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者圓桌論壇:中國女性發展公益項目掃描(2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資助者圓桌論壇:中國女性發展公益項目掃描(25頁).pdf(2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女性發展公益項目掃描資助者圓桌論壇CDR2023年10月目錄1.女性發展全球概覽(框架與進展)中國目標與進展2.細分領域:婦女與健康目標與現狀主要變化及項目示例3.細分領域:婦女與教育目標與現狀主要變化及項目示例4.細分領域:婦女與經濟目標與現狀主要變化及項目示例5.細分領域:婦女與社會保障目標與現狀主要變化及項目示例更多信息源可參考女性發展議題地圖|CDR官網 http:/ 主菜單“知識庫”“議題地圖”版權說明|本報告為公益同行學習分享所用,轉載或引用請注明出處。反饋建議可聯系 zhangfancdr4impact.org1.1 女性發展:全球概覽CHINA DONORS ROUNDTA
2、BLE 31993年,聯合國發布了國際上首個關于全球婦女狀況的綜合數據1970-1990年世界婦女狀況:趨勢和統計數字,自此推動了反映婦女狀況的指標及其體系的發展。國際上最早的與性別有關的指標體系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于1995年開發的性別發展指數(Gender Development Index,GDI)、性別賦權指數(Gender Empowerment Measure,GEM),開啟了性別平等指標體系的先河。隨后,為了綜合測評國別之間的性別平等狀況,進一步推動性別平等,國際組織和一些發達國家先后形成了性別平等指數體系。除上述GDI和GEM外,全球性別差距指數(Global Gen
3、der Gap Index,GGGI)、社會制度和性別指數(Social Institution and Gender Index,SIGI)、性別不平等指數(Gender Inequality Index,GII)、和性別社會規范指數(Gender Social Norms Index,GSNI)等指數體系影響較大。雖然它們名稱不同、重點各異,但都是不同時點國際組織測量和評估國別間性別平等事業及婦女發展狀況的有效工具,是國家/地區性別平等事業發展狀況排名的主要依據。指數名稱出臺主體時間出臺背景主要維度性別發展指數(GDI)聯合國開發計劃署1995年人類發展指數HDI難以反映性別差異,在HDI
4、基礎上增加了性別因素構建出GDI,著重測量男女兩性基本能力的不平等。健康 受教育程度 對經濟資源的掌控性別賦權指數(GEM)聯合國開發計劃署1995年同時構建出GEM,著重測量男女兩性平等參與政治、經濟等社會公共事務的狀況。政治參與及決策權 經濟參與及決策權 經濟資源支配權全球性別差距指數(GGGI)世界經濟論壇2006年已有的側重于反映女性地位的測量指標并未準確捕捉兩性差距。經濟地位 教育機會 衛生福利 政治參與社會制度和性別指數(SIGI)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009年該指標的特點是從社會文化和制度層面觀察性別平等。歧視性的家庭規范 受限的身體自主權 男孩偏好 資源和資產的有限性 受限的民權
5、性別不平等指數(GII)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10年GDI、GEM在概念和方法上存在缺陷,2010年人類發展報告創立了新的綜合性別指數GII。生殖健康 女性賦權 勞動力市場性別社會規范指數(GSNI)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19年多年來全球婦女發展及性別平等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性別偏見依然是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的問題,其通過規范行為和設定女性應該做什么和成為什么樣來限制女性的選擇和機會,進而低估了女性在社會中的能力和權利。GSNI量化了人們(包括男性和女性)在影響性別平等和女性賦權的領域中存在的社會偏見。政治 教育 經濟 身體完整性1.1 女性發展:全球概覽CHINA DONORS ROUNDTABLE
6、 41.1 女性發展:全球概覽CHINA DONORS ROUNDTABLE 5世界經濟論壇發布2023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顯示,全球性別平等狀況已經恢復至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但隨著多重危機阻礙了前進的步伐,全球性別平等進程已經停滯。自2006年第一版報告發布以來,性別平等狀況僅改善了4.1個百分點,且總體進步的速度正在大幅放緩。要想消除總體性別差距,還需要131年的時間。按照目前的進步速度,實現經濟和政治領域的性別平等分別需要169年和162年。1.2 女性發展:中國目標與進展CHINA DONORS ROUNDTABLE 6自1995年,我國開始制定中國婦女發展綱要,持續推動婦女全面發展和男
7、女平等。1995-2000,2001-2010,2011-2020,2021-2030進展數據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5)https:/ 發展 共享:新中國70年婦女事業的發展與進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9)https:/ 事實與數據(國家統計局,1995、1999、2004、2007、2012、2019)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終期統計監測報告https:/ DONORS ROUNDTABLE 7后文選擇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年)(簡稱新婦綱)中四個發展領域,通過對比過去十年和未來十年的目標,觀察主要變化,呈現相關公益項目示例。(一)婦女
8、與健康目標與現狀主要變化及項目示例1)從兩癌篩查到主動健康2)從母嬰平安到健康養育3)高度重視心理健康(二)婦女與教育目標與現狀主要變化及項目示例1)從性教育到性別平等教育2)從義務教育到終身學習(三)婦女與經濟目標與現狀主要變化及項目示例1)平等就業仍是主要目標2)從扶貧救助到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四)婦女參與決策和管理(五)婦女與社會保障目標與現狀主要變化及項目示例1)從重點人群救濟向適度普惠發展2)重點關注老齡女性(六)婦女與家庭建設(七)婦女與環境(八)婦女與法律2.1 婦女與健康:目標與現狀CHINA DONORS ROUNDTABLE 82011-2020年2021-2030年1.婦
9、女在整個生命周期享有良好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婦女的人均預期壽命延長。1.婦女全生命周期享有良好的衛生健康服務,婦女人均預期壽命延長,人均健康預期壽命提高。2.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20/10萬以下。逐步縮小城鄉區域差距,降低流動人口孕產婦死亡率。2.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12/10萬以下,城鄉、區域差距縮小。3.婦女常見病定期篩查率達到80%以上。提高宮頸癌和乳腺癌的早診早治率,降低死亡率。3.婦女的宮頸癌和乳腺癌防治意識明顯提高。宮頸癌和乳腺癌綜合防治能力不斷增強。適齡婦女宮頸癌人群篩查率達到70%以上,乳腺癌人群篩查率逐步提高。7.保障婦女享有避孕節育知情選擇權,減少非意愿妊娠,降低人工流產率。4
10、.生殖健康和優生優育知識全面普及,促進健康孕育,減少非意愿妊娠。4.婦女艾滋病感染率和性病感染率得到控制。5.減少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艾滋病母嬰傳播率下降到2%以下。6.提高婦女心理健康知識和精神疾病預防知識知曉率。6.婦女心理健康素養水平不斷提升。婦女焦慮障礙、抑郁癥患病率上升趨勢減緩。7.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婦女健康素養水平。5.降低孕產婦中重度貧血患病率。8.改善婦女營養狀況。預防和減少孕產婦貧血。8.提高婦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9.提高婦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提高婦女體質測定標準合格比例。10.健全婦幼健康服務體系,提升婦幼健康服務能力,婦女健康水平不斷提高。20
11、20目標2010基線2020實際2030目標婦女預期壽命婦女的人均預期壽命延長女性:77.37歲男性:72.38歲女性:80.88歲男性:74.95歲婦女的人均健康預期壽命提高婦女常見病篩查率80%以上61.2%86.6%適齡婦女宮頸癌人群篩查率達到70%以上乳腺癌人群篩查率提高孕產婦死亡率20/10萬以下30/10萬16.9/10萬12/10萬縮小城鄉區域差距 城市14.1/10萬;農村18.5/10萬 區域差距縮小城鄉區域差距孕產婦系統管理率85%以上84.1%92.7%孕產婦住院分娩率全國98%以上農村96%以上全國97.8%農村96.7%全國99.9%農村99.9%孕產婦中重度貧血患病
12、率降低1.8%(重度)1.24%(2016年,重度)18.5%(2019年,孕產婦貧血患病率)預防和減少孕產婦貧血2.1 婦女與健康:目標與現狀CHINA DONORS ROUNDTABLE 9*除特別注明外,數據均來自數說兩綱(2011-2020年)(國家統計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人口基金會,2022年)https:/ 婦女與健康:主要變化及項目示例CHINA DONORS ROUNDTABLE 101)從兩癌篩查到主動健康兩癌篩查仍是重要目標,特別是新婦綱明確提出宮頸癌篩查率目標。2020年,全國農村婦女宮頸癌、乳腺癌“兩癌”項目覆蓋全國85%以上的縣市區,為實現世衛組織提出的“到2
13、030年35-45歲婦女宮頸癌篩查率應70%”行動目標打下堅實基礎。12021年國家衛健委在全國15個城市啟動“健康城市建設推動健康中國行動創新模式”試點,探索消除宮頸癌綜合防治措施,積極推動有條件地區將HPV疫苗接種納入當地惠民政策。12023年十部門聯合印發加速消除宮頸癌行動計劃(20222030年)。新婦綱強調提高女性人均健康預期壽命,關注全生命周期健康,重視主動健康。協和醫學院教育基金會與蓋茨基金會探索共建式慈善推動消除宮頸癌目標的實現。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聯合開展“健康中國婦幼健康促進行動中西部宮頸癌篩查公益項目”探索應用人工智能輔助宮頸癌篩查技術的工
14、作路徑,提升篩查服務能力和質量,擴大人群覆蓋面。雅詩蘭黛集團支持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乳腺健康關愛”公益項目。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在“母親健康快車”項目20周年之際進行戰略升級,啟動鄉村健康員項目。以“提升婦女及家庭綜合健康水平”為總目標,以“改善婦女及家庭成員健康能力”為切入點,整合捐贈資源、專業力量、志愿隊伍“三重力量”,開展健康建檔、健康隨訪、健康互助等“五項服務”,以務實的措施和長效機制助力健康中國建設。1 新時代中國婦女發展報告(2022),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婦女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張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CHINA DONORS ROUNDTABLE 112)從母嬰平安到健康養育我國于2
15、014年提前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孕產婦死亡率指標,目前我國孕產婦死亡率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也低于全球中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孕產期保健服務是減少孕產婦死亡、保障母嬰健康的重要措施。我國已形成了覆蓋城鄉的包括產前檢查、住院分娩、產后訪視在內的系統保健服務模式。1孕產婦的充足營養、身心健康對于女性自身、以及對于嬰幼兒的健康成長都至關重要。大地新芽母嬰健康關愛行動(愛德基金會、阿里巴巴公益)寶貝箱-幸福母嬰計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陽光起點大禮包(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慧育中國(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養育未來(湖畔魔豆基金會、國家衛健委人口家庭司、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縣級人民政府)千天計劃(雅安女媧
16、兒童友好公益服務中心)慧育希望(陳江和基金會、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健康童樂園(安利公益基金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健康體育發展中心)愛育未來(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童萌親子園(童萌)活力親子園(活力未來)2.2 婦女與健康:主要變化及項目示例1 新時代中國婦女發展報告(2022),婦女健康狀況報告,周虹,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CHINA DONORS ROUNDTABLE 123)高度重視心理健康世界上大約有2.8億人患有抑郁癥。抑郁癥在女性中的發病率比男性高50%左右。在世界范圍內,超過10%的孕婦和剛分娩的婦女患有抑郁癥。1 研究顯示,抑郁障礙在中國
17、的分布特征為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2新婦綱明確提出婦女焦慮障礙、抑郁癥患病率上升趨勢減緩的目標要求。北京紅楓婦女心理咨詢服務中心(紅楓以熱線為基點,深入研究女性就業、職場性騷擾、家庭暴力、女性維權等關系女性生存和發展的重大課題,率先將心理咨詢與社會工作相結合,形成了受暴婦女綜合服務、低收入單親母親增權賦能、地震災后心理援助、失獨家庭心理關愛、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等八大公益品牌。紅楓熱線30年紀念)一個母親(為獨撫母親,因婚姻危機、離異、未婚、喪偶及其他原因獨自撫養未成年孩子的女性,提供心理賦能和生活助力)唯愛媽媽(為困境單親家庭減負增能,提供心理咨詢、法律援助、獨撫養育、醫療問診、社群互助、成長課程
18、等服務)2.2 婦女與健康:主要變化及項目示例1 抑郁障礙(抑郁癥)-重要事實,世界衛生組織,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pression2中國抑郁障礙患病率及衛生服務利用的流行病學現況研究,黃悅勤,https:/ 婦女與教育:目標與現狀CHINA DONORS ROUNDTABLE 132011-2020年2021-2030年1.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增進婦女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引領婦女做偉大事業的建設者、文明風尚的倡導者、敢于追夢的奮斗者。1.教育工作全面貫徹性別平等原則
19、。2.教育工作全面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10.性別平等原則和理念在各級各類教育課程標準及教學過程中得到充分體現。3.大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全面推進,教師和學生的男女平等意識明顯增強。2.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70%,女童平等接受學前教育。3.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女童平等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消除女童輟學現象。4.女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提高到96%以上。4.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女性平等接受高中階段教育。5.女性平等接受高中階段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并保持在92%以上。7.提高女性接受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的比例。6.女性接受職業教育的水平逐步提高。5.高等
20、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0%,女性平等接受高等教育,高等學校在校生中男女比例保持均衡。7.高校在校生中男女比例保持均衡,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的性別結構逐步趨于平衡。6.高等學校女性學課程普及程度提高。8.大力培養女性科技人才。男女兩性的科學素質水平差距不斷縮小。8.主要勞動年齡人口中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2年。9.促進女性樹立終身學習意識,女性接受終身教育水平不斷提高。9.女性青壯年文盲率控制在2%以下。10.女性青壯年文盲基本消除。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斷提高。3.1 婦女與教育:目標與現狀CHINA DONORS ROUNDTABLE 142020目標201020202030目標女童平等接受學前
21、教育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70%毛入園率56.6%女童占比45.4%毛入園率85.2%女童占比47.2%女童平等接受九年義務教育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1.1%女生占比46.6%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5.2%女生占比46.6%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6%以上女性平等接受高中階段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毛入學率82.5%女生占比48.6%毛入學率91.2%女生占比50.4%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2%以上女性平等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0%毛入學率26.5%女生占比50.9%毛入學率54.4%女生占比51.0%高校在校生中男女比例保持均衡,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的性別
22、結構逐步趨于平衡女性接受職業學校教育的比例提高在校生人數2238萬人女生占比45.5%在校生人數1663萬人女生占比41.5%女性接受職業教育的水平逐步提高女性青壯年文盲率 2%以下1.53%0.89%女性青壯年文盲基本消除;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斷提高*除特別注明外,數據均來自數說兩綱(2011-2020年)(國家統計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人口基金會,2022年)https:/ 婦女與教育:主要變化及項目示例CHINA DONORS ROUNDTABLE 151)從性教育到性別平等教育,強調男女平等基本國策落實在教育工作全過程新婦綱策略措施中明確提出,將男女平等基本國策落實到教育法規政策和規
23、劃制定、修訂、執行和評估中,落實到各級各類教育內容、教學過程、學校管理中。推動各級各類學校廣泛開展性別平等教育。適時出臺性別平等教育工作指導意見。推動因地制宜開發性別平等課程,加強專題師資培訓。促進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學校教學內容、校園文化、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探索構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的性別平等教育模式。國務院婦兒工委自2012年開始在中小學開展性別平等教育,2016年將廣東中山市確定為全國性別平等教育試點市,出版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工作手冊。到2020年底,全國有17個?。▍^、市)開展了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通過專題課、融合課、實踐課貫穿于各科教學內容。1北京眾一基金會:女童保
24、護、擁抱青春期你我伙伴(專門為6-18歲兒童和青少年提供優質性教育服務的公益組織)愛小丫基金:女生加油計劃(小丫包+小丫課堂)、女生未來賦能計劃(女童職業啟蒙教育)有靈且美(國內首個致力于支持青春期女孩身心成長的教育公益機構。以“用身體學習”為核心理念,通過多元化的成長儀式助力鄉鎮地區10-18歲的女孩身心健康成長)月事驕傲(中國內地首個專注于“月經健康和衛生”Menstruation Health and Hygiene的社會創新組織)友善校園(國內最早致力于預防和應對校園性別欺凌的公益項目)“追風計劃-鄉村校園女足扶持”項目(螞蟻公益基金會)撒開腳丫(耐克)STEM Girls三星探知未來
25、科技女性培養計劃(中國三星、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女童STEM教育項目(國際計劃(美國)陜西代表處)1 新時代中國婦女發展報告(2022),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婦女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張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3.2 婦女與教育:主要變化及項目示例CHINA DONORS ROUNDTABLE 162)從義務教育到終身學習目前,我國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的性別差異不大,但仍存在教育發展不均衡,尤其是農村、貧困、殘障、區域等多重因素導致的教育不公平。1高等教育學科專業性別結構不均衡將成為女性人才成長和參與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短板。2020年普通高校在校生女生占比雖然達到51%,但在研究與實驗發展(R&D)
26、人員中女性僅占26.3%,職業發展層次越高女性占比逐漸減少。2 2019年,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推出升級版“春蕾計劃夢想未來”行動,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守服務女童初衷,著力實施以困難家庭女童助學為重點的求學圓夢行動、以女童保護為重點的安全健康行動、以女童研學為載體的社會實踐行動、以女童結對幫扶為形式的牽手成長行動。春蕾陪伴(高中階段女童,助學+陪伴+賦能)春蕾女孩科技和音樂素養提升項目 情暖少數民族女孩(成美慈善基金)“成長不設限”贏創高職女生職業賦能計劃(特種化學品公司Evonik、益優青年)歐萊雅中國: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科技女生獎 西湖女性科學家發展支持計劃(西湖教育基金會)聯合國教科
27、文組織女童和婦女教育獎(由中國政府資助,每年授予2個獲獎者,各獎勵5萬美元)1 新時代中國婦女發展報告(2022),婦女教育狀況報告,魏開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 新時代中國婦女發展報告(2022),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婦女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張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4.1 婦女與經濟:目標與現狀CHINA DONORS ROUNDTABLE 172011-2020年2021-2030年1.鼓勵支持婦女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婦女平等參與經濟發展的權利和機會得到保障。1.保障婦女平等享有勞動權利,消除就業性別歧視。2.促進平等就業,消除就業性別歧視。就業人員中的女性比例保持在45%左右。促進
28、女大學生充分就業。2.婦女占從業人員比例保持在40%以上,城鎮單位女性從業人數逐步增長。3.優化婦女就業結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中的女性比例達到40%左右。4.技能勞動者中的女性比例提高。5.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中的女性比例達到35%。4.促進女性人才發展。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中的女性比例達到40%,促進女性勞動者提升職業技能水平。3.男女非農就業率和男女收入差距縮小。5.保障婦女獲得公平的勞動報酬,男女收入差距明顯縮小。6.保障女職工勞動安全,降低女職工職業病發病率。6.保障女性勞動者勞動安全和健康。女職工職業病發病率明顯降低。7.確保農村婦女平等獲得和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7.保障農村婦女平等享有土地
29、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等權益,平等享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土地征收或征用安置補償權益。8.婦女貧困程度明顯降低。8.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農村低收入婦女群體的可持續發展能力。9.婦女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充分發揮。4.1 婦女與經濟:目標與現狀CHINA DONORS ROUNDTABLE 182020目標201020202030目標婦女占從業人員比例40%以上44.7%43.5%保持在45%左右城鎮單位女性從業人數增長4862萬人6779萬人女性比例達到40%左右女職工勞動安全保障執行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的企業的比重54.9%執行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的企業的比重71.3%
30、保障女性勞動者勞動安全和健康婦女貧困程度明顯降低城鄉低保和農村特困人員中女性人數2738萬人(占比33.9%)城鄉低保和農村特困人員中女性人數2095萬人(占比43%)2020年,全國城市、農村低保人均保障標準分別為每月677.6元和496.9元,分別是2010年的2.7倍和4.2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農村低收入婦女群體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除特別注明外,數據均來自數說兩綱(2011-2020年)(國家統計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人口基金會,2022年)https:/ 婦女與經濟:主要變化及項目示例CHINA DONORS ROUNDTABLE 191)平等就業仍是主要目標麥肯錫2023
31、年發布的新時代的半邊天:中國職場性別平等現狀與展望指出,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職場女性,女性就業率也位居世界前列,當前中國女性在職場面臨三大挑戰:女性面臨晉升通道上的“中層管理瓶頸”和“高管職場天花板”。由于較高的入學率(52%)和畢業率(53%),中國女性更易進入職場并在初期階段成為優秀的執行者,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么女性在入門級職位(女性占比51%)中較男性稍占優勢。然而,從中層管理階段開始,男女性別比例開始失衡:中層管理崗位上的女性占比銳減,僅為22%,縮減一半以上;而在高管和董事會的塔尖,僅有10%11%的成員為女性。結構性差異在中國職場仍然明顯。對比中國本土企業和跨國公司,國有企
32、業及民營企業的董事會中,女性董事比例低于外資企業25個百分點;深入觀察不同的行業,女性職工在衛生及社會工作行業和教育行業占比超過六成,而在采礦業、建筑業中不到兩成;此外,麥肯錫調研顯示,女性在人力資源、財務、法務等支持性職位上占比較高,存在崗位性別比例差異。職場環境的全方位平等有待改善。中國職場的“同工不同酬”現象仍屬普遍,女性的勞動價值被低估,在撐起半邊天后并未享受到匹配的勞動果實。與此同時,女性的職業生涯表現出更顯著的脆弱性。在經濟更具挑戰的時期,女性更容易主動或被動退出勞動力市場,且更難重返崗位: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女性退出勞動力市場的比例較男性高4.3個百分點,失業后的復工周期比男性長4
33、8天。此外,職場在招聘、晉升等環節存在顯性性別歧視,性別、年齡方面的限制成為職場“心照不宣的公開秘密”。女性聯盟(Women Alliance Group)是在中國率先由企業聯合發起的跨行業女性賦能&多元、平等、包容文化(DEI)發展的平臺,我們致力于支持女性潛能釋放,助推企業DEI文化發展,共創社會積極變化。(麥肯錫、谷歌、英特爾、GE 中國、富美實中國、上海迪士尼度假區、GroupM 群邑、滴滴、騰訊、亞馬遜云科技、FARFETCH 發發奇、仲量聯行、舍弗勒等企業)4.2 婦女與經濟:主要變化及項目示例CHINA DONORS ROUNDTABLE 202)從扶貧救助到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新
34、婦綱策略措施中提出:促進婦女就業創業。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深化就業服務專項活動,促進婦女就業的人崗對接。充分發揮現代服務業和新業態吸納婦女就業的功能,支持婦女參與新業態新模式從業人員技能培訓。加大幫扶力度,多渠道幫助就業困難婦女實現就業。扶持民族傳統手工藝品產業發展,提高組織化程度,促進各族婦女就地就近就業。支持女性科技人才投身科技創業,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鼓勵外出務工婦女返鄉創業,支持有意愿的婦女下鄉創業。創新金融、保險產品和服務模式,拓寬婦女創業融資渠道。新婦綱策略措施中提出:改善婦女就業結構。完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提升婦女職業技能水平,大力培育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女性勞動者。不斷提
35、高婦女在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從業人員中的比例。逐步消除職業性別隔離,提高城鎮單位就業人員中的女性比例。擴大農村婦女轉移就業規模,縮小男女轉移就業差距。數字木蘭(螞蟻公益基金會)香橙媽媽(友成基金會)她創業計劃(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1996年啟動母親創業循環金項目,2015年項目升級)鄉村婦女創業技能發展計劃(綠芽基金會、匯豐銀行)“美麗事業,美好人生”美妝公益培訓項目(歐萊雅中國、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星繡未來”鄉村女性經濟賦能與非遺傳承項目(星巴克基金會)童伴媽媽(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北京益創鄉村女性公益事業發展中心 天津市潮汐公益服務中心(看見非農勞動機會中的農村女性“
36、潮汐計劃”服務對象調查)鄉創姐妹(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會、福建海西青年創業基金會)5.1 婦女與社會保障:目標與現狀CHINA DONORS ROUNDTABLE 212011-2020年2021-2030年1.婦女平等享有社會保障權益,保障水平不斷提高。1.城鄉生育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生育保險覆蓋所有用人單位,婦女生育保障水平穩步提高。2.完善生育保障制度。提高生育保險參保率。2.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城鄉婦女,醫療保障水平穩步提高。3.完善醫療保障體系。婦女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待遇保障公平適度。3.婦女養老保障覆蓋面逐步擴大。繼續擴大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婦女的養老保險覆蓋面
37、,大幅提高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婦女參保率。4.完善養老保險制度體系。婦女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提高到95%,待遇水平穩步提高。4.婦女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增加,失業保險待遇水平逐步提高。5.完善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制度。提高婦女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參保人數,落實相關待遇保障。5.有勞動關系的女性勞動者全部參加工傷保險。6.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困難婦女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7.婦女福利待遇水平持續提高,重點向老年婦女、殘疾婦女等群體傾斜。6.婦女養老服務水平提高,以城鄉社區為單位的養老服務覆蓋率達到90%以上。8.建立完善多層次養老服務和長期照護保障制度。保障老年婦女享有均等可及的基本養老服務,對失能
38、婦女的照護服務水平不斷提高。9.加強對婦女的關愛服務,重點為有困難、有需求的婦女提供幫扶。5.1 婦女與社會保障:目標與現狀CHINA DONORS ROUNDTABLE 222020目標201020202030目標生育保險女性參保人數及女性占比生育保險覆蓋所有用人單位女性參保人數5367萬人,女性參保人數占比43.5%女性參保人數1.03億人,女性參保人數占比43.7%(未就業婦女生育醫療費用通過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解決政策)提高生育保險參保率醫療保險女性參保人數及女性占比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城鄉婦女女性參保人數1.9億人,女性參保人數占比40.0%(2011年)女性參保人數6.5億人,女性參保
39、人數占比47.7%(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為1.6億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為4.9億人)婦女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待遇保障公平適度基本養老保險女性參保人數及女性占比婦女養老保障覆蓋面逐步擴大女性參保人數3.5億人,女性參保人數占比39.1%(2016年)女性參保人數4.7億人,女性參保人數占比47.1%(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為2.1億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為2.6億人)婦女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提高到95%,待遇水平穩步提高城鎮女職工參加失業保險人數婦女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增加5149萬人9207萬人提高婦女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參保人數,落實相關待遇
40、保障城鎮女職工參加工傷保險人數有勞動關系的女性勞動者全部參加工傷保險5699萬人1.03億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及女性占比14586.5萬人,女性占比38.7%3620.8萬人,女性占比46.2%*除特別注明外,數據均來自數說兩綱(2011-2020年)(國家統計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人口基金會,2022年)https:/ 新時代中國婦女發展報告(2022),婦女社會保障狀況報告,高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5.2 婦女與社會保障:主要變化及項目示例CHINA DONORS ROUNDTABLE 231)從重點人群救濟向適度普惠發展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社會福利向“適度普惠型”轉變。社會福
41、利的保障對象從特殊困難群體逐步向全體社會成員擴大;在保障內容上也由滿足基本生活向醫療保健、健康護理、技能培訓、就業創業等多樣化服務擴展;在資源供給上由政府單一主體向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參與轉化。1 加油木蘭(螞蟻公益基金會、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母親郵包(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幸福工程(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恒愛媽媽頂梁柱式母親支持行動(福建恒申基金會)“他鄉的妳”流動女性支持計劃項目(招商局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青年殘障人士職場增能(樂益融社會工作事務所)本文未單獨呈現新婦綱中“婦女參與決策和管理”領域,部分女性社會參與相關的公益項目示例:綠芽鄉伴(廣東綠芽基金會)姐妹鄉伴-鄉村婦女自組織支持計
42、劃(福建恒申基金會)陜西婦源匯性別發展中心1 新時代中國婦女發展報告(2022),婦女社會保障狀況報告,高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5.2 婦女與社會保障:主要變化及項目示例CHINA DONORS ROUNDTABLE 242)重點關注老齡女性因為女性預期壽命高于男性,所以隨著年齡增加老年人口中女性所占比例逐漸升高,因此女性老年人面臨著比男性老年人更為嚴峻的失能照護問題,老年照護制度的不健全和照護服務的有效供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老年人口尤其是女性老年人口的晚年生活質量。1我國2016年起在部分城市和省份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2020年9月,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印發關于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
43、的指導意見。當前,我國各試點城市的長期護理保險政策不盡一致(如參保對象、保險資金來源、護理費用計算、護理內容等)。為了更好地保障老年女性均等地享有照護權益,可以建立以居民身份為基礎的長期護理保險,消除城鄉、職業等因素引起的差異性。2目前絕大多數老齡相關的公益項目不作性別區分(可參考CDR老齡議題掃描),以下僅列出明確以老齡女性為服務對象的公益項目:外婆的禮物(旬陽市守望大山志愿者協會)“惠聽助老”老年婦女聽力健康關愛行動(浙江省婦女兒童基金會、浙江錦江公益基金會、杭州仁愛耳聾康復研究院)本文未單獨呈現新婦綱中“婦女與環境”、“婦女與法律”領域,部分相關公益項目示例:母親水窖(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青海省農村婦女應對氣候變化的經濟賦權(聯合國婦女署中國辦公室、青海省鄉村振興局)媒介與女性教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傳媒大學、中華女子學院)北京市千千律師事務所 萬家無暴 源眾家庭與社區發展服務中心1 2 新時代中國婦女發展報告(2022),婦女社會保障狀況報告,高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女性發展公益項目掃描(資助者圓桌論壇CDR 2023年10月版本)更多信息源可參考女性發展議題地圖|CDR官網 http:/ 主菜單“知識庫”“議題地圖”版權說明|本報告為公益同行學習分享所用,轉載或引用請注明出處。反饋建議可聯系 zhangfancdr4impac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