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指的是住宅中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一般在商品房中用到的較多。如果在一棟房子中只有一個業主,那么這棟房子就不存在公攤面積的問題。我國現在的商品房中一棟房子一般都有幾十戶人家,所以合理的分配公攤面積是社會安定的需求。

2.公攤面積有哪些
(1)電梯井:住宅主體承重結構部位(包括基礎、內外承重墻體、柱、梁、樓板、屋頂等)、戶外墻面等。
(2)樓梯間:容納樓梯的結構,包圍樓梯的建筑部件(如墻或欄桿),同時它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的建筑部分,聯系整個建筑的交通運輸。
(3)管道井:走各種管道的空間,有垂直的,也有水平向的,有貫通的,也有分隔的。
(4)變電室:小區的電力系統中,對電能的電壓和電流進行變換、集中和分配的場所。
(5)設備間:設備間是在每一幢大樓的適當地點設置電信設備和計算機網絡設備,以及建筑物配線設備,進行網絡管理的場所。
(6)過道:住宅套內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間。
(7)公共門廳:進入住宅后的一個較大公共空間,屬于室內空間,采暖和制冷要求一般按建筑物功能要求設置。
(8)值班警衛室:設在小區大門口一側的門房,警衛室外門口處還有升降欄桿。
(9)其它功能上為整棟建筑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積。
(10)共用墻體:住宅主體承重結構部位(包括基礎、內外承重墻體、柱、梁、樓板、屋頂等)、戶外墻面等。
不應計入的公用建筑空間
(1)倉庫、機動車庫、非機動車庫中、車道、供暖鍋爐房、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單獨具備使用功能的獨立使用空間。
(2)售房單位自營、自用的房屋。
(3)為小區服務的物業管理用房、社區用房等。
(4)其他購房人受益的其他非經營性用房,需要進行分攤的,應在銷(預)售合同中寫明房屋名稱、需分攤的總建筑面積。
3.公攤面積怎么計算
首先,要知道的是,建筑面積=公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其次,如果買方你僅僅只是計算房屋的公攤面積,那么其公式就是:公攤面積=公攤系數*套內建筑面積。
公攤系數的計算方式是公攤系數=總公共分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總套數)。最后,大家也有必要了解一下套內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墻體面積+陽臺面積。
以上就是有關于公攤面積的定義、內容及計算方法的全部介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房產行業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網站。
推薦閱讀
房產稅是什么?如何征收?特點一覽
什么是不動產登記?類型有哪些?和房產證的區別分析
《中國房產信息集團:養老地產模式專題研究(30頁).pdf》
《360智慧商業:2021-2022年360房產家居行業報告(75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