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戶體驗是什么
用戶體驗(User
Experience,UE)指用戶在享受整個服務過程中產生的心理體會,包含人與環境或者系統交互的各個方面。用戶體驗充滿了科學性與嚴謹性,因為其首要專注解決用戶的問題,創新性的幫助用戶獲得更好的體驗。
2 用戶體驗的研究方法
用戶體驗研究的方法許多,主要分為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
(1)定性研究是觀察研究對象,并試圖根據人們賦予現象的意義來理解和解釋該現象。通常使用的方法有:觀察用戶法、訪談法以及生活形態研究法等;
(2)定量研究是用數據來驗證分析觀察對象,更具客觀性,通常使用的方法有:可用性評估、參與式設計等。
在對用戶進行研究時一般采用定性研究的觀察用戶法和訪談法,觀察法是以“局外人”的角度去觀察一個現象而不是遠距離的觀察,近距離的觀察往往可發現用戶日?;顒拥狞c點滴滴,他們的日?;顒右矔@露出他們的真實想法,了解他們的思想,包括價值觀和行為標準。其次再用訪談法,直接對用戶進行詢問獲得第一手資料,然后對掌握到的信息進行研究分析,得出有用的結論。
3 用戶體驗五要素
提高用戶體驗避免不了研究用戶體驗要素,用戶體驗要素有:戰略層、范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而產品又被分為功能型產品和信息型產品。

(1)戰略層:戰略層從用戶視角和企業視角來解讀,從用戶視角關注的是用戶需求(user
need),明確用戶需求及如何實現用戶需求;企業視角關注的是產品目標(product objective)。
(2)范圍層:進入范圍層后,功能型產品一側轉變成功能規格(functional
specification):對產品的“功能組合”的詳細描述。而在信息型產品一側,范圍則是以內容需求(content
requirement)的形式出現,需要對各自內容元素的要求的詳細描述。
(3)結構層:于功能性產品而言,結構層從范圍轉變成交互設計(interaction
design),于信息型產品而言,結構層則是信息架構(information architecture),主要是合理安排內容元素以促進人類理解信息。
(4)框架層:框架層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信息設計(information
design)——一種促進理解的信息表達方式。而功能型產品,框架層還包含界面設計(interface
design)——安排好能讓用戶與系統的功能產生的界面元素。對于信息產品,確定好導航設計(navigation
design)——屏幕上的一些元素的組合,允許用戶在信息架構中穿行。
(5)表現層:為最終產品創建感知體驗(sensory experience)
另外還有兩個額外的因素,他們將會對最終的用戶體驗產生影響,首先是內容(content),其次是技術(technology)。
推薦閱讀:《騰訊:2020中國用戶體驗行業發展調研報告(111頁).pdf》
《中國信通院:基于用戶體驗的移動網絡質量白皮書(41頁).pdf》
《艾瑞咨詢:2021年中國口紅產品NPS用戶體驗研究(29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