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是營養價值最接近于完善的食品,與人民生活、健康息息相關。本文將梳理當前我國乳制品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以供參考。
1.我國乳制品行業發展歷程
與美日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乳制品市場起步較晚,整體上可將我國乳制品行業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1997-2007年,市場滲透率快速提升
國內乳制品市場的快速發展始于1997年,利樂包引進中國,解除了技術水平以及產銷分離等限制條件,使得常溫奶具備全國化推廣的條件,乳制品市場滲透率快速提升。
(2)第二階段:2008-2014年,質量驅動行業發展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發生,讓消費者對國內乳制品質量的信心大打折扣,行業迎來大洗牌階段,部分企業被淘汰,海外企業紛紛入駐。
(3)第三階段:2015年至今,價格驅動市場成長
2014年之后,乳制品市場從開疆拓土的量增階段轉向產品結構提升的價增階段。滲透率高位水平下,量增增速放緩,價增推動整體規模增長,高端常溫奶、酸奶成為消費升級下的行業新寵。
2.乳制品行業產業鏈
乳制品產業鏈較長,同時涵蓋一二三產業。上游以原奶供應為主,包含牧草詞料、飼料加工、奶牛養殖、動物保護(疫苗供應)、擠奶制造設備等,中游乳制品加工,產出奶粉、液態奶、乳酪、乳飲料等乳制品加工產品以及包裝材料制造(如紙杯、紙箱、無菌包、無菌磚、塑料杯/瓶、玻璃瓶等)等;下游以乳制品進出口貿易和乳制品分銷渠道等服務業為主,最終抵達消費者終端。

3.乳制品行業現狀
(1)供給端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乳制品企業數量逐年下降,2020年逆勢增長。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國規模以上乳制品企業達到572家。
從產量來看,2015-2020年我國乳制品產量呈現波動變化的趨勢,但整體保持在2600萬噸以上的水平。近兩年我國乳制品產量保持穩定增長,2020年,其產量達到2780.4萬噸,比2019年增長2.84%。截止至2021年1-6月中國乳制品產量達到1490.1萬噸。
出口方面,受海外疫情蔓延、貿易摩擦、內外價差等影響,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20年全國乳制品出口合計4.60萬噸,金額2.44億美元,同比下降19.90%和46.81%。

(2)需求端
但由于乳制品普遍偏甜口,更易受到女性消費者的喜歡,其消費占比超過60%。

細分人群來看,嬰幼兒、學生黨、都市白領、銀發族是乳制品的剛需人群,此類群體對乳制品的消費客單價增速明顯高于其他人群。此外,Z世代、小鎮青年在新型乳制品消費占比和消費增速上表現突出,堪稱新消費品牌潛力軍。

分地區來看,居民家庭人均乳制品消費前10名,人均消費量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分布在:北京、天津、山東、山西等北方省份,內蒙古、新疆等奶源豐富及具備消費習慣的地方,以及上海、江蘇等高消費潛力的地方。此外,北方地區農村市場消費空間廣闊,正在逐步擴容。

(3)市場規模
根據歐睿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乳制品銷售規模達到了6385億,較2019年增長0.9%,近14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左右。

(4)競爭格局
在整體飲用奶市場中(包括常溫牛奶、低溫鮮奶等),伊利、特侖蘇、金典表現突出,占比分別為9.8%、8.5%及7.7%。

在剛需乳制品嬰配奶粉市場中,飛鶴、惠氏、達能占據市場前三席,所占比例分別為14.8%、12.8%、10.0%,合計占比達到37.6%。

在酸奶市場中,伊利、蒙牛、君樂寶占據市場前三席,市占率分別為21.6%、20.8%、12.5%。酸奶產品SKU豐富、對產品創新能力有一定要求,伊利、蒙牛雖占據較大份額,但產品結構偏低,部分產品創新力強的區域乳企占據一定市場份額。

4.我國乳制品行業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乳制品行業正嘗試通過實現上下游一體化來提高產品的開發能力,進而推動乳制品行業的現代化發展。乳制品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境外羊奶粉等進口奶對于境內乳制品行業的沖擊。同時,我國居民對于乳制品的需求呈上升趨勢。農業部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以當前需求增速為基礎,在未來五年內,我國居民乳制品的需求量將超過35公斤。同時,消費者在對乳制品消費量增加的同時對于乳制品的品質需要也在提高。這就促使乳制品公司需不斷的投入研發、注重奶源品質,增加營銷渠道等??偟膩碚f,乳制品行業目前處于低速穩定增長狀態、產銷量增加,未來存在機遇又面臨挑戰。
以上梳理了國內乳制品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分析欄目。
推薦閱讀:
乳制品有哪些?行業政策梳理
中國最早的乳業公司是誰?我國乳制品行業發展歷史一覽
消費界:2022乳制品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報告(36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