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駕駛是什么
智能駕駛指的是利用機器協助人類進行駕駛,某些情況下完全替代人為駕駛的一種技術。
交通事故等問題給社會造成了一系列的影響,據2020年的中國交通事故情況分析,汽車事故是所有交通事故中導致傷亡人數最高的,其中因為人為因素導致的汽車交通事故所占比例最高。為了減少城市交通事故,緩解交通壓力,智能汽車即無人駕駛汽車走進了大眾的視線。
智能駕駛車輛是一種擁有自主行駛能力的車輛,是傳感器、人工智能、地圖導航、自動控制等眾多技術的集中體現。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在能順利到達目的地的同時,可以自主的躲避周圍障礙,保證自身安全。
智能駕駛關鍵技術
對比普通汽車,它除了需要傳統的行駛功能外,還需具備以下幾個主要技術:
1.感知技術
智能駕駛的感知主要包含環境感知以及自身感知兩方面。環境感知技術即使用探測設備完成物體識別物體追蹤,如行駛途中的其他車輛,路標,行人以及其他障礙物,從而達到安全無碰撞且能遵守交通規則的目的。自身感知技術即車輛可以感知自身的速度,加速度,轉向角等狀態,滿足行駛要求。
2.路徑規劃技術
路徑規劃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種是全局路徑規劃,另一種是局部路徑規劃。全局路徑規劃是根據地圖環境信息給出從起始地到目的地的最佳行駛路徑,如今的地圖軟件即可實現此項功能。局部路徑規劃即為汽車在全局路徑規劃的基礎上,控制汽車能夠安全無碰撞的到達目的地。
3.決策控制技術
決策控制技術即通過環境感知獲取環境信息,對其進行分析,對汽車提供轉向,加速,剎車等決策控制。

國際智能駕駛分級標準
根據美國汽車工程學會(SEA)的標準,智能駕駛被分為 5 個級別,每個級別對應不同的自動化程度,分別為:

Level 0:
此等級屬于沒有自動化駕駛。(No Automation)
Level 1:
此等級為部分功能自動化駕駛。(Function-Specific Automation);部分自動化功能較為單一,僅搭載自動緊急制動(AEB)、車道保持(lane keeping assist system,LKS)、自動巡航系統(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等系統中的一種,車輛駕駛人員對所駕駛車輛有全部控制權,僅是一些功能的有限控制權可代為由系統操控。
Level 2:
此等級是指復合功能的自動化駕駛。(CombinedFunction Automation);搭載多種系統,如自動緊急制動和自動轉向系統,AEB、ACC、LKS 等至少 2 個以上系統功能的組合,可實現有限條件限制的自動駕駛,如在高速公路的單一車道上行駛等。駕駛員對車輛擁有控制權且可隨時操控車輛。
Level 3:
有限自動化屬于第三等級。(Limited Self-DrivingAutomation);高度自動化,基本不需要人工操作,但安全狀況的最終確認以及緊急情況的處理等仍然由駕駛員完成。
Level 4:
完全自動化(Full Self-driving):不需要人工操作,安全狀況的最終確認等環節也是通過機器來完成,即人工智能駕駛。
當今全球的人工智能駕駛技術在高速發展中,人工智能駕駛技術對于各個國家而言也是重要課題。在這個領域的參與者里,有以 Google 公司這樣的科技型公司。也有像特斯拉(Tesla)、寶馬這樣的汽車制造企業,但他們對人工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規劃和戰略也各不相同。
科技型公司如谷歌通過利用自身傳感器技術,結合先進的算法和數據分析、處理能力等先進技術,將其產品直接定位在 Level 4。但是,高端技術會使得智能駕駛汽車的成本增高,所以整車在制造出后的價格也是非常昂貴。
而汽車制造企業,則選擇了人工智能駕駛汽車相對穩健的發展路徑。如特斯拉的智能駕駛戰略是通過對現有的輔助駕駛技術系統改進,通過軟、硬件的升級,逐步提高系統的智能駕駛能力。由此達到實現從
Level 3 到 Level 4 的迭代。
我國智能駕駛分級標準
我國《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在2021年1 月1 日正式實施,在美國SAE標準的基礎上作了一定調整,具體如下圖所示。

智能駕駛產業發展歷程
隨著智能駕駛產業蒸蒸日上,多項政策出臺積極支持產業健康發展。

2015 年,國務院《中國制造2025》:到2020 年掌握智能輔助駕駛關鍵技術,初步建立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及生產配套體系;到2025 年建立較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生產配套體系及產業群,基本完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2016 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十三五”汽車工業發展規劃意見》:要“積極發展智能網聯汽車”。
2016 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路線圖》:以引導汽車制造商的研發以及支持未來政策制定。
2017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17)》:到2025 年系統形成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促進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化+網聯化”融合發展,技術和產品的全面推廣普及。
2018 年,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工作方案》:到2020
年突破自動駕駛智能芯片、自動駕駛等關鍵技術,實現智能網聯汽車達到有條件自動駕駛等級水平。
內容來源:《智能硬件深度報告:激光雷達-助力智慧出行探索無人駕駛(30頁).pdf》
推薦閱讀:
《【研報】信息技術行業智能駕駛系列專題:智能駕駛之芯片、軟件領域梳理-20210103(50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