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ch Capital發布了《東南亞金融科技的未來》。
報告指出,東南亞和歐洲科技生態系統之間聯系日益緊密,其焦點正從美國轉移到亞洲。鑒于美國的大市場、人才、資本和政治穩定,美國歷來是擴大規模的首選目的地。如今,這些原料在歐洲和東南亞同樣可以買到。
東南亞為本地和歐洲的金融科技規模提供了巨大的機遇,COVID-19只是在加速東南亞金融服務的數字化。
高度參與的移動受眾,高度傾向于采用新技術(從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印度尼西亞的電子貨幣交易猛增173%)。
以新加坡為首的東南亞風險投資基金正以創紀錄的水平投資于歐洲初創企業

東南亞6個國家5.7億人口、3.6億網民,每年有2200萬人加入移動時代,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
2021年東南亞金融科技市場未來發展趨勢報告

印尼互聯網經濟在2019年已經翻了兩番多,達到400多億美元,到2025年有望達到1300億美元。亞軍是越南,2019年為120億美元,預計2025年為430億美元。
最大的貢獻者是電子商務和搭車行業。特別是在越南,像仙都和拉扎達等競爭的本土市場是主要經濟驅動力。
新加坡繼續主導著融資,是金融科技公司的第一大區域基地,自2015年以來融資26億美元,支付和保險科技初創公司的融資大幅增長。
自2013年起在東南亞進行金融科技收購
2021年東南亞金融科技市場未來發展趨勢報告

東南亞地區金融科技初創企業的退出年齡相對低于歐美國家。
每個地區退出金融科技風投支持的初創公司的時間

報告總結
未來:東南亞的金融科技仍處于早期階段,目前的初創公司仍集中在支付和貸款等傳統金融科技應用上。隨著金融科技在非金融領域或嵌入式的應用,財富管理、保險技術和財產技術預計將成為下一波浪潮。
市場:印尼已經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但它現在也準備在2025年成為該地區最大的金融科技中心,估計價值1300億美元。大量無銀行和銀行存款不足的人口使得數字滲透的時機已經成熟。
商業模式:金融科技和金融機構之間從中斷到合作的成功轉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互補商業模式的使用推動的;實現了跨多個渠道更快的產品市場匹配和可擴展性。
退出:預計2020-2023年間,該地區100多家金融科技公司的退出將主要由圍繞支付領域的整合活動以及隨后的財富管理(我們將本地科技公司視為主要收購方)推動。
文本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Finch Capital:東南亞金融科技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