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業聯合會:長三角綠色債券發展報告2024(4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上海金融業聯合會:長三角綠色債券發展報告2024(45頁).pdf(4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封面待定長三角綠色債券發展報告(2024)目錄一、長三角綠色債券政策動態一、長三角綠色債券政策動態.1 1(一)長三角綠色發展方面的相關政策.1(二)長三角綠色發展方面的分地區相關政策.21.上海市.22.江蘇省.53.浙江省.64.安徽省.7二、長三角綠色債券市場分析二、長三角綠色債券市場分析.7 7(一)綠色債券市場規模.8(二)綠色債券品種構成.91.上海市.102.江蘇省.113.浙江省.114.安徽省.12(三)綠色債券行業分布.121.上海市.132.江蘇省.143.浙江省.154.安徽省.16(四)綠色債券期限分析.171.上海市.182.江蘇省.183.浙江省.194.安徽省
2、.20(五)長三角綠色債券市場情況總結.20三、長三角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情況三、長三角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情況.2121(一)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的研究方法.21(二)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程度分析.25(三)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質量分析.27(四)綠色債券環境效益貢獻分析.30(五)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30四、推動長三角綠色債券發展相關建議四、推動長三角綠色債券發展相關建議.3131(一)建議持續激勵長三角綠色債券發行,全方位引導市場擴容.32(二)建議持續優化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標準,加強標準的國際影響力.32(三)建議加強對轉型金融債券領域的關注
3、,推動長三角地區轉型金融債券發展.33(四)建議進一步降低綠色債券的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成本.33(五)建議試點構建地方政府債券的綠色發行框架.33專欄 1:上海市發布上海市轉型金融目錄(試行).35專欄 2:長三角地區綠色 ABS 發行大幅增長,產品創新持續進行.37專欄 3:中央結算公司多維助力長三角綠色金融發展.39摘要在國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總體規劃下,長三角三省一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掷m出臺綠色債券相關政策,在綠色債券發行、交易、結算、激勵機制、體系建設等多個方面頒布了一系列政策,綠色債券市場穩步發展。本報告立足于2023年長三角三省一市不同區域特點,從綠色債券的發行規模、
4、品種構成、期限結構、發行人行業分布等多方面對長三角區域綠色債券市場發展基本情況進行了分析。同時,報告還對長三角區域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情況進行研究,重點從綠色債券環境效益貢獻、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只數占比、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評分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并結合分析結果就推動長三角綠色債券發展提出相關建議。1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型的關鍵時期,對于支持綠色經濟、發展綠色金融、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需求不斷擴大。債券市場是金融市場的基礎市場,是直接融資的主渠道,積極發展綠色債券,有助于通過綠色債券積極服務兼具環境和社會效益的各類經濟活動,更好助力污染防治攻堅,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2
5、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將綠色金融列為“五篇大文章”之一。本報告對2023年長三角區域綠色債券市場發展基本情況、長三角區域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情況等進行研究,并結合分析結果就優化長三角綠色債券發展提出相關建議。一、長三角綠色債券政策動態(一)長三角綠色發展方面的相關政策2023年,長三角區域持續出臺綠色領域的相關總體規劃。針對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善縣組成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發布了一系列政策。2月21日,國務院批復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
6、),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規劃、建設、治理提供基本依據。7月14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執行委員會及長三角各省市信息化廳發布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共有7個章節、5大核心內容,明晰了示范區2035年產業發展規劃藍圖。7月18日,2長三角各省市交通廳等關于印發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綜合交通專項規劃(2021-2035年),優化完善示范區綜合交通體系對高水平推進示范區建設的重要作用,并提到要“拓寬資金籌措渠道,擴大和鼓勵多元化投融資模式”。12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制定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重大建設項目三年行動計劃
7、(20242026年),推動示范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打造新時代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標桿典范,為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蹚出新路、形成示范。(二)長三角綠色發展方面的分地區相關政策1.上海市2023年,上海市密集出臺一系列關于綠色發展的政策。其中針對綠色金融和綠色債券領域頒布了若干針對性政策。一是1月9日,上海銀保監局和上海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科委、市生環局、市住建委、市交通委、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上海銀行業保險業“十四五”期間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服務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行動方案。方案明確到2025年,上海銀行業保險業將基本建成與碳達峰相適應的綠色金融生態服務體系,形成一批綠色金融行業標
8、桿,綠色金融綜合服務效能不斷提升,預計綠色融資余額突破1.5萬億元。綠色保險、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綠色信托、綠色資管、綠色租賃等業務穩健發展,綠色金融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形成綠色金融可復制可推廣的上海方案。方案還提出八個方面、三十條重點任務,包括積極部署綠色金融發展3戰略、加快完善綠色金融推進機制、全力服務重點領域綠色發展、主動深化綠色金融創新實踐、深入探索綠色金融合作模式、持續健全綠色金融風險防控體系、逐步推動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建設、營造良好綠色金融發展外部環境等多個方面。二是12月21日,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
9、合發布 上海市轉型金融目錄(試行)及其使用說明。目錄立足于引導傳統碳密集型行業穩妥有序轉型,推動轉型金融與綠色金融協同互補,穩妥推進“雙碳”目標,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打造上海國際綠色金融樞紐,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綜合競爭力。目錄統籌國情與上海市情,綜合考量行業工業產值規模和碳排放情況、行業轉型基礎條件等,兼顧經濟性與操作性,與中國人民銀行及兄弟省市開展錯位探索,將水上運輸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石油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和航空運輸業等六大行業納入首批支持行業。目錄以正面清單為主,指明行業范圍、降碳路徑、技術;以原則兜底為輔,對于采用目錄外降碳路徑和技術但符合
10、相關條件的轉型主體,允許其參照目錄申請轉型金融支持。建立差異化信息披露分級體系,支持轉型主體根據企業規模、盈利能力、披露能力等因素自行選擇或與金融機構協商選擇披露等級,支持金融機構提供差異化、可浮動的融資支持。三是12月25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上海市地方金4融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浦東新區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管理暫行辦法。暫行辦法為上海市首個關于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規范性文件,是落實上海市浦東新區綠色金融發展若干規定的具體行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為運用市場手段構建生態環境風險防控體系、破解突發環境事件中“企業污染、環境受損、群眾受害、政府買單”
11、的困局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暫行辦法共十四條,明確了各級管理部門的職責,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產品、保險機構、投保單位的要求,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四是12月28日,上海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上海市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促進條例,將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加快推進上海的發展方式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平衡的綠色低碳模式轉變,注重統籌協調、注重創新突破、注重集成提升。條例中明確就綠色金融作出指導:“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大對綠色轉型相關的金融服務等活動的財政支持力度”“本市建立多元化的綠色投融資機制,支持在滬金融基礎設施機構、金融機構等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票據、綠色
12、融資租賃等金融產品和服務”“本市支持結合區域特征和實際需要,制定轉型金融目錄”“市地方金融監管、發展改革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建立綠色金融服務平臺,通過市大數據資源平臺等渠道采集、整合綠色金融相關信息,為金融機構開展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服務提供支撐”,為上海市綠色金融發展指明方向。5五是籌備上線上海綠色金融服務平臺。為落實上海市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促進條例等文件精神,經過籌備,2024年1月11日,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上海市生態環境局、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共同舉辦了上海綠色金融服務平臺上線儀式。上海綠色金融服務平臺圍繞金融服務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的發展要求,賦能綠色金融發展,重點打造綠色信息服務、綠色
13、金融供給、綠色產業識別、綠色項目服務、智能分析和預警五大功能。2.江蘇省2023年,江蘇省持續出臺一系列關于綠色發展的政策。其中針對綠色金融和綠色債券領域頒布了若干針對性政策。一是江蘇省金融工作議事協調機制辦公室印發了2023年全省綠色金融發展工作要點,明確了推動城鄉建設實現碳達峰目標、完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探索多形式水權交易新路徑、推廣生態環境導向開發模式等18項工作要點,上述重點任務和年度工作要點正在持續推進落實。二是10月23日,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根據省政府辦公廳轉發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等部門關于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指導意見的通知(蘇政辦發202180號)要求,在各地申報的基礎上,經過
14、紙質申報材料審核和現場匯報答辯等環節,和中國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聯合公布首批省級綠色金融創新改革試驗區名單,包括宜興市、南京江北新區、溧陽市、昆山高新區、邳州市、泰興市、揚州市江都區、東臺市、鹽城市亭湖區、連云港徐圩新區、如皋市、沭陽縣、揚6中市。三是11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聯合江蘇省工信廳聯合發布了江蘇省金融支持制造業綠色轉型發展行動方案 江蘇綠色融資主體認定評價標準,并揭牌成立“金融支持制造業綠色轉型研究中心”。方案明確未來五年提供不低于5000億元的新增融資支持,每年爭創省級綠色工廠不低于400家、綠色園區不低于10家,并強調統籌協調、群策群力,以長足發展為目標,系統建立支持江蘇
15、省制造業綠色轉型的長效機制,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質效。標準則由中國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牽頭制定,集成了綠色評價、融資對接、信息披露等功能。標準根據融資主體主營業務與綠色產業的相符性以及經營守信合規性對融資主體是否“綠色”進行認定,融資主體可通過江蘇省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申報綠色評定,相關主管部門可將認定評價結果作為享受各類補貼、政策獎補、評優評先的依據。3.浙江省2023年,浙江省發布關于綠色發展的相關政策。11月27日,浙江省人大對浙江省綠色低碳轉型促進條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草案中明確“支持金融機構創新并推廣綠色金融產品,引導資金投向綠色低碳發展領域”“支持金融機構開展轉
16、型金融試點,創新轉型金融產品,研究制定轉型金融標準體系和識別體系,加大對轉型金融的政策激勵”“鼓勵金融機構為新建項目提供融資服務時,將碳排放評價情況納入信貸管理流程,實施差異化的授信額度、7利率定價等安排”,為金融支持綠色低碳轉型指明方向。4.安徽省2023年,安徽省發布一系列關于綠色發展的政策,其中針對綠色金融和綠色債券領域頒布了若干針對性政策。一是在2023年,中國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印發關于推進安徽轄內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試點的意見,全域推進環境信息披露試點,推動轄內118家試點金融機構完成環境信息披露報告編制,不斷提升金融機構環境風險管理和信息披露水平。發揮綠色金融評價的督促激勵作用,按
17、季對安徽轄區163家銀行業法人金融機構開展綠色金融評價,結果納入央行評級,按年度對省級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綠色金融評價,督促金融機構對照評價查缺補差,針對金融支持綠色產業發展中薄弱環節加強資源配備和業務推進。二是4月27日,安徽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發布合肥市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方案。方案提出,從健全科創金融機構體系、優化科創企業評價標準、創新股債結合融資模式、培育全周期“基金叢林”、探索基礎研究多元化投入機制、完善科創金融基礎設施、深化區域科創金融合作、有效防范科創金融風險等八個方面系統發力,加快新一輪科創金融改革。二、長三角綠色債券市場分析近年來,長三角綠債市場快速發展,發行規模不斷提升。本章基
18、于中央結算公司建設的“中債-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數據庫”(以下簡稱“中債綠色債券數據庫”)和中債8Dr.Quant數據,從市場規模、品種構成、行業分布、期限分析等角度,對2023年長三角綠色債券市場進行分析。(一)綠色債券市場規模2023年,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投向綠”1債券累計發行389只,規模共計3456.14元;其中“貼標綠”2債券累計發行258只,規模1874.09億元。相較2022年,“投向綠”債券累計發行只數增長33.68%,規模增長23.79%;其中“貼標綠”債券累計發行只數增長36.51%,規模增長20.14%,呈現只數與規模雙增長的穩定態勢。圖1:長三角綠色債券2023年
19、各地區發行規模(億元)1“投向綠”債券是指該口徑是指募集資金投向符合中國人民銀行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綠色債券原則,2021、氣候債券組織(CBI)氣候債券分類方案這三項綠色債券標準之一;且投向綠色產業項目的資金規模在募集資金中占比不低于 50%的債券(若募集資金用途相關信息不足以支持對債券進行綠色屬性識別,則要求發行人綠色產業收入在主營收入占比不低于 50%)。2“貼標綠”債券是指經監管機構認可發行的綠色債券,募集資金主要用于解決氣候變化的資產或項目,即監管部門認可并“貼標”綠色的債券。其中,對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主管的債券券種,中國綠色債券原則已
20、明確“貼標”綠色債券的募集資金需 100%用于符合規定條件的綠色產業、綠色經濟活動等相關的綠色項目,綠色項目認定范圍應依據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 年版)。因此,“中債投向綠統計口徑”包含了全部“貼標綠”債券。9圖2:長三角綠色債券2023年各地區發行只數(只)其中,上海市綠債發行規模最大,共發行“投向綠”債券103只,規模1515.39億元;其中“貼標綠”債券93只,規模1238.98億元。江蘇省“投向綠”債券146只,規模831.44億元;其中“貼標綠”債券87只,規模348.55億元。浙江省“投向綠”債券121只,規模817.19億元;其中“貼標綠”債券70只,規模232.10億元
21、。安徽省“投向綠”債券19只,規模292.12億元;其中“貼標綠”債券8只,規模54.46億元。相較2022年,在發行只數方面,浙江省“投向綠”債券發行只數增幅最大,達51.25%;安徽省“貼標綠”債券發行只數增幅最大,達100%。在發行規模方面,江蘇省“投向綠”債券發行規模增幅最大,達56.70%;上海市“貼標綠”債券發行規模增幅最大,達54.90%。(二)綠色債券品種構成2023年,在長三角發行的“投向綠”債券中,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最大,累計規模989.65億元,占比28.63%,其次為金融債券,占比23.23%?!百N標綠”債券中金融債券發10行量最大,累計規模792.00億元,占比42
22、.26%,其次為資產證券化債券,占比28.05%。相較2022年,地方政府債、金融債兩個券種占比雖仍為最高,但占比有所下降,體現出長三角綠色債券品種豐富度有所提升。圖3:2023年長三角綠色債券品種規模占比(%)1.上海市2023年,上海市發行的綠色債券以金融債券和資產支持證券為主。在“投向綠”債券中,金融債券發行規模最大,累計規模706.00億元,占比46.59%?!百N標綠”債券中也是金融債券發行量最大,累計規模695.00億元,占比56.09%。相較2022年,上海市綠色債券中金融債券的發行規模占比有明顯提升。圖4:2023年上海市綠色債券品種規模占比(%)112.江蘇省2023年,在江蘇
23、省發行的綠債呈現種類豐富、公司信用類債券為主的特征。在“投向綠”債券中,短期融資券發行規模最大,累計規模233.10億元,占比28.04%,其次為中期票據、公司債券,占比分別為23.33%、20.01%?!百N標綠”債券中公司債券發行量最大,累計規模140.87億元,占比40.42%,其次為資產支持證券,占比22.46%。相較2022年,江蘇省綠色債券中,公司債券的債券發行規模占比有所提升。圖5:2023年江蘇省綠色債券品種規模占比(%)3.浙江省2023年,在浙江省發行的“投向綠”債券中,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最大,累計規模423.19億元,占比51.79%?!百N標綠”債券中資產支持證券發行量最
24、大,累計規模91.80億元,占比39.55%。相較2022年,浙江省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占比存在一定變化,地方政府債券、資產支持證券占比有所上升。12圖6:2023年浙江省綠色債券品種規模占比(%)4.安徽省2023年,在安徽省發行的“投向綠”債券中,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最大,累計規模226.36億元,占比77.49%?!百N標綠”債券中金融債券發行量最大,累計規模25.00億元,占比45.91%。相較2022年,安徽省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占比基本保持不變。圖7:2023年安徽省綠色債券品種規模占比(%)(三)綠色債券行業分布32023年,長三角綠色債券發行主體呈現多元化。在“投向綠”債券發行人中,國家
25、機構發行規模占比達28.63%,金3報告中所指行業,使用的是證監會行業分類標準。13融業次之,占比26.86%。其中,在“貼標綠”債券發行人中,金融業發行規模占比49.33%,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次之,占比23.18%。相比2022年,國家機構、金融業兩個行業占比雖仍為最高,但占比有所下降,體現出長三角綠色債券行業豐富度不斷提升。圖8:2023年長三角綠色債券發行人所屬行業分布規模占比(%)1.上海市2023年,上海市綠色債券發行主體呈現以金融業為主,多元化行業并存的狀態。在“投向綠”債券發行人中,金融行業發行規模占比最高,達52.96%,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國家機構次之,占比分別為23.52%、1
26、5.93%。在“貼標綠”債14券發行人中,金融行業發行規模占比最高,達64.78%,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次之,占比為27.88%。圖9:2023年上海市綠色債券發行人所屬行業分布規模占比(%)2.江蘇省2023年,江蘇省綠色債券發行主體呈現多元化。在“投向綠”債券發行人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發行規模占比最高,達27.0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次之,占比為22.21%。在“貼標綠”債券發行人中,金融行業發行規模占比最高,達21.76%,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次之,占比為15.13%。15圖10:2023年江蘇省綠色債券發行人所屬行業分布規模占比(%)3.浙江省2023年,浙江省“投向綠”
27、債券發行主體呈現以國家機構為主的狀態,國家機構發行規模占比最高,超半數,達51.79%,其次為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占比11.62%?!百N標綠”債券發行主體呈現多元化,建筑業、綜合、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發行規模占比分別為16.61%、16.37%、13.76%。16圖11:2023年浙江省綠色債券發行人所屬行業分布規模占比(%)4.安徽省2023年,安徽省“投向綠”債券發行主體呈現以國家機構為主的狀態,國家機構發行規模占比最高,達77.49%?!百N標綠”債券發行主體呈現多元化,金融業占比48.91%,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占比27.54%。17圖12:2023年安徽省綠色債券發行人所屬行業分布規模
28、占比(%)(四)綠色債券期限分析2023年,在發行期限上,長三角“投向綠”債券期限總體多元化,但呈現3-5年期和10年以上期限4發行規模最高的“雙峰”分布特征,二者占比分別為34.40%和31.07%?!百N標綠”債券期限分布相對集中在3-5年,發行規模占比達56.53%。相較2022年,長三角綠色債券發行期限結構保持平穩,其中5-10年期綠色債券發行規模有所增長。4本文中對于債券期限的定義如下:1 年及以下指期限不足 1 年及 1 年期;1-3 年指期限在 1 年以上(不含1 年)3 年以內(含 3 年);3-5 年指期限在 3 年以上(不含 3 年)5 年以內(含 5 年);5-10 年指期
29、限在5 年以上(不含 5 年)10 年以內(含 10 年);10 年以上指期限超過 10 年(不含 10 年)。18圖13:2023年長三角綠色債券發行期限規模占比(%)1.上海市2023年,在發行期限上,上海市“投向綠”“貼標綠”債券期限分布均相對集中在3-5年期,發行規模占比分別為51.98%、63.58%。相較2022年,上海市綠色債券發行期限中3-5年期占比有所增加。圖14:2023年上海市綠色債券發行期限規模占比(%)2.江蘇省2023年,在發行期限上,江蘇省“投向綠”債券和“貼標綠”債券期限呈現多元化,其中“投向綠”債券的3-5年期和1年及以下期限發行規模占比較高,分別為29.08
30、%和1928.54%?!百N標綠”債券中,3-5年期發行規模占比最高,達41.83%,其次為5-10年期和1-3年期,占比分別為18.59%和17.93%。相較2022年,江蘇省綠色債券發行期限保持平穩。圖15:2023年江蘇省綠色債券發行期限規模占比(%)3.浙江省2023年,在發行期限上,浙江省“投向綠”債券期限呈現多元化,其中10年期以上和5-10年期發行規模占比最高,分別為36.15%、34.99%?!百N標綠”債券期限分布集中在5-10年期和3-5年期,發行規模占比分別為58.07%、37.01%。相較2022年,浙江省綠色債券發行期限中5-10年期占比明顯增加。圖16:2023年浙江省
31、綠色債券發行期限規模占比(%)204.安徽省2023年,在發行期限上,安徽省“投向綠”債券期限相對集中在10年期以上,發行規模占比高達78.96%?!百N標綠”債券期限相對集中在3-5年期,發行規模占比高達73.45%。相較2022年,安徽省綠色債券發行期限保持平穩。圖17:2023年浙江省綠色債券發行期限規模占比(%)(五)長三角綠色債券市場情況總結總體而言,2023年長三角地區綠色債券持續維持良好的發展態勢。上海市發行規模最大、江蘇省發行只數最多。在品種構成、行業分布方面,長三角“投向綠”債券以地方政府債券和金融債券規模占比最高,“貼標綠”債券以金融債券規模占比最高,系因政府債券中鮮有“貼標
32、綠”所致,此外江蘇省公司信用類債券(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以及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等行業發行人發行的綠債)占比較高,這與江蘇省對非金融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的貼息政策有關。在期限分布方面,長三角“投向綠”債券中3-5年期和10年以上期限占比最高,“貼標綠”債券中3-5年期占比最高。21相較于2022年,2023年長三角綠色債券有以下幾方面的變化:一是2023年長三角各省市綠色債券發行量、發行規模相較2022年均穩步增長,體現出長三角地區在綠色債券領域的不斷發力。二是2023年地方政府債券/國家機構、金融債券/金融業兩個券種/行業的規模占比雖仍為最高,但比重有所下降,其余行業占比提升
33、,體現出長三角綠色債券券種和行業豐富度不斷提升。三是相較2022年,長三角綠色債券發行期限結構基本保持平穩,其中5-10年期綠色債券發行規模有所增長。2022年、2023年長三角綠色債券發展仍面臨一些共性問題。一是政府債券“貼標”情況仍有較大進步空間。長三角金融債券和政府債券中符合“投向綠”的綠色債券規模較大,但政府債券鮮有“貼標綠”債券發行,政府債券在綠債方面尚有巨大發展空間。二是除江蘇省外,綠色債券券種和發行人過多集中于地方政府債券/國家機構和金融債券/金融業,而江蘇省則依托對非金融企業的綠色債券貼息政策激勵了江蘇省的非金融企業發行綠色債券,有效豐富了江蘇省綠色債券的券種、行業分布。三、長
34、三角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情況(一)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的研究方法綠色債券區別于一般債券的核心在于其募集資金用途的綠色屬性,而綠色屬性識別的關鍵依據是債券的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因此,科學、標準化的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是綠色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然而,由于監管方面缺少統一22的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的細則標準,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出現參差不齊和缺乏可比性的問題。建立科學、標準化的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標體系,以高質量的信息披露推動我國綠色債券市場健康發展十分必要且迫切。因此,本報告針對長三角區域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進行針對性研究。在數據來源方面在數據來源方面,本報告數據選取自“中債-綠色債券環
35、境效益信息數據庫”和中債Dr.Quant,并進行數據清洗和整合。中債-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數據庫5是中央結算公司基于中債綠色指標體系6,于2021年9月建立的國內外首個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數據庫,助力發行人參照披露、展示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助力投資人快速查詢、測算所關注的綠色債券環境效益,支持更精準高效做出綠色債券投資決策。近年來,中央結算公司持續優化升級數據庫功能、豐富數據庫內容,目前數據庫已入庫近4800只境內外市場綠色債券全生命周期環境效益數據,入庫債券發行規模超8萬億元,覆蓋境內外超過900家綠色債券發行人,為境內外各類用戶提供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服務。中債Dr.Quant平臺為用戶
36、提供中債估值、收益率曲線、基準利率、實時收益率等多種金融數據信息,以及中債ESG評價、可持續主體債券(含綠色債券)專題信息,為綠色金融領域參與者提供專業的綠色金5中債-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數據庫網址 https:/ 000072022)、深圳地方標準金融機構綠色投融資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標要求),并正在推動成為行業標準,被納入中國人民銀行 2022 年綠色金融標準重點推進清單,相關研究成果獲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研究機構、市場機構的一致認可。23融信息。在研究框架方面在研究框架方面,本報告基于中債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標體系開展長三角地區綠色債券環境效益研究。中債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標體系是中央結算公司
37、基于最新版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推出的綠色債券環境效益評估框架,中央結算公司在充分研究不同行業綠色項目的環境影響,深入分析千余只“投向綠”債券實際披露的環境效益信息,為“203+4”個行業設計了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標體系,包含43個定量指標和1個定性指標,實現了環境效益的可計量、可檢驗。在研究方式上在研究方式上,本報告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將以中債綠色指標體系作為評估綠色債券環境效應信息披露的評估框架,主要采用中債-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數據庫中的相關信息,對長三角地區2023年發行的綠色債券逐一分析,在此基礎上整體評價各地區信息披露程度、質量及具體的環境效益體現。該評估方式具有科學
38、性和前沿性。此外考慮到無可靠渠道獲取私募債券的環境效益信息,因此本報告對于私募綠色債券的環境效益信息暫時不作分析。一是分析長三角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的披露比例。通過分析長三角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的只數和規模比例,可以初步分析長三角綠色債券整體的環境效益信息披露程度。因此報告將對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公募7“投向綠”和“貼標綠”債券環境效益的披露只數比例和規模比例進行統計。7私募債券由于不對外披露環境效益相關信息,因此不納入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分析24二是分析長三角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的披露完整度評分。在前述基礎上,本報告基于環境效益信息評分方法,對已披露了環境效益信息的單只長三角綠色債
39、券,計算得出其環境效益信息的披露完整度,從而進一步分析長三角綠色債券的環境效益信息披露質量。今年報告進一步優化了環境效益信息評分的計算方式,由原先的“環境效益必填指標披露得分+環境效益選填指標披露得”調整為“環境效益完整度評分(滿分120分)=環境效益必填指標披露得分(滿分80分)+環境效益選填指標披露得分(最高加分20分)+募投項目基本信息披露得分(最高加分20分)”,其中募投項目披露得分按照打分卡得出。調整進一步明晰細分了缺失環境效益評分的情況,將不披露資金具體用途(如資金用于補流或償債)的綠色債券視為“無需評分”,也不納入披露得分均分計算。進一步提取了長三角綠色債券的環境效益信息,提升數
40、據完整度。三是分析長三角綠色債券的環境效益貢獻。在前述基礎上,本報告根據已披露環境效益信息的長三角綠色債券的環境效益貢獻,推斷長三角綠色債券整體的環境效益貢獻。具體計算公式為長三角綠色債券(含公募&私募債券)環境效益估算值=已披露環境效益信息的長三角綠色債券(僅公募)的環境效益披露值/已披露環境效益的樣本數占比。在此基礎上,本報告進一步優化了估算方式,新增節水量、懸浮物削減量、顆粒物減排量、總氮削減量等指標,更為全面地反映長三角綠色債券環境貢獻,并進一步完善納入了更多債券25的環境貢獻數據,使得推算結果更為準確。(二)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程度分析2023年長三角三省一市發行人共發行公募“投
41、向綠”債券226只,規模2813.20億元;其中公募“貼標綠”債券95只,規模1231.15億元。其中:在“投向綠”領域,2023年長三角公募“投向綠”債券中披露環境效益信息的債券共147只,規模2270.50億元,占長三角公募“投向綠”債券總只數的65.04%、總規模的80.71%。其中上海市公募“投向綠”債券中披露環境效益信息的債券共50只,規模1175.01億元,占上海市“投向綠”債券總只數的94.34%、總規模的97.19%。江蘇省公募“投向綠”債券中披露環境效益信息的債券共39只,規模271.59億元,占江蘇省“投向綠”債券總只數的42.86%、總規模的42.35%。浙江省公募“投向
42、綠”債券中披露環境效益信息的債券共42只,規模536.09億元,占浙江省“投向綠”債券總只數的63.64%、總規模的79.41%。安徽省公募“投向綠”債券中披露環境效益信息的債券共16只,規模287.81億元,占安徽省“投向綠”債券總只數的100.00%、總規模的100.00%。在“貼標綠”領域,2023年長三角公募“貼標綠”債券中披露環境效益信息的債券共93只,規模1216.15億元,占長三角公募“貼標綠”債券總只數的97.89%、總規模的98.78%。其中上海市公募“貼標綠”債券中披露環境效益信息的債券共42只,規模922.60億元,占上海市“貼標綠”債券總只數的97.67%、總規模的98
43、.93%。江蘇省公募“貼標綠”債券中26披露環境效益信息的債券共31只,規模153.40億元,占江蘇省“貼標綠”債券總只數的96.88%、總規模的96.84%。浙江省公募“貼標綠”債券中披露環境效益信息的債券共15只,規模90.00億元,占浙江省“貼標綠”債券總只數的100.00%、總規模的100.00%。安徽省公募“貼標綠”債券中披露環境效益信息的債券共5只,規模50.15億元,占安徽省“貼標綠”債券總只數的100.00%、總規模的100.00%。圖18:2023年長三角公募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情況發行只數占比(%)圖19:2023年長三角公募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情況發行規模占比(%
44、)總體來說,長三角公募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比例較高、披露程度較好。但仍有一部分公募綠色債券難以計算27評分,分債券券種看,短期融資券占到了無需計分綠色債券只數的64.56%,其余為中期票據、公司債券,只數占比分別為27.85%、7.59%。(三)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質量分析2023年,長三角具有環境效益完整度評分的公募綠色債券中,“投向綠”債券平均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得分為58.91,“貼標綠”債券平均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得分為74.81。其中,上海市“投向綠”債券平均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得分為77.16,“貼標綠”債券平均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得分為87.84;江蘇省“投向綠”債券平均環境效益信息披露
45、得分為57.05,“貼標綠”債券平均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得分為63.52;浙江省“投向綠”債券平均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得分為46.89,“貼標綠”債券平均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得分為66.90;安徽省“投向綠”債券平均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得分為38.00,“貼標綠”債券平均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得分為59.09。圖20:2023年長三角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平均得分28從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得分的具體構成來看。2023年,長三角三省一市中必選得分、可選得分、項目基本情況得分基本和總分成正比。其中“投向綠”和“貼標綠”的項目基本情況平均得分差距不大,“貼標綠”平均得分高于“投向綠”債券主要是必選得分和可選得分相對更高。圖
46、21:2023年長三角“投向綠”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平均得分具體情況(分省市)圖22:2023年長三角“貼標綠”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平均得分具體情況(分省市)此外,本報告進一步分行業分析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得分情況。2023年,長三角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分行業情況中,29行業總得分的區別主要由必選得分和可選得分的差異貢獻。其中“投向綠”和“貼標綠”的項目基本情況平均得分差距不大,“貼標綠”平均得分高于“投向綠”債券主要是必選得分和可選得分相對更高。圖23:2023年長三角“投向綠”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平均得分具體情況(分行業)圖24:2023年長三角“貼標綠”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平
47、均得分具體情況(分行業)30(四)綠色債券環境效益貢獻分析根據估算,2023年,長三角綠色債券整體募投的綠色項目預計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約1012萬噸,替代化石能源量354萬噸標煤,節能量124萬噸標煤,節水量1825萬噸,為長三角綠色發展做出貢獻。表1:2023年長三角“投向綠”債券環境效益表披露指標披露指標單位單位環境效益披露值環境效益披露值環境效益估算值環境效益估算值8 8碳減排量噸二氧化碳當量/年5362524.4610126320.46替代化石能源量噸標煤/年1875355.703541327.02節能量噸標煤/年657209.321241040.90節水量噸/年9667309.201
48、8255258.64化學需氧量削減量噸/年4112.447765.72懸浮物削減量噸/年1082.122043.41顆粒物減排量噸/年351.37663.51氨氮削減量噸/年221.38418.05氮氧化物削減量噸/年966.241824.59二氧化硫削減量噸/年711.151342.90總磷削減量噸/年29.2955.32總氮削減量噸/年211.63399.63相較于2022年,2023年長三角地區環境效益基本持平,體現出長三角地區綠色債券作出的環境貢獻保持平穩。(五)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通過研究長三角地區2023年發行綠色債券的環境效益信息披露的程度、質量、環境效益貢獻,本
49、報告對長三角地8環境效益估算值=環境效益披露值/已披露環境效益的樣本數占比。31區綠色債券環境效益情況進行了較為完善的分析??偨Y來說,長三角地區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情況總體較好,較2022年也有穩步的提升。但在未來,長三角地區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仍有一定的優化空間,比較突出的就是長三角地區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情況中,無需計分的情況較多。具體分析來看,長三角公募債券中79只“無需計分”的公募綠色債券,僅有2只為“貼標綠”債券,其余均為“投向綠”債券。原因可能在于四方面:一是大部分“貼標綠”債券被要求披露環境效益信息,因此絕大部分“貼標”綠色債券均可計算環境效益信息得分。二是“投向綠”
50、債券口徑是根據債券慣常均會披露的資金用途是否屬于綠色領域來判斷該債券是否屬于綠色債券,非“貼標綠”的“投向綠”債券一般僅會披露債券資金用途,但一般較少披露具體的環境效益信息。三是非“貼標綠”的“投向綠”債券中,會披露環境效益信息大多為地方政府債券,但受限于目前地方政府債券這一券種缺少監管部門綠色認可程序,因而難以被認定為“貼標綠”債券。四是非“貼標綠”的“投向綠”債券中,不披露環境效益信息的主要是短期限的公司信用類債券,該類債券債券發行人對披露詳細環境效益信息的成本更為敏感??删蜕鲜霰尘搬槍π缘剡M行進一步優化。四、推動長三角綠色債券發展相關建議通過分析2023年長三角區域綠色債券及其環境效益信
51、息披露情況,我們提出如下發展建議:32(一)建議持續激勵長三角綠色債券發行,全方位引導市場擴容相較2022年,2023年長三角地區綠色債券發行只數和發行規模持續增長,長三角地區綠色債券的券種和行業的豐富度也有持續提升,但仍需進一步引導長三角綠色債券多元化。一是持續激勵長三角地區企業發行綠色公司信用類債券。2023年江蘇省延續了非金融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的貼息政策,鼓勵了江蘇省非金融企業發行綠色債券,豐富了綠色債券市場結構。建議可持續從多維度激勵長三角地區企業發行綠色公司信用類債券,深化政府參與程度,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對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用于節能減排、清潔能源、生態環境建設等項目設置更具體有力的激勵措
52、施。(二)建議持續優化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標準,加強標準的國際影響力目前,發行人及第三方認證評估機構關于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標準尚未完全統一,信息缺乏橫向可比性。建議建設標準化、統一的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標準,形成全市場認可的標準化綠色債券信息披露標準體系。此外,建議加強國際間關于綠色債券規則的交流??膳c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等機構深入交流,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討論及制定,深化綠色金融國際合作;推動建設國際綠色智庫,深度參與全球綠色金融治理,高水平舉辦全球綠色金融論壇,提升中國綠色資產的國際接受度。33(三)建議加強對轉型金融債券領域的關注,推動長三
53、角地區轉型金融債券發展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轉型金融成為綠色金融的自然延伸。2022年,人民銀行明確提出“要以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為主線,實現綠色金融與轉型金融的有序有效銜接”。2023年,上海市發布上海市轉型金融目錄(試行)。轉型債券是轉型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托債券支持向低碳或零碳轉型的企業或活動。建議長三角地區鼓勵轉型債券發行、明確轉型債券行業分類、開展轉型債券相關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設,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四)建議進一步降低綠色債券的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成本長三角區域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情況中存在較多無需計分的情況。絕大部分“貼標”綠色債券均披露了詳細的環境效益信息,而資金用途用于綠
54、色領域但未進行貼標的“投向綠”債券的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則較差;并且,非“貼標綠”的“投向綠”債券中,不披露環境效益信息的主要是短期限的公司信用類債券,該類債券債券發行人一般對披露詳細環境效益信息的成本更為敏感。因此,建議進一步降低“貼標綠”債券的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成本,促進更多企業詳細披露短期限債券的環境效益信息,提升綠色債券發行人信息披露的動力。(五)建議試點構建地方政府債券的綠色發行框架2023年,長三角地區共發行了989.6億元的“投向綠”政府債券。但受限于目前國內缺少政府債券的綠色貼標政策,34上述資金投向綠色領域的地方政府債券難以根據政策框架被認定為綠色債券,即“貼標綠”債券。因此建議財
55、政部可在長三角區域先行試點,構建地方政府綠色債券的發行框架,將符合綠色債券要求的地方政府債券認定為綠色債券,推動綠色地方政府債券發展。35專欄1:上海市發布上海市轉型金融目錄(試行)2023年12月31日,為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綠色低碳轉型工作的要求,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快打造上海國際綠色金融樞紐,推動上海市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國人民銀行上??偛?、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布關于印發及使用說明的通知。上海市轉型金融目錄(試行)將水上運輸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石油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和航空運輸
56、業等六大行業納入首批上海轉型金融目錄支持行業,并結合產業發展及轉型具體需求,將6個大行業進一步明確為23個細分行業,為金融機構快速識別轉型主體提供有益參考。同時,目錄對每個細分行業指明行業范圍、降碳路徑,為轉型主體提供參照支持;目錄還參考國家及本市減排目標,針對每個細分行業設置了降碳準入值和先進值,為轉型金融提供掛鉤指標,防止出現“假轉型”。使用說明在目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目錄的適用范圍、術語定義、使用方式、信息披露、行動指引,并明確了目錄的引用和參考文件。與目錄發布同期,由上海數據集團和下屬企業上海征信牽頭承辦的“上海綠色金融服務平臺”正式啟動上36線,為轉型主體公開信息披露提供可選擇的披露
57、平臺。目錄及其使用說明的發布,將有助于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和影響力,最大化發揮市場配置和政府引導有機結合的作用,全力支持金融要素流向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領域。37專欄2:長三角地區綠色ABS發行大幅增長,產品創新持續進行2023年,長三角綠色資產支持證券(ABS)發行大幅增長。2022年,長三角地區發行人共發行“投向綠”資產支持證券389.13億元、“貼標綠”資產支持證券377.13億元,分別占長三角地區“投向綠”債券發行規模的13.94%,“貼標綠”債券規模的24.18%。而在2023年,長三角地區發行人共發行“投向綠”資產支持證券(ABS)525.77億元、“貼標綠”資產支持證
58、券525.77億元,分別占長三角地區“投向綠”債券發行規模的15.21%,“貼標綠”債券規模的28.05%??梢钥吹?,2023年長三角地區綠色資產支持證券發行大幅增長,有助于滿足綠色融資項目對資金的長期需求,盤活存量資產,緩解部分企業融資困難,有力促進了長三角綠色領域的資金流動,在落實金融支持綠色發展、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2023年長三角綠色資產支持證券產品創新也持續進行:3月31日,“金茂申萬-上海金茂大廈第1-5期綠色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碳中和)”儲架項下的首發產品“金茂申萬-上海金茂大廈-鑫悅綠色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碳中和)”在上交所成功發行,總儲架規模為100億元,首發
59、單期規模為30億元,是全國最大規模的儲架碳中和CMBS、全國首單靈活期限儲架CMBS、央企首單單樓宇儲架CMBS,項目涉及標的物業為上海金茂大廈。4月26日,“瑞安房地產-虹橋天地綠色資產支持專項計38劃”成功發行,該單資產支持證券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民企綠色CMBS,發行金額44.01億元,是國內首單交通樞紐配套商業綜合體CMBS,擬將所得款項凈額用于償還集團現有債務以及用作一般營運資金。6月7日,“海通恒信26號綠色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低碳轉型掛鉤)”成功發行,規模10億元。該單資產支持證券是全國首單“綠色+低碳轉型掛鉤”雙貼標資產證券化產品,基礎資產所對應項目為綠色交通類,低碳轉型關鍵績效指標
60、為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新增簽約合同金額。12月18日,“泰康資產-中電投租賃1號碳中和綠色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該單資產支持證券是全國首單保險公司綠色資產證券化產品,為10月13日首批5家保險資管公司獲批試點開展“交易所ABS”和REITS業務后首批獲得受理的資產支持證券。但與長三角資產支持證券市場總規模相比,長三角綠色資產支持證券的體量仍然較小,仍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可進一步鼓勵綠色資產支持證券產品創新、強化信息披露體系建設,多維度增強綠色資產支持證券對長三角綠色金融發展的支持。39專欄3:中央結算公司多維助力長三角綠色金融發展2023年,作為國家重要金融基礎設施,中央結算公
61、司多維度促進長三角綠色金融發展,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一是持續深化綠債擔保品管理服務應用。中央結算公司創設的“標準化綠色債券擔保品管理產品”和“合格擔保品范圍擴容”服務得到深入應用,綠色債券擔保品規??焖僭鲩L。截至2023年末,中央結算公司綠色債券擔保品管理總額超1000億元,同比增長127.98%;綠色債券使用效率為12.89%,較上一年同期增長17.50%。2023年10月29日,國際金融論壇(IFF)第四屆“全球綠色金融獎”頒獎儀式在廣州舉行。中央結算公司綠色債券擔保品管理服務項目憑借較高的項目創新性、可持續性以及行業貢獻度從眾多機構中脫穎而出,榮獲“全球綠色金融獎創新獎”。二是創新發布中
62、債綠色及可持續發展系列指數產品。2023年,中央結算公司發布中債-綠色普惠主題金融債券優選指數,引導融合發展。發布全國首只聚焦轉型主題的中債-電力行業優質轉型企業信用債指數,并發布中債-中國碳排放配額現貨掛牌協議價格指數,全面反映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流動性水平。三是創新完善綠債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標體系和綠債數據庫。截至2023年末,綠債數據庫作為國際首個集中展示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的綠債數據庫,實現境內外人民幣綠色債券全覆蓋,共入庫債券約4900只,規模9.9萬億元,涉40及150多個綠色行業,為市場參與各方提供可量化的數據參考。本報告數據就來源于中債綠債數據庫。未來,中央結算公司將持續完善綠色工作機制,創新綠色服務模式,打造專業特色的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努力成為綠色發展理念的堅守者、踐行者和示范者,探索走金融基礎設施支持綠色發展的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