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分析 > 2022激光雷達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分析

2022激光雷達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分析

1.激光雷達行業發展歷程

激光雷達從1916年起步,至今已經經歷了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

(1)1916年,愛因斯坦提出光的受激發射理論,人類對激光初步認識。

(2)1960年,第一臺激光發生器研制出來,人類首次利用激光。

(3)1969年,美國第一次登月,在月球表面安裝了一個類似鏡子的后向反射器裝置,在地球上向該裝置發射激光,人類測得了精確的地月距離。

(4)2004年,音響品牌Velodyne的創始人DavidHa11制造了一款360°旋轉式激光雷達。

(5)2005年,Velodyne帶著裝有激光雷達的無人駕駛參加了DARPA無人駕駛車挑戰賽,名聲大噪。

(6)2007年,第四屆DARPA完賽車隊中有6支搭載了激光雷達;Velodyne已經成為了專業的激光雷達制造商,并推出了其知名的64線激光雷達產品。

(7)2010年,開始布局無人駕駛汽車的谷歌選用了Velodyne提供的激光雷達。

(8)2015年,馬斯克提出了純視覺的自動駕駛方案,摒棄了昂貴的激光雷達,純視覺與激光雷達的路線之爭也由此開始。

(9)2017年,禾賽科技推出Pandar40,首次打破Velodyne在這一領域的壟斷。

(10)2018年,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法雷奧發布了全球首款車規級激光雷達——ValeoSCALA,隨后率先搭載在全新一代奧迪A8上。

(11)2021年,小鵬、蔚來、北汽ARCF0X等相繼發布搭載激光雷達的新車,拉開國內搭載激光雷達量產車的序幕。

激光雷達行業發展歷程

2.激光雷達行業市場規模

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激光雷達行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00%,預計2025年全球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將達到135.4億美元,2019-2025年CAGR將達64.6%。

2017-2025全球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億美元)

從細分市場來看,2020-2025全球激光雷達在無人駕駛市場的出貨量或將從14萬個增長至130萬個,CAGR達56.2%,預計至2032年出貨量將達到740萬個,預計對應銷售額將超過82億美元。

全球激光雷達在無人駕駛領域出貨量(萬個)及增速(%)

2025年高級輔助駕駛系統市場全球激光雷達出貨量將增長到340萬個,預計到2030年,出貨量或將接近1930萬個,對應銷售額將接近73.92億美元。

全球激光雷達在高級輔助駕駛領城出貨量(萬個)及增速(%)

3.激光雷達行業發展趨勢

(1)自動駕駛滲透加速,帶動激光雷達放量

激光雷達在L2及以下級別中不是必要的傳感器,激光雷達方案在L3中開始使用,并在L4及以上等級開始普及。由于目前L3及以上等級的自動駕駛在全球范圍內滲透率依舊較低,目前也僅有少數汽車廠商推出了自身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所以目前激光雷達產業仍然還未到產業爆發期。

預計未來3年激光雷達將伴隨未來自動駕駛等級的提高以及世界范圍在“高等級自動駕駛離不開激光雷達”這一觀點認知的逐步統一中實現產業的飛速發展。

全球2020年-2024年自動駕駛汽車出貨量及增速預測(單位:千輛)

(2)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國內廠商加速崛起

國內企業近年來積極涌入激光雷達領域,這批公司大多成立于2014-2018年,且多集中于2015-2016年,2005年成立的北科天繪是國內最早的激光雷達企業之一。整體看,國內激光雷達行業既有諸如華為的科技巨頭加入競爭,也有禾賽科技等打入海外市場的激光雷達公司,本土企業近幾年發展較為快速,但較國際知名企業在部分技術和產品方面仍有差距。

隨著技術進步和下游需求增長,未來國產激光雷達廠商將加速發展,不斷擴大在全球市場的份額。

1.激光雷達行業發展歷程激光雷達從1916年起步,至今已經經歷了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1)1916年,愛因斯坦提出光的受激發射理論,人類對激光初步認識。(2)1960年,第一臺激光發生器研制出來,人類首次利用激光。(3)1969年,美國第一次登月,在月球表面安裝了一個類似鏡子的后向反射器裝置,在地球上向該裝置發射激光,人類測得了精確的地月距離。(4)2004年,音響品牌Velodyne的創始人DavidHa11制造了一款360°旋轉式激光雷達。(5)2005年,Velodyne帶著裝有激光雷達的無人駕駛參加了DARPA無人駕駛車挑戰賽,名聲大噪。(6)2007年,第四屆DARPA完賽車隊中有6支搭載了激光雷達;Velodyne已經成為了專業的激光雷達制造商,并推出了其知名的64線激光雷達產品。(7)2010年,開始布局無人駕駛汽車的谷歌選用了Velodyne提供的激光雷達。(8)2015年,馬斯克提出了純視覺的自動駕駛方案,摒棄了昂貴的激光雷達,純視覺與激光雷達的路線之爭也由此開始。(9)2017年,禾賽科技推出Pandar40,首次打破Velodyne在這一領域的壟斷。(10)2018年,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法雷奧發布了全球首款車規級激光雷達——ValeoSCALA,隨后率先搭載在全新一代奧迪A8上。(11)2021年,小鵬、蔚來、北汽ARCF0X等相繼發布搭載激光雷達的新車,拉開國內搭載激光雷達量產車的序幕。激光雷達行業發展歷程2.激光雷達行業市場規模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激光雷達行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00%,預計2025年全球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將達到135.4億美元,2019-2025年CAGR將達64.6%。2017-2025全球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億美元)從細分市場來看,2020-2025全球激光雷達在無人駕駛市場的出貨量或將從14萬個增長至130萬個,CAGR達56.2%,預計至2032年出貨量將達到740萬個,預計對應銷售額將超過82億美元。全球激光雷達在無人駕駛領域出貨量(萬個)及增速(%)2025年高級輔助駕駛系統市場全球激光雷達出貨量將增長到340萬個,預計到2030年,出貨量或將接近1930萬個,對應銷售額將接近73.92億美元。全球激光雷達在高級輔助駕駛領城出貨量(萬個)及增速(%)3.激光雷達行業發展趨勢(1)自動駕駛滲透加速,帶動激光雷達放量激光雷達在L2及以下級別中不是必要的傳感器,激光雷達方案在L3中開始使用,并在L4及以上等級開始普及。由于目前L3及以上等級的自動駕駛在全球范圍內滲透率依舊較低,目前也僅有少數汽車廠商推出了自身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所以目前激光雷達產業仍然還未到產業爆發期。預計未來3年激光雷達將伴隨未來自動駕駛等級的提高以及世界范圍在“高等級自動駕駛離不開激光雷達”這一觀點認知的逐步統一中實現產業的飛速發展。全球2020年-2024年自動駕駛汽車出貨量及增速預測(單位:千輛)(2)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國內廠商加速崛起國內企業近年來積極涌入激光雷達領域,這批公司大多成立于2014-2018年,且多集中于2015-2016年,2005年成立的北科天繪是國內最早的激光雷達企業之一。整體看,國內激光雷達行業既有諸如華為的科技巨頭加入競爭,也有禾賽科技等打入海外市場的激光雷達公司,本土企業近幾年發展較為快速,但較國際知名企業在部分技術和產品方面仍有差距。隨著技術進步和下游需求增長,未來國產激光雷達廠商將加速發展,不斷擴大在全球市場的份額。推薦閱讀2022年智能控制器行業分析,現狀及前景如何?2022我國汽車傳感器行業分析,產業鏈、市場規模、競爭格局一覽2022年我國充電樁行業分析,產業鏈、現狀及趨勢一覽

以上就是有關于2022激光雷達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的全部分析,如還想了解更多行業的相關分析,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分析欄目。

推薦閱讀

2022年智能控制器行業分析,現狀及前景如何?

2022我國汽車傳感器行業分析,產業鏈、市場規模、競爭格局一覽

2022年我國充電樁行業分析,產業鏈、現狀及趨勢一覽

本文由作者AG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禁止轉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本文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報告

賽迪:《未來的工作:在智能機器時代創造更好的工作》(24頁).pdf
賽迪:《未來的工作:在智能機器時代創造更好的工作》(24頁).pdf

如今工作中部署的大多數 AI 仍屬于“專業 AI”,只能執行有限的任務集,而不能執行構成一個職業的全部活動。此外,由于他們依靠的主要是人類生成的數據,因此擅長的是模仿人類數據執行日常任務。適應全新情況的能力仍然是 AI 和機器人技術的巨大挑戰,因此企業將繼續依靠人類來完成各種任務。通用人工智能(AGI)5能

字母點評:2021年中國智能客服產品采購指南:文本機器人(16頁).pdf
字母點評:2021年中國智能客服產品采購指南:文本機器人(16頁).pdf

1 | 2021 年中國智能客服產品采購指南 -本機器 2 | 2021 年中國智能客服產品采購指南 -本機器 chapman historical museum 3 | 2021 年中國智能客服產品采購指南 -本機器 錄 1. 傳統客服部作壓,亟需技術賦能 4 2. 智能客服產品熱圖 6 3. 本機器介

字母點評:2021年中國人工智能產品采購指南:機器學習平臺(21頁).pdf
字母點評:2021年中國人工智能產品采購指南:機器學習平臺(21頁).pdf

數據接:持多種類型數據的接,既包括結構化數據,包括結構化數據,并提供多種接式。數據準備:包括數據清洗和數據探索,在數據清洗環節,機器學習平臺般具備數據融合、數據缺失處理、數據分類、打標簽、數據異常處理、數據平滑等功能,在數據探索環節,機器學習平臺具備單變量統計、多變量統計、聚類分析、相似度度量、密度檢驗等功

2022年智能短交通行業智慧移動機器人發展研究報告(42頁).pdf
2022年智能短交通行業智慧移動機器人發展研究報告(42頁).pdf

2022 年深度行業分析研究報告 2 目 錄 1、智慧移動龍頭企業 . 5 1.1 發展歷程 . 5 1.2 產品矩陣持續擴張 . 6 1.3 公司步入快速發展期 . 8 1.4 營收結構持續變化 . 10 2、智能短交通業務蓬勃發展 . 11 2.1 智能電動平衡車 . 11 2.1.1 行業發展概況 .

九號公司-深度報告:科技賦能智能短交通與服務機器人并行-220223(43頁).pdf
九號公司-深度報告:科技賦能智能短交通與服務機器人并行-220223(43頁).pdf

本報告的信息均來自已公開信息,關于信息的準確性與完整性,建議投資者謹慎判斷,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服務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行業行業 推薦 (首次) 科技賦能,科技賦能,智能短交通與服務機器人智能短交通與服務機器人并行并行 風險評級:中高風險 九號公司-WD(689009)深度報告 2021 年 2 月 23

路孚特(Refinitiv):亞太金融公司如何采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英文版)(19頁).pdf
路孚特(Refinitiv):亞太金融公司如何采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英文版)(19頁).pdf

在全球關注從COVID-19流感大流行中恢復的同時,令人鼓舞的是,亞太地區有適當的驅動因素推動金融服務業采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AI/ML)應用程序。在2020年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中,我們見證了使用可信數據的已建立模型如何受到COVID-19前所未有的影響的檢驗。然而,我們的報告揭示了一個越來越積極的前景:

【公司研究】九號公司-持續擴張的智能短交通和機器人領域領先企業-2020201222(37頁).pdf
【公司研究】九號公司-持續擴張的智能短交通和機器人領域領先企業-2020201222(37頁).pdf

九號公司(689009) 證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電子制造 1 / 38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持續擴張的持續擴張的智能短交通和機器人領域領先企智能短交通和機器人領域領先企 業業 增持(首次) 盈利預測盈利預測與與估值估值 2019A 2

安永:在銀行業務中擴大對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應用(14頁).pdf
安永:在銀行業務中擴大對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應用(14頁).pdf

對此表示認同:“最高層面上一定會有倫理道德因素的考慮。由一臺機器來做出這個特定的決定,是否妥當?用于做出該決定的數據又是否準確?”另一位與會者解釋道:“作為一個科學名詞,大家都了解什么是偏見,也知道偏見能夠被計量。但更深層的問題是在于公平性。對公平性進行社會建構會制造緊張關系,因為公平性的定義無法成文?!北O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