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建設規劃一覽
充電樁建設規劃主要包括總體目標、應用領域及產業規模等,具體規劃從2025年-2035年,介紹情況如下:
1、總體目標
2025年:居住區、單位、社會停車場推廣目的地停車慢充應用覆蓋,慢充電能輸出占比達70%以上;公共快充以750V輸出為應用主體。
在私人領域推廣直流慢充集群技術,釋放配電和充電位潛力;鄉村居舍以自有小功率慢充終端充電為主;公共領域提高充電設施快充網點分布密度。
2030年:慢充樁電能輸出占比達80%以上,居住區及停車場慢充設施實現V2G電能互動市場化應用,“智能泊車+無線自動充電+機械臂輔助自動充電”及大功率充電占比逐步提高;公共領域運營車輛共享換電較大規模應用。
2035年:車樁協同智能泊車自主充電應用普及,居民區等停車設施V2G電能互動和園區"光儲充”應用基本普及,本地光伏電能消納率達80%,“車儲+儲充站”對促進全社會可再生能源消納貢獻率達30%以上
2030年-2035年總體目標是全面推廣毗鄰車位充電負荷共享模式,充電設施與智慧城市多網融合互聯互通;專用車領域充電配置高效化;充換電設施安全性能、服務能力及方便體驗,均位居國際先進行列。
2、應用領域
2025年:重點促進私人領域配建慢充設施,基本覆蓋城市住宅區及周邊停車區域。
2030年:充電設施覆蓋住宅小區及周邊區域,以及單位車位、社會停車場和縣級以上城市主要區域。
2035年:全面覆蓋住宅區域、商業、辦公區車位,市郊及省、市、鄉、鎮路網,高速公路沿線等。
3、產業規模
2025年:慢充設施充電端口達1300萬端以上,公共快充端口約80萬端;保障年充電量接近1000億kWh供電需求,支撐2000萬輛需求。
2030年:慢充設施充電端口達7000萬端以上,公共快充端口達128萬端;保障年充電量接近3000億kWh
供電需求,支撐8000萬輛以上車輛充電運行。
2035年:慢充設施充電端口達1.5億端以上,公共快充端口達146萬端;保障年充電量接近5000億kWh供電需求,支撐1.5億輛以上車輛充電運行。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2021年公牛集團電連接業務與新能源充電市場前景研究報告(26頁).pdf
【精選】2021年共享充電寶市場與怪獸商業模式分析報告(19頁).pdf
【研報】電力設備新能源行業:新基建行業專題系列二充電樁總有基建正年輕-20200513[37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