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前金融市場最重要的支付手段之一,移動支付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數據顯示,我國移動支付覆蓋率高達86%。那么,我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有多大呢?本文將介紹我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及發展歷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中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
(1)移動支付市場規模
近年來,在企業數字化轉型與電商行業發展的驅動下,我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也得到長足發展,艾瑞數據顯示,2015-2020年間,我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從108.2億元增長至432.1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41.36%。

(2)移動支付用戶規模
隨著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和移動支付技術的發展創新,移動支付逐漸成為社會主流支付模式,艾媒數據顯示,2019
年中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為7.33億人,市場滲透率不斷加大,2020年,在疫情的影響下,我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進一步擴大,截止至2020年底,用戶規模已高達8.53億人。

2.中國移動支付發展歷程
自1999年移動支付試點開始,我國移動支付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分別是1999-2000年的起步階段;2001-2010年的緩速發展階段;2011-2015年的快速發展階段以及2016至今的引領全球發展階段。
(1)起步階段
1999年,由中國移動與幾大銀行展開合作,如工商銀行,以廣東等地為試點地區,開展相應的移動支付業務,意味著移動支付在我國最早出現。
(2)緩速發展階段
2001年,作為國內移動字符領域的探索者,廣東省在廣州分別推出了移動POS機刷卡服務,2002年推出了手機小額支付業務,服務于當地的酒店,商超,地鐵等。2004年支付寶誕生。除此之外,銀行和金融機構也加入到移動支付產業的布局中來,中國銀聯于2004年開展手機和銀行卡綁定的移動支付合作。2006年,中國移動在廈門開展了近場支付商業應用試驗;2008年2月,支付寶發布了基于手#支付業務的移動電子商務戰略;2010年,中國銀聯聯合部分手機終端供應商、18家商業銀以及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共同成立“移動支付產業聯盟”。
(3)快速發展階段
2011年6月,央行給支付寶、塊錢、銀聯商務等公司下發了第三方支付牌照,說明移動支付業務獲得了國家的認可,在政策和法規層面得到了保障。2012年6月21日,中國銀聯和中國移動公司簽署了移動支付業務合作協議,確定移動支付的標準為13.56MHz,直接促進了移動支付在中國的發展進程。2013年8月5日,微信支付上線;同時,支付寶手機支付全年高達27.8億筆,交易金額9,000多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公司。2014年1月27日,微信紅包功能上線,2015年2月18日,開創了春晚紅包活動,10.1億次收發記錄,創新了春節期間全國人民紅包互動的高潮。支付寶相關報告稱2015年移動支付筆數占總支付筆數65%,比2014年高出11個百分點。
(4)引領全球階段
2016年5月20日,三星Samsung
Pay和支付寶宣布在相關領域達成全面合作計劃。2017年5月24日,支付寶推出香港版電子錢包一支付寶HK,正式為香港居民提供無現金移動支付服務;次年10月1日起,微信香港錢包為香港用戶提供內地移動支付服務。自2018年1月起,支付寶先后進入了以色列,瑞士,巴基斯坦,澳大利亞等國家,并先后開展了移動支付合作。如今,中國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規模已經是全球第一,遠超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
以上梳理了我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及發展歷程,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分析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特點與優勢介紹
什么是第三方支付?分類、代表公司和牌照介紹
數字人民幣與支付寶、微信有什么區別?數字人民幣詳細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