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創投研究院:2020年中國新經濟獨角獸「價值指數」報告(2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36氪創投研究院:2020年中國新經濟獨角獸「價值指數」報告(25頁).pdf(2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獨角獸公司”是指估值快速達到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最早由美國著名Cowboy Venture投資人Aileen Lee在2013年提出。在2003到2013年間,只有39家公司從6萬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實現了估值達到10億美元,美國創業公司稱霸“獨角獸”榜單,非美國的公司僅占27%。但伴隨著中國獨角獸企業的飛速發展,截止目前,2020年全球獨角獸企業總計586家,其中有80%誕生于美國和中國,我們發現:全球估值排名前十的獨角獸中,有五家來自中國,分別為螞蟻金服、字節跳動、滴滴出行、菜鳥網絡、快手;在過去一年中,美國和中國分別增加了30家和22家獨角獸,中美兩國獨角獸數量旗鼓相當;586
2、家獨角獸來自于29個國家,意味著全球有170多個國家還未孕育出獨角獸,意大利、俄羅斯、墨西哥和荷蘭是全球GDP最高卻沒有獨角獸的國家;北京是當之無愧的“獨角獸之都”,有93家獨角獸,遠超過舊金山的68家,上海以47家排名第三;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獨角獸數量均超過倫敦,南京超過首爾和波士頓,廣州超過巴黎和柏林。中國已經是全球范圍內獨角獸企業數量最多的國家,獨角獸數量共計265家。相比于美國獨角獸企業,中國獨角獸的數量與估值呈快速上升趨勢,主要體現在:全球獨角獸數量從2016年的183家增長到2020年的586家,復合增長率為33.8%,中國獨角獸數量從2016年的43家到2020年的265家,復合增
3、長率達到55%,其增速遠高于全球獨角獸數量增速。中國獨角獸企業的估值增長速度不斷加快,從2016年至今,中國獨角獸平均估值復合增長率達到26%,呈指數型增長。中國初創企業達到獨角獸估值所需時間也迅速縮短,以從2004年起中美出現的273家獨角獸企業為例,在2000年時創立的企業需要約13年時間才能成長為獨角獸2,而如今我國獨角獸企業從創立到成為獨角獸最快只需要不到2年。截至今年七月份,我國獨角獸企業估值合計13248.95億美元,美國獨角獸企業估值合計6801.43億美元,我國的獨角獸估值體量約為美國的兩倍1,其中螞蟻集團以2800億美元估值位居全球第一,相當于美國前十大獨角獸企業估值總和,寡頭效應十分顯著。從模式上看,中國更側重由商業模式創新拉動消費市場,美國則更依靠科技迭代。中國獨角獸在專注于模式創新和消費需求的互聯網、消費、電商等領域數量較多;美國獨角獸在人工智能、軟件等領域則占據更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