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產業鏈人形機器人專題研究:從智駕發展路徑看人形機器人產業進程-250223(1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汽車行業產業鏈人形機器人專題研究:從智駕發展路徑看人形機器人產業進程-250223(15頁).pdf(1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股票研究股票研究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 股票研究/Table_Date 2025.02.23 從智駕發展路徑看人形機器人產業進程從智駕發展路徑看人形機器人產業進程 Table_Industry 汽車汽車 Table_Invest 評級:評級:增持增持 上次評級:增持 Table_Report 相關報告相關報告 汽車滲透率同比提升,節后銷量復蘇值得期待2025.02.13 汽車東風、長安控股股東或變更,改革加速2025.02.11 汽車智駕車價下探,智駕平權有望加速實現2025.02.11 汽車央國企改革發力,龍頭企業加速推進智駕
2、2025.02.10 汽車龍頭企業加速推進,智駕滲透率有望提升2025.02.08 汽車產業鏈人形機器人專題研究汽車產業鏈人形機器人專題研究 table_Authors 吳曉飛吳曉飛(分析師分析師)管正月管正月(分析師分析師)0755-23976003 021-38032026 登記編號登記編號 S0880517080003 S0880521030003 本報告導讀:本報告導讀:參考智駕發展路徑,人形機器人參考智駕發展路徑,人形機器人從有限場景向通用場景擴展從有限場景向通用場景擴展;汽車企業在應用場景、;汽車企業在應用場景、精密制造、電控等方面具備優勢,人形機器人將成為汽車行業重要延伸方向精密
3、制造、電控等方面具備優勢,人形機器人將成為汽車行業重要延伸方向。投資要點:投資要點:Table_Summary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汽車是人形機器人重要應用場景之一,汽車是人形機器人重要應用場景之一,汽車廠商在精密制造、大批量以及人才、資金上具備優勢,人形機器人將成為汽車行業重要延伸方向。特斯拉是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引領者之一,推薦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相關的核心零部件公司拓普集團、雙環傳動、貝斯特(機械組覆蓋),受益標的三花智控、北特科技、斯菱股份,國內多家廠商積極參與人形機器人產業,推薦標的賽力斯、藍黛科技、嶸泰股份、精鍛科技、愛柯迪、旭升集團、華依科技、瑞鵠模具,受益標的豪能股份、雙林股份。202
4、5 年是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元年,產業鏈值得期待。年是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元年,產業鏈值得期待。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和軟硬件的持續優化,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加速落地,頭部廠商特斯拉的 Optimus 計劃在 2025 年步入量產,2026 年大規模生產,國內多家人形機器人廠商計劃開啟外售,人形機器人迎來量產元年,產業鏈值得期待。對比汽車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有望復制發展路徑。對比汽車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有望復制發展路徑。與汽車自動駕駛類似,人形機器人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深度融合,因此二者在軟硬件系統上有諸多相通之處。從軟件層面來看,端到端模型是人形機器人的主要發展方向,特斯拉 2023 年 9 月開始在 O
5、ptimus 機器人裝載了端到端的神經網絡,并且在底層模塊上與 FSD 打通。從技術演進路線上,根據智元機器人的定義,人形機器人也將從“G1-G5”循序漸進式的演進。參考自動駕駛的發展,人形機器人量產后實現大量的數據采集和數據訓練,不斷從專用向通用發展,從有限場景向通用場景擴展,加速人形機器人使用功能的完善和商業化的落地。汽車產業鏈向機器人延伸,打開汽車產業鏈向機器人延伸,打開新新成長空間。成長空間。汽車工廠是人形機器人的重要應用場景之一,以特斯拉為代表的多家人形機器人廠商將率先在汽車工廠中訓練優化人形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在軟硬件系統上借鑒了汽車的設計與制造,汽車廠商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產業。汽車
6、整車廠以自研、合作或投資的方式參與人形機器人整機行業,汽車零部件發揮制造和研發優勢,卡位絲杠、減速器、電機、傳感器、結構件等人形機器人關鍵部件,同時由于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汽車整車廠的積極參與,強化汽車零部件公司的客戶優勢,實現汽車產業鏈向機器人的延伸,打開成長新空間。風險提示:風險提示:特斯拉人形機器人量產進展不及預期;人形機器人技術突破不及預期;人形機器人零件降本不及預期。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 of 15 目錄目錄 1.投資建議.3 2.人形機器人量產在即,產業鏈迎來爆發.4 2.1.特斯拉人形機器人不斷迭代,2025 有望量產.4 2.2.國內外廠商
7、涌入,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加速.4 3.人形機器人的發展路徑有望復制汽車自動駕駛.6 3.1.人形機器人設計可借鑒汽車軟硬件.6 3.2.對比汽車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有望復制發展路徑.8 4.汽車產業鏈向機器人延伸,打開成長新空間.10 4.1.汽車工廠是人形機器人率先應用的場景之一.10 4.2.汽車主機商積極參與人形機器人行業.11 4.3.汽車零部件廠商產品延伸,助力機器人產業降本.13 5.風險提示.14 mXgWrQmOtQsOnQ7NbP7NmOnNmOqNlOnNnPkPtRsO6MoOuNxNmRmMxNrNoO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3 of
8、15 1.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2025 年是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元年,產業鏈值得期待年是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元年,產業鏈值得期待。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和軟硬件的持續優化,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加速落地,頭部廠商特斯拉的Optimus 計劃在 2025 年步入量產,2026 年大規模生產,國內多家人形機器人廠商開啟外售,人形機器人產業迎來量產元年,產業鏈值得期待。汽車與人形機器人產業軟硬件協同,人形機器人汽車與人形機器人產業軟硬件協同,人形機器人有望復制自動駕駛的發展有望復制自動駕駛的發展路徑路徑。以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為例,其機器人的硬件平臺借鑒了汽車的部分設計,同時在軟件系統上共用,汽車與人形機器人的軟硬件上有
9、協同效應。與汽車自動駕駛類似,端到端模型是人形機器人的技術發展方向之一,路徑上不斷從專用向通用,從基礎向高階逐步演進發展,量產后數據訓練進一步強化產品表現,加速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落地。此外,汽車工廠是人形機器人潛在下游應用的主要場景之一,多家人形機器人廠商將率先在汽車工廠中應用并搜集數據。汽車行業不斷向人形機器人延伸,打開成長新空間。汽車行業不斷向人形機器人延伸,打開成長新空間。汽車是人形機器人重要應用場景之一,汽車廠商在精密制造、大批量以及人才、資金上具備優勢,人形機器人將成為汽車行業重要延伸方向。特斯拉是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引領者之一,推薦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相關的核心零部件公司拓普集團、雙環傳動
10、、貝斯特(機械組覆蓋),受益標的三花智控、北特科技、斯菱股份,國內多家廠商積極參與人形機器人產業,推薦標的賽力斯、藍黛科技、嶸泰股份、精鍛科技、愛柯迪、旭升集團、華依科技、瑞鵠模具,受益標的豪能股份、雙林股份。表表 1 1:重點公司盈利與估值表重點公司盈利與估值表 股票代碼 股票名稱 收盤價(2.21)PE EPS 評級 2023A 2024E 2025E 2023A 2024E 2025E 002050.SZ 三花智控 34.4 44.0 39.5 33.3 0.78 0.87 1.03-601689.SH 拓普集團 73.2 37.5 43.0 31.8 1.95 1.7 2.3 增持 0
11、02472.SZ 雙環傳動 41.8 43.1 34.0 26.0 0.97 1.23 1.61 增持 300258.SZ 精鍛科技 13.3 26.6 26.1 21.8 0.5 0.51 0.61 增持 300580.SZ 貝斯特 32.8 61.9 52.9 44.9 0.53 0.62 0.73 增持 601127.SH 賽力斯 122.6 -75.2 30.7 14.8 -1.6 4.0 8.3 增持 002765.SZ 藍黛科技 11.2 -19.6 29.4 20.7 -0.57 0.38 0.54 增持 605133.SH 嶸泰股份 28.7 35.0 29.0 21.9 0.
12、82 0.99 1.31 增持 688071.SH 華依科技 41.1 -205.6 31.9 16.0 -0.2 1.29 2.57 增持 002997.SZ 瑞鵠模具 44.3 41.0 26.4 19.6 1.08 1.68 2.26 增持 600933.SH 愛柯迪 20.4 18.9 12.1 9.0 1.08 1.68 2.26 增持 603305.SH 旭升集團 18.9 24.5 21.2 17.6 0.77 0.89 1.07 增持 603009.SH 北特科技 53.6 383.1 233.2 157.7 0.14 0.23 0.34-300100.SZ 雙林股份 47.5
13、 237.3 40.2 47.0 0.2 1.18 1.01-301550.SZ 斯菱股份 127.2 93.5 71.5 60.6 1.36 1.78 2.1-603809.SH 豪能股份 16.9 36.7 33.7 26.8 0.46 0.5 0.63-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三花智控、北特科技、雙林股份、斯菱股份、豪能股份盈利預測來自 wind 一致預期,其他公司預測來自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其中貝斯特是國君機械覆蓋。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4 of 15 2.人形機器人量產在即,產業鏈迎來爆發人形機器人量產在即,產業鏈迎來爆發 2.1.特
14、斯拉人形機器人不斷迭代,特斯拉人形機器人不斷迭代,2025 有望量產有望量產 特斯拉計劃特斯拉計劃 2025 年量產人形機器人。年量產人形機器人。2025 年 1 月 30 日,特斯拉在 2024年四季度財報電話會中表示,2025 年特斯拉將生產約幾千至一萬臺 Optimus 供自己工廠使用,目前正在設計的生產線每月大約生產 1,000 臺 Optimus 機器人,下一條生產線每月生產 10,000 臺,再下一條生產線每月生產 100,000 臺。成本方面,如果達到年產 100 萬臺,成本將低于 2 萬美元。圖圖 1:2025 年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有望量產年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有望量產 數據來源:特
15、斯拉官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不斷迭代,商業化落地加速。特斯拉人形機器人不斷迭代,商業化落地加速。2022 年 9 月特斯拉原型機只能緩慢張手、抬手,發布會現場由工作人員搬運出場,發布會展示的視頻中只能做下蹲、拿/搬運箱子、抓取物體、澆花等簡單動作。2023-2024 年特斯拉發布多個視頻以及重點活動中展示 Optimus 的進展,隨著多次迭代,特斯拉機器人能夠執行越來越多的復雜動作,執行各種任務,商業化落地加速。圖圖 2:特斯拉人形機器人不斷迭代特斯拉人形機器人不斷迭代 數據來源:特斯拉官網 2.2.國內外廠商涌入,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加速國內外廠商涌入,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加速 人形
16、機器人投融資活躍,眾多廠商參與。人形機器人投融資活躍,眾多廠商參與。根據 36Kr 統計,2023 年國內融資的機器人企業僅 32 家,總融資額約 50 億元,其中人形機器人僅 4-5 筆融資,2024 年人形機器人領域的融資事件增長約 9 倍。國內的銀河通用、智元機器人、星海圖和千尋智能等人形機器人廠商獲得多輪融資。從投資參與方看,傳統 VC/PE 機構、國資和國內的科技巨頭均積極參與,如上汽創投投資了上海的智元機器人,北汽產投投資了銀河通用、智元機器人、帕西尼感知 3 家人形機器人企業。海外方面,Figure AI 在 2024 年 2 月獲 6.75 億美元(約合 47.3 億人民幣)融
17、資,投資方包括微軟、英偉達、OpenAI 以及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2024 年 10 月底,Agility Robotics 完成 1.5 億美元(約合 10.5 億人民幣)的 C 輪融資,成為獨角獸。434035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5 of 15 表表 2 2:2 2024024 年人形機器人投融資活躍年人形機器人投融資活躍 企業名稱企業名稱 融資時間融資時間(2024 年)年)融資金額融資金額 輪次輪次 知名投資機構知名投資機構 宇樹科技 2 月 22 日 近 10 億元 B2 輪 美團、深創投、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等 9 月 20 日 數億元 C 輪
18、 上??苿摶?、中信、北京國管、紅杉中國等 智元機器人 3 月 20 日 數億元 A+輪 紅杉中國、上汽創投等 7 月 9 日 未披露 A+輪 北汽產投 9 月 3 日 未披露 A+輪 慕華資本、中科創新等 星海圖 1 月 31 日 數千萬元 天使輪 IDG 資本、百度風投、金沙江創投等 7 月 17 日 數千萬元 天使輪 北京國管 11 月 4 日 2 億元 Pre-A 輪 高瓴、螞蟻、米哈游等 銀河通用 6 月 21 日 7 億元 天使輪 IDG 資本、北汽產投、經緯創投、美團、科大訊飛等 11 月 18 日 5 億元 天使+輪 IDG 資本、上海人工智能產業基金、北京國管等 傅利葉智能
19、1 月 10 日 未披露 股權輪 紅杉中國 靈童機器人 9 月 25 日 未披露 A 輪 科大訊飛 帕西尼感知 4 月 30 日 未披露 A+輪 北汽產投、南山戰新投 千尋智能 3 月 18 日 未披露 種子輪 順為資本、綠洲資本 8 月 12 日 2 億元 天使輪 順為資本 11 月 11 日 數千萬元 天使+輪 柏睿資本 鈦虎機器人 7 月 4 日 數千萬元 A+輪 經緯創投等 小米機器人 6 月 13 日 未披露 天使輪 亦莊國投 星塵智能 7 月 31 日 數千萬美元 Pre-A 輪 經緯創投等 星動紀元 1 月 10 日 超億元 天使輪 聯想創投等 數據來源:智東西,36Kr,國泰君
20、安證券研究。國內外多家人形機器人廠商進入量產階段。國內外多家人形機器人廠商進入量產階段。2025 年特斯拉 Optimus 將進入量產階段,國內人形機器人頭部廠商宇樹、智元、優必選等進入對外銷售或者量產階段。表表 3 3:多家人形機器人廠商進入量產或者銷售階段多家人形機器人廠商進入量產或者銷售階段 機器人廠商機器人廠商 產品名稱產品名稱 產品進展產品進展 產品情況產品情況 特斯拉 Optimus 2025 年生產數千臺至 1 萬臺,2026年大規模量產 全身包括 28 個運動關節,2024 年 12 月升級具備22 自由度的新一代靈巧手 智元機器人 遠征系列、靈犀系列 2024 年底出貨接近千
21、臺,其中雙足機器人超過半數 兩大系列共五款商用人形機器人覆蓋不同應用場景,其中遠征 A2-W、靈犀 X1-W 為輪式柔性制造業場景機器人;遠征 A2-Max 為重載人形機器人,靈犀 X1 則專用于人機交互與輕服務場景。優必選 Walker S 系列 截至 2024 年 12 月,Walker S 系列已獲得來自車廠超過 500 臺的意向訂單 搭載 41 個高性能伺服關節,仿人靈巧手帶有 6 個陣列式觸覺壓力傳感器、全棧式靈巧操作策略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6 of 15 庫,可替換末端執行器,實現雙手 15 公斤的負重行走。傅利葉 GR-1、GR-2 20
22、23 年 GR-1 量產,2024 年 GR-1 交付量超過 100 臺,GR-2 發布 GR-2 全身自由度 53 個,單臂運動負載提升至3kg,續航時間到兩小時,并新增了換電方案 眾擎機器人 PM01 2024 年 12 月 24 日,PM01 開啟發售,直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前,PM01 商業版與教育版均以 8.8 萬元的統一價格面向市場發售 PM01 身高 1.38m,體重約 40kg,全身 24 個自由度,移動速度 2m/s,腰部配備 320 度自由旋轉電機,具有機械式步態和類人自然步態兩種行走模式。宇樹科技 H1、G1 2023 年發布 H1,2024 年 5 月發布
23、G1,基礎版售價 9.9 萬元起 G1 配備 23 至 43 個關節,最大關節扭矩高達120N.m,小跑速度超過 2 米每秒 普渡機器人 PUDU D9 2024 年 12 月 19 日發布首款全尺寸雙足人形機器人 PUDU D9,并計劃于近期開放預售。PUDU D9 高 170 厘米,重 65 千克,全身關節擁有42 個自由度,最高關節扭矩達 352Nm,搭載五指靈巧手 PUDU DH11,擁有高度仿人的雙足行走及雙手操作能力 數據來源:各公司官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3.人形機器人的發展路徑有望復制人形機器人的發展路徑有望復制汽車自動駕駛汽車自動駕駛 3.1.人形機器人設計可借鑒汽車軟硬件人
24、形機器人設計可借鑒汽車軟硬件 人形機器人的設計制造的多個環節與汽車相通。人形機器人的設計制造的多個環節與汽車相通。以特斯拉為例,擎天柱的平臺設計、軟硬件設計以及供應鏈均有借鑒汽車經驗。根據特斯拉 2022 年AI DAY 發布會,擎天柱的設計是以特斯拉此前積累的車輛設計過程為基礎,使用 2.3 度電池,擎天柱的大腦使用了單顆特斯拉自研 SoC 芯片。在機器人的行動方面,“擎天柱”使用特斯拉電動車同樣的神經網絡“占用網絡”來識別可行駛區域。圖圖 3:擎天柱的設計是以特斯拉此前積累的車輛設計過程為基礎擎天柱的設計是以特斯拉此前積累的車輛設計過程為基礎 數據來源:Tesla 2022 AI Day
25、研究人員還根據汽車駕駛時遇到突然撞擊后的反應過程,用以優化機器人結構,避免機器人摔倒時將減速器和胳膊弄壞以降低機器人維修成本。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7 of 15 圖圖 4:根據汽車撞擊過程優化機器人結構以防摔壞根據汽車撞擊過程優化機器人結構以防摔壞 圖圖 5:根據汽車撞擊過程優化機器人結構以防摔壞根據汽車撞擊過程優化機器人結構以防摔壞 數據來源:Tesla 2022 AI Day 數據來源:Tesla 2022 AI Day 在動力設計上,機器人的工程師也借鑒了汽車動力設計上的經驗。汽車的驅動單元可以讓汽車加速,而機器人的 28 個關節驅動器任務更復雜,
26、研發人員利用模型生成機器人的連接轉矩速度軌跡,隨后輸入其優化模型來運行。圖圖 6:特斯拉汽車和機器人在動力設計上有很多相似之處特斯拉汽車和機器人在動力設計上有很多相似之處 數據來源:Tesla 2022 AI Day 在機器人的行動方面,“擎天柱”使用特斯拉電動車同樣的神經網絡“占用網絡”來識別可行駛區域。圖圖 7:特斯拉機器人采用汽車的神經網絡系統識別行駛區域特斯拉機器人采用汽車的神經網絡系統識別行駛區域 數據來源:Tesla 2022 AI Day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8 of 15 3.2.對比汽車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有望復制發展路徑對比汽車自動駕
27、駛,人形機器人有望復制發展路徑 人工智能是促進人形機器人發展的關鍵,人形機器人是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人工智能是促進人形機器人發展的關鍵,人形機器人是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深度融合。的深度融合。隨著 2020 年 GPT-3 的發布,突破了以往模型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限制,人工智能技術發展進入新的階段。人形機器人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為機器人提供“大腦”,使其具備感知、思考和決策能力,機器人為人工智能提供“身體”,使其能夠與真實世界交互。圖圖 8:人形機器人是人形機器人是 AI 和機器人的深度融合和機器人的深度融合 數據來源:甲子光年 與與自動駕駛自動駕駛類似,端到端模型是人形機器人的發
28、展方向。類似,端到端模型是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方向。分層模型是指將機器人系統劃分為多個層次,每個層次負責特定的功能,通過各層次間的信息傳遞和協作來實現機器人的整體功能,各層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端到端模型直接將機器人的輸入(如傳感器數據)映射到輸出(如機器人的動作指令),不進行明顯的功能分層,通?;谏疃葘W習等技術,通過大量的數據訓練,讓模型自動學習從輸入到輸出的映射關系,實現機器人的任務執行。在傳統機器人中以分層模型為主,隨著機器人數據的逐步積累,端到端模型將成為主流。特斯拉 2023 年 9 月開始在 Optimus 機器人裝載了端到端的神經網絡。圖圖 9:分層模型路線,不同層級由多個神經網絡分
29、別分層模型路線,不同層級由多個神經網絡分別訓練優化再聯合訓練優化再聯合 圖圖 10:端到端模型路線,從目標輸入到指令輸出端到端模型路線,從目標輸入到指令輸出 數據來源:云啟資本,甲子光年,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甲子光年 借鑒自動駕駛,智元提出“借鑒自動駕駛,智元提出“G1 至至 G5”的具身智能技術演進路線?!钡木呱碇悄芗夹g演進路線。2024 年8 月 18 日智元機器人發布會上提出類似自動駕駛演進的具身智能技術演進路線。根據智元的定義,G1 為特定場景量身定制,但無法對不同場景做低成本快速遷移;G2針對大量場景任務做洞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快速遷移,可以配合大語言模型框架做編排,該級別的
30、機器人具備一定泛化能力;G3走端到端路線,整體架構上 G3 和 G2 算法能力類似,但是驅動方式從算法驅動變成數據驅動;G4 實現通用操作大模型,引入仿真數據和世界模型,進一步提升機器人復雜任務的表現;G5 級別則是長期的牽引目標,可以實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9 of 15 現從感知到執行的端到端操作。圖圖 11:類似自動駕駛,具身智能技術通往一體化端到端是循序漸進的類似自動駕駛,具身智能技術通往一體化端到端是循序漸進的 數據來源:智元機器人,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訓練驅動人形機器人的智能躍遷,參考自動駕駛,數據訓練驅動人形機器人的智能躍遷,參考自動駕駛
31、,人形機器人人形機器人規?;幠;慨a量產后有望加快數據采集和訓練。后有望加快數據采集和訓練。人形機器人的智能化提升是通過深度學習技術實現的,大量的、優質的、多樣的數據訓練是人形機器人執行各種任務的基礎。人形機器人的訓練數據采集包括人工示教(遙操、動捕)、機器人自主探索、仿真合成數據等。參考自動駕駛的數據采集,規?;A段后,機器人在影子模式下自主探索,通過與環境互動收集多元數據,在云端形成數據閉環,再反哺模型的調整與訓練。圖圖 12:規?;髷祿柧毤铀衮寗尤诵螜C器人的智能躍遷規?;髷祿柧毤铀衮寗尤诵螜C器人的智能躍遷 數據來源:甲子光年,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回顧自動駕駛發展過程,人形機器人逐
32、步從回顧自動駕駛發展過程,人形機器人逐步從專用走向通用,從專用走向通用,從有限場景向有限場景向各類各類場景擴展,不斷完善各種任務的執行。場景擴展,不斷完善各種任務的執行。自動駕駛發展早期,由于架構、軟硬件、數據等限制,僅能實現基礎 L2 的功能,隨著端到端模型和數據訓練的優化,逐步向高階智駕發展。人形機器人量產初期,受數據、算法、算力以及硬件的限制,有可能在限定場景或執行部分動作,但隨著量產和規?;恼归_,有望加速向更高階的智能化方向發展,逐步從專用向通用,從 TO B 向 TO C。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0 of 15 圖圖 13:類似自動駕駛發展過程
33、,人形機器人逐步總專用向通用應用類似自動駕駛發展過程,人形機器人逐步總專用向通用應用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4.汽車產業鏈向機器人延伸,打開成長新空間汽車產業鏈向機器人延伸,打開成長新空間 4.1.汽車工廠是人形機器人率先應用的場景之一汽車工廠是人形機器人率先應用的場景之一 人形機器人潛在應用場景廣闊人形機器人潛在應用場景廣闊。根據特斯拉的計劃,人形機器人的目標是執行很多無聊、繁瑣、稍微危險的工作。人形機器人未來有望用于工業制造、服務行業、家庭助理、醫療保健、公共安全等多個場景,潛在應用空間廣闊。圖圖 14:人形機器人潛在應用空間廣闊人形機器人潛在應用空間廣闊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34、 汽車產業的工廠是人形機器人率先應用的場景之一。汽車產業的工廠是人形機器人率先應用的場景之一。根據特斯拉 2024 年四季度財報交流會,特斯拉初期將率先將數千臺人形機器人來完成工廠中重復、無聊的任務,比如裝載料斗,車身生產線,將金屬片運送到車身的機器人焊接生產線,不停地把東西從一個夾具到另一個夾具等。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1 of 15 圖圖 15:特斯拉曾發布人形機器人在工廠工作的視頻特斯拉曾發布人形機器人在工廠工作的視頻 數據來源:Tesla Optimus 多家機器人廠商多家機器人廠商與汽車企業達成合作與汽車企業達成合作。除了特斯拉以外,多家人形機
35、器人廠商與汽車企業達成合作,在其工廠中進行測試和應用。2024 年 Figure AI與寶馬達成商業合作協議,將通用型人形機器人引入汽車生產線,并采用了兩步走的部署方法:第一階段,Figure 將識別在汽車生產中應用其機器人的初始用例;完成后,Figure 的機器人將開始在寶馬位于南卡羅來納州斯帕坦堡的制造工廠分階段部署。宇樹科技 2024 年 4 月與蔚來合作,將 H1 人形機器人導入蔚來汽車工廠進行試點,參與搬運等工作,并通過激光雷達定位實現機器人操作、AI 識別等全流程自主。優必選與多家車企合作,2024 年以來與東風柳汽、一汽大眾、比亞迪等廠商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進入工廠開展搬運、質檢、
36、分揀、組裝等任務。2024 年 7 月傅里葉人形機器人已進入上汽通用汽車工廠工作。圖圖 16:多家人形機器人與車企達成應用合作多家人形機器人與車企達成應用合作 數據來源:甲子光年,各公司官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4.2.汽車主機商積極參與人形機器人行業汽車主機商積極參與人形機器人行業 汽車廠商多種方式提前布局人形機器人行業汽車廠商多種方式提前布局人形機器人行業。汽車產業與機器人行業息息相關,汽車產業本身對機器代人的有較大的需求,汽車智能駕駛的軟件系統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2 of 15 與人形機器人有共通之處,硬件方面,汽車產業具備高精密和大批量的能力,
37、同時汽車產業資金和人才密集,因此汽車廠商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行業。除了特斯拉以外,國內小鵬、廣汽已經發布了自研的人形機器人產品,奇瑞聯合 AI 公司共同開發,上汽、北汽、比亞迪以投資方式入局人形機器人行業,此外多家企業有布局人形機器人的計劃。表表 4 4:汽車廠商多種方式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汽車廠商多種方式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 車企名稱車企名稱 機器人業務情況機器人業務情況 自研自研 特斯拉 計劃 2025 年量產人形機器人 Optimus 小鵬汽車 2024 年發布小鵬 Iron 人形機器人 廣汽集團 2024 年 12 月發布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 GoMate 合 作合 作開發開發 奇瑞汽車
38、 奇瑞汽車聯手 AI公司Aimoga共同研發了人形機器人 Mornine 投資投資 上汽集團 投資智元機器人 北汽集團 投資智元機器人、銀河通用、帕西尼感知 比亞迪 投資智元機器人 潛 在潛 在布局布局 賽力斯 2024 年 10 月招聘機器人相關崗位 長安汽車 2024 年廣州車展上宣布 2027 年前發布人形機器人產品 理想汽車 2024年12月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訪談時稱將來會做人形機器人 數據來源:36Kr,各公司官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2024 年小鵬科技日上,小鵬發布新一代人形機器人小鵬 Iron,身高 1.78m,體重 70 kg,擁有 62 個主動自由度。小鵬 AI 機器人與智駕
39、體系同源,引入了 AI 汽車上的鷹眼視覺系統,能夠 720無死角看物理世界。還運用了端到端大模型和強化學習算法,使得機器人行走具備如同駕駛般的能力。圖圖 17:小鵬人形機器人小鵬人形機器人 Iron 有有 62 個自由度個自由度 圖圖 18:小鵬機器人裝載小鵬機器人裝載端到端大模型端到端大模型 數據來源:小鵬 2024 年科技日 數據來源:小鵬 2024 年科技日 2024 年中國機器人網年會上,廣汽集團發布第三代人形機器人 GoMate。根據官方介紹,GoMate 采用了可變輪足移動結構,全身擁有 38 個自由度,融合了四輪足、兩輪足兩種模式。四輪足穩定狀態下高度約 1.4 米,兩輪足站姿高
40、度可達 1.75 米。四輪足模式下,機器人可穩健上下樓梯、爬坡、單邊越障;兩輪足模式下,機器人動作靈活高效,空間占用更小。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3 of 15 圖圖 19:廣汽集團發布第三代具身智廣汽集團發布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能人形機器人 GoMate 數據來源:廣汽集團官網 4.3.汽車零部件廠商產品延伸,助力機器人產業降本汽車零部件廠商產品延伸,助力機器人產業降本 機器人關節和手部是人形機器人主要的硬件組成部分。機器人關節和手部是人形機器人主要的硬件組成部分。以特斯拉為例,特斯拉人形機器人采用電驅動的技術路線,即電機+減速器的執行器。根據 20
41、22年特斯拉 AI DAY 發布會,特斯拉人形機器人全身包括 28 個運動關節(不含手部),采用集中式的布局,包括三種旋轉執行器和三種線性執行器。圖圖 20:2022 年特斯拉年特斯拉 AI DAY 展示的機器人關節方案展示的機器人關節方案 數據來源:Tesla 2022 AI Day,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國產零部件廠商積極布局,助力機器人產業鏈降本。國產零部件廠商積極布局,助力機器人產業鏈降本。汽車零部件公司在精密制造和批量生產上經驗豐富,同時汽車主機廠積極參與人形機器人產業,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借助客戶優勢向機器人關鍵零部件延伸,包括執行總成、減速器、絲杠、機構件等。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
42、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4 of 15 利潤利潤 (2024.12024.1-9 9)(億元)(億元)汽車業務汽車業務 22.3 減震、飾件、底盤、輕量化、熱管理、汽車電子等 23.0 熱管理 10.5 密封件 7.4 新能源減速器齒輪、各類精密傳動件等 1.4 軸承 0.2 小模數齒輪 0.6 汽車轉向器齒條、減震器活塞桿等 2.2 渦輪增壓器等 1.4 軸承 3.7 內外飾件及機電部件、輪轂軸承、新能源電機、變速箱等 -0.3 IMU、慣導系統 9.4 汽車安全、汽車電子 1.2 差速器 2.4 同步器、差速器、結合齒等 1.0 變速箱、齒輪、汽車電子等 0.5 汽車齒輪等 6.
43、0 汽車熱管理 2.5 汽車模具、輕量化零部件 1.3 鋁壓鑄件 3.2 鋁壓鑄件 7.4 鋁壓鑄件 5.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量產進展不及預期。特斯拉人形機器人量產進展不及預期。特斯拉是人形機器人行業的引領者,如果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的量產進度不及預期,有可能放緩產業鏈的推進和人形機器人的應用普及。人形機器人技術突破不及預期。人形機器人技術突破不及預期。人形機器人發展有賴于軟硬件多個技術的共同進步,如果部分核心技術的突破不及預期,有可能造成人形機器人的性能不足或者量產放緩,導致整體產業鏈的進展不及預期。人形機器人零件降本不及預期。人形機器人零件降本不及預期。人形機器人的應用普及有賴于
44、硬件成本的下降,當前人形機器人的多個零件價格較高,如果降本不及預期,導致產品終端價格太高,缺乏商業化價值,無法廣泛的普及應用。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5 of 15 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核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核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作者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或相當的專業勝任能力,保證報告所采用的數據均來自合規渠道,分析邏輯基于作者的職業理解,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觀點,力求獨立、客觀和公正,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特此聲明。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本報告僅供國泰君安證券股份
45、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本公司的當然客戶。本報告僅在相關法律許可的情況下發放,并僅為提供信息而發放,概不構成任何廣告。本報告的信息來源于已公開的資料,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不應作為日后的表現依據。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同時,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
46、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報告中所指的投資及服務可能不適合個別客戶,不構成客戶私人咨詢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本公司員工或者關聯機構不承諾投資者一定獲利,不與投資者分享投資收益,也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者務必注意,其據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本公司、本公司員工或者關聯機構無關。本公司利用信息隔離墻控制內部一個或多個領域、部門或關聯機構之間的信息流動。因此,投資者應注意,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或期權并進行證券或期權交易,也可能為這些
47、公司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的員工可能擔任本報告所提到的公司的董事。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者不應將本報告作為作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因素,亦不應認為本報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斷。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咨詢并謹慎決策。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表或引用。如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國泰君安證券研究”,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機構(以下簡稱“該機構”)發送本報告,則由該機構獨自
48、為此發送行為負責。通過此途徑獲得本報告的投資者應自行聯系該機構以要求獲悉更詳細信息或進而交易本報告中提及的證券。本報告不構成本公司向該機構之客戶提供的投資建議,本公司、本公司員工或者關聯機構亦不為該機構之客戶因使用本報告或報告所載內容引起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評級說明評級說明 評級評級 說明說明 投資建議的比較標準投資建議的比較標準 投資評級分為股票評級和行業評級。以報告發布后的 12 個月內的市場表現為比較標準,報告發布日后的 12 個月內的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的漲跌幅相對同期的滬深 300 指數漲跌幅為基準。股票投資評級 增持 相對滬深 300 指數漲幅 15%以上 謹慎增持 相對滬深
49、 300 指數漲幅介于 5%15%之間 中性 相對滬深 300 指數漲幅介于-5%5%減持 相對滬深 300 指數下跌 5%以上 行業投資評級 增持 明顯強于滬深 300 指數 中性 基本與滬深 300 指數持平 減持 明顯弱于滬深 300 指數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 上海上海 深圳深圳 北京北京 地址 上海市靜安區新閘路 669 號博華廣場20 層 深圳市福田區益田路 6003 號榮超商務中心 B 棟 27 層 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甲 9 號 金融街中心南樓 18 層 郵編 200041 518026 100032 電話(021)38676666(0755)23976888(010)83939888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