狀況.3圖 9商品房施工和銷售變動趨勢.4圖 10主要城
14、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變動趨勢.4圖 11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增長情況.5圖 12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長情況.5圖 13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增速變化.5圖 14金融機構外幣存款余額及外幣存款利率.6圖 15社會融資規模分布結構.81一、經濟運行情況2023 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重要一年。一年來,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金融形勢,福建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落實“四個更大”重要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著力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
15、,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5.4 萬億元,同比增長4.5%。其中,第一產業增長 4.2%;第二產業增長3.7%;第三產業增長 5.2%。數據來源:福建省統計局。圖 1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增長率(一)投資、消費穩定增長,重點領域出口動力強勁1.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平穩增長,技術改造投入技術改造投入持持續加續加大大。2023 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 11.6%,拉動全省投資增長 3.3 個百分點;制造業 31 個行業大類中24 個行業投資實現增長,增長面達 77.4%?;A設施投資增長 5.7%。全省持續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加快推動傳
16、統優勢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改建和技術改造投資增長 9.2%,拉動全省投資增長 1.0 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改建和技術改造投資增長 9.7%。節能環保力度加大,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增長 16.3%。數據來源:福建省統計局。圖 2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率2.消費品市場消費品市場平穩運行平穩運行,智能類產品智能類產品增長較增長較快快。2023 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2 萬億元,同比增長 5.0%。線上消費占比提高,全省限額以上單位通過互聯網實現商品零售總額增長6.1%。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持續提高,全省限額以上單位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 28.0%,占全部汽車零售額的
17、19.7%,比上年提高 7.0 個百分點。智能類商品廣受歡迎,全省限額以上單位可穿戴智能設備零售額增長 15.5%,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智能手機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數據來源:福建省統計局。圖 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率3.進出口總額進出口總額基本持平基本持平,重點領域重點領域出口動力出口動力強勁強勁。2023 年,全省海關進出口總額 2.0 萬億元,同比下降0.2%。其中,出口1.2萬億元,下降2.7%;進口 7977 億元,增長 3.9%。民營企業進出口 1.2萬億元,增長 4.7%。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 1.0 萬億元,增長 2.6%。電動載人汽車、鋰2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蓄電
18、池出口動力強勁,合計出口 1366 億元,增長 49.8%。船舶出口呈現良好增長態勢,全年船舶出口大幅增長 44.9%。數據來源:福建省統計局。圖 4外貿進出口變動情況數據來源:福建省統計局。圖 5實際使用外資及其增長率(二)三次產業繼續修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1.農業生產穩步發展,主要農產品產量保持農業生產穩步發展,主要農產品產量保持增長增長。2023 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 5729 億元,同比增長 4.3%。其中,農、林、牧、漁業產值分別增長 3.7%、3.5%、6.2%和 4.0%。主要農產品產量保持增長,全省糧食、肉蛋奶、水產品總產量分別增長 0.4%、7.3%、3.3%。2
19、.工業生產形勢良好,工業企業工業生產形勢良好,工業企業利潤提升較利潤提升較大大。2023 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38 個大類行業中有 23 個行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其中,采礦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制造業增長較快,同比分別增長6.5%、3.5%、3.2%;民營工業保持增長韌性,全年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3.5%,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 61.1%。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 3429 億元,同比增長10.9%,其中,電氣機械行業增長 29.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 41.0%。隨著下游需求逐步恢復,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回升,
20、原材料制造業利潤增幅提升較大、增長 75.0%。數據來源:福建省統計局。圖 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際增長率3.服務業企穩向好服務業企穩向好,生產性服務業貢獻突出生產性服務業貢獻突出。2023 年,全省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5.2%。其中,住宿和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金融業增加值分別增長 11.0%、7.9%、7.4%,增速分別比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高 5.8 個、2.7 個和2.2 個百分點。生產性服務業貢獻突出,全年全省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10.9%。4.現代產業發展取得新進展,市場主體現代產業發展取得新進展,市場主體持續持續增加增加。一是裝備制造業支撐增強。202
21、3 年,全省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3.9%,拉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 1.1 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 15.6%;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 15.0%。二是新產品實現較快增長。3D 打印設備產量增長150%,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增長 100%,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增長 21.7%。三是規模以上市場主體持續增加。2023 年,全省新入庫一套表調查單位 10801 家,扣除退庫單位后凈增加 4499家,年末全省“四上”企業達 77826 家。3(三)居民消費價格基本持平,工業生產者價格有所回落1.居民消費價格居民消費價格基本持平基本持平。2023
22、 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持平。其中,消費品價格下降 0.2%,服務價格上漲 0.4%。其他用品及服務、教育文化娛樂、食品煙酒和醫療保健價格分別上漲 3.1%、1.6%、0.9%和 0.7%;衣著價格持平;交通通信、居住和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分別下降 3.3%、0.2%和 0.1%。2.工業生產者價格工業生產者價格有所回落有所回落。2023 年,全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 1.8%,比上年降低 4.7 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IPI)同比下降 3.8%,購銷價格延續“低進高出”格局,企業利潤空間有所修復。全省生產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下降 3.2%,其中原材料
23、價格下降 4.3%,燃料、動力類購進價格下降 5.8%,農副產品類購進價格下降 3.0%。數據來源:福建省統計局。圖 7居民消費價格和生產者價格變動趨勢3.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居民收入穩定增長。2023 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人數 53 萬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15.4萬人。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5 萬元,同比增長 5.4%。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6 萬元,增長 4.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 2.7 萬元,增長 6.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 2.10,比上年縮小 0.05 個百分點。(四)財政收支保持三個正增長,民生領域支出保障有力2023 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總
24、收入 5908 億元,剔除增值稅留抵退稅因素,同比增長 9.8%。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3592 億元,同比增長 7.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5868 億元,同比增長 3.1%。其中,住房保障、社會保障和就業、糧油物資儲備管理事務支出同比分別增長 17.1%、7.5%和 4.6%。數據來源:福建省統計局。圖 8財政收支狀況(五)金融支持房地產力度加大,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加快構建1.重點城市房價小幅下降。重點城市房價小幅下降。2023 年 12 月,福州、廈門、泉州新建商品房銷售價格指數環比分別下降 0.6 個、1.1 個、0.2 個百分點,同比分別下降 1.8 個、3.3 個、1.8 個百
25、分點。2.金融支持金融支持房地產房地產力度加大力度加大。調整優化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落實新發放首套住房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長效機制,支持省內 8 個地市將首套房貸利率由全國統一下限下調 0.30 個百分點至 3.70%。高效有序推進存量首套房貸利率調整,已為 160.3 萬筆、金額 8697.7 億元的存量房貸下調利率,切實降低居民購房融資成本,預計每年將節約房貸利息支出約 42.5 億元。福州市獲批全國八個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試點城市之一。3.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加快構建。積極支持剛性和改善性購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大力推進保障性安
26、居工程建設。2023年,全省共開工保障性租賃住房 8.4 萬套、棚戶區改造 5.9 萬套、公租房 1891 套、老舊小區改造38.2 萬戶。落實提取公積金支付首付款政策,支持購房 3.4 萬套。4數據來源:福建省統計局。圖 9商品房施工和銷售變動趨勢數據來源:福建省統計局。圖 10主要城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變動趨勢二、金融運行情況2023 年,福建省金融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精準有力落實好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融資結構持續改善,金融服務
27、持續優化,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持續完善,保險保障能力有效增強,區域金融改革扎實推進,有力支持福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一)銀行業穩健發展,有力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1.銀行業規模平穩增長銀行業規模平穩增長。2023 年末,福建省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 14.5 萬億元,同比增長8.4%;營業網點 6551 個,從業人員 12.6 萬人,法人機構 145 個。2023 年全省 145 家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經營總體穩健,年末總資產、總負債同比分別增長 8.9%、10.0%;平均資本充足率 15.6%;撥備總體充足,平均撥備覆蓋率達 285.3%。表 12023 年銀行業金融機構情況表注:“小型農村金融機構
28、”包括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包括村鎮銀行;“其他”包含金融租賃公司、消費金融公司、民營銀行;“資產總額”不含興業銀行省外分支機構數據。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福建監管局。2.存款存款增速增速高位回落高位回落。2023 年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 8.1 萬億元,同比增長11.1%,比上年降低 6.4 個百分點;新增存款 8093億元,同比少增 2743 億元。其中,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 2.2 萬億元,同比增長 4.5%,增速比上年降低 8.7 個百分點。5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圖 11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增長情況3.貸款
29、貸款保持平穩增長保持平穩增長。2023 年末,全省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 8.2 萬億元,同比增長 8.2%,增速比上年末降低 4.1 個百分點;新增貸款 6210 億元,同比少增 1451 億元。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同比增長 9.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 1.5 個百分點。普惠領域信貸投放擴面提質增效普惠領域信貸投放擴面提質增效。2023 年末,全省普惠小微貸款余額 1.4 萬億元,同比增長22.3%;普惠小微貸款戶數達 199.6 萬戶,同比增加 33.9 萬戶。2023 年,全省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4.37%,同比下降 0.37 個百分點。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力度增強。全省
30、創新開展“深耕土特產 貸動大閩生”專項行動,落地68 個項目,推動“政策、資金、服務、科技、知識、人才”六要素下沉縣域。2023 年末,全省專項行動項目貸款余額合計 3792 億元,比年初增加976 億元;加權平均利率 4.23%,比年初下降 0.38個百分點。年末全省本外幣涉農貸款余額 2.0 萬億元,同比增長 13.2%。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圖 12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長情況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圖 13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增速變化4.人民幣貸款人民幣貸款利率利率保持低位運行保持低位運行。2023 年,福建省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高效運行,引導金融機構科學合理定價
31、,全省貸款利率總體下行。全年人民幣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4.43%,同比下降 0.37 個百分點,創 2008 年以來新低。其中,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3.54%,同比下降0.37 個百分點,創 2015 年以來新低。有效落實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存款利率跟隨市場利率變動。全年全省定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 2.16%,同比下降 0.13 個百分點。受美聯儲加息等因素影響,美元貸款利率大幅上升,全年美元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6.46%,同比上升 3.73 個百分點。6表 22023 年金融機構一般貸款各利率區間占比情況表單位:%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32、福建省分行。圖 14金融機構外幣存款余額及外幣存款利率5.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有力支持重點領域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有力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薄弱環節。再貸款再貼現余額創新高。2023 年末,全省再貸款再貼現余額 1291 億元,同比增長18.8%,惠及市場主體近 10 萬戶。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持續發力。全年運用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提供激勵金 16 億元,帶動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實現普惠小微貸款增量 942 億元。自 2021 年12 月該項工具創設以來,累計提供激勵金 34 億元,撬動普惠小微貸款增量 1942 億元。減息政策落地見效。全面落實“應減盡減”“免申即享”政策,全省金融機構通過階段性減
33、息政策累計為118 萬戶普惠小微企業減免貸款利息 24 億元。有力支持經濟轉型升級。2023 年末,全省累計發放碳減排貸款 284 億元,涉及項目 510 個,當年新增 83 億元;累計發放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貸款 167 億元,當年新增 57 億元。專欄 1 充分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效能 有力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是中國人民銀行引導金融機構信貸投向,發揮精準滴灌、杠桿撬動作用的工具。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始終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023 年,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推動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在福建落地實施再上一個臺階,有
34、效支持福建經濟高質量發展。一、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協同聯動一、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協同聯動針對各類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涉及領域不同、支持對象不同,建立并完善“1+N+N”工作機制,即“1”是指中國人民銀行、“N”是指有關政府部門、有關金融機構。加強與各相關政府部門的協同聯動,在政銀企對接、信用信息共享、工作專班、問題共商等方面加強協調配合,分類推動落實各項專項再貸款政策。2023 年末,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支持引導省內金融機構運用各類專項再貸款累計投放相關7領域貸款超 500 億元。運用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為全省“保交樓”重點項目提供資金保障,福州市獲批全國八個“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試點城市之一。
35、二、凝聚政策合力,提升政策效果二、凝聚政策合力,提升政策效果結合福建實際,聯合省政府相關部門,將政策工具與福建省相關優惠政策相疊加,如再貸款再貼現、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與提質增產爭效專項資金貸款政策疊加,支農支小再貸款與“鄉村振興貸”政策疊加,提升“再貸款再貼現+”管理效能,更好惠及市場主體、增強市場活力,最大化發揮政策效果。中國人民銀行廈門市分行推動財政金融政策融合,創新“再貸款+增信基金貸”“再貸款+科技擔保/銀保貸”模式,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難問題。2023 年末福建省再貸款再貼現余額 1291 億元,同比增長18.8%;年累放額 1932 億元,同比增長 23.5%,余額、累放額均創
36、歷史新高,累計惠及市場主體近 10萬戶。2023 年通過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累計提供激勵金 16 億元,撬動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增加普惠小微貸款增量 942 億元。三、開展監測督導,加快投放進度三、開展監測督導,加快投放進度根據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特點及投放進度,建立按周、按月或按季等定期監測制度,并通過不定期座談、約談、通報等督導方式,推動各金融機構做到“應貸盡貸”“應貸快貸”“應投快投”,提高政策落實效率。四、加強政策宣傳,提振市場信心四、加強政策宣傳,提振市場信心制作一系列淺顯易懂的“一圖讀懂”政策解讀圖片,在微信公眾號上宣傳,指導各金融機構推送至市場主體端,提升政策知曉度。督導金融機構將階段
37、性減息政策及減息金額通過短信、微信等方式第一時間發送至普惠小微貸款客戶,傳遞政策溫度。及時總結宣傳政策效果,通過新聞發布會、微信公眾號、新聞媒介等渠道,開展經驗交流,宣傳典型事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二)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持續完善,資源配置效率有效提升1.證券期貨機構運行平穩證券期貨機構運行平穩。2023 年末,全省共有證券期貨機構 756 家。其中,法人證券公司4 家、法人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 1 家、法人期貨公司 5 家、法人基金管理公司 4 家、區域性股權市場 2 家。全省法人證券公司資產總額 2915億元、凈資產 678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10.9%、6.5%。全省法人期貨公司資
38、產總額 604 億元,同比下降 6.6%,凈資產 71 億元,同比增長 8.1%。2023 年,全省證券營業部實現證券交易額 26.6萬億元,同比增長 0.9%;期貨營業部實現期貨交易額 17.6 萬億元,與上年持平。已登記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 235 家,比上年減少 349 家;管理基金 1822 只,同比下降 1.6%;管理規模 1532 億元,同比下降 8.8%。2.銀行間市場發債創新銀行間市場發債創新力度加大力度加大。2023 年,全省共有 90 家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債務融資工具 368 期,籌資 2588 億元,金額同比減少 218億元。全年省內 12 家企業創新運用科創票據、綠色債
39、券、碳資產標識債券、革命老區中期票據、能源保供特別債和房企“第二支箭”(民營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等募集資金 123 億元。3.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質量質量和融資渠道繼續優化。和融資渠道繼續優化。2023年末,全省共有境內上市公司 172 家,全年新增2 家;直接融資 1909.4 億元,同比下降 29.2%;總市值 2.8 萬億元,同比下降 10.1%;新三板掛牌企業 219 家,總股本 153.7 億股,可交易股本92.6 億股;境外上市公司 105 家。全省區域性股權市場(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廈門兩岸股權交易中心)累計掛牌展示企業 14593 家,比上年末新增 826 家,同比增長 6.0%;全年
40、累計幫助企業實現融資 287.2 億元。表 32023 年證券業基本情況表數據來源:福建證監局。8(三)保險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保險保障能力有效增強1.保險業規模保險業規模保持保持較快增長較快增長。2023 年末,全省保險公司總資產 4825 億元,同比增長 9.9%,連續6年穩步增長。累計實現保費收入1509億元,同比增長 9.8%。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 372 億元,同比增長 3.7%;人身險保費收入 1137 億元,同比增長 11.9%。2.服務實體經濟成效明顯服務實體經濟成效明顯。2023 年,全省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合計實現保費收入 21 億元,賠款支出 23 億元,同比增長 15.
41、7%。福建信保發揮政策性金融職能,累計實現保費收入 5 億元,保險金額 2148 億元4,同比增長 18.3%。積極服務“三農”事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建設,全省農業保險實現保費收入 11 億元,同比增長15.0%,賠付支出 10 億元,同比增長 29.2%。財產險公司(不含廈門)積極助力災后生產生活恢復,完成“杜蘇芮”“??迸_風報案賠付預賠付31 億元,案件已決率 99.4%。3.民生保障民生保障能力顯著提高能力顯著提高。2023 年,全省累計提供風險保障 505.9 萬億元,同比增長 209.3%。受三季度自然災害多發影響,各項賠付支出 529億元,同比增長 18.3%。福建省保險業(不含
42、廈門)積極參與第二、第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人身險公司累計受托管理年金 651 億元,投資管理年金 446 億元,為 1237 個企業和 12 萬個職工提供賬戶管理服務;個人養老金試點落地有聲,共開立賬戶 332 萬個,繳費 7 億元,順利推動11071 件稅延養老保險與個人養老金完成制度銜接;商業養老保險快速發展,養老年金保險保費收入 15.5 億元,同比增長 86%。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各設區市(不含廈門)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和城鎮職工大額商保覆蓋 3100 多萬人,賠付金額約 17 億元;“惠閩寶”整體參保人數 308 萬人,保費收入 4 億元。4按 2023 年 12 月 29 日美
43、元兌人民幣匯率折算。表 42023 年保險業基本情況表數據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福建監管局。(四)金融市場高效運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1.社會融資規模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合理增長。2023 年,全省社會融資規模新增 8180 億元。其中,新增人民幣貸款 5952 億元,增量占比達 72.8%。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圖 15社會融資規模分布結構2.貨幣市場貨幣市場交易規模交易規模持續持續擴大擴大。2023 年,全省銀行間同業拆借、債券回購、現券交易三項成交總額 116.4 萬億元,同比增長 9.4%。其中,拆借市場凈流入資金 1.6 萬億元,債券市場凈流入資金 26.0 萬億元
44、。3.票據融資穩定增長票據融資穩定增長。2023 年,全省票據融資總量(含承兌、貼現、轉貼現)1.8 萬億元,同比增長9.0%。全年票據貼現加權平均利率1.56%,同比下降 0.21 個百分點;轉貼現加權平均利率1.30%,同比下降 0.42 個百分點。4.跨境收支和結售匯規??缇呈罩Ш徒Y售匯規模處處歷史高位歷史高位,人民人民幣跨境幣跨境結算金額結算金額再再創歷史新高創歷史新高。2023 年,全省跨境收支總額 3810 億美元,同比下降 8.6%、為歷史次新高;結售匯總額 2152 億美元,同比增長916.1%、為歷史第三高??缇呈罩ы槻?187 億美元,結售匯逆差 77 億美元。全年全省跨境
45、人民幣業務結算金額 12191 億元,首次突破一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 37.6%。其中,經常項下收付金額 4826 億元,同比增長 59.0%;資本項下收付金額 7365 億元,同比增長 26.4%。表 52023 年金融機構票據業務量統計表單位:億元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表 62023 年金融機構票據貼現、轉貼現利率統計表單位:%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五)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取得積極成效,金融改革開放持續深化1.寧德、龍巖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寧德、龍巖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取得積極成效設取得積極成效。2023 年末,寧德、龍巖普惠小微貸款余額
46、同比分別增長 31.1%、29.2%,居全省第一、第三位;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較年初下降 0.5 個和 0.2 個百分點?!皾O排養殖貸”“林業碳匯指數保險”等 7 項改革創新成果在全國推廣,形成四批次 33 項普惠金融改革創新案例并在全省范圍復制推廣。寧德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搭建農村生產要素流轉平臺、白茶溯源大數據平臺,拓寬了農村資產抵押物范圍,全年通過生產要素累計融資 15 萬筆,融資金額 177 億元。龍巖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搭建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平臺,歸集 45 類公共信用數據,對接 48 家金融機構,撮合融資 6 萬筆,授信金額 127 億元。2.緊抓福建區域特色,緊抓福建區域特色,
47、深化金融改革開放深化金融改革開放。一是對臺金融服務亮點突出?!芭_商臺胞金融信用證書”拓面增效,2023 年末,全省共為 787 位臺胞、442 家臺企頒發金融信用證書,授信 215 億元。二是對臺跨境人民幣業務保持增長。2023 年,福建省與臺灣地區跨境人民幣結算額實現 311 億元,同比增長 3%,占閩臺本外幣結算的比重由上年的 22.1%提高至 26.6%。三是外匯管理改革穩中有進。轄內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交通銀行已實現資本項目數字化服務試點業務落地,業務辦理整體時效提升近 70%。支持平潭綜合實驗區開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業務,便利境外募集資金開展境內股權投資。(六)金融服
48、務基礎設施持續完善,金融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1.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不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完善。一是完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2023 年末,全省共評出 3247個金融信用村、73 個金融信用鄉鎮、2 個金融信用縣,省內相關金融機構已為 730 萬戶農戶建立信用檔案,并對已建檔的 404 萬戶農戶累計發放貸款 20286 億元。二是持續開展行業信用建設。2023 年末,寧德市累計為“海上信用漁區”漁民提供信貸支持 29 億元,比創建前增長 1.7 倍;南平市全面復制推廣“綠色金融信用生態茶園”創建工作,已為首批獲評“綠色金融信用生態茶園”的 30 戶茶企和茶葉種植戶發放貸款 3 億元,并執行低于同
49、類經營性貸款利率優惠政策。三是持續深化兩岸征信合作。指導兩岸民間征信機構深化交流合作,推動臺灣中華征信所入駐“海絲征信鏈平臺”,推廣 2 大類、6 品種臺胞臺企在臺信用信息查詢產品,累計為省內外市場主體提供查詢服務 5.7 萬筆,促成貸款 45 億元。2.支付體系建設支付體系建設扎實推進扎實推進。一是移動支付服務助力鄉村振興。2023 年,全省縣域主城區及 32個示范鄉鎮移動支付商戶覆蓋率達 84%,指導銀行搭建“支付+產銷”“支付+信貸”等服務平臺,累計帶動涉農產品銷售超 52 億元、投放貸款超35 億元。二是支付降費政策惠企利民。立足福建特色,推動省內 18 家銀行在 2023 年新推出電
50、子渠道收費限時減免、農村刷卡手續費減免等減費項目,自主減費規模累計達 4494 萬元。自支付降費政策實施以來,全省累計降費規模超 22 億元,惠及 373 萬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三是支付清算系統安全高效運行。2023 年,支付清算系統可用率達 100%,全省銀行機構通過支付清算系統共處理業務 12 億筆,同比下降 1.8%,金額 442.4萬億元,同比增長 14.7%。10表 72022-2023 年支付體系建設情況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3.金融司法環境金融司法環境持續改善持續改善。一是持續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妥善審理房企融資糾紛,牽頭成立省破產管理人協會,審結強制清算破產案件3
51、764 件,有效盤活資產 113 億余元,幫助 182 家企業擺脫困境。二是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2023 年,全轄 57 家金融糾紛調解組織全年完成調解案件量 14673 件(不含廈門)。廈門金融司法協同中心作為全國首個一站式金融糾紛化解平臺,審判執行時間持續縮短三分之二,執行到位率提升 3 倍。推動建設泉州金融糾紛一體化調處中心,打造金融糾紛一體化調處新模式,入選“中國改革 2023 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三是持續推進金融法治宣教。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聯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認定14 家省級鄉村金融教育基地。突出數字普法,強化以案釋法,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主流媒體等
52、推送普法信息;聚焦憲法宣傳周等關鍵時點,面向社會公眾開展普法宣傳;組織開展“八五”普法中期評估,強化“誰執法誰普法”責任落實。持續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活動。開展“守住錢袋子”系列專題宣傳,結合時事熱點,增強社會公眾金融素養和風險防范能力。4.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取得新進展取得新進展。2023 年末,全省累計開立數字人民幣錢包 853.9 萬個,交易(含兌換、轉賬、消費)筆數 8532 萬筆、金額 3514 億元,開通數字人民幣支付商戶門店 44.3萬個,全年數字人民幣交易額、商戶門店數同比增長 27.6%、76.2%。一是聚焦政企數字化轉型。在全國率先實現數字人民幣全場景繳稅,累計
53、繳稅超 360 億元。二是聚焦服務民生。深耕“海上銀行”場景建設,為養殖戶提供海上數字人民幣結算服務;暢通福建省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養老保險等醫社保數字人民幣繳費渠道;以紅包、消費券等形式多舉措開展數字人民幣促消費活動,帶動消費超 17 億元。三是聚焦閩臺融合發展。優化臺胞數字人民幣錢包服務;落地“i海臺”小三通購票場景,上線“臺陸通”APP 拉起支付功能,為臺胞在閩工作、生活提供各類互聯網平臺配套支付服務;廈門市設立全國首個臺企數字人民幣增信基金,發行全國首單兩岸融合數字人民幣債券,為兩岸經貿合作增添動力。專欄 2 堅持順勢而為 穩慎扎實推進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2023 年,中國人民銀行
54、福建省分行構建“三項機制”,部署“五大工程”,有力促進跨境人民幣業務實現量質齊升,全面推動跨境人民幣業務進入數字化傳輸、智能化處理新時代。全年福建省跨境人民幣業務金額 12191 億元,首次突破一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 37.6%;跨境人民幣收付額占本外幣收付總額的比重比上年末提高 13 個百分點。其中貿易項下跨境人民幣收支占本外幣收支的比重比上年末提高 7.2 個百分點。一、聚核心企業增長點,龍頭型企業支持強有力一、聚核心企業增長點,龍頭型企業支持強有力實施供應鏈核心企業支持工程。指導銀行機構以供應鏈核心企業為重點客群,堅持“一企一策”,量身制定跨境人民幣使用配套方案,將境內外關聯企
55、業、上下游企業納入供應鏈核心企業跨境人民幣使用“生態圈”,帶動內外貿融合發展,形成示范效應。引導新能源行業核心企業全年實現出口人民幣收款 575 億元,同比增長 75.7%。二、延優質企業發展線,便利化方案優化獲認可二、延優質企業發展線,便利化方案優化獲認可實施優化便利化方案擴優質企業工程。指導福建省銀行外匯和跨境人民幣業務自律機制優化優質企業認定標準,簡化認定流程,完善監測機制,鼓勵銀行機構按照“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將更多優質企業納入便利化政策范疇,釋放便利化政策紅利。2023 年末全省跨境人民幣優質企業達 1716 家,比上年末增長 55%,辦理跨境人民幣業務 3531 億元,占全部企業人
56、民幣結算業務量的 55.7%。三、拓市場主體覆蓋面三、拓市場主體覆蓋面,“首辦戶首辦戶”專項行動顯成效專項行動顯成效實施跨境人民幣“首辦戶”拓展專項工程。聯合國家外匯管理局福建省分局出臺2023 年福建省跨11境人民幣“首辦戶”拓展專項行動方案,新設新辦優質企業名單,創新服務模式,健全激勵機制,有效拓展跨境人民幣業務覆蓋面。全年新增跨境人民幣“首辦戶”4165 家,辦理跨境人民幣業務金額 1175億元,占全部企業人民幣結算業務量的 18.5%。四、促兩岸同胞融合體,人民幣結算比重大提升四、促兩岸同胞融合體,人民幣結算比重大提升實施閩臺跨境人民幣發展工程。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針對提升業務覆蓋面、
57、落實便利化政策、支持涉臺供應鏈企業、創新產品服務等方面提出八大舉措,推動兩岸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2023 年福建省與臺灣地區跨境人民幣結算額實現 311 億元,同比增長 3%,占閩臺本外幣結算的比重由上年的 22.1%提高至 26.6%。五、構境內境外雙循環,人民幣融資功能漸增強五、構境內境外雙循環,人民幣融資功能漸增強實施跨境融資擴容專項工程。指導銀行機構聯合境外分支機構,把握境內外人民幣融資成本優勢窗口期,綜合運用貿易融資、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人民幣外債、人民幣境外放款等融資產品,合理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幫助對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和跨國企業集團建立境內外人民幣結算循環機制。全省銀行機構
58、共辦理貿易融資、境外放款等跨境人民幣業務 210 億元,同比增長 48.5%。三、預測與展望2024 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5 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做好全年工作意義重大。福建省民營企業活力足,實體經濟根基穩,投資興業環境優,新產業新動能正在加速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正在蓬勃發展,新質生產力正在加快形成,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特別是黨中央、國務院支持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福建省迎來新的重大機遇,多區疊加優勢更加凸顯,開放格局更加寬廣,發展前景更加光明。但也要清醒看到,福建省經濟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消費仍處于弱復蘇狀態,投資增長仍需擴力,外貿出口壓力
59、加大;科技創新不足問題較為突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還不夠優,新興產業規模還不夠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還不夠快;部分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不容忽視。2024 年,福建省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扣“四個更大”重要要求,全面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持續夯實福建高質量發展的實體根基。著力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引領,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堅定走好福建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加
60、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努力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以福建高質量發展服務祖國統一大業。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牢牢把握福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主動。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深化區域金融改革開放,切實優化金融服務、防范化解風險,以金融高質量發展服務新福建建設。一是落實好精準有效的穩健貨幣政策,保持信貸總量平穩增長,盤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營造良好的利率定價環境。二是充分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效能,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和數字金融
61、五篇大文章。用好用足再貸款再貼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以及“四大經濟”等福建特色重點產業的金融支持。三是深入推進高水平金融改革開放,繼續支持福建融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ECP)、“一帶一路”建設,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四是統籌促發展與防風險,推進房地產、地方債務等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化解,努力保持全省無高風險金融機構的良好局面。12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總纂:張慶昉江濤統稿:沈理明黃寧執筆:徐清楊冰潔繆宇豐陳舒提供材料:游廉明阮玉盼楊敏李春玉林青張燕葉謝康何錦玲高宇
62、輝劉建武余及堯鄭弘陳楊旸林路曦許賢云林思灃章媛盧佳偉郭毅芝高曉倩黃亞瑩黃開付余靜李志林榮杰周翀宇等13附錄:(一)2023 年福建省經濟金融大事記1月10日,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管委會設立全國首個數字人民幣融資增信基金。3月2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成功舉辦新加坡經貿與金融合作座談會。5月5日,福建省財政廳、福建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福建監管局等4部門聯合設立首期100億元規模中小微企業提質增產爭效專項資金貸款。6月14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與福建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合作共建的區域性市場服務平臺農信金融服務平臺啟動上線。7月20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
63、總局福建監管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廈門監管局、7家地市監管分局正式掛牌。7月27日,興業證券落地全市場首只券商結算模式養老FOF公募基金。8月9日,興業銀行參與承銷發行銀行間市場首單公租房類REITs產品河南省豫資保障房管理運營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一期定向資產支持票據(類REITs)。8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福建省分局、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營業管理部正式掛牌。福建轄區8家中國人民銀行市分行、8家國家外匯局市分局同步掛牌。8月28日,福建省地方金融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會員大會在福州召開。10月16日,2023年金融資本服務實體經濟福建創新發展大會在福州舉行。14(二)2023 年福建省主要經濟金融指標表 12023 年福建省主要存貸款指標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15表 220012023 年福建省各類價格指數單位:%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福建調查總隊。16表 32023 年福建省主要經濟指標數據來源:福建省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