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科技不斷發展,智慧圖書館的建設也開始被提上日程,而智慧圖書館的設想提出后,要面臨的是建設中實際會遇到的各種情況;那么智慧圖書館建設的原則有哪些?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又有哪些呢?下面的文章將進行簡單介紹。
智慧圖書館建設的核心技術
(1)物聯網:智慧圖書館想要實現服務的高效、智能化,物聯網是其不可缺少的技術基礎,它通過“萬物互聯”的理念將圖書館的文獻資源、用戶、館員和設備互相聯系在一起,構成了一個高度集成的圖書館管理系統。
(2)大數據:在大數據時代中,以往的那些海量的非結構化數據如圖片、用戶微博、館內行為視頻記錄等,半結構化數據如用戶聯系方式、瀏覽歷史、瀏覽時間、各種記錄等,也都不再是廢料數據,反而要將它們充分地利用起來,對這些數據進行動態的、系統地整合,為用戶提供更加智慧化的服務。
(3)云計算:智慧圖書館的IaaS大致有三種,服務器服務、存儲服務和網絡連接服務,對于這些方面,智慧圖書館顯然需要云計算技術成為其重要的支撐平臺。
(4)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圖書館的智慧服務中能發揮許多重要作用。一方面,人工智能將云計算、大數據和深度學習這三項技術聯合起來,讓圖書館能夠在短時間內感知采集、整理分析大量多種類的數據,為圖書館研究帶來了新的技術手段;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能夠幫助降低圖書館館員的勞動強度,提高服務效率。

智慧圖書館建設工作原則
智慧圖書館的建設工作主要有標準化和規范化、開放性和集成性及建設和共享性這三個原則。
(1)標準化和規范化原則:未來智能館藏的建立和其為讀者提供相應的服務則一定要有一個固定的參考標準,才能提供堅實的基礎。
(2)開放性和集成性原則:智慧圖書館需要將數據與信息匯總,完美轉化,遠距離傳播,達到密集展示,快捷接入??恐笠幠J郊善脚_,智慧圖書館的信息的角度可以從每一個點可以擴大到每一個線和面。達到線路交換,區塊接觸,區域與不同區域之間的交流,達到智能運營。
(3)建設和共享性原則:想要建設一個整合全國的智能館藏系統,僅僅依靠個別圖書館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沒法短期達成。多個智慧館之間的數據館藏共建共享,可以共享館員的力量,資源的力量,可以快速將館藏資源豐富,將讀者的需求盡量滿足。
智慧圖書館建設的問題
(1)配套政策與規范的缺失:在智慧館的建設當中,信息數據流的信息的安全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如何對信息流進行規范管理,這些都是首要面臨的問題。
(2)數字信息資源相關問題:各個國家數字圖書館沒有統一的網絡服務系統,數字信息資源不集中。智慧館之間的資源分配不均勻,無法達到高效共享。
(3)支撐平臺與技術問題:智慧圖書館書館的咨詢服務需要依托各類信息數據庫、數據分析系統而存在,這些都對系統規模有一定的要求。當下的科研成果還在理論層面,什么時候能夠在國內的圖書館范圍將支撐平臺全面建立,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等待。
(4)建設成本:建設一所智慧館,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的問題,從每一個小小的RFID標簽,到整個圖書館的智能設備購買,這里面都需要很大的資金支持。
(5)館員隊伍建設滯后:當前我國的圖書館館員并沒有一個標準規范的資格培訓系統,缺乏一個專業的認證系統,這導致了圖書館的服務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圖書館員的發展制約了我國智慧圖書館的發展腳步。
以上就是有關于智慧圖書館建設的核心技術、工作原則及存在的問題的全部內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文化數字化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智慧圖書館?智慧圖書館特點及服務模式介紹
什么是數字閱讀?龍頭是誰?行業盈利模式分析
什么是數字文化和數字文化產業?相關政策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