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基研究院:2017年農村消費金融趨勢研究報告(2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利基研究院:2017年農村消費金融趨勢研究報告(21頁).pdf(2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農村消費金融趨勢報告 2 利基研究院 農村消費金融趨勢研究報告 報告摘要:我國目前已進入到第三次消費升級之中。在當前投資增速回落、出口未有明顯好轉的背景下,消費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本次消費升級所反映出來的特點與以往兩次不同,如消費者的需求更加細化和多樣化,還有消費者更加注重服務升級和性價比等等,這也促使了教育、娛樂、文化、醫療保健、IT、汽車、房地產等行業板塊出現了快速增長。消費金融市場擴張迅速。近年來我國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費支出都逐年穩步上升,消費者不再僅僅滿足于解決溫飽,轉而更加在意自身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另外隨著互聯網產品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這也漸漸改變了我們
2、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在這樣一個大的時代背景下,消費金融行業在我國應運而生,并在近年來市場規模迅速擴張,成為市場爭相關注的熱門領域。農村消費金融市場值得重點研究。目前我國城鎮消費金融市場的競爭已經相對比較激烈,但農村消費金融市場仍是一片藍海,農村居民貸款難的問題始終存在,需求還遠遠沒有被滿足,三農金融的資金缺口也仍然巨大。另外,農村互聯網普及率也越來越高,近年來增速始終遠超城鎮,反映出農村居民尤其是年輕一代接受新產品、新技術的能力較強,農村消費金融市場的前景可觀,潛力巨大。值得關注的問題。包括消費金融平臺在內的金融機構想要充分深入到農村之中,形成完備穩定的農村金融服務和用戶體系,還有很多困難需
3、要克服。比如農村居民普遍存在的征信缺失問題、農村居民信任的選擇性問題、農村與城鎮思維差異化的問題、農村存在的特殊的人情社會問題等等,都會造成行業滲透的復雜性和困難性。這需要通過更多的實踐,找到更多適合各地農村的落地模式。農村消費金融趨勢報告 3 利基研究院 目錄:1、消費升級和發展現狀5 1.1、我國目前正處于第三次消費升級中 5 1.2、我國人均收入和消費支出逐年上升 7 2、消費金融9 2.1、居民消費方式和消費觀念發生轉變9 2.2、消費金融市場空間巨大 11 3、農村消費金融市場 12 3.1、農村人均收入和消費增速高于城鎮 12 3.2、農村消費方式和觀念的變化 14 3.3、重點關
4、注的板塊 17 4、農村消費金融市場的難點分析19 農村消費金融趨勢報告 4 利基研究院 插圖目錄:圖 1: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三次消費升級5 圖 2:2016 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占比6 圖 3: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7 圖 4:我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情況7 圖 5:我國居民消費水平8 圖 6:我國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8 圖 7:網上零售額及其增長率9 圖 8:我國消費信貸市場規模 10 圖 9:中國和美國的短期消費信貸/消費支出11 圖 10:我國城鄉居民人均收入12 圖 11:我國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 圖 12:城鄉居民消費支出增速13 圖 13:城鄉居民收入增速13 圖 14
5、:農村網民數量和互聯網普及率14 圖 15:城鄉互聯網普及率15 圖 16:農村人均現金消費支出16 圖 17:城鄉居民人均國內旅游消費支出17 圖 18:城鄉居民耐用品百戶保有量18 農村消費金融趨勢報告 5 利基研究院 1、消費升級和發展現狀 1.1、我國目前正處于第三次消費升級中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先后經歷過三次消費升級。所謂消費升級,一般意義上是指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的結構升級和層次提高,直接反映出消費水平和發展趨勢。所以消費升級一方面與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有關,另一方面與居民消費需求的變化有關。圖 1: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三次消費升級 縱觀我國截至目前的三次消費升級,均呈現出了非
6、常鮮明的時代特征:第一次消費升級發生在改革開放初期,這個階段,糧食消費下降、輕工產品消費上升,從而大幅帶動了輕工、紡織業的發展,并帶來了第一輪經濟增長;第二次消費升級發生在上世紀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末,這期間伴隨著“老三件”(自行車、手表、收音機)被“新三件”(冰箱、彩電、洗衣機)逐步代替,使得家用電器消費快速增加,而且耐用消費品逐漸向高檔化方向發展,鋼鐵、機械制造、電子等相關產業規模急劇擴大,并帶動了我國第二輪經濟增長;改革改革開放開放初期初期 糧食消費下降、糧食消費下降、輕工產品消費上輕工產品消費上升升 輕工、紡織等產輕工、紡織等產業業 80年代年代末末90年代末年代末“老三件”被
7、“老三件”被“新三件”逐步“新三件”逐步代替代替 鋼鐵、機械制造、鋼鐵、機械制造、電子等產業電子等產業 當前當前 消費需求細化和消費需求細化和多樣化、更加注多樣化、更加注重服務升級和性重服務升級和性價比價比 教育、娛樂、文教育、娛樂、文化、醫療保健、化、醫療保健、IT、汽車、房地、汽車、房地產等產業產等產業 農村消費金融趨勢報告 6 利基研究院 目前正在進行的第三次消費升級中,最主要的特征是消費需求細化和多樣化,消費者更加注重服務升級和產品性價比,加上居民精神層面需求不斷提升,這個階段內教育、娛樂、文化、醫療保健、IT、汽車、房地產等產業得到了爆發式發展。圖 2:2016 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
8、出占比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利基研究院整理 從我國去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結構中可以看到,食品煙酒依舊以30.10%占據第一位,不過占比較 2015 年下降 0.5 個百分點,恩格爾系數接近聯合國設定的 20%30%富足標準。此外,居住消費占比達到 21.9%,交通通信消費占比達到 13.7%,教育文化娛樂消費占比達到 11.2%,醫療保健消費占比達到 7.8%,成為現今我國居民消費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比 2000 年時,上述幾項數據則分別為:居住消費占比 5.48%,交通通信消費占比 4.14%,教育文化娛樂消費占比 6.5%,醫療保健消費占比 3.09%。與十幾年前相比,這些板塊的
9、占比幾乎都實現了一倍至幾倍的增長,明確反映出本次消費升級的特征。30.10%21.90%13.70%11.20%7.60%7.00%6.10%2.40%食品煙酒 居住 交通通信 教育文化娛樂 醫療保健 衣著 生活用品及服務 其他商品和服務 農村消費金融趨勢報告 7 利基研究院 1.2、我國人均收入和消費支出逐年上升 消費升級的內在因素比較復雜,不過其中居民收入維持較高增速無疑是消費升級的前提和主要動力。圖 3: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利基研究院整理 近年來我國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增速基本上始終維持在 GDP之上。居民收入的持續高速增長,也明顯拉動了消費水平的
10、提升。圖 4:我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利基研究院整理 14551 16510 18311 20167 21966 23821 10.30%10.60%8.10%8.00%7.40%6.30%9.50%7.90%7.80%7.30%6.90%6.70%0.00%2.00%4.00%6.00%8.00%10.00%12.00%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均收入實際增長率人均收入實際增長率 GDP增長率增長率 13220.4 14491.4 15712.4 17111 7.
11、50%6.90%6.80%0.064 0.066 0.068 0.07 0.072 0.074 0.076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我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元)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長率 農村消費金融趨勢報告 8 利基研究院 圖 5:我國居民消費水平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利基研究院整理 近幾年來,我國居民消費支出增速基本維持在較高水平。2013 年以來,我國 GDP 增速的下落趨勢逐年減緩,基本符合 L 型的預期,在經濟企穩的大背景之下,預計消費市場將繼續保持當前平穩較快
12、的增長。而當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來,消費支出對于經濟增長的拉動力量越來越明顯。圖 6:我國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利基研究院整理 去年我國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 64.6%,較 2015 年略有下降。不過今年最新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7.2%。13134 14699 16190 17778 19397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中國居民消費水平(元)62.80%56.50%48.20%51.60%66.40%64.60%0.00%10
13、.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 農村消費金融趨勢報告 9 利基研究院 在投資增速回落、出口未有明顯好轉的情況下,消費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2、消費金融 2.1、居民消費方式和消費觀念發生轉變 圖 7:網上零售額及其增長率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利基研究院整理 在我國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隨著互聯網普及率的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選擇更為便捷的網絡消費來代替傳統消費方式。近年來我國網上零售額逐年大幅增長,始終維持在幾倍于
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的水平。網絡零售額在總零售額中的占比也逐年上升,2012 年,網絡零售額占比僅為 6.3%,一年后即提升至 8.04%。至 2016 年,網上商品零售額占比已達 12.6%。今年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網上商品銷售額為 1.1 萬億元,同比增長25.8%,占總額比重達到 12.4%,基本上延續了之前的良好勢頭。1.32 1.88 2.79 3.88 5.16 42.80%49.70%33.30%26.2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0 1 2 3 4 5 6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15、網上零售額(萬億元)網上零售額增長率 農村消費金融趨勢報告 10 利基研究院 網絡零售的增長,伴隨和促進了居民消費方式的變化,無現金化交易漸漸成為我國主要的支付方式之一。2016 年中國第三方支付總交易額為 57.9 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85.6%,其中移動支付交易規模為 38.6 萬億元。市場預計零售業可能在 5 年內實現 80%的無現金交易。目前,一線城市用戶有 38.6%選擇現金作為常用支付方式,但在三線及以下級別城市,現金交易占比仍有 50%左右,無現金化仍有下沉空間。圖 8:我國消費信貸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網絡公開資料、利基研究院整理 另一方面,新消費方式的應運而生,也促進了我國
16、居民消費觀念的轉變和升級,信貸消費方式已經越來越變得司空見慣,這也使得消費金融市場的規模在近年來出現了迅速擴容。2010 年,我國消費信貸市場規模只有 7.5 萬億元,至 2016 年,這個數字已經達到 23 萬億元,從 2010 年到 2016 年間,消費信貸市場規模的增速基本維持在 20%左右??紤]到市場飽和度還遠遠不足,仍有相當多的市場需求未被滿足,所以預期接下來的 3 到 5 年內,市場增速仍將維持在當前水平。預計到2019 年,消費信貸市場規模將達到驚人的 41 萬億,而消費金融市場也已成為下一個風口。7.5 8.9 10.4 13 15.4 18.9 23 27.9 33.8 41
17、 18.30%17.70%24.20%18.50%23.30%21.10%21.40%24.50%21.30%0 0.05 0.1 0.15 0.2 0.25 0.3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消費信貸市場規模(萬億元)消費信貸市場規模(萬億元)增速(增速(%)農村消費金融趨勢報告 11 利基研究院 2.2、消費金融市場空間巨大 4 月 25 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布的中國消費金融創新報告中指出,去年消費金融市場規模估計接近 6 萬億元,按照 20%的增速預測,到2020 年,這個數字將達到 12 萬億元,屆時我國也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金融市場。消費金融市場自
18、身也在發生著積極的轉變。市場主要參與者包括商業銀行、持牌的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消費平臺、小貸公司及其他機構,以往這個市場是由銀行消費信貸一家獨大,現在逐漸發展成為百花齊放的局面,多家消費金融企業從去年末到今年初都實現了扭虧為盈。如蘇寧金融消費去年營收 1.058億元,不過凈虧損 1.89 億元;今年一季度則實現營收 4529.5 萬元,凈利潤762 萬元。圖 9:中國和美國的短期消費信貸/消費支出 數據來源:網絡公開資料、利基研究院整理 當前我國信貸人口滲透率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很低。2015 年,我國信貸人口滲透率僅為 26.7%,相當于只覆蓋了我國四分之一左右的人口,而同時期的美國信貸人口滲透
19、率則是達到了 82.0%。另外美國作為消費模式和信貸模式都已成熟的國家,信貸支出比常年維持在 27%28%左右,而我國的這項數據在 2008 年時僅有 3.6%,至去年大幅增長至 18%左右,不過仍和美國有較大差距,發展潛力和空間都十分可觀。3.60%5.00%6.60%7.70%9.80%12.10%13.40%15.50%17.90%26.50%26.80%26.40%27.10%27.40%28.00%27.80%27.70%27.9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中國 美國 農村消費金融趨勢報告 12 利基研究院 3、農村消費金融市場
20、 3.1、農村人均收入和消費增速高于城鎮 圖 10:我國城鄉居民人均收入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利基研究院整理 圖 11:我國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利基研究院整理 15781 17175 19109 21810 24565 26965 28844 31195 33616 4761 5153 5919 6977 7917 8896 9892 10772 12363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元)11242
21、.9 12264.6 13471.5 15160.9 16674.3 18487.5 19968 21392 23079 3660.7 3993.5 4381.8 5221.1 5908 7485.2 8383 9223 1013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元)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元)我國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元)我國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元)農村消費金融趨勢報告 13 利基研究院 本次消費升級中,有兩個特征十分明顯:一是網絡商品零售增長迅速,二是農村消費增長明顯加快。我國近年來城鄉居民的人均收入和消費支出均呈現穩定的上漲趨
22、勢。最新數據顯示,2016 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 33616 元,較 2008 年的 15781 元提升 113.0%;去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 12363 元,較 2008 年的 4761 元更是大幅提升 159.7%。人均消費支出方面,2016 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 23079 元,較 2008 年的 11242.9 元提升 105.3%;去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 10130 元,較 2008 年的 3660.7 元提升 176.7%。在較長周期內,我國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費支出整體增長明顯快過城鎮居民。另外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4 月 21 日聯合發布
23、的農村綠皮書預測,2017 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超過 1.3 萬元以上,比上年增長約 7.5%,顯示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勢頭不減,城鄉收入差距會進一步縮小。圖 12:城鄉居民消費支出增速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利基研究院整理 圖 13:城鄉居民收入增速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利基研究院整理 8.10%5.40%5.80%5.50%5.70%8.10%9.00%10.00%8.60%7.80%0.00%2.00%4.00%6.00%8.00%10.00%12.00%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實際增速 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實際增速 9.60%7.
24、00%6.80%6.60%5.60%10.70%9.30%9.20%7.50%6.20%0.00%2.00%4.00%6.00%8.00%10.00%12.00%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速 農村消費金融趨勢報告 14 利基研究院 對歷年增速進行比較可以看到,2012 年起至今,農村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費支出兩項數據扣除價格因素后的實際增速始終超過城鎮居民同期水平。農村方面,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支出分別為 12363 元和 10130 元,首次雙雙突破萬元大關。而今年最新的消費數據顯示,一季度鄉村消費品零售額
25、 1.24 萬億元,同比增長 11.9%,高于城鎮消費增速 2.2 個百分點。一般來講,與消費觀念相對更為前衛的城鎮居民相比,農村居民更多傾向于成為儲蓄主體,而非消費主體。另外農民往往缺乏固定的收入來源,心理負擔較重,這一點也使得其消費欲望不強。2004 年我國取消農業稅后,又經過一系列相關措施出臺和落實,農民負擔逐漸減輕,農村消費市場的潛力也漸漸被釋放出來。此外城鄉收入差距不斷縮小,電子商務進農村等政策得到深化落實等因素,都促進了農村消費市場的迅速增長。3.2、農村消費方式和觀念的變化 圖 14:農村網民數量和互聯網普及率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利基研究院整理 1.36 1.56 1.77
26、1.78 1.95 2.01 20.70%24.20%28.10%28.80%31.60%33.1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0 0.5 1 1.5 2 2.5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農村網民數量(億)農村互聯網普及率 農村消費金融趨勢報告 15 利基研究院 圖 15:城鄉互聯網普及率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利基研究院整理 城鄉互聯網普及率的差距還是很明顯,2016 年城鎮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69.1%,農村僅有 33.1%。不過近年來農村的互聯網普及也有了相當大的提升,從 20
27、11 年至 2015年,農村網民數量由 1.36 億增長至 1.95 億,互聯網普及率也從 20.7%提高至31.6%,在增速方面農村也始終在城鎮之上。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尤其是年輕一代開始接觸并依賴互聯網的新產品、新科技,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也在逐步轉變。我們認為在互聯網領域,農村與城鎮相比具有明顯的后發優勢,比如快手在農村已經擁有 4 億用戶,成為微博、微信等產品之后的第四大流量品牌,這充分說明農村居民接受互聯網思維和產品是沒有問題的,“不愿上網、不會上網”的情況會逐漸減少。7.40%12.30%15.50%18.60%20.70%24.20%28.10%28.80%31.60%33.10%2
28、6.00%33.90%43%49.60%54.60%57.40%60.30%62.80%65.80%69.1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農村互聯網普及率農村互聯網普及率 城鎮互聯網普及率城鎮互聯網普及率 農村消費金融趨勢報告 16 利基研究院 圖 16:農村人均現金消費支出 數據來源:wind 資訊、利基研究院整理 農村消費市場蓬勃發展,消費金融領域也增長迅速,不過從整體來看,現金消費支出仍然是農村最主要的支付方式,占比達到消費支出總額的 70%以上。這反映出農村市場的空間十分巨大,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農村與城鎮的
29、各項差距都會逐步縮小,農村消費市場的潛力值得重點關注。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城鎮的消費金融市場相對飽和,已經形成十分激烈的競爭,但在農村,包括縣與縣級別以下地區,消費金融市場依然是藍海,需求還遠遠未被滿足,金融機構的滲透程度也十分有限。從目前投資機構的角度來看,農村金融還是一個偏冷門的市場,以北京為例,全市投資機構多達上萬家,其中投資農業領域并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機構只有 260 家左右。另有數據顯示,2015 年我國農村互聯網金融的體量只有 125億元,較三農金融整體的 3.05 萬億元缺口差距甚大。農村金融市場,尤其是農村消費金融市場蘊含著巨大的潛力和空間,如何在這個加速發展的市場中找到好的落
30、地模式成為涉農金融機構的重中之重。3859.33 4733.35 5414.47 5978.76 6716.68 7392.1 0 2000 4000 6000 8000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農村人均現金消費支出(元)農村人均現金消費支出(元)農村消費金融趨勢報告 17 利基研究院 3.3、重點關注的板塊 1、旅游娛樂:圖 17:城鄉居民人均國內旅游消費支出 數據來源:wind 資訊、利基研究院整理 近年來,旅游消費成為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后的一種重要的消費方式,農村居民的旅游消費支出也日漸提升。從 2005 年到 2011 年的 6 年間,農村
31、居民人均國內旅游花費從 227 元增長至 471 元,實現翻倍。最新數據顯示,2016 年農村居民人均國內旅游消費支出達到 880 元,也就是 2011 年至 2016 年的 5 年間該數據幾乎再次實現翻倍。而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國內旅游花費增長不足 40%,可以看到農村旅游板塊的爆發力和增長潛力。227.6 221.9 222.5 275 295 306 471 491 518.9 540.2 554.2 737.1 766.4 906.9 849 801 883 878 914.5 946.6 975.4 985.5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農村 城鎮 農村消費
32、金融趨勢報告 18 利基研究院 2、家用電器:圖 18:城鄉居民耐用品百戶保有量 數據來源:wind 資訊、利基研究院整理 隨著農村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為提高基本生活質量,家用電器這類耐用消費品的需求量出現大幅提升。以冰箱彩電洗衣機這“新三件”為例,其實從上世紀 90 年代的第二次消費升級開始,農村居民的該類產品保有量就已經出現過一段時間的激增,目前基本與城鎮水平差別不大,增長潛力有限。不過還有其他部分家電保有量與城鎮家庭存在較大差距,如空調、熱水器、油煙機等,均反映出強烈的增長需求。2016 年,農村居民空調、熱水器、油煙機的百戶保有量分別達到 47.6 臺、59.7 臺和 18.4 臺,同
33、比增速分別為 22.7%、13.6%、19.9%。這顯示農村耐用消費品的需求量仍然很大。另外,國家出臺的農村家電補貼政策降低了農村居民購置耐用品的成本和負擔,在一定程度刺激了農村居民對家電的購買熱情。3、汽車:去年全國居民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為 27.7 輛,同比增長 18.9%;農村居民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達到 17.4 輛,同比增長高達 31.3%。數據顯示在汽車板塊,農村市場也顯示出相當強勁的增長勢頭。農村家用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與幾個因素有直接關系:94 92 122 115 86 69 83 79 117 39 52.55 15 0 50 100 150 冰箱 洗衣機 彩電 空調 熱
34、水器 油煙機 城鎮 農村 農村消費金融趨勢報告 19 利基研究院 一是農村居民收入持續提高,私家車已經不再是一種奢侈品;二是“新常態”下出現農民工返鄉潮,返鄉民工中擁有私家車的人數不算少;三是農村婚娶中,車子房子票子成了最新的“新三樣”,這也增加了農村汽車保有量;四是汽車經銷商戰略推廣到農村,中低端汽車品牌還遠沒有達到飽和;五是汽車價格走低、農村城鎮化建設、公路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等其他因素,比如去年我國新改建農村公路 29.3 萬公里,完成全年目標的 146%。4、農村消費金融領域的難點分析 1、征信問題:農村信用體系是農村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農村消費金融領域來講,征信尤為重要。目前農村的征
35、信系統雖然在不斷完善,但需要解決的問題仍然很多,我國三農貸款難的問題由來已久,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信用體系建設不足,這也使得消費金融企業和平臺進入農村開展業務時,獲取征信難度倍增。另外,農民與城鎮居民相比,分布更為分散,信息收集成本高。農村居民普遍信用意識不足,消費觀念也相對保守。在具有“散、小、弱、封”等特殊性的農村(其中“弱”是指觀念相對較弱導致教育成本高),開展消費金融業務也應具備一定的針對性。我們認為:一方面需要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進行推廣,改善農村居民的征信意識和消費習慣;一方面需要與當地人員、合作社或其他機構充分合作,獲取相關信息,如個人信息、家庭信息、社會信息等,在消費貸款等信息
36、缺失的情況下,這些也可以作為重要的評估參考;農村消費金融趨勢報告 20 利基研究院 還有一方面就是更多地借助互聯網和 AI 技術,盡可能多地獲取農村居民的社交、消費、貸款等方面的信息數據進行拼接以達到征信的基本要求。當然還有一些問題需要注意,比如與城鎮相比,農村自身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化,每個省、市、縣下屬的農村情況各有不同,因此難以使用一種標準化的方法來解決所有農村的征信問題,需要與具體場景相結合,找到適合的流程和方式。2、風控問題:我們認為,對于消費金融公司和平臺來講,風險控制是生存之本。尤其是對于在農村開展消費金融業務的公司,風控的意義就更加重大。農村居民的信任具有很強的選擇性,比如一些地
37、區的農村居民借信用社的資金還款率很高,借銀行或其他外來機構的資金就會時有發生不還的情況。農村的“圈子”現象也比城鎮更加明顯?;ソ鹌髽I若是對這些內容了解不夠充分,依然用在城鎮展業的思路來做業務,很容易頻繁出現所謂“薅羊毛”的情況而導致損失嚴重。對于這些情況,我們認為可以在以下措施進行加強:一方面如上一部分所述,加強各方面的征信措施;一方面可以在風控篩選方面進行更嚴格的要求,比如對于普通農戶來講,進行風險測算相對困難,但對種植大戶而言,其風險是可以比較充分地進行測算和預期的,那么就可以把更多資源和精力向這部分群體傾斜;一方面需要做到因地制宜,農村居民的“圈子”現象明顯,更多受到“熟人社會”的人情和
38、道德制約,規則約束力相對弱一些。所以需要根據農村的相應特點,以及不同地域農村所表現出來的差異,采取特定的風控手段;還有一方面是公司自身應當建立健全完善的風控系統,來保證以上措施可以實際落實,保證資產的優質可靠。3、落地模式:農村消費金融趨勢報告 21 利基研究院 做農村消費金融,業務模式如何選擇,業務如何進行開展和下沉,怎樣建立起一套穩定的客戶和服務體系,這是很多機構和學者都在研究的課題。已經有不少公司做出了相應的嘗試。模式方面,有使用直營或代理模式進行落地,兩者各有利弊,但共同的難題是獲客成本偏高,主要是因為上面提到的農村“散、小、弱、封”的特點。另外農村客戶相比較于城鎮,更容易出現流失的現
39、象,客戶體系不容易穩定。針對以上情況,我們認為:一方面在農村互聯網普及尚未充分的情況下,還是應當看重在農村的落地推廣,人力成本相對較高,但客戶質量較好,且不容易流失。以沐金農為例,公司在農村通過落地推廣獲得的客戶回頭率能達到 60%到 70%以上。在獲得一定基數優質客戶資源的基礎上,可通過交流教育等方式改變目標客戶的消費習慣,并形成轉介紹或客戶導流,大幅降低后續獲客成本;一方面應當注重以當地人為主的團隊對當地農村居民進行服務,相對來說交流、溝通、文化、思維等方面不存在障礙,并且有利于真正融入到農村的一個個“圈子”之中,在最大程度上形成“人情社會”的道德制約,客觀上增強公司風險控制能力;一方面以
40、當地人服務當地人的方式本身也會產生一定的操作風險,因此要堅持共享經濟,并加強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還有一方面,我們認為合作金融與互聯網商業金融的模式,一個線下、一個線上,會是最有效的路徑。對美國、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農業模式進行的研究發現,越是發達地區,對弱勢群體的服務就越依賴合作金融,這應該會是我國農村未來發展的大方向??傊?,農村消費金融市場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巨大,市場飽和度仍然嚴重不足。不過業務落地過程中還有一些問題需要探索、研究和解決。最重要的是企業在開展相關業務時,應當充分認識和尊重農村自身存在的規律、現狀、差異化和特殊性,以更高效便捷地進行農村金融服務為目的,結合各類場景,用農村思維找到一條適合自身和當地農村的可持續發展的落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