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能座艙市場規模變化
就全球智能座艙市場規模來看,在2018年到2020年間,全球的智能座艙發展較好,整體規模呈現出不斷增長趨勢,規模由2018年的330億美元增長到了2020年的396億美元,2020同比增長8.79%。
且隨著智能座艙的不斷發展,預計在未來兩年間,全球智能座艙的市場規模會不斷增加,預計在2021年,全球智能座艙市場規模為430億美元,2022年全球智能座艙的市場規模為480億美元。

中國智能座艙市場規模變化
就中國智能座艙市場規模來看,在2017年到2020年間,中國的智能座艙市場發展較好,整體呈現不斷增長趨勢,規模由2017年的398億美元,增長到了2020年的567億美元,2020年同比增長28.54%。
中國智能座艙發展不錯,且預計未來幾年隨著中國智能座艙行業的不斷發展,預計2021年到2025年中國智能座艙市場規模也會呈現出不斷發展趨勢。
預計市場規模會由2021年的630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1250億美元。

數據來源:《【公司研究】全志科技-多元化SoC產品布局受益智能物聯市場成長-210518(25頁).pdf 》
智能座艙產業鏈主要公司
就當前來說,智能座艙的產業鏈主涉及了操作系統、語音交互、主控芯片、液晶儀表、IVI、HUD、觸控顯示等領域。
下面是這些領域的主要公司
1、操作系統:BlackBerry:車載操作系統龍頭、Alphabet
:依托安卓實力強大、Microsoft:從PC進軍汽車、中科創達:智能網聯全球領先;
2、語音交互:歌爾股份:聲學器件、科大訊飛:國內AI領航者、Cerence:全球車載語音交互龍頭、百度:“小度”語音助手;
3、主控芯片:高通:第三代智能座艙產品將獲多個客戶采用、晶晨股份:華域汽車持股5%,已與海外高端高價值客戶進行深度設計、驗證,并已收到部分客戶訂單;
4、液晶儀表:大陸:全球龍頭、博世:領軍企業、偉世通:領軍企業、Denso:行業領先、德賽西威:國內領先、華陽集團:國內領先;
5、IVI:大陸:全球龍頭、博世:全球領先、偉世通:全球領先、德賽西威:國內Tier1龍頭、華陽集團:國內第二的信息娛樂系統廠商、均勝電子:布局車載信息和智能車聯業務、路暢科技:國內領先的車載信息系統廠商、航盛:國內領先的車載信息系統廠商;
6、HUD:Nippon
Seiki:全球龍頭,一半份額、大陸:全球領先企業、Denso:全球領先企業、華陽集團:國內自主HUD龍頭、怡利電子:臺灣低成本smart
HUD供應商、澤景電子(未上市):與舜宇達成車載HUD戰略合作、水晶光電:與多家整車廠合作開發HUD;
7、觸控顯示:藍思科技:觸控顯示、長信科技:觸控顯示、信利國際:車載觸控模組、京東方A:全球液晶面板龍頭、TCL:液晶面板、深天馬A:中小尺寸面板份額領先;

數據來源:《華為發布汽車新品,帶動相關產業鏈》
文本由@-YANYI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研報】汽車與零配件行業軟件定義汽車專題三:智能座艙智能時代增量價值核心入口-210127(22頁).pdf
【精選】2021年汽車行業座艙智能化趨勢分析報告(24頁).pdf
羅蘭貝格&地平線:智能座艙發展趨勢白皮書(29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