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O:2024-2026年世界社會保護報告:促進氣候行動和公正轉型的全民社會保護(執行摘要)(1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ILO:2024-2026年世界社會保護報告:促進氣候行動和公正轉型的全民社會保護(執行摘要)(10頁).pdf(1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國際勞工組織旗艦報告 2024-2026年 世界社會保護報告促進氣候行動和公正轉型的全民社會保護執行摘要1執行摘要當今,世界上首次有一半以上人口至少被一項社保待遇覆蓋。這是令人鼓舞的進步,但現實依然嚴峻,全球仍有38億人沒有任何社保覆蓋。實現全民享有社會保障這一人權已成為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特別是對當前地球面對的嚴峻挑戰而言:通過氣候行動和公正轉型,來應對氣候變化、環境污染和生物多樣性喪危及這三重全球危機。在當前氣候變暖重大臨界點即將到來的背景下,氣候危機已成為社會正義的最大威脅。因此,亟需采取行動,加速邁向公正轉型。建立全民社保體系將成為推動氣候雄心實現,促進公正轉型的重要支柱。本報告深刻
2、關注氣候危機以及公正轉型的緊迫性,全面概述了世界各地自2015年以來在擴大社保覆蓋,構建基于權利的社保制度方面取得的進展。在此過程中,報告為2030年議程的監測框架做出了重要支持。1 報告呼吁政策制定者、社會伙伴和其他利益攸關方加緊努力,在彌合保護缺口的同時,實現氣候雄心。報告傳達了五個訊息:X社會保護為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作出了社會保護為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作出了重要貢獻。重要貢獻。作為適應氣候變化的關鍵,2 社會保護通過防止貧困、減少不平等和社會排斥,解決了脆弱性的根源問題。通過提供最低收入保障和基本醫療服務,社會保護增強了人們預先應對氣候相關沖擊的能力,通過對人類發展、生產性投資和生計多樣化
3、的積極影響,還提高了人類及其子孫后代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此外,一個規模龐大、包容且高效的損失與損害應對機制,在社保體系覆蓋面廣、準備充分的情況下,可以更好地應對這些挑戰。社保制度對于補償和緩解減緩氣候變化政策3 等其他環境政策可能對人們和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至關重要。與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1 由于方法改進、可用數據擴大以及國別修訂,估計數與上一版 世界社會保護報告 不具有嚴格可比性。2 適應氣候變化是指對實際或預期的氣候變化及其帶來的影響作出調整,以便減輕損害或利用良機的過程。3 緩解氣候變化是指為降低氣候變化速度(例如將化石燃料留在地下)或增強和保護溫室氣體吸收匯(例如森林、土壤和海洋),減少
4、其在大氣中的存在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相結合,社保制度能夠幫助人們向更綠色的就業和更可持續的經濟實踐過渡。社會保護還能夠直接推動減緩氣候變化,例如,將公共養老基金轉向綠色投資;將化石燃料補貼轉為社保待遇;通過為人們提供收入,減少破壞性活動,保護和恢復關鍵的自然碳匯這些都是促進減排的有效策略。X因此,社會保護不僅是氣候行動的推動因此,社會保護不僅是氣候行動的推動力,也是實現公正轉型和加強社會正義力,也是實現公正轉型和加強社會正義的催化劑。的催化劑。作為綜合對策的一部分,社保制度能夠以公平的方式滿足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緊迫需求。社保通過保障人民收入、健康、就業,保護人們和企業免受氣候沖擊及氣候政策的不
5、利影響。社會保護鼓勵生產性冒險和前瞻性規劃,確保每個人包括最脆弱的人員都能從氣候變化適應措施中受益。社保制度能夠促進工作重組,維護生活水平,保持社會凝聚力,減少脆弱性,助力建設更加公平、包容的社會以及高效、可持續的經濟。然而,單靠社會保護自身是無法實現這一目標的。它需要與其他政策協同發力,促成有效的減緩和適應政策,這對確保一個宜居的地球絕對至關重要。X需果斷采取政策行動,強化社保體系,需果斷采取政策行動,強化社保體系,以適應新的現實,尤其是在那些氣候變以適應新的現實,尤其是在那些氣候變化中處于脆弱狀態、同時也是社保覆蓋化中處于脆弱狀態、同時也是社保覆蓋率最低的國家。率最低的國家。通過系統化的政
6、策響應,社會保護能夠應對生命周期風險和氣候相關風險兩者隨著全球變暖每個小數點的升幅愈加緊密連接、相互強化從而提高人民、經濟和社會的韌性。因此,政策制定者必須實現一個雙重目標:一方面,落實氣候政策以支持減緩和適應措施,遏制氣候危機;另一方面,加強社會保護,應對常規生命周期風險以及氣候風險。在風險不斷變化22024-2026年 世界社會保護報告:促進氣候行動和公正轉型的全民社會保護的背景下,政策制定者必須確保其社保體系具備應對這兩種風險的能力。X然而,社會保護制度助推公正轉型能然而,社會保護制度助推公正轉型能力,受到覆蓋面、適足性、籌資方面持力,受到覆蓋面、適足性、籌資方面持續存在的缺口的制約。續
7、存在的缺口的制約。這阻礙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投入加強社保體系對于成功實現公正轉型不可或缺。不作為的代價是巨大的,而不投入則是不合理且不審慎的。因此,加強社保制度不僅合情合理,更是迫在眉睫。如果不投資于全民社保體系,氣候危機將加劇現有的脆弱性、貧困和不平等,這將違背我們的初衷。此外,要使雄心勃勃的減緩環境政策得以落實,也須要通過加強社會保護來獲得公眾的支持。國際人權文書和社會保障標準為建立能夠應對這些挑戰的全民社保體系,并實現人人享有社會保障這一人權,提供了重要指導。X氣候行動和公正轉型進程必須以社會公氣候行動和公正轉型進程必須以社會公正為指導、以人權為核心。正為指導、以人權為核心
8、。社會保護能夠確保沒有人掉隊,并助力糾正長期存在于國際和各國內,因氣候危機而更為凸顯的不平等和不公平問題。應對氣候危機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但各方應根據其能力承擔相應且有區別的責任,尤其是那些對危機負有首要責任者的主體,必須承擔特殊的補救責任。這對各國內部社保資金的籌措有著重大影響,對于國際財政支持自身經濟財政能力不足、對危機影響最小卻首當其沖的國家也至關重要。這正是社會正義的核心要義。X雖然有所進展,但仍有數十億人掉隊,對即將面臨的生雖然有所進展,但仍有數十億人掉隊,對即將面臨的生命周期和氣候雙重風險毫無準備命周期和氣候雙重風險毫無準備自上一版世界社會保護報告發布以來,全球社會保護覆蓋率已經跨越
9、了一個重要里程碑。世界上首次有超過一半的人口(52.4%)被至少一項社保待遇覆蓋(可持續發展目標指標1.3.1),高于2015年的42.8%(見圖ES.1)。這是一個可喜的進步。然而,以目前的速度發展,全球還需要49年(也就是到2073年)才能使實現全民享有至少一項社保待遇。填補社保缺口的步伐明顯過于緩慢。此外,全球社保發展現狀顯示出兩條截然不同的軌跡:高收入國家(85.9%)正逐步接近實現全民覆蓋,中高收入國家(71.2%)和中低收入國家(32.4%)在縮小保護缺口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但與此同時,低收入國家的覆蓋率僅為9.7%,這一水平不但令人無法接受,而且自2015年以來沒有顯著提高。全
10、球法律覆蓋和實際覆蓋方面的性別差距仍然顯著。就至少一項社保待遇而言,女性實際覆蓋率低于男性(分別為50.1%和54.6%)。法律覆蓋率也有類似的不平等現象,只有33.8%的勞動年齡人口在法律上享有全面的社保覆蓋,而且其中性別差距明顯:男性的法律全面覆蓋率為39.3%,而女性僅為28.2%,相差11.1個百分點。作為應對勞動力市場、就業和社會多層面性別不平等的一整套政策的組成部分,社保體系必須更加關注這一問題。對沒有被社會保險覆蓋的人來說,社會救助及其他非繳費型的現金待遇仍然在確?;颈U纤椒矫姘l揮著關鍵作用。自2015年以來,全球脆弱群體的覆蓋率從26.7%增長到37.3%,其中不乏為應對新
11、冠疫情而出臺的臨時性政策。然而,因貧困、脆弱性和體面勞動的缺口加劇而導致的需求增加,可能也推動了這一覆蓋率的上升。不論原因如何,都需加大力度,幫助人們從依賴社會救助逐步過渡到享有社會保險覆蓋的體面就業(包括自營職業),提高保護水平,減輕政府預算壓力。3執行摘要 X圖 ES.1.可持續發展目標指標1.3.1:社會保護有效覆蓋率(百分比),全球、地區和收入水平估圖 ES.1.可持續發展目標指標1.3.1:社會保護有效覆蓋率(百分比),全球、地區和收入水平估計值,按人口群體分列,2015年和2023年計值,按人口群體分列,2015年和2023年2023201505010005010005010005
12、010026.737.3社會救助覆蓋的脆弱群體6.16.813.122.228.045.065.876.374.179.6老年人9.312.730.947.686.290.496.396.815.416.7失業者0.30.22.02.515.117.044.056.132.837.4有工傷待遇的勞動者8.29.312.715.631.940.580.085.132.838.9重度殘疾人3.53.311.119.139.850.082.785.629.636.4新生兒母親1.52.625.936.024.132.666.969.022.128.2兒童4.58.715.023.521.827.87
13、6.880.542.852.4被至少一項社保待遇覆蓋的人口社會救助覆蓋的脆弱群體老年人失業者有工傷待遇的勞動者重度殘疾人新生兒母親兒童被至少一項社保待遇覆蓋的人口7.79.720.932.456.571.281.085.9050100050100050100050100050100050100全球高收入中高收入中低收入低收入8.625.62.715.28.44.39.215.212.631.83.816.58.16.715.419.117.727.42.724.216.16.412.328.120.427.81.225.715.96.914.230.046.584.414.356.671.83
14、6.549.659.659.690.021.060.874.239.254.968.220.768.49.122.218.925.814.338.734.576.612.828.530.738.422.453.657.795.345.373.588.777.474.482.167.596.849.179.391.579.476.685.2非洲美洲阿拉伯國家亞洲和太平洋國家歐洲和中亞占該群體比例(%)注釋:方法說明見附件二。全球、地區和收入水平估計值經相關人口加權。由于方法改進、數據可用性提高以及國家修訂,估計值無法與上一版世界社會保護報告進行嚴格計較。資料來源:國際勞工組織模型估計值,2024
15、年;基于社會保障調查的世界社會保護數據庫;國際社會保障協會世界各地社會保障項目;國際勞工組織數據庫;各國數據來源。42024-2026年 世界社會保護報告:促進氣候行動和公正轉型的全民社會保護X前景堪憂:氣候危機中最脆弱的國家,準備最為不足前景堪憂:氣候危機中最脆弱的國家,準備最為不足那些處于氣候危機最前沿、最易受氣候災害影響國家,其人民在面對氣候風險時準備最為不足。在氣候危機中處于最脆弱狀態的20個國家中,僅有8.7%的人口被至少一項社保待遇覆蓋(圖ES.2)。而包括這些國家在內的50個氣候脆弱國家中,社保實際覆蓋率也僅為25%。這意味著目前有至少21億人在沒有任何社會保護的情況下,要僅憑借
16、自身和家人的力量艱難面對遭受氣候災害重創的風險。在氣候日益無常的未來,這一局面難以為繼。巨大的資金缺口更是令問題雪上加霜。這50個氣候脆弱國家的資金缺口總計達6,440億美元(相當于其GDP的10.5%),而其中最脆弱的20個國家的資金缺口高達2,001億美元(相當于其GDP的69.1%)。增強國家內部能力,填補資金缺口并非不可實現的目標,但這需要國際社會的通力支持,尤其是對最脆弱國家而言。X圖 ES.2.2023年氣候脆弱的50個國家和其中最脆弱的20個國家,及其至少一項社?,F金待遇實際圖 ES.2.2023年氣候脆弱的50個國家和其中最脆弱的20個國家,及其至少一項社?,F金待遇實際覆蓋率(
17、百分比)覆蓋率(百分比)The 20 and 50 countries most vulnerable to climate change and their effectivecoverage by at least one social protection cash benefit,2023Notes:See Annex 2 for methodological explanation.Global and regional aggregates are weighted by population group.Estimates are not strictly comparable
18、to the previous World Social Protection Report due to methodological enhancements,extended data availability and country revisions.Boundaries shown do not imply endorsement or acceptance by the ILO.Sources:ILO estimates,World Social Protection Database,based on the SSI;ISSA Social Security Programs
19、Throughout the World;ILOSTAT;national sources and Notre Dame Global Adaptation Initiative Country Index.海地科摩羅馬爾代夫瑙魯湯加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所羅門群島薩摩亞東帝汶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其中20個氣候最脆弱的國家50個氣候脆弱的國家8,7050至少一項社保待遇覆蓋人口占比(%)10025,0注釋:方法說明見附件2。加總值按人口加權。圖中所示邊界不代表國際勞工組織的認可或接受。查看完整免責聲明:ilo.org/disclaimer。資料來源:勞工組織估計值,基于社會保障調查的世界社會保護數
20、據庫;國際社會保障協會,全世界社會保障計劃;勞工組織勞工統計數據庫;國家資料來源;圣母大學“全球適應倡議”國別指數。5執行摘要X社會保護的缺口在很大程度上與社保投入嚴重不足有關社會保護的缺口在很大程度上與社保投入嚴重不足有關當前,全球社保資金缺口依舊巨大。為了確保最低標準的基本社會保障,中收入和低收入國家需要額外投入1.4萬億美元,約為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3%(2024年)。其中,2.0%或8,334億美元用于基本醫療衛生,1.3%或5,523億美元用于五項社?,F金待遇。其中,低收入國家每年需要額外投入3,085億美元,相當于其GDP的52.3%。沒有國際支持,這一需求在短期內幾乎不
21、可能實現。社會保護體系在覆蓋面、全面性和充足性方面的缺口,因資金投入的嚴重不足而難以縮小。各國在社會保護上的平均支出約為GDP的12.9%(不包括醫療衛生),但這一數字掩蓋了各國之間的巨大差異。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支出為16.2%;中高收入國家為8.5%;中底收入國家只有4.2%;而低收入國家僅為0.8%。提高社保充足性同樣至關重要。由于長期存在的待遇充足性缺口,社會保護在消除貧困、提升人們生活尊嚴方面的潛力受到限制。確保人們終生享有充足的福利待遇,是落實社保底線、提高福利水平的關鍵。氣候危機以及隨之而來的物價上漲很可能導致需求增加,因此,公眾也會更加期待充足的福利水平。為有效應對生命周期中的各類
22、風險和氣候變化,社保體系必須要得到進一步強化,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必須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全民、全面、充分的社會保護,并確保社保體系得到公平且可持續的資金支持。忽視社保投入代價巨大:不僅會削弱生產力和經濟蓬勃發展,還會侵蝕社會凝聚力,造成人力資源浪費和不必要的疾苦,如發病率上升、早逝,以及其他一系列負面的社會經濟影響。X18 億兒童仍沒有社會保護18 億兒童仍沒有社會保護要點:要點:X對于絕大多數兒童而言,社會保護仍然遙不可及。全球范圍內,018歲的兒童中只有23.9%領取了一項兒童或家庭福利待遇,仍有18億兒童處于社保覆蓋之外;而015歲的兒童中這一覆蓋率只有28.2%,自2015年以
23、來提高了6.1個百分點,但仍有14億兒童在該年齡段缺乏社會保護。X在低收入國家,只有不到十分之一(7.6%)的018歲兒童領取了一項兒童或家庭現金福利。千百萬計兒童面臨錯失教育機會、營養不良以及陷入貧困和不平等的風險,并將因此受到長期影響。全球兒童,尤其是貧困兒童,正首當其沖的承受氣候危機。X氣候危機被描述為對兒童的一種結構性暴力,損害他們的福祉和成長前景。因此,社保體系必須具有包容性和韌性,在確保實現其核心目標實現的同時,保障兒童因氣候變化而產生的額外需求。X需增加用于兒童社會保護的公共開支。平均而言,全球僅有約為GDP的0.7%用于兒童福利。且地區之間差異巨大:低收入國家的比例為0.2%,
24、而高收入國家的比例則為1.0%。62024-2026年 世界社會保護報告:促進氣候行動和公正轉型的全民社會保護X勞動年齡人口的保護差距依舊顯著勞動年齡人口的保護差距依舊顯著要點:要點:X2015年至2023年間的全球覆蓋趨勢(包括可持續發展目標指標1.3.1)顯示,盡管勞動年齡人口的保護有所改善,但進展依然不足,數百萬人仍未得到任何保護或充足保護。氣候災害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減緩與適應政策,可能會進一步擴大這些保護差距。X生育保護:生育保護:全球范圍內有36.4%的新生兒母親領取了現金生育津貼,較之前提高了6.8個百分點。但也顯示仍有8500萬新生兒母親未被覆蓋。此外,在獲得生殖、生育、新生兒和兒
25、童衛生醫療衛生服務方面,不平等現象持續存在,而氣候變化災害會進一步影響母嬰發病率和死亡率。X疾病津貼(法律覆蓋):疾病津貼(法律覆蓋):全球56.1%的勞動力,即34.4%的勞動年齡人口,依法享有疾病津貼,但這意味著有41億勞動年齡人口沒有法定覆蓋。疾病津貼即便存在,其在申領條件、充足性和領取期限上的局限也導致了保護缺口。氣候變化還可能通過現有疾病和新疾病的傳播,為生產力和社會保護帶來新的挑戰。X工傷保障:工傷保障:37.4%的勞動者享有工傷和職業病待遇,較之前提高了4.6個百分點。然而,仍有23億勞動者未被覆蓋。由于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問題和社保制度落實不力,這一缺口長期存在,尤其時在低收入國
26、家。極端高溫等氣候災害將進一步增加工傷風險,并增加對職業安全健康的需求。X殘疾津貼:殘疾津貼:38.9%的重度殘疾者領取了殘疾津貼,較之前提高了6.1個百分點。然而,仍有1.46億重度殘疾人未被覆蓋。殘疾人的特殊需求與服務往往得不到滿足,而氣候變化進一步加劇了殘疾人群體的脆弱性。X失業保護:失業保護:16.7%的失業人員領取了失業現金補助,較之前提高了1.3個百分點。然而,仍有1.57億失業人員未被覆蓋。青年、自營職業者以及數字平臺、農業和移民勞動者往往缺乏失業保護?,F有的許多社保項目既不能應對與氣候變化有關的挑戰,也無助于高碳行業的去碳化。X支出估算支出估算顯示,全球用于勞動年齡人口的非衛生
27、類公共社會保護支出約為GDP的4.8%。有限的支出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對勞動年齡人口存在保護缺口的原因。X老年人仍面臨覆蓋面和充足性方面的挑戰老年人仍面臨覆蓋面和充足性方面的挑戰要點:要點:X養老金是全球最普遍的社會保護形式。在全球范圍內,79.6%達到退休年齡的人領取了養老金,自2015年以來提高了5.5個百分點。然而,仍有超過1.65億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人未能領取到養老金。X確保老年人得到充分保護仍是一項挑戰,特別是對婦女以及低收入、工作不穩定、數字平臺和移民勞動者而言。氣候變化可能會加劇這些挑戰,表現為非自愿性遷移、職業斷續或氣候引起的普遍經濟壓力。X在許多國家,特別是非正規就業廣泛存在的
28、國家,繳費型養老金的覆蓋速度不足以保證老年人獲得足夠的收入保障。7執行摘要引入稅收資助型養老金為無法享受充分繳費型養老金的老年人提供了重要收入來源。然而,在部分國家,其福利水平仍不足以保障老年人的社保底線。X在全球范圍內,用于老年人的養老金及其他非衛生待遇的公共支出平均約為GDP的7.6%。各地區之間存在巨大差異:從歐洲和中亞地區的10.5%到非洲的1.7%不等。X氣候危機威脅著養老金項目的財務可持續性與充足性。因此,養老金項目必須具備應對氣候相關風險的能力,以確保其長期可持續性和受益人的生活質量。養老基金還可以通過對可持續和低碳資產進行戰略投資來協助應對氣候危機。X社會醫療保護是實現全民醫療
29、衛生保障的重要支柱社會醫療保護是實現全民醫療衛生保障的重要支柱要點:要點:X社會醫療保護權尚未完全普及。盡管超過五分之四(83.7%)的全球人口在法律上享有社會醫療保護,但只有60.1%的人口被醫療保護項目實際覆蓋。這意味著仍有33億人得不到社會醫療保護。自2020年以來,覆蓋率停滯不前,凸顯了法律落實方面的重大不足。除了擴大醫療保護范圍之外,增加對優質醫療服務的投入也至關重要。X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仍然受限,具體表現為:家庭自費醫療支出高昂,衛生機構距離遙遠,醫療服務種類和質量不足、接受度不高,以及因醫護人員短缺或分布不均造成的候診時間長。此外,因就醫而失去的工作時間和收入也導致了重要的機會
30、成本。X全球范圍內,醫療自費支出不斷上升,2019年有13億人因此陷入貧困。集體籌資、廣泛的風險共擔和基于權利的待遇保障,是支持全民醫療實際覆蓋,應對危機的關鍵條件。X亟需加強醫療衛生可及性與收入保障之間的聯系與協調,抓住醫療衛生保障問題的關鍵因素。氣候危機直接影響人們的健康,同時也加劇了現有的社會經濟不平等,而這些是影響醫療衛生公平的重要因素。健康和福祉不應成為少數人的特權,應對氣候危機加劇的不平等現象亟需加大投入。X加大力度,邁向綠色環保、經濟安全、社會公正的未來加大力度,邁向綠色環保、經濟安全、社會公正的未來今天距離2030年這一關鍵里程碑不足六年,遏制全球變暖失控并實現全民社保的時間正
31、在迅速流逝?,F在是加大行動力度、加快發展社會保護,實現公正轉型的關鍵時刻。這對當代和后代至關重要,各國決策者和國際社會必須加大投入,堅定決心和政治意愿,保護地球這個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同時保障人們的健康、收入、就業和生計,包括企業。這將是推動政策制定者建立社保體系的重要動力。為此,可以確定以下優先事項:X緩解氣候危機,實現公正轉型,必須高緩解氣候危機,實現公正轉型,必須高度重視建立基于權利的全民社保體系。度重視建立基于權利的全民社保體系。各國必須加倍努力,應對氣候危機這一生存威脅。社會保護是最有力的政策工具之一,政府可以通過確保每個人都能82024-2026年 世界社會保護報告:促進氣候行動和
32、公正轉型的全民社會保護得到充分保護來公平地應對這一挑戰。這必須成為綜合政策的一部分,有助于確保氣候政策的政治合法性。要糾正氣候危機中固有不公,就必須在全球范圍內秉持公正原則,包括在籌資問題上團結互濟。X各國需加強社會保護體系,來體現重振各國需加強社會保護體系,來體現重振社會契約、保護人民的意愿。社會契約、保護人民的意愿。這對于促進福祉、增強社會凝聚力和實現社會正義至關重要。強有力的社會保護能夠增進政府與社會之間的信任,確保所有社會成員都能得到完善的保護,讓公眾更愿意配合氣候政策的實施。X堅守“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的承諾堅守“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的承諾仍然是重中之重。仍然是重中之重。一,需要從減
33、少貧困轉向預防貧困,從薄弱的社會安全網轉向牢固的社會保護底線,逐步實現更高、更充分的保護水平;二,保證社保制度促進性別平等;三,促進優質護理等服務的可及性;四,將人民健康和福祉作為經濟的核心 焦點。X氣候沖擊應急準備和公正轉型政策須要氣候沖擊應急準備和公正轉型政策須要事先建立全面的社保體系。事先建立全面的社保體系。當前就要就通過社會對話,把基礎做好,制定和實施國家社會保護戰略和政策,而非等待未來。社會保護制度有助于預防、控制和減輕危機的影響,促進迅速恢復,并增強人們應對沖擊和日常風險的能力。在人道主義危機中,需要在人道、發展、和平三軸聯系中開展工作,充分利用并系統性地強化現有的醫療衛生和社會保
34、護體系。X打造強有力的全民社保體系的關鍵是打造強有力的全民社保體系的關鍵是加大投入。加大投入。各國內部的資源調動對于公平、可持續地應對生命周期中的各類風險和氣候風險至關重要。但很多在氣候危機中處于脆弱狀態的國家財政能力有限,迫切需要國際財政的支持以彌補資金缺口,打造健全的社會保護體系。在氣候行動和公正轉型的進程中,優先推動全民社保政策將帶來豐厚回報。作為綜合政策框架的一部分,社會保護能夠確保每個人都能在未來受益:一個綠色環保、繁榮向上,社會契約重振,煥發生機、更加宜居的地球家園。對決策者而言,這一機遇觸手可及。推進社會正義,促進體面勞動推進社會正義,促進體面勞動國際勞工組織是聯合國系統中負責勞動世界的專門機構。我們匯聚政府、雇主組織和工人組織之力量,通過就業創造、工作權利、社會保護和社會對話,推動以人為本構建勞動世界的未來。ilo.org國際勞工組織Route des Morillons 4 1211 Genve 22 Suis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