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高產玉米新品種更新迭代過程中,種植密度總體提升。1982 年以來,我國玉米推廣面積排名第一的品種經歷了中單 2、丹玉 13、掖單 13、農大108、鄭單 958、裕豐 303 等品種。從種植密度來看,從早期的 3000 株/畝左右,提升至當前高至 5000 株以上。玉米株型逐漸從平展型演變成緊湊型,品種的耐密性明顯提高。和美國的種植密度相比,我國密植提升潛力仍然很大。密植增產得益于通過改良葉夾角、雄穗大小等性狀,改善玉米群體冠層結構,增強群體的通風透光性、有效葉面積指數,從而獲得較高的群體光合和合理的冠層光輻射分布,顯著提高玉米群體光合效率和干物質積累效率。培育株型緊湊、水肥和光利用效率高的品種,對玉米密植增產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