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指數:2024年ESG理念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研究報告(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證指數:2024年ESG理念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研究報告(7頁).pdf(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ESG 專題研究1ESG 理念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理念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為我國下一階段經濟發展指明方向。ESG 代表的負責任和可持續商業實踐,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特點之一。中證 ESG 評價點題“創新”、“綠色”、“人才”等關鍵詞,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要求,為新的發展階段下企業價值判斷提供參考。一、新質生產力是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著力點一、新質生產力是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著力點新質生產力成為凝聚經濟發展共識的新方向。新質生產
2、力成為凝聚經濟發展共識的新方向。2024 年 3 月,在全國兩會上“新質生產力”引起熱議,成為兩會關鍵詞。多位代表和委員著眼于新質生產力的培育與發展,從加快產業創新、推動人才培養、優化升級生產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議。事實上,新質生產力不僅是最受關注的熱詞,更是凝聚經濟發展共識的新方向。在全球發展面臨困境、傳統生產方式難以為繼、人民需求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強調“要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的提出,不僅進一步豐富了生產力的內涵,也為我國下一階段經濟發展指明方向、提供動力。2024 年政府工作報
3、告中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首項政府工作任務,表明了我國對于徹底轉向以創新驅動增長方式的決心。二、踐行二、踐行 ESG 理念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手段理念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手段ESG 理念強調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平衡發展,代表了一種負責任和可理念強調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平衡發展,代表了一種負責任和可持續的商業實踐,這正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手段。分角度來看,綠色持續的商業實踐,這正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手段。分角度來看,綠色發展是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驅動力發展是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驅動力。綠色發展是以效率、和諧、持續為目標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式。ESG 理念中的環境維度強
4、調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推動可持續發展。在這一框架下,企業被激勵采用創新技術來減少排放、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降低資源消耗。通過綠色能源的使用、環保材料的研發以及廢物循環利用,企業得以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同時提升生產效率和競爭力,從而實現ESG 專題研究2新質生產力的形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闡明了新質生產力和綠色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系。優化利益相關方管理是優化利益相關方管理是促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促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在社會責任層面,ESG理念強調應當完善供應鏈管理,以負責任視角識別、管理供應鏈風險,應用科技創新等方式保障供應鏈安全
5、,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高度契合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保證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具體要求。另外,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需要充分調動和激發人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ESG 理念強調企業對員工健康與安全、福利、發展和培訓等方面的關注,通過提升員工福利、深化完善職業技能培訓,可以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從而提高生產力。優化員工管理是促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和路徑。透明透明、公正和高效的企業治理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礎設施公正和高效的企業治理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礎設施。新質生產力的形成要求塑造高效的生產關系,讓各類優質的生產要素順暢
6、流動、高效配置。映射到企業層面,ESG 理念中的公司治理維度關注企業通過內外部治理機制保障決策科學化的情況。企業通過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合規透明的業務流程,強化監督機制,健全更加精準靈活、規范高效的收入分配與激勵機制,有助于提升企業決策的科學程度與效率,進一步提升企業經營績效和盈利能力,增強企業長期競爭力。唯有完善的公司治理,才能有效激發生產要素活力,推動新質生產力形成。ESG 理念助力落實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理念助力落實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推動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增長推動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增長。ESG實踐能夠提升企業的聲譽和品牌價值,獲得消費者和投資者的認可與支持。這種認可能夠激勵企業進行更多的創新和
7、投資,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成功實踐可以增強企業的 ESG 信譽,企業通過持續的創新和市場表現,進一步鞏固了其在 ESG 領域的領導地位,獲得更多的市場認可和資源支持,形成良性循環。已有文獻就企業 ESG 表現與新質生產力之間的關系展開研究,發現 ESG發展對企業新質生產力水平的提升有顯著促進作用。宋佳等(2024)基于中國上市公司開展實證研究,發現企業通過 ESG 管理改善了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降低中間品成本和債務融資成本,促進了企業新質生產力水平的提升。三、中證三、中證 ESG 評價深度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評價深度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ESG 專題研究3(一)緊扣(一)緊
8、扣“創新創新”,中證,中證 ESG 評價體系為企業設置高質量發展要求下的評價體系為企業設置高質量發展要求下的新考卷新考卷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是創新,落到企業層面,體現為企業的研發投入和專利產出。盡管創新能力并不屬于傳統 ESG 評價的內容,但從深層次看,創新能力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較高的創新能力有助于企業在環境方面實踐更高效的資源利用和污染控制,通過創新產品、服務或業務模式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等,在 ESG 評價體系中納入企業創新能力有助于更全面地評估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潛力和實際成果。今年 4 月 12 日,滬深北交易所正式發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中,同樣納入創新驅動相關內
9、容,鼓勵企業披露推動科技創新、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提高科技競爭力的具體情況,充分體現了我國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價值觀和優先序。中證中證 ESG 評價設置研發投入評價設置研發投入、專利等指標專利等指標,從投入與產出雙重視角全面考從投入與產出雙重視角全面考察企業創新能力察企業創新能力??傮w而言,我國上市公司 2022 年度平均研發投入達 3.6 億元,較上年增長 18%。2022 年度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平均為 6.43%1。上市公司創新與發展呈現出良好的正向關系,創新投入轉化為高質量創新產品。2023 年,上市公司平均生成有效專利 75 件,其中包括 40 件實用新型專利和 28件發明
10、專利。另外,有效的供應鏈管理是推動企業創新的有力保障,高效的供應鏈管理有助于提高企業運作效率,提供穩定的物資供應和及時的市場反饋,同時也提供了創新合作的平臺。中證 ESG 評價設立供應鏈管理相關指標,考察企業保障供應商穩定性與高質量的政策措施。研發投入較高的上市公司未來綠色收入更高、營收增長率更高,體現了新研發投入較高的上市公司未來綠色收入更高、營收增長率更高,體現了新質生產力的綠色質生產力的綠色、高質量特征高質量特征。將上市公司按照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大小分為兩組,考察他們在未來一年的綠色收入和營收增長率。統計結果顯示,研發投入較高組別上市公司未來一年平均形成 10.88 億元的綠色收入,綠色
11、收入占營業收入比例平均為 10.85%,平均營收增長率為 14.68%,均高于研發投入占比較低組別。表明上市公司能有效將研發投入轉化為更加綠色、高效的生產力,跑出產業“加速度”。1剔除尚未盈利企業。ESG 專題研究4圖 1: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占比與下一年度綠色收入、營收增長率情況(二(二)風險風險、機遇面面觀機遇面面觀,中證中證 ESG 評價全面考察企業評價全面考察企業“綠色綠色”發展潛力發展潛力綠色發展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內核,要求企業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與環境共同謀求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等風險因素對企業的運營穩定性、成本控制以及社會聲譽等方面都可能產生
12、負面影響,ESG 評價體系中納入環境風險要素有助于衡量企業識別、應對潛在風險的能力。同時,在應對環境風險中也蘊含企業發展機遇。例如,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開發綠色產品、推廣清潔能源等方式降低自身的環境風險,同時得以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成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中證中證 ESG 評價從風險和機遇角度全評價從風險和機遇角度全面考察企業綠色發展潛力面考察企業綠色發展潛力。風險角度納入氣候變化、自然資源以及污染物與廢棄物議題。在機遇角度,納入環境管理以及環境機遇議題,考察企業在保護環境方面的投入以及在經濟轉型過程中面臨的環境發展機遇。不同行業綠色發展路徑存在差異不同行業綠色發展路徑存在差異,中中證證 ESG
13、 評價也相應明確不同考察重點評價也相應明確不同考察重點。不同行業業務范疇不一致,導致其資源消耗方式、環境影響特性不同。例如,重工業往往涉及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而金融行業自身污染和能源消耗水平則相對較低。不同行業在綠色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有所不同,需要根據行業特性制定合適的綠色發展策略。同時,技術創新是推動行業綠色發展的關鍵動力,不同行業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優勢和潛力不同,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技術創新優勢,探索適合本行業的綠色技術解決方案。中證 ESG 評價對于不同行業ESG 專題研究5設置不同的考察重點,推動行業走出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表 1:中證 ESG 評價中部分典型行業環境機遇考
14、察側重點行業行業環境機遇考察側重點環境機遇考察側重點金融綠色債券、綠色信貸項目等公用事業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建筑裝飾綠色節能建筑材料制造等耐用消費品高效節能電器制造等有色金屬廢棄資源綜合利用等能源油氣環保技術等乘用車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充電樁等通信服務智能系統集成等環境風險與機遇管理更優的企業展現了更高的生產力。環境風險與機遇管理更優的企業展現了更高的生產力。采用中證 ESG 評價中環境維度分數衡量企業環境領域表現,分數越高,代表上市公司的環境表現越好;采用未來一年的銷售成本率、凈資產收益率 ROE 等衡量上市公司的經營績效與生產力。統計結果顯示,相比低分組企業而言,
15、環境維度的高分組企業下一年度成本控制能力更優、盈利能力更強、現金流更佳。具體而言,環境維度高分組企業的平均銷售成本率為 70.10%,低于低分組企業的 74.34%;高分組企業的平均 ROE 為 2.34%,顯著高于低分組企業的-1.41%。環境管理能夠有效減少企業在生產經營和分銷過程中對廢棄物的排放,降低對環境污染的同時促進企業合理控制資源的浪費、提高資本的利用率,減少原材料及能源的消耗,從而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及環境污染治理成本、提高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績效。ESG 專題研究6圖 2:上市公司環境維度表現與下一年度基本面表現(三)多維度衡量人才管理體系完善程度,做好(三)多維度衡量人才管理體系完
16、善程度,做好“人才人才”文章文章人才作為創新發起者、技術應用實踐者和制度變革推動者,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中證中證 ESG 評價設置評價設置“員工員工”主題主題,從安全與健康保障、薪酬與福利、平等機會、培訓與職業發展等多維度衡量企從安全與健康保障、薪酬與福利、平等機會、培訓與職業發展等多維度衡量企業人才管理體系完善程度業人才管理體系完善程度。例如,22%的上市公司(1027 家)設立了年金計劃,為員工提供額外的養老保障;67%的上市公司(3255 家)實施股權激勵與員工持股計劃,完善激勵機制;
17、99%的上市公司(4601 家)為員工提供多樣化培訓機會,助力員工職業發展。人才管理體系更完善的企業對于人才的吸引力也相應更強人才管理體系更完善的企業對于人才的吸引力也相應更強。尊重員工、照顧他們的福祉、管理利益相關者期望的企業通常會獲得更高的員工生產力,有助于提高生產效率、實現收入增長。以員工人數增長率作為衡量人才流入情況指標之一,統計發現,人才管理較優的上市公司人才流入率也更高。這些公司一般具備完善的員工培訓和安全健康管理機制,輔以高效透明的職業晉升路徑,并且在實現員工平等以及與公司的利益共享方面也具有較好實踐,有助于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提高生產力;相反在員工利益管理方面表現較差的公司中員工滿意度可能相對較低,生產效率不足,并最終體現為公司財務價值降低。ESG 專題研究7圖 3:上市公司人才管理情況與員工人數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