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I
商業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是通過數據收集、數據存儲、知識管理和分析三部分活動,來收集和評估復雜的企業內部和外部競爭信息,并將其提交給規劃者和決策者的一項信息系統。商業智能強調通過控制商業信息的大量庫存和流動,并對大量結構化(某種程度上是半結構化)數據的分析,來實現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以正確的形式為使用者提供可操作的信息和知識。具體而言,商業智能的運用可以為企業提供正確、有效、完整且及時的信息,這些信息包括企業可用能力的水平;公司競爭的市場、技術和監管環境的技術水平、趨勢和未來方向;競爭對手的行動以及這些行動的影響等。

2.BI的功能
(1)數據集成及加工
通常來說,如果企業的數據零散得分布在各個業務系統中,相互之間無法進行連通,那么就很難發現這些數據之間隱藏的相互關系,也就無法為企業管理者進行決策提供有效的支持。商業智能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能夠對零散分布的業務數據進行整合與加工。它可以從企業內部、外部的許多異構數據庫中提取數據,經過必要的轉換過程后裝載到數據倉庫中。
(2)信息呈現
不僅是零散分部的數據之間的關系難以發現,簡單整合在一起的數據背后隱藏的關系同樣難以發現。商業智能也可以通過一種可視化的方式,從多個維度來展示數據的特點及結構,并展示它們之間的關聯關系。
(3)運營分析
通過使用商業智能可以對企業的運營情況進行及時準確的分析。按模塊劃分包括指標分析、業績分析及財務分析三個方面,按照分析功能劃分包括績效分析、財務分析、消費者分析、供應鏈分析、銷售分析和業務預測與評估。
(4)戰略決策支持
戰略決策支持是在前面三個功能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高級功能。商業智能系統從企業的內部和外部獲取數據,并對數據進行深入的加工,然后將其友好地呈現給企業的管理者,從而為其找準企業的優勢和劣勢以及在市場中的地位提供參考,便于管理者合理地制定公司發展戰略。
3.BI的作用
商業智能幫助企業的管理層進行快速,準確的決策,迅速的發現企業中的問題,提示管理人員加以解決,但商業智能軟件系統不能代替管理人員進行決策,不能自動處理企業運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因此商業智能系統并不能為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但必須看到,商業智能為企業帶來的是一種經過科學武裝的管理思維,給整個企業帶來的是決策的快速性和準確性,發現問題的及時性,以及發現那些對手未發現的潛在的知識和規律,而這些信息是企業產生經濟效益的基礎,不能快速,準確地指定決策方針等于將市場送給對手,不能及時發現業務中的潛在信息等于浪費自己的資源。比如:通過對銷售數據的分析可發現各類客戶的特征和喜歡購買商品之間的聯系,這樣就可進行更有針對性的精確的促銷活動或向客戶提供更具有個性的服務等,這都會為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
以上梳理了BI的定義、作用及功能,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Qlik:2021年商業智能時代前景報告-傳統商業智能(BI)與實時活躍的商業智能比較分析(英文版)(13頁).pdf
甲子智庫:大數據時代的商業智能(43頁).pdf
帆軟:商業智能(BI)白皮書2.0(37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