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nap發布了《在評估人道主義現金援助時將挑戰轉化為機遇》。
在人道主義行動中使用現金轉移對評價活動有影響,一方面,由于越來越重視評價現金轉移、商定共同成果指標和創造物有所值的方法,一些評價的效用得到加強。
另一方面,現金援助越來越普遍的方案規劃方法,與社會保護系統的聯系以及與金融服務提供者合作進行的轉移的數字化,對理解人道主義成果、界定應對范圍、分析不同的運作模式和分析新的數據來源提出了特殊的挑戰。
近年來,現金援助發展迅速,而且仍在不斷變化。自2015年以來,人道主義現金轉移的規模持續增長。2015年至2019年間,現金和代金券援助(CVA)從20億美元增至56億美元,占國際人道主義援助的17.9%。
全球范圍內,提供更高比例現金的大型行為者數量越來越少。聯合國機構及其合作伙伴編制的現金流量賬戶所占份額逐年增加,占2019年現金流量賬戶總額的63%。
對評價的影響
現金援助形式的變化表明,人道主義行動協調可能開始演變,這反過來又對評價產生影響?,F金援助的增長促使人們在談到效率和效力問題時,對評價方法進行更為復雜的思考。與其他類型的方案相比,捐助者越來越努力了解現金的成本效益。
這與“物有所值”(VFM)評估框架的發展密切相關,VFM已被用于提高根據一系列標準提供的分析質量,包括從最終用戶的角度。這些類型的框架可用于比較現金規劃的不同運營模式,如財團和聯盟、共享現金交付機制、單一機構現金交付和綜合系統方法。
CVA編程的全球數量(十億美元)

報告小結
報告強調了在進行現金援助評估時需要特別注意的一系列問題?,F金援助的性質突出了與界定評價范圍的界限和限度以及確定多部門援助的適當成果指標有關的分析性考慮。在審查使用金融服務提供者處理現金轉移時,以及在決定如何處理效率和物有所值的問題時,圍繞數據收集和評估設計的技術挑戰就會出現。
人道主義機構需要抓住這些機會,增加對全系統評價的投資?,F金援助的擴大應通過有重點和有意識地分析多部門、全系統的對策(包括社會保護制度、金融服務提供者和協調結構)來實現。這樣評價系統可以繼續為增進現在和將來對人道主義系統的了解和問責制作出寶貴貢獻。
文本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Alnap:在評估人道主義現金援助時將挑戰轉化為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