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工廠
智能工廠是指將人、機器和資源如同在一個社交網絡里自然地相互溝通協作,在工廠里,智能輔助系統將從執行例行任務中解放出來,也就是生產制造人機一體化。
張曙認為智能工廠的智能化體現是設備必須具有自我感知、控制、調整、交換和通信的能力,強調實時的數據采集和設備狀態反饋,從技術角度認為智能工廠是基于科學對物質、知識的加工系統,從企業角度認為智能工廠是通過定制化來提高客戶滿意度實現盈利的中心,從用戶角度認為智能工廠提供的是創新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張益從現代工廠運作模式的角度對智能工廠做出解釋:決策智能化、信息全面感知、數據驅動知識自動化、服務資源智能匹配。

2.智能工廠建設內容
(1)物理工廠物理工廠包含實體工廠、工業物聯網以及信息化系統。實體工廠主要由工藝設備、公用基礎設施和信息基礎設施組成。工業物聯網包括生產過程中的數據采集、生產監控、防差錯、按燈等系統。信息化系統指企業資源管理ERP、制造運行管理MOM、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等。
(2)虛擬工廠虛擬工廠由模型和仿真兩部分內容組成。模型分為產品模型、工廠模型、過程模型、架構模型;仿真分為工藝仿真、性能仿真、建造仿真。
(3)虛實集成(數字孿生)將物理工廠進行數字鏡像,利用工業物聯網實現工廠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互聯互通、智能操作和典型應用。
(4)標準體系建立一套體系標準,用于規范智能工廠全生命周期的各項活動,主要標準有數據字典、業務流程標準、編碼規范、協作標準、接口標準、協議標準、驗收標準等。
(5)安全體系智能工廠全生命周期的生產安全和信息安全,主要有安防、危險源監測、火災自動報警、數據安全等。
3.智能工廠特點
(1)數字化工廠特點。自動化、數字化、可視化、集成化、精細化、模塊化;
(2)智能化。機器、傳感器等設備具有自我感知、自我學習、自我維護能力,能夠理解環境信息和自身信息;
(3)預測性。系統、設備等基于現有數據具有自我感知、自我預測能力,在故障發生前發出警報,減少故障時間;
(4)協同化。通過云平臺實現企業間的互聯互助。
以上梳理了智能工廠的定義、建設內容及特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愛立信:5G與智能工廠研究報告(37頁).pdf 》
《甲子光年:智能制造行業MES產品研究:建設智能工廠實現智造推動生產過程管理數字化(38頁).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