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外agv發展概況
AGV在歐洲的歷史較久。早在1913年,美國的福特公司就將自動搬運的概念運用于實際工作中,通過有軌導引的無人搬運車進行底盤裝配運輸;20世紀50年代美國電子公司Basrrett研究出了第一臺AGV,不僅提高了該公司的生產率而且使得車間的裝卸運輸作業向自動化方向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同一時間,相繼問世的也有英國的電磁導向AGV,其利用電磁信號對小車進行路徑規劃,鑒于這種優勢,該AGV小車很快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AGV技術在汽車生產和柔性裝配系統范圍內得到快速發展是在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那時候AGV的技術已經得到了較大的提升;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80年代美國AGV相關技術趨于成熟,不僅提高了AGV的運輸量,也降低了
AGV在裝載轉運時所消耗的時間成本,同時實現了AGV的在線充電功能。
直到上世紀90年代,伴隨著先進的環境信息處理技術、適應性強的自動導航技術、真實環境下的路徑規劃技術的實質性進展,移動機器人也迎來了快速的發展,其中包括美國在1997年發射到火星的第一臺火星車—索杰納(Sojoumer),2000年比利時將激光導引運用于AGV小車,2004年成功登火星的“勇氣號”、“機遇號”火星探測車。上世紀80年代日本的AGV生產總值就達到了60億日元,在85年上升到200億日元,2010年各種新型的
AGV小車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尤其是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柔性生產線。到目前為止,國外的AGV技術發展已經較為成熟。
2.國內agv發展概況
我國的AGV起步較晚,從上世紀70年代我國加大了在AGV方面的研究力度。從76年第一臺 AGV
在北京起重研究所誕生開始,我國的AGV技術突飛猛進。
80年代初期,一種由北京機械研究所研發的埋線式AGV投入使用;1988年郵政樞紐式AGV在北京郵政科學技術研究所問世;1990年CIMS工程中心實現了AGV的CIMS實驗;1991年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將生產的6臺AGV用于沈陽金杯汽車裝配線中,獲得成功,同時獲得了國家技術進步三等獎,標志著我國
AGV的技術向前邁出了巨大的一步?!?63”技術實施以來,AGV的系統技術愈發成熟,1992年核電站光學導引AGV在天津理工學院問世;1995
年我國的AGV技術出口韓國,標志著我國的AGV正式邁向國際舞臺。
目前,我國的AGV術逐漸自主化,擺脫了向先進國家學習的局面。近年來,我國AGV的發展較快,越來越多的企業在AGV技術上取得巨大進步。海柔創新、快倉、新松等50余家AGV企業都紛紛加大在AGV方面的研究和生產。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智能制造工業4.0的不斷升級,各大企業紛紛研發出了智能AGV。2020年我國AGV企業超過266家,2021年我國AGV商業規模達到58.82億元,連續多年同比增長超過100%。目前,國內多家AGV制造企業的技術已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3.AGV發展趨勢
(1)智能AGV小車性能不斷提高
(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便于操作和維修),通過功能部件標準化促使單機價格有所下調,平均單機價格從7萬元降至5萬元,能夠讓更多中小規模企業受益。
(2)智能AGV小車機械結構向模塊化、可輕易重構的方向發展。如動力模塊中的電機、減速機、檢測系統一體化,由機械模塊、承載模塊用重組方式架構AGV整機,米克力美已有多款模塊化智能
AGV產品在售。
(3)智能AGV小車控制系統向PC機系統的開放型控制器方向發展,便于標準化、網絡化,系統集成度提高,且采用模塊化結構,提高了系統的兼容性和擴展性、易操作性和遠程維修等。
(4)智能AGV小車的智能傳感器開發,除采用傳統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還應用機器視覺、力反饋等等多智能傳感器的融合技術來決策控制,在關聯設備多傳感器融合配置技術在米克力美現有的AGV設備系統中已有成熟應用。

以上梳理了agv小車國內外發展概況及發展趨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中國移動機器人(AGV)產業聯盟:2020工業物流自主移動機器人(AMR)產業發展藍皮書(58頁).pdf
什么是倉儲物流機器人?主要有哪幾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