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輪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在科學技術的加持下產生了巨大的改變,人類社會開始步入智能時代,人們的經濟活動也逐漸向智能化、數字化轉型。那么,什么是智能經濟?特征是?本文將具體介紹。

1.智能經濟
關于智能經濟的概念目前尚未統一,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1)智能經濟指的是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以人工智能(AI)、虛擬現實(VR)、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智能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度融合和深入應用為主要內容,以智能產業化和產業智能化為主要形式,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智能化革新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
(2)智能經濟指以機器學習算法為核心,以人工智能通用技術為工具,以數據流動自動化化解經濟系統不確定性,對多種應用場景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活動進行自主或輔助描述、診斷、預測與決策,全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經濟形態。
(3)智能經濟是以智能感知的信息與數字化的知識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新一代智能技術為重要推動力,以有限資源和全生產要素的最優化利用為手段,以自主適應、人機協同、共創分享、多元融合為主要特征,以高效、有序、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經濟活動和經濟形態。狹義的智能經濟可理解成信息經濟、數字經濟、網絡經濟、互聯網經濟的高級階段;廣義的智能經濟除了包含狹義的智能經濟,還包括了信息經濟、數字經濟、網絡經濟、互聯網經濟等新的經濟形態。
2.智能經濟特征
(1)集成性
智能經濟是基于先進制造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技術等多種技術的集成和多種應用方案的集成,形成“傳統一二三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技術”三維應用體系,實現技術和應用高效統一。
(2)融合性
智能經濟是在萬物互聯的條件下,智能技術滲透進國民經濟一、二、三產業和社會方方面面,形成計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的裝備、產品和服務,突破產業、時間、空間限制。同時,各生產要素的智能化改善又反作用于智能技術的創新發展,進而形成一個良性的融合循環,加快推動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互聯互通和兼容發展。
(3)引領性
智能經濟是新經濟的典型代表,是信息經濟、知識經濟和數字經濟發展的高級階段。智能經濟發生裂變連鎖反應的潛力巨大,發展到一定階段后會呈幾何倍數級膨脹增長,帶動其他生產、服務向更高水平躍升,引領新的生產方式、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
(4)可持續性
智能經濟是在IT時代轉入DT時代的背景下產生的,信息、數據成為一種重要的生產要素,推動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高,減少了對土地、環境等傳統資源的過度依賴,進而實現經濟的綠色、高效、可持續發展。
以上梳理了智能經濟的定義與特征,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智能溫室?與傳統溫室的區別在哪?
智能工廠是什么?特征有哪些?
【研報】智能經濟:人工智能時代的經濟增長、產業格局與大國博弈-20200428[40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