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RFID系統經過這么多時間的發展和完善,逐漸形成了一套穩定的結構,基本的RFID系統如圖所示,按照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閱讀器、天線和電子標簽。

(1)電子標簽
電子標簽是由微型天線、耦合元件以及內部芯片組合而成,在RFID系統中是作為信息載體的存在,每個標簽都具有唯一的編碼,以此作為識別的依據。此外,根據信號發送方式的不同,電子標簽分為主動和被動兩種形式:主動標簽內部包含微型電池,能夠在閱讀器靠近時,主動發送電子編碼信號;而被動標簽通過線圈感應閱讀器的射頻信號,獲得感應電流,從而被動向閱讀器發送編碼信號。
電子標簽按供電方式可分為三類:無源電子標簽(Passive Tag),半無源電子標簽(Semi-Passive Tag)及有源電子標簽(Active
Tag)。
①無源電子標簽:里面沒有供電裝置,其電量來源是射頻識別閱讀模塊發送過來的電磁波信號,通過電磁感應線圈獲取電磁波信號產生的能量并經電路調制后對標簽內部電路進行短暫供電,從而完成信息的交換。由于能量依靠外界供給,所以標簽和閱讀模塊之間的距離一般比較近。無源電子標簽的特點是使用時間長,體積可以做的小巧,成本相對有源及半無源標簽較低,并能夠適應惡劣的環境。工作的頻率有:LF、HF、UHF、MW。主要應用有:公交卡、食堂飯卡,倉庫中貨品標簽等。
②有源電子標簽:內部置有供標簽正常工作的電池,能夠主動向射頻識別閱讀器發送信號。特點是傳輸距離遠,但功耗與體積會比較大。工作的頻率有:UHF、MW。主要應用有:人員定位、車輛管理、資產管理。
③半無源電子標簽:半無源電子標簽內置有電能剛好驅動芯片最小工作電路,是有源電子標簽與無源電子標簽相調和下的產物。在非工作狀態時,半無源RFID產品保有最小供電電量,僅對其中的存儲區域進行供電。處于一種休眠的狀態。因為結合了低頻激活器,所以會先利用低頻信號去激活電路,再利用微波信號進行遠距離識別和傳輸數據。而由于低頻信號的特點是能夠進行精確定位,因此半無源電子標簽應用范圍較廣。
(2)閱讀器
閱讀器作為RFID的終端設備,主要功能就是和電子標簽進行數據交互,起到信息控制和處理的作用,并且能夠從電子標簽里讀取信息及寫入更新過的信息到電子標簽中。從形式上來說,閱讀器分為手持式閱讀器和固定式閱讀器兩種,手持式閱讀器主要用于貨物的更新和統計,固定式閱讀器主要用于跟蹤物資的移動。
閱讀模塊根據使用的技術需求和結構不同,分為閱讀模塊或讀/寫模塊,閱讀模塊主要由存儲器、微處理器、調制解調電路、鎖相環、頻率發生器及外設接口等組成。閱讀模塊與電子標簽的通信,通常情況下使用的是半雙工的傳輸模式。同時閱讀模塊會負責無源電子標簽的能量來源和時鐘信號。其中存儲器是負責儲存程序和用戶的數據的;微處理器的作用是創造需要下發到電子標簽的信號,同時將從標簽處接收到的信號進行解譯并將其傳送給應用客戶端;調制解調電路則是負責將標簽信號進行加載發送或是將從標簽處返回信號進行解調上傳給微處理器;鎖相環的作用是能夠產生調制電路時的載波信號。頻率發生器則負責產生系統工作時所需要的頻率。外設接口主要是指與外部設備進行通信時的接口。
其功能主要有以下幾點:(1)在對標簽進行數據寫入時,寫入標簽的編號,存入相關數據。(2)在對標簽進行數據讀取時,將其要讀取的標簽放入RFID射頻信號識別范圍內,對標簽進行信息的獲取,如在多標簽或是多閱讀器場景中則會具有相應的防碰撞機制。(3)將數據傳送給計算機或是相關控制單元。
(3)天線
天線的主要是用于接收和傳遞閱讀器與電子標簽之間的射頻信號,是閱讀器和標簽之間進行數據傳輸的發射、接收裝置。就宏觀而言,應用主機系統也是整個RFID系統很重要的一環,其包括中間件系統、數據庫系統等,主要負責對閱讀器傳來的數據進行存儲和處理,同時可以控制閱讀器對標簽進行的讀取和寫入操作,并在此基礎上提供一些數據計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