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稅收負擔(稅負)

稅收負擔(稅負)

目錄

稅收負擔是什么

稅收是國家為了滿足社會公共需要,以政治權利為基礎,按預定的標準向經濟組織和居民無償課征的一種財政收入,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點。稅收負擔是指納稅人因向政府繳納稅款而承擔的貨幣損失或者經濟福利的犧牲。反映了經濟收益在國家和微觀主體之間的分配關系,也可以反映出稅款與社會新增財富之間的內在關系,有相對額和絕對額兩種表示方式。納稅人繳納的稅款占相關價值的比例可以表示出納稅人的稅收負擔水平。也可以用絕對數表示上繳者的貨幣損失,是反應一定時期內稅負水平的重要手段[1]。

稅收負擔

稅收負擔分類

一般來說,稅收負擔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按稅負的可轉嫁性劃分,可以把稅收負擔劃分為直接稅負和間接稅負。

直接稅負最直接的特點為不可轉嫁,納稅人即為直接負稅人,所得稅就是一種直接稅。而直接稅負率就指不可轉嫁稅負在同期稅源種占比。

間接稅負則可以進行轉嫁,這種間接稅負的稅負歸宿可能與納稅人不一致,間接稅負包括很多,最典型的間接稅負包括流轉稅稅負等,而間接稅負率就是可轉嫁稅負在同期稅源的占比。

(2)按稅收負擔的層次劃分,可分為宏觀稅收負擔和微觀稅收負擔。

宏觀稅收負擔是從國家層面作為切入點,以整體稅收負擔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作為衡量方式,其反映的是一個國家整體的稅收規?;蚨愗撍?。宏觀稅負又可進一步分為小口徑、中口徑和大口徑。①小口徑宏觀稅負:稅收收入負擔。②中口徑宏觀稅負:所有政府預算內財政收入負擔。③大口徑宏觀稅負:所有政府預算內和預算外收入負擔。

而微觀稅收負擔通常是以自然人或法人來進行觀測,微觀稅負還被稱為狹義稅負,反映稅收負擔在微觀個體中的水平,它有很多的觀測指標,比如商品勞務稅負擔率等。

(3)按負擔的方式劃分,可以分為等量負擔、等比負擔和量能負擔。

①等量負擔,負擔形式為按直接規定的固定單位稅額向征稅對象征稅。由于價格的波動不會影響在等量負擔下的稅額大小,因此財政收入可以趨于穩定。但是,價格不影響稅額時會導致不合理的稅負分配,嚴重影響了納稅人的收益。

②等比負擔,負擔形式為以比例稅方式實行。等比負擔可以促進當下經濟市場的公平競爭,因為它具有公開透明的優勢,且讓更多的商戶來經營。

③量能負擔,負擔形式為以納稅人的負擔水平為判斷基礎實行累進課稅。量能負擔可以促進社會的稅收公平,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消極效應:針對高收入收高稅的行為,對經濟活動的效率起到了負面影響。

(4)另外,稅收負擔還可分為絕對稅負和相對稅負。

絕對稅負指的是在一定的納稅期限內企業實際繳納的稅收金額,是按照貨幣來計量的。相對稅負指的是在一定的納稅期限內企業實際繳納的稅收金額與其稅源的比值,是按照比率來計量的,也稱稅負率。絕對稅負和相對稅負在學術研究中都有使用過,它們在學術研究中有不同的參考價值。

直接稅負的納稅人和負稅人為相同經濟主體,納稅人不能或者難以將稅收負擔轉嫁出去,所得稅稅負屬于直接稅負。間接稅負指法律上的納稅人與經濟上的負稅人為不同經濟主體,納稅人可以通過價格的調整,將全部或者部分稅負轉嫁給其他人來承擔,以減輕自身的稅負,流轉稅稅負屬于間接稅負。

(5)依據具體內容為劃分標準,可以分為名義和實際稅收負擔。

前者是指由法律法規制定的稅率而決定的負擔,實者是指納稅人實際繳納稅款而真正承受的經濟負擔。在現實生活中,由于稅負可轉嫁以及存在減稅、免稅等各種稅收優惠,所以會導致名義負擔與實際負擔相背離的現象,且其常表現為實際稅收負擔低于名義稅收負擔。

稅收負擔對稅收質量的影響

稅收負擔將通過影響稅收總量、增速、結構和效益四方面影響稅收質量。

(1)稅收負擔與稅收總量

供給學派認為通過降低稅收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一項重要政策。實際上,在同一個稅收收入水平下通常對應著兩種稅收負擔,一個稅收負擔處于較高水平,另一個稅收負擔處于較低水平。如果稅收負擔位于較高的水平下,那么降低稅收負擔的政策不但不會削減稅收收入總量,反而會促進稅收的供給,這就是著名的拉弗曲線原理?!暗筓型”的拉弗曲線存在一個最優稅收負擔對應的稅收收入最高點,在這個稅收負擔的左邊,政府的稅收收入隨稅收負擔的上升而增加;在這個稅收負擔的右邊,繼續增加稅收負擔,政府的稅收收入則會下降。因此,稅收負擔的降低對稅收總量的影響可能是促進的,也可能是抑制的,較低的稅負促進稅收總量增長,較高稅負抑制稅收總量增長。

(2) 稅收負擔與稅收增速

從稅收的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來看,對投資征稅,替代效應使得投資價格上升而以消費替代投資;收入效應使得投資者為了彌補投資稅率損失、維持收益水平不變而增加投資。相較于單純的對產成品單純的消費行為,投資行為對經濟增長速度促進作用更為明顯,而經濟的增速加快必然會帶來稅收的增速加快。因此適當的稅收壓力會給經濟增長帶來良性的促進作用,但仍需控制這種壓力,才不會導致高稅負壓力下的稅收增速減緩。

(3) 稅收負擔與稅收結構

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產業結構的演變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一個國家的產業結構往往呈現由第一產業先向第二產業再向第三產業轉變的過程。而在這一產業結構升級的過程中,國家往往可以通過政策手段進行調整,而稅收則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針對不同產業的減稅政策一方面會造成不同行業不同稅收負擔的現象,從而使得高稅負的落后產業規模自動縮減;另一方面會向市場中的投資者傳遞信號,引導投資者向政府扶持的先進產業進行投資。

(4) 稅收負擔與稅收效益

環境具有公共物品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因而容易導致市場失靈的現象。同時資源環境的稀缺性,使得所有利益主體都會采用搭便車式的搶先消費,無節制地開發利用最終將導致公地悲劇。因此必須存在這樣一種綠色的稅收體系,對造成環境負外部性的產業主體采取高稅負政策,使其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相等;同時對具有正外部性的產業主體采取稅收優惠政策,彌補其私人收益小于社會收益的部分。因此對高污染高耗能的懲罰性稅負,一定程度上將有利于激發稅收的環境效益[2]。

稅收負擔的衡量標準

稅收負擔作為我國稅收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衡量稅收負擔水平高低的標準具有差異性,可分別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維度來衡量。從國家、行業和企業的視角對稅收負擔水平進行評估。

(1)宏觀稅收負擔衡量指標

宏觀稅負一般是從國家的視角出發,衡量指標能夠代表國家的稅負水平,根據目前學術界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宏觀稅收負擔通過宏觀稅負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值來測量。另外,還有部分書籍是使用國民收入來替代國內生產總值,兩者均在學術界有著代表性,計算公式為:

國內生產總值負擔率=稅收總額/國民生產總值

國民收入負擔率=稅收總額/國民收入

當下各國通過施行屬地化管理來防止重復征稅,但是在以GDP為基礎的征稅模式下,國民稅收管轄權需要根據國外稅率和本國稅率之間的差異來確定,因此以國內生產總值稅負率作為當前經濟體下的稅負平衡指標會具有更大的優勢。

(2)中觀稅收負擔衡量指標

中級稅收負擔涵蓋3個方面,從行業,稅種和地區來進行衡量。相關的指標有具體稅種稅收負擔率、產業稅收負擔率和地區稅收負擔率,產業稅收負擔計算公式如下:

產業稅收負擔率=該產業或行業當期應繳納稅款/收入總額

(3)微觀稅收負擔衡量指標

該指標反映納稅人因為稅收負擔導致的經濟利益的流失。微觀稅負率主要分為兩類,從個人角度看是指個人所得稅稅率;從企業層面來看,包括企業所得稅稅負率和企業總體稅收負擔率,具體公式如下所示:

企業所得稅稅負率=企業實際繳納所得稅稅額/利潤總額

企業綜合稅收負擔率=企業實繳各種稅總額/稅利總額

個人所得稅稅負率=個人實繳所得稅/個人所得額

微觀稅負指標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最真實的說明納稅人的稅負情況,由于微觀稅負指標是以法定納稅人作為實際納稅的判定標準,而納稅人和實際負稅人可能不一致,致使判定結果與實際納稅存在不同。而上文指出的名義稅負和實際稅負存在的差異也會進一步造成微觀指標的判定錯誤。另外一些外部因素也會對微觀稅負指標有所影響,這些因素包括外部的監管、市場利率的波動等。

稅收負擔的影響因素

稅收政策的核心是稅收負擔,影響稅收負擔的主要因素有:

(1) 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這兩個指標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總體水平。一般而言,國民生產總值大的國家,其總體稅負能力較高,反之亦然,這一觀點也通過世界銀行的調查資料進行了驗證。稅收是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但是,只有協調好賦稅和納稅人的承受能力,才能在保證取得國家財政收入的同時,維持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穩定的發展,反之,如果稅收負擔超出了納稅人的承受能力,勢必成為經濟發展的阻礙。

(2) 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

通常而言,國家會根據社會經濟的運行情況采取不同的經濟政策,從而對納稅人的稅收負擔造成不同的影響。當經濟過熱時,國家會通過宏觀調整政策提高社會的總體稅收負擔,從而減少私人資本的積累,以達到抑制需求的目的。當經濟低迷或者衰退的時候,國家需要通過政策降低稅收負擔,加大供給量,刺激消費,從而達到刺激經濟發展的目的。除此以外,國家還會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對某些地區或行業實行特殊的優惠政策,從而通過減少稅收的方式刺激經濟的發展,以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3) 稅收征收管理能力

由于稅收具有無償性,這注定在稅款征收過程中會產生征納矛盾,因此,一個國家的稅收征管能力也成為影響其稅后負擔的較大因素。如果一個國家的稅收征收能力比較強,那么在制定稅收政策的時候,就不會把全部精力放在能否把稅款征收上來,而是可以更多的考慮稅收政策同經濟發展的適應性。反之,如果一個國家的稅收征收管理能力較弱,稅收政策的落實和實施壓力就會增大,想要改變納稅人的稅收負擔就比較困難[3]。

參考資料:

[1]王欣.稅收負擔與實體企業金融化關聯性研究[D].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20.

[2]朱愛怡.稅收質量與稅收負擔—基于減稅降費視角[D].四川:西南財經大學,2021.

[3]李宇璠.我國企業稅收負擔若干問題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8.

本文由@Y-L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稅收負擔相關報告:

【研報】煙草行業稅收專題研究:寓控于征合理煙草稅負水平促進行業均衡發展-20200123[27頁].pdf

亞開行:東南亞稅收能力的綜合評估(英文版)(147頁).pdf

普華永道: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概述2020(28頁).pdf

普華永道(PWC):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概述2021(22頁).pdf

2021年美國日本酒類稅收體系及中國白酒消費稅改革研究報告(25頁).pdf

普華永道:2021年中國稅收政策回顧與2022年展望(27頁).pdf

中國信通院:數字經濟對稅收制度的挑戰與應對研究報告(2020年)(36頁).pdf

【研報】房地產行業:新加坡公共住房市場成功經驗土地制度、稅收制度和住房金融齊共振的效果-20200415[29頁].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上一篇:藍海戰略
下一篇:B2C電子商務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