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本:個人數據銀行。日本政府一直在探索促進數據價值利用的方法,并前瞻性地在 20 國集團會議上提出了無數據流( DFFT )理念。該理念倡議,個人可以決定將信息存入受信任的實體,即個人信息銀行( PDB ), PDB 將向第三方提供數據,并將部分經濟收益返還給個人。 2016 年,日本政府決定測試和推廣名為個人數據存儲( PDS )的數字系統,即個人控制自己的數據,而不是目前擁有和壟斷大量個人數據的企業數字基礎設施。日本政府“ My Number ”門戶是其在公共服務領域實踐數據可攜帶性和版權管理的探索。 2017 年,日本經濟產業?。?METI )、總務?。?MIC )在旅游業啟動 PDS 示范項目( OMOTENASHI 好客平臺),外國游客可以基于他們的共享注冊信息,享受平臺參與企業 / 社區提供的無縫服務。 2019 年,日本經濟產業省、總務省發布了《數據信托功能認定指南 2.1 版》,決定在個人數據存儲( PDS )系統的基礎上,試點開展個人信息銀行( PDB ),以實現個人數據流通并創造新服務型態。如下圖所示,個人信息銀行( PDB )的權益返還由銀行吸儲優惠補貼和場景應用價值返還兩部分構成,從而形成具有競爭力的市場化 MyData 數據服務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