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OUD:2021年中國互聯網企業出海白皮書(3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UCLOUD:2021年中國互聯網企業出海白皮書(30頁).pdf(3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出海多采用合作的方式,主要以三種形式嘗試獲取支付牌照、進行本地化運營:1.收購當地公司; 2.在當地設立子公司; 3.與當地公司合作或成立合資公司。與當地公司合作這種模式是以上三種方式當中最常見的選擇,由中國運營團隊提供資金來源及運營經驗,由本土團隊進行線下推廣、催收等環節。但互聯網金融公司落地印尼仍然會遇到許多問題。1)放貸資金來源。目前中國對外匯實行嚴格的管制條例,個人每年僅有5萬美金的換匯額度,企業出海投資也存在一定困難。部分公司采取了不合規的方式,存在較大的法律風險。長期來看,現金貸企業可能需要當地銀行幫助,來獲取放貸資金,但如果不能找到當地可靠合作伙伴,勢必會增加其募資難度和成本。2)風險控制。目前印尼個人征信體系的極度不完善,當地人又偏好現金交易,難以留下交易記錄,風控幾乎是從零開始的一個累積過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平臺業務的快速拓展。據業內人士透露,中國出海印尼現金貸業務,需要催收的概率(入催率)占40%至50%,不良率在10%以上。3)政策不確定性。因為現金貸模式相對超前,目前在印尼還沒有相應的監管措施,但在2016 年底已經明確規定,海外金融公司在印尼開展金融業務,必須取得金融牌照。目前中國僅有兩家公司獲此牌照。而隨著中國現金貸政策的收緊,對印尼政府也會有一定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