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云:2024數字技術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報告(2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騰訊云:2024數字技術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報告(22頁).pdf(2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數字技術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報告十大產業實踐案例分析目錄01-數字技術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動力引擎233441.1 數字經濟作為我國經濟新動能的作用日益凸顯1.2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對經濟貢獻度越來越高1.3 數字技術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領域1.4 數字技術助推千行百業高質量發展2.1 智能汽車:“云圖一體”幫助蔚來汽車實現智能升級2.2 光伏行業:東方日升光伏車間用上“智慧打車系統”2.3 制造行業:利用云與大模型幫助萬控智造裝上“機器大腦”2.4 零售行業:數字技術幫助景德鎮陶瓷產業舊貌換新顏2.5 醫療行業:大模型“入職”深圳市人民醫院2.6 電力行業:為三峽能源裝上“千里眼”和“
2、中央大腦”2.7 金融行業:國產數據庫在券商行業核心系統首次落地2.8 文旅行業:數字旅游幫助阿布扎比旅游迎來“火爆年”2.9 航空行業:南方航空飛行員利用游戲科技練習開飛機2.10 能源行業:名氣家公司用數字技術守護人間“煙火氣”02-數字技術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十大行業實踐567891011121314153.1 企業層面3.2 行業層面3.3 政府層面03-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建議與展望16171819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蓬勃興起,數字技術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形成了大量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論斷,數字技術正是培
3、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動力引擎,數字經濟本身也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內容。近年來,以騰訊為代表的一批中國數字企業圍繞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前沿數字技術不斷開拓創新,積極推動先進數字科技在千行百業應用,取得明顯成效,極大提升了各行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形成了基于數字科技的生產方式、服務方式和管理方式創新,推動各行業高質量發展。本報告精選了十大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和創新發展的實踐案例。這其中既包括傳統產業,也包括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前沿新產業;既包括生產環節,也包括銷售和服務環節;既包括服務國內市場,也包括拓展國際市場。本報告希望通過一些先發實踐案例,向社會各界描繪數字智能技術應用的廣闊前
4、景。希望企業、行業、公共部門等社會各界共同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數字智能轉型,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抓手,引領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共建數字中國。引 言02數字技術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動力引擎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我國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和著力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質生產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其核心標志是全要素生產率的大幅提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健全相關規則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比厣a率的提升與科技進步息息相關。當前,數字化、網絡化、
5、智能化技術加速創新,催生出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數字技術作為和歷史上的蒸汽機、內燃機和電力類似的通用性技術,不僅自身持續嬗變生成源源不斷的先進生產力,還助力千行百業駛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成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動力引擎。數字技術數據要素特征全要素生產率水平顯著高于國民經濟生產率數字經濟新質生產力產業結構核心產業與戰略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契合要素效應要素融合發揮乘數效應和倍增效應數字技術核心標志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源頭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技術革命性突破本質是先進生產力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契合構成助力催生數字技術、數字經濟與新質生產力的關系01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
6、進,前沿新技術持續迭代,新興技術交叉融合不斷推進。其中,數字技術迭代速度快、影響范圍廣,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經濟組織方式,催生新型生產關系,帶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從 2014 年的 16.2 萬億元,大幅增長至 2023 年的 53.9 萬億元,增速持續高于GDP 增速,數字經濟規模占 GDP 之比也從 25.1%攀升至 42.8%,數字經濟增長對 GDP 的貢獻率高達 66.45%,數字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數字經濟作為我國經濟新動能的作用日益凸顯隨著數字技術不斷發展、經濟數字化轉型加快,數據已成為繼資本、勞動力、土地、技術等傳統生產要
7、素之后的新型生產要素。特別是海量的數據被網絡化、智能化和云化后,企業微觀層面可以利用數據推動流程重組、商業模式創新和發展戰略重構,宏觀經濟層面可以利用數據推動行業價值鏈整合、經濟生態體系更新和整個經濟配置方式轉換,數據要素不斷融入宏觀經濟機器并對其運轉產生深刻影響。數據本身既是重要的戰略性資源,又能與傳統生產要素相結合,形成新的生產力組織方式。我國是數據大國,全國數據資源調查報告(2023)顯示,2023 年我國數據生產總量高達 32.85ZB,數據存儲總量高達 1.73ZB,算力總規模達到 230EFLOPS,居全球第二位。數據對經濟支撐作用凸顯,據估算,數據流動量每增加 10%,能帶動 G
8、DP 增長 0.2%。如在制造業,數據驅動生產流程優化可以使停機時間減少 30%-50%,提升生產效率 20%-25%。隨著 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 的發布,以及 “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 年)等政策文件印發實施,超大規模的數據資源日益成為我國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有力支撐。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對經濟貢獻度越來越高1.21.103近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及占GDP比重情況605040302010050.0%40.0%30.0%20.0%10.0%0.0%數字經濟規模(萬億元)占GDP比重(%)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7.232
9、.7%34.0%36.3%38.6%39.8%41.5%42.8%31.335.839.245.550.253.9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以數字科技創新為重要方向,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新一代通信成為科技攻關的重要領域。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數據,2023 年我國國際專利(PCT)申請總量近 6.96 萬件,排名位居全球首位,占全球申請總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中下一代信息網絡產業、電子核心產業、新興軟件和新興信息技術服務、互聯網與云計算、大數據服務和人工智能等數字領域的發明專利申請與授權量均居全球之首。我國也已成為全球開源生態的重要貢獻力量,源代碼貢獻量達世界第二。量子計算機
10、、腦機接口、低軌通信、智能網聯等前沿技術的研發進度也在不斷加快。數字技術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領域1.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推動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币环矫?,我國數字技術創新正快速轉化為新質生產力,2023 年我國數字產業化規模達到 10.09 萬億元,占GDP 的比例達到 18.7%;另一方面,我國產業數字化進程也在加快,產業數字化規模達到 43.84 萬億元,占數字經濟比重達到 81.3%,占 GDP 比重為 34.77%。我國
11、各行業對數字化轉型重要性的認識在進一步加深,工業互聯網、產業互聯網、燈塔工廠、數字孿生、共享制造、離散制造等先進生產模式不斷涌現,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平臺消費、在線教育、數字醫療、遠程辦公、數字政務等服務業數字化也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數字技術助推千行百業高質量發展1.404數字技術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十大行業實踐02數字科技平臺企業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排頭兵”,一方面向上瞄準突破關鍵技術的“天花板”,一方面向下扎根產業場景的“試驗田”,在實踐中不斷利用數字技術助推各產業高質量發展。以騰訊云為例,依托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數據安全等技術,為工業、交通、能源、金融等各產業變革和躍遷
12、式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騰訊云已構建起從底層技術到上層應用的全鏈路自研產品體系,覆蓋從服務器、操作系統等底層核心軟硬件,到人工智能、數據庫、大數據、音視頻等上層關鍵技術,以及騰訊會議、企業微信等前端應用,形成完整的自研產品體系。騰訊也構建起了全鏈路的 AI 大模型產品矩陣,從算力基礎設施到頂層多元智能應用,涵蓋自研通用大模型、模型開發平臺、智能體開發平臺,以及針對不同場景定制的智能應用解決方案等,持續助力企業客戶以更低門檻和更高效率將 AI 技術落地產業場景當中。05作為“造車新勢力”的蔚來汽車,2022 年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騰訊作為“車企助手”,助力蔚來打造超大規模的混合云基礎設施,支撐智能
13、駕駛和運營,并在自動駕駛數據存儲、算力管理、大帶寬網絡、大數據治理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同時,在騰訊云原生分布式云中心 TDCC 的支持下,蔚來實現了跨越騰訊云、IDC、1200+充電站的混合基礎設施管理,納管各類計算資源 10 萬核。借助 TKE Serverless 彈性特性,蔚來可以快速將算力池擴充至最高百萬規模,應用升級時間從小時縮短為秒級,計算平臺的總成本優化 40%,有效提升運維效率及資源彈性效率。騰訊云可以支撐蔚來汽車 EB 級規模的自動駕駛數據存儲,支持在萬億級文件規模下 100 萬 QPS 的訪問效率,顯著降低算法開發 TCO(總體擁有成本),提升研發效率。2024 年 6 月
14、,蔚來領航輔助 NOP/NOP+用戶累計行駛里程達 10 億公里,成為中國首個用戶使用總里程突破 10 億公里的領航輔助駕駛產品。2024 年 7 月,蔚來正式發布了首個基于 AI 核心底層能力打造的全新 Banyan 3 智能系統,騰訊與蔚來的合作再度升級。比如在智駕地圖方面,蔚來全面接入了騰訊停車場內地圖數據,系統可以智能推薦距離目的地步行距離最短的停車位,實現“車位級”精準導航,停車位、充電樁、電梯間、商家等信息在地圖上一目了然。蔚來和騰訊在自動駕駛云、智能地圖以及數字生態等方面的合作,是中國企業之間相互成就的典型案例。2023 年,中國市場新車上市超 700 款,其中具備 L2 級及以
15、上智能駕駛功能的乘用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42.4%。智能車領域產生的數據量也呈指數級上升,對算力、數據的需求呈激增態勢。汽車智能化的三要素是數據、算法和算力。未來汽車的“智能化之爭”,如何利用大算力高效處理海量數據成為關鍵因素,而“上云”成為車企的最佳選擇。智能汽車:“云圖一體”幫助蔚來汽車實現智能升級2.106我國光伏行業是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東方日升是我國光伏行業的重要代表。2018 年以來,東方日升的光伏組件出貨量一直穩居世界前十位,遠銷全球 50 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東方日升位于安徽滁州的一個光伏生產車間內,上千臺設備轟鳴運轉,平均每日要處理上百噸物料、涉及 13 道生產工序
16、,產出 220 萬片光伏電池片。此前,物料運輸需要工人們身著防護服手工搬運。光伏板易碎,需要穩定的運輸環境,手工搬運不僅存在安全隱患,還容易造成成本升高。如何才能把所有設備全部打通、統一聯網,讓數據在一個平臺上流轉、存儲、計算,最終實現智能化運輸?騰訊云與科瑞技術旗下的瑞聯智造一起為東方日升量身定制數字化方案。首先,基于騰訊云專有云 TCS 搭建云底座,將車間設備搬上統一的云平臺,實現按需擴容、敏捷彈性。同時借助云原生技術將開發應用模塊化。即使個別設備故障也不會影響整個系統運轉,運維檢修更容易、更輕量,大幅降低停工風險。其次,騰訊云通過算法優化,在數百臺 AGV 小車之上形成了一個強大的調度集
17、,讓物料在車間里實現“智慧打車”。車間物流搬運成本降低 50%,運轉效率提升 30%,助力東方日升實現 724 小時不停機、不停產。伴隨“雙碳”推進,綠色電力正在快速替代火電,我國能源體系正在向綠色化、低碳化轉型。東方日升和騰訊云還將在光伏智能應用、光伏數字孿生工廠、源網荷儲一體化、零碳智慧園區等領域深入合作,利用數字技術為新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護航。光伏行業:東方日升光伏車間用上“智慧打車系統”2.207萬控智造是全球最大的電氣機柜制造商。過去萬控智造采用傳統制造模式,設備產品迭代周期慢,仿制產品不斷增多,自身產品競爭力減弱。在騰訊云的助力下,萬控智造成功打造了“萬智云”產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了
18、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轉型,為電氣機柜制造裝上了“機器大腦”。比如,在設計流程智能化中,騰訊云 OCR 大模型發揮了底層支撐作用,將電氣機柜設計圖紙轉化成高質量的模型訓練數據,經過大量標注和訓練,在輸入相關設計參數后,“萬智云”平臺就可以自動輸出初稿圖紙。過去要花三四天且極易出錯的圖紙設計,如今在“萬智云”上 3 分鐘就能搞定。大模型的輔助不僅讓單個流程實現智能化,更帶來了生產工藝流程的變革。過去,企業要等電氣機柜柜體完成后才能進行人工測量銅排,現在在“機器大腦”的協助下,云平臺不僅能同時完成柜體和銅排設計,還能實現并行制造,一站式解決問題。從云接單、云排產、云設計到云協同、云制造,萬控智造項
19、目交期從 30 天縮短到不到 20 天。為了更大程度釋放生產力,雙方還利用大模型知識引擎技術,為行業工程師們配備了“隨身專家”。結合海量行業知識,“萬智云”在騰訊云支持下,打造了一個專業化的問答大模型“榕博士”,把行業標準、工程案例、產品特點以及售后解決方案等加入訓練,工程師只要學會“提問題”,就能夠快速獲取需要的知識。目前萬控智造已在后臺訓練了 1000 多種標準問答,經測試,大模型回答的準確率超過 92%。作為行業引領者,萬控智造一直在產品、服務、技術和模式上追求創新。萬控智造和騰訊云的這次合作,有望在行業內形成示范,實現更大范圍的協同制造和開放生態。制造行業:利用云與大模型幫助萬控智造裝
20、上“機器大腦”2.308公元 1004 年,宋真宗趙恒將自己的年號賜予昌南,從此景德鎮泥與火的交融創造了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已成為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推動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載體。然而,如今的景德鎮陶瓷產業仍以“傳統家庭作坊”為主,呈現散、小、亂狀態。圍繞陶瓷產業的物流、倉儲、貿易、文旅等配套設施不成體系,企業發展面臨成本高、商機少、人才不足等痛點。2023 年 9 月,景德鎮陶博城與騰訊智慧零售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未來幾年內,在數字化運營、私域電商生態建設、云基礎設施及 IP 聯動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千年瓷都迎來數字化蝶變。作為景德鎮高質量推進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的重點項目,
21、陶博城占地面積約 2 萬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約 150 萬平方米,目前已入駐 600 余家商戶。在陶博城國際貿易交易中心五樓,有總面積近 7000 平方米的直播間和近 900 平方米的選品中心,商家可以全面運營傳統電商、跨境電商和直播電商,依托數字新技術賦能線下交易市場。為幫助商家提升直播帶貨能力,騰訊智慧零售攜手陶博城開展了為期半年的直播帶教陪跑服務。針對頭部商戶展開深度 1V1 陪跑,解決賬號定位、貨盤梳理、投流效率、流量方對接等核心痛點,助力徐窯、熊建軍窯、肆溪堂等商家在視頻號從 0 到 1 起號成長。比如幫助熊建軍開始從 0 到 1 搭建起自己的微信視頻號和直播間,成為陶博城內第一家搭
22、建起自家品牌視頻號的商戶。埋頭在“窯”里待了 30 年的熊建軍,一步一步搭建起了自己的直播小團隊,主播、中控、助播五臟俱全。騰訊還為陶博城打造了專屬的“云商城”“陶博城甄選”小程序。截至 2024 年 7 月,“陶博城甄選”小程序入駐商家超過230家,9000余個SKU上架線上選品中心。小程序不僅讓商家實現一鍵開店、自主運營,更與商品中臺打通,商家端上架的商品可一鍵同步到視頻號、云選聯盟等分銷渠道,助力企業打開線上銷路。千年瓷都景德鎮,正在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形成新的貿易模式。陶博城和騰訊的探索,是傳統文化和產業發展相融合的可復制樣本。零售行業:數字技術幫助景德鎮陶瓷產業舊貌換新顏2.409由騰
23、訊健康、深圳市人民醫院與之江實驗室聯合打造的 AI doctor 大語言模型智能預問診系統,成為了深圳市人民醫院的“新同事”。在患者端,這位“新同事”首先是一位“醫生”。對患者來說,“排隊 1 小時,問診 2 分鐘”是家常便飯,智能預問診系統通過模擬臨床醫生診療思路,在患者就診前通過引導式問診幫助醫生預先采集主訴癥狀、伴隨癥狀、病史等內容,實現“候診即問診”。這位“醫生”還可對患者上傳的檢驗、檢查單等圖片通過 OCR 技術進行智能解析,對異常數據指標進行重點提示。經過深圳市人民醫院的多階段訓練評估,目前病歷小結準確性已高達 87%。在醫生端,這位“新同事”也幫了大忙。醫護人員可以通過智能預問診
24、隨時查看預問診報告、實現診前報告一鍵引用至 EMR、切換展示診前報告、查看檢驗單、搜索歷史診前報告、查看完整對話和用戶反饋等,通過智能化的問診和信息處理,智能預問診系統將醫生從大量枯燥、繁重的基礎工作中解放出來,為醫患之間創造了更多深入交流溝通的空間。在管理端,這位“新同事”更是一位優秀的醫院管理人員。智能預問診系統支持線上掛號問診、線下候診掃碼、互聯網醫院在線問診等多種場景,為不同科室提供了智能輔助問診服務,助力醫院建立互通融合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管理體系?!靶峦隆边€為醫院提供智能化數據分析功能,為醫院更好地了解患者需求,幫助醫生開展研究工作,及時優化、調整醫院資源配置、管理策略,持續提升醫療
25、服務質量,提供了真實客觀的第一手資料。過去幾年,這位“新同事”陸續出現在全國各地。騰訊知識圖譜預問診系統已在全國超過 150 家醫療機構落地應用,市場占有率位居同類產品之首,其中三甲醫院的占比超過 60%。該系統已構建了 88 個標準科室的知識圖譜,能夠支持任意一家三甲醫院全院科室的流暢使用。從診前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到診中提高醫生問診效率,再到診后滿足醫院精細化管理,智能預問診已形成了由患者端、醫生端和管理端組成的完整閉環,為醫院提升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優化醫院整體運營、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與均衡分配、管理和服務模式全面升級提供了新的方向與路徑。醫療行業:大模型“入職”深圳市人民醫院2.510“
26、雙碳”目標下,我國電力綠色低碳轉型加速推進,三峽能源大力發展陸上風電、海上風電、光伏發電等綠色電力。但隨著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的不斷擴大,加之場站地理位置普遍偏遠,三峽能源場站人工巡檢面臨諸多挑戰,不僅巡檢運維人力捉襟見肘,而且巡檢人員在登高、帶電等操作時往往面臨安全風險高、存在“盲區”等情況。三峽能源攜手騰訊云與金風慧能,共同研究開展自動化巡檢業務。通過使用軌道機器人、四足機器人、無人機和紅外攝像頭等智能感知設備,巡檢人員能夠遠程無死角觀測風機塔筒和葉片外觀,遠程監測風機機艙和升壓站運行狀況,讓巡檢人員擁有“千里眼”,從繁瑣、重復、有安全風險的任務中解放出來。為精準識別并分析處理海量復雜數據,
27、實現智能化、預測性檢修,三峽能源和騰訊云、金風慧能基于騰訊云 TI 平臺一起搭建了 AI“流水線”平臺?;诖似脚_,金風慧能結合新能源場站智能運維的具體場景,搭建和訓練專業模型,就可預判風機機組運行狀態,實現預測性維護。三峽能源風電投產項目遍及全國 20 多個省份,如果每個區域都自行探索智能運維平臺,不但難以保證平臺運行能力,還會造成資源浪費。因此,三方基于云邊協同理念將這套經驗推廣到全國,構建起“三峽能源總部區域集控中心新能源場站”三級架構的人工智能平臺。各個新能源場站和區域集控中心,可以持續向總部輸送海量的高質量數據,為AI 訓練提供養料??偛靠梢愿咝д蠑祿陀柧殐灮P?,并將更新升級后
28、的模型下發各地,不斷提高識別準確率。在打通智能運維新模式后,三峽能源大幅提升了人均勞動效率,運維成本下降了 20%-30%。利用數字技術解放人力、提升效率的全新探索,未來有望在新能源行業進一步走深走實。電力行業:為三峽能源裝上“千里眼”和“中央大腦”2.611金融是國民經濟的命脈,也是信息化建設較早、成熟度較高的產業之一。長期以來,這個領域的核心軟件和技術被國外企業壟斷。數據庫之于金融機構,猶如發動機之于汽車,是重要的“命脈”產品,東吳證券選擇將它交給了騰訊。早在 2015 年,東吳證券就成立了網絡金融事業部,是業內首批進軍移動互聯網證券業務的券商,其旗下的財富管理工具東吳秀財 APP 也很快
29、迎來了大量的用戶增長。但與此同時,東吳證券也發現,在不斷累加的交易壓力下,基于上一代技術架構的數據庫存在較大的運行風險。在業務需求驅動下,東吳證券決心下場推進交易系統底層技術和產品的更新,并于 2015 年立項進行新一代交易系統 A5 的開發。經歷了 5 年的開發、可用性驗證、性能爬坡,最終 A5 于 2020 年正式上線,實現了立項時預期的“千萬級的客戶容量、交易的延時在上一代交易系統基礎上下降 10 倍”的目標。在數據庫選型方面,經過謹慎的篩選和比對之后,東吳證券最終鎖定了騰訊云 TDSQL。除了各項優異的性能指標外,騰訊云 TDSQL 在微眾銀行、騰訊支付體系等金融場景上的成功實踐,也給
30、東吳證券吃下了“定心丸”。經過大量的功能適配、測試和仿真調優工作后,最終東吳證券在 2022 年 10 月完成了騰訊云 TDSQL 對傳統數據庫的替換。東吳證券原有的數據庫產品只能實現大約七八萬的并發處理,每秒查詢數(QPS)僅在 15 萬左右,替換成TDSQL 后,東吳證券 QPS 可超過 30 萬。目前,替換后的數據庫系統平穩承載超過 16 萬客戶實盤交易,日均交易量接近億元,最高委托筆數近 10 萬筆,實現了國產數據庫在券商行業核心系統的首次落地,為金融機構乃至其他企業的技術自主創新變革提供了參考樣本。金融行業:國產數據庫在券商行業核心系統首次落地2.712這款小程序甚至還有一個具象的卡
31、通人物基于騰訊云數智人打造的智能導游“哈利法”,這位身穿白袍、頭戴白色頭巾的虛擬人物不只是一位導游,更是游客隨時隨地的當地伙伴。作為阿布扎比首個文化與旅游數字大使,它能回答關于阿布扎比的各種問題。除了這一小程序外,騰訊云旅游服務助手還為旅游的智慧化管理提供便捷易用的后端支持,運營方可在運營管理平臺上靈活配置數據資源、內容資源和旅游信息,快速同步信息和新聞,并向游客推送節日慶典、活動項目等公告?;诰包c的實際需求,還能快速啟用各種標準服務,包括天氣預報、疫情防控政策、交通指南、聯系景點等。在騰訊云數字科技的支持下,阿布扎比旅游業日益火爆。據世邦魏理仕(CBRE)“2024 年第一季度阿聯酋酒店市
32、場評論”報告顯示,一季度阿布扎比酒店承接游客達到 130 萬人次,同比增長 22%。同期,阿布扎比機場客流量激增35.6%,達 690 萬人次??吹搅蓑v訊云的技術優勢和數字科技的巨大成效,阿布扎比正在與騰訊云開展更深度合作,對阿布扎比地方政府門戶和官方 APP 等進行升級,提升公共部門的數字化服務能力。目前,騰訊云正在將在國內市場打磨成熟的數字化產品和技術輸出到海外。在國內,騰訊云已在云南、廣西、海南、山東等地打造了近 50 個“一機游”項目,為游客提供數字化平臺和服務,在數字文旅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作為阿聯酋的首都,阿布扎比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現代化城市設施,包括謝赫扎耶德大清真寺、阿布扎比
33、盧浮宮和其他文化地標,是“海灣中的黃金之城”。為了提高國際旅游知名度,阿布扎比政府聯合騰訊,由阿布扎比文化與旅游部與騰訊云聯合打造數字文旅項目,利用數字科技讓更多人看到阿布扎比的“美貌”。騰訊云為阿布扎比量身定做了“體驗阿布扎比”游客服務小程序。這款小程序集餐飲、住宿、交通、旅游、購物、娛樂等多元化信息于一體,提供包括門票預定、行程規劃、景點狀況、語音導覽等多項在線功能,覆蓋旅游前、中、后全流程的智慧旅游服務。游客只需通過小程序,就能輕松獲取詳盡的景點信息、制定個性化行程、預約專業導游、訂購票務等,享受智能化、個性化的旅游體驗。同時,這款小程序還提供智慧導覽服務,借助先進的 3D 模型數據技術
34、,讓游客能夠全方位欣賞展品的每一個角度和細節,并通過 VR 技術的互動應用,使參觀體驗更加生動和豐富。文旅行業:數字旅游幫助阿布扎比旅游迎來“火爆年”2.813我國民航局規定,飛行員“上真機”之前要在模擬機上完成相應的訓練時長并通過考核,其后每半年要完成一次復訓,每次至少 12 個小時。每位飛行員職業生涯內,需要在模擬機累計完成超過 1000 小時的訓練。飛行員模擬訓練的方式是采用全動飛行模擬機。全動飛行模擬機利用計算機技術、電子傳感技術和液壓傳動技術,可以做出有 6 個自由度的全方位移動,還可以模擬突遇強氣流、遭逢雷雨天氣等特殊緊急情況。但這樣的模擬機造價十分高昂,每臺 8000 萬到 1
35、億人民幣不等,全球僅有約 1500 臺。全動飛行模擬機一般由模擬座艙、運動系統、視景系統、計算機系統及教員控制臺五大系統組成,其中“視景系統”是最關鍵的部件之一。但經過多年發展,視景系統的成像質量依然不夠“沉浸”,與真實飛行體驗存在不小差距。在此背景下,南方航空與騰訊達成合作,在全球范圍內首次將游戲引擎等技術跨界應用在民航仿真訓練領域,合作研發出了中國首個全自研的高等級新一代視景系統。騰訊利用自研游戲引擎的實時渲染和全局光照能力,可以模擬出超寫實的地球場景?;谟螒?PCG 內容生成+AIGC 技術,新一代視景系統可以高效地制作機場、地景和城市等大規模場景,將建模效率提升了 10 倍以上。新一
36、代視景系統生成效果不僅更逼真,生成效率也更高,性能更穩定。新一代視景系統性能超越工業級標準,實現了零卡頓、4K 60fps 零丟幀,保證了飛行員在訓練中的連續性和持續性,能夠“絲滑”地完成訓練。新一代視景系統已于 2023 年 12 月正式通過中國民用航空局 CCAR-60 最高等級鑒定,并于 2024 年 1 月開始投入民航飛行員訓練,至今已累積完成超過 400 小時的飛行訓練時長。目前視景系統已成功適配于 E190、A320 等主流商用模擬機機型,未來可支持更多飛行協議和機型。新一代視景系統的研發,是游戲技術在民航交通領域的率先運用。在此之前,游戲已經突破既有產業范疇,被運用到數字文保領域
37、,打造了數字長城、數字藏經洞等產品。在數字浪潮的推動下,游戲技術還存在更多想象空間,有望推動更多產業和社會領域創新迭代。航空行業:南方航空飛行員利用游戲科技練習開飛機2.914在數字化、智能化浪潮下,傳統燃氣企業也面臨轉型。傳統燃氣企業依賴人工進行工單匹配與派發,工單響應效率低。由于各類關鍵信息分散存儲于不同系統,影響燃氣安全監控及管理效率。在用戶服務層面,燃氣用戶需求已從基礎的燃氣服務,拓展至個性化、定制化的多元服務需求。傳統燃氣企業迫切需要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企業運營效率,深度挖掘客戶需求,提供差異化服務,增強市場競爭力。香港中華煤氣旗下的名氣家公司,與騰訊云開展合作,共同打造了“名氣智慧
38、生活云”TLC 平臺(Towngas LifeStyle Cloud),并以騰訊云大數據套件TBDS為基礎,搭建了數據分析TAP平臺(Towngas Analytics Platform),實現了燃氣、財務、用戶、商品、銷售及供應鏈等數據的匯聚、關聯及清洗,進而形成統一完整的數據體系。TLC 和 TAP 平臺為每位一線工人打造了統一的移動終端“時刻助手”,實現統一客服服務、統一作業終端、統一數據管理、統一業務支撐。目前,“時刻助手”已在 114 家燃氣企業上線,使用員工數超過 14000 人。對于一線員工來說,在高效開展安檢、維修等服務的同時,借助系統的大數據分析能力,能夠精準掌握客戶燃氣具使
39、用情況和歷史安檢信息,從而有針對性地提醒用戶安全隱患,并給出具體舉措建議。對于燃氣企業經營者而言,通過網格化管理和快遞式工單,可以讓企業實時在線了解工單狀態,提升客戶體驗和滿意度。TAP 平臺還建立了數字化、智能化的燃氣安全管控系統。傳統的燃氣報警器只是一個孤立的設備,名氣家利用TAP 平臺對設備數據、企業安檢數據、員工上門數據、用戶信息進行統一整合,獲取涉及燃氣安全的動態信息,同時該平臺也和政府監管部門的網絡相連,實時上報報警信息,實現用戶、企業、監管側的高效聯通,助力燃氣安全隱患的及時發現和快速響應。TAP 平臺也能為用戶提供主動性和定制化服務?;谟脩粲脷?、安檢、設備、維修、消費、售后及
40、客服熱線等信息,同時結合城市小區等三方數據信息,名氣家能夠幫助燃氣企業及時為用戶提供從燃氣維修、報警、到家服務等各類家庭延伸服務。名氣家和騰訊云通過體系化、技術化的數字化平臺,幫助企業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并通過大數據等創新科技提升總體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是發揮科技力量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典型樣本。能源行業:名氣家公司用數字技術守護人間“煙火氣”2.1015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建議與展望03162024 年 1 月 31 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企業層面3.11
41、7企業可以更好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等新興數字技術,結合業務場景和用戶需求,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轉型,進一步降本增效,提升生產效率和服務質量。企業可圍繞生產過程數字化、產品生命周期數字化、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智能管理決策等各類場景,引入數字技術手段,實現生產和服務的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梢岳脭底旨夹g打破企業信息孤島,實現企業各業務單元和供應鏈上下游的高效協同。推動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中小企業可以與數字經濟龍頭企業深化合作,利用數字化技術和平臺,為中小企業業務發展賦能。龍頭企業可以與各中小企業協作,幫助中小企業開發“小、快、輕、準”數字化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形成更好符合需求、
42、性價比高、成熟可靠的數字化產品。為中小企業構建數字合作“朋友圈”從全球數字化發展進程看,云是推進數字化最為有效和經濟的方式,也是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千行百業落地的核心載體。企業數據“上云”是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的先決條件,上云率和用智量應作為評價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指標。從經濟性和低碳性角度,企業可更多采用專業性、公共性云服務平臺,更好地發揮云規模效應對新質生產力的促進作用。支持企業數據加速“上云”2024 年 8 月 13 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組織開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典型應用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聚焦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的基礎設施、技術能力的供給和開放共享,面向工業領域芯片及算
43、力底座、行業大模型、平臺工具、場景模型等方向,征集一批能夠體現技術底座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具備創新性和推廣價值的典型應用案例。行業層面總結各行業數字技術助力新質生產力的典型模式和經驗,樹立推廣一批示范樣板,為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供參考。聚焦數字化轉型需求迫切、轉型效益明顯的重點產業鏈,總結龍頭企業帶動上下游中小企業“鏈式”數字化轉型的典型做法和經驗成效,開展示范標桿的遴選和培育工作,力爭實現“試成一批,帶起一片”。圍繞傳統產業生產方式、組織體系、服務方式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打造智能制造、智慧工廠、智慧園區等場景示范,提升傳統產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鑄造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加快數
44、字技術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發展生產消費的新環節、新鏈條、新模式,加快發展智慧醫療、智慧零售、智慧交通、智慧家居、智慧教育、智慧文旅等新業態,更好滿足高品質新需求。打造數字技術助力新質生產力示范樣板鼓勵數字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大手牽小手”,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數字技術協同創新機制,推動形成大企業攻關和開放底層核心技術、小企業調用平臺能力的“頂天立地+鋪天蓋地”的數字創新生態。支持數字龍頭企業與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開展聯合技術創新、合同研發,為更多中小企業提供數字技術驗證服務和按需定制的技術創新服務。鼓勵數字技術協同創新結合行業發展特點,加強全產業鏈的信息交互和集成協作,推動數字平臺的
45、功能迭代、服務創新、行業落地和智能演進升級。依托數字平臺建設,實現傳統產業鏈上下游研發、生產、服務、商務、物流、投融資等資源和能力數字化、網絡化在線匯聚。依托數字經濟重大創新平臺、行業協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重點加強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等各產業環節的數據匯集,建設一批高質量公共訓練數據集/數據庫,支持地方和行業建設一批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算力服務平臺、高質量數據訪問平臺、開源模型和算法平臺以及數據標準化管理標注平臺等。完善數字技術應用生態3.218政府層面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一代數字技術,是新科技革命最活躍、最具活力、最前沿的領域,正在重塑創新生態、催生產業變革、大幅提升生產率。
46、我國是全球產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用戶群龐大、行業場景豐富。要深刻把握人工智能作為通用技術擴散的商業邏輯和經濟規律,以產業互聯網的發展為突破口,推進新一輪人工智能技術向各個產業擴散的速度、廣度和深度。支持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數字技術創新與場景應用創新,借助場景創新和需求牽引,與技術研發形成雙向互促的良性循環。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制造業、服務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推進產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支持AI等新興數字技術應用創新推動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數據安全可信流通體系。健全數據要素各參與方合法權益保護,強化數據的高質量供給。培育數據生產
47、、流通、應用等環節優質企業,構建多層次數據交易流通體系。以公共數據和行業數據為引領,擴大公共數據資源的高效供給,推動行業數據資源開發共享,探索數據開放利用新模式。建立與數據要素價值和貢獻相適應的收益分配機制,激活數據要素經濟主體積極性。打破數據要素流通壁壘,培育全國一體化數據大市場。面對垂直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需求,暢通基于產業集群和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間的數據流通。支持數據交易流轉,激發數據資產活力,讓數據生產要素價值充分涌現。完善數據要素制度體系數字經濟是軟件與硬件、底層技術與商業應用、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大公司與小公司有機結合的復雜商業生態系統。要堅持包容審慎的治理原
48、則,創新監管理念,支持企業大膽開展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強化協同監管,做好頂層設計,加快數據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區匯聚融合與共享利用,為決策科學化、治理精準化、服務高效化提供支撐。充分利用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型數字技術,優化公共部門監管流程、提升服務效率。完善數字治理體系把握數字全球化趨勢,加快數字經濟領域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加強與國際高標準數字規則協調對接。通過雙多邊數字經濟合作協議,推動各國在電子商務便利化、數字服務市場開放、跨境數據便利流動、個人隱私數據保護等重要議題的標準銜接。推進國際數字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大力支持 5G、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國際應用
49、。打造更多數字經濟國際交流平臺,推進雙多邊數字治理合作和國際數字合作。加強國際數字經濟合作3.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加快構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體制機制、完善促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政策體系。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全方位全鏈條普及應用,發展工業互聯網,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19王一鳴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張大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深專家、河南省原副省長湯道生 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課題指導李 強 騰訊集團副總裁、政企業務總裁司 曉 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研究院院長曹 磊 騰訊云副總裁、智能制造與智慧能源負責人李 鋒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部長、研究員許好好 騰訊云戰略研究院院長課題顧問梅冠群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處長、研究員吳緒亮 騰訊研究院資深專家、首席經濟學顧問王 強 騰訊研究院資深專家、前沿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張雪琴 騰訊研究院副秘書長陳維宣 騰訊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崔白楊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科研助理何欣如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創新研究部助理研究員韓燕妮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創新研究部助理研究員杜瑪睿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博士后課題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