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雙邊市場?
邊市場也稱作雙邊網絡,簡單的說,是指一個市場內有兩個相互提供網絡收益的獨立用戶群體的經濟網絡框架。
目前,對于雙邊市場的定義有大致兩者說法。
有學者認為交叉網絡外部性是雙邊市場的核心特征,基本包含以下3大要點:
(1)雙邊平臺同時為兩個不同的用戶群體提供交易平臺和服務;
(2)其中的一邊用戶通過平臺獲得的交易利潤與另一邊用戶的規模數量呈正相關關系;
(3)雙邊平臺用定價策略將用戶之間的外部性內部化。
除此之外,也有學者認為,在交易市場里,假定平臺對用戶B(消費者)設定的入場費BP,對用戶S(上游供貨商)設定的入場費SP,則平臺對雙方收取總費用價格為P=BP+SP。如果在平臺發生的交易總數量D只與平臺的總價格水平P相關而不分別與BP、SP的分配相關,那么這個市場是單邊的,相反,如果交易總量D與兩邊用戶的入場費分布情況相關的話,那么這個市場是雙邊市場。

2、雙邊市場類型
市場創造型
市場創造型給雙邊市場中的消費者帶去便捷,龐大的市場信息數據使買方在交易時需要得到搜索技術支持,甄別貨品。如淘寶網等;
受眾創造型
平臺盡可能吸引多的受眾數量作為其消費群體,本身具有創造性,提高了知名度才會吸引更多的廣告商介入。本類型多指媒體行業的平臺;
需求協調型
業務本身就是有市場需求的,如信用卡系統、及信息業務中介等平臺。
以上三類基本涵蓋目前存在的雙邊市場基本形態。除此之外,學者也有根據平臺雙邊用戶接入模式的不同,將平臺分成一般中介平臺、排他型平臺及競爭瓶頸型平臺等。
3、雙邊市場的特征
交叉網絡外部性
在單邊市場中,網絡外部性是某種產品或服務的價格與自身的消費數量呈相關性。在雙邊市場中,交叉網絡外部性指的是一邊用戶數量與另一方用戶的數量的相互影響和自我影響。例如,在信用卡交易領域,消費者對信用卡的需求量不僅取決于持卡人數及卡費,還取決于加入到該卡種的活動商家的數量和偏好;同理商戶也一樣。
價格的非對稱性
一項成功的交易必須牽涉賣方、平臺企業、買方。根據P=BP+SP的總價格收取入場費,其費用的分配必然存在非對稱性,即向某一方傾斜,以保證企業利潤及社會福利情況,甚至形成了補貼方和付款方。
相互依賴性和互補性
兩邊參與者對雙邊市場的角色是相互依賴和相互補充的。只有他們對平臺產品或服務的交易均有需求,市場才可能存在,缺一不可。
文本由@-YANYI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