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中國零售業信息化行業的發展現狀

中國的零售業信息化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在新技術、新模式、新服務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根據統計數據表明,2001年到2017年,中國物聯網市場從快速發展進入較快增長階段,市場規模在2016-2017年達到357.12億元,同比增長17.4%。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國智能全連接產業化發展的浪潮之下,零售業信息化也出現了新的增長機會。
如今,越來越多的零售企業正在利用云計算、大數據,以及移動社交技術等新技術,將實體與線上渠道融合在一起,利用智能商店、分叉技術和市場營銷技術,提高消費者的體驗,智能化的社交網絡是當下最重要的信息化發展方向。
此外,孵化園等發展基礎設施也逐漸發展起來,完善了信息化設施,豐富了創新服務。只有把信息化服務放在孵化園中使用,才能做到對對應的數字信息技術和創新服務。從而進一步完善了企業信息化建設。
二、2023年中國零售業信息化行業的發展痛點
(一)資源配置考慮不全面、有效
在信息化建設中,由于資源不足、缺乏經驗,經常會發生資源的配置問題,以及資源的有效配置問題。往往在投入金錢、人力、技術等方面,相應的回報不能得到充分和有效的收獲,但是卻不知如何解決。例如:如何在信息化建設中,選擇合適的人才、平臺技術和框架?
(二)運營和開發能力的匹配度不高
現在,企業的零售信息化的開發技術能力,及其運營能力常常不能夠得到有效的匹配,也就是說,企業的系統開發技術能力,及其系統的后期維護和運行能力,較之其他行業更屬低檔次,給企業帶來了不小的損失。
(三)信息安全風險
隨著社會化特性的發展,有很多安全隱患正在不斷發酵。這就給企業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風險問題。零售信息化會產生大量的個人信息,這些信息可以通過電話、網絡等形式被偷竊或者利用,進而影響到零售企業的正常運行與信息的流通,降低企業的盈利空間。
(四)供應鏈管理不足
企業的零售信息化也面臨著供應鏈管理的局限性。因此,供應鏈的可操作性差,流程復雜,管理層次不足,存在高庫存、大量現金流動等問題,這都會降低企業的盈利空間,也降低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三、2023年中國零售業信息化行業的發展措施
(一)合理配置資源
企業在開展零售信息化建設時必須合理配置資源,并努力有效地運用已有的人才資源和現有的建設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