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PC)是一種強韌的熱塑性樹脂,具有高強度及高度透明性,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增速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
當前,全球聚碳酸酯(PC)產能約為600萬噸/年,我國現有產能約為200萬噸/年,產能占比33%,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聚碳酸酯(PC)生產國。電子電器、薄膜片材、家庭用品等是聚碳酸酯(PC)下游主應用領域。
全球PC產能分布

下游消費領域

據百川盈孚數據,2020年,我國的聚碳酸酯(PC)產量為81.9萬噸,同比-19.6%,進口量為163萬噸,同比+1.9%,出口量為25.1萬噸,表觀消費量219.8萬噸,同比-7.0%,自給率為37.3%,我國聚碳酸酯(PC)的進口需求迫切。2021年1月份到10月份,我國聚碳酸酯(PC)產量為70.26萬噸,同比-0.38%,國內聚碳酸酯(PC)進口量為108.8萬噸,同比-10.0%,出口量為25.4萬噸,同比+41.4%,未來,隨著我國聚碳酸酯(PC)新產能陸續投產,進口依存度有望持續下降。
國內PC產能情況(萬噸)

國內PC產量與表觀需求量(萬噸)

PC進出口數量(萬噸)

當前國際上聚碳酸酯工業化生產技術主要為光氣化界面縮聚法(簡稱光氣法)、酯交換熔融縮聚法(簡稱酯交換法)、非光氣法三種。其中,國外PC裝置主要以光氣法工藝為主,我國因為光氣管制較為嚴格等因素,未來新增產能主要以非光氣法為主。
聚碳酸酯常見生產工藝

截止到2020年底,國內的PC產能約為200萬噸/年,在這當中,光氣法約為130萬噸/年,非光氣法約為70萬噸/年。
目前國內主要生產企業有:帝人、科思創、中石化三菱、三菱瓦斯、浙鐵大風、魯西化工、萬華化學、山東利華益、中藍國塑、甘寧石化、濮陽盛通聚源、浙石化、滄州大化等。
國內PC主要生產企業(萬噸/年,截至2021年6月)

2022年年底之前,國內PC待投新產能約有140萬噸/年,據中國合成樹脂協會聚碳酸酯分會預計,截止到2025年,國內的PC產能將有望超過450萬噸/年,CAGR預超20%。
國內PC新增產能(萬噸/年)

文章數據來源:《維遠股份-深度報告:酚酮產業鏈一體化龍頭受益行業景氣上行-211126(32頁).pdf 》
推薦閱讀
《【研報】三類主要化工新材料行業格局及企業布局:高端聚烯烴、PC、生物可降解材料-210520(47頁).pdf》
《【研報】化工行業:有機硅價格持續上行PC、雙酚A啟動漲價-20201116(22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