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云計算技術的發展及其對不同行業的滲透,云計算相關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的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云會計技術便是其中之一。那么,云會計技術到底是指什么?有哪些優勢呢?本文將具體介紹。

1.云會計
云會計是基于大數據與云計算而產生的概念,其中大數據是指能夠集合海量、多樣、復雜的數據,并具備數量多、種類多、價值高與處理速度快等特點的時代產物,是新時代發展過程中的信息化資產。而云計算是指在互聯網環境下能夠儲存多種數據及計算工具,并根據用戶的需求對數據進行相應處理的網絡平臺。具體來說,云會計是以互聯網為交接工具,同時利用云計算技術將會計信息數據的進行存儲、分析,還能夠將這些數據進行實時篩選、傳遞以及共享,從而提供相關的會計數據核算服務,幫助企業進行會計監督,同時為企業進行經營決策提供有關數據服務。云會計可簡單理解為,在會計數據的處理上添加云計算技術。
2.云會計的內涵
云會計的內涵可以通過兩個方面進行介紹:
(1)云會計服務商
云會計服務商為云會計軟件的運行提供相關的計算機硬件基礎設施,同時對云會計軟件進行開發,維護軟件有效運行,同時提供軟件的升級服務,為企業提供技術保障,以維護云會計服務的順利進行,保證云會計相關信息的安全存儲[31]。
(2)使用者
云會計在賬務的分析與處理上,與傳統的會計軟件相比不需要企業進行軟件安裝、維護和升級等相關操作,具有等高性價比特點,使用者通過互聯網就能夠使用,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相關的會計信息由使用者通過互聯網上傳至軟件后,相關人員在手機或者電腦等移動設備上登錄軟件后,就可以查看企業的相關財務數據并進行處理,同時將處理后的財務信息立即存儲在云端,這個過程中,相關的會計信息的存儲與備份并不需相應的硬盤等設備提供存儲空間。與此同時,云端的數據庫可自動對會計數據進行分析,生成財務報表等相關報告,在給使用者提供會計信息服務的同時,將財務工作更加便捷高效,降低了使用者的財務信息化成本。
3.云會計優劣勢
優勢:
(1)云會計的顯著優勢在于遠程操控。在云會計環境下,會計信息共享在“云端”,通過手機、平板和電腦等終端,會計人可以隨時隨地對會計業務進行處理,大大提高了會計人的工作效率;企業管理者可以實時通過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融合后的挖掘分析,對企業的經營風險進行全面、系統地預測、識別、控制和應對,實現企業對市場變化的柔性適應。
(2)加強了企業信息化運行方式,使得企業財務會計部門與其他生產、銷售部門之間的無縫對接。企業各個部門的信息及時送達財務會計部門,會計核算的信息也能及時送達到企業的其他相關各個部門。以前各個部門之間的數據交換是通過特殊的表格,業務人員不得不在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后,給財務部門提交相關的表格,使財務部門得到相關的財務信息。會計“云計算”后,業務部門的信息在云端及時傳遞給財務部門,既節省時間,又節省人力。
(3)解放人力。會計人員無需再手工輸入銀行對賬單上的內容和金額,節省了大量時間。還有數據備份,使用傳統的會計軟件一般需要每日備份數據。會計云計算系統上所有的數據都是實時的,一般沒有備份的必要。這些可以省去很多機械勞動的時間,但也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業務要求,從事基礎會計工作的會計人員將會在這場變革中失去工作。
劣勢:
(1)服務器數據的安全有效沒有保障。在云會計模式下,企業的會計數據存在一系列的風險。在傳輸過程中,云會計依賴于互聯網進行數據的傳輸和反饋,然而當今互聯網的網絡環境并不安全,數據在傳輸的過程中可能會被竊取或被病毒破壞。儲存在服務器內的數據除了存在常規的被竊取或被病毒破壞等技術層面的風險,還存在物理層面的風險,即由于目前各云會計服務商都是將數據托管在第三方的服務器內,因此缺乏數據非常規備份制度,如異地備份制度,這樣如果遇到火災地震等災難,數據的恢復就很成問題。
(2)會計工作過于依賴供應商。由于云會計無論是軟件研發還是硬件建設甚至是之后業務的處理都離不開服務供應商,這就導致了企業和供應商雙方的壓力都有所增加。從服務供應商的角度來說,由于在初期一次性的投入巨大,需要搜羅到大規模的服務應用者來攤平成本并且盈利。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如果服務供應商的服務不夠專業,出現由于系統漏洞或者軟硬件故障從而發生大面積的服務癱瘓,甚至停止運營的情況,對于服務使用者來說沒有任何能夠自救的方法,不管是繼續使用另一個云會計供應商的服務還是再次更改為傳統的會計信息系統,數據的轉移都會耗費大量精力。
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云計算有什么利好政策?云計算利好政策匯總(2018-2021)
什么是云計算技術?核心技術是什么?主要服務形式介紹
中國云計算公司有哪些?排名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