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涉及的主要方針
1、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其中,其中涉及的部門是學校和教師。
2、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其中涉及的部門是學校和教師、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教育部門、網絡平臺。
3、堅持從嚴治理,全面規范校外培訓行為,其中涉及的部門是教育機構、金融機構。
4、大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其中涉及的部門是地方政府〔教育部門)。
5、強化配套治理,提升支撐保障能力,其中涉及的部門是中央有關部門、省級政府、地方婦聯、社區等。
6、扎實做好試點探索,確保治理工作穩妥推進,其中涉及的部門是北京市、上海市、沈陽市、廣州市、成都市、鄭州市、長治市、威海市、南通市為全國試點。
雙減關鍵內容及政策細節
1、在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健全作業管理機制。分類明確作業總量。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加強作業完成指導??茖W利用課余時間。
具體細節:(1)健全作業管理機制。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
(2)學校要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可在校內適當安排鞏固練習.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
(3)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復性、懲罰性作業。3.引導學生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控制使用時長,保護視力健康,防止網絡沉迷。
2、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1.保證課后服務時間。2.提高課后服務質量。3.拓展課后服務渠道。4.做強做優免貲線上學習服務。
具體細節:(1)課后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于當地正常下班時間。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學校應提供延時托管服務。初中學校工作日晚上可開設自習班。學??山y籌安排教師實行“彈性上下班制”。
(2)不得利用課后服務時間講新課。
(3)依法依規嚴肅查處教師校外有償補課行為,直至撒銷教師資格。3.利用國家和各地教育教學資源平臺以及優質學校網絡平臺,免費向學生提供高質量專題教育資源和覆蓋各年級各學科的學習資源,推動教育資源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
具體細節:(1)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2)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3)培訓機構不得高薪挖搶學校教師。(4)嚴格控制資本過度涌入培訓機構。(5)線上培訓要注重保護學生視力,每課時不超過30分鐘,課程間隔不少于10分鐘,培訓結束時間不晚于21點。(6)線上培訓機構不得提供和傳播“拍照搜題”等惰化學生思維能力。
3、堅持從嚴治理,全面規范校外培訓行為:堅持從嚴審批機構。規范培訓服務行為。強化常態運營監管。
具體細節:(1)積極推進集團化辦學、學區化治理和城鄉學校共同體建設加快縮小城鄉、區域、學校間教育水平差距。
(2)學校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提高難度、加快進度。降低考試壓力,改進考試方法,不得有提前結課備考、違規統考、考題超標、考試排名等行為??荚嚦煽兂尸F實行等級制,堅決克服唯分數的傾向。
(3)逐步提高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比例。
(4)將“雙減”工作成效納入縣域和學校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把學生參加課后服務、校外培訓及培訓費用支出減少等情況作為重要評價內容。
4、大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深化高中招生改革。納入質量評價體系。
具體細節:(1)各地要根據學生規模和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統籌核定編制,配足配齊教師。省級政府要制定學校課后服務經費保障辦法,明確相關標準,采取財政補貼、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等方式,確保經費籌措到位。
(2)中央有關部門、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校外培訓廣告管理,確保主流媒體、新媒體、公共場所、居民區各類廣告牌和網絡平臺等不刊登、不播發校外培訓廣告。不得在中小學校、幼兒園內開展商業廣告活動,不得利用中小學和幼兒園的教材、教輔材料、練習冊、文具、教具、校服、校車等發布或變相發布廣告。
5、強化配套治理,提升支撐保障能力:保障學校課后服務條件。完善家校社協同機制。做好培訓廣告營控。
具體細節:(1)課后服務不能滿足部分學生發展興趣特長等特殊需要的,可適當引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課后服務,由教育部門負責組織遴選,供學校選擇使用,并建立評估退出機制。
(2)將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管理,科學合理確定計價辦法,明確收費標準,堅決遏制過高收費和過度逐利行為。
6、扎實做好試點探索,確保治理工作穩妥推進:明確試點工作要求。堅決壓減學科類校外培訓。合理利用校內外資源。強化培訓收費監管。
具體細節:(1)教育部門要抓好統籌協調,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日常監管,指導學校做好“雙減”有關工作。宣傳、網信部門要加強輿論宣傳引導,網信部門要配合教育、工業和信息化部門做好線上校外培訓監管工作。機構編制部門要及時為中小學校補齊補足教師編制。發展改革部門要會同財政、教育等部門制定學校課后服務性或代收費標準,會同教育等部門制定試點地區校外培訓機構收費指導政策。財政部門要加強學校課后服務經費保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做好教師績效工資核定有關工作。民政部門要做好學科類培訓機構登記工作。市場監管部門要做好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登記工作和校外培訓機構收費、廣告、反壟斷等方面監管工作,加大執法檢查力度,會同教育部門依法依規嚴肅查處違法違規培訓行為。政法部門要做好相關維護和諧穩定工作。公安部門要依法加強治安管理,聯動開展情報信息搜集研判和預警預防,做好相關涉穩事件應急處置工作。人民銀行、銀保監、證監部門負責指導銀行等機構做好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風險管控工作,清理整頓培訓機構融資、上市等行為。其他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起責任、抓好落實。
(2)統籌做好面向3至6歲學齡前兒童和普通高中學生的校外培訓治理工作,不得開展面向學齡前兒童的線上培訓,嚴禁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思維訓練班等名義面向學齡前兒童開展線下學科類(含外語)培訓。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精選】2021年IT技術教育培訓領域傳智教育公司未來前景分析報告(53頁).pdf
2021年海外教育行業校外培訓發展現狀分析報告(14頁).pdf
教育部雙減政策是什么?內容原文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