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發布了《內部增長:競爭性歐洲的循環經濟愿景》。
報告指出,歐洲經濟在上個世紀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財富。部分成功歸功于資源生產率的不斷提高,這一趨勢已開始減少歐洲的資源敞口。與此同時,作為財富、競爭力和更新的源泉,資源生產率仍然嚴重不足。
研究表明,在技術革命的推動下,循環經濟使歐洲的資源生產率每年增長3%。這對歐洲經濟產生的主要資源效益高達每年0.6萬億。此外,它還會產生非資源性效益1.2萬億歐元,加上外部性效益,年效益總量達到1.8萬億歐元左右。
研究和分析得出的主要結論:
1. 歐洲經濟在創造價值的模式上極其浪費,而且從所有實際目的來看,歐洲經濟仍在繼續運行一種取而代之的制度。
2012年,歐洲平均使用了16噸材料。60%的廢棄材料被填埋或焚化,而只有40%作為材料被回收或再利用。就價值而言,歐洲損失了95%的材料和能源價值,而材料回收和基于廢物的能源回收僅占原材料價值的5%。即使是鋼鐵、PET和紙張等回收成功案例,在第一個使用周期內也損失了30-75%的材料價值。
總的來說,對于本報告中深入分析的三個部門(流動性、食品和建筑環境),這種生產和使用產品和資源的方式每年要花費7.2萬億歐元。其中,實際資源成本為1.8萬億,其他相關現金成本(包括三次深度潛水的所有其他家庭和政府支出)為3.4萬億,外部性(如交通擁堵、二氧化碳、污染和噪音等)為2.0萬億(下圖)。
圖 循環經濟機遇——2030年情景

2.
一波顛覆性的技術和商業模式可能有助于歐洲經濟提高資源生產率,并在2030年將這三個部門的年總成本降低0.9萬億歐元。
由于汽車共享計劃、自動駕駛和無駕駛員駕駛、電動汽車和更好的材料,每車公里的平均成本可能會下降75%。
在糧食方面,精確農業可以將水和肥料的投入效率至少提高20%-30%,再加上免耕農業,可以使機械和投入成本降低75%。
在建筑方面,工業和模塊化工藝可以比現場傳統施工降低50%的施工成本;被動式房屋可以減少90%的能源消耗。
研究部門的資源生產率增長在歷史上一直滿足彈性需求反應。當相對價格下降時,消費者使用更個性化的交通工具、占地面積和食物。到2030年,這三個研究領域的規模效應可能達到5%-20%,這將增加繁榮,但如果管理不善,可能加劇外部性和資源挑戰。研究發現,到2030年,當前的發展路徑可以使這三個部門的總成本每年減少0.9萬億美元,比現在減少12%,從7.2萬億美元減少到6.3萬億美元(上圖)。
本文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內部增長:競爭性歐洲的循環經濟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