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場參與主體的性質,證券市場的投資者主要分為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
1、個人投資者
個人投資者在中國證券市場上又被稱為散戶,他們是以個人的名義開立賬戶,并將個人合法資金投資于證券市場。這類投資者是我國證券市場最廣泛的投資者,在收入水平偏低的時候,個人投資者的資金投向一般是銀行儲蓄存款,但隨著居民收入的增加,個人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偏好都有了變化,更注重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品種,證券市場無疑成為個人投資者最熱衷的投資場所。

個人投資者的主要投資目標是追求高收益,當然他們的首要目標是本金安全,更加追求資本的保值和增值,只有本金安全,才能獲取盈利。證券市場上有多種多樣的符合本金安全保障的有價證券,如政府債券、優質企業債券等等,這些債券基本上具有變現能力強、本金償還有保障、價格穩定且能帶來一定的收益。但是,僅僅追求本金安全,并不能滿足個人投資者的投資欲望,他們期冀獲取高額利潤,快速盈利,而股票恰恰具有價格起伏較大,這種高風險、高回報、成長潛力巨大的上市公司股票成為個人投資者最熱衷的投資標的。
當然,有些資本雄厚的大的投資者,也可以通過大量購買目標公司的股票,從而達到參與決策管理,甚至操控這家公司的目的。但對于絕大多數中小散戶投資者而言,股票仍被當做一種有價金融商品來買賣,主要用于投機,而忽略了股權本身的意義。
2、機構投資者
機構投資者是相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投資參與主體主要包括企業、商業銀行、其他金融機構(如養老基金、社?;?、證券投資基金、私募基金)等,一般來說,機構投資者往往掌握了比個人投資者更多的資金、信息和人力,更加注重投資的安全性而不是投機性,他們可以通過建立資產投資組合來分散風險,也具有較強大的投研團隊,因此對于證券市場的影響力比個人投資者要大的多。
企業
企業作為證券市場上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投資目的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將自己閑置的資金,進行配置,投資于證券市場以獲取收益,另一個則是通過增持股票參股、控股某上市公司,實現企業間的戰略性并購,擴大業務范圍。
因此,企業證券投資的特點表現為長期投資,持有某只股票以后,不會在短時間內轉手或出售,而是長期持有,以便享受股東或債權人的權益,很少受短期股價波動的影響。
銀行等金融機構
投資于證券市場的金融機構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證券經營機構和中介機構,一類是銀行、保險等。
證券經營機構是證券市場最重要的參與主體,他們通過自營資金和運營資金,投資于證券市場,既注重盈利性,又配合著證券主管機構,穩定市場行情。他們資金規模大、信息靈通、交易額較大,因此對證券市場的影響較大。
而銀行、保險公司投資于證券市場的主要特點則體現在安全性、流動性的首要要求上,投資比較保守。
關于證券市場的構成要素你都了解了嗎?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了解。
推薦閱讀
香港證券市場發展史,發展歷程一覽
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時間是?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歷史一覽
什么是證券型通證?一文讀懂證券型通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