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為加強金融機構外匯流動性管理,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21年12月15日起,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7%提高到9%。央行二度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

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由現行的7%提高到9%,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
張三從海外賺了一筆100美元的外匯,拿回國內交給銀行A形成外匯存款(并沒有結匯),那么銀行A以前需要留7美元的準備金給央行,其余可以做外幣投資賺取息差,現在需要留9美元,也就是短期提升了大家對美元頭寸的需求,降低了美元周轉效率。
央行二度上調外匯存準率有何深意?
溫彬(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表示:“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相當于在外匯市場上收緊了美元的供給和流動性,從而可以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有助于人民幣匯率對美元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一個基本穩定?!?/p>
管濤(中銀國際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分析,近期,人民幣匯率逆勢上漲,加大了偏離經濟基本面的匯率超調風險。上調銀行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是自11月18日全國外匯市場自律機制第八次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偏離程度與糾偏力量成正比”之后,央行進一步釋放加強匯率預期管理和調控的信號。這有助于回籠境內美元流動性,收斂境內人民幣美元利差,降低企業結匯沖動,促進人民幣匯率穩定。
上調有助人民幣升值降溫
央行此時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劍指人民幣升值預期,2021年以來,人民幣匯率保持升值態勢,4-5月、10月至今先后上演了兩輪比較明顯的升值行情。
尤其是12月8日,在岸人民幣和離岸人民幣雙雙沖高,一度突破今年5月末的高點,盤中升破6.35元,創下了2018年5月以來的新高。
截止到12月3日,反映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匯率變化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報102.66,處于2015年12月以來的高位,和2020年末相比,上漲了8.25%。
有相關人士表示:“人民幣這波升值太快,隱藏著極大的風險,尤其是美國貨幣收緊的情況下。加準有助于為人民幣升值降溫,使得人民幣真正開啟雙邊波動?!?/p>
溫彬分析,近期,人民幣的升值主要有幾方面因素:
1、國內疫情防控成效比較顯著,率先實現了復工復產,產業鏈供應鏈保持;
2、中國經濟迅速企穩回升,這是人民幣升值的前提和基礎;
3、從去年開始中國對外出口形勢向好,貿易順差創新高,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支撐;
4、資本項目持續凈流入,在去年中國成為全球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經濟體,今年繼續保持持續流入的態勢。同時在資本項目下,在債市、股市方面境外的資金也看好中國資本市場持續的競爭力。
年內第二次上調
截止11月末,外幣存款余額為1.02萬億美元。這次上調2%的額度,意味著從12月15日開始,金融機構要多交存到央行合計200億美元,銀行短期需要獲取更多的外匯頭寸來應對更高的外匯存款準備金需求。
這是2021年央行第二次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了,此前,5月31日,央行將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5%上調至7%。
除去今年的2次上調之外,歷史上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一共經歷了3次調整,分別為:2004年由2%上調至3%,2006年上調至4%,2007年上調至5%。央行這3次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也均在匯率升值壓力加大的時期,起到了對匯率升值壓力的抑制作用。
溫彬表示:“目前人民銀行及時采取政策措施,提高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可以減少外匯市場的美元的供給和流動性,從而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使人民幣對美元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穩定?!?/p>
提升外匯存準率對國內流動性影響不大
截至2021年4月我國金融機構外匯存款余額1萬億美元,上調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對應200億美元外匯流動性的凍結。一方面,今年以來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單日交易量在400-500億美元的體量,200億美元外匯流動性凍結的規模有限,央行打壓匯率升值預期的態度意義更大。另一方面,由于外匯存款是居民尚未與商業銀行進行結匯的資金,還未進入銀行外占體系,因此這部分美元資產的回收并不直接影響國內流動性。
推薦閱讀
中國外匯儲備多少?現狀如何?
《國家外匯管理局:2021 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54頁).pdf》
《國家外匯管理局:2020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53頁).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