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ESG信息披露

ESG信息披露

目錄

ESG信息披露是什么

ESG信息披露通常指的是企業將當前的ESG整合信息在社會責任報告或可持續發展報告中體現出來,向各方利益相關集團或個體傳遞企業在可持續發展上做出的努力。但長期以來,雖然各利益相關者越來越關注企業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承擔方面的非財務績效,但并無明確的載體將ESG信息予以整合。直到2006年高盛公司根據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UNPRI)才正式發布了一份ESG研究報告,將ESG信息整合在一起。此后,國內外的投資機構對ESG指標體系不斷深化,針對ESG三個維度演化出更全面、系統的信息披露標準。

我國政府部門等監管機構也為此發布多項文件予以支持。2015年,中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標準管理委員會先后發布了《社會責任指南》、《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和《社會責任績效分類指引》等標準。2017年,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分別成為聯合國可持續證券交易所倡議(UN Sustainable Stock Exchange Initiative)的伙伴交易所,進一步推進上市公司進行ESG信息披露。2018年,《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指引》進入征求意見階段。同年10月,深圳證券交易所起草ESG信息披露指引,并三次召開征求意見座談會。中國證監會于2018年發布新修訂的《上市公司治理準則》,修改內容之一就是中國應借鑒國際經驗,基本確立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香港聯交所于2019年5月發布的關于檢討《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簡稱ESG指引)及相關上市規則條文的咨詢文件,明確進一步加強ESG信息披露要求[1]。

esg

注:ESG是什么

ESG中的環境、社會和治理維度涵蓋了是否能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最核心的三個維度。ESG指標所關注的信息為可獲取信息之外非財務信息,用以反映企業堅守的可持續發展社會價值觀。ESG信息可向各方利益相關者轉遞傳統財務信息難以傳遞的企業價值取向,避免投資者規避高風險或“黑天鵝”風險公司,讓各方利益體獲得高回報。為踐行ESG理念,企業管理者通過提升資本運作效率、可持續管理等直接或間接影響,防范氣候風險、政策風險和管理道德風險,調整優化企業轉型方式,這將高效推進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自ESG的概念提出至今,環境、社會及治理三大板塊作為社會責任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個維度的內涵涉及但不限于廢氣等污染物排放、氣候惡化、能源浪費或利用率低、員工關懷、社會捐贈福利、產品責任、高層腐敗賄賂、董事會職責混亂等廣泛內容。其具體內容為:

環境(Environmental)指的是ESG中的“E”,主要強調的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為減少或不產生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行為,承擔起保護環境的責任,采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制定公司范圍內環境保護規范以規范員工等一系列行為;

社會(Social)指的是ESG中的“S”,只要強調的是通過商業、社會、道德、法制倫理約束等向企業提出社會需求,拉近企業與社會之間內在距離,保持與各方利益相關集團(如投資者、員工、消費者、供應商、社區等其他社會參與者)的關注,對其責任和利益進行承擔和維護;

治理(Governance)指的是ESG中的最后一個字母“G”,其主要圍繞的是公司內部股東、管理層和董事層等層面,提出為保持企業可持續性,避免經營行為脫序,建立健全現代經營管理體系,如保持董事會獨立性、建立反腐懲罰機制、規范道德行為標準等。

ESG信息披露的度量

許多國際上的專業機構開發了ESG的評價方法。如國外的彭博資訊公司、湯森路透公司,中國的中財綠色金融研究院和商道融綠等。國內主流的ESG評級體系有華證ESG評級、中證ESG評級、商道融綠ESG評級、WindESG評級、富時羅素ESG評級、嘉實ESG評級、社會價值投資聯盟ESG評級等。其中,華證/中證/商道融綠/嘉實評級范疇覆蓋全部A股上市公司,其他機構以中證800、滬深300成分股為主。

ESG評級機構

幾乎所有評級均構建金字塔式評分體系,從ESG三個一級指標出發,分層拆解細化至公司層面百余項底層數據指標。評級結果的呈現是在指標權重分配的基礎上,考慮不同行業之間的差異性,結合絕對分數和相對排名來呈現ESG評價結果。與國際ESG評級體系不同的是,我國ESG評級融入了更多貼合當前發展階段的指標,如華證ESG評級考慮了信息披露質量、違法違規情況、精準扶貧等指標。中國esg評級機構及其ESG評級體系如下

(1) 華證:評級范疇覆蓋全部A股上市公司,指標體系為3個一級指標,14個二級指標1,26個三級指標,以及超過130個底層數據指標,評級呈現形式是總分為100分,相應給予“AAA-C”九檔評級

(2) 社會價值投資聯盟:評級范疇覆蓋滬深300成分股;指標體系為由“篩選子模型”+“評分子模型”構成:1)“篩選子模型”:負面清單,包含6個方面、17個指標。如評估對象;符合任何一個指標,即被判定為資質不符。2)“評分子模型”:3個一級指標(目標、方式和效益)、9個二級指標、28個三級指標和57個四級指標進行量化評分;評級呈現形式是設置10個大等級,分別為AAA、AA、A、BBB、BB、B、CCC、CC、C和D。AA至B級用“+”和“-”號進行微調,共20個子等級。D級表示使用篩選子模型篩出的公司

(3) 富時羅素:評級范疇覆蓋1800只中國上市公司證券(包括A股約800只、港股、海外中概股等);指標體系為三項支柱,14個主題暴露相關度和評分,300多個獨立評估指標;評級呈現形式是每家符合條件的公司會獲得一個分值在0至5分之間的ESG整體評級,其中5分為最高評分

(4) Wind:評級范疇覆蓋中證800成分股,指標體系為三個維度,細分27個議題,下設300多個具體指標;評級呈現形式是由管理實踐得分(總分7分)和爭議事件得分(總分3分)組成

(5) 中證:評級范疇覆蓋全部A股上市公司,指標體系為3個維度、14個主題、22個單元和180余個指標構成,評級呈現形式是采用行業內分數,范圍為0-100%,代表公司在同業內ESG評價結果的百分比排名

(6) 嘉實:評級范疇覆蓋全部A股上市公司;指標體系為3個一級指標(主題)、8個二級指標(議題)、23個三級指標(事項),超過110個底層指標;評級呈現形式是以0-100分的評分數值反映公司ESG績效在同行業中的位置

(7) 微眾攬月:評級范疇覆蓋滬深300歷史上共711家上市公司;指標體系為3個維度,二級指標涵蓋41個ESG數據;評級呈現形式是評分分三個維度:短期ESG風險波動(脈動分)、長期ESG質量評價(洞察分)、近一年改善ESG表現的努力(動量分),取值范圍均為0-100

(8) 鼎力公司治商:評級范疇覆蓋中證800成分股。指標體系為5個一級指標,20個二級指標及150余項底層指標,基礎數據涵蓋超過1000個信息點;評級呈現形式由1個總分、5個一級維度分、20個二級維度分組成。分數為10分制,其中1分表示治理水平較弱

(9) 商道融綠:評級范疇覆蓋全部A股上市公司,約500家港股上市公司,指標體系為三個維度、13項二級分類議題,200項具體指標,來源于1000余個數據點;評級呈現形式是滿分為100分,設置A+、A、A-、B+、B、B-、C+、C、C-、D共10個等級

esg

國內ESG信息披露狀況

2011年,香港聯交所首次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引中提到ESG,鼓勵上市公司發布ESG信息披露報告;2012年,發布《環境、社會和治理指引》這一明確的ESG監管法令,規范對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要求;2019年又發布多個ESG文件,將對ESG信息披露要求提升為強制披露。港交所發布的具體ESG信息披露文件要求見表,港交所的ESG信息披露規范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esg


esg

目前,我國大陸監管部門尚未對ESG信息披露的要求出臺專門的法律文件,僅有部分文件涉及環境、社會責任、治理等相關條款。近些年來,尤其是2018年以來,國家在環境、公司治理等領域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法令,為國內ESG體系構建打下了基礎。在ESG評級領域,我國針對公司ESG信息披露的評級報告多由專業評級機構和咨詢公司發布。多數機構只針對ESG的某個方面(如公司治理)進行評級,參與評級的樣本多為信息披露完善的上市公司。比較有代表性的對公司ESG整體的評級是商道融綠ESG信息披露評級。商道融綠是國內最早一批投身于綠色金融和社會責任投資的咨詢服務機構,其于每年6月底發布的ESG信息披露評級報告涵蓋了國內所有上市公司以及債券發行機構,得到廣泛認可,是穆迪公司的戰略合作伙伴。商道融綠的ESG評估流程如圖

esg

商道融綠的ESG信息披露評估體系分為三個維度的指標,一級指標為環境(E)、社會(S)和治理(G),二級指標為環境、社會和治理下的13項分類指標,而三級指標是進行量化分析的具體指標,涵蓋包括環境管理體系、供應鏈責任管理、董事會獨立性在內的127項指標。ESG評估數據來源于企業網站公告、財務報告、社會責任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環境報告和媒體采訪等。商道融綠的ESG評估指標體系如表。評級機構會對三級指標進行評分,并基于行業性質對不同公司的各項ESG指標賦予不同的權重,最后加權計算出公司ESG信息披露得分[2].

esg

ESG信息的披露要求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文件主要包括招股說明書、募集說明書、上市公告書、定期報告和臨時報告等??紤]招股說明書、募集說明書、上市公告書和臨時報告不具有連續性,且相關規則中針對ESG信息的專門要求基本涵蓋在定期報告要求中,而定期報告相關要求中,年度報告要求最為嚴格

(1)環境和社會責任信息:2016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等七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逐步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強制性環境信息披露制度。同年12月,證監會修訂《上市公司治理準則》《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以下簡稱《2號準則》),要求屬于環境保護部門公布的重點排污單位的公司或其重要子公司披露環境信息。2017年12月,證監會再次修訂《2號準則》,進一步完善對屬于環境保護部門公布的重點排污單位的公司或其重要子公司的環境信息披露要求,并明確重點排污單位之外的公司可以參照上述要求披露其環境信息,若不披露的,應當充分說明原因。2018年9月,證監會修訂《上市公司治理準則》,規定上市公司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部門的要求,披露環境信息以及履行扶貧等社會責任相關情況。

(2)公司治理信息:公司治理信息一直是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內容。1993年4月發布的《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即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報告中披露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簡況、持股情況和報酬等治理相關情況。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2號準則》等辦法明確,上市公司需要在年度報告中以專門章節披露公司治理情況[3]。

參考資料:

[1]張芬.ESG信息披露、綠色創新與企業價值

[2]張振.ESG信息披露對公司債券信用利差的影響研究

[3]北京證監局課題組.關于上市公司環境、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的研究[J].財務與會計,2021(11):25-28

ESG信息披露研究報告;

第一財經:2021ESG調研報告:備戰ESG信披把握責任投資新風口(39頁).pdf

東吳ESG專題研究2:中國應用:信披&;ampamp;評價體系初具雛形ESG投資方興未艾(45頁).pdf

頭豹:2022年中國ESG信息披露現狀分析與未來展望報告(21頁).pdf

2020年ESG信息披露實用手冊 - 日本交易所(英文版)(72頁).pdf

商道融綠:A股上市公司應對氣候變化信息披露分析報告(2021)(17頁).pdf

宏觀專題報告:ESG評價體系手冊(二)國內ESG評價體系標準未現多元探索-20220127(19頁).pdf

拆解ESG投資系列(五)另類投資篇:ESG賦能另類市場的可持續之道-220414(42頁).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上一篇:城市群
下一篇:ESG責任投資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