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24學術出版中AIGC使用邊界指南2.0(1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24學術出版中AIGC使用邊界指南2.0(11頁).pdf(1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使用邊界指南2.0Guideline on the Boundaries ofAIGC Usage in Academic Publishing 2.0學術出版中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愛思唯爾、施普林格自然、約翰威立國際出版集團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團、威科集團、劍橋大學出版社(排名不分先后)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科學計量與評價研究中心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15號郵編:100038電話:+86-10 58882604聯系人:鄭雯雯郵箱:目錄1 背景.012 目標.022.1 防范學術不端,加強科研誠信治理.022.2 引導相關利益主體就AIGC使用達成共識.023 原則.023.1 透明度和問責制.
2、023.2 隱私和安全.023.3 公平.023.4 可持續發展.034 行為框架/實踐指導.034.1 研究開展和論文撰寫階段.034.1.1 資料收集.034.1.2 統計分析.044.1.3 圖表制作.044.1.4 文字撰寫.044.1.5 語言和潤色.054.1.6 引文整理.054.2 投稿階段.054.2.1 作者署名.054.2.2 規范引用.054.2.3 披露和聲明.064.2.4 同行評審.064.3 論文發表/出版后5.1 案例1:作者將道德和誠信問題歸咎于ChatGPT5.2 案例2:某醫療團隊論文撤稿事件.064.3.1 數據倉儲和共享.064.3.2 AIGC相關
3、材料提交、存檔.064.3.3 AIGC產生內容的檢測和發現.065 案例分析.076 總結.07.07.077 致謝.08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發展,特別是2022年11月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發布,人工智能內容生成(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簡稱AIGC)已經走進公眾視野,并被廣泛利用。人們清楚地認識到人工智能(AI)正在獲得產生流利語言的能力,產生的大量語句越來越難與人寫的文本區分開來。一些科學家已經在使用聊天機器人作為研究助手,幫助其組織思維,對他們的工作產生反饋,協助其編寫代碼并總結研究文獻。AI在研究論文
4、寫作、創作等方面的影響不斷增強,但是對學術研究的透明性、完整性產生重要影響,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學術界最擔憂的是科學家、研究人員、學生等可能會欺騙性地將AIGC生成的文本作為自己的文本,或者簡單使用AIGC并產生不可靠的研究成果。LLMs(Large Language Models)通過學習大量在線文本數據庫中的語言統計模式來工作,很容易產生錯誤和誤導性信息,且可能無法顯示其信息的來源。如果沒有輸出控制,AIGC很容易被用來產生不當言論或不可靠的研究結果,影響科研生態環境。同時,根據現有檢測方法,使用AIGC還可能增加學術不端檢測的難度(例如背景1學術出版中AIGC使用邊界指南2.0背景01
5、抄襲和圖像操縱檢測)。因此,如何使用AIGC,設定界限并提供可參考的指南至關重要。目前,一些國家科技管理機構、出版領域、期刊等針對AI技術在學術論文中的使用進行了研討,并提供了一些相關的準則、指南等,例如國際出版倫理道德委員會(COPE),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ICMJE),國際科學、技術和醫學出版商協會(STM),Taylor&Francis,Wiley,Springer Nature,Elsevier,Wolters Kluwer等。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機構在不同時期發布的AI相關指南和規范性文件,有著不同的表述和要求,例如用于臨床試驗的CONSORT-AI;用于臨床試驗方案的 SPIRI
6、T-AI;用于預測模型的TRIPOD+AI等。為此,在廣泛調研和梳理現有業內相關研究和探索工作的基礎上,我們致力于為AI技術在學術出版中的最佳行為實踐提供一個基本原則的框架和指南,希望能夠引導出版界、科學界和科技管理部門就AI技術使用規范進一步形成共識。因為AI是一項新興技術,技術的性質及如何使用將不可避免地發生變化,我們將根據情況變化,持續、及時更新這份指南。目錄1 背景.012 目標.022.1 防范學術不端,加強科研誠信治理.022.2 引導相關利益主體就AIGC使用達成共識.023 原則.023.1 透明度和問責制.023.2 隱私和安全.023.3 公平.023.4 可持續發展.03
7、4 行為框架/實踐指導.034.1 研究開展和論文撰寫階段.034.1.1 資料收集.034.1.2 統計分析.044.1.3 圖表制作.044.1.4 文字撰寫.044.1.5 語言和潤色.054.1.6 引文整理.054.2 投稿階段.054.2.1 作者署名.054.2.2 規范引用.054.2.3 披露和聲明.064.2.4 同行評審.064.3 論文發表/出版后5.1 案例1:作者將道德和誠信問題歸咎于ChatGPT5.2 案例2:某醫療團隊論文撤稿事件.064.3.1 數據倉儲和共享.064.3.2 AIGC相關材料提交、存檔.064.3.3 AIGC產生內容的檢測和發現.065
8、案例分析.076 總結.07.07.077 致謝.08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發展,特別是2022年11月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發布,人工智能內容生成(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簡稱AIGC)已經走進公眾視野,并被廣泛利用。人們清楚地認識到人工智能(AI)正在獲得產生流利語言的能力,產生的大量語句越來越難與人寫的文本區分開來。一些科學家已經在使用聊天機器人作為研究助手,幫助其組織思維,對他們的工作產生反饋,協助其編寫代碼并總結研究文獻。AI在研究論文寫作、創作等方面的影響不斷增強,但是對學術研究的透明性、完整性產生重要
9、影響,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學術界最擔憂的是科學家、研究人員、學生等可能會欺騙性地將AIGC生成的文本作為自己的文本,或者簡單使用AIGC并產生不可靠的研究成果。LLMs(Large Language Models)通過學習大量在線文本數據庫中的語言統計模式來工作,很容易產生錯誤和誤導性信息,且可能無法顯示其信息的來源。如果沒有輸出控制,AIGC很容易被用來產生不當言論或不可靠的研究結果,影響科研生態環境。同時,根據現有檢測方法,使用AIGC還可能增加學術不端檢測的難度(例如背景1學術出版中AIGC使用邊界指南2.0背景01抄襲和圖像操縱檢測)。因此,如何使用AIGC,設定界限并提供可參考的指
10、南至關重要。目前,一些國家科技管理機構、出版領域、期刊等針對AI技術在學術論文中的使用進行了研討,并提供了一些相關的準則、指南等,例如國際出版倫理道德委員會(COPE),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ICMJE),國際科學、技術和醫學出版商協會(STM),Taylor&Francis,Wiley,Springer Nature,Elsevier,Wolters Kluwer等。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機構在不同時期發布的AI相關指南和規范性文件,有著不同的表述和要求,例如用于臨床試驗的CONSORT-AI;用于臨床試驗方案的 SPIRIT-AI;用于預測模型的TRIPOD+AI等。為此,在廣泛調研和梳理現
11、有業內相關研究和探索工作的基礎上,我們致力于為AI技術在學術出版中的最佳行為實踐提供一個基本原則的框架和指南,希望能夠引導出版界、科學界和科技管理部門就AI技術使用規范進一步形成共識。因為AI是一項新興技術,技術的性質及如何使用將不可避免地發生變化,我們將根據情況變化,持續、及時更新這份指南。02032.1 防范學術不端,加強科研誠信治理以防范AIGC不當使用作為切入點,加強科研誠信意識教育,推進學術誠信治理,推進科研活動合法有序開展。2.2 引導相關利益主體就AIGC使用達成共識明晰相關利益主體在學術期刊論文準備、研究和數據收集、寫作、投稿、評審、出版、傳播各環節應該履行的最佳行為實踐,提供
12、詳盡、規范的AIGC使用指導。目標23.1 透明度和問責制透明度和問責制是學術出版中AIGC使用最基本的原則。在學術研究到出版發行的過程中,所有應用功能使用者(包括研究人員、作者、同行評議人和讀者)都應該了解并明確披露AIGC在其工作中的使用情況,應用程序提供者、技術開發者應該明確披露說明該應用程序接受過的數據訓練、內容來源。透明度應該包括數據透明度(包括底層數據集、數據來源和數據處理方法),以及知識產權和版權材料的使用情況。問責制則是關鍵利益相關者應共同承擔的責任,包括研究人員、研究機構、資助者、政策制定者和出版商,應建立問責標準和相關信息。確保質量和誠信是在學術研究中AIGC應用建立信任的
13、基礎。從算法的設計和構建,到用于訓練AIGC的輸入,再到實際應用中使用的輸入,應堅持問責和透明原則,并通過標識符或反饋等手段表明AIGC的使用,保證學術研究的質量和誠信不受AIGC技術使用的影響。3.4 可持續發展AI系統的多學科性質使其非常適合解決全球關注的領域,如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碳中和等。它還為公共和私營組織提供了提高效率的機會,以實現更大的生態可持續性和責任。盡管AI系統承載著造福全人類,包括子孫后代的承諾,但我們也必須認識到訓練和使用生成式AI的能源密集型性質,這對環境的影響不容忽視。為高質量輸入數據的供應商提供資金和其他獎勵措施,4.1 研究開展和論文撰寫階段本部分以指導性建議
14、為主,對研究人員投稿前的研究開展和論文撰寫階段使用AIGC提出建議。4.1.1 資料收集AIGC所提供的資料是基于大數據和大語言模型生成和抽取的,其準確性和真實性缺乏考量和驗證,需要研究人員確認內容的可靠性。文獻調研:可以借助AIGC收集關鍵詞或主題相關已發表的參考文獻,并進行分類和梳理,總結參考文獻結論,為研究人員提供參考;幫助研究人員發現新的信息來源,并跟蹤研究領域最新進展。需要注意的是,由于AIGC提供的參考文獻可能是虛構或過時的,使用AIGC支持其文獻綜述的研究人員必須閱讀并驗證AIGC提供的每項建議和參考文獻的真實性,并做出人為主導4.1.2 統計分析某些情況下,研究人員已經收集了數
15、據,但不確定用何種最佳的統計分析來驗證其假設。研究人員可使用AIGC來選擇最合適的分析方法或進行統計分析,但所用的數據必須是研究人員進行實驗并收集的或其他合理方式獲得的,并且研究人員需要對AIGC所提供的統計分析結果進行驗證,確保統計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數據分析和解釋:研究人員可以借助AIGC解釋數據,計算統計學指標,進行一些簡單的數據分析和統計3.2 隱私和安全隱私和安全是AIGC使用的基本法律原則。在使用AIGC時應尊重隱私和數據保護,包括數據、隱私和安全影響評估,并通過適當的數據匿名來保護隱私,開展數據保護和安全措施來確保數據安全。作者還應遵守其所投稿的出版機構的特定隱私和保密政策。此
16、外,使用大語言模型的用戶應意識到,任何提交的信息可能會被抓取并用于訓練模型,因此應采取必要的措施來保護敏感數據。3.3 公平使用AIGC時應秉持公平原則,避免偏見。由于人工智能具有復制和放大偏差的風險,因此在訓練數據選擇、算法設計、模型生成和優化、使用過程中,應仔細評估和審查潛在的偏差來源,并建立反饋機制,監測和審查可能的不公平現象,及時糾偏。同時,AIGC能夠幫助提供諸如語言潤色等服務,減少此類文化或語言上的不公平現象。原則3AIGC可在研究開展及學術出版的各個階段提供輔助作用(服務)。為了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防患于未然,避免/減少不當使用AIGC行為的發生,本部分提供一個行為框架,以幫助作
17、者、研究機構、學術出版單位等就如何合規合理地使用AIGC做出指導。行為框架/實踐指導4學術出版中AIGC使用邊界指南2.0目標丨原則學術出版中AIGC使用邊界指南2.0原則丨行為框架/實踐指導如出版商創建的出版物和數據庫,有助于提取重要的可采取行動的知識??沙掷m發展應是AIGC本身的核心原則。為減少重復和浪費,使用AIGC應避免過度依賴可能暫時或永久不可用的數據,同時工具的功能模塊應基于公認標準和指南,以確保數據可查找、可訪問、可互操作和可重復使用。在這一過程中,應特別注意減少生成式AI對環境的影響,推動可持續的技術發展。的決策,確定在研究中應包含哪些內容。概念解答:AIGC可以回答一些簡單的
18、概念問題,為研究人員在構建章節內容時提供幫助。但要注意,AIGC是基于語料庫提供的概念解答,因此對任何 AIGC 的人工監督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驟。觀點類資料調研:AIGC可以采集文本中公眾或專家對某些主題的觀點、情感及情感傾向的相關數據資料。研究人員必須監督和控制AIGC提供的觀點資料,對AIGC提供的資料進行清洗處理,以確保研究人員使用的資料是有效、無偏的,防止傳播不正確、有偏見或歧視性的信息。02032.1 防范學術不端,加強科研誠信治理以防范AIGC不當使用作為切入點,加強科研誠信意識教育,推進學術誠信治理,推進科研活動合法有序開展。2.2 引導相關利益主體就AIGC使用達成共識明晰相關利
19、益主體在學術期刊論文準備、研究和數據收集、寫作、投稿、評審、出版、傳播各環節應該履行的最佳行為實踐,提供詳盡、規范的AIGC使用指導。目標23.1 透明度和問責制透明度和問責制是學術出版中AIGC使用最基本的原則。在學術研究到出版發行的過程中,所有應用功能使用者(包括研究人員、作者、同行評議人和讀者)都應該了解并明確披露AIGC在其工作中的使用情況,應用程序提供者、技術開發者應該明確披露說明該應用程序接受過的數據訓練、內容來源。透明度應該包括數據透明度(包括底層數據集、數據來源和數據處理方法),以及知識產權和版權材料的使用情況。問責制則是關鍵利益相關者應共同承擔的責任,包括研究人員、研究機構、
20、資助者、政策制定者和出版商,應建立問責標準和相關信息。確保質量和誠信是在學術研究中AIGC應用建立信任的基礎。從算法的設計和構建,到用于訓練AIGC的輸入,再到實際應用中使用的輸入,應堅持問責和透明原則,并通過標識符或反饋等手段表明AIGC的使用,保證學術研究的質量和誠信不受AIGC技術使用的影響。3.4 可持續發展AI系統的多學科性質使其非常適合解決全球關注的領域,如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碳中和等。它還為公共和私營組織提供了提高效率的機會,以實現更大的生態可持續性和責任。盡管AI系統承載著造福全人類,包括子孫后代的承諾,但我們也必須認識到訓練和使用生成式AI的能源密集型性質,這對環境的影響不
21、容忽視。為高質量輸入數據的供應商提供資金和其他獎勵措施,4.1 研究開展和論文撰寫階段本部分以指導性建議為主,對研究人員投稿前的研究開展和論文撰寫階段使用AIGC提出建議。4.1.1 資料收集AIGC所提供的資料是基于大數據和大語言模型生成和抽取的,其準確性和真實性缺乏考量和驗證,需要研究人員確認內容的可靠性。文獻調研:可以借助AIGC收集關鍵詞或主題相關已發表的參考文獻,并進行分類和梳理,總結參考文獻結論,為研究人員提供參考;幫助研究人員發現新的信息來源,并跟蹤研究領域最新進展。需要注意的是,由于AIGC提供的參考文獻可能是虛構或過時的,使用AIGC支持其文獻綜述的研究人員必須閱讀并驗證AI
22、GC提供的每項建議和參考文獻的真實性,并做出人為主導4.1.2 統計分析某些情況下,研究人員已經收集了數據,但不確定用何種最佳的統計分析來驗證其假設。研究人員可使用AIGC來選擇最合適的分析方法或進行統計分析,但所用的數據必須是研究人員進行實驗并收集的或其他合理方式獲得的,并且研究人員需要對AIGC所提供的統計分析結果進行驗證,確保統計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數據分析和解釋:研究人員可以借助AIGC解釋數據,計算統計學指標,進行一些簡單的數據分析和統計3.2 隱私和安全隱私和安全是AIGC使用的基本法律原則。在使用AIGC時應尊重隱私和數據保護,包括數據、隱私和安全影響評估,并通過適當的數據匿名
23、來保護隱私,開展數據保護和安全措施來確保數據安全。作者還應遵守其所投稿的出版機構的特定隱私和保密政策。此外,使用大語言模型的用戶應意識到,任何提交的信息可能會被抓取并用于訓練模型,因此應采取必要的措施來保護敏感數據。3.3 公平使用AIGC時應秉持公平原則,避免偏見。由于人工智能具有復制和放大偏差的風險,因此在訓練數據選擇、算法設計、模型生成和優化、使用過程中,應仔細評估和審查潛在的偏差來源,并建立反饋機制,監測和審查可能的不公平現象,及時糾偏。同時,AIGC能夠幫助提供諸如語言潤色等服務,減少此類文化或語言上的不公平現象。原則3AIGC可在研究開展及學術出版的各個階段提供輔助作用(服務)。為
24、了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防患于未然,避免/減少不當使用AIGC行為的發生,本部分提供一個行為框架,以幫助作者、研究機構、學術出版單位等就如何合規合理地使用AIGC做出指導。行為框架/實踐指導4學術出版中AIGC使用邊界指南2.0目標丨原則學術出版中AIGC使用邊界指南2.0原則丨行為框架/實踐指導如出版商創建的出版物和數據庫,有助于提取重要的可采取行動的知識??沙掷m發展應是AIGC本身的核心原則。為減少重復和浪費,使用AIGC應避免過度依賴可能暫時或永久不可用的數據,同時工具的功能模塊應基于公認標準和指南,以確保數據可查找、可訪問、可互操作和可重復使用。在這一過程中,應特別注意減少生成式AI對環
25、境的影響,推動可持續的技術發展。的決策,確定在研究中應包含哪些內容。概念解答:AIGC可以回答一些簡單的概念問題,為研究人員在構建章節內容時提供幫助。但要注意,AIGC是基于語料庫提供的概念解答,因此對任何 AIGC 的人工監督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驟。觀點類資料調研:AIGC可以采集文本中公眾或專家對某些主題的觀點、情感及情感傾向的相關數據資料。研究人員必須監督和控制AIGC提供的觀點資料,對AIGC提供的資料進行清洗處理,以確保研究人員使用的資料是有效、無偏的,防止傳播不正確、有偏見或歧視性的信息。04054.1.4 文字撰寫在論文撰寫過程中,AIGC可用于提高文本可讀性、啟發內容邏輯性、提供句
26、式等,也可用于在研究過程中總結其他學術出版物或生成文獻綜述部分,以供研4.1.5 語言和潤色學術語言服務:語言不應該成為學術交流與科學傳播的障礙。AIGC可以作為高標準語言檢查器,提高稿件可讀性和寫作質量,以消除研究傳播中的語言障礙。目前,AIGC的學術語言服務可以幫助非英語母語的研究人員潤色稿件使其符合國際期刊的投稿要求。但研究人員也需注意,當手稿(全部或部分)輸入到公共或數據安全和保密標準較低的私人AIGC工具中時,有可能成為大型語言模型訓練語料庫的一部分。在使用手稿(或部分內容)用于此目的的人工智能工具之前,應該與共同作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如資助者或出版商)預先達成一致的意見。4.1.6
27、 引文整理當涉及AIGC推薦的任何內容時,“引用相關性”至關重要。研究人員需確保引用的內容與論文切實相關,包括引文和被引內容的真實性。引文格式檢查:AIGC可以檢查引用的文獻是否符合學術論文的引文格式,并指出可能存在的錯誤或缺陷。自動引用生成:作者有責任確保任何AI工具生成的引文是可靠、準確和相關的。盡管AIGC可以幫助研究人員確定引用來源,并根據作者提供的文獻信息,自動生成符合學術論文引文格式要求的引文,但它應僅作為輔助工具。作者必須對引文負責,并仔細核對引用文獻的格式和內容,以確保引用符合學術論文的規范要求。參考文獻自動排序:AIGC可以按照指定的引文格式自動對參考文獻列表進行排序和順序校
28、對,在學術寫作中幫助作者完成規范引用的相關任務,減少人工操作的繁瑣,提高論文的質量和研究人員的效率。4.2 投稿階段AIGC可以在投稿階段提供幫助,但這需要研究人員的專業判斷,并承擔最終的責任。4.2.1 作者署名在沒有人工監督和指導的情況下,研究人員不應該讓 AIGC 工具獨立發起、進行或制作研究成果,AIGC 工具也不能對已發表的作品或研究設計負責。同樣,它在絕大多數國家也沒有法律地位或持有或轉讓版權的能力,而這些責任和能力是對作者身份的基本要求。因此,根據COPE對人工智能工具的立場聲明,AIGC不能履行文章作者的角色,也不能被列為文章作者。4.2.2 規范引用所有來自其他來源的內容必須
29、經過仔細確認、恰當引用標注。研究人員對于AIGC所提供的資料需要驗證其真實性和準確性,并對其底層數據來源、工具、獲取方式、處理等進行引用標注。4.1.3 圖表制作圖表和圖像生成:根據數據特點和作圖目的,AIGC可以依據不同的運用場景,推薦合適的統計圖表類型,直觀呈現數據結論,有效地傳遞信息,從而節省研究人員制作圖表的時間,提高寫作效率。但蛋白質印跡實驗圖、細胞技術分析、組織細胞染色圖等實驗生成類圖像必須由真實開展的實驗研究獲得,不可通過AIGC直接生成。也不允許在圖形摘要等藝術作品的制作中使用AIGC 或 AI 輔助工具。在某些情況下,如果作者事先獲得期刊編輯和出版商的許可,可以證明已獲得使用
30、相關材料的所有必要權利,并確保內容歸屬正確,則可能允許在封面藝術的制作中使用AIGC。統計圖表格式處理和優化:研究人員在處理和優化統計圖表時,可以根據數據量和具體需求使用AIGC工具輔助調整圖表樣式。這些調整包括但不限于調整字體大小、添加或修改數據標注、添加圖例、更改顏色等。這些優化措施旨在使圖表更加清晰、美觀,增強其可讀性和易于理解性。同時,研究人員應確保在使用AIGC工具調整圖表時,遵循規范操作,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圖像格式處理和優化:本條目涵蓋的視頻和動畫(包括視頻靜態圖像)、攝影、科學圖表、照片插圖和其他拼貼畫,以及編輯插圖(如圖畫、卡通或其他二維或三維視覺覺表現形式)等圖像類型
31、。增強、模糊、移動、刪除或引入圖像中的特定特征是不可接受的。然而,只要亮度、對比度或色彩平衡的調整不會模糊或消除原始圖像中的任何信息,則可以接受這些調整。同樣,也可以接受添加圖例和圖像標注等修正。研究人員結果的描述,但不能取代他們自己對數據的解釋。統計方法的建議和指導:AIGC可以根據問題和領域知識,為研究人員提供統計分析建議和指導,但只是基于其所學習的語言模型和知識庫,可能存在缺失和不準確。因此,研究人員需甄別AIGC所提供的統計分析建議的可行性,結合其他可靠統計分析和數據挖掘工具進行判斷,或向專業的領域專家尋求指導和幫助,最終判斷是否采納AIGC提供的建議。在使用AIGC工具創建或更改圖像
32、內容時,需對所進行的修改進行詳細描述,包括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或人工智能輔助工具的具體過程,并提供所使用工具的名稱、版本號和制造商信息,以確保透明度和可追溯性。案例示范:AIGC在圖表制作中的應用示例1:趨勢分析場景:需要展示過去十年某項技術的發展趨勢。AIGC應用:AIGC工具可以根據提供的數據生成折線圖,自動調整圖表的坐標軸、標注、圖例等,以清晰展示趨勢。示例2:分類數據分析場景:需要比較不同產品的市場份額。AIGC應用:AIGC工具可以根據分類數據生成柱狀圖或餅圖,推薦最適合的數據展示形式,自動設置圖表顏色和標簽,以便于解讀。示例3:學術報告圖表美化場景:需要在學術報告中展示研究結果,但圖表
33、樣式不夠美觀。AIGC應用:可以使用AIGC工具調整圖表的字體大小、顏色、數據標注和圖例位置,使圖表更加美觀和易于理解。示例4:亮度和對比度調整場景:需要展示發掘現場的照片,但由于拍攝條件不佳,照片過于昏暗。AIGC應用:可以使用AIGC工具調整照片的亮度和對比度,使細節更加清晰,而不丟失原始信息。示例5:醫學影像標注場景:需要在會議中展示患者的醫學影像,并強調某些重要特征。AIGC應用:可以使用AIGC工具在影像上添加圖例和標注,指出重要的解剖結構或病變部位,以便觀眾更好地理解圖像內容。究人員參考撰寫,但不應該用來產生研究假設、直接撰寫整篇論文文本或解釋數據、得出科學結論等。為避免AIGC總
34、結或生成文獻綜述的部分存在不準確、偏見和遺漏等問題,生成內容應與原始出版物詳細比對,確保想法、方法、結果及結論的準確呈現。所有屬于科學或智力貢獻范圍的任務都應該由研究人員自己來完成,特別是論文重要部分的撰寫。使用AIGC的目的只是如何以最佳可讀的方式傳達作者生成的科學知識。案例示范:AIGC在文字撰寫中的應用:示例1:修改文檔語法和風格場景:在撰寫論文時,擔心語言表達不夠流暢。AIGC應用:使用AIGC工具檢查語法、拼寫錯誤,并改進句子結構,使文本更加清晰和流暢。例如,將冗長的句子分解成簡短有力的句子,或者使用更精確的詞匯。示例2:結構化論文大綱場景:對論文的整體結構有些模糊,不確定如何組織各
35、部分內容。AIGC應用:使用AIGC工具生成一個論文大綱,包括引言、文獻綜述、方法、結果和討論等部分,并提供每部分的內容建議。研究人員可以根據這些建議來組織自己的研究內容,確保論文邏輯清晰。學術出版中AIGC使用邊界指南2.0行為框架/實踐指導學術出版中AIGC使用邊界指南2.0行為框架/實踐指導04054.1.4 文字撰寫在論文撰寫過程中,AIGC可用于提高文本可讀性、啟發內容邏輯性、提供句式等,也可用于在研究過程中總結其他學術出版物或生成文獻綜述部分,以供研4.1.5 語言和潤色學術語言服務:語言不應該成為學術交流與科學傳播的障礙。AIGC可以作為高標準語言檢查器,提高稿件可讀性和寫作質量
36、,以消除研究傳播中的語言障礙。目前,AIGC的學術語言服務可以幫助非英語母語的研究人員潤色稿件使其符合國際期刊的投稿要求。但研究人員也需注意,當手稿(全部或部分)輸入到公共或數據安全和保密標準較低的私人AIGC工具中時,有可能成為大型語言模型訓練語料庫的一部分。在使用手稿(或部分內容)用于此目的的人工智能工具之前,應該與共同作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如資助者或出版商)預先達成一致的意見。4.1.6 引文整理當涉及AIGC推薦的任何內容時,“引用相關性”至關重要。研究人員需確保引用的內容與論文切實相關,包括引文和被引內容的真實性。引文格式檢查:AIGC可以檢查引用的文獻是否符合學術論文的引文格式,并
37、指出可能存在的錯誤或缺陷。自動引用生成:作者有責任確保任何AI工具生成的引文是可靠、準確和相關的。盡管AIGC可以幫助研究人員確定引用來源,并根據作者提供的文獻信息,自動生成符合學術論文引文格式要求的引文,但它應僅作為輔助工具。作者必須對引文負責,并仔細核對引用文獻的格式和內容,以確保引用符合學術論文的規范要求。參考文獻自動排序:AIGC可以按照指定的引文格式自動對參考文獻列表進行排序和順序校對,在學術寫作中幫助作者完成規范引用的相關任務,減少人工操作的繁瑣,提高論文的質量和研究人員的效率。4.2 投稿階段AIGC可以在投稿階段提供幫助,但這需要研究人員的專業判斷,并承擔最終的責任。4.2.1
38、 作者署名在沒有人工監督和指導的情況下,研究人員不應該讓 AIGC 工具獨立發起、進行或制作研究成果,AIGC 工具也不能對已發表的作品或研究設計負責。同樣,它在絕大多數國家也沒有法律地位或持有或轉讓版權的能力,而這些責任和能力是對作者身份的基本要求。因此,根據COPE對人工智能工具的立場聲明,AIGC不能履行文章作者的角色,也不能被列為文章作者。4.2.2 規范引用所有來自其他來源的內容必須經過仔細確認、恰當引用標注。研究人員對于AIGC所提供的資料需要驗證其真實性和準確性,并對其底層數據來源、工具、獲取方式、處理等進行引用標注。4.1.3 圖表制作圖表和圖像生成:根據數據特點和作圖目的,A
39、IGC可以依據不同的運用場景,推薦合適的統計圖表類型,直觀呈現數據結論,有效地傳遞信息,從而節省研究人員制作圖表的時間,提高寫作效率。但蛋白質印跡實驗圖、細胞技術分析、組織細胞染色圖等實驗生成類圖像必須由真實開展的實驗研究獲得,不可通過AIGC直接生成。也不允許在圖形摘要等藝術作品的制作中使用AIGC 或 AI 輔助工具。在某些情況下,如果作者事先獲得期刊編輯和出版商的許可,可以證明已獲得使用相關材料的所有必要權利,并確保內容歸屬正確,則可能允許在封面藝術的制作中使用AIGC。統計圖表格式處理和優化:研究人員在處理和優化統計圖表時,可以根據數據量和具體需求使用AIGC工具輔助調整圖表樣式。這些
40、調整包括但不限于調整字體大小、添加或修改數據標注、添加圖例、更改顏色等。這些優化措施旨在使圖表更加清晰、美觀,增強其可讀性和易于理解性。同時,研究人員應確保在使用AIGC工具調整圖表時,遵循規范操作,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圖像格式處理和優化:本條目涵蓋的視頻和動畫(包括視頻靜態圖像)、攝影、科學圖表、照片插圖和其他拼貼畫,以及編輯插圖(如圖畫、卡通或其他二維或三維視覺覺表現形式)等圖像類型。增強、模糊、移動、刪除或引入圖像中的特定特征是不可接受的。然而,只要亮度、對比度或色彩平衡的調整不會模糊或消除原始圖像中的任何信息,則可以接受這些調整。同樣,也可以接受添加圖例和圖像標注等修正。研究人員
41、結果的描述,但不能取代他們自己對數據的解釋。統計方法的建議和指導:AIGC可以根據問題和領域知識,為研究人員提供統計分析建議和指導,但只是基于其所學習的語言模型和知識庫,可能存在缺失和不準確。因此,研究人員需甄別AIGC所提供的統計分析建議的可行性,結合其他可靠統計分析和數據挖掘工具進行判斷,或向專業的領域專家尋求指導和幫助,最終判斷是否采納AIGC提供的建議。在使用AIGC工具創建或更改圖像內容時,需對所進行的修改進行詳細描述,包括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或人工智能輔助工具的具體過程,并提供所使用工具的名稱、版本號和制造商信息,以確保透明度和可追溯性。案例示范:AIGC在圖表制作中的應用示例1:趨勢
42、分析場景:需要展示過去十年某項技術的發展趨勢。AIGC應用:AIGC工具可以根據提供的數據生成折線圖,自動調整圖表的坐標軸、標注、圖例等,以清晰展示趨勢。示例2:分類數據分析場景:需要比較不同產品的市場份額。AIGC應用:AIGC工具可以根據分類數據生成柱狀圖或餅圖,推薦最適合的數據展示形式,自動設置圖表顏色和標簽,以便于解讀。示例3:學術報告圖表美化場景:需要在學術報告中展示研究結果,但圖表樣式不夠美觀。AIGC應用:可以使用AIGC工具調整圖表的字體大小、顏色、數據標注和圖例位置,使圖表更加美觀和易于理解。示例4:亮度和對比度調整場景:需要展示發掘現場的照片,但由于拍攝條件不佳,照片過于昏
43、暗。AIGC應用:可以使用AIGC工具調整照片的亮度和對比度,使細節更加清晰,而不丟失原始信息。示例5:醫學影像標注場景:需要在會議中展示患者的醫學影像,并強調某些重要特征。AIGC應用:可以使用AIGC工具在影像上添加圖例和標注,指出重要的解剖結構或病變部位,以便觀眾更好地理解圖像內容。究人員參考撰寫,但不應該用來產生研究假設、直接撰寫整篇論文文本或解釋數據、得出科學結論等。為避免AIGC總結或生成文獻綜述的部分存在不準確、偏見和遺漏等問題,生成內容應與原始出版物詳細比對,確保想法、方法、結果及結論的準確呈現。所有屬于科學或智力貢獻范圍的任務都應該由研究人員自己來完成,特別是論文重要部分的撰
44、寫。使用AIGC的目的只是如何以最佳可讀的方式傳達作者生成的科學知識。案例示范:AIGC在文字撰寫中的應用:示例1:修改文檔語法和風格場景:在撰寫論文時,擔心語言表達不夠流暢。AIGC應用:使用AIGC工具檢查語法、拼寫錯誤,并改進句子結構,使文本更加清晰和流暢。例如,將冗長的句子分解成簡短有力的句子,或者使用更精確的詞匯。示例2:結構化論文大綱場景:對論文的整體結構有些模糊,不確定如何組織各部分內容。AIGC應用:使用AIGC工具生成一個論文大綱,包括引言、文獻綜述、方法、結果和討論等部分,并提供每部分的內容建議。研究人員可以根據這些建議來組織自己的研究內容,確保論文邏輯清晰。學術出版中AI
45、GC使用邊界指南2.0行為框架/實踐指導學術出版中AIGC使用邊界指南2.0行為框架/實踐指導06074.2.3 披露和聲明對AIGC使用情況進行充分、正確的披露和聲明。應明確以下內容:使用者;人工智能技術或系統(需注明版本號);使用的時間和日期;用于生成文本的提示和問題;文本中由AIGC編寫或共同編寫的部分;論文中因使用AIGC而產生的想法。若作者使用此類工具撰寫了稿件的任何部分,則必須在方法或致謝部分中公開、透明、詳細地進行描述。4.2.4 同行評審在同行評審過程中,作者和評審人員需依據評審委托方(如期刊或出版社)的政策決定是否可以使用AIGC工具。如果期刊政策明確禁止,則不得使用AIGC
46、工具。若期刊政策未明確禁止,作者可使用AIGC協助回復評審意見,同時,仍需對其回復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如有質疑,作者應能夠證明其回復的合理性。在同行評審過程中,AIGC可以將評審意見進行匯總和分類標注,幫助作者快速理解評審意見,并為作者推薦合適的回復內容,從而高效地回應評審意見。需要注意的時,評審報告被視為機密文件,作者不得在期刊的保密審查過程中將評審報告上傳到AIGC。此外,作者應防止評審內容的泄露,如發生信息泄漏應及時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在期刊政策允許的前提下,評審員或審稿人可以負責任地使用AIGC提取關鍵信息來審查或協助起草評審意見;然而,評審員或審稿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將未發表的手稿上傳到
47、AI工具。AI工具只能負責任地用于改進審稿人的評論,而非處理被審稿的內容。評審員或審稿4.3 論文發表/出版后4.3.1 數據倉儲和共享在符合相關要求的前提下,鼓勵作者公開原始數據,以審查防范數據污染、造假的問題。作者應該對論文中的數據進行嚴格檢查,確保數據的來源準確、完整且真實可靠。數據檢查的側重點包括數據的收集和處理方法、實驗、測量精度和準確性,以及數據存儲方法等。對于有實驗過程的研究性論文,研究人員應及時、準確、詳細地記錄實驗和數據收集過程,避免記錄錯誤或遺漏等問題,并將實驗數據和過程記錄一并提交。4.3.2 AIGC相關材料提交、存檔鼓勵研究人員(在某些情況下)分享他們的研究數據,包括
48、但不限于:原始數據、處理后的數據、軟件、算法、協議、方法、材料等。特別是由AIGC生成或處理過的文本、圖片、程序等內容應作為補充材料提交、存檔,和/或存放在社區批準的數據/代碼存儲庫和文章中提供的鏈接中。4.3.3 AIGC產生內容的檢測和發現建議期刊和編輯在使用新的工具來檢測和識別由AIGC產生的內容時,務必注意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和數據被不當利用。建立針對AIGC工具的審查程序時,除了開發相應技術、進行人工審查和自動化檢測外,還應特別警惕可能出現的誤報問題。檢測結果作為輔助判斷依據,根據論文的使用范圍、期刊的要求、論文整體水平等綜合研判處理。研究人員使用AIGC直接生成的稿件文字等資料必須
49、提供明確的披露和聲明,否則將構成學術不端行為。例如,從AIGC中提取新生成的文本作為稿件內容而未注明的,將被視為不端行為?!灸0濉柯暶鳎涸诒咀髌返臏蕚溥^程中,作者使用了AIGC具體工具/服務名稱來使用目的:如文獻調研/數據分析/圖表制作等。使用此工具/服務的日期和時間為具體日期和時間,并通過提示和問題生成了相關文本。使用此工具/服務后,作者根據需要對內容進行了審查和編輯,并對出版物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人應確保他們的評審意見準確、真實和公正,并檢查他們的評審意見是否以完整和具體的方式反映了自己的專業觀點。學術出版中AIGC使用邊界指南2.0行為框架/實踐指導學術出版中AIGC使用邊界指南2.0案
50、例分析丨總結5.1 案例1:作者將道德和誠信問題歸咎于ChatGPT案例描述:在同行評審過程中,審稿人對該稿件提出了以下幾個關注點:是否存在引用錯誤以及是否引用了不存在的文獻。在隨后對作者的質詢中,作者承認他們使用了ChatGPT來撰寫手稿,但沒有對內容的真實性進行核實,也沒有驗證ChatGPT所引用的來源。鑒于這些問題,作者請求一個修改的機會,表示愿意刪除所有由ChatGPT生成的內容并重寫文章。然而,這一請求被拒絕,原因如下:作者在初始提交時未聲明使用ChatGPT,且未對所有內容進行核實。所有列名的作者對文章的完整性共同負責,這種疏忽構成了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最終,稿件被拒絕發表。5.2
51、 案例2:某醫療團隊論文撤稿事件案例描述:某醫療團隊于2024年4月5日在某醫學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該研究聲稱堿性水可以減輕慢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的疼痛并緩解其癥狀。然而,僅僅三個月后,這篇論文便因多項嚴重問題而被撤稿。作者的潛在錯誤:(1)使用AI生成內容:AIGC屬新興事物,涉及多元主體,其在學術出版中的使用場景具有多樣性,AIGC使用的邊界也存在大量模糊地帶尚待厘清。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聯合愛思唯爾、施普林格自然、約翰威立以及今年新加入案例分析5總結6圖表錯誤:研究中使用了ChatGPT等AI工具自動生成圖像。審核者發現圖像中的骨頭數量錯誤,且標簽無意義,例如“chlsinkestea
52、d atlvs no active greedis”和“Aliainine jerve sreiter”等。文本生成:論文的介紹部分被發現由AI生成,嚴重影響了內容的準確性和專業性。(2)數據和參考文獻問題:無法驗證的參考文獻:一些參考文獻在PubMed或GoogleScholar中無法找到,質疑了研究的可信度。統計數據不合理:評論者指出,某些統計分析結果實際上是不可能的,表格中的疼痛評分數據表現出捏造的跡象。(3)作者身份驗證:非機構郵箱:作者使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是所屬機構的,這引發了對作者身份真實性的質疑。結果:2024年7月12日,期刊發布了撤稿通知,撤回了該團隊的研究論文。期刊聲明,撤
53、稿是由于對數據完整性和準確性提出了嚴重擔憂,以及作者對于AIGC工具的未公開使用。期刊還表示正在改進其編輯審查流程,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的泰勒-弗朗西斯、威科、劍橋大學出版社等國際出版集團,在征求有關各方建議的基礎上,從原則與行為框架/實踐指導等方面對AIGC技術使用提出建議,以達到防范學術不端、加強誠信治理和引導相關利益主體06074.2.3 披露和聲明對AIGC使用情況進行充分、正確的披露和聲明。應明確以下內容:使用者;人工智能技術或系統(需注明版本號);使用的時間和日期;用于生成文本的提示和問題;文本中由AIGC編寫或共同編寫的部分;論文中因使用AIGC而產生的想法。若作者使用此類工
54、具撰寫了稿件的任何部分,則必須在方法或致謝部分中公開、透明、詳細地進行描述。4.2.4 同行評審在同行評審過程中,作者和評審人員需依據評審委托方(如期刊或出版社)的政策決定是否可以使用AIGC工具。如果期刊政策明確禁止,則不得使用AIGC工具。若期刊政策未明確禁止,作者可使用AIGC協助回復評審意見,同時,仍需對其回復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如有質疑,作者應能夠證明其回復的合理性。在同行評審過程中,AIGC可以將評審意見進行匯總和分類標注,幫助作者快速理解評審意見,并為作者推薦合適的回復內容,從而高效地回應評審意見。需要注意的時,評審報告被視為機密文件,作者不得在期刊的保密審查過程中將評審報告上傳
55、到AIGC。此外,作者應防止評審內容的泄露,如發生信息泄漏應及時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在期刊政策允許的前提下,評審員或審稿人可以負責任地使用AIGC提取關鍵信息來審查或協助起草評審意見;然而,評審員或審稿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將未發表的手稿上傳到AI工具。AI工具只能負責任地用于改進審稿人的評論,而非處理被審稿的內容。評審員或審稿4.3 論文發表/出版后4.3.1 數據倉儲和共享在符合相關要求的前提下,鼓勵作者公開原始數據,以審查防范數據污染、造假的問題。作者應該對論文中的數據進行嚴格檢查,確保數據的來源準確、完整且真實可靠。數據檢查的側重點包括數據的收集和處理方法、實驗、測量精度和準確性,以及數據存
56、儲方法等。對于有實驗過程的研究性論文,研究人員應及時、準確、詳細地記錄實驗和數據收集過程,避免記錄錯誤或遺漏等問題,并將實驗數據和過程記錄一并提交。4.3.2 AIGC相關材料提交、存檔鼓勵研究人員(在某些情況下)分享他們的研究數據,包括但不限于:原始數據、處理后的數據、軟件、算法、協議、方法、材料等。特別是由AIGC生成或處理過的文本、圖片、程序等內容應作為補充材料提交、存檔,和/或存放在社區批準的數據/代碼存儲庫和文章中提供的鏈接中。4.3.3 AIGC產生內容的檢測和發現建議期刊和編輯在使用新的工具來檢測和識別由AIGC產生的內容時,務必注意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和數據被不當利用。建立針對
57、AIGC工具的審查程序時,除了開發相應技術、進行人工審查和自動化檢測外,還應特別警惕可能出現的誤報問題。檢測結果作為輔助判斷依據,根據論文的使用范圍、期刊的要求、論文整體水平等綜合研判處理。研究人員使用AIGC直接生成的稿件文字等資料必須提供明確的披露和聲明,否則將構成學術不端行為。例如,從AIGC中提取新生成的文本作為稿件內容而未注明的,將被視為不端行為?!灸0濉柯暶鳎涸诒咀髌返臏蕚溥^程中,作者使用了AIGC具體工具/服務名稱來使用目的:如文獻調研/數據分析/圖表制作等。使用此工具/服務的日期和時間為具體日期和時間,并通過提示和問題生成了相關文本。使用此工具/服務后,作者根據需要對內容進行了
58、審查和編輯,并對出版物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人應確保他們的評審意見準確、真實和公正,并檢查他們的評審意見是否以完整和具體的方式反映了自己的專業觀點。學術出版中AIGC使用邊界指南2.0行為框架/實踐指導學術出版中AIGC使用邊界指南2.0案例分析丨總結5.1 案例1:作者將道德和誠信問題歸咎于ChatGPT案例描述:在同行評審過程中,審稿人對該稿件提出了以下幾個關注點:是否存在引用錯誤以及是否引用了不存在的文獻。在隨后對作者的質詢中,作者承認他們使用了ChatGPT來撰寫手稿,但沒有對內容的真實性進行核實,也沒有驗證ChatGPT所引用的來源。鑒于這些問題,作者請求一個修改的機會,表示愿意刪除所
59、有由ChatGPT生成的內容并重寫文章。然而,這一請求被拒絕,原因如下:作者在初始提交時未聲明使用ChatGPT,且未對所有內容進行核實。所有列名的作者對文章的完整性共同負責,這種疏忽構成了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最終,稿件被拒絕發表。5.2 案例2:某醫療團隊論文撤稿事件案例描述:某醫療團隊于2024年4月5日在某醫學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該研究聲稱堿性水可以減輕慢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的疼痛并緩解其癥狀。然而,僅僅三個月后,這篇論文便因多項嚴重問題而被撤稿。作者的潛在錯誤:(1)使用AI生成內容:AIGC屬新興事物,涉及多元主體,其在學術出版中的使用場景具有多樣性,AIGC使用的邊界也存在大量模糊
60、地帶尚待厘清。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聯合愛思唯爾、施普林格自然、約翰威立以及今年新加入案例分析5總結6圖表錯誤:研究中使用了ChatGPT等AI工具自動生成圖像。審核者發現圖像中的骨頭數量錯誤,且標簽無意義,例如“chlsinkestead atlvs no active greedis”和“Aliainine jerve sreiter”等。文本生成:論文的介紹部分被發現由AI生成,嚴重影響了內容的準確性和專業性。(2)數據和參考文獻問題:無法驗證的參考文獻:一些參考文獻在PubMed或GoogleScholar中無法找到,質疑了研究的可信度。統計數據不合理:評論者指出,某些統計分析結果實際
61、上是不可能的,表格中的疼痛評分數據表現出捏造的跡象。(3)作者身份驗證:非機構郵箱:作者使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是所屬機構的,這引發了對作者身份真實性的質疑。結果:2024年7月12日,期刊發布了撤稿通知,撤回了該團隊的研究論文。期刊聲明,撤稿是由于對數據完整性和準確性提出了嚴重擔憂,以及作者對于AIGC工具的未公開使用。期刊還表示正在改進其編輯審查流程,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的泰勒-弗朗西斯、威科、劍橋大學出版社等國際出版集團,在征求有關各方建議的基礎上,從原則與行為框架/實踐指導等方面對AIGC技術使用提出建議,以達到防范學術不端、加強誠信治理和引導相關利益主體08學術出版中AIGC使用邊界
62、指南2.0總結丨致謝本指南在中國科學技術部科技監督與誠信建設司支持和指導下,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牽頭,聯合愛思唯爾、施普林格自然、約翰威立國際出版集團、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團、威科集團、劍橋大學出版社(排名不分先后)的團隊協作完成。主要貢獻人為: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鄭雯雯博士、楊代慶研究員、高繼平研究員、王美玲博士;愛思唯爾研究誠信與道德團隊的陳相如女士,Daniel STUCKEY先生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團隊的Alina HELSLOOT女士;施普林格自然的Nick CAMPBELL博士、Chris GRAF先生、Arjan GROOTENBOER先生、Alice HENCHLEY女士、
63、胡澤英女士、Steven INCHCOOMBE先生、Imogen ROSE博致謝7士、Henning SCHOENENBERGER先生、Katrin STIENEMEIER女士、Niels Peter THOMAS博士、張立先生、楊曉虹博士;約翰威立國際出版集團的Michael STREETER先生、Joyce Griffin女士、David FLANA-GAN先生、王宇女士;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團的Sabina Alam博士、Paolo Lombardi博士、胡昌杰先生;威科集團的Ian Burgess先生和李健博士;劍橋大學出版社的Jennifer WRIGHT博士。同時還有多位來自國內外
64、科技出版領域和科技管理領域的專家學者和資深人士對本指南的內容給予了寶貴建議和指導,在此表示由衷感謝。就AIGC使用達成共識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制定本指南的目的是為AIGC技術使用提供一個啟發式的框架,還有一些更為具體、實踐性的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比如,AIGC技術在學術出版應用中涉及的主體眾多,既包括AIGC技術開發、應用的所有者和使用者,也涉及學術出版鏈條中如作者、期刊、編輯、審稿人、傳播者、受眾及科研管理者等各責任主體,如何厘清各方關系,明確主體責任和制約關系,清晰劃定責任對于促進各方明確自身職責有著重要意義。同時,由于對不當使用AIGC技術的處理尚未達成共識,對涉及的各種不當使用情況提
65、出適當的處理建議對推動責任落實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第二版中,我們對指南進行了全面修訂與擴充,核心亮點在于新增了案例分析部分,旨在通過現有實踐案例深化理解。此外,針對作者在論文撰寫階段的關鍵環節,如圖表制作和文字撰寫的規范化,以及論文投稿后的同行評審流程,均進行了調整與優化。這些改動緊密貼合科技與學術領域的最新發展與進步,旨在提升指南的實用性與前瞻性,幫助作者更好地適應并引領學術研究的潮流。AIGC技術與工具仍在不斷革新和發展中,本指南的適用范圍、行為框架也需要定期調整以應對這一持續變化帶來的新挑戰與新問題。積極呼吁各方對本指南提出建議和反饋,幫助我們不斷完善AIGC技術使用指南,給相關主體
66、提供更為具體、詳實的實踐框架,以防止學術不端的發生。我們意識到,各個出版商的政策和做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每個政策和做法都是根據其獨特的政策和業務環境以及用戶場景量身定制的。因此,我們想指出的是,本指南并不優先于或取代個別出版社的任何政策或指導。我們希望該指南能成為研究界的參考工具,鼓勵作者、編輯和審稿人在工作中始終熟悉個人出版商/期刊網站上記錄的政策。使用邊界指南2.0Guideline on the Boundaries ofAIGC Usage in Academic Publishing 2.0學術出版中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愛思唯爾、施普林格自然、約翰威立國際出版集團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團、威科集團、劍橋大學出版社(排名不分先后)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科學計量與評價研究中心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15號郵編:100038電話:+86-10 58882604聯系人:鄭雯雯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