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1年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下面是全部內容。
一、居民收入情況
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65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10.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7%;比2019年前三季度增長14.8%,兩年平均增長7.1%,扣除價格因素,兩年平均實際增長5.1%。
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46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速)9.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26元,增長11.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2%。
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2157元,增長8.0%,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4.4%。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2417元,增長8.0%,中位數是平均數的90.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1962元,增長12.3%,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7.1%。

按收入來源分,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4917元,增長10.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6.8%;人均經營凈收入4136元,增長12.4%,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5.7%;人均財產凈收入2329元,增長11.4%,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8.9%;人均轉移凈收入4884元,增長7.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8.6%。
二、居民消費支出情況
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275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15.8%,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15.1%,比2019年前三季度增長11.7%,兩年平均增長5.7%,扣除價格因素,兩年平均實際增長3.7%。
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981元,增長14.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4%;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179元,增長18.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8.1%。
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5144元,增長13.2%,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9.8%;人均衣著消費支出1002元,增長18.2%,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5.8%;人均居住消費支出4031元,增長7.9%,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3.3%;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1021元,增長14.0%,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5.9%;人均交通通信消費支出2237元,增長14.4%,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12.9%;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1867元,增長46.3%,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10.8%;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1557元,增長16.4%,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9.0%;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415元,增長26.3%,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4%。


注: ①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人口比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人口比重。
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報告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報告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報告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1)*100%。
③全國居民人均收支數據是根據全國十幾萬戶抽樣調查基礎數據,依據每個樣本戶所代表的戶數加權匯總而成。由于受城鎮化和人口遷移等因素影響,各時期的分城鄉、分地區人口構成發生變化,有時會導致全國居民的部分收支項目增速超出分城鄉居民相應收支項目增速區間的現象發生。主要是在城鎮化過程中,一部分在農村收入較高的人口進入城鎮地區,但在城鎮屬于較低收入人群,他們的遷移對城鄉居民部分收支均有拉低作用;但無論在城鎮還是農村,其增長效應都會體現在全體居民的收支增長中。
④比上年增長欄中,括號中數據為實際增速,其他為名義增速。
⑤收入平均數和中位數都是反映居民收入集中趨勢的統計量。平均數既能直觀反映總體情況,又能反映總體結構,便于不同群體收入水平的比較,但容易受極端數據影響;中位數反映中間位置對象情況,較為穩健,能夠避免極端數據影響,但不能反映結構情況。

附注
指標解釋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按照收入的來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
居民消費支出是指居民用于滿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費需要的全部支出,既包括現金消費支出,也包括實物消費支出。消費支出包括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及服務八大類。
人均收入中位數是指將所有調查戶按人均收入水平從低到高順序排列,處于最中間位置的調查戶的人均收入。
季度收支數據中未包括居民自產自用部分的收入和消費,年度收支數據包括。
兩年平均增速說明
兩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相應同期數為基數,采用幾何平均的方法計算的增速。
來源:國家統計局
推薦閱讀
《普華永道:2021年的全球經濟與中國經濟(22頁).pdf 》
《國經濟金融展望報告(51頁).pdf 》
《畢馬威:2021Q3中國經濟觀察(72頁).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