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終端行業深度:驅動因素、市場分析、產業鏈及相關公司深度梳理-250126(43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AI終端行業深度:驅動因素、市場分析、產業鏈及相關公司深度梳理-250126(43頁).pdf(43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1/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行業研究報告 慧博智能投研 AI終端行業深度:驅動因素、終端行業深度:驅動因素、市場分析市場分析、產、產業鏈及相關公司深度梳理業鏈及相關公司深度梳理 從個人計算機、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到智能手表、智能眼鏡、智能汽車及智能家居設備,再到集成 AI大語言模型的創新設備,智能終端發展迅猛。AI 終端的出現,不僅體現了技術的革新,也映射了人們對高效、便捷、個性化生活的不懈追求。AI 終端將 AI 的智能與設備的便攜性完美融合,為用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交互體驗。無論是借助語音助手實現即時交流,還是通過智能設備完成復雜任
2、務,AI 終端都在不斷拓寬人類與機器互動的界限。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AI 終端的發展帶來了硬件制造、芯片設計等多個環節的升級,構建了一個龐大且復雜的產業生態系統?;ヂ摼W巨頭、傳統硬件制造商、科技初創企業都在積極探索 AI 終端的創新應用和發展模式,共同推動行業的持續進步。本報告旨在全面剖析 AI 終端行業。首先,我們將回顧 AI 終端的發展歷程,并探討推動其發展的主要因素,同時分析當前 AI 終端市場的現狀與發展趨勢。接著,我們將深入研究 AI 終端產業鏈,指出其中的關鍵環節,并列出 AI 終端的細分領域及其潛在受益的企業。通過這些深入分析,我們旨在幫助讀者深刻理解 AI 終端行業的全貌。目錄
3、目錄 一、行業概述.1 二、驅動因素.5 三、市場分析.7 四、產業鏈分析.11 五、AI 終端細分領域.18 六、相關公司.35 七、發展趨勢展望.42 八、參考研報.42 一、行業一、行業概述概述 1、端側智能端側智能概述概述 端側智能端側智能是指在終端設備是指在終端設備一一側進行的智能化處理和決策。側進行的智能化處理和決策。它將人工智能算法和計算能力直接部署在邊緣設備上,如智能手機、PC、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汽車、工業傳感器等,使這些設備能在本地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無需將大量數據傳輸到云端進行處理。這些終端通過內置的 AI 算法和硬件支持,實現了語音識別、圖像處理、自然語言理解、預測分
4、析等功能,提升用戶體驗和設備性能。2/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端側智能區別于傳統端側智能區別于傳統 AI 的關鍵在于的關鍵在于,AI 終端采用大模型端側部署或端側部署與云端部署相結合的模式,而非完全依賴云端大模型。在 AI 終端上,云端大模型為端側提供支持,復雜計算任務可以在云端完成,然后將結果傳輸到端側設備。而端側大模型在本地設備上運行,負責相對簡單的任務,實現更快速的響應和更好的隱私保護。2、端側智能端側智能的優勢的優勢 端側智能端側智能依靠技術特性在多方面具備顯著優勢。增效方面,依靠技術特性在多方面具備顯著優勢。增效方面,低延遲使
5、得其在自動駕駛等即時反饋場景作用明顯;脫機可用確保在無網絡時也能持續提供智能化服務;分布式計算與邊緣計算架構結合,實現多設備協同工作,增強系統計算能力。降本方面,降本方面,節能高效可降低能源消耗,成本效益顯著是因為減少了對云端資源的依賴,降低了帶寬和存儲成本。安全方面,安全方面,穩定的特性可避免因云端服務波動中斷工作流;數據安全能降低數據泄露風險。此外,端側智能還具有個性化優勢,可本地分析用戶行為,精準了解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提供個性化服務,更好地滿足用戶獨特偏好和需求。3、AI 終端主要品類終端主要品類 AI 在終端落地融合的設備包括 PC、手機、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它們在性
6、能、功能和應用場景上各有側重,共同推動智能化生活和工作方式的革新。3/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4、AI 終端的三要素終端的三要素 AI 終端的三要素包括算力、模型、生態。終端的三要素包括算力、模型、生態。其中,算力和模型是 AI 終端的必要條件,算力是硬件基礎,通過處理器實現終端推理;而模型的減枝蒸餾,則可有效壓縮模型參數,減少推理時間,降低端側負載。上述兩大要素決定了終端的硬實力。相較前者,生態需要長時間打磨,且需產業鏈廠商齊心協力配合,開發應用,挖掘垂直場景。生態建設代表了終端的軟實力。對于用戶而言,算力和模型的紙面參數固然重要,但
7、真正決定使用體驗和購買傾向的,是生態。生態的建設和完善,決定 AI 終端的成敗。而這一過程當中位居核心的是品牌廠商。4/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5、端側端側 AI 的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 端側端側 AI 的商業模式:掌握的商業模式:掌握 AI Agent 入口,實現產業鏈價值閉環。入口,實現產業鏈價值閉環。終端產品的成本包括了硬件成本、大模型成本、其他投入(如渠道、廣告等),品牌廠如字節、Meta、小米等需要通過 AI 變現回收云端的資本開支,并實現收入利潤的增長。AI 變現的方式包括:更高的終端售價、應用商店分傭、增值服務、訂閱服務等。
8、5/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二、驅動因素二、驅動因素 1、AI 飛速發展,大模型百家爭鳴飛速發展,大模型百家爭鳴 2022 年 11 月 30 日,OpenAI 發布了 ChatGPT,催生了全球對大型模型技術的高度關注和加速發展。在這一全球趨勢下,國內外的 AI 公司和研究機構迅速跟進,推動了大模型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應用快速嘗試。國內的幾家領先科技公司和學術機構,如百度、阿里、字節跳動、科大訊飛、清華大學等,已經開發出與 GPT-4 處于同能力等級的大模型,如百度文心一言、騰訊通義千問、科大訊飛星火、字節豆包、智譜 ChatGLM 等,
9、在中文處理和理解方面有不俗的表現。這些模型不僅在語言理解和生成任務中表現優異,還在多模態領域如視頻和音樂生成方面展示了強大的能力。2、隨著各家模型差距縮小,端側隨著各家模型差距縮小,端側 AI 成為各家角力點成為各家角力點 AI 的云端基礎設施投資持續,終端商業價值變現時點來臨。的云端基礎設施投資持續,終端商業價值變現時點來臨。2023-2024 年云端 AI 基礎設施的資本投入大幅增長,且增長勢頭預計維持。資本開支用于構建強大的計算和數據存儲能力,使得大模型能力不斷迭代增長,但模型之間差異在縮小。這些技術需要在終端設備上應用落地,最終通過這些應用實現商業價值的轉化,從而形成一個從投資到變現的
10、完整閉環。應用創新成為各家角力點,端側應用創新成為各家角力點,端側 AI 迎來新一輪創新周期。迎來新一輪創新周期。端側 AI 優勢明顯,已經具備實踐基礎,大模型在端側的嵌入已經開始。從終端看,先落地、成規模的終端將是手機和 PC,2024 年蘋果、安卓都發布了 AI 旗艦機,2025 年 AI 手機將創新升級、價位下沉,此外 XR、智能眼鏡、耳機、智能家居等也正在融入 AI。6/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3、催化:巨頭布局端側催化:巨頭布局端側 AI,搶奪,搶奪 AI Agent 入口入口 海內外巨頭正在加大資本開支建設云側海內外巨頭正在
11、加大資本開支建設云側 AI 基礎設施,同時發力端側基礎設施,同時發力端側 AI,搶奪,搶奪 AI Agent 入口。入口。國內廠商如百度、阿里、騰訊和字節,以及小米、華為等,積極推出 AI 手機、AI 眼鏡、AI 音響、智能家居等產品,借助自研語音助手和 AI 技術推動家庭和辦公場景的智能化。海外廠商如 Google、Amazon、Apple 和 Microsoft,則在智能音響、智能顯示器、智能眼鏡等設備上集成 AI,提升用戶交互體驗。Google 依托 Assistant 推動語音控制,Amazon 通過 Alexa 布局智能家居,Apple 則借助 Siri 在智能硬件中實現無縫聯動。這
12、些廠商不僅推動硬件升級,還通過 AI 芯片、云平臺等基礎設施,構建更加智能的生態系統。4、政策利好頻出,推動行業發展政策利好頻出,推動行業發展 7/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三、市場分析三、市場分析 1、AI 終端當前正處于以字節豆包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引領的第五階段終端當前正處于以字節豆包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引領的第五階段 AI 終端的發展經歷了由云到端、由由云到端、由 ToB 到到 ToC 的的 5 個階段,當前正處于以字節豆包為代表的互聯網個階段,當前正處于以字節豆包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引領的第五階段。巨頭引領的第五階段。早期 AI 終端
13、更多是品牌廠商引領,但由于大模型體驗決定了用戶的付費意愿,且部分互聯網巨頭如字節、百度甚至親自下場開發硬件,因此能夠認為互聯網巨頭將會在 AI 終端產業鏈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8/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1)大模型千帆競渡,互聯網巨頭何以引領大模型千帆競渡,互聯網巨頭何以引領 AI 終端的發展終端的發展 當前大模型廠商主要分為互聯網巨頭和第三方科技公司兩大陣營:(當前大模型廠商主要分為互聯網巨頭和第三方科技公司兩大陣營:(1)互聯網巨頭:)互聯網巨頭:代表如字節、阿里、百度、騰訊等,其優勢在于廣大的用戶群體和流量變現能力。這些互聯網巨頭
14、旗下均有高活躍度應用可以幫助引流,如字節的抖音、阿里的淘寶、百度的搜索引擎、騰訊的微信等,同時,這些應用還積累了大量可用于模型訓練的私域數據。(2)第三方科技公司:)第三方科技公司:代表如智譜、Kimi、階躍星辰,主要依托模型的特色功能出圈,如 Kimi 在長上下文窗口技術上取得突破,率先支持 200 萬字上下文長度。盡管這些獨角獸具有較強的技術實力,但由于缺少可以承載模型能力的下游應用場景,因此只能尋求和第三方軟硬件公司的合作。(2)字節豆包脫穎而出的原因字節豆包脫穎而出的原因 在互聯網巨頭陣營中,字節目前遙遙領先于同業。在互聯網巨頭陣營中,字節目前遙遙領先于同業。相較于競爭對手而言,字節的
15、 AI 起步較晚,但后來居上,國內百度、阿里、商湯、科大訊飛在去年 3 月開始都陸續推出了大模型新品和 AI 應用,而字節的豆包則是在同年 8 月才發布。盡管如此,2024 年 5-7 月,豆包 App 日新增用戶從 20 萬迅速飆升至90 萬,并在 9 月率先成為國內用戶規模破億的首個 AI 應用。據量子位智庫數據,截至截至 11 月底,豆包月底,豆包2024 年的累計用戶規模已超過年的累計用戶規模已超過 1.6 億;億;11 月平均月平均每天有每天有 80 萬新用戶下載豆包,單日活躍用戶近萬新用戶下載豆包,單日活躍用戶近900 萬,位居萬,位居 AI 應用全球第二、國內第一。應用全球第二、
16、國內第一。9/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字節的成功可以歸結為以下四點:算力資源充足;大力投流買量;積極布局 AI 硬件,為豆包尋找 C 端應用場景;有私域數據可以繼續大模型的 Scaling Law。以豆包為代表的 AI 產品,不僅深刻改變著 AI 應用的行業格局,更推動著 AI 終端的變革。2、AI 終端終端將帶來價值量的提升、交互體驗的革新以及產業鏈生態的重組將帶來價值量的提升、交互體驗的革新以及產業鏈生態的重組和擴展和擴展 價值量提升:價值量提升:與早先的消費電子創新,如 TWS 耳機對比,AI 終端是系統級產品,需適配諸多應用+A
17、I大模型+多元化交互方式,產品形態的升級演進需要循序漸進。但優點在于,一旦用戶體驗成熟,帶來便利解決剛需,用戶的付費意愿更強。能夠認為,AI 終端的定價=硬件成本+AI 體驗,有更高附加值,可以打開品牌廠商的利潤天花板。交互體驗:交互體驗:當下的 AI 終端產品,從前期發布的智譜、榮耀手機,到近期發布的 Rokid 眼鏡,均主打語音交互,極大程度地解放雙手,未來還將結合手勢識別等功能,進一步革新交互體驗。未來手機的定位將轉向隨身的算力終端,其交互過程可更多通過 AI 硬件實現,即:1)通過 AI 眼鏡的攝像頭,實現“所見即所得”;2)通過麥克風,實現“所言即所行”。產業鏈生態:產業鏈生態:當前
18、的 AI 終端可類比十年前的智能機。2012-2015 年間,傳統國產智能機四強“中華酷聯”遭遇 OPPO、vivo、小米等新“玩家”的挑戰,行業加速洗牌。而當下,AI 賦能加速智能終端崛起,類比智能機產業的格局演變,看好未來雙線并行的市場格局,即品牌廠商自研硬件+大模型;白牌廠商則采用公版方案配合第三方模型,各自占據目標市場。10/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3、AI 終端終端或將迎來黃金增長期?;驅⒂瓉睃S金增長期。未來,云端協同將成為重要趨勢,大模型用戶量的增長將主要依靠端側,AI 終端將逐步成為主流趨勢,市場也將迎來爆發。IDC 預測
19、,2024 年中國終端設備市場中,將有超過半數的設備在硬件層面具備針對 AI 計算任務的算力基礎,至 2027 年,這一比例將進一步攀升至接近 80%的水平,并進入平穩提升階段。4、AI 終端終端未來未來進展進展 在 2024 年各大科技公司已推出眾多 AI 終端產品。展望 2025 年,AI 終端產品將在智能手機、汽車、眼鏡和 PC 等多個領域實現更廣泛的應用和更深層次的集成,推動科技行業邁向智能化新高峰。未來幾年端側 AI 將迎來新一輪創新、成長周期。11/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四、產業鏈分析四、產業鏈分析 端側端側 AI 有望復
20、制云側的資本開支增長,推動硬件環節的升級。有望復制云側的資本開支增長,推動硬件環節的升級。云側,訓練、推理需求拉動 AI 基礎設施建設,云廠商的資本開支大幅增長,帶來算力、存儲、連接、電力等硬件環節的升級,量價齊升。端側,類似云側,推理需求將推動終端廠加大研發支出,對手機、PC、穿戴、家電等終端進行改造升級,核心零組件仍然是算力、存儲、連接、電力。12/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1、算力算力+連接:影響體驗的核心環節,持續升級算力與連接能力連接:影響體驗的核心環節,持續升級算力與連接能力 端側端側 AI 設備的處理器主要分為設備的處理器主
21、要分為 SoC、MCU 兩類,可以單獨使用兩類,可以單獨使用 SoC 或者或者 MCU,也可以將,也可以將 SoC 與與MCU 共同使用。共同使用。SoC 集成度高,包括 CPU、GPU、NPU、ISP、WiFi、藍牙模塊,可實現的功能較多,包括音頻、視頻、無線通訊都可以基于 SoC 開展。MCU 集成度低,通常能實現音頻處理、無線連接功能,主要優勢在于低功耗和低成本,可以與 ISP 共同使用以彌補圖像處理能力。端側處理器核心升級點為算力與連接能力,依據不同產品的應用特點及可行的模型部署方式,升級側重端側處理器核心升級點為算力與連接能力,依據不同產品的應用特點及可行的模型部署方式,升級側重點有
22、區別。點有區別。GPU、NPU 算力較強的 SoC 芯片可以提供較為豐富的異構 AI 算力,經過壓縮的 AI 模型可以在 PC、手機等設備端部署。低成本的 SoC 或 MCU 方案適合端側設備僅承擔輕量化 AI 運算的場景,例如耳機、眼鏡,主要通過連接功能與云端或其他設備進行數據交互。AIoT 設備設備 AI 升級可復用已成熟的解決方案,滿足性能需求并有效降低成本。升級可復用已成熟的解決方案,滿足性能需求并有效降低成本。根據 Wellsenn XR 等機構對已上市的 AI 眼鏡、耳機、音箱設備的拆解,多數產品直接復用了來自高通、恒玄科技等廠商成熟的解決方案,例如高通 AR1 平臺被用于 Ray
23、Ban Meta 等多款智能眼鏡產品中,紫光展銳的智能手表SoC 被用于閃極拍拍鏡,恒玄科技的藍牙音頻 SoC 被用于豆包 AI 耳機產品中。復用成熟方案可以滿足 13/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當下各種新型 AI 設備的性能需求,還能有效地降低成本、縮短開發周期。未來待某類形態的銷售規模達到千萬量級后,可能會有廠商定制優化的 SoC 產品系列面世。國產芯片廠商在國產芯片廠商在 AIoT 細分市場占據優勢,并有望受益于端側設備細分市場占據優勢,并有望受益于端側設備 AI 化的產業趨勢?;漠a業趨勢。不同于智能手機市場 SoC 高度集中的市
24、場格局,AIoT 市場下游分散,手表、耳機、音箱等智能設備所需的功能各不相同,且對芯片性能的要求遠低于手機,國內廠商則憑借在音頻、連接等領域積累的技術優勢、成本優勢在細分市場占據了份額,現有成熟的解決方案也能夠較好地適應終端產品 AI 化的需求。2、存儲:模型本地部署的趨勢要求存儲規格持續提升存儲:模型本地部署的趨勢要求存儲規格持續提升 端側運行端側運行 AI 模型的設備將需要比以前更大容量的模型的設備將需要比以前更大容量的 DRAM。據聯發科介紹,130 億參數的 AI 模型在INT8 精度下,大概需要 13GB DRAM 才能運行。雖然有多種技術可以減少 DRAM 容量,例如稀疏化和量化,
25、但這些技術會影響模型準確性。除了支持 AI 模型運行的 DRAM,設備還需要提供額外的容量用于支持操作系統和其他應用程序。因此,在端側設備部署的模型參數量越來越大的趨勢下,DRAM 容量持續增長的確定性強。在智能手機上,蘋果已將 iPhone16 系列全部升級為 8GB DRAM,安卓旗艦機的DRAM 也普遍升至 12GB 及以上。14/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小型小型 AIoT 設備的設備的 NAND 及及 NOR Flash 均均有擴容趨勢。有擴容趨勢。模型存儲將會占用手機、PC 上的 NAND 容量,但相對于 512GB 或 1T
26、B 的主流配置影響有限,而 AIoT 設備配置的 NAND 容量普遍較小,例如Meta AI 眼鏡的 NAND 為 32GB,需要存儲照片、視頻,若本地存儲大模型則需要更多的容量。此外,耳機這類小型設備即使本地很難承擔 AI 運算,但隨著功能的增加,為了存儲更多固件和代碼程序,也需要擴展 NOR Flash 容量。當前幾款已發布的 AI 耳機中 NOR Flash 容量較之普通 TWS 耳機也有了比較大的提升,基本上實現了翻倍來支持內置的 AI 新功能。3、電池:電池:電芯數量、能量密度提升,快充普及都將優化續航和補能體驗電芯數量、能量密度提升,快充普及都將優化續航和補能體驗 15/43 20
27、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設備將盡可能增加電池數量。設備將盡可能增加電池數量。Meta AI 眼鏡的電池容量僅為 150mAh,在一般使用狀態下的續航約為 4小時,如果頻繁使用拍照、聽音樂或與 Meta AI 互動等功能,只能維持 2-3 小時,每次最長 3 分鐘的視頻錄制時間也是受耗電的影響。閃極 A1 拍拍鏡為了增加續航在眼鏡中放置了 3 顆電池,達到了450mAh 容量。硅基負極、鋼殼等技術會用于提升能量密度。硅基負極、鋼殼等技術會用于提升能量密度。硅基負極相比石墨負極能讓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一個數量級,鋼殼的封裝工藝則有助于在相同體積下容納更
28、多的電池材料。硅基負極、鋼殼在智能手機上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其他 AI 端側設備上也有望快速普及??斐淦占埃嚎斐淦占埃寒旊姵厝萘吭黾?,為了減少充電時間,快充技術將得到普及。4、散熱:端側散熱:端側 AI 算力提升,散熱材料迎來確定性升級機遇算力提升,散熱材料迎來確定性升級機遇 在端側在端側 AI 算力提升的趨勢下,散熱對性能的穩定性及可靠性起到關鍵作用,屬于確定性增量環節。算力提升的趨勢下,散熱對性能的穩定性及可靠性起到關鍵作用,屬于確定性增量環節。目前,消費電子的散熱器件主要包括石墨膜、熱管、均熱板、風扇,而在發熱器件和導熱散熱器件之間的導熱界面材料主要包括導熱凝膠、導熱膏、導熱相變材料、
29、導熱片。VC 均熱板滲透率與面積持續提升,量價齊增:均熱板滲透率與面積持續提升,量價齊增:在手機、PC 中,均熱板的滲透率持續提升,已逐步發展為中高端機型的主流散熱解決方案。為提升散熱效果和覆蓋面,單臺設備所使用的均熱板的面積也在持續提升。導熱界面材料為散熱必需品,材料配方不斷升級以提升導熱效率。導熱界面材料為散熱必需品,材料配方不斷升級以提升導熱效率。因為發熱器件和散熱器件總是存在凹凸不平的空隙,因此必須使用到界面材料填充空隙,提升導熱效能。在耳機、眼鏡等小型設備中,VC均熱板和熱管都受體積限制而無法使用,主要采取界面導熱材料進行散熱,而導熱材料的配方在不斷改進以提升導熱效率。作為 2024
30、 年重磅推出的 AI 智能手機,三星 Galaxy S24 采用了多重散熱方案的組合。從第三方的拆解來看,三星使用了 S 型 VC 均熱板。VC 均熱板以銅材質居多,部分設計則采用不銹鋼材質均熱板,具有重量更輕、耐冷卻液腐蝕、低成本等優勢。16/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5、品牌:各大陣營正以各自的技術和市場優勢,圍繞端側品牌:各大陣營正以各自的技術和市場優勢,圍繞端側 AI 硬件加速布硬件加速布局局 消費電子硬件巨頭:消費電子硬件巨頭:傳統消費電子硬件巨頭以智能手機為端側 AI 核心,并向周邊產品輻射,目標構建完整的端側 AI 生態。以
31、蘋果、華為為代表的廠商,憑借在大模型、操作系統、算力硬件等核心技術的自研能力,可以實現高度整合的系統級 AI 體驗?;ヂ摼W科技公司:互聯網科技公司:2014 年,亞馬遜發布的智能音箱 Echo,為未能進入智能手機市場的互聯網科技公司開辟了一條新的硬件增長賽道,吸引谷歌、阿里、百度等紛紛加入。如今,AI 大模型賦能的眼鏡、耳機、玩具等新品類,既為 AI 技術提供了優質的落地載體,也開辟了新的硬件增長賽道?;ヂ摼W科技巨頭已經在新興硬件側加速布局,例如 Meta 推出了 AI 眼鏡,字節跳動推出了 AI 耳機、AI 玩具?;ヂ摼W廠商的優勢在于模型與應用開發能力、龐大的用戶群體和領先的營銷能力,而硬件
32、的成敗關鍵在于精準的功能定義和高效實現。第三方硬件設備廠商:第三方硬件設備廠商:隨著端側 AI 技術不斷擴展落地場景,從事可穿戴設備(如耳機、AR/VR)的第三方硬件廠商,甚至初創公司正迎來了新一輪的成長機遇,CES2025 展會上涌現的 AI 智能眼鏡品牌正體現這一趨勢。盡管自主訓練大模型并運行維護的成本極高,但隨著推理成本快速下降,第三方公司可以通過接入成熟的 ChatGPT、豆包、通義千問等大模型為用戶提供 AI 服務,將精力專注于產品打磨與市場推廣。17/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6、代工:受益于代工:受益于 AI 賦能傳統消費電
33、子的換機周期,新品類有望帶來新增賦能傳統消費電子的換機周期,新品類有望帶來新增長點長點 AI 催化換機需求帶來的量能增長,利好消費電子頭部代工廠商。催化換機需求帶來的量能增長,利好消費電子頭部代工廠商。傳統消費電子硬件,手機、平板、PC已進入市場飽和期,全球出貨量增長乏力。通過融入 AI 大模型,新一代產品有望改善用戶體驗,創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成為縮短換機周期和加速市場復蘇的關鍵驅動力。目前,智能手機、PC 行業的代工份額集中于幾家頭部廠商且份額較為穩定,而手機品牌以智能手機為中心構建生態優勢,也使得可穿戴等周邊產品份額向品牌廠商集中,智能手機代工廠也逐步獲取更多可穿戴產品的份額。AI 眼鏡、
34、玩具等新品類有望為代工廠商帶來全新增長點。眼鏡、玩具等新品類有望為代工廠商帶來全新增長點。大量科技公司正投入 AI 眼鏡、AI 玩具、AI機器人等新品類的研發,代表產品 RayBan Meta AI 眼鏡已取得了百萬級的銷量,表現超出預期。未來在 AI 技術的加持下,有望出現銷量靠近折疊屏、智能手表、甚至智能手機的新產品。從 RayBan Meta AI 眼鏡選擇的代工合作方來看,消費電子頭部的代工廠憑借長期市場競爭積累下的研發迭代、量產交付能力,將是各種新品類端側設備的首選合作伙伴,不會缺席潛在新興品類爆發帶來的成長機遇。18/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
35、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五、五、AI 終端細分領域終端細分領域 1、AI 終端創新之智能手機終端創新之智能手機 3Q23 以來,全球手機季度銷量同比增速回正,在長達以來,全球手機季度銷量同比增速回正,在長達 7 個季度的同比下滑后迎來了連續個季度的同比下滑后迎來了連續 5 個季度的同個季度的同比增長。比增長。據 IDC 數據,全球智能手機出貨從 2007 年的 1.25 億部快速增至 2016 年高點的 14.69 億部,隨后連續 4 年同比下滑,2021 年因疫情宅家經濟推動出貨量雖然同比回升 6.2%至 13.60 億部,此后繼續下滑至 2023 年 11.64 億部。1-3Q24,全球智能手機
36、同比出貨量同比增長 8%,達到 9.07 億部,多家機構預測 2024 全年手機出貨量有望同比增長 5%達到約 12 億部。份額方面,華為自 23 年 8 月 29 日“先鋒計劃”發布 Mate60 系列后,華為手機銷量迎來快速增長,全球份額由 2%逐步提升至約 4%,而三星、蘋果、OPPO 前三季度份額則有所下滑。預計未來兩年全球手機市場將溫和增長,預計未來兩年全球手機市場將溫和增長,新興市場和高端手機增速將快于整體。新興市場和高端手機增速將快于整體??紤]到降息背景下宏觀經濟環境預期改善,能夠認為以新興市場為主要增長動力的智能手機大盤有望實現溫和修復。成熟市場中,高端手機消費者在該領域保持強
37、勁的購買力,更愿意為新技術支付溢價,折疊屏和 AI 手機的滲透有望拉動該領域市場價值增長。2024 是是 AI 手機元年,各廠旗艦機型全面搭載手機元年,各廠旗艦機型全面搭載 AI 大模型。大模型。進入 2024 年,各大廠商瞄準 AI 風口,旗艦機型全面搭載 AI 大模型,蘋果 24 年 6 月發布 Apple Intelligence;華為 6 月 21 日發布 Harmony 19/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Intelligence 鴻蒙原生智能,將 AI 與 OS 深度融合,10 月 22 日華為原生鴻蒙 HarmonyOS NEX
38、T 發布;谷歌 8 月 14 日發布以 AI 為核心的谷歌硬件全家桶,將 Gemini 集成到了手機、手表、TWS 耳機等各類硬件中;10 月,榮耀發布了 Magic OS9.0,是業內首個搭載智能體的個人化全場景 AI 操作系統;此外,OPPO、VIVO、小米等也陸續升級了其手機助手。AI 有望帶來手機交互顛覆式創新,加速換機周期。有望帶來手機交互顛覆式創新,加速換機周期。2017 年以來,智能手機進入存量市場競爭,創新不足導致用戶換機周期延長。2024 年隨著 AI 手機的推出,前三季度全球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 8%。IDC預測 2024 年中國 AI 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將達到 0.4 億部,
39、占市場份額 13.2%。在行業參與者的積極推動下,AI 將從應用面逐步深化至系統層,交互體驗顛覆傳統,縮短換機周期。主芯片廠商針對主芯片廠商針對 AI 迭代產品,安卓旗艦機型迅速適配。迭代產品,安卓旗艦機型迅速適配。2023 年 10 月 25 日高通發布新一代旗艦平臺驍龍 8Gen3,率先支持多模態生成式 AI 模型,能夠在終端側運行高達 100 億參數的模型,面向 70 億參數大語言模型每秒生成高達 20 個 token。高通發布驍龍 8Gen3 后,小米 14 系列首發搭載,自 10 月31 日首銷至 11 月 10 日,全渠道總銷量高達 144.74 萬臺,創下小米高端旗艦銷量紀錄。蘋
40、果在蘋果在 AI 方向布局長久,終端落地具備超預期潛力。方向布局長久,終端落地具備超預期潛力。2014 年蘋果在其新一代架構芯片 SoC 中加入專門的 AI 芯片,設計思路由 CPU 和 GPU 處理 AI 任務轉向由專門的 AI 芯片進行處理。目前蘋果 A 系列芯片已更新至 A17,每秒 AI 算力達到 35TOPS。同時,為了能夠在終端設備上高效執行更高難度的機器學習任務,蘋果落地了其神經引擎處理器(Apple Neural Engine)。蘋果幾乎在所有自研芯片中都加入了 20/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NPU 模塊,從 Mac 電
41、腦中用的 M1、M2 系列芯片到 iPhone 中的 A 系列芯片,無一例外。這也是蘋果各類產品可以高效實現 AI 功能的底層基礎技術支撐。盡管蘋果 Siri 在 AI 應用上的升級速度、力度甚至已落后于其他廠商,但在芯片 AI 算力以及 AI 嵌入功能上也已做了充分布局,依然是 AI Agent 手機端落地競爭中最有力的參與者。蘋果與博通合作開發人工智能芯片,可能將在蘋果與博通合作開發人工智能芯片,可能將在 2026 年準備好投入生產。年準備好投入生產。據集微網報道,蘋果公司正在積極開發其首款專為人工智能設計的服務器芯片。據三位直接了解該項目的人士透露,這家 iPhone 制造商正在準備應對
42、其新 AI 功能的強烈計算需求。如果蘋果成功開發出這款內部代號為 Baltra 的 AI 芯片,并且預計在 2026 年準備好進行大規模生產,這將標志著該公司硅團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該團隊在設計 iPhone 的尖端芯片方面磨練了專業知識,隨后進一步發展到設計 Mac 處理器,這些處理器為性能和能效樹立了新標準。AI 手機初期是讓手機初期是讓 App 擁有擁有 AI 功能,未來要讓操作系統層面通過功能,未來要讓操作系統層面通過 AI 去實現交互功能。去實現交互功能。App 擁有 AI 功能。如 AI+圖像(生成、修改等)、AI+文字(完善/建議對話,書寫,總結等)、AI+語音(實時翻譯等),本
43、質上是創意創作和效率提升,這些功能經過精細打磨,能在一定程度打動部分用戶,但很難產生使用上的“質變”。只有交互上的質變才能真正顛覆式的創新。系統 AI 化,即手機能通過理解用戶個性化情景,通過 AI 拆解用戶的需求、達成步驟,通過調用不同 App 的信息完成用戶的復雜需求。例如榮耀的“一句話點咖啡、一句話取消自動續費”,便是類似場景的雛形。能夠認為,這一功能的本質是減少用戶的使用摩擦,最終目標是每個人手機上都有一個類似私人助理的智能體(AI Agent)。實現這些功實現這些功能能,需要對用戶的數據、各家需要對用戶的數據、各家 App 的服務有全局的掌握、理解與調度,單一的服務有全局的掌握、理解
44、與調度,單一 App 難以獲得足夠權限進難以獲得足夠權限進行操作,因此,行操作,因此,未來手機的未來手機的 AI 化,將會是手機廠商與擁有生態數據的應用共同協作的成果?;?,將會是手機廠商與擁有生態數據的應用共同協作的成果。目前實現手機系統目前實現手機系統 AI 化有兩條技術分支:意圖框架與純視覺,化有兩條技術分支:意圖框架與純視覺,而這兩條技術路線的起步,都需要依賴大模型對手機屏幕的理解與任務規劃,區別在于如何跨應用調度。意圖框架方案:在手機后臺調用應用API(須 App 授權),實現任務。以蘋果手機為例,實現 Apple Intelligence 分為三步:第一步,借助Ferret-UI 實
45、現屏幕上下文理解;第二步,語義信息檢索;第三步,借助意圖框架(App Intents)實現跨 APP 功能調用。谷歌安卓也有類似的意圖框架。在應用程序中導入 App Intents 功能較為簡單,在學習開發者文檔后,使用 App Intents 將數據類型實現為 Entities,并使用 App Intents 設置 Shortcuts 的過程十分簡易。谷歌的意圖框架方案App Actions,于 2019 年在 Google I/O 大會上首次亮相。21/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純視覺方案:純視覺方案:以智譜 AutoGLM 為例,數
46、據的獲取和操作,都是通過安卓的無障礙權限來控制的。無障礙服務(Accessibility Service)是一套可以模擬操作的系統級別的 API。用戶同意 AI 應用獲取無障礙服務的權限之后就可以模擬操作,來控制用戶的手機。無障礙被廣泛用于搶紅包、自動回復、一鍵獲取權限等應用中。但是開啟了無障礙服務之后,因為需要實時監控手機,會引起手機的卡頓及嚴重的隱私問題。如果 APP 的 UI 發生修改,如位置、長相、運營規則改變,Auto GLM 可能會失效。智譜 AI、谷歌、微軟、Anthropic、騰訊等機構也在研究類似的純視覺方案。意圖框架方案推行不易,但具備長期可發展性。意圖框架方案推行不易,但
47、具備長期可發展性。意圖框架需要第三方 App 的適配,因此對于蘋果的封閉系統來說更易推行,具備容易適配、開發門檻低、生態圈成熟等優勢。而谷歌的安卓系統廠商眾多,不同廠商的設備型號繁多,適配難度相對更大。意圖框架方案的優點在于算力需求與準確度,其算力需求在于屏幕理解與任務拆解,在任務執行上,由于是調用 App API,所需算力較小,同時準確度有保障。對于第三方 App 來說,意圖框架方案可以避免數據泄露,降低遭到爬蟲等惡意攻擊的風險,最大程度保護第三方 app 的自主可控,能夠認為在 AI 深度交互的未來,意圖框架方案更具備潛力。iPhone16/17 創新一覽:創新一覽:1)iPhone16
48、系列升級:系列升級:系統及軟件層面,iPhone16 系列都將預裝 iOS18,并搭載 Apple Intelligence;硬件層面,(1)屏幕:Pro 和 Pro Max 屏幕尺寸略有增大,Pro 將從 6.1 英寸增至 6.3 英寸,Pro Max 將從 6.7 英寸增至接近 6.9 英寸;(2)芯片:采用 A18 系列芯片(臺積電N3E);(3)內存:全系采用 8GB 內存;(4)光學:Pro 和 Pro Max 將配備 48MP 超廣角攝像頭和四重反射棱鏡相機,支持 5 倍光學變焦;(5)電池:Pro 和 Pro Max 電池容量將分別達到 3577mAh(+303)和 4676mA
49、h(+254);(6)其他:側鍵按鈕升級等。2)iPhone17 系列創新力度加大:系列創新力度加大:幾款機型的攝像頭或將大幅升級(部分升級為 48MP 長焦鏡頭+24MP 前置攝像頭),搭載 A19 系列芯片,更大的內存,以及全新超薄的 Air(Slim)型號。22/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iPhone16/17 硬件升級一覽:硬件升級一覽:原生鴻蒙興起,華為全方位布局原生鴻蒙興起,華為全方位布局 AI 生態。生態。HarmonyOS 經過經過 4 個版本的迭代,截至個版本的迭代,截至 2024 年年 6 月,月,鴻蒙生態設備超過鴻蒙
50、生態設備超過 9 億,開發者數量超過億,開發者數量超過 230 萬。萬。根據 IDC 數據,HarmonyOS 手機自 2021Q1 開始出貨,3Q24 HarmonyOS 手機出貨量 1131 萬部,同比增長 40.46%。鴻蒙系統手機目前已經搭載在四十余種機型上,2023 年搭載 HarmonyOS 銷量最高的機型是 Mate60pro,全年銷售 514 萬部。搭載HarmonyOS 的手機平均單價明顯高于安卓系統手機的平均水平,隨著 2023 下半年華為推出新的高端旗艦機型,搭載 HarmonyOS 的手機平均單價在 4Q23 顯著提升至 892 美元,同期安卓系統手機平均單價為 307
51、 美元。HarmonyOS 手機在智能手機市場滲透率由 2021 年的 0.52%提升至 1-3Q24 的 4.15%。23/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HarmonyOS4.0 實現更廣泛的設備覆蓋,引入實現更廣泛的設備覆蓋,引入 AI 大模型。大模型。2023 年 8 月 4 日,HarmonyOS4.0 操作系統正式發布。此次升級加入了 AI 大模型,HarmonyOS4.0 車機系統將搭載 AI 大模型,使得系統可以更好的適應各種場景。同時該系統可實現更廣泛的設備支持,包括車機、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多種設備。此外,本次系統升級也帶來
52、多屏跨設備投屏、趣味心情主題、智能識別和 AI 摳圖技術等。HarmonyOS NEXT 是華為推出的下一代全場景智能操作系統,是實現萬物互聯的全場景操作系統上是華為推出的下一代全場景智能操作系統,是實現萬物互聯的全場景操作系統上的重要里程碑,實現不同的設備使用同一個系統。的重要里程碑,實現不同的設備使用同一個系統。在華為的鴻蒙生態千帆啟航儀式上,HarmonyOS NEXT 首次亮相,并宣布將在 2024 年第四季度正式商用。2024 年 6 月 HarmonyOS NSXT 面向開發者和先鋒用戶啟動 Beta。2024 年 10 月,華為正式發布全新操作系統 HarmonyOS NEXT,
53、由于該系統不再兼容安卓應用,因此該系統也被稱為純血鴻蒙系統。純血鴻蒙進行了全棧自研,不再兼容安卓應用,僅支持鴻蒙內核和鴻蒙系統的應用。截至 2024 年 10 月鴻蒙操作系統代碼量超 1.1 億行,注冊開發者達到 675 萬,鴻蒙生態設備數量超過 10 億,上架的原生應用和原服務超過 15000 個。HarmonyOS NEXT 是鴻蒙系統自 2019 年以來最大升級,是我國首個全棧自研操作系統,在原生智能方面,HarmonyOS NEXT 將 AI 與操作系統深度融合,將 AI 能力融入到各子系統中,AI 助手小藝升級為智能體。原生智能原生智能 OS 需要具備統一的需要具備統一的 AI 系統
54、底座、原生智能應用、系統級智能體、開放生態四大核心要素。系統底座、原生智能應用、系統級智能體、開放生態四大核心要素。統一的統一的 AI 系統底座:系統底座:全新打造的 AI 系統底座,在 OS 層提供統一的 AI 基礎模型、數據接入、模型與算力調度能力等,同時為 OS 其他子系統提供協調一直的智能化改造。24/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原生智能應用:原生智能應用:對用戶日常使用的系統應用(如電話、消息、圖庫等)和服務(掃碼、圖片編輯)進行智能化升級。小藝超級智能體:小藝超級智能體:為用戶提供體系化、可拓展、全場景智能能力,與領域 Agen
55、t 一期相互協作完成復雜任務。生態開放:生態開放:為三方生態應用提供開放的模型開發和部署能力、高價值 AI 組件能力、領域 Agent 開發平臺能力。華為將推動 AI 大模型技術全面融入終端系統,重構以 AI 為中心的鴻蒙原生智能,將小藝升級為系統超級智能體(AI Agent),實現多模態交互、全場景融合感知、生態寫協作以及隱私安全保護,通過端云協同構筑強大、統一的全場景智能。2、AI 終端創新之終端創新之 TWS 3Q24 全球全球 TWS 耳機出貨量耳機出貨量 7483 萬部,同比增長萬部,同比增長 11.5%。根據 IDC 數據,2023 年全球 TWS 耳機出貨量 2.49 億部,同比
56、增長 1.84%;3Q24 全球 TWS 耳機出貨量 7483 萬部,同比增長 11.5%,環比增長 15.3%。分品牌來看,2023 年蘋果 AirPods 出貨量 7071 萬部,同比下降 23.17%;3Q24 AirPods 出貨量 1561 萬部,同比增長 4.9%,環比增長 6.0%。OWS 耳機耳機(開放式可穿戴立體聲開放式可穿戴立體聲)份額顯著提升。份額顯著提升。OWS 開放式耳機具備更舒適的佩戴體驗,根據Canalys 數據,全球 OWS 耳機 3Q24 同比增速幾乎翻了三倍,4Q23 開放式耳機占個人音頻市場的2.9%,3Q24 已提升至 6%。25/43 2025 年年
57、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TWS 耳機延伸耳機延伸 AI 功能新趨勢。功能新趨勢。1)Ola Friend:字節跳動收購 Oladance 后發布的首款 AI 智能體耳機,其最大看點是字節豆包大模型,集成了語音助手、實時翻譯、智能推薦和生活助理等功能,支持英語陪練、旅行導游、百科問答、音樂和情緒陪伴等。2)FILL:繼 Ola Friend 外市場上第二款支持豆包大模型 AI 的耳機,搭載中科藍訊 BT8951H,適配實時翻譯、會議紀要、實時對話等功能。3)科大訊飛:搭載 AI 會議助理、實現多場景錄音轉寫、32 種語言同傳翻譯、一鍵閃錄等。4)華為 Free
58、Buds Pro4:智慧降噪、接入小藝智能體等。AI 耳機新增智能體帶來多樣化功能應用。耳機新增智能體帶來多樣化功能應用。相對于傳統 TWS 耳機的 ANC 降噪功能,當前 AI 耳機在環境降噪、通話質量提升等方面均有智能化升級,同時支持多種新增的 AI 功能,例如 1)接入 AI 大模型作為 AI Agent;2)雙向實時翻譯;3)會議錄音轉寫&摘要等。AI 功能也成為耳機品牌差異化競爭的主要關注點之一。屏幕與攝像頭植入屏幕與攝像頭植入 TWS 耳機。耳機。WISHEE AiEar 在充電倉中加入可用于互動的顯示屏。根據環球網報道,蘋果計劃在 2026 年為 AirPods 系列耳機配備紅外
59、攝像頭模組,提升空間音頻體驗、強化空間計算生態、實現空中手勢控制。AI 耳機智能化對端側硬件與耳機智能化對端側硬件與 SoC 提出新要求。提出新要求。1)低功耗與長續航:當前 AI 耳機佩戴時間更長,且 AI Agent 需待機等待被喚醒,所以 SoC 逐漸往先進制程推進以滿足功耗與續航的高要求;2)輕量 NPU 算力:AI 耳機需要在各種復雜環境下清晰識別指令,因此需要輕量的 NPU 算力優化降噪,增強語音指令;3)OWS 耳機趨勢:OWS 開放式耳機形態相對于入耳式的 TWS 更具舒適度,且待機狀態下不影響日常溝通。26/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
60、報告研究報告 TWS 耳機有望成為大模型在端側的重要入口。耳機有望成為大模型在端側的重要入口。對于字節跳動、科大訊飛、塞那 sanag 等公司而言,公司本身不具備手機、平板等端側硬件能力,需要硬件方案商幫助推廣模型。因此 TWS 耳機成為了相對低成本,且契合 AI Agent 需求的端側入口。3、AI 終端創新之智能眼鏡終端創新之智能眼鏡 2024 年年 Meta 與雷朋合作推出與雷朋合作推出 Ray-Ban MetaAI 眼鏡,引爆市場。眼鏡,引爆市場。Ray-Ban Meta 可支持用戶設置各種提醒,如日程安排、重要會議或日常任務等,也支持掃描二維碼和電話號碼,將來該眼鏡還將添加AI 視頻
61、、實時翻譯等功能。Ray-Ban Meta 眼鏡推出后引爆市場,根據 TheVerge 數據,截至 2024 年 5月其出貨量已超過 100 萬副,全年有望超 200 萬部,同時小米正計劃于 2025 年推出新一代 AI 眼鏡,三星也已敲定 AI 智能眼鏡項目并計劃于 2025 年發布。成本、售價降至合理區間,成本、售價降至合理區間,2025 年將成年將成 AI 眼鏡爆發元年眼鏡爆發元年,有望成為下一代交互方式有望成為下一代交互方式。Meta 發布的AI 眼鏡價格低至 299 美元,已經與常規眼鏡的價格(千元人民幣)差距不大。根據明月鏡片招股書,2023 年中國眼鏡片銷售規模預計為 1.57
62、億副,若按照千元單機價值量估算,則 AI 眼鏡未來市場規???27/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達千億元。根據 TheVerge 數據,截至 2024 年 5 月 Ray-Ban Meta 出貨量已超過 100 萬副,全年預計超過 200 萬副,同時隨著更多玩家加入,預計 2025 年將成為 AI 眼鏡市場爆發元年。根據 Wellsenn XR 預計,2025 年后全球 AI 智能眼鏡市場迅速增長,到 2030 年全球 AI 智能眼鏡銷量有望達到 8000萬副。繼繼 Meta 之后,小米、三星、百度及諸多之后,小米、三星、百度及諸多 XR
63、公司紛紛布局公司紛紛布局 AI 眼鏡。眼鏡。百度于 2024 年 11 月發布了小度AI 眼鏡,預計 2025 年上市。小米計劃于 2025 年發布新一代 AI 眼鏡,全面對標 Ray-Ban Meta。三星同一時間也敲定了 AI 智能眼鏡的項目方案,預計 2025 年上市。蘋果內部也在推進代號“Atlas”的 AI 眼鏡項目。雷鳥、Rokid、蜂巢科技、新視界、寶島眼鏡、LOHO 眼鏡等也紛紛發布或者布局 AI 眼鏡。雷鳥、雷鳥、XREAL、蜂巢科技等、蜂巢科技等 XR 眼鏡玩家已經入局眼鏡玩家已經入局 AI 眼鏡,眼鏡,AI 眼鏡是終極眼鏡是終極 VR 設備的過渡產品。設備的過渡產品。AR
64、 眼鏡和 AI 眼鏡的區別在于:AR 眼鏡將重點放在虛擬與現實結合,強調顯示,更加依賴內容生態;而 AI 眼鏡更加注重通過 AI 提升語音交互能力,其 AI 助理屬性更強,和傳統眼鏡更為接近。XR 玩家進入玩家進入 AI 眼鏡領域優勢在于深厚的智能眼鏡研發基礎,劣勢在于眼鏡領域優勢在于深厚的智能眼鏡研發基礎,劣勢在于 AI 能力面臨挑戰:能力面臨挑戰:優勢:消費者選擇 AI 眼鏡時會考慮外觀等屬性,這方面 XR 相關公司通常已經迭代多款智能眼鏡產品,對用戶偏好、產品設計等有更豐富經驗。劣勢:AI 眼鏡的 AI 助理屬性更為突出,產品的競爭力很大程度決定于其 AI 表現效果,這要求生產廠商具有強
65、大的端側 AI 大模型能力。XR 相關公司通常多為硬件企業,軟件實力并不突出。AR 眼鏡市占率第一的眼鏡市占率第一的 XREAL 對對 AI 眼鏡發展持謹慎態度。眼鏡發展持謹慎態度。2023 年全球 AR 眼鏡市場中 XREAL 市占率 45%,排名第一,但 XREAL 創始人兼 CEO 徐馳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AR 眼鏡仍然處于上半場,需要不斷地進行技術研發的持續投入,并認為盡管 AI 是一個巨大的機會,但市面上大部分 AI 眼鏡都沒有手機好用。28/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AR 眼鏡玩家眼鏡玩家 Rokid 和雷鳥創新在和雷鳥創
66、新在 AI 眼鏡方面則更為激進,以期彎道超車。眼鏡方面則更為激進,以期彎道超車。2023 年全球 AR 眼鏡市場市占率排名位于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別是 Rokid 和雷鳥創新,二者均積極布局 AI 眼鏡,Rokid 于2024 年 11 月發布 Rokid Glasses,其基于多模態 AI 大模型,擁有 AI 問答搜索、AI 識物、AI 多語種翻譯等功能;雷鳥創新分別于 2024 年 9 月和 2025 年 1 月先后發布雷鳥 X3 和雷鳥 V3,產品支持 AI 語音助手、AI 翻譯、AI 音樂 DJ、對弈、調酒等功能?;ヂ摼W廠商探索互聯網廠商探索 AI 模型應用場景,模型應用場景,AI 眼鏡
67、是眼鏡是“硬件硬件+AI”的典型場景之一。的典型場景之一。隨著 AI 大模型的迅速流行,各家互聯網廠商逐漸將視角從 AI 大模型開發向 AI 應用終端聚焦,Meta 在 AI 眼鏡的成功表現迅速吸引其他互聯網廠商紛紛進入 AI 眼鏡領域?;ヂ摼W廠商在互聯網廠商在 AI 眼鏡領域的優勢在于其領先的眼鏡領域的優勢在于其領先的 AI 大模型能力,而其劣勢在于缺乏硬件產品的設計制大模型能力,而其劣勢在于缺乏硬件產品的設計制造經驗及傳統的銷售渠道。造經驗及傳統的銷售渠道。Meta 與雷朋合作推與雷朋合作推出出 Ray-BanMeta 產品,雷鳥創新與阿里云合作推出雷鳥產品,雷鳥創新與阿里云合作推出雷鳥
68、V3 產品。產品。由于互聯網廠商通常在大模型方面具備優勢,而在硬件生產領域涉足較少,因此其入局 AI 眼鏡最便捷的方式即與大模型能力較弱的 XR 相關公司合作,如 2023 年 9 月 Meta 與雷朋合作推出 Ray-BanMeta 產品,2025年 1 月雷鳥創新與阿里云合作推出雷鳥 V3 產品。字節跳動收購字節跳動收購 PICO、Oladance 可能意在入局可能意在入局 AI 硬件領域,百度自研小度硬件領域,百度自研小度 AI 眼鏡。眼鏡。除與其他廠商合作外,互聯網廠商也正通過收購、自研等方式入局 AI 眼鏡賽道,如字節跳動收購 XR 公司 PICO、開放式耳機品牌 Oladance
69、可能意在入局 AI 硬件領域;百度自研發布小度 AI 眼鏡;OpenAI 在去年招攬了Meta 前增強現實眼鏡項目負責人 Caitlin Kalinowski,開始在消費硬件方面布局。29/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消費電子廠商不斷創新可穿戴設備,消費電子廠商不斷創新可穿戴設備,AI 眼鏡是重要方向之一。眼鏡是重要方向之一。小米、華為、蘋果、三星等消費電子廠商長久聚焦可穿戴設備,從智能手表到 TWS 耳機再到 AR/VR 設備等,AI 眼鏡作為典型的可穿戴設備,是消費電子廠商可穿戴設備產品的重要方向之一。消費電子廠商進入消費電子廠商進入
70、AI 眼鏡領域優勢在于對電子產品的整體把控及強大的供應鏈管理眼鏡領域優勢在于對電子產品的整體把控及強大的供應鏈管理、優秀的品牌影響、優秀的品牌影響力等,劣勢在于進入該領域時間較晚。力等,劣勢在于進入該領域時間較晚。Ray-Ban 成功引爆成功引爆 AI 眼鏡市場后,眼鏡市場后,2024 年下半年開始各品牌年下半年開始各品牌 AI 眼鏡密集發布,推動行業迎來增長眼鏡密集發布,推動行業迎來增長期。期。2023 年 9 月 Meta 與雷朋合作推出的 Ray-Ban Meta 由于搭載了 Meta AI 智能助手,銷量出色成為AI 眼鏡行業標桿產品。進入 2024 年下半年后,雷鳥、Rokid、百度
71、、閃極等發布多款 AI 眼鏡新品,力求產品在重量、價格、AI 表現等方面超越 Ray-Ban Meta,產品加速迭代有利于其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從而推動行業進入快速增長期。30/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4、AI 終端創新之終端創新之 AI 陪伴玩具陪伴玩具 豆包大模型使用體驗較好,顯眼包豆包大模型使用體驗較好,顯眼包 AI 玩具引發關注度。玩具引發關注度。在 11 月的全球月活躍排行榜中,豆包 APP 的MAU 達到了 5998 萬,僅次于 OpenAI 的 ChatGPT,位列全球第二。中秋期間,字節跳動推出搭載豆包大模型的 AI
72、陪伴玩具“顯眼包”,在普通毛絨玩具的基礎上,內嵌 AI 大模型機芯,集合了火山引擎的多項 AI 技術,可進行中英雙語對話,廣受歡迎。海外 AI 陪伴玩具已有原型,2023 年 12 月玩具公司 Curio 基于 OpenAI 模型推出三個具有獨特個性的AI 毛絨玩具角色:Grok、Grem 和 Gabb,單個售價約 99 美金。FoloToy 率先布局率先布局 AI 玩具產品,玩具產品,SoC 公司配套合作。公司配套合作。初創公司 FoloToy 已開發 Fofo-火火兔、Meow-米兔、Octopus-八爪魚、Cactus-仙人掌、Kola-慢慢熊等多款 AI 陪伴玩具/早教機。公司 Mag
73、icbox 智能對話盒子可以安裝于任何玩具中,字節“顯眼包”同樣搭載了 Magicbox,而 FoloToy 的硬件升級文檔中采用了樂鑫科技的 esptool?;趦和旧碓~匯量有限且存在情感陪伴的需求,AI 陪伴玩具有望成為 AI Agent 最容易且最優的落地場景之一。結合谷子經濟,結合谷子經濟,SoC 探尋探尋 AIoT 新應用場景。新應用場景?!肮茸印痹醋浴癎oods”即商品,主要指漫畫、動畫、游戲、偶像等版權作品衍生出的周邊產品,具體包括海報、徽章、卡片、掛件、立牌、手辦、娃娃等。谷子經濟是近年來新興的新型消費現象,圍繞二次元 IP 周邊商品所形成的消費文化。31/43 2025 年
74、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根據艾媒咨詢數據,2024 年中國泛二次元用戶規模約 5.03 億人,預計 2029 年將達 5.7 億人(CAGR+2.53%);2024 年中國泛二次元及周邊市場規模約 5977 億元,2029 年則有望達到 8344 億元(CAGR+6.9%);2024 年中國谷子經濟市場規模約 1689 億元,未來谷子經濟市場規模將呈持續增長態勢,預計 2029 年有望達到 3089 億元(CAGR+12.83%)。AI+手機/PC/眼鏡/耳機雖是關注焦點,但 AI 玩具有望率先誕生爆款產品,為 SoC 公司打開新下游領域。AI 產品形態
75、可延伸拓展,智能化連接為核心重點。從玩具到谷子再到泛 IoT,WiFi/BT 接入云端模型的需求確定。從語音到視頻,從云端到端側。從語音到視頻,從云端到端側。當前 AI 耳機與玩具等產品均為對話類的產品形態,長期來看視頻類的AI 體驗門檻更低,也會有更優的體驗。同時,基于隱私的保護和定制化的需求,未來具備端側小模型的IoT 產品也將更受歡迎。而對于 SoC 公司而言,ISP 等視頻處理模塊,以及 NPU 算力等也將會是未來的發展重心。5、AI 終端創新之終端創新之 PC 疫情透支全球疫情透支全球 PC 需求,近年行業周期下行。需求,近年行業周期下行。據 IDC 數據,2020 年之前全球 PC
76、 年出貨量維持在 2.7 億臺左右。2020 年后受全球疫情影響,遠程辦公、網課等需求興起,2020-2021 年間全球 PC 市場快速增長,出貨量從 2019 年的 2.7 億臺增長至 2021 年的 3.6 億臺,增長率達到 24.3%。疫情期間工作模式轉變刺激了用戶對 PC 的需求,促使部分換機需求提前。進入 2022 年后,隨著用戶回歸傳統工作模式,PC 市場開始進入低迷期,2023 年全球 PC 出貨量達到 2.6 億臺,已跌至低于 2019 年的水平。廠商庫存水平向好,廠商庫存水平向好,PC 需求觸底回暖。需求觸底回暖。選取主流 PC 整機廠商聯想、戴爾、惠普、宏碁、蘋果和華碩,對
77、比 2019-2023 年各家存貨情況。2023 年行業整體庫存水平開始下降。此外整體存貨周轉率也有所改 32/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善,證明廠商主動消化渠道庫存,而且市場需求有所回暖。據 IDC 數據,目前 PC 消費市場的主流換機周期為 3-5 年,經過疫情后兩年的清庫存階段以及疫情期間購買的 PC 更換周期的到來,2024 年開始PC 出貨量開始實現正增長,24Q2 全球 PC 總出貨量同比增長 3%,達到 6490 萬臺,行業需求開始復蘇。AIPC 是指加入人工智能功能的個人電腦,能夠顯著提供用戶價值。是指加入人工智能功能的個
78、人電腦,能夠顯著提供用戶價值。AIPC 全稱為人工智能個人計算機,是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個人計算設備的新一代產品。在引入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人工智能技術后,AI 能夠與 PC 協作,通過云端或在電腦端獨立運行大型語言模型,更好地理解用戶需求,提供更智能、個性化的服務,從而改變和重塑 PC 用戶體驗。AIPC 能夠針對工作、學習、生活等通用場景,提供個性化創作服務、私人秘書服務、設備管家服務在內的個性化服務等。AIPC 的發展分為兩個階段,分別是啟動階段(的發展分為兩個階段,分別是啟動階段(AI Ready)和商業化階段()和商業化階段(AI On)。)。2023 年,啟動階段的
79、 AIPC 陸續上市。這類 AIPC 在硬件上具有一定 AI 加速算力,但尚不具備完整的 AIPC 特征。主要表現在芯片計算架構的升級上,新的 CPU 集成了 NPU 計算單元,實現了更高的能效比,提高了計算速度,并在運行過程中表現出更高的穩定性和可靠性。2024 年開始,具備完備年開始,具備完備 AIPC 核心特征的產品核心特征的產品逐步投放市場,符合商業化階段標準。逐步投放市場,符合商業化階段標準。表現為 AIPC 能夠實現端邊協同計算、跨設備互聯接力,甚至能夠基于個人數據和使用歷史,在邊緣私域環境下實現個人大模型的微調訓練。各大廠商紛紛開啟各大廠商紛紛開啟 AIPC 競賽:競賽:33/4
80、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蘋果:蘋果:軟硬件布局,尚未發布商業化階段 AIPC 產品。軟件端:蘋果將為全產品線配置個人化智能系統Apple Intelligence,將生成式模型置于 iPhone、iPad、Mac 核心,根據個人情景為用戶提供智能協助。Apple Intelligence 測試版本會在 2024 年秋季隨 macOS Sequoia 推出,支持 M1 芯片以及后續機型。蘋果正在將 ChatGPT 訪問集成到 iOS18、iPadOS18 和 macOS Sequoia 體驗中,用戶無需在工具之間跳轉即可訪問其專業知識以及圖
81、像和文檔理解功能;硬件端:發布 M4 芯片布局 AIPC,將采用臺積電 3nm工藝,增強渲染及 AI 能力,算力達 38TOPS。宏碁:宏碁:宏碁于 2024 年 3 月起逐步發售 SwiftGO(非凡 GO)系列 AIPC 產品,率先推出的非凡 GO14 及16 搭載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并內置 Windows11 中 Copilot 進行集中式生成式 AI 協助。宏碁于 6 月推出Swift14AI,為旗下首款 Copilot+PC,搭載高通驍龍 X Elite 處理器,包含更多 AI 工具及應用,并集成專用 AcerSense 程序快速訪問所有 AI 功能,在 2024 年 7 月開始發售。
82、惠普:惠普:惠普于 2024 年 3 月發布了多款初代 AIPC 產品,包括 AI HP Elite 和 Pro PC 產品系列,搭載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在 Windows 中采用 Copilot 以及 Z 系列移動工作站?;萜沼?6 月發布了兩款新一代AIPC 產品 OmniBook X AIPC 以及 EliteBook Ultra AI PC,采用驍龍 X Elite 處理器。戴爾:戴爾:2024 年 5 月,戴爾推出一系列搭載驍龍 X Elite 和驍龍 X Plus 處理器的 Copilot+PC,包含XPS13、Inspiron 靈越 14Plus、Inspiron 靈越 14、La
83、titude7455 以及 Latitude5455,提供面向消費以及商業多種選項。微軟:微軟:2024 年 5 月,微軟發布兩款 AIPC 新品 Surface Pro 以及 Surface Laptop。新品搭載驍龍 X Elite和驍龍 X Plus 處理器,提供長效續航,將 AI 助手 Copilot 全面引入 Windows 系統,由 OpenAI 全新模型 GPT-4o 提供支持。華為:華為:2024 年 4 月,新款華為 MateBook X Pro 發布,為華為首款 AIPC 產品。MateBook X Pro 應用華為盤古大模型,并搭載超過 100 個 AI 大模型智能體,覆
84、蓋辦公、學習、創作、軟件開發等多種場景。34/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AIPC 快速登陸市場后,有望拉動快速登陸市場后,有望拉動 PC 市場進入新一輪增長。市場進入新一輪增長。據 IDC 預測,中國 PC 市場將因 AIPC 結束負增長,在未來 5 年中保持穩定增長態勢。PC 市場總規模將從 2023 年 3900 萬臺增至 2027 年5000 萬臺以上,CAGR 約 6.4%。AIPC 在中國 PC 市場中新機的裝配比例將在未來幾年中快速攀升,于2027 年達到 85%,成為 PC 市場主流。2024 年中國終端設備市場中,將有超過
85、半數的設備在硬件層面具備針對 AI 計算任務的算力基礎,2027 年將攀升至近 80%。據 Canalys 數據,預計 2024 年全球AIPC 出貨量達 4800 萬臺,占 PC 出貨總量的 18%,預計到 2028 年,全球 AIPC 出貨量將達 2.1 億臺,占比達 70%,2024-2028 年 CAGR 達 43.8%。隨著隨著 AI 性能的持續提升及應用場景不斷拓寬,預計性能的持續提升及應用場景不斷拓寬,預計 AIPC 銷售價格將穩步上漲。銷售價格將穩步上漲。據 IDC 數據,未來 5年消費市場中 AI 筆記本電腦均價在 5500-6500 元水平,AI 臺式電腦均價在 4000
86、元左右水平;中小企業市場中 AI 筆記本電腦均價在 5000-6000 元水平,AI 臺式電腦均價在 3500 元左右;大型企業市場中AI 筆記本均價在 5500-6000 元水平,AI 臺式電腦均價在 4000 元左右。35/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6、其他其他 AI 終端終端 顯示器、家電、機器人等終端積極引入顯示器、家電、機器人等終端積極引入 AI。除手機、PC、智能眼鏡、耳機外,其他終端如 IT 顯示屏、電視、掃地機、人形機器人、玩具、學習機等都在引入 AI(即使產品本身不具備推理能力,也會云端接入大模型):三星:在 CES-2
87、025 上發布 SamsungVisionAI,展示 AI 屏幕新突破,推出 NeoQLED8K 等顯示器新品,并與微軟合作。SamsungVisionAI 可偵測環境、升級功能(一鍵搜尋、通話即時翻譯、生成式桌布等),提升畫質音效,實現智慧生活互動。優必選:在 CES-2025 上發布智能割草機 M10,這款產品搭載高通機器人 RB1 平臺。RB1 內置機器視覺技術,提供端側智能,并面向更小尺寸的終端和更低的功耗場景進行優化,讓設備在復雜庭院環境中也能輕松應對,具備無邊界割草、廣域連接與全自動化操作。TCL:在 CES-2025 上稱,其海外旗艦電視系列將接入 Google AI 大模型 G
88、emini,有望于 2025 年內推出全球首臺搭載 GeminiAI 功能的電視。六、相關公司六、相關公司 1、瑞芯微:以瑞芯微:以 RK3588 為引領,為引領,IoT&AIoT 平臺共發展平臺共發展 瑞芯微致力于大規模集成電路及應用方案的設計、開發和銷售,構建了多種算力、不同場景的 AIoT SoC 系列芯片平臺,是國內人工智能物聯網國內人工智能物聯網 AIoT SoC 芯片的領先者。芯片的領先者。公司在深入布局視覺、音頻、視頻等 AI 算法的同時高效支持主流模型架構,賦能汽車電子、機器視覺、運營商、音頻、工業控制等多元領域,為其數字化升級提供深厚技術支持。根據公司 2023 年年報,智能
89、應用處理器芯片營收 19.1 億,占比 89.5%,數?;旌闲酒瑺I收 1.8 億,占比 8.7%。36/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旗艦芯片引領,下游旗艦芯片引領,下游 AIoT 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公司致力于打造旗艦芯片引領 IoT 平臺和 AIoT 平臺發展的全系列芯片產品格局。其中,旗艦芯片 RK3588 作為國內 SoC 國產旗艦產品,是中高端消費環境中極少數國產芯片選擇,富有稀缺性。其高性能、高通用性與豐富的 IP 集成高度對標海外高端產品,應用于車載、ARMPC、AR/VR、邊緣計算等多種領域。目前旗艦芯片 RK
90、3588 客戶需求與項目持續增長,帶領公司的芯片平臺在 AIoT 各領域持續突破。此外,IoT 平臺和 AIoT 算力平臺擁有不同性能和算力水平,能夠滿足下游百行百業的多樣化算力需求,為下游客戶及生態伙伴提供多元化的產品選擇。當前公司能夠提供從 0.2TOPs 到 6TOPs 的不同算力水平的 AIoT 芯片,其中 RK3588、RK3576 帶有 6TOPs NPU 處理單元,能夠支持端側主流的 0.5B3B 參數級別的模型部署,可通過大語言模型實現多種高級功能,并實現多模態搜索、識別,有效解決不同 AIoT 場景的痛點。目前基于公司芯片支持的終端產品包括 AI 學習機、智能音箱、詞典筆、會
91、議主機、桌面機器人算力終端等。2、恒玄科技:恒玄科技:AI 賦能可穿戴賦能可穿戴設備,設備,SoC 龍頭拓寬成長空間龍頭拓寬成長空間 恒玄科技主營業務是智能音視頻智能音視頻 SoC 芯片的研發、設計與銷售芯片的研發、設計與銷售,為客戶提供 AIoT 場景下低功耗無線邊緣智能主控平臺芯片。公司芯片集成多核 CPU、Wi-Fi/BT 基帶和射頻、電源管理、存儲、聲學和音頻系統、圖像和視覺系統、嵌入式 AI 處理器等多個功能模塊,是智能終端的主控平臺芯片。公司芯片產品廣泛應用于智能可穿戴和智能家居領域的各類低功耗智能音視頻終端。在智能可穿戴市場,公司主要為 TWS 耳機、智能手表/手環、智能眼鏡等產
92、品提供主控芯片;在智能家居市場,公司主要為智能音箱、智能家電和其他各類全屋智能終端產品提供主控、音頻、屏顯及無線連接類芯片。公司預計 2024 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為 324,300 萬元到 328,300 萬元,同比增長 49.02%到 50.85%。根據公司 2023 年年報,智能藍牙芯片收入 11.7 億,占比 53.7%,普通藍牙芯片收入 3.6 億,占比 16.6%。AI 拓展可穿戴設備增長空間,拓展可穿戴設備增長空間,SoC 龍頭有望深度受益。龍頭有望深度受益。搭載恒玄科技 BES2700ZP 芯片的字節跳動Ola Friend AI 耳機,能夠接入大模型技術,為用戶提供智能交互、信息
93、查詢等服務。智能眼鏡領域,便攜性、交互性以及性價比(與傳統產品價格相似)三重結合有望賦能產品落地,端側 AI 推動 AR 智能眼鏡具備獨立算力。例如,魅族 MYVUAR 智能眼鏡搭載 BES2700 芯片,集成音頻 DSP、ARMCPU、低功耗顯示系統控制器,內置 BECO NPU,外掛 WiFi 芯片 BES2600iWA,可連接到手機與云端。此外,恒玄科技 BES2800 芯片采用 6nmFinFET 工藝,較上代 BES2700,CPU 算力提升 1 倍,NPU 算力提升 4 倍,提升算法運行速度的同時能夠支持更低功耗下智能眼鏡在圖像處理、語音交互等方面的應用。37/43 2025 年年
94、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3、中科藍訊:接入豆包大模型,戰略布局中科藍訊:接入豆包大模型,戰略布局 AI 耳機耳機 中科藍訊主要從事無線音頻中科藍訊主要從事無線音頻 SoC 芯片的研發、設計與銷售,是國內領先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之一。芯片的研發、設計與銷售,是國內領先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之一。公司形成了以藍牙耳機芯片、藍牙音箱芯片、智能穿戴芯片、無線麥克風芯片、數字音頻芯片、玩具語音芯片、AIoT 芯片、AI 語音識別芯片八大產品線為主的產品架構,產品可廣泛運用于 TWS 藍牙耳機、頸掛式耳機、頭戴式耳機、商務單邊藍牙耳機、藍牙音箱、車載藍牙音響、電視音響、智能
95、可穿戴設備、無線麥克風、語音玩具、物聯網設備等無線互聯終端。根據公司 2023 年年報,藍牙耳機芯片營收 8.63億,占比 59.61%,藍牙音箱芯片營收 3.40 億,占比 23.52%。訊龍三代芯片與字節火山引擎合作,布局端側訊龍三代芯片與字節火山引擎合作,布局端側 AI。公司訊龍三代 BT895x 芯片內置 RISC-VCPU+HiFi4高性能 DSP,并采用 CPU+DSP+NPU 的多核架構,能夠在低能耗、高算力下滿足音頻類 AI 算法的應用開發。訊龍三代芯片與字節旗下火山引擎合作,搭載于市面第二款支持豆包大模型的 AI 耳機:FIIL GS Links AI 高音質開放式耳機。目前
96、已適配實時翻譯、會議紀要、實時對話等功能,滿足 AI 耳機端側對語音處理、高速音頻傳輸等的需求,未來也將持續推出不同情境下的 AI 新功能。此外,百度旗下小度添添 AI 平板機器人的智能音箱也已搭載訊龍三代芯片,客戶擁有高水準聲樂體驗之外,也可體驗 AI語音交互功能。公司藍牙音頻芯片 AB5656C2、AB5636A 也已分別搭載于 MINISO 名創優品智能音樂眼鏡、WITGOER 智國者 S03 智能音頻眼鏡,眼鏡支持清晰語音通話、音樂播放、智能拍照等多樣化功能。公司將以“藍訊訊龍”系列高端芯片為抓手,進一步向終端品牌客戶滲透,逐步形成以“知名手機品牌+專業音頻廠商+電商及互聯網公司”為核
97、心終端客戶的更完整的品牌和市場布局。4、兆易創新:端側兆易創新:端側 AI 數據量提升,存儲數據量提升,存儲需求擴張需求擴張 兆易創新主要業務為存儲器、微控制器和傳感器的研發、技術支持和銷售。公司現有產品主要分為存儲器產品、微控制器產品以及傳感器產品。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工業、消費類電子、汽車、物聯網、計算、移動應用以及網絡和電信行業等各個領域,助力社會智能化升級,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無晶圓廠全球排名第一的無晶圓廠 Flash 38/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供應商、中國排名第一的供應商、中國排名第一的 MCU 供應商、中國排名第二的指紋傳感器
98、供應商。供應商、中國排名第二的指紋傳感器供應商。根據公司 2023 年年報,存儲芯片銷售收入 25.56 億,占比 70.78%,微控制器收入 4.44 億,占比 22.86%。端側模型加大存儲容量,端側模型加大存儲容量,NOR Flash 迎來迎來量價齊升。量價齊升。伴隨 AI 在端側設備的應用,為存儲更多的固件和代碼程序,對 NOR Flash 的容量需求不斷加大,尤其是中大容量 NOR Flash。例如,字節跳動的豆包 Ola FriendAI 耳機單只內部配備兩顆 128MbNOR Flash,高于普通 TWS 耳機的配備量。兆易創新作為 NOR Flash 龍頭企業,不斷在該領域進行
99、技術革新,其推出的 1.2V SPI NOR Flash 產品系列,通過供電電壓的改變解決系統電壓對齊的問題,其數據傳輸速度、讀寫功耗等關鍵指標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并提供多種工作模式,降低功耗。目前,在豆包 Ola Friend AI 耳機等產品中,公司出產的 NOR Flash存儲芯片正發揮關鍵作用。5、水晶光電:前瞻布局水晶光電:前瞻布局 AR 技術,迎接技術,迎接 AR 光學升級紅利光學升級紅利 水晶光電主營業務為光學影像、薄膜光學面板、汽車電子(AR+)、反光材料等領域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堅守光學賽道創新發展,是全球卓越的一站式光學解決方案專家。全球卓越的一站式光學解決方案
100、專家。目前公司已構建光學元器件、薄膜光學面板、半導體光學、汽車電子(AR+)、反光材料五大業務板塊,產品形態已由單一的光學元器件向元器件、模組及解決方案并存轉型,產品已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相機、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安防監控、車載光電、元宇宙 AR/VR 等領域。根據公司 2023 年年報,光學成像元器件營收 24.46 億元,占比 48.19%,薄膜光學面板營收 18.49 億元,占比 36.43%。戰略布局戰略布局 AR 眼鏡,眼鏡,AI 推動光學升級。推動光學升級。公司把握 AI 驅動下 AR 眼鏡市場的發展機遇,在相關領域的技術研發上積極布局,已具備為 VR/AR/MR 設備提供從
101、光學材料(晶圓、方片)到各類光學元器件、近眼虛空顯示的各類光波導技術及光機的一站式光學解決方案能力,包括衍射光波導、反射光波導、Birdbath 等。公司尤其聚焦反射光波導領域,將繼續整合相關資源,圍繞量產實現設計、工藝和檢驗的技術跟進,有望突破反射光波導量產難題,推動 AR 產業發展進程。39/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6、漫步者:漫步者:AI 為聲音賦能,重塑音頻設備領導品牌為聲音賦能,重塑音頻設備領導品牌 漫步者主要從事家用音響、專業音響、汽車音響、耳機及麥克風等消費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公司已發展成為以音箱、耳機為核心產品,
102、以精湛的電聲技術、知名品牌、精細化管理、精良的制造工藝和產品品質而聞名業界的高新技術企業和行業領導品牌。根據公司 2023 年年報,耳機類產品收入17.9 億,占 64.3%,音響類產品收入 8.3 億,營收占比 30.7%。立足國內市場,線上線下兩手抓,加速產品出海。立足國內市場,線上線下兩手抓,加速產品出海。在海外市場擴展方面,一方面公司穩步推進線下渠道的進一步增長,如北美區域的 Best Buy、日本的電器連鎖等傳統渠道;另一方面,公司在亞馬遜、樂天、LAZADA 和 SHOPEE 等國際電商渠道取得了快速的業務收入增長;此外,公司積極開展海外社交媒體和品牌獨立站的運營。在多方面的努力下
103、,公司將以往在多媒體音箱領域的品牌優勢延伸至耳機產品線,公司口碑及品牌影響力在全球年輕購買群體中得到了極大的擴展。公司積極擁抱公司積極擁抱 Al,加速端側,加速端側 AI 產品落地。產品落地。公司已經協同互聯網平臺推出搭載 AI 語音助手的 TWS 耳機,目前有多項產品開發已使用或將要使用相關 AI 技術。作為國內 TWS 耳機市占率最高的第三方耳機廠商,用戶數量優勢顯著,是各個無智能終端布局的 AI 公司的優選合作廠商,公司有望成為”海納百川“的邊緣Al 終端平臺型公司。7、國光電器:國光電器:AI 語音時代,老牌電聲龍頭再煥生機語音時代,老牌電聲龍頭再煥生機 國光電器前身是 1956 年成
104、立的廣州市國光廣播器材廠,后經歷多次改制,于 2005 年上市。目前,公司主營業務主要是音響電聲類業務及鋰電池業務,其中,音響電聲類業務主要產品包括揚聲器、藍牙音箱、智能音箱、汽車音響、專業音響、VR/AR 產品、電腦周邊音響、Wi-Fi 音箱、soundbar 產品、耳機等;鋰電池業務的主要產品運用于無線耳機、智能音響、可穿戴設備、電子煙、無人機等產品。大客戶戰略優勢顯著,科技企業加碼切入大客戶戰略優勢顯著,科技企業加碼切入 AIGC 智能音箱。智能音箱。公司在海內外均具備優質客戶資源,為智能音箱重要參與者。由于歷史悠久,公司沉淀積累了巨型平臺客戶資源,并沿用“大客戶戰略”,海外市場,公司與
105、亞馬遜建立合作關系,在國內擁有百度、華為等客戶。根據 2023 年公司年報,第一大客戶實現營收額 24.8 億元,占比 41.8%??梢钥吹?,全球大科技企業均在逐步入局 AIGC 智能音箱:1)2024 年9 月,亞馬遜推出新款基于生成式 AI 的 Alexa 智能音箱,可提供類似于 ChatGPT 的對話交流服務。2)天貓精靈與通義千問結合,已實現教育、行程管理等高階功能,具備多輪對話能力,產品體驗較先前產品大幅提升。3)微軟在 2017 年就已與哈曼合作,推出 invoke 智能音箱。公司憑借優質的大客戶資源,未來有望持續智能音箱的大幅滲透。40/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106、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各垂類快速發展,智能汽車各垂類快速發展,智能汽車、XR 也是未來看點。也是未來看點。隨著傳統音響產品的普及,傳統藍牙音響產品進入增長瓶頸,音響行業的主要看點在于汽車、XR 等各垂類聲學配件的發展。例如智能汽車時代,“造車新勢力”與傳統車廠均對汽車音響視作“智能座艙”重要一環,著力對環繞立體聲、音響布局、音質和娛樂功能等進行加強。此外,XR 的興起也有望給音響行業帶來新的機遇。8、歌爾股份:歌爾股份:“精密零組件精密零組件+智能硬件整機智能硬件整機”雙輪驅動,雙輪驅動,AI+元宇宙引領未元宇宙引領未來成長來成長 公司主營業務包括精密零組件業務、智能聲學整機
107、業務和智能硬件業務。公司主營業務包括精密零組件業務、智能聲學整機業務和智能硬件業務。其中,精密零組件業務聚焦于聲學、光學、微電子、結構件等產品方向,主要產品包括微型揚聲器/受話器、揚聲器模組、觸覺器件(馬達)、無線充電器件、天線、MEMS 聲學傳感器、其他 MEMS 傳感器、微系統模組、VR/MR 光學器件及模組、AR 光學器件、微納光學器件、3D 結構光模組、AR 光機模組、AR HUD 模組、精密結構件等,上述產品廣泛各類智能終端產品中。智能聲學整機業務聚焦于與聲學、語音交互、人工智能等技術相關的產品方向,主要產品包括 TWS 智能無線耳機、有線/無線耳機、智能音箱等。智能硬件業務主要產品
108、包括 VR 虛擬現實產品、MR 混合現實產品、AR 增強現實產品、智能可穿戴產品、智能家用電子游戲機及配件、智能家居產品等。41/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AI 語音交互浪潮將至,聲學零組件語音交互浪潮將至,聲學零組件+智能聲學整機業務重回成長。智能聲學整機業務重回成長。高信噪比 MEMS 麥克風能夠支持在不完美的環境下捕獲清晰的音頻,并幫助改進語音識別、遠場語音拾取和語境理解。AI 語音交互將助推耳機、智能音箱產品升級,MEMS 傳感器作為聲學產品核心部件,ASP 將顯著提升,MEMS 聲學傳感器行業集中度高,歌爾股份市場份額領跑全球,
109、此外,歌爾深度參與蘋果及安卓系 TWS 耳機整機制造環節,在智能音箱制造環節亦有布局,未來望依托 TWS 市場、智能音箱市場擴容實現自身業務成長。根據公司公告,精密零組件、智能聲學整機業務 24H1 營收占比相比 2023 年、2022 年均有抬升。9、中科創達:高通中科創達:高通 AIPC 合作商合作商 中科創達是國內與高通合作最緊密的公司之一。公司與高通在 AIPC 領域聯合開發了“Qualcomm Accelerates Development for Copilot+PCs with Snapdragon Dev Kit for Windows”。未來將有更多基于高通驍龍 X 系列的筆
110、記本即將推出,該開發工具為開發人員提供了創建、調試、測試等多項功能。42/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中科創達積極投入端側智能開發。中科創達積極投入端側智能開發。公司魔方 AI 數字人解決方集成先進數字人生產技術,依托大模型及智能硬件開發能力,實現在商顯載體上即時渲染,展現智能、可交互、服務型 AI 數字人的軟硬一體產品,為客戶業務場景提供真實價值,增強用戶交互體驗。七、發展趨勢七、發展趨勢展望展望 未來,AI 將成為整個數字生活的基礎,為各種電子設備賦予智能。隨著 AI 大語言模型的不斷發展和普及,各種設備將變得更加智能、高效和便捷。在在
111、 AI 賦能的萬物互聯時代,賦能的萬物互聯時代,未來未來各種設備的智各種設備的智能體將能夠自主進行交互。能體將能夠自主進行交互。例如,智能冰箱可以根據用戶的飲食習慣和庫存情況,自動向智能購物設備發送購物清單;智能汽車可以與智能家居設備進行交互,實現遠程控制家居設備等功能。這種智能體的自主交互將打破設備之間的界限,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用戶將不再需要通過繁瑣的操作來控制不同的設備,而是可以通過自然語言與智能體進行交互,讓設備自動完成各種任務。同時,AI 賦能的萬物互聯將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驚喜和便利。例如,在醫療領域,智能設備可以實時監測用戶的健康狀況,為醫生提供準確的數據,實現遠程醫療和個性化
112、治療;在教育領域,智能設備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建議和資源,提高學習效率。八、參考研報八、參考研報 1.中信建投-電子行業 AI 終端系列報告三:端側 AI 漸起,硬件迎來升級 2.民生證券-電子行業 AI 終端深度報告:夢想照進現實 3.東興證券-端側智能行業:人工智能重要應用,產品落地爆發在即 4.國信證券-電子行業 2025 年年度投資策略:AI 革新人機交互,智能終端百舸爭流,行業邁入估值擴張大年 5.東方證券-計算機行業周報:端側 AI 成為全球巨頭布局方向,國產算力迭代與超長期國債項目落地值得關注 6.廣發證券-電子行業投資策略報告:AI 的進擊時刻系列 1,AI 的下一個前沿是物理 AI 7.招商證券-計算機行業 2024 年中期投資策略:AI 聚焦落地,政策驅動為景氣主基調 43/43 2025 年年 1 月月 26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8.中移智庫-AI 浪潮下的智能終端從多元格局到未來展望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