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機械行業
工程機械行業是機械工業乃至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高的產業關聯性,與資源性工業建設和生產、民用工業建筑、交通運輸建設、電力工業建設(火電、水電、核電等)、農林水利建設以及國防建設等各領域的發展息息相關。
2.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現狀
(1)各類產品的銷量持續增加
以挖機為例,挖機銷量由2016年60514臺增長到
2021年342784臺,其中在2016-2017年挖機銷量實現翻倍,主要由于2012-2016年經濟環境不樂觀,國家固定資產投資回落,導致這4年工程機械行業斷崖式下滑,在2016年銷量降至谷底,同時2017年國家提振經濟,加大了固定資產投資,直接刺激挖機銷量在2016年的基礎上翻倍增長;2019年挖機銷量與上年相比漲幅減小,而2020年挖機銷量與上年相比漲幅增加,這主要由于在2019年末我國最先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導致我國大部分企業停工停產,而在2020年3、4月份我國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國內開始復工復產,為刺激復工復產,政府出臺積極的貨幣政策引導,刺激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需求,與此同時,國外疫情蔓延,防控不佳導致國外停工停產,進而刺激了國內出口訂單;在2020-2021年挖機銷售增速再次減緩,主要與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整有關,房住不炒的宏觀政策影響導致國家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工程機械銷量減緩,特變是在2021年下半年中。
此外,工程機械行業是一個周期性行業,其生命周期大致在8到10年時間,上幾次換機高潮發生在2007年到2013年,為此,在2017年到2021年引來又一撥換機高潮,再疊加環保政策刺激,刺激了產品的更新換代,導致最近幾年產品銷量持續上漲。

(2)工程機械行業總營業收入持續增長
工程機械行業營業收入主要依賴于產品銷量的持續上漲,營業收入由2016年4795億元到2020年7149億元,再到2021年行業營業收入突破8000億元大關,實現了工程機械行業營業收入的穩步增長,年均增長為30%。

(3)工程機械出口幅度大幅增加
在2017年到2020年,我國工程機械出口額保持在200-240億美元之間,其中2018年和2019年出口額由2017年的200億美元增加至240億美元,主要由于國家在2018年提出“一帶一路”政策方針,為我國工程機械產品出口搭建了良好平臺。另外,在2021年我國工程機械出口額再創新高,突破300億美元大關,達到340億美元,這主要依賴于我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國外疫情開始蔓延,控制不佳,進而刺激我國出口份額。

(4)行業競爭加劇,龍頭企業集中性較低
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競爭主要在于龍頭企業之間的競爭,導致龍頭企業集中性低。另外由于原有企業的高速發展和新興企業的興起,使得產業集中度進一步上升。行業競爭主要為國際品牌、國內品牌及國內其他企業。典型的國際品牌有卡特、小松、利勃海爾、沃爾沃等國際一線大牌,品牌辨識度大,質量好,價格高,主要以主機配套生產為主,核心產品均為自主生產,其余外包給韓國或者中國廠商;國內品牌主要是名列前茅的四大工程機械企業(三一重工、柳工、徐工機械和中聯重科),其優勢包括:①產品種類齊全,分布各個領域;②產品質量好,性價比高;③品牌知名度大;④多種產品的技術水平已經進入國際領先水平;國內其他企業主要是一部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潛在力量,處于世界
500
強行列,具有一定的品牌形象,且產品在某個小領域優于龍頭企業,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從,而其余有一部分是企業規模較小,資金少,導致產品投入到研發的份額較少,發展較為緩慢,但在某一小領域有著一定的知名度,剩余一部分是中小型企業,技術含量比較低,只能依靠價格優異吸引客戶,從而占據很小一部分市場。

3.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前景
(1)工程機械滲透率提升帶動行業發展
隨著機械化的發展,“機械代替人工”的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工程機械滲透率也會逐漸提高。在過去的十多年里,我國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需求迅速增加,而農村的勞動力卻越來越少。隨著我國大型工程機械企業的產品結構不斷優化,我國大型城市和農村地區已普遍采用小型挖掘技術,在舊城改造、管道開挖、農村農業生產、農村房屋道路建設等方面創造了較大的經濟效益,預計將帶動行業發展。
(2)數字化改造推動行業發展
目前,一批具有輔助操作、無人駕駛、狀態管理、機群管理、安全防護、特種作業、遠程控制、故障診斷、生命周期管理等功能的智能化工程機械得到實際應用,極大地解決了施工中的一些難點問題。預計在產業政策的引導下,工程機械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轉型升級步伐將進一步加快,推動行業發展。
(3)創新體系建設助推工程機械國產化發展
近年來,工程機械行業創新體系建設有序推進、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截至2021年底,掛牌運行和批準建設的機械工業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創新中心共計234家。其中重點實驗室110家,掛牌運行97家,正在建設13家;工程研究中心123家,掛牌運行113家,正在建設10家;掛牌運行創新中心1家。重大裝備國產化及重大裝備核心部件國產化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其中不少新型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主要技術參數和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助推工程機械國產化發展。
以上梳理了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分析欄目。
推薦閱讀:
新能源工程機械行業專題報告:電動革命工程機械電動化悄然而至-220722(20頁).pdf
工程機械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72頁).pdf
工程機械專題報告:基建與房地產雙驅動助力工程機械迎機遇-220505(17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