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是指社會組織或個人為了減輕風險的消極影響,在風險識別、風險估計和風險評價的基礎上,選擇適當的風險應對方法,形成一套風險管理策略的決策過程。風險管理還要求組織或個人在決策時應當依據成本效益原則,考慮機會成本因素,權衡降低風險的收益和成本,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控制風險并妥善處理風險導致的損失。簡單來說,風險管理就是指如何在確定存在風險的環境里盡可能降低風險的管理過程。

2 風險管理的過程
風險管理是一個嚴謹有序的過程。
首先,風險管理必須識別風險,風險識別是指甄別可能會對企業產生影響的風險的過程
其次,風險管理要注重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是針對己經識別出來的風險進行可能性和影響的評估;
最后,風險魯理要學會應對風險,根據風險的性質和承受度選擇措施,以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或減少風險發生所造成的損失。
3 風險管理的流程
(1)明確風險管理目標;
(2)收集風險管理初始信息;
(3)進行風險評估,包括風險辨識、分析和評價;
(4)制定風險管理策略;實施風險管理方案;
(5)風險管理的監控與持續改進。
這個流程是一個不斷循環反復的過程,通過持續的風險管理,從而合理保證企業整體經營目標的實現。
4 風險管理的方法
(1)風險識別方法
風險識別是對現實的和潛在的風險性質進行觀別的過程,是風險管理的基礎。由于風險的多樣性與復雜性,往往需要同時釆用不同的風險識別方法對企業所面臨的風險進行識別以便盡可能多地發現企業的風險,進而降低因風險疏忽而造成的損失。
風險識別的方法主要有頭腦風暴、問卷調查、事故調查、流程圖法、故障樹分析法、環境分析法、德爾菲法、情景分析法、高層訪談、事項目錄等。
(2)風險評估方法
風險評估是針對已經識別出來的風險進行可能性和影響進行評估的過程,是風險應對的依據。風險評估有利于識別風險是否發生以及是否可控,同時也有利于識別不同風險之間的關系,從而有助于企業更好地從整體局面進行風險管理,更好地進行資源配置。風險評估的方法主要有風險價值法、壓力測試法、風險調整資本收益法、經濟資本法等。
(3)風險應對方法
風險應對是在風險識別和風險評估的基礎上,根據風險的性質和承受度而采取風險規避、承受、減少、分擔等方法,以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或減少風險發生所造成的損失的過程。
風險應對方法一般包括:①風險規避,指通過避免受未來可能發生的事件的影響從而達到規避風險;②風險承受,指不準備釆取風險應對措施,維持現有風險水平;③風險降低,利用政策或措施將風險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④風險分擔,通過保險、再保險、補償或轉移風險等方式將風險部分轉給第三方。
推薦閱讀: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20年中國零售業風險管理報告(77頁).pdf》
《銀監會:暨中國財富管理行業風險管理白皮書(130頁).pdf》
《普華永道:2020境外投資風險管理白皮書(50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