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TI AAYOG于2021年1月發布了《印度電動汽車融資:緩解風險和解決市場障礙的解決方案工具包》。
印度汽車金融業現狀概況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印度的汽車零售金融業已經發展到今天估計價值45億盧比(600億美元)。這主要是經濟自由化和汽車市場增長的結果。
截至2020年,有組織部門(即銀行和非銀行金融公司)的資金流約為:四輪乘用車(PVs)占50%,商用車(CVs)占40%,拖拉機和兩輪車占10%。
融資滲透——即通過有組織部門貸款融資的車輛份額——因細分市場而異,預計為:所有兩輪車為35%至50%,所有四輪車PVs為80%,新的輕型、中型和重型CV為95%。
融資滲透似乎與車輛的經濟性和使用案例有關,成本較低的細分市場和用例的融資水平較低,反之亦然。不受調控的自動駕駛片段是唯一的,在這方面,由于借款人的高風險性質,有組織部門的融資滲透率非常低。
預擁有的簡歷對駕車者來說更實惠,他們也可能不被視為有銀行擔保。這可能是融資滲透率較低的原因之一。對于所有新的CV,穿透率都很高。車隊運營商更喜歡將貸款與車輛掛鉤,而不是資產負債表。
不同部門的貸款期限通常相似(大約3到4年,兩輪車除外,后者較短)。貸款價值比(LTV),即資產價值融資部分,從兩輪車的70%-75%,到CVs的80%-90%不等。利率通常是浮動的,而不是固定的,并因貸款人而異。
印度汽車金融業的主要利益相關者(部分)

銀行和非銀行金融公司最初,非銀行金融公司在汽車金融行業擁有最大的市場份額。后來,私人和公共銀行以及原始設備制造商(OEM)擁有的專屬汽車融資商成為關鍵參與者。最近成立的金融科技公司也發現了一個利基數字貸款的車輛。
2019財年,銀行占印度市場份額的56%,其余為非銀行金融公司。這兩個類別都專門向不同的客戶提供貸款。從廣義上講,銀行主導著四輪乘用車市場。
印度電動汽車金融業的現狀
1.汽車融資:直到最近才引入了專門的電動汽車貸款。除電動人力車外,大多數細分市場都缺乏專業產品。
2.電動人力車貸款:隨著電動人力車市場的快速增長,金融機構正在提供專用的無抵押貸款。
3.電動四輪車貸款: 共享交通服務(如代駕服務)的經濟性令人信服,這類服務可以從電動汽車的專業融資解決方案中獲益匪淺。
4.商業模式創新:創新的商業模式和采購計劃旨在彌補低融資滲透。他們的重點是通過利用租賃、電池分離和規模經濟來降低前期成本和技術風險。
電動汽車商業模式的優缺點(部分)
文本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政府政策智囊團(NITI AAYOG):印度電動汽車融資:緩解風險和解決市場障礙的解決方案工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