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通院:全球5G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年)(3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信通院:全球5G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年)(37頁).pdf(3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識產權與創新發展中心 2024年9月 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 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 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 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2024 年)版權聲明版權聲明本報告版權屬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護。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報告文字或者觀點的,應注明“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違反上述聲明者,本院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報告版權屬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護。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報告文字或者觀點的,應注明“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違反上述聲明者,本院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前前 言言 自2021年3GPP立項通過5G標準Re
2、l-18版本的首批項目以來,5G 正式進入 5G 演進(簡稱“5G-Advanced”)的新階段。今年 6 月,5G-Advanced 的第一個標準版本 Rel-18 已正式凍結。5G-Advanced 的第二個標準版本 Rel-19 的標準制定工作正在全面開展中。5G 經過五年的商用,逐漸成為推動人類社會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關鍵支撐。根據移動通信全球行業組織(GSMA)和 TD 產業聯盟(TDIA)的統計,截至 2024 年 6 月,全球 119 個國家和地區的 320個運營商推出了商用 5G 網絡,全球 5G 基站部署總量達到 594 萬個,5G 用戶規模超過了 18.7 億。隨著首個 5G-
3、Advanced 標準的凍結,全球重要的電信運營商已開啟 5G-Advanced 商用沖刺階段。面向未來,隨著 5G-Advanced 與 AI、AR/VR、算力網絡、衛星通信等的跨界技術創新,5G 應用將廣泛賦能經濟社會各行業轉型發展,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隨著 5G 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5G 標準必要專利許可活動活躍且影響廣泛,多種許可模式并存。同時,5G 標準必要專利糾紛在全球范圍內愈演愈烈,并已顯現出向通信相關垂直行業擴散的趨勢?;谝陨媳尘?,圍繞標準必要專利聲明和標準提案開展全球 5G標準必要專利活動的追蹤和研究工作,對掌握產業主體競爭格局,支撐政策法規建設
4、和構建全球產業創新發展良性生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為研究全球最新的 5G 標準必要專利聲明和標準提案情況,中 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識產權與創新發展中心在 2023 年發布的全球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3 年)基礎上,編寫了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本報告基于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 ETSI 專利數據庫中的全部 5G 聲明專利及其同族擴展專利,從專利聲明趨勢、聲明專利法律狀態、多國授權專利量和主要聲明企業等維度進行了統計分析,以展示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活動的情況。此外,本報告基于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 3GPP網
5、站中的全部 5G 提案,分析了 5G 提案趨勢、工作組提案分布、參會主體的提案量和通過提案的情況,以期從提案的視角展示全球 5G標準化的創新情況。目目 錄錄 一、5G 發展及 5G 標準必要專利活動現狀.1(一)5G 標準化進程.1(二)全球 5G 商用情況.4(三)5G 標準必要專利許可現狀.5(四)5G 標準必要專利糾紛現狀.7 二、5G 標準及 5G 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數據來源說明.8(一)標準必要專利定義.8(二)5G 標準來源.8(三)5G 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數據來源.9(四)5G 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數據處理說明.10 三、5G 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數據分析.11(一)聲明專利概述.11(二)
6、聲明趨勢分析.11(三)法律狀態分析.12(四)優先權年分析.13(五)主要聲明企業分析.14 四、5G 提案統計分析.20(一)提案統計概述.20(二)提案年度分布.21(三)工作組統計.22(四)參會主體統計.25(五)通過提案統計.26 五、總結.28 圖圖 目目 錄錄 圖 1 5G-Advanced 移動網絡價值場景.1 圖 2 5G 標準必要專利年度聲明趨勢.11 圖 3 聲明企業年度增長趨勢.12 圖 4 5G 標準必要專利法律狀態分布.13 圖 5 5G 有效全球專利族優先權年趨勢分布.14 圖 6 有效全球專利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15 圖 7 有效全球專利族排名前十位企業的有效
7、全球專利族占比情況.16 圖 8 有效全球專利族排名前十位企業的授權專利族占比情況.17 圖 9 有效全球專利族排名前十位企業的 IP5 任一授權族/多國授權族占比情況.18 圖 10 有效全球專利族排名前十位企業的中美歐三方專利族占比情況.18 圖 11 有效全球專利族排名前十位企業的 5G only 族占比情況.19 圖 12 有效全球專利族排名前十位企業的 5G only 族和非 5G only 族分布情況 20 圖 13 3GPP 各技術規范組的 5G 提案數量及占比.21 圖 14 5G 提案年度趨勢分布.22 圖 15 各工作組的 5G 提案分布.25 圖 16 5G 提案貢獻度排
8、名前十位的參會主體.26 圖 17 5G 各工作組提案通過率分布.27 圖 18 5G 提案貢獻度排名前十位參會主體的通過提案占比.27 表表 目目 錄錄 表 1 5G-Advanced 網絡能力的關鍵指標.3 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1 一、5G 發展及 5G 標準必要專利活動現狀(一)(一)5G標準化進程標準化進程 自 2017 年啟動 5G 標準制定工作以來,3GPP 已于 2022 年 6 月完成 5G 標準第一階段的制定工作。2021 年,3GPP 立項通過 5G 標準 Rel-18 版本的首批項目,標志著 5G 正式進入 5G 演進(簡稱“5G-A
9、dvanced”)的第二階段。今年 6 月,5G-Advanced 的第一個標準版本 Rel-18 已正式凍結。5G-Advanced 的第二個標準版本 Rel-19 的標準制定工作正在全面開展中。5G-Advanced 的制定旨在圍繞“萬兆泛在體驗,千億智慧聯接,超能綠色業態”的愿景1,為千行百業數智化轉型提供重要支撐。5G-Advanced 在提升無線帶寬效率的基礎上,將在新媒體、新連接、新能力等維度的應用場景和網絡能力進行拓展。來源:IMT-2020(5G)推進組 圖 1 5G-Advanced 移動網絡價值場景 1 參見 IMT-2020(5G)推進組5G-Advanced 場景需求與
10、關鍵技術白皮書。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2 5G-Advanced 的新媒體價值場景包括新興媒體業務、新通話業務和云上業務等。5G-Advanced 的高帶寬低時延傳輸能力將為高清視頻、沉浸式游戲、AR/VR 等新興媒體業務類型提供重要的網絡承載。結合 AI、AR/VR 等技術,5G-Advanced 將推動運營商的通話業務向著智能化、交互化、沉浸化的方向發展。通過將本地的存儲、計算、渲染等部分或全部遷移到云上,5G-Advanced 將催生出以云游戲和云手機為代表的云上業務,降低對終端設備的硬件和算力的要求,豐富終端用戶的業務體驗。5G-Advanced 的
11、新連接價值場景包括無源物聯、工業物聯、衛星通信、移動個人網絡、多接入連接、鄰近服務增強和低空經濟等。新型無源物聯技術,允許物聯設備無需外部電源供電,利用 5G-Advanced 蜂窩基站同標簽直連或經中繼反向散射通信,滿足更復雜場景的組網需求,是對現有有源物聯技術的重要補充。5G-Advanced的 5G 專用網絡、5G 確定性網絡、高精授時、工業以太網等技術將為工廠機器視覺、礦業遠程控制、智慧港口自動化巡檢、電力行業配電自動化等制造業的創新和應用提供支撐。5G-Advanced 的非地面網絡NTN 技術將在地面網絡未部署區域或地面網絡訪問受限時,提供必要的通信連接,滿足與目前地面蜂窩網絡差異
12、化的服務需求,實現天空地一體化通信。5G-Advanced 支持非 3GPP 移動無線接入和固定接入等接入方式,通過統一的接入機制接入到 5G 等 3GPP 系統的網絡中,最大程度實現多接入連接場景。5G-Advanced的鄰近服務(ProSe)增強技術,面向日益突出的車聯網等場景,解決端到端通信延遲和網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3 絡覆蓋等問題。5G-Advanced 提供的高可靠低時延、大帶寬、廣連接和高安全等特性,將豐富包括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等低空飛行器的應用場景,推動低空經濟的快速增長。5G-Advanced 的新能力價值場景包括智
13、能化、通感一體、新定位和網絡共享等。5G-Advanced 的無線接入網(RAN)和核心網網元實體的智能化將實現網絡的降本、增效、提質。5G-Advanced 通感一體技術通過融合通信和感知兩種功能,賦予通信網絡感知環境的能力,為智慧交通、社會治理等場景提供了更加高效的解決方案。5G-Advanced 的定位增強技術將更好地支持更多垂直行業所需要的高精度和低延遲定位服務。5G-Advanced 還將為建設方和使用方等不同角色的多個運營商提供網絡共享機制,提高 5G 網絡的覆蓋率,降低 5G網絡的建設和運營成本。IMT-2020(5G)推進組提出 5G-Advanced 網絡能力由速率、綠色、網
14、絡 AI、空口 AI、感知、定位和物聯等七個關鍵指標衡量。表 1 5G-Advanced 網絡能力的關鍵指標 序號序號 網絡能力網絡能力 關鍵指標關鍵指標 1 速率 下行 10Gbps;上行 1Gbps 2 綠色 10 倍比特能效 3 網絡 AI Level 4/5 4 空口 AI 內生智能 5 感知 廣域亞米精度 6 定位 厘米級 7 物聯 10,000,000 連接/km2 來源:IMT-2020(5G)推進組 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4(二)(二)全球全球5G商用情況商用情況 5G 商用范圍從主流通信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不斷拓展,5G 基礎設施建設規模不
15、斷擴大。根據移動通信全球行業組織(GSMA)和TD 產業聯盟(TDIA)的統計,截至 2024 年 6 月,全球 119 個國家和地區的 320 個運營商推出了商用 5G 網絡,全球 176 個國家和地區的 614 家運營商正在投資部署或者計劃投資部署 5G 網絡。全球 5G基站部署總量達到 594 萬個,同比增長 32.6%。據預測,到 2029 年,全球 5G 連接預計將占移動連接的一半以上,到 2030 年,5G 連接數將達到 55 億個。中國的 5G 基站建設規模和 5G 連接量位居全球前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截至 2024 年 6 月,中國已建成 5G 基站 3
16、91.7 萬個,比上年末凈增 54 萬個,占全國移動基站總數的 33%,占全球 5G 基站部署量的 66%。5G 網絡已覆蓋所有地級市城區、縣城城區,超 90%的 5G 基站實現共建共享,5G 網絡正加快向集約高效、綠色低碳發展。GSMA 預測到 2024 年年底,中國的 5G 連接數將突破 10 億,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市場,到2030 年,中國的 5G 連接將占全球總數的近三分之一。5G 用戶和終端整體規模增長迅速,非移動電話終端和用戶規??焖贁U張。據 TDIA 統計,截至 2024 年 6 月,全球 5G 用戶規模已經超過 18.7 億。全球 5G 終端達到 3720 款,其中包括客戶
17、駐地設備(CPE)、車載單元、AR/VR 眼鏡、無人機、機器人等在內的非手機終端 1878 款,占比超過 50%,5G 終端用途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全球發布 5G 終端的廠商達到 622 家,發布非智能手機 5G 終端的廠商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5 遠超過智能手機 5G 終端的廠商。中國 5G 用戶規模持續擴張,根據中國工信部的數據,截至 2024 年 6 月底,中國 5G 用戶達到 9.27 億,同比增長 37.1%,占全球 5G 用戶數的 49.6%。中國共有 425 家終端廠商的 1725 款 5G 終端獲得進網許可證。5G 對各行各業的賦能作用日益顯
18、現,行業應用與融合案例層出不窮。5G 應用成熟領域不斷走深,新興領域應用占比不斷提升。從5G 賦能的行業分布來看,除智慧城市、工業制造等 5G 應用成熟領域外,在水利、海洋、軌道交通等新興領域創新應用也加速成熟。根據中國工信部數據,中國 5G 行業虛擬專網已達到 3.16 萬個,5G 行業應用已經覆蓋了國民經濟 97 個大類中的 71 個,5G 應用案例超過 9.4萬個。隨著首個 5G-Advanced 標準的凍結,2024 年將成為 5G-Advanced商用元年。全球重要的電信運營商已開啟 5G-Advanced 商用沖刺階段。根據 GSMA 預測,超 50的運營商計劃在首個 5G-Adv
19、anced 標準發布后一年內部署5G-Advanced網絡。面向未來,隨著5G-Advanced與 AI、AR/VR、算力網絡、衛星通信等的跨界技術創新,5G 應用將廣泛賦能經濟社會各行業轉型發展,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三)(三)5G標準必要專利許可現狀標準必要專利許可現狀 隨著 5G 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廣泛應用,5G 標準必要專利許可活動活躍且影響廣泛,多種許可模式并存。在 5G 移動終端領域,全球重要的產業主體積極通過雙邊談判達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6 成標準必要專利許可協議。2021 年 5 月,愛立信與三星達成了一項多年期的全球專利許可協
20、議,包括 5G 等蜂窩技術的全球專利交叉許可。2023 年 1 月,諾基亞與三星簽署涵蓋 5G 專利許可協議。蘋果公司在 2022 年 12 月和 2023 年 7 月分別與愛立信和諾基亞簽訂了長期5G 專利全球許可協議。此外,蘋果公司已將與高通的 5G 調制解調器專利許可協議延長,新協議將延續到 2027 年 3 月。榮耀、OPPO 和VIVO 先后在 2024 年年初與諾基亞簽署了 5G 專利交叉許可協議。2024 年 3 月,中興通訊宣布與 VIVO 簽訂了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除了通信企業雙邊談判模式,專利池模式也是 5G 移動終端領域專利許可模式之一。2022 年 12 月,專利運營
21、機構 Sisvel 公布新的 5G多模專利池,旨在為專利池中專利所有人擁有的 2G、3G、4G 和/或5G 標準必要專利的使用提供單一的許可解決方案。2023 年 6 月,Sisvel 宣布與微軟公司就 Sisvel 5G 多模計劃達成專利許可協議,微軟成為 Sisvel 5G 多模計劃的被許可方。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Avanci 專利池推出 5G 車輛平臺,允許汽車制造商通過單一的許可協議獲得多家公司的 5G 標準必要專利的使用權,以此吸引專利持有人和汽車制造商的加入。Avanci 的 5G 車輛平臺許可費從 4G 時的每車 20 美元增長至 32 美元,增幅 60%。在物聯網領域,各類型的
22、物聯網設備的許可費率一般根據技術為設備帶來的價值而不同。Sisvel 和 Avanci 等專利運營機構已先后公布了其 Cellular-IoT(蜂窩物聯網)專利池或物聯網許可平臺的許可費率。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7(四)(四)5G標準必要專利糾紛現狀標準必要專利糾紛現狀 5G 商用以來,隨著通信企業間簽訂的 4G 專利許可協議陸續到期,涵蓋 5G 技術的新的專利許可談判全面展開,5G 標準必要專利糾紛在全球范圍愈演愈烈。早在 2019 年,InterDigital 對聯想提起訴訟,訴訟涉及 3G、4G 和5G 標準必要專利。經過多次審判,英格蘭和威爾士高等法
23、院于 2023年 3 月就此案做出判決。根據判決,英國高等法院確認了 InterDigital所持有的 3G、4G 和 5G 標準必要專利組合,同時也對聯想應支付的專利使用費做出了判決。2021 年 7 月起,OPPO 與諾基亞在德國、中國、印度、巴西等全球十余個國家和地區,圍繞 5G 標準必要專利的專利侵權、無效和許可費率等展開訴訟,直到雙方在今年 1 月達成許可協議。2021 年 10 月起,愛立信和蘋果雙方在美國德克薩斯東部地區法院和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起專利訴訟,在 2022 年 12 月達成和解。2022 年 3 月,美國 G+通信公司以三星等公司侵犯其 5G 相關專利為由,在
24、美國法院向三星等公司發起訴訟。2024 年 1 月,美國法院作出判決,認定三星侵犯了美國 G+通信公司的兩項專利,并要求三星賠償高達 1.42 億美元的許可費。2023 年 4 月,蘋果公司與上海朗帛公司發生 5G 專利糾紛,蘋果公司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發起了對上海朗帛相關專利的無效宣告請求。進入 5G 時代,各國法院積極就 5G 標準必要專利全球許可費率作出判決。2023 年 3 月,英格蘭和威爾士高等法院就“InterDigital 訴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8 聯想”案做出的判決,被認為是全球首個涉及 5G 標準必要專利的全球 FRAND 費率的判決。202
25、3 年 12 月,中國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就 OPPO 訴諾基亞標準必要專利使用費糾紛一案作出一審判決,首次確定了手機行業 5G 標準全球累積費率,這對全球 5G 專利許可費率的確定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隨著 5G 技術在垂直行業的廣泛應用和深入賦能,5G 標準必要專利糾紛已顯現出向通信行業相關的垂直行業擴散的趨勢。自 2019年起,在全球范圍內陸續發生了戴姆勒與諾基亞、德國電子公司 Bury與諾基亞、大陸汽車系統公司與專利許可平臺 Avanci 及其聯盟成員諾基亞等、汽車巨頭聯合起訴高通等與 5G 專利相關的訴訟案件。圍繞標準必要專利許可的 FRAND 原則,通信專利權人和專利實施者在通信相
26、關垂直領域的標準必要專利許可和訴訟活動預計將變得活躍。特別是在全球化運營的網聯汽車、物聯網等領域專利池的推進下,預計 5G 通信技術貢獻價值較大的垂直領域的專利訴訟將呈現出增長的態勢。二、5G 標準及 5G 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數據來源說明(一)(一)標準必要專利定義標準必要專利定義 概括來說,標準必要專利(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簡稱“SEP”)是指標準規定的技術在專利的保護范圍之內,在實施標準時所必須實施的專利,有時也簡稱標準專利。其中,標準包括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等。(二)(二)5G標準來源標準來源 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
27、)9“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簡稱“3GPP”)是一個成立于 1998 年的標準化項目,由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組織伙伴合作推進,這些組織伙伴包括歐洲的 ETSI2、中國的 CCSA3、韓國的 TTA4、日本的 ARIB5和 TTC6、美國的 ATIS7和印度的 TSDSI8。3GPP 制定的國際標準由這些組織伙伴轉變為國家或地區標準。在 2020 年 7 月 9 日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通信部門 5D 工作組(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Radiocommunication Worki
28、ng Party,簡稱“ITU-R WP 5D”)舉辦的會議上,3GPP 制定的 5G 標準被認可為全球唯一的 5G 標準。因此,本報告以 3GPP 制定的 5G 標準作為標準來源。(三)(三)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數據來源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數據來源 根據 3GPP 的知識產權政策9,3GPP 成員有義務向組織伙伴告知成員所知的標準必要專利。作為 3GPP 的組織伙伴之一,ETSI 的知識產權政策鼓勵成員對其認為的標準必要專利進行聲明。同時,ETSI 具有相應的專利聲明機制、流程和數據庫,用于管理和公開各成員聲明的標準必要專利信息。通常情況下,成員如果認為自己持有相關標準的標準必要專利并愿意向公眾
29、公開,即可在 ETSI 進行標準必要專利聲明。不排除部分在通信領域有較多創新貢獻的產業主體出于自身考 2 ETSI: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s Institute)。3 CCSA:中國標準化協會(China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Association)。4 TTA:電信技術委員會(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ssociation)。5 ARIB:日本無線工業及商貿聯合會(The Association of Radio Industries and Business
30、es)。6 TTC:電信技術委員會(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mittee)。7 ATIS:世界無線通訊解決方案聯盟(The Alliance for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Solutions)。8 TSDSI:電信標準開發協會(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Development Society)。9 參見 http:/www.3gpp.org/3gpp-calendar/89-call-for-ipr-meetings。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10 慮不進行
31、聲明,但這并不代表該產業主體在該領域的創新貢獻不突出。ETSI 專利數據庫擁有目前相對最全的 3G、4G、5G 等代系移動通信標準的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數據,ETSI 專利數據庫中的 5G 專利聲明信息可作為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活動分析的原始數據來源。因此,本報告以各成員在 ETSI 專利數據庫聲明的 5G 專利作為統計分析對象,聲明時間限定在 2017 年 1 月 1 日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本報告僅對在 ETSI 專利數據庫聲明了 5G 專利的產業主體的創新情況開展研究,不包括未進行聲明的產業主體。(四)(四)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數據處理說明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數據處理說明 ET
32、SI 專利數據庫允許通過下載動態報告(Dynamic Report)10的方式獲取期望聲明時間或產業主體的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數據,但從ETSI 專利數據庫直接下載的動態報告存在一件專利號碼重復聲明、聲明號碼為優先權號、專利申請號或者公開號不完整、不規范等問題,因此需要對下載的專利數據進行刪除重復值、規范格式以及剔除無效申請號等數據處理操作。研究組通過以下步驟開展數據處理操作:首先,在 ETSI 專利數據庫下載全部聲明專利的動態報告;其次,利用動態報告中的“ETSI Projects”字段和“Standards”字段篩選出 5G 聲明專利;再次,對 5G聲明專利進行字段合并,并通過改寫等方式規范申
33、請號、公開號和優先權號;最后,將規范后的申請號或者公開號導入專利檢索數據庫,獲得已公開的 5G 聲明專利的全部同族擴展專利。10 ETSI 專利數據庫的動態報告具體參見 https:/ipr.etsi.org/DynamicReporting.aspx。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11 需要說明的是,數據處理后的 5G 聲明專利并未經過對標分析。三、5G 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數據分析(一)(一)聲明專利概述 聲明專利概述 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全球聲明的 5G 標準必要專利超過 11.4萬件,其中,在德溫特全球專利檢索數據庫中檢索到的專利將近 10.3
34、萬件,經 INPADOC 同族擴展的有效全球專利族超過 7.28 萬項。(二)(二)聲明趨勢分析 聲明趨勢分析 從聲明趨勢11來看,從 5G 標準制定的元年 2017 年起,通信企業便開始聲明 5G 標準必要專利。隨著 5G 第一階段的 Rel-15、Rel-16和 Rel-17 標準版本制定工作的持續推進,2018 年至 2021 年的 5G 標準必要專利聲明量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圖 2 5G 標準必要專利年度聲明趨勢 隨著 5G 從第一階段正式進入到 5G-Advanced 演進階段,5G 標 11 當一件專利在不同年份重復聲明多次時,按照這件專利最新的聲明年進行
35、統計分析。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單位:件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12 準必要專利聲明量也呈現出平穩增長態勢。2022 年 5G 標準必要專利聲明量略低于 2021 年。2023 年整體聲明數量超過 2 萬件,是 5G 標準必要專利聲明量最多的年份。二十余家企業在 2017 年聲明 5G 標準必要專利。從 2018 年起,每年都有新的企業開展 5G 標準必要專利聲明,其中,2019 年、2020年和 2023 年新增聲明企業的數量超過 10 家。以 2023 年為例,本年
36、度新增聲明的企業有 KDDI、Toshiba 等。隨著 5G 標準制定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 5G 標準必要專利聲明中來,且在 5G 標準進入5G-Advanced 階段后,聲明企業數量仍保持較大幅度增加。這體現出聲明 5G 標準必要專利已經成為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圖 3 聲明企業年度增長趨勢(三)(三)法律狀態分析 法律狀態分析 在德溫特全球專利檢索數據庫檢索到的全部專利中,46.46%的專利處于“授權”狀態,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聲明的 5G 標準必要專利0204060801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03聲明
37、企業數量年度新增聲明企業數量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13 整體上創新質量較高。29.41%的專利處于“公開”狀態12,24.13%的專利已經處于“失效”狀態。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圖 4 5G 標準必要專利法律狀態分布(四)(四)優先權年分析 優先權年分析 2016 年起,3GPP 全面開展 5G 技術研究,超過 70%的 5G 有效全球專利族在 2016 年后申請。2019 年的有效全球專利族數量最多,其次是 2020 年、2017 年和 2018 年。5G 有效全球專利族的優先權年趨勢和標準制定的進程相匹配。此外,有一定比例的 5G 有效全球專利族在
38、2016 年之前申請,這反映了移動通信技術所具有的繼承性和相似性。12“公開”狀態是指專利申請已被公開,但尚未獲得授權。公開,29.41%失效,24.13%授權,46.46%公開失效授權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14 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圖 5 5G 有效全球專利族優先權年趨勢分布(五)(五)主要聲明企業分析主要聲明企業分析 在 ETSI 進行 5G 標準必要專利聲明的產業主體中,排名前十位企業的有效全球專利族數量占比超過全部專利族數量的 71%。排名前十位企業的 5G 標準必要專利活動基本體現了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活動的主要趨勢。下圖展示的是有效全球
39、專利族排名前十位企業的授權專利族13和公開專利族14的分布情況。13 授權專利族是指有效全球專利族中至少具有一件授權專利。14 公開專利族是指有效全球專利族尚未有授權專利。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單位:項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15 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圖 6 有效全球專利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 企業的 5G 有效全球專利族占比是衡量
40、企業在全球 5G 技術領域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在 5G 技術創新、研發投入以及標準制定中的地位和影響力。華為的有效全球專利族數量占比為 12.42%,排名第一位;高通排在第二位,其占比為 9.43%;LG排在第三位,其占比為 8.25%。排名第四位至第十位的企業依次是三0200040006000800010000華為QualcommLGSamsung中興EricssonNokia小米OPPO大唐單位:項授權專利族公開專利族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16 星、中興、愛立信、諾基亞、小米、OPPO 和大唐。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各國家/地區的運營商普
41、遍較少出現在 5G 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活動行列,但這并不代表運營商不持有 5G 標準必要專利。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圖 7 有效全球專利族排名前十位企業的有效全球專利族占比情況 在有效全球專利族中,授權專利族的占比達到 70%。下圖展示了有效全球專利族排名前十位企業的授權專利族占比情況,授權專利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依次是華為(15.52%)、高通(9.52%)、LG(8.30%)、三星(8.13%)、中興(7.05%)、愛立信(7.01%)、諾基亞(6.40%)、OPPO(5.21%)、大唐(4.48%)和小米(3.00%)。有效全球專利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同樣在授權專利族排名中處于領先地位。排
42、名排名TOP10專利權人TOP10專利權人有效全球專利族占比有效全球專利族占比1華為12.42%2Qualcomm9.43%3LG8.25%4Samsung8.17%5中興6.97%6Ericsson6.86%7Nokia6.69%8小米4.62%9OPPO4.36%10大唐3.78%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17 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圖 8 有效全球專利族排名前十位企業的授權專利族占比情況 在全部授權專利族中,具有經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歐洲專利局、美國專利商標局、日本專利局或韓國專利局(簡稱“IP5 局”)任一局授權的專利族占比高達 99%,即只有不到
43、1%的授權專利族中的授權專利沒有在中美歐日韓 5 局獲得授權。這反映了創新主體在全球專利布局過程中重視對中美歐日韓等 5G 市場領先的國家和地區的專利布局。在企業的 IP5 局任一授權專利族占比方面,華為的占比為 15.53%,排在第一位;高通排名第二位,占比為 9.53%。第三位至第十位的企業依次是 LG(8.31%)、三星(8.13%)、中興(7.06%)、愛立信(7.01%)、諾基亞(6.39%)、OPPO(5.21%)、大唐(4.48%)、和小米(3.00%)。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歐洲專利局和美國專利商標局是 5G 專利申請活動最為活躍的三局。在企業的中、美、歐授權專利族占比方面,華為
44、、高通、中興、三星和 OPPO 在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授權專利族占比更高;華為、高通、愛立信、三星和諾基亞在歐洲專利局的授權專利族占比更高;華為、高通、LG、三星和愛立信在美國專利商標排名排名TOP10專利權人TOP10專利權人有效授權專利族占比有效授權專利族占比1華為15.52%2Qualcomm9.52%3LG8.30%4Samsung8.13%5中興7.05%6Ericsson7.01%7Nokia6.40%8小米3.00%9OPPO5.21%10大唐4.48%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18 局的授權專利族占比更高。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圖 9 有效全
45、球專利族排名前十位企業的 IP5 任一授權族/多國授權族占比情況 中美歐三方專利族是指同時具有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美國專利商標局和歐洲專利局授權專利的專利族??紤]到全球 5G 市場規模和PCT 專利申請情況,中美歐三方專利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評價 5G 專利族的重要程度。統計結果顯示,中美歐三方專利族占全部授權專利族的 57.99%。在企業的中美歐三方專利族占比方面,其中華為的占比為 18.45%,其他企業依次為高通(14.54%)、三星(7.54%)、愛立信(7.42%)、諾基亞(6.38%)、LG(5.60%)、中興(5.13%)、OPPO(5.07%)、大唐(3.14%)和小米(2.22%
46、)。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圖 10 有效全球專利族排名前十位企業的中美歐三方專利族占比情況 排名排名TOP10專利權人TOP10專利權人IP5任一授權族占比IP5任一授權族占比中國授權專利族占比中國授權專利族占比EP授權專利族占比EP授權專利族占比美國授權專利族占比美國授權專利族占比1華為15.53%18.76%16.48%14.01%2Qualcomm9.53%10.61%12.73%11.53%3LG8.31%4.58%6.00%10.03%4Samsung8.13%6.24%8.34%9.65%5中興7.06%8.71%4.88%4.45%6Ericsson7.01%5.38%10.
47、11%8.43%7Nokia6.39%4.96%8.19%7.22%8小米3.00%3.63%2.12%2.79%9OPPO5.21%6.16%4.56%3.93%10大唐4.48%5.56%2.79%2.29%排名排名TOP10專利權人TOP10專利權人中美歐同時授權族占比中美歐同時授權族占比1華為18.45%2Qualcomm14.54%3LG5.60%4Samsung7.54%5中興5.13%6Ericsson7.42%7Nokia6.38%8小米2.22%9OPPO5.07%10大唐3.14%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19 由于移動通信技術具有繼承性和相
48、似性,企業在聲明標準必要專利時,存在將一件專利重復聲明為 2G/3G/4G/5G 不同代系標準的情形。5G only 專利族是指只包含聲明為 5G 標準必要專利的專利族,通??梢哉J為 5G only 專利族是針對 5G 新引入技術進行的創新。從聲明數據來看,5G only 專利族占全部有效全球專利族的 79.6%。下圖展示了企業的 5G only 專利族占比情況,其中華為的 5G only 專利族占比為 13.03%;高通排名第二位,占比為 9.80%;LG 排在第三位,占比為 8.02%。其他企業依次是愛立信(7.15%)、三星(7.03%)、中興(5.98%)、諾基亞(5.63%)、小米(
49、5.36%)、OPPO(5.05%)和大唐(3.88%)。相比于有效全球專利族占比,小米和 OPPO 等公司的 5G only 族占比有所提升,這與這些企業在 5G 標準制定中加大研發投入有關。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圖 11 有效全球專利族排名前十位企業的 5G only 族占比情況 下圖展示的是有效全球專利族排名前十位企業的 5G only 族和非5G only 族的分布情況。排名排名TOP10專利權人TOP10專利權人5G only族占比5G only族占比1華為13.03%2Qualcomm9.80%3LG8.02%4Samsung7.03%5中興5.98%6Ericsson7.15
50、%7Nokia5.63%8小米5.36%9OPPO5.05%10大唐3.88%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20 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圖 12 有效全球專利族排名前十位企業的 5G only 族和非 5G only 族分布情況 四、5G 提案統計分析(一)(一)提案統計概述提案統計概述 3GPP 的標準制定工作由三大技術規范組 TSG RAN、TSG SA 和TSG CT 協作推進,每個技術規范組下面又設置多個負責承擔具體任務的工作組(WG)。參與 5G 標準制定并向 3GPP 貢獻自身的技術方0200040006000800010000華為QualcommL
51、GSamsung中興EricssonNokia小米OPPO大唐單位:項5G only族非5Gonly族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21 案是參會主體擁有5G標準必要專利的基礎。在5G的標準化進程中,參會主體通過向 3GPP 提交提案的方式來推進 5G 的標準化工作。研究組通過以下步驟獲取 5G 提案:首先,從 3GPP 官網15下載TSG RAN、TSG SA 和 TSG CT 全部會議的 Tdoc list,并從中提取 5G提案數據;其次,對提案進行去重,去除 Withdrawn 和 Revised 類型的提案;最后,進行公司規范后獲得用于統計的 5G 提案數據
52、。5G 提案統計范圍包括 Rel-14 到 Rel-19 的所有 Study Item 和 Work Item 的提案,工作組包括 RAN1 至 RAN5、SA1 至 SA6、CT1、CT3、CT4和 CT6?;趯?5G 提案的年度分布、工作組、參會主體和提案通過率等維度的統計分析結果,反映 5G 標準化的基本情況以及參會主體對 5G 標準的貢獻情況。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參會主體向 3GPP 提交的 5G 提案總量超過 40 萬件。其中,TSG RAN、TSG SA 和 TSG CT 的提案數量占比分別為 68.59%、21.50%和 9.91%。TSG RAN 的提案量之
53、所以如此龐大,這與無線接入技術作為每一代移動通信系統的核心部分,同時也是技術創新的高發地,涉及的技術細節多和復雜性高存在關系。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圖 13 3GPP 各技術規范組的 5G 提案數量及占比(二)(二)提案年度分布 提案年度分布 15 參見 https:/www.3gpp.org/ftp/。技術規范組技術規范組提案數量提案數量占比占比RAN27449868.59%SA8602621.50%CT396789.91%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22 從 5G 提案提交年度趨勢來看,最早的 5G 提案出現在 2015 年,TSG SA 率先開始了 5G
54、 系統架構的研究。2016 年,RAN 啟動了 Rel-14 的 5G 需求和技術方案研究工作。從 2017 年開始,隨著 5G 標準版本從 Rel-15 向 Rel-19 的不斷演進,各技術規范組的提案數量基本呈現攀升的態勢。隨著 5G 進入 5G-Advanced 演進階段,2023 年度各技術規范組的提案數量均達到了峰值。一方面,5G 技術具有高速率、低時延、大連接等特點,正在廣泛應用于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自動駕駛、在線醫療、遠程教育等領域。隨著 5G 和更多垂直行業的深度融合,應用對 5G 技術的創新需求也在快速增長,這也催生出大量新的 5G 提案。另一方面,企業越來越重視對標準制定的
55、參與深度,期望在標準制定中占據有利地位,從而提高全球市場競爭力,這也促使企業更加積極地提交 5G 提案。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圖 14 5G 提案年度趨勢分布(三)(三)工作組統計 工作組統計 從 TSG RAN 規范組下的各工作組的提案量來看,RAN4 工作組84742440536124359923206338694443854657677853322175642384659662870311467158541865042951425556833944375658077878595195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RANSACT全球
56、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23 的提案量最多,達到 77809 件。提案主要涉及射頻方面的技術,包括射頻指標、接收機解調指標和無線資源管理指標定義等,用于確保 5G網絡的射頻性能和無線資源管理的有效性。RAN1 工作組的提案量達到 74122 件,提案主要涉及無線接口物理層技術,涵蓋了 5G NR 的物理層傳輸資源結構、信道編碼、調制方式、物理層過程等多個方面,用于保證 5G 網絡的基礎性能指標。RAN2 工作組的提案量達到 67485件,提案涉及無線接口的第二層(如 MAC 層和 RLC 層)和第三層(如 RRC 層)的技術,涵蓋了數據的調度、控制和信令處理等操作,
57、用于保證 5G 網絡無線接口的高效、可靠運行。RAN3 工作組的提案量達到 32138 件,提案主要涉及 RAN 中的節點之間的接口(如 Xn接口)以及 RAN 和核心網之間的接口(如 NG 接口)的技術,實現不同網絡實體之間精細的交互控制和數據傳輸,提升網絡的整體性能、移動性和可靠性。RAN5 工作組的提案量在 TSG RAN 規范組中相對最少,不過也超過了 2 萬件,提案主要涉及終端一致性測試的相關技術。通過一致性測試,確保不同廠商的設備在實際應用中能夠達到標準化的性能要求,保障終端質量和互操作性。從 TSG SA 規范組下的各工作組的提案量來看,SA2 工作組的提案量最多,達到 3816
58、0 件。提案主要涉及 5G 網絡架構、協議和接口的技術,包括網絡實體之間的交互協議、網絡切片、網絡功能和服務等,用于保證不同網絡實體之間的無縫協作和保障 5G 網絡的性能和效率。SA3 工作組的提案量達到 17925 件。提案主要涉及 5G 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相關的技術,包括確定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以及安全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24 性體系結構和協議等,使得 5G 網絡在開放和非信任環境中能夠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SA5 工作組的提案量達到 14945 件。提案主要涉及電信管理、策略控制架構和需求的技術,包括策略決策、策略執行、計費、用戶身份驗證等,用于確保網
59、絡資源的有效管理,支持靈活的計費和服務策略。SA4、SA6 和 SA1 的提案量均在 5000 件左右,分別涉及語音、音頻、視頻或其他媒體的多媒體服務,支持關鍵通信和其他應用程序的應用層功能元素和接口的第二階段技術,以及確定5G 的服務和功能要求等。從 TSG CT 規范組下的各工作組的提案量來看,CT1 工作組的提案量最多,達到 16379 件。提案主要涉及核心網架構的基礎設計、核心網與其他網絡組件之間的接口等技術,主要用于實現 5G 核心網的整體架構穩定、高效且可擴展。CT3 工作組的提案量次之,達到 11364件。這些提案主要涉及核心網中特定接口協議的詳細設計和實現等技術,用于實現核心網
60、的各網絡組件之間能夠順暢、準確地交互,從而支持各種復雜業務的開展。CT4 工作組的提案量達到 10991 件。提案主要涉及核心網內的編號、尋址和識別,訪問和移動性管理,會話管理等技術。CT6 工作組的提案量相對較少,只有 900 余件。提案主要涉及 3GPP 安全訪問應用(如智能卡應用)和相關測試技術。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25 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圖 15 各工作組的 5G 提案分布(四)(四)參會主體統計 參會主體統計 基于 5G 提案量占比的提案貢獻度,直觀反映了企業在 5G 標準化過程中的參與積極性和貢獻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5G 技
61、術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實力。提案貢獻度排名前十位參會主體的提案總量占全部 5G 提案的 70.36%。華為的 5G 提案貢獻度為16.92%,排名第一;愛立信的占比是 13.41%,排名第二;諾基亞以9.76%的占比排在第三。其余排名前十位的參會主體分別是中興、高通、三星、大唐、Intel、中國移動和 VIVO。7412267485321387780922943491438160179255075149455007163791136410991944RAN1RAN2RAN3RAN4RAN5SA1SA2SA3SA4SA5SA6CT1CT3CT4CT6RANSACT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
62、研究報告(2024 年)26 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圖 16 5G 提案貢獻度排名前十位的參會主體(五)(五)通過提案統計 通過提案統計 在 3GPP 會議上通過的 5G 提案表示 3GPP 已采納該提案中的技術方案,提案通過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參會主體將自身的技術方案寫入標準的情況。5G 提案的整體通過率約為 36.5%,其中,TSG RAN、TSG SA 和TSG CT 的提案通過率分別約為 26.7%、51.0%和 72.3%。對于 TSG RAN 技術規范組,工作組 RAN5 到 RAN1,提案通過率依次降低。通過對 RAN1 會議紀要的分析可知,RAN1 的大部分結論基于會議討
63、論的方式形成,RAN1 提案的通過情況并不能很好地體現參會主體的技術方案寫入標準的情況。對于 TSG SA 技術規范組,工作組 SA1、SA4、SA5 和 SA6 的提案通過率相對較高,在 60%到 70%之間;工作組 SA2 和 SA3 的提案通過率相對較低,在 40%到 50%之間。對于TSG CT 技術規范組,各工作組的提案通過率整體較高,均在 60%到80%之間。排名排名TOP10參會主體TOP10參會主體提案貢獻占比提案貢獻占比1華為16.92%2Ericsson13.41%3Nokia9.76%4中興6.03%5Qualcomm5.83%6Samsung5.45%7大唐3.90%8
64、Intel3.09%9中國移動3.01%10VIVO2.96%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27 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圖 17 5G 各工作組提案通過率分布 在提案貢獻度排名前十位的參會主體中,華為通過提案的占比為20.76%;愛立信的占比是 15.61%,排名第二;諾基亞以 11.73%的占比排名第三。其他企業依次是高通(5.70%)、中興(5.25%)、三星(4.27%)、中國移動(3.30%)、大唐(2.84%)、Intel(2.21%)、VIVO(1.81%)。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圖 18 5G 提案貢獻度排名前十位參會主體的通過提案占比 0%1
65、0%20%30%40%50%60%70%80%90%100%RAN1RAN2RAN3RAN4RAN5CT1CT3CT4CT6SA1SA2SA3SA4SA5SA6通過未通過排名排名TOP10參會主體TOP10參會主體通過提案占比通過提案占比1華為20.76%2Ericsson15.61%3Nokia11.73%4中興5.25%5Qualcomm5.70%6Samsung4.27%7大唐2.84%8Intel2.21%9中國移動3.30%10VIVO1.81%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28 五、總結 本報告首先分析了 5G 標準、市場發展及 5G 標準必要專利活動現
66、狀。5G-Advanced 的首個標準版本已正式凍結,2024 年將成為 5G-Advanced 商用元年。全球重要的電信運營商紛紛加快 5G-Advanced商用步伐。5G-Advanced 將在新媒體、新連接、新能力等維度的應用場景和網絡能力進行拓展。在全球范圍內,5G 基礎設施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全球 5G 連接占移動連接的比重不斷提高,5G 用戶和終端整體規模增長迅速,非移動電話終端和用戶規??焖贁U張。中國的 5G基站建設規模、5G 連接規模和 5G 用戶規模均位居全球前列。5G 對各行各業的賦能作用日益顯現,行業應用與融合案例不斷涌現。隨著 5G 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廣泛應用,5G 標準
67、必要專利許可活動活躍且影響廣泛,多種許可模式并存,5G 標準必要專利糾紛在全球范圍內愈演愈烈。隨著 5G 技術在垂直行業的廣泛應用和深入賦能,預計在 5G 通信技術貢獻價值較大的垂直領域,標準必要專利活動也將更加活躍。本報告以 ETSI 專利數據庫中的 5G 標準必要聲明專利和 3GPP網站中的 5G 提案作為基礎數據來源,重點通過對 5G 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情況和 5G 提案情況開展多維度的統計分析,以展示全球 5G 創新活動。在 5G 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數據方面,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全球聲明的 5G 標準必要專利超過 11.4 萬件,有效全球專利族超過 7.28萬項,年度聲明
68、量呈現逐年攀升的態勢。2023 年是 5G 標準必要專利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29 聲明量最多的年份,整體聲明數量超過 2 萬件。在 5G 標準制定的進程中,參與 5G 標準必要專利聲明的企業數量保持逐年增加的態勢。隨著 5G Rel-19 標準制定工作的開展,預計未來 5G 技術領域仍然具有較高的創新活躍度和技術研發活躍性。超過 46%的聲明專利處于“授權”狀態。在全部授權專利族中,具有經 IP5 局任一局授權的專利族占比高達 99%,反映了聲明企業對中美歐日韓等 5G 發展領先的市場的重視程度。5G only 專利族占全部有效全球專利族的 79.6%。有
69、效全球專利族數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依次是華為、高通、LG、三星、中興、愛立信、諾基亞、小米、OPPO 和大唐,排名前十位企業的有效全球專利族數量占比超過全部專利族數量的 71%。有效全球專利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同樣在授權專利族排名中處于領先地位,但在 IP5 局任一授權族占比、中美歐授權專利族占比以及 5G only 專利族占比的具體排名中存在部分位次變化。在 5G 提案數據方面,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參會主體向 3GPP提交的 5G 提案總量超過 40 萬件。在 2023 年,各技術規范組的提案數量均達到了新的峰值。技術規范組 TSG RAN、TSG SA 和 TSG CT的提案
70、數量占比分別為 68.59%、21.50%和 9.91%。雖然 TSG RAN 的 5G 提案量最多,但 TSG RAN 的整體提案通過率遠低于其他兩個技術規范組。TSG RAN、TSG SA 和 TSG CT 的提案通過率分別約為 26.7%、51.0%和 72.3%。5G 提案的整體通過率約為 36.5%。技術規范組 TSG RAN 的工作組 RAN5 到 RAN1,提案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 年)30 通過率依次降低。技術規范組 TSG SA 的工作組 SA1、SA4、SA5 和SA6 的提案通過率,相較于工作組 SA2 和 SA3 更高,在 60%到 70
71、%之間。技術規范組TSG CT的各工作組的提案通過率整體較高,在60%到 80%之間。5G 提案貢獻度排名前十位參會主體的提案總量占全部 5G 提案的70.36%。5G提案貢獻度排名前十位參會主體分別為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中興、高通、三星、大唐、Intel、中國移動和 VIVO。5G 提案貢獻度排名前十位參會主體在 5G 通過提案占比方面也處于領先的地位。本報告的結果可一定程度上體現全球 5G 技術創新活動的發展情況。同時需要說明的是,不排除部分在通信領域有較多創新貢獻的產業主體出于自身考慮不進行聲明,這并不代表該產業主體在該領域的創新貢獻不突出,并且報告中的專利并未經過對標分析,并不能代表在 5G 標準中真正的標準必要專利的分布情況。后續研究組將不定期發布 5G 報告,以跟蹤 5G 領域創新活動的最新發展動向。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知識產權與創新發展中心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知識產權與創新發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花園北路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花園北路52號號 郵編:郵編:100191 電話:電話:010-62304259 傳真:傳真:010-62304101 網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