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者圓桌論壇:中國鄉村老齡公益項目掃描需求問題與政策(2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資助者圓桌論壇:中國鄉村老齡公益項目掃描需求問題與政策(24頁).pdf(2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鄉村老齡公益項目掃描資助者圓桌論壇CDR2022年10月感謝共創與資助伙伴關于議題地圖|議題地圖是由公益同行共創的、聚焦于社會問題和有效解決方案分析的、持續更新的多議題在線知識庫。歡迎持續關注,了解更多社會議題知識動態。進入方式:CDR官網 http:/ 主菜單“知識庫”“議題地圖”版權說明|本報告為公益同行學習分享所用,轉載或引用請注明出處。反饋建議可聯系zhangfancdr4impact.org鄉村老齡議題共創伙伴(按首字母順序)愛德基金會北京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北京凌鋒公益基金會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會上海市長益公益基金會施永青基金(香港)北京代表處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
2、金會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議題地圖資助伙伴(按首字母順序)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澳門同濟慈善會北京辦事處北京藍馳公益基金會南都公益基金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目錄注:本文使用“鄉村老齡”這一寬泛用詞,指以鄉村為范圍,涵蓋狹義養老服務,廣義助老、為老、涉老等相關議題。1.從公平視角看需求與問題中國當前及未來十年老齡化概況中國鄉村老齡化問題更為嚴峻以老年公平在中國的分析框架來看需求與問題健康(健康狀況、醫療服務)保障(經濟保障、生活保障)參與(經濟參與、政治參與、社會參與)2.從政策梳理看行動切入點過去20年中國老齡政策演進近年來鄉村老齡議題相關政策3.公益資金/社會組織切入點和項目示例機構養老(縣敬老院/鄉
3、鎮敬老院)社區養老(農村幸福院)互助養老縣鄉村醫養結合特定需求切入(助餐、助浴、聽力、數字鴻溝等)其他策略(聚焦一地、人才培養、專項資助、基層組織建設、網絡建設)CHINA DONORS ROUNDTABLE 31.1 中國當前及未來十年老齡化概況CHINA DONORS ROUNDTABLE 4基數大: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億人,占人口總數的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億人,占人口總數的13.50%。1速度快:據測算,預計“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占比將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
4、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2高齡多:2020年,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3580萬人,高齡老人可能面臨更為嚴峻的健康問題。3失能多:截至2018年底,近1.8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7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約4000萬。4空巢多:根據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成果顯示,2015年全國空巢老年人(老年夫婦戶、獨居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為51.3%,農村空巢老人的比例還會高一些。5任務重:到2050年前后,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和比重、老年撫養比和社會撫養比將相繼達到峰值。隨著老年人口持續增加,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給公
5、共服務供給、社會保障制度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應對任務很重。61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2 衛健委介紹十八大以來老齡工作進展與成效(2022年9月)3 2020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4 健康中國重大行動十:老年健康促進行動5 國務院新聞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發布會(2021年12月)6 衛健委介紹十八大以來老齡工作進展與成效(2022年9月)1.2 中國鄉村老齡化問題更為嚴峻CHINA DONORS ROUNDTABLE 5鄉村比城市更“老”,城鄉人口老齡化倒掛現象突出。2020年,鄉村60周歲及以上、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鄉村總人口的比重分別為23.81%、17.7
6、2%,比城鎮分別高出7.99個百分點、6.61個百分點。1鄉村比城市更“窮”,基本生活負擔更“重”,依然面臨貧困老齡化威脅。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2.50。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100元,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0307元,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916元。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9.8%,其中城鎮為28.6%,農村為32.7%。2鄉村老年人幸福感和獲得感更“低”,部分鄉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值得關注。60歲及以上的年有33.1%存在抑郁險,農業群抑郁
7、險例在各年齡段均于農業群。3我國城鄉二元結構進一步加劇中國老年公平問題?!爸袊睦夏瓴还胶艽蟪潭壬显醋约w機制的影響,例如戶籍、單位等因素,這些不公平現象多體現在集體層次而非個人層次上。尤其是戶籍制度作為我國公民基本的身份特征,對個體的生命歷程產生了長遠的影響。自20世紀50年代后期開始實行的戶籍制度,將城市老年群體和農村老年群體區分開來,與之相關的收入、醫療、養老服務等呈現出極大的城鄉差異,對老年人的生活產生顯著影響?!?1 2020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2 中華人民共和國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3 中國健康與養報告,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簡稱CHARLS),20194 中
8、國老年公平問題:現狀、成因與對策,杜鵬、謝立黎,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7年第2期1.3 公平視角:健康、保障、參與CHINA DONORS ROUNDTABLE 62016年,基于世界衛生組織“積極老齡化框架”和由AsgharZaidi教授領銜開發的積極老齡化指數,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華代表處、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國婦女研究學會和國家統計局聯合撰寫的一篇學術報告老年公平在中國,主要從關乎老年人福祉的三個重要方面健康、保障和參與,分析中國老年人群體內部所存在的差異。后文將以此框架為參考,分析鄉村老齡需求和問題。健康狀況生理健康截至2018年底,
9、近1.8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75%1。報患病率較的前位疾病分別是壓、關節炎或濕、消化系統疾病、臟病,其次是脂異常、慢性肺部疾患、糖尿病/糖升和腎臟疾病2。有32.7%的報近視或者遠視不好;有10.7%的經常戴眼鏡;16.1%的報聽不好;僅1.9%的年使過助聽器;已全部掉光的年例為23.5%;僅19.1%的年在過去年內看過醫;?;罾砟苡欣щy例為42.6%。2健康的弱勢群體為農業群、性、年齡段及低教育平的。2心理健康60歲及以上的年共有33.1%存在抑郁險,性(41.0%)男性(25.4%),農業群(38.3%)農群(22.2%)。性抑郁險的例在各年齡段均于男性,農業
10、群抑郁險的例在各年齡段均于農業群。2醫療服務醫療可及性在調查時點上,在全國老年人口中,兩周患病率為 17.53%?;疾『?,78.81%的老年人找醫生看病,4.69%的老年人未處置,還有16.50%的老年人自我治療。其中,經濟困難(46.72%)、自感病輕(38.89%)和行動不便(24.23%)是老年人患病后未處置的主要原因。3超過一半的老年人主要去基層醫療機構就醫。老年人就醫選擇衛生室/站所占比例最高,達到27.47%,老年人選擇在鄉鎮/街道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醫的比例也較高,兩者加起來超過了25.00%3。從全國來看,老年人在就醫時遇到諸多困難,其中,收費太高、排隊時間太長和手續煩瑣
11、是最常遇到的問題。與城市老年人相比,農村老年人更易遇到無障礙設施不健全(13.68%)、不能及時住院(5.25%)和收費太高(44.74%)等問題。3醫療費用調查時點上一年度,在全國老年人口中,74.28%的老年人曾經住院。城鄉老年人平均住院花費3986.88元。其中,醫療自費比例約占1/2(1970.84元);分城鄉來看,城市老年人看病/住院總花費和自費購買藥物花費(4820.39元)高于農村老年人(3073.46元),但自費比例和孩子或他人支付比例較低。31.3.1 健康(健康狀況、醫療服務)CHINA DONORS ROUNDTABLE 71 健康中國重大行動十:老年健康促進行動2 中國
12、健康與養報告,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簡稱CHARLS),20193 老齡藍皮書: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報告(2018),黨俊武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經濟保障收入2014年,我國城市老年人收入只相當于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2.9%,僅相當于同期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41.7%。2014年,農村老年人收入相當于同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2.7%。1就主要收入來源而言,城鎮老年人口的主要收入來源是養老金,而農村老年人口仍需通過工作獲得收入,或是依靠子女的經濟支持。2養老保險2015年整體養保險覆蓋率已經達到96.3%,這主要得益于新型農村社會養保險的實施和推廣。但是,不同類型
13、養保險領取的養額度差異巨,政府機關事業單位養超過企業職養30%以上,新農保養僅為840元/年,不及政府機關事業單位養額度的1/40。3生活保障社區照顧2015年,我國城鄉老年人自報需要照護服務的比例為15.3%,比2010年的13.7%上升。分城鄉來看,農村比城市上升更快。分年齡段來看,高齡老年人自報需要照護服務的比例從2000年的21.5%上升到2015年的41.0%,上升幅度是79歲及以下老年人的3倍多。115年來,我國城鄉老年人的社區服務需求結構變化不大,上門看病、康復護理等醫療健康類服務需求始終居于首位;其次是上門做家務等日常生活類服務;再次是心理咨詢或聊天解悶服務。1農村老年人失能率
14、高于城市。農村失能老年人獨居的情況明顯多于城市。農村失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比城市失能老年人突出。老年人各項日常生活活動失能率由高到低的排序是:洗澡、上廁所、室內走動、上下床、穿衣、吃飯。農村失能老年人(92.1%)希望在家里接受照護服務的比例略高于城市失能老年人(87.7%)。1公共養老向城市傾斜,農村普惠式社會養老服務起步晚、基礎差、投入少。農村現有養老服務機構數量不足,機構缺乏管理,護理人員缺乏,服務內容不健全,管理和服務水平低。農村機構養老資金不足,集中供養老人國家補貼難以覆蓋失能失智老人照護費用。農村家庭養老負擔重,質量低。41.3.2 保障(經濟保障、生活保障)CHINA DONO
15、RS ROUNDTABLE 81 老齡藍皮書: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報告(2018),黨俊武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 老年公平在中國,杜鵬等,20163 中國健康與養報告,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簡稱CHARLS),20194 中國老齡化社會20年:成就挑戰與展望,杜鵬、劉維林,人民出版社,2021經濟參與自1990年以來,中國老年在業人口的數量快速增加,與1990年相比,2015年60歲及以上老年在業人口增加了3188.5萬人。老年人口的在業率呈現東-中-西依次降低、農村顯著高于城市、以初中文化為分界點向高文化程度和低文化程度遞減的特征。1在業老年人口有10.7%的人認為子女存在啃老情
16、況,農村老年在業人口認為子女存在啃老的比例更高達到18.3%。對子女的經濟支持是老年人在業的重要驅動力。1和男性相,年齡處于65歲及以下的性承受著更的家庭照料負擔。農業性在照料方面承擔著最的壓。年齡處于50-54歲的農業性照料和孫雙的例最高。2政治參與超過六成的老年人參加了最近一次社區選舉,農村老年人參加最近一次社區選舉的比例要高于城市。1社會參與從全國來看,近一半的老年人參加了公益活動。農村老人參與公益活動依次是幫助鄰里(36.96%)、維護社區衛生環境(19.11%)、協助調解鄰里糾紛(18.11%)。111.08%的老年人參加了公益活動組織。農村老年人參與公益活動組織依次是民俗/民間文化
17、組織(2.21%)、社區治安小組(2.14%)。12014年,我國城鄉社區老年協會已達49萬個,老年人協會在城鎮地區的覆蓋率是80.5%,在農村地區的覆蓋率是72.85%。2010年,城鎮老年人中57.1%的人聽說過老年人協會,而在農村地區僅有37.1%的老年人聽說過老年人協會。3全國1.81%的老年人參與到老年合作組織(老年協會)。農村老人對老年協會開展活動的需求依次是困難老人幫扶活動(57.24%)、學習/娛樂活動(47.43%)、老年人權益維護(45.51%)。11.3.3 參與(經濟、政治、社會參與)CHINA DONORS ROUNDTABLE 91 老齡藍皮書: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
18、況調查報告(2018),黨俊武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 中國健康與養報告,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簡稱CHARLS),20193 老年公平在中國,杜鵬等,2016探索發展期(2000-2011年)1999年,中央成立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2000年8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強老齡工作的決定提出建立“以家庭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社會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機制,首次從中央層面對養老的界定從家庭養老擴展到社會養老的視角。2001年7月,國務院頒布第一個老齡事業五年規劃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五”計劃綱要;2006年,國務院印發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2011年,國務院印發中國老齡事
19、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焖侔l展期(2012-2018年)2013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和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這一年也被業界稱為“養老服務業發展元年”。戰略發展期(2019年至今)2019年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確定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應對老齡化作為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被提到了新的戰略高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2019年,黨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從國家戰略層面確定了中長期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全方位部署和安排,為相關配套政策制定了時間表和路線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
20、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指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要求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完善人口服務體系。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對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提出了總體要求。CHINA DONORS ROUNDTABLE 101 中國老齡化社會20年:成就挑戰與展望,杜鵬、劉維林,人民出版社,20212.1 過去20年中國老齡政策演進CHINA DONORS ROUNDTABLE 112.2 近年來鄉村老齡議題相關政策老齡角度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2019)是到本世紀中葉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
21、戰略性、綜合性、指導性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2021)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著力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積極培育銀發經濟;強化老齡工作保障;加強組織實施“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2021)通過支持縣級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改造、將具備條件的鄉鎮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擴建為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綜合利用殘疾人托養服務設施等方式,因地制宜實現農村有意愿的特困老年人集中供養。以村級鄰里互助點、農村幸福院等為依托,構建農村互助式養老服務網絡。支持鄉鎮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增加養老服務指導功能,將專業養老服
22、務延伸至村級鄰里互助點、農村幸福院和居家老年人。健康角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2016)“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2022)強化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主動健康能力;完善身心健康并重的預防保健服務體系;以連續性服務為重點,提升老年醫療服務水平;健全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的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體系;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發展中醫藥老年健康服務;加強老年健康服務機構建設;提升老年健康服務能力;促進健康老齡化的科技和產業發展。鄉村振興角度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2021)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2021)健全縣鄉村銜接的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推動村級幸福院、
23、日間照料中心等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發展農村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社區服務角度“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21)重點強化社區養老、托育、助殘服務供給,做好對困難群體和特殊人群關愛照護,推動社區與居家養老服務協同發展。CHINA DONORS ROUNDTABLE 123.公益資金/社會組織切入點和項目示例機構養老(縣敬老院/鄉鎮敬老院)社區養老(農村幸福院)互助養老縣鄉村醫養結合特定需求切入(助餐、助浴、聽力、數字鴻溝等)其他策略(聚焦一地、人才培養、專項資助、基層組織建設、網絡建設)CHINA DONORS ROUNDTABLE 13關于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
24、升工程的意見(2019)關于進一步加強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2019)鼓勵以公建民營模式激發農村鄉鎮敬老院的市場活力1一、轉變發展定位,將敬老院打造成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在原有鄉鎮敬老院基礎上升級改造,增強敬老院的輻射功能,既能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集中供養,也可以為周邊老人提供日間照料、康養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務,逐漸發展為綜合性的養老服務機構。二、轉變運營方式,推進敬老院市場化改革:通過政策及支持,調動市場資源,鼓勵社會企業運營農村敬老院,以公建民營模式激發農村敬老院的市場活力。三、擴寬服務對象,從五保老人向社會老人拓展:我國農村敬老院在改革前僅針對農村五保老人,為了
25、充分利用敬老院的資源,拓寬農村養老服務的覆蓋范圍,農村敬老院的服務對象開始向有需求的社會老人提供服務。四、促進專業化建設,提升農村敬老院的服務質量:服務質量是保證敬老院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因此推進敬老院的管理標準化、服務專業化以及醫養結合建設,是“十四五”時期我國農村敬老院發展的重點。3.1 機構養老及公益項目示例1 中國老齡化社會20年:成就挑戰與展望,杜鵬、劉維林,人民出版社,2021CHINA DONORS ROUNDTABLE 14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理事長于建偉在2020(第四屆)中國農村養老高峰論壇對鄉鎮敬老院改革模式進行如下梳理: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會的“溢彩千家養老機構資助項目
26、”通過資助適老康復設備、培訓養老從業者、支持信息化建設,多維賦能養老機構發展,提升老人的生活質量。截至2022年9月已在全國資助養老機構258家(其中31%為鄉鎮級養老院),捐贈適老化設備1.7萬件,培訓養老從業者4.2萬人次,幫助5.8萬名老人幸福享老。3.1 機構養老及公益項目示例章丘模式公建民營接收社會老人入住。灤縣模式民辦公助典型例子是河北灤縣小馬莊鎮胡里莊村民李淑艷創立的順祥老年公寓。2017年5月順祥樂康老年公寓接納了35名敬老院老人,如今入住老人114人,步入良性發展新階段。豐潤模式四位一體唐山市豐潤區泉河頭敬老院是四個鄉鎮合并建設,并與區截癱傷員療養院、老年公寓、老年人日間照料
27、“四位一體”,為周邊居家老人提供 日間照料。太康模式居村聯養點當地 6-7 個村有一個居村聯養點,作為鄉鎮敬老院分院,接收“五?!崩先撕汀吧鐣崩先?。對入住的“五?!崩先?,財政根據身體狀況 每人每年支付5538元,入住社會老人每人每月收500-1200元。太康縣有特困老人8984人,其中入住敬老院的1208人,入住居村聯養點的4379人。CHINA DONORS ROUNDTABLE 15農村幸福院,是指由村民委員會進行管理,為農村老年人提供就餐、文化娛樂等照料服務的公益性活動場所。包括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灶、老年人活動中心等。2019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
28、的意見,指出“大力發展政府扶得起、村里辦得起、農民用得上、服務可持續的農村幸福院等互助養老設施”。在全國老齡辦、中國老齡協會指導下,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在2019年“敬老月”期間啟動實施“樂齡陪伴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工程”。兩年來,共投入資金物資5000多萬元,在江西、福建、河南、河北、山東、遼寧、甘肅等10多個省資助建設“樂齡之家”1000余個,為農村留守老人及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陪伴、安全防護等服務。(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關于推進“樂齡陪伴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工程”的意見(試行)采取改造提升現有或新建為老服務場所和設施兩種方式,建設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樂齡之家。堅持需求導向,
29、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服務;逐步拓展服務范圍,為老年人提供文化娛樂、健康管理、權益維護等服務。對已建成的樂齡之家,采取基金會資助一點,政府補貼一點,村集體出一點,社會捐一點,向有支付能力的老年人適當收一點的辦法,保障樂齡之家的可持續運營,不斷提高為老服務能力。3.2 社區養老及公益項目示例CHINA DONORS ROUNDTABLE 16愛德基金會的銀齡關愛計劃旨在為社區內有需要的老人們采購并發放必要的生活物資,緩解他們的生活壓力;定期上門入戶探訪,深入了解受助老人的個別需求,通過各種方式緩解他們的精神負擔;在社區內開展形式多樣的小組活動,豐富老人們的晚年生活,促進彼此交流,提升
30、生活品質。項目計劃在全國各省市優選培育社會組織,共同參與到“銀齡關愛計劃”項目在當地的執行,通過項目開展,不斷提升社會組織能力,進而促進當地養老服務事業的發展,2021年累計支持了重慶、黑龍江、湖南等地近20家社會服務機構。愛德基金會的“老年友好社區計劃”以社工專業化服務為切入點,進行公共空間和居住空間的適老化改造;為在社區居家養老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文化活動、居家安全等方面的服務;項目同時鼓勵志愿者參與,共同關愛老人,營造老有所依的良好社區氛圍,推動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項目將以單體15萬/期的規模落地社區,在一年時間內至少服務100位居家養老的老人。3.2 社區養老及公益項目
31、示例CHINA DONORS ROUNDTABLE 17互助養老具有低成本、非營利、多元參與、靈活多樣的特點,充分發揮農村基層組織的能動作用,推動互助養老,是解決農村養老服務供給不足的有效途徑。中國農村互助養老研究報告(由中國老齡協會委托華北電力大學老齡科學與政策研究中心,基于2017-2020年對北京、上海、河北等9省市農村互助養老的發展狀況實地調研完成)指出:農村互助養老是我國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自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自發互助階段(2008年之前)、政府主導的互助幸福院建設階段(2008-2017年)、由重視硬件設施建設向重視互助服務供給的轉型階段。呈現出
32、三個主要態勢:從某個村/組織/群體的模式探索到以區縣為單位的體系建設、從面向弱勢群體的救助性互助服務到面向所有老年人的適度普惠性的互助服務、從一元組織體系“單兵作戰”到多元組織體系“協同合作”的態勢轉變。目前我國農村互助養老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包括:資金、運營、服務等。資金來源主要包括政府、基金會、村集體、抱團共兌等;運營主體主要包括村兩委、老年協會、社工機構和社會企業等;服務內容包括助餐、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不同地區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要素搭配方式,從而形成差異化的發展模式?;ブB老可持續發展亟待破解五個方面問題:一是對農村互助養老的認識待提升;二是資金投入不均衡且來源單一;三是農村互助
33、養老相關組織功能尚待充分發揮;四是農村互助養老服務供需錯位且質量不高;五是民間互助養老組織和設施缺乏有效管理和運營。3.3 互助養老及公益項目示例CHINA DONORS ROUNDTABLE 18河北省荷花公益基金會于2015年成立,是我國首家專注服務農村空巢老人的公益慈善組織。2016年起,探索實踐“婦老鄉親”農村養老模式,即由政府部門指導,基金會提供資金與專業支持,專業機構負責具體孵化執行,農村婦女組織、老人組織具體實施,整合農村資源,服務農村老人。陜西助老匯在涇陽縣開創的“社會組織+基層老年協會”農村養老服務模式被收錄到國家發改委、民政部、全國老齡辦編著的走進養老服務業新時代:養老服務
34、業發展典型案例匯編中,成為“全國75個養老服務業發展典型案例”之一。施永青基金(香港)北京代表處自2015年開始關注農村養老議題,并與云南省昭通市下設水富市與永善縣相關政府部門開展深度合作,推行昭通市居家養老服務項目。項目開展至今已有7年,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西南地區農村養老問題解決的實踐之路,基本形成一種居家養老社區互助服務模式。(項目評估報告)上海市長益公益基金會“關懷鄉村留守老人”項目以平等尊重為核心,針對農村留守老人缺乏生活照顧和精神孤獨的問題,協同縣民政局和村委,培育本村/社區養老志愿者,依托本村/社區養老設施,為留守老人上門提供陪伴服務并開展社區公益活動,以社區互助的方式助力農村養老
35、服務,構建縣鎮村三級執行體系,以價值傳遞的方法論激發助老員內生力、活化村莊,開展多方協作。3.3 互助養老及公益項目示例CHINA DONORS ROUNDTABLE 193.4 醫養結合及公益項目示例醫養結合應充分回應新時代為老服務的民生訴求,實現健康老齡化目標,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在推進養老服務體系高效構建的過程中,通過整合廣義醫療衛生資源,分層級與養老服務資源對接,從而面向全體老人供給以基礎型“養”為根基,以康養(前端“醫”+基礎型“養”)、狹義醫養(中端“醫”+提升型“養”+基礎型“養”)、護養(后端“醫”+專業型“養”+基礎型“養”)為外延的連續性為老服務,側重為健康老人提供康養服
36、務,為急性病患老人提供狹義醫養服務,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護養服務。11 中國老齡化社會20年:成就挑戰與展望,杜鵬、劉維林,人民出版社,2021(圖示亦來自本書)CHINA DONORS ROUNDTABLE 203.4 醫養結合及公益項目示例關于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2019)醫養結合示范項目工作方案(2022)提出推進農村地區醫養結合,有條件的地區實現鄉鎮衛生院與敬老院、村衛生室與農村幸福院統籌規劃、毗鄰建設,基本滿足農村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需求。CHINA DONORS ROUNDTABLE 213.4 醫養結合及公益項目示例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的天使工程項目為鄉村醫生提供數字化巡
37、診包和賦能培訓,提升其在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常見病診療等方面的專業能力,助力其更好地服務鄉村老年居民。天使巡診包以支持鄉村醫生巡診實用為目的,內容包括電子血壓計、血糖儀、聽診器、電子測溫儀、脈搏血氧飽和儀、便攜式心電圖儀、血紅蛋白分析儀、真空拔罐器、平板電腦和雙肩背包。天使賦能培訓通過開展巡診包設備操作使用及分診處置、急性病應對、常見病診斷與預防、高血壓、糖尿病慢病管理以及中醫適宜技術等培訓,幫助鄉村醫生“增知識、長見識、擴視野、提能力”,提升鄉村醫生醫療服務水平。項目聚焦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兼顧其他有需求的幫扶縣。截止2022年3月,天使工程項目累計覆蓋湖北、貴州、四川、山西、重慶
38、、云南六省13縣,為1172名鄉村醫生捐贈天使巡診包?!翱祻徒】敌∥荨表椖坑杀本┝桎h公益基金會、中國志愿醫生團隊與中國殘聯康復協會聯合技術平臺服務商共同啟動。凌鋒建議:“在人口超過1000人的大村,特別是鄉村搬遷安置點的衛生室設立“康復健康小屋”,小屋內配備10種康復器材、3種理療儀、心電圖機、血壓計、智能投屏彩電等器具。全國招募中國志愿醫生,主要是康復醫生、康復治療師、在每個康復健康小屋設立康復定點工作站?!?022年初已建成100間康復健康小屋。北京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以“專注鄉村醫療援助,守護生命健康”為使命,以縣鄉村三級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基礎援助模式,持續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支持性的系
39、統解決方案,通過設備捐贈+技能提升的方式,助力其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條件和能力,進而為基層百姓提供優質可及的醫療服務。例如在縣級醫院開展“復明中心項目”,為老年人提供免費白內障手術;在鄉鎮衛生院開展“鄉鎮急救室項目”、“急速搶救”、“??婆嘤枴表椖?;在村衛生室開展“鄉村醫生巡診包項目”等等。未來,基金會將進一步加強“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系統為鄉村老年群體提供醫療健康服務的能力。CHINA DONORS ROUNDTABLE 22助餐:2014年阿里巴巴集團聯合愛德基金會發起了“爸媽食堂困境老人社區關懷計劃”,以助餐為核心、互聯網為媒介、助餐點為載體、志愿者為支持力量的社區互助養老模式的探索
40、和實踐。在江蘇南京試點項目成功后,愛德逐步將這種模式復制至全國近20個省份,開設上百個助餐點。助?。骸爸貞c市慈善總會助浴快車”項目是由重慶市民政局指導,重慶市慈善總會、重慶市養老服務協會、重慶市慈善捐贈服務中心主辦,重慶三心堂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承辦的。該項目自2018年12月開始試運行,已在23個區縣,143個社區、農村、機構開展了783場免費助浴服務,已為超過25000名失能、半失能、孤寡、貧困、獨居、空巢殘疾等優撫對象老人提供了助浴、健康體檢、精神慰藉等服務。聽力:2022年9月騰訊SSV正式公布了應對老年群體聽障問題的系統化的整合式解決方案小程序+助聽器+聽力健康服務網絡?!般y發聽力健康”
41、是國內首個集成聽力篩查、聽力科普及聽損模擬的一體化的小程序。同時還推出了助聽器買一捐一公益模式,未來,每銷售出一臺摯聽(騰訊天籟inside)助聽器“公益助老款”,騰訊將為偏遠山區聽障老人免費捐助一臺助聽器。此外,針對老人無法接觸到線下聽力驗配資源和服務的問題,騰訊SSV銀發科技實驗室聯合地方政府、行業伙伴、慈善機構等,分別建設了城市和鄉村兩條線下公益助老網絡,提供聽力篩查、結果講解、分級導診、助聽器驗配、跟蹤隨訪等一站式服務。數字鴻溝/防騙反詐: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和滴滴公益基金會2021年共同發起“智慧助老”公益行動;螞蟻公益基金會2022年推進“藍馬甲”老年人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計劃等等
42、。防跌倒、鄉村公共場所無障礙/適老化改造、心理支持/干預、保險等需求亦開始受到更多關注。3.5 特定需求切入及公益項目示例CHINA DONORS ROUNDTABLE 23聚焦一地,綜合助力:2022年韶關市委市政府與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共同發起“騰愛興村幫鎮”項目,將以鄉村老人和兒童為重點幫扶對象,首批試點將落地韶關新豐縣、仁化縣和乳源瑤族自治縣,首期投入不低于5000萬資金,從科技助老、互助養老、保險精準保障等維度提供專項支持。在為老方面包括三大舉措,一是“隱形護理員”AI科技助老,及時發現老人摔倒風險;二是“天籟銀發關愛基金”,幫扶老年聽障人群;三是定制“長者意外險”,幫助老人抵御意外傷
43、害風險。人才培養: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會與民政部社會福利中心合作,在三區三州等貧困地區開展養老服務人才公益培訓,自2019年以來,累計為新疆、西藏、甘肅、青海、寧夏、云南、四川、貴州、廣西、江西等10地的6640名學員開展專業培訓,助力貧困地區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實現服務專業水平和自我發展能力“雙提升”。專項資金支持:2021年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與深圳市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聯合主辦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養老服務專題賽道,共有17個項目(詳見右圖)獲得非限定資助金用于機構發展。3.6 其他策略及公益項目示例CHINA DONORS ROUNDTABLE 24助力基層組織建設,增加服務供給主體:針
44、對欠發達地區社會組織發展薄弱、資源動員不足的問題,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2020年發起活水計劃項目。通過機構賦能和資源平臺搭建,專項支持欠發達地區社會組織發展以及社會資源引入,助力欠發達地區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建立起社會力量參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長效機制。項目圍繞“強能力、抓項目、聚資源、建機制”四個方面來具體推進,支持基層社會組織發展。項目已在織金縣等16個縣域支持養老公益項目,基層社會組織圍繞老年健康等需求提供養老照護服務、適老化設備、援助金等支持,多元化保障老齡群體。網絡建設:“中華慈善總會長期照護專業委員會”的前身為由天津鶴童老年福利協會發起的“長期照護全國聯盟”,成
45、立于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的緊急救援志愿行動,會員來自全國各地的長期照護機構,會員單位已經超過3000家。中國長照旨在讓從事長期照護服務的機構和從業者擁有行業歸屬感,致力于讓中國高齡、失能、需要關懷的老年人享有尊嚴和高質量的晚年生活。網絡建設:2020年,由北京三一公益基金會、施永青基金(香港)北京代表處、益響、招商局慈善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周大福慈善基金會等多家機構共同發起“鄉村衛生健康聯合行動”,旨在透過經驗分享、議題研究和學習、聯合行動等方式,來支持成員機構乃至行業加深對該議題的認識,探索社會部門可發揮價值的干預點,提升公益資源使用的有效性,共同貢獻于中西部農村醫療衛生水平的提升。持續開展“打通鄉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最后一公里,社會組織大有可為”、“農村地區慢病防控:社會部門如何參與”等方面的研究和交流。3.6 其他策略及公益項目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