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yscale發布了《疫情時期經濟狀況對工資增長的影響》。報告指出,疫情顛覆了勞動力市場,并威脅到全國的經濟穩定,各行業中最新的薪酬數據對管理員工薪酬至關重要。
疫情對各行業工資的影響
數據顯示,盡管大多數行業的工資并未隨著失業率的下降而下降,但在住宿和餐飲服務業,第二季度的工資增長率下降了-10.5%,同比下降了-3.5%。同樣,在零售和客戶服務業,第二季度工資增長率下降了-4.8%,同比下降了-4.7%。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行業和職業在疫情期間繼續增長。第二季度,科技行業的工資增長了3.4%,同比增長了3%。盡管醫療行業因過度工作和收入減少而負擔沉重,特別是在許多擇期手術被推遲或取消的醫院,但第二季度和同比增長了3.3%。

疫情對工作時間和工資的影響
在經濟衰退期間,工資往往不會被削減,這種現象被稱為名義工資剛性。但Covid-19使許多組織陷入了意想不到的緊張狀態,時間安排也不明確,一些組織選擇了減薪而不是裁員。然而,減薪仍然只影響少數人,特別是專業受薪職業。根據調查,疫情時期只有7%的員工工資有所下降。 
行業對工資的影響
從各個行業來看,工資增長與去年相比都有所放緩,但實際上并沒有出現負增長。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所有行業的平均工資增長率為1.2%。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這一比例降至0.8%。這比本報告5月份的工資同比增長高出0.1%。2019年,與工作機會相關的工資增長了3.3%,2020年僅增長了0.8%。這也比5月份略有改善。
職業對工資的影響
按職業劃分的工資增長顯示,2019年至2020年期間有所增長,這比我們5月份的報告有所改善,在該報告中沒有增長。與2019年2.4%的增長率相比,2020年與新工作相關的職業工資增長率為1.3%。
員工工作滿意度
員工對職業滿意度最高的行業包括77%的非營利組織、72%的教育行業和72%的房地產行業。再一次,工作滿意度最低的行業包括61%的住宿和餐飲服務以及61%的零售和客戶服務。建筑業(70%)和運輸與倉儲業(66%)的人氣下降幅度最大,分別為-1.9%和-1.8%。
警惕工資停滯和收入不平等
經濟衰退最有可能影響到新員工和剛畢業的勞動力的工資,對工資較低的職位影響更為嚴重。
在大蕭條之后,大多數服務業的工作崗位顯示出更緩慢、更溫和的工資增長,而高科技和房地產等高薪行業則以更快的速度反彈。因此,目前的情況很可能會加劇各組織內部和外部的收入不平等以及燃料報酬不平等。薪酬不平等會導致員工士氣低落、工作不投入,并對雇主品牌產生不良影響,尤其是在經濟狀況改善、人才爭奪戰重新爆發之后。
實際工資與名義工資指數

給企業的建議:
堅持對內部和外部薪酬公平的持續監控,這可以確保雇主不會因不利的經濟條件而不公平或不必要地懲罰工人。雖然當前時局艱難,但經濟形勢會發生變化,要未雨綢繆。能夠獲得最新薪酬數據和成熟薪酬結構的組織將擁有競爭優勢,能夠了解勞動力市場何時發生變化,并能夠調整薪酬和人才戰略,從而走在市場的前列。通過使用薪酬管理軟件,參考來自多個來源的市場數據,薪酬專業人士將能夠在招聘增加和市場反彈時,在準確定價工作崗位時做出自信的決定。
文本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Payscale:疫情時期經濟狀況對工資增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