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GA:2022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現狀調研報告(8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CEGA:2022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現狀調研報告(81頁).pdf(8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現狀調研報告1/80 2 0 2 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目錄 1.前言 2 2.執行摘要 4 2.1.調研方法 4 2.2.歷年環保公益組織調研成果綜述 6 2.3.主要發現、結論及建議 8 3.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現狀 12 3.1.基本信息 12 3.2.工作領域概覽 14 3.3.籌資及人力資源狀況 20 3.4.分領域分析 23 3.4.1.議題分析:生態保護與修復 23 3.4.2.議題分析:污染防治 27 3.4.3.議題分析:氣候變化 30 3.4.4.手法分析:公眾宣傳倡導 33 3.4.5.手法分析:生態環境法治 37 3.4
2、.6.手法分析:綠色低碳企業推動 40 3.4.7.手法分析:國際合作 43 3.4.8.手法分析:行業建設與發展 43 3.4.9.手法分析:其他手法 46 4.結論與建議 50 5.附錄 53 附錄 1 CEGA 環境公益項目分類方法(2022 版)53 附錄 2 中國環保公益組織名錄(2022)60 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2/80 1.前言 據民政部門統計,全國目前共有民政注冊的生態環境類社會組織約 7000 家,而最新的環保公益行業摸底尚追溯到 2013 年發布的2013 環保 NGO 工作報告,該名錄共覆蓋 7881 家各類組織形式的環保民
3、間組織。很多環保組織在基層的不同領域開展著工作,卻不為公眾和資方所知。由于缺少國內活躍的基層環保公益組織的整體數量、領域構成、籌款規模等信息,資助方和潛在資助方難以清晰了解行業現狀,推動行業發展也缺乏堅實基礎。為更好助力“雙碳”目標實現,促進環保公益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北京市企業家環?;饡?、萬科公益基金會、明善道(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于 2022 年上半年共同發起“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現狀調研”項目,力圖初步摸底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發展現狀,建立環保公益組織調查、信息收集的框架和機制,為構建國內環保公益地圖和為資方制定資助策略提供參考。經過各方半年的努力,2022 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現狀調研報告終于得
4、以面世。本次調研的亮點主要有三:首先,本次調研由行業內三家民間機構聯合發起,并且在多方協作、共創共享的精神引領下,招募了 34家在某一環保公益工作領域或地域具有引領作用的樞紐組織,參與環保公益組織名錄匯總,以及調研問卷的發放和回收,是一次頗具影響的行業聯合行動;其次,本次調研最終形成了一份含 2753 家組織的中國環保公益組織名錄,并收集到其中 500 家組織的工作領域、收入、人力資源狀況等信息,使本次調研成為近十年來中國環保公益行業覆蓋面最廣、樣本量最大的一次調查;最后,本次調研所采用的工作領域分類參考環境資助者網絡(CEGA)2022 年新近更新的分類方法,反映了十余家國內主要環境資助者對
5、于行業發展的最新思考和洞察,使得調研發現別具面向未來的前瞻意義。同時,2022 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現狀調研報告的編寫,仰賴于中華環保聯合會中國環保民間組織發展狀況報告等歷年環保組織調研所打下的寶貴基礎。作為行業基礎設施的有機構成,“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現狀調研”未來將定期開展,持續助力環保公益行業蓬勃發展,期待更多相關方的關注與參與?!爸袊h保公益組織現狀調研”發起團隊 2022 年 12 月 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3/80 發 起 方 特 別 鳴 謝 參 與 了 本 次 調 研 的 樞 紐 組 織(排名不分先后)安康市綠色秦巴環保公益服務中心 寶雞綠色希
6、望環保公益服務中心(喝杯水)北京市朝陽區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北京市海淀區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北京合一綠色公益基金會(合一綠學院)筆觸媒環境科學工作室 長沙綠色瀟湘環??破罩行?重慶秀山團團志愿服務隊 福建省綠家園環境友好中心 福建省綠行者環境保護公益中心 廣西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協會(美境自然)貴陽黔仁生態公益發展中心 合肥善水環境保護發展中心 黑龍江省環境保護教育學會 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CCF)呼倫貝爾環保志愿者協會 湖南省生態保護志愿服務聯合會 濟南市綠行齊魯環保公益服務中心 昆明朱雀鳥類研究所(朱雀會)南昌市青贛環境交流中心 南京市建鄴區綠石環境教育服務中心 千禾社區基金會
7、全國自然教育網絡(CNEN)三明市沙縣區山水環保服務中心 陜西省環保志愿者聯合會 上海閔行區青悅環保信息技術服務中心 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 深圳市龍華區零廢棄促進會 深圳市綠源環保志愿者協會 守護荒野共享志愿服務平臺 天津市西青區零萌公益發展中心(零廢棄聯盟)西安空氣俠環??萍加邢薰?云南省綠色環境發展基金會 鄭州高新區青林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發 起 方 特 別 鳴 謝 以 下 各 方 對 本 次 調 研 的 支 持環境資助者網絡(CEGA)安利(中國)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4/80 2.執行摘要 2.1.調研方法 本次調研共分為三個階段:桌面調
8、研、名錄匯總、問卷調查。在方法學上,本次調研最大的特色是樞紐組織的深度參與,形成行業聯合行動共計 34 家在某一環保公益工作領域或地域具有引領作用、擁有較多環保組織伙伴的樞紐組織參與了調研的第二、第三階段,提供其所掌握的環保組織信息,并協助發放和回收問卷,最終形成了一份含 2753 家組織的名錄,并收集到其中 500 家組織提交的有效問卷回復,是近十年來覆蓋面最廣的環保公益組織調研之一(見表格 2)。相較于自上而下的普查(如中華環保聯合會于 2005、08 年開展的“中國環保民間組織現狀調查研究”),本次調研借由樞紐組織,自下而上動員行業的廣泛參與,較為全面地摸底了行業內最為活躍組織的現狀。1
9、)桌面調研 在我國,“環保公益組織”包含多種組織形態。中華環保聯合會的中國環保民間組織發展狀況報告即將環保組織分為政府發起的環保民間組織、“草根”環保民間組織和高校環保社團三類;而從更易界定的注冊形式出發,則可將環保公益組織分主要為民政注冊的社會組織(包括基金會、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工商注冊類組織、事業單位和未注冊的組織。其中,社會組織中包括基金會、協會、學會、聯合會等,以及志愿服務型及專業化環保機構等;一部分民間環保組織選擇以工商注冊的形式開展工作;事業單位則包括從事環保業務的科研院所、保護地管理機構等公益性組織;在未正式注冊的環保組織中,一部分為待注冊組織,一部分為接受校團委領導的
10、高校環保社團。在開展本次調研前,基于調研目的,發起機構將本次調研涉及的“環保公益組織”范圍定為:1.業務涉及環保:為以環保為主業的組織,或為深度參與環保業務的社會工作、鄉村振興等其他類型公益組織;2.注冊形式不限:可以為民政注冊的社會組織、從事環保公益業務的工商注冊類機構、事業單位或待注冊的組織;3.近期保持活躍:在近一年(2021 年 7 月 1 日至 2022 年 7 月 1 日)開展過至少一次環保業務或活動。為此,調研團隊首先通過網絡公開信息,綜合環境資助者網絡(CEGA)成員資助清單、“福特汽車環保獎”數據庫等,形成了一份總計 16252 家機構的環保組織基礎名錄,包括 12196 家
11、社會組織(基金會、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1861 家工商注冊類機構(公司、合作社、工作室等)、2194 家事業單位(科研院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5/80 所、保護區管理局、林場等)和 1 家律師事務所。在以全面摸底為長期目標的背景下,調研團隊確定 2022年首次調研重點關注社會組織、工商注冊類及待注冊組織現狀。.2)名錄匯總 為完善中國環保公益組織名錄,本次調研共招募在某一環保公益工作領域或地域具有引領作用、擁有較多環保組織伙伴的樞紐組織共 34 家,共收集到 2482 家環保公益組織信息,包括 1567 家社會組織、246 家工商注冊類機構、
12、669 家待注冊的機構。1 通過整合基礎名錄和樞紐組織提供的組織信息,并排除經核實業務不涉及環保及已不活躍的組織,得到環保公益組織 18085 家。其中,首年調研重點關注的社會組織、工商注冊類組織、待注冊組織共 14224 家。這部分組織中,具備聯系方式、信息相對完備的組織 2753 家,即為本次調研形成的中國環保公益組織名錄(見附錄 2)。3)問卷調查 本次調研通過線上問卷的形式,于 2022 年 7 月至 9 月收集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的工作領域、收入情況、人力資源情況等信息。本次調研面向全行業發布問卷信息,并重點向中國環保公益組織名錄的 2753 家環保公益組織發出問卷邀請,最終回收 541
13、 份問卷回復,回收率約為 20%,其中 500 份為有效回復,有效率為92%。500 家提交有效回復的環保組織中,有 50 家提供了其 2021 年度年檢報告,由調研團隊錄入其上年度收入和人力資源信息,其余組織選擇自主填寫其財務和人力狀況信息。表格 1 本次調研的“環保公益組織”范圍 范圍 定義 數量 1 1 本次調研涉及的“環保公益組織”范圍 網絡公開信息、發起方提供、樞紐組織提供的環保組織匯總查重,排除經核實業務不涉及環保及已不活躍的組織 注冊形式包括社會組織、工商注冊類組織(含合作社)、事業單位、未注冊組織等 18085 家 2 2 首年調研重點關注的環保組織 第 1 類中的社會組織、工
14、商注冊類組織(不包含未明確接受過公益資助的合作社)、未注冊組織(以待注冊組織為主)。14224 家 3 3 信息相對完整的環保組織名錄 第 2 類中,具備聯系方式、信息較齊備的組織。2753 家 4 4 本次調研數據分析的對象 第 3 類中,參與本年度問卷調研,提供有效工作領域、財務、人力資源信息的組織。500 家 1 參與本調研的樞紐組織名單請見前言。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6/80 2.2.歷年環保公益組織調研成果綜述 近二十多年來,環保公益領域取得了長足發展,也產出了各類主題的調研報告,體現了環保組織在不同細分領域的發展狀況。本次調研對環保公益組
15、織歷年調研成果進行了梳理,希望吸收以往優秀的經驗,并力圖將環保公益組織發展的歷年數據進行比較分析(詳見 4.結論與建議)。為此,項目組多方收集了 30 份環保公益領域的調研報告(詳見表格 2)。從時間上看,大致可以以 2015 年為界分為兩個時期,2015 年前的行業調研報告以泛工作領域為主,之后的報告則涌現出一批聚焦細分領域、體現出議題專業度的報告。根據公開信息,我國首份全面的環保公益組織調研是中華環保聯合會 2006 年發布的中國環保民間組織發展狀況報告,該調研統計到截至 2005 年底國內有各類環保組織 2768 家。在此后的 2008 年和 2013年,中華環保聯合會兩度發布環保組織普
16、查成果,統計到截至 2012 年底,全國環保組織已達到 7881 家,是 2005 年底總數的近 3 倍。在這一環保公益行業的快速發展期,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中國事務所等國內外資助方也紛紛發起環保公益組織調查,這些調查呈現出以下特點:多為泛工作領域的組織調研。比如中華環保聯合會 2006、2008 年的環保公益組織普查未從議題或工作手法維度出發對環保組織分類;JICA 資助的中國環境領域 NGO 基礎調研報告(2010)雖然識別出 19 個工作領域側重點和 8 個工作手法,但未披露其分類的依據,也未從具體工作領域或手法出發展開分析。聚焦環保公益組織的機構治理。比如2012 綠色草根 N
17、GO 能力現狀分析報告(2012)重點關注環保組織的注冊形式、理事會制度、員工手冊、戰略規劃制定等方面;中國環保民間組織發展狀況報告(2008)重點關注環保組織的運轉模式、組織結構、組織制度建設、公共關系情況等,體現出在這一環保組織初步涌現的起步階段,保障環保組織在機構建設層面的健康成長是行業迫切要解決的問題。自 2015 年前后起,隨著中國環保公益行業的專業化深入發展,行業內涌現出一批更為聚焦、議題專業度更高的環保組織調研,在這一時期,環保公益組織調研呈現出以下幾個突出特點:出現了聚焦某一具體工作領域的環保組織調研。不同于常見于前一階段的泛工作領域的環保組織調研,在行業專業化的趨勢下,越來越
18、多調研以某一具體環境工作領域的環保組織為研究對象,比如零廢棄聯盟和合一綠學院 2015 年發起的“中國民間垃圾議題環境保護組織發展調查”、仁渡海洋和合一綠學院 2015 年起連續發布的“中國民間海洋環保組織發展調查”、萬通公益基金會(現沃啟基金會)2015 年發布的“城市社區環保領域組織問卷調查”等等。出現了由環保公益組織自身發起的組織調研。在上一階段,環保組織調研多由行業聯合會和國內外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7/80 環境資助者參與發起,而在這一時期,出現了由樞紐型環保組織發起的組織調研,比如仁渡海洋自2015 年起連續發布的“中國海洋環保組織名錄”
19、。在組織建設之外,聚焦環保組織的專業能力和工作手法。相較于上一階段調研對于機構治理的側重,這一時期的環保組織調研將議題取向、工作手法、專業能力建設放在了更為重要的位置。比如中國民間海洋環保組織發展調查報告(2017)專題調研調查了海洋保護組織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垃圾分類、漁業生產養殖、數據監測分析、政策法律倡導等“核心專業業務能力”上的現狀;合一綠學院 2018 年發布的中國綠色社區環保組織發展狀況調研報告詳細分析了社區環保組織的動員方式、環境宣教內容、社區調研方式、活動的開展情況等。這些均體現對于行業層面議題關注、手法使用的了解愈發成為環保公益組織規劃自身發展的關鍵。出現了周期性規律開展的環保
20、公益組織調研。比如仁渡海洋自 2014 年起每年發布的“中國海洋環保組織名錄”、仁渡海洋和合一綠學院 2015 年起連續發布的“中國民間海洋環保組織發展調查”等,環保公益組織調研愈發成為行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表格 2 部分歷年環保公益組織調研一覽 發布年 類型 發布機構 調研名稱 覆蓋組織數量 2006,08 普查 中華環保聯合會 中國環保民間組織發展狀況報告 2006 年名錄 2768 家,有效問卷 843 份;2008 年名錄3539 家,有效問卷 465 份 2010 泛議題調查 北京市西城區恩派非營利組織發展中心(JICA 委托)中國環境領域 NGO 基礎調研報告 128 份
21、有效問卷 2012 泛議題調查 恩派公益組織發展中心 2012 綠色草根 NGO 能力現狀分析報告 85 份有效問卷 2013 普查 中華環保聯合會 2013 環保 NGO 工作報告 名錄 7881 家 2014 泛議題調查 福特汽車“更美好的世界”、恩派社會組織發展中心 2014 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發展研究報告 166 份有效問卷 2015-19 特定議題調查 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 海洋環保組織名錄 2015 年名錄 99 家,16 年176 家,17 年 191 家,18 年231 家,19 年 202 家 2015 特定議題調查 萬通公益基金會(現沃啟基金會)城市社區環保領域組織問卷調
22、查報告 137 份有效問卷 2015 特定議題調查 零廢棄聯盟、合一綠學院 中國民間垃圾議題環境保護組織發展調研報告 35 份有效問卷 2015,17,19 特定議題調查 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合一綠學院、智漁生態環境研究中心(2015)中國民間海洋環保組織發展調查報告 2015 年 29 份有效問卷,17年 33 份,19 年 46 份 2015,19 特定議題調查 合一綠學院 中國民間水環境保護組織發展報告 2015 年 49 份有效問卷,2019 年 61 份 2016,18 特定議題調查 全國自然教育網絡 自然教育行業調查報告 2016 年 177 份有效問卷,2018 年 398
23、 份 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8/80 發布年 類型 發布機構 調研名稱 覆蓋組織數量 2018 特定類型調查 合一綠學院 中國大學生環保組織調研報告 111 份有效問卷 2018 特定議題調查 合一綠學院 中國綠色社區環保組織發展狀況調查 45 份有效問卷 2019-20 泛議題調查 環境資助者網絡(CEGA)環境資助者網絡報告中國環保組織基本情況分析 2019 年 155 份有效問卷,2020 年 165 份 2020 特定議題調查 ABC 美好社會咨詢社、北京市企業家環?;饡?任鳥飛項目鳥類保護行業掃描報告 33 份有效問卷 2021 特定議題
24、調查 紅樹林基金會、合一綠學院 中國濱海濕地社會化參與發展研究報告 58 份有效問卷 2021 特定議題調查 北京市協作者社會工作發展中心 北京市社會服務機構參與可持續社區環境建設(社區環保)基線調研報告 142 份有效問卷 2022 特定議題調查 環境資助者網絡(CEGA)中國環境公益機構濕地保護項目調研報告 18 份有效問卷 2022 泛議題調查 北京市企業家環?;饡?、萬科公益基金會、明善道 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現狀調研報告(本次調研)名錄 2753 家,有效問卷 500份 2.3.主要發現、結論及建議 組織形式:500 家參與問卷調研的組織中,民政注冊的社會組織占約四分之三(73%),其中
25、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數量相當,各分別占總數的 34%和 36%;工商注冊類機構和待注冊的環保公益組織分別占總數的 14%和 11%;其余 2%為其他注冊形式的環保公益組織。成立時間:從起始年(注冊組織為登記年、未注冊組織為成立年)來看參與調研的環保公益組織絕大多數(84%)在 2010 年及以后成立,2014 到 2018 年為環保公益組織成立的高峰期。地域分布:參與調研的 500 家環保公益組織覆蓋了除西藏外的全部內地省級行政區;在地區層面,位于華東地區的最多,占總數超過四分之一(27%);華南、華中、華北和西南地區的環保組織數量相當,分別占總數的 17%、15%、14%和 12%;位于
26、西北和東北地區的組織相對較少,在總數中占比小于 10%。工作領域:本調研采用環境資助者網絡(CEGA)2022 年版環境資助項目工作領域分類(詳見附錄 1),包括共 9 大類一級工作領域和 50 個二級工作領域。9 個一級領域包括 3 個生態環境議題“生態保護與修復”、“污染防治”、“氣候變化”,以及 6 個工作手法“公眾宣傳倡導”、“生態環境法治”、“綠色低碳企業推動”、“國際合作”、“行業建設與發展”、“其它手法”,分別涵蓋從議題和從工作手法出發的環保公益組織。每個參與問卷調研的環保公益組織需選擇其唯一的工作領域首選項(具體到二級領域),并可選擇不特定數量的工作領域次選項。2022 中 國
27、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9/80 -64%的參與調研組織業務以 6 個工作手法為首選項,36%的參與調研組織業務以 3 個生態環境議題為首選項。-51%的參與調研組織首要工作領域為工作手法“公眾宣傳倡導”,具體在二級領域上主要為“自然/環境教育”和“公眾行動倡導/動員/參與”,是本次參與調研組中最為主流的組織定位;22%的參與調研組織以議題“生態保護與修復”為首選工作領域;10%的組織以“污染防治”議題為首選工作領域;以其他議題或工作手法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占比均不及 10%。-值得注意的是,在 500 家受訪組織中,將“氣候變化”作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為 4%,但有
28、 21%的組織將“氣候變化”列入次選工作領域,即認為組織業務與氣候變化有關。工作手法:交叉分析以各議題和手法為首選及次選工作領域的組織可見 -在以 3 個生態環境議題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中,次選項包括“公眾宣傳倡導”手法的頻次均超過80%。-在以“污染防治”為首選領域的組織中,一半將“生態環境法治”手法列為次選工作領域;在“生態保護與修復”及“氣候變化”為首選領域的組織中,各有近一半(分別為 47%和 44%)將“其它手法”列為次選工作領域,主要是其下的“社區工作手法”、“鄉村振興與可持續生計”及“保護授權/托管”。-相比之下,將“生態環境法治”、“綠色低碳企業推動”列為首選或次選工作領域的組
29、織較少(分別為28%、21%,首選項僅為 3%,2%)?;I資狀況:500 家參與調研的機構中 93%提供了 2021 年收入信息,年收入中位數為 11 萬元;年度收入在 0-5 萬元(不含 5 萬元)的組織最多,占總數的近 40%(38%);約四分之一的組織 2021 年度收入處于 5 萬-50 萬元(不含 50 萬元)區間;2021 年收入在 50 萬元及以上的組織占約 29%;同時,2021年收入達 100 萬元及以上的組織占 18%,其中 10 家年收入更是達千萬級。分別有 231 家(46%)和 225家(45%)組織將國內基金會資助和政府購買服務列入其收入的三大主要來源,是中國環保公
30、益組織當前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在歷年調研中,2008 年中國環保民間組織發展狀況報告顯示 58%的組織認為資金不足是其現階段發展的最大挑戰;2014 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發展研究報告的調研對象中,約三分之一年度經費小于 10 萬元;2020 環境資助者網絡(CEGA)報告調研的環保組織中,32%年度收入不超過10 萬元,60%年度收入不超過 50 萬元。本次調研 38%的受訪對象年收入低于 5 萬元,29%超過50 萬元整體上,參與本次調研的組織在收入規模分布上,與歷年調研基本持平,中小規模收入的組織比重略高。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10/80 -資金來源
31、上,2008 年中國環保民間組織發展狀況報告顯示當年 59.6%的“草根”民間環保組織將內部人員捐贈列為主要收入來源之一;2014 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發展研究報告 則顯示,在 2014年國內基金會資助已成為環保公益組織最主要的項目資金來源(33%),其次為政府(20%)、企業(17%)和國外基金會(15%);而在參與本次調研的 500 家組織中,個人捐贈已成為僅次于國內基金會資助和政府購買服務的第三大收入來源,體現了行業和籌資環境的變化。人力資源狀況:在正式注冊且提供專職人員人數信息的組織中,專職人員規模中位數為 3 人;超過一半(53%)的參與組織專職人員規模在 1-5 人;專職人員規模在 1
32、0 人及以內的占總數多達 75%,在 10人以上的僅占到約 8%。-在歷年調研中,2008 年中國環保民間組織發展狀況報告顯示全職員工為 0-5 人的環保組織為75.4%(包含 28.9%的環保組織沒有專職人員,46.5%的組織專職人員為 1-5 人);2014 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發展研究報告的調研對象中,全職員工為 0-5 人的組織占比為 71%;2020 環境資助者網絡(CEGA)報告調研的環保組織中,72%的全職人員在 5 人以內本次調研的 500 家組織的全職人員狀況與歷年調研反映的情況基本持平。綜上,本報告提出以下結論:-小規模組織仍是行業主流;國內基金會、政府、個人是重要資金來源。自
33、 2008 年以來,在我國公益慈善領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國內環境公益資助方已成長起來,與政府一道成為環保公益組織的有力支持者。與此同時,小規模組織仍是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的主流。在互聯網捐贈愈加便利的今天,預計個人捐贈對于中國環保公益事業的貢獻潛力將進一步擴大,但環保項目在互聯網公開募捐平臺中較為邊緣。-公益行業處于“由量轉質”的關鍵期,環保組織議題和手法選擇有待多元化。環保公益行業發展重點已從“增量”轉變為“存量”,提高環保組織的“質量”將是本階段行業發展的主題。從議題上看,氣候變化應對在的興起為環保公益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參與空間和機會,發展值得持續關注。而從工作手法來看,雖然環保公益組織傳統上以
34、公眾作為主要工作對象,但要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也需要考慮學習和使用面向企業、政府的更多樣的工作方法,進一步培養自身能力?!包h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提出,使環保公益組織在“多元共治”環境治理模式中的重要地位和價值得到明確;同時,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階段性勝利,以及“雙碳”目標的提出,環保公益行業已經來到“十字路口”。在這一背景下,基于調研發現和結論,本報告提出以下建議:-對于主管部門,我們建議通過推動國內外行業交流和環保組織能力建設,加大對于環保公益行業的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35、 調 研 報 告 11/80 扶持;-對于環境公益資助方,我們建議加強人才培養,推動環保組織參與氣候變化應對等重要環境議題,并通過培育、支持樞紐組織,帶動細分工作領域和地域中更多環保組織的發展。-對于環保公益組織,我們建議關注議題發展趨勢(如氣候變化),探索自身業務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的新意義,嘗試新的工作手法,發起和參與行業聯合行動,并注重自身的信息透明公開。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12/80 3.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3.1.基本信息 組織形式:500 家參與問卷調研的組織中,社會組織占約四分之三(73%),其中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
36、位數量相當,各分別占總數的 34%和 36%,工商注冊類機構和待注冊的環保公益組織分別占總數的 14%和 11%,其余 2%為律師事務所等其他注冊形式的環保公益組織。圖表 1 環保公益組織組織形式分布 成立時間:從成立年份(注冊組織為登記年、未注冊組織為成立年)來看,參與調研的環保公益組織絕大多數(84%)在 2010 年及以后成立,2014 到 2018 年為環保公益組織成立的高峰期,在 2014-18 年間,每年均有超過 40 家參與調研組織成立。圖表 2 環保公益組織成立年 基金會3%社會團體34%民辦非企業單位36%工商注冊14%其他2%未注冊11%社會組織73%85214919274
37、04449494824433619191990-99年2000-09年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未注明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13/80 地域分布:在地區層面,參與問卷調研的組織位于華東地區的最多,共 135 家,占總數超過四分之一(27%);華南、華中、華北和西南地區的環保組織數量相當,分別占總數的 17%、15%、14%和 12%;位于西北和東北地區的組織相對較少,在總數中占比小于 10%。-參與調研的 500 家環保公益組織覆蓋了除西藏外的全部內地省級行政區,其中超過
38、10%(60 家)位于華南地區的廣東,為各省級行政區中最多,其次為華中地區的湖南,共有 40 家;參與調研環保組織數量在 20 家及以上的省級行政區還有華東地區的山東(25)、江蘇(23)、浙江(20)和安徽(20),華中地區的湖北(22),華北地區的北京(25)、西南地區的云南(22)和貴州(20),以及東北地區的遼寧(20)。圖表 3 環保公益組織地域分布(地區)華北 14%華東 27%華南 17%華中 15%東北 7%西北 7%西南 12%華北 71 華東 137 華南 85 華中 75 東北 35 西北 37 西南 60 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39、 14/80 圖表 4 環保公益組織地域分布(省級行政區)慈善組織:在 500 家參與調研的環保公益組織中,慈善組織占 14%。3.2.工作領域概覽 工作領域分類:本調研采用環境資助者網絡(CEGA)2022 年版環境資助項目工作領域分類,包括共 9大類一級工作領域和 50 個二級工作領域。9 個一級領域包括 3 個生態環境議題“生態保護與修復”、“污染防治”、“氣候變化”,以及 6 個工作手法“公眾宣傳倡導”、“生態環境法治”、“綠色低碳企業推動”、“國際合作”、“行業建設與發展”、“其它手法”,分別涵蓋從議題和從工作手法出發的環保公益組織。組織領域分類方法:每個參與問卷調研的環保公益組織需
40、選擇其唯一的工作領域首選項(具體到二級領域),并可選擇不特定數量的工作領域次選項。工作領域分布:超過一半(51%)的參與調研組織業務從手法出發,且首要工作領域為“公眾宣傳倡導”,安徽 20 北京 25 福建 18 甘肅 5 廣東 60 廣西 19 貴州 20 海南 6 河北 9 河南 13 黑龍江 11 湖北 22 湖南 40 吉林 4 江蘇 23 江西 13 遼寧 20 內蒙古 17 寧夏 4 青海 7 山東 25 山西 12 陜西 16 上海 18 四川 14 天津 8 新疆 5 云南 22 浙江 20 重慶 4 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15/80
41、 在二級領域上主要為“自然/環境教育”和“公眾行動倡導/動員/參與”,是目前中國環保公益組織最為主流的組織定位;此外,22%的參與調研組織其業務從議題出發,且以“生態保護與修復”為首選工作領域;10%的組織以“污染防治”議題為首選工作領域;以其他議題或工作手法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占比均不及 10%。圖表 5 環保公益組織首選工作領域分布 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16/80 表格 3 本調研采用的工作領域分類及以各一級領域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分布 一級工作領域 二級工作領域 以該一級領域為首選工作領域 組織數量 占比 生態環境議題 1 生態保護與修復 1
42、.1 物種、種質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 1.2 國家公園為主體的保護地體系/棲息地保護 1.3 森林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1.4 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1.5 淡水水生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1.6 草原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1.7 海洋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1.8 荒漠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1.9 城市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1.10 農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109 22%2 污染防治 2.1 水污染防治 2.2 大氣污染防治 2.3 土壤污染防治 2.4 固體廢棄物管理 2.5 化學品及新污染物環境管理 2.6 放射性、噪聲、光、熱等其他污染防治 50 10%3 氣候變化 3.1 節能增效 3.2 可持續能
43、源 3.3 生態系統碳匯 3.4 碳捕捉、碳固存技術創新 3.5 氣候適應 18 4%工作手法 4 公眾宣傳倡導 4.1 自然/環境教育 4.2 公眾意識倡導 4.3 公眾行動倡導/動員/參與(含公民科學、綠色消費/選擇、低碳生活、零廢棄生活等)4.4 生態環境獎項 4.5 影響力傳播 254 51%5 生態環境法治 5.1 政策/法規研究 5.2 政策建議/立法推動 5.3 生態環境法治的公眾參與 17 3%6 綠色低碳企業推動 6.1 綠色供應鏈 6.2 綠色金融/信貸 6.3 企業 ESG 及環境責任落實 6.4 企業綠色行動(含企業碳中和、企業生物多樣性、清潔生產、綠色辦公等)6.5
44、綠色行業行動 11 2%7 國際合作 7.1 政府間合作促進 7.2 社會組織國際倡導平臺搭建 7.3 海外公益慈善項目開展 7.4 人員交流 7.5 國際會議/考察交流 7.6 國際合作研究 1 0%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17/80 一級工作領域 二級工作領域 以該一級領域為首選工作領域 組織數量 占比 工作手法 8 行業建設與發展 8.1 行業基礎設施建設 8.2 創新創業孵化 8.3 人才培養 8.4 平臺組織及議題研究機構發展 18 4%9 其它手法 9.1 社區工作手法 9.2 保護授權/托管(民間公益保護地、協議保護、社區共管)9.3 鄉
45、村振興與可持續生計 9.4 生態補償 9.5 環境健康/受害者援助 9.6 其它 22 4%交叉分析各議題和手法為首選及次選工作領域的組織可見-在以 3 個生態環境議題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中,“公眾宣傳倡導”均是在次選工作領域中提及最多的工作手法,在三類組織中均有超過 80%的組織將該手法列為次選工作領域,結合超過一半的參與調研組織工作領域首選項為“公眾宣傳倡導”,可見“公眾宣傳倡導”是受調研環保公益組織最為常用的工作手法。-在以“污染防治”為首選領域的組織中,一半將“生態環境法治”手法列為次選工作領域;在“生態保護與修復”及“氣候變化”為首選領域的組織中,各有近一半(分別為 47%和 44%
46、)將“其它手法”列為次選工作領域,主要是其下的“社區工作手法”、“鄉村振興與可持續生計”及“保護授權/托管”(詳見議題分析部分)。-在業務從手法出發且以“公眾宣傳倡導”或“生態環境法治”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中,涉及“生態保護與修復”議題的組織均超過一半(占比分別為 57%、82%);-以“綠色低碳企業推動”為首要領域的組織中,超過一半(55%)將“污染防治”議題作為次選工作領域,選擇其余 2 個議題的組織則較少,體現目前主要面向企業開展工作的環保公益組織仍主要聚焦污染防治議題,而非氣候變化應對或生物多樣性。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18/80 表格 4
47、以各生態環境議題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采用的工作手法 工作領域首選項 總數 工作領域次選項 公眾宣傳倡導 生態環境法治 綠色低碳企業推動 國際合作 行業建設與發展 其它手法 生態保護與修復 109 86%32%21%13%17%47%污染防治 50 86%50%28%8%18%32%氣候變化 18 83%6%17%22%17%44%表格 5 以各工作手法為工作領域首選項的組織涉及的生態環境議題 工作領域首選項 總數 工作領域次選項 生態保護與修復 污染防治 氣候變化 公眾宣傳倡導 254 57%24%13%生態環境法治 17 82%47%41%綠色低碳企業推動 11 9%55%18%國際合作 1
48、 100%100%100%行業建設與發展 18 44%17%28%其它手法 22 45%23%45%-從地域來看,各地區環保公益組織工作領域的分布呈現出一定的差異 在所有地區,以“公眾宣傳倡導”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均是最多的,其中華中地區此類組織占比最高,達 62%,而西北地區此類組織占比偏低一些,達 38%;在東北、西北、西南等地區,以“生態保護與修復”為工作領域首選項的組織占比較高,均超過四分之一,并達三分之一左右;在華東、華中和西北地區,以“污染防治”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占比偏高。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19/80 圖表 6 各地區環保公益組織工
49、作領域分布 732171212121782131016152421223663494617142935232113421010100000045211144560106020406080100120140160華北華東華南華中東北西北西南生態保護與修復污染防治氣候變化公眾宣傳倡導生態環境法治綠色低碳企業推動國際合作行業建設與發展其它手法10%11%7%51%4%4%1%6%6%華北23%15%1%46%4%3%0%4%4%華東20%4%5%58%2%2%0%2%7%華南16%13%3%62%4%1%0%1%0%華中34%3%3%48%6%0%0%3%3%東北32%16%5%38%3%3%0%3
50、%0%西北28%2%3%48%2%0%0%7%10%西南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20/80 3.3.籌資及人力資源狀況 收入規模:500 家參與調研的機構中 93%提供了 2021 年收入信息,其中年度收入在 0-5 萬元(不含 5萬元)的組織最多,占總數的近 40%(38%);約四分之一的組織 2021 年度收入處于 5 萬-50 萬元(不含 50 萬元)區間;2021 年收入在 50 萬元及以上的組織占約 29%。-在提供 2021 年收入信息的組織中,年收入中位數為 11 萬元;但與此同時,也有 18%的參與調研機構 2021 年收入達 100
51、萬及以上,有 10 家環保公益組織的收入甚至達到 1000 萬元及以上,包括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CCF)、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全球環境研究所(GEI)等專業化的民間環保組織;在環保公益行業中,已有一批專業性強、成熟度高、籌資有力的組織成長起來。圖表 7 環保公益組織 2021 年收入規模分布 各領域組織收入規模:參與調研組織中占比較大的“生態保護與修復”或“公眾宣傳倡導”類組織具有更高比例的低收入規模組織,在兩類中 2021 年收入在 50 萬元以下的組織占比均高于 60%?!熬G色低碳企業推動”、“氣候變化”、“生態環境法治”類組織則具有更高比例的高收入規模組織,在以
52、上三類組織中 2021年收入在 100 萬元及以上的組織占比分別為 54%、28%和 24%。0-5萬元(不含)38%5萬-10萬元(不含)6%10萬-50萬元(不含)20%50萬-100萬元(不含)11%100萬-200萬元(不含)8%200萬-500萬元(不含)7%500萬-1000萬元(不含)1%1000萬元及以上2%未注明7%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21/80 圖表 8 以議題/手法為工作領域首選項組織的 2021 年收入規模分布 主要收入來源:本調研請參與組織選擇其前三位收入來源,可見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當前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是國內基金會資助和政府
53、購買服務分別有 231 家(46%)和 225 家(45%)組織將國內基金會資助和政府購買服務列入其收入的三大主要來源,且分別有 141 家(28%)和 115 家(23%)家機構將國內基金會資助和政府購買服務列為組織的首要收入來源。此外,個人捐贈、企業捐贈、企業購買服務也是中國環保公益組織重要的收入來源,各有超過 20%的參與調研機構將其列入三大收入來源。圖表 9 環保組織主要收入來源 51166101500674401900000129466420311281212303295019100238511023025002211001302102101103215200220%10%20%30
54、%40%50%60%70%80%90%100%生態保護與修復污染防治氣候變化公眾宣傳倡導生態環境法治綠色低碳企業推動國際合作行業建設與發展其它手法0-5萬元(不含)5萬-10萬元(不含)10萬-50萬元(不含)50萬-100萬元(不含)100萬-200萬元(不含)200萬-500萬元(不含)500萬-1000萬元(不含)1000萬元及以上未注明141845511601152526171555919435320372461522332318344114338341819835國內基金會資助國際組織資助企業捐贈個人捐贈國內基金會購買服務國際組織購買服務政府購買服務企業購買服務個人購買服務政府補貼投
55、資收益其他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22/80 人力資源情況:本調研請環保組織填寫其專職人員人數,超過一半(53%)的參與組織專職人員規模在1-5 人;專職人員規模在 10 人及以內的占總數多達 75%,在 10 人以上的僅占到約 8%。占總數約 11%的未注冊機構因其組織形式原因,本調研不統計其專職人員數量。-在提供專職人員人數信息的組織中,專職人員人數中位數為 3 人;與此同時,有 4 家組織專職人員人數在 51-100 人;2 家環保公益組織專職人員超過 100 人,為郴州市益行志愿者協會和甘肅省一山一水環境與社會發展中心。圖表
56、10 環保公益組織專職人員規模分布 各領域組織人力資源狀況:多數領域中專職人員人數在 5 人及以內的組織占比超過 50%;在以“綠色低碳企業推動”或“其它手法”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環保公益組織中,專職人員人數超過5人的組織占比較高,分別為 54%、36%。圖表 11 以各議題/手法為工作領域首選項組織的專職人員數分布 0人8%1-5人53%6-10人14%11-20人5%21-50人2%51-100人1%101人及以上0%未注明6%未注冊11%920220002249308151105077159329220639316130121011111031003000002000000001032113
57、0012133331000130%10%20%30%40%50%60%70%80%90%100%生態保護與修復污染防治氣候變化公眾宣傳倡導生態環境法治綠色低碳企業推動國際合作行業建設與發展其它手法0人1-5人6-10人11-20人21-50人51-100人101人及以上未注明未注冊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23/80 3.4.分領域分析 3.4.1.議題分析:生態保護與修復 共 109 家組織將“生態保護與修復”列為首選工作領域,其 2021 年度收入中位數為 3.5 萬元,專職人員中位數為 4 人。重點觀察:-在地域上,“生態保護與修復”類組織較多分布
58、于華南地區的廣東(9 家)、廣西(6 家),西南地區的貴州(7 家)、云南(6 家),華中地區的湖南(8 家),華東地區的江西(7 家)和山東(6 家),東北地區的遼寧(6 家)。-近一半(47%)“生態保護與修復”組織 2021 年收入在 0-5 萬元(不含),略高于整體水平的 38%,首要的資金來源是國內基金會資助。-參與本次調研的組織首選工作領域覆蓋了“生態保護與修復”下10個二級議題中的9個,其中近30%將“物種、種質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列為首選二級工作領域,為最高,其次是“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15%)。-從工作手法來看,以“生態保護與修復”下各二級議題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中,“
59、公眾宣傳與倡導”均是采用最多的工作手法,其下的“自然/環境教育”、“公眾意識倡導”、“公眾行動倡導/動員/參與”、“影響力傳播”等二級手法均被眾多“生態保護與修復”類組織列為次選領域;此外,超過一半的“淡水水生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草原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荒漠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組織將“社區工作手法”、“鄉村振興與可持續生計”、“保護授權/托管”等其它手法列為次選工作領域;超過一半的“森林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淡水水生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草原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將“生態環境法治”手法列為次選領域;有一半的“森林保護與修復”組織將“綠色低碳企業推動”(如“綠色行業行動”)手法列為次選
60、領域。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24/80 圖表 12 生態保護與修復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成立年 圖表 13 生態保護與修復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注冊地(或未注冊組織駐地)21711248912138510944安徽 4 北京 1 福建 4 甘肅 3 廣東 9 廣西 6 貴州 7 海南 2 河北 1 河南 1 黑龍江 4 湖北 3 湖南 8 吉林 2 江蘇 4 江西 7 遼寧 6 內蒙古 5 青海 4 山東 6 陜西 2 上海 2 四川 3 新疆 3 云南 6 浙江 5 重慶 1 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25/80 圖
61、表 14 生態保護與修復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2021 年收入規模 圖表 15 生態保護與修復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專職人員規模 圖表 16 生態保護與修復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首要資金來源 圖表 17 生態保護與修復下各二級議題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分布 1.1.物種、種質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32)1.2.國家公園為主體的保護地體系/棲息地保護(13)1.3.森林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6)1.4.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16)1.5.淡水水生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10)1.6.草原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9)1.7.海洋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11)1.8.荒漠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3)1.9.城市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62、9)1.10.農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0)0-5萬元(不含)47%5萬-10萬元(不含)4%10萬-50萬元(不含)11%50萬-100萬元(不含)11%100萬-200萬元(不含)200萬-500萬元(不含)1000萬元及以上3%未注明9%0人8%1-5人45%6-10人14%11-20人8%21-50人1%51-100人1%101人及以上2%未注明9%未注冊12%371913219638111.1.29%1.2.12%1.3.6%1.4.15%1.5.9%1.6.8%1.7.10%1.8.3%1.9.8%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26/80 表格 6
63、 生態保護與修復下各二級議題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的工作手法 首選工作領域 組織數 次選工作領域 公眾宣傳倡導 生態環境法治 綠色低碳企業推動 國際合作 行業建設與發展 其它手法 物種、種質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 1.1.32 78%19%9%19%13%44%國家公園為主體的保護地體系/棲息地保護 1.2.13 85%8%8%8%8%46%森林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1.3.6 100%50%50%17%33%33%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1.4.16 94%38%38%13%31%31%淡水水生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1.5.10 90%60%40%10%10%60%草原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1.6.9 1
64、00%78%22%11%11%78%海洋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1.7.11 91%45%27%18%9%45%荒漠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1.8.3 100%0%0%0%0%67%城市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1.9.9 67%11%11%0%33%44%農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1.10.0 圖表 18 生態保護與修復組織采用工作手法(細分到二級工作手法)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27/80 3.4.2.議題分析:污染防治 共 50 家組織以“污染防治”為首選工作領域,其 2021 年度收入中位數為 22.60 萬元,專職人員中位數為3 人。重點觀察:-地域上,“污
65、染防治”類機構集中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湖南、安徽、浙江、江蘇、上海)及華北平原地區(北京、山東)。-“污染防治”類機構收入規模高于整體水平,超過一半的組織 2021 年度收入達 10 萬元,超過三分之一年收入達 50 萬元;該類組織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是國內基金會資助。-參與本次調研的組織工作領域首選項覆蓋了“污染防治”6個二級議題中的 4個,其中近一半(46%)將“水污染防治”作為首選工作領域,約三分之一(36%)將“固體廢棄物管理”作為首選工作領域。-從工作手法來看,以“污染防治”下各二級議題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中,以“公眾宣傳倡導”手法為次選工作領域的組織均出現頻次最高,并以“公眾行動倡導
66、/動員/參與”、“公眾意識倡導”、“自然/環境教育”等二級手法為主,特別在以“固體廢棄物管理”為首選領域的組織中,近 90%將“公眾宣傳倡導”手法列為次選領域;在以“水污染防治”或“大氣污染防治”為首選領域的組織中,超過一半將“生態環境法治”手法作為次選領域。圖表 19 污染防治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成立年 2113434665922011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28/80 圖表 20 污染防治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注冊地(或未注冊組織駐地)圖表 21 污染防治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 2021 年收入規模 圖表 22 污染防治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專職人員規模 安徽
67、3 北京 4 福建 1 甘肅 1 廣東 3 河北 1 河南 1 湖北 2 湖南 7 江蘇 4 江西 2 遼寧 1 內蒙古 1 寧夏 2 山東 5 陜西 3 上海 3 四川 1 天津 2 浙江 3 0-5萬元(不含)32%5萬-10萬元(不含)8%10萬-50萬元(不含)18%50萬-100萬元(不含)16%100萬-200萬元(不含)10%200萬-500萬元(不含)10%未注明6%0人4%1-5人60%6-10人18%11-20人6%未注明6%未注冊6%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29/80 圖表 23 污染防治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首要資金來源 圖表 24
68、 污染防治下各二級議題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分布 2.1.水污染防治(23)2.2.大氣污染防治(7)2.3.土壤污染防治(2)2.4.固體廢棄物管理(18)2.5.化學品及新污染物環境管理(0)2.6.放射性、噪聲、光、熱等其他污染防治(0)表格 7 污染防治下各二級議題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的工作手法 首選工作領域 組織數 次選工作領域 公眾宣傳倡導 生態環境法治 綠色低碳企業推動 國際合作 行業建設與發展 其它手法 水污染防治 2.1.23 87%65%17%9%9%30%大氣污染防治 2.2.7 86%57%71%0%29%14%土壤污染防治 2.3.2 50%50%50%0%0%0%固體廢
69、棄物管理 2.4.18 89%28%22%11%28%44%化學品及新污染物環境管理 2.5.0 放射性、噪聲、光、熱等其他污染防治 2.6.0 290121010200052.1.46%2.2.14%2.3.4%2.4.36%2.5.0%2.6.0%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30/80 圖表 25 污染防治組織采用工作手法(細分到二級工作手法)3.4.3.議題分析:氣候變化 共 18 家組織以“氣候變化”為首選工作領域,其 2021 年度收入中位數為 22.18 萬元,專職人員中位數為3 人。重點觀察:-以“氣候變化”議題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中,超過一
70、半(61%)為成立于 2010 年以前的成熟組織。-地域上,“氣候變化”類組織多分布于北京(4 家)和廣東(3 家)。-“氣候變化”類組織收入規模高于環保公益組織整體水平,超過一半(56%)2021 年收入達 10 萬元,超過四分之一(28%)年收入達 100 萬元,更是有 2 家年收入達 1000 萬元及以上。-參與調研的組織首選工作領域覆蓋了“氣候變化”下 5 個二級議題中的 4 個,其中超過一半(56%)以“氣候適應”為首選工作領域,其次是“節能增效”(28%)。-從工作手法來看,“氣候變化”類組織較多采用“自然/環境教育”、“公眾意識倡導”、“公眾行動倡導/動員/參與”等“公眾宣傳倡導
71、”手法,以及“社區工作手法”、“鄉村振興與可持續生計”等其他手法。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31/80 圖表 26 氣候變化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成立年 圖表 27 氣候變化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注冊地(或未注冊組織駐地)11010011101101000北京 4 廣東 3 廣西 1 河南 2 吉林 1 青海 1 山東 1 陜西 1 天津 1 云南 2 浙江 1 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32/80 圖表 28 氣候變化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 2021 年收入規模 圖表 29 氣候變化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專職人員規模 圖表 30
72、 氣候變化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首要資金來源 圖表 31 氣候變化下各二級議題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分布 3.1.節能增效(5)3.2.可持續能源(2)3.3.生態系統碳匯(0)3.4.碳捕捉、碳固存技術創新(1)3.5.氣候適應(10)0-5萬元(不含)33%10萬-50萬元(不含)22%50萬-100萬元(不含)6%200萬-500萬元(不含)6%500萬-1000萬元(不含)11%1000萬元及以上11%未注明11%1-5人44%6-10人17%11-20人5%21-50人6%未注明11%未注冊17%7321000000053.1.28%3.2.11%3.3.0%3.4.5%3.5.56%20
73、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33/80 表格 8 氣候變化下各二級議題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的工作手法 次選工作領域 首選工作領域 組織數 公眾宣傳倡導 生態環境法治 綠色低碳企業推動 國際合作 行業建設與發展 其它手法 節能增效 3.1.5 60%20%40%20%20%20%可持續能源 3.2.2 50%0%50%50%50%100%生態系統碳匯 3.3.0 碳捕捉、碳固存技術創新 3.4.1 100%0%0%0%0%0%氣候適應 3.5.10 100%0%0%20%10%50%圖表 32 氣候變化組織采用工作手法(細分到二級工作手法)3.4.4.手法分析:公
74、眾宣傳倡導 共 254 家組織以“公眾宣傳倡導”為首選工作領域,其 2021 年度收入中位數為 9.44 萬元,專職人員中位數 3 人。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34/80 重點觀察:-地域上,“公眾宣傳倡導”類組織位于廣東的最多,共有 34 家,占比 13%,其次是湖南,有 22 家。-人員規模上,“公眾宣傳倡導”類組織專職人員規模偏小,約 70%的組織專職人員人數在 5 人及以內,高于整體水平的約 60%。-參與調研的組織首選工作領域覆蓋了“公眾宣傳倡導”下所有的 5 個二級工作手法,其中主要為“公眾行動倡導/動員/參與”和“自然/環境教育”,以這
75、2 個二級手法為首選領域的組織各占“公眾宣傳倡導”類組織的 43%和 38%。-從關注議題上來看,以“公眾宣傳倡導”下各二級手法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中,“生態保護與修復”均是被納入次選領域最多的生態環境議題,在二級議題層面,“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城市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物種、種質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國家公園為主體的保護地體系/棲息地保護”、“淡水水生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森林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等是“公眾宣傳倡導”類組織較為關注的“生態保護與修復”細分議題。圖表 33 公眾宣傳倡導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成立年 218741013222024252714251911132022 中
76、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35/80 圖表 34 公眾宣傳倡導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注冊地(或未注冊組織駐地)圖表 35 公眾宣傳與倡導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2021 年收入規模 圖表 36 公眾宣傳與倡導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專職人員規模 安徽 11 北京 5 福建 9 甘肅 1 廣東 34 廣西 12 貴州 11 海南 3 河北 6 河南 9 黑龍江 5 湖北 15 湖南 22 吉林 1 江蘇 13 江西 4 遼寧 11 內蒙古 10 寧夏 1 青海 2 山東 11 山西 10 陜西 8 上海 8 四川 8 天津 5 新疆 2 云南 8 浙江 7 重慶 2 0-5萬元(不含
77、)40%5萬-10萬元(不含)8%10萬-50萬元(不含)26%50萬-100萬元(不含)8%100萬-200萬元(不含)7%200萬-500萬元(不含)4%500萬-1000萬元(不含)1%未注明6%0人9%1-5人60%6-10人12%11-20人2%51-100人1%未注明4%未注冊12%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36/80 圖表 37 公眾宣傳倡導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首要資金來源 圖表 38 公眾宣傳倡導下各二級手法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分布 4.1.自然/環境教育(96)4.2.公眾意識倡導(34)4.3.公眾行動倡導/動員/參與(含公民科學、綠色
78、消費/選擇、低碳生活、零廢棄生活等)(110)4.4.生態環境獎項(2)4.5.影響力傳播(12)表格 9 公眾宣傳倡導下各二級手法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的工作手法 首選工作領域 組織數 次選工作領域 生態保護與修復 污染防治 氣候變化 自然/環境教育 4.1.96 58%17%15%公眾意識倡導 4.2.34 47%32%3%公眾行動倡導/動員/參與 4.3.110 57%28%15%生態環境獎項 4.4.2 100%0%0%影響力傳播 4.5.12 58%33%17%552233312067101691264.1.38%4.2.13%4.3.43%4.4.1%4.5.5%2022 中 國 環
79、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37/80 圖表 39 公眾宣傳倡導組織涉及的生態環境議題(細分到二級議題)3.4.5.手法分析:生態環境法治 共 17 家組織以“生態環境法治”為首選工作領域,其 2021 年度收入中位數為 15 萬元,專職人員中位數為 4.5 人。重點觀察:-參與調研組織的首選工作領域覆蓋了“生態環境法治”下的全部 3 個二級工作手法,其中近 60%以“生態環境法治的公眾參與”為首選領域。-“生態環境法治”類組織關注的議題較為分散,如“生態保護與修復”下的“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和“森林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污染防治”下的“水污染防治”,以及“氣候變化”下的
80、“氣候適應”的具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38/80 體議題。圖表 40 生態環境法治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成立年 圖表 41 生態環境法治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注冊地(或未注冊組織駐地)0220110402013100安徽 2 北京 2 福建 1 廣東 2 黑龍江 1 湖北 2 湖南 1 遼寧 1 寧夏 1 山東 1 山西 1 云南 1 浙江 1 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39/80 圖表 42 生態環境法治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 2021年收入規模 圖表 43 生態環境法治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專職人員規模 圖表 44 生態環
81、境法治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首要資金來源 圖表 45 生態環境法治下各二級手法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分布 5.1.政策/法規研究(2)5.2.政策建議/立法推動(5)5.3.生態環境法治的公眾參與(10)0-5萬元(不含)29%10萬-50萬元(不含)23%50萬-100萬元(不含)12%100萬-200萬元(不含)6%200萬-500萬元(不含)12%500萬-1000萬元(不含)6%未注明12%1-5人59%6-10人12%11-20人6%21-50人6%未注明17%5012005210015.1.12%5.2.29%5.3.59%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82、 40/80 表格 10 生態環境法治下各二級手法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的工作手法 首選工作領域 組織數 次選工作領域 生態保護與修復 污染防治 氣候變化 政策/法規研究 5.1.2 50%50%100%政策建議/立法推動 5.2.5 60%60%60%生態環境法治的公眾參與 5.3.10 100%40%20%圖表 46 生態環境法治組織涉及的生態環境議題(細分到二級議題)3.4.6.手法分析:綠色低碳企業推動 共 11 家組織以“綠色低碳企業推動”為首選工作領域,其 2021 年度收入中位數為 206.85 萬元,專職人員中位數為 10 人。重點觀察:-區別于其他領域,在以“綠色低碳企業推動”為
83、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中,企業購買服務是最主要的資金來源。-參與調研機構的首選工作領域覆蓋了“綠色低碳企業推動”下 5 個二級手法中的 4 個,其中主要為“企業綠色行動(含企業碳中和、企業生物多樣性、清潔生產、綠色辦公等)”,占到“綠色低碳企業推動”類組織的超過一半(55%)。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41/80 -從議題關注來看,以“綠色低碳企業推動”下各二級手法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中,“污染防治”均為被納入次選工作領域最多的生態環境議題,其中以“固體廢棄物管理”、“水污染防治”、“化學品及新污染物環境管理”等二級議題為主;關注“生態保護與修復”或“氣候變
84、化”的則相對較少。圖表 47 綠色低碳企業推動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成立年 圖表 48 綠色低碳企業推動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注冊地(或未注冊組織駐地)0200211020010200北京 2 福建 1 廣東 2 河北 1 湖南 1 陜西 1 上海 2 浙江 1 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42/80 圖表 49 綠色低碳企業推動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2021 年收入規模 圖表 50 綠色低碳企業推動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專職人員規模 圖表 51 綠色低碳企業推動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首要資金來源 圖表 52 綠色低碳企業推動下各二級手法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分布 6.1.綠色
85、供應鏈(2)6.2.綠色金融/信貸(1)6.3.企業 ESG 及環境責任落實(0)6.4.企業綠色行動(含企業碳中和、企業生物多樣性、清潔生產、綠色辦公等)(6)6.5.綠色行業行動(2)10萬-50萬元(不含)18%50萬-100萬元(不含)28%200萬-500萬元(不含)27%500萬-1000萬元(不含)9%1000萬元及以上18%1-5人46%6-10人18%11-20人27%21-50人9%2020002310016.1.18%6.2.9%6.3.0%6.4.55%6.5.18%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43/80 表格 11 綠色低碳企業推
86、動下各二級手法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的工作手法 首選工作領域 組織數 次選工作領域 生態保護與修復 污染防治 氣候變化 綠色供應鏈 6.1.2 0%50%0%綠色金融/信貸 6.2.1 0%100%0%企業 ESG 及環境責任落實 6.3.0 企業綠色行動 6.4.6 17%50%33%綠色行業行動 6.5.2 0%50%0%圖表 53 綠色低碳企業推動組織涉及的生態環境議題(細分到二級議題)3.4.7.手法分析:國際合作 共 1 家組織,即中華環保聯合會,以“國際合作”為首選工作領域,在二級手法中選擇“社會組織國際倡導平臺搭建”為首選領域。該組織 2021 年度收入為 3352.57 萬元,專職
87、人員 40 人。3.4.8.手法分析:行業建設與發展 共 18 家組織以“行業建設與發展”為首選工作領域,其 2021 年度收入中位數 33.32 萬元,專職人員中位數為 5 人。重點觀察:-在以“行業建設與發展”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中,政府購買服務是最主要的資金來源。-參與調研組織的首選工作領域覆蓋了“行業建設與發展”下的全部 4 個二級手法,其中主要為“人才培養”和“平臺組織及議題研究機構發展”,各占“行業建設與發展”類組織的三分之一。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44/80 -“行業建設與發展”類組織的議題關注較為廣泛,其次選工作領域包括如“物種、種質
88、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等“生態保護與修復”下的二級議題,以及“節能增效”等“氣候變化”下的二級議題。圖表 54 行業建設與發展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成立年 圖表 55 行業建設與發展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注冊地(或未注冊組織駐地)1000014221211120北京 3 福建 1 廣東 2 黑龍江 1 湖南 1 江蘇 1 內蒙古 1 山東 1 陜西 1 上海 2 四川 1 云南 2 重慶 1 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45/80 圖表 56 行業建設與發展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2021 年收入規模 圖表 57 行業建設與發展為首選工作領域組
89、織專職人員規模 圖表 58 行業建設與發展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首要資金來源 圖表 59 行業建設與發展下各二級手法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分布 8.1.行業基礎設施建設(3)8.2.創新創業孵化(3)8.3.人才培養(6)8.4.平臺組織及議題研究機構發展(6)0-5萬元(不含)33%10萬-50萬元(不含)17%50萬-100萬元(不含)17%100萬-200萬元(不含)11%200萬-500萬元(不含)11%未注明11%0人11%1-5人39%6-10人33%11-20人5%未注明6%未注冊6%3130106120018.1.17%8.2.17%8.3.33%8.4.33%2022 中 國 環
90、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46/80 表格 12 行業建設與發展下各二級手法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的工作手法 首選工作領域 組織數 次選工作領域 生態保護與修復 污染防治 氣候變化 行業基礎設施建設 8.1.3 33%0%67%創新創業孵化 8.2.3 67%0%67%人才培養 8.3.6 33%33%17%平臺組織及議題研究機構發展 8.4.6 50%17%0%圖表 60 行業建設與發展組織涉及的生態環境議題(細分到二級議題)3.4.9.手法分析:其它手法 共 22 家組織以“其它手法”為首選工作領域,其 2021 年度收入中位數 102.88 萬元,專職人員中位數為5 人。重
91、點觀察:-參與調研組織的首選工作領域覆蓋了“其它手法”下 6 個二級手法中的 5 個,其中以“社區工作手法”為最多,共 10 家組織將其列為首選工作領域。-從議題關注來看,以“社區工作手法”為首選領域的組織中將“生態保護與修復”或“氣候變化”(主要為“氣候適應”)議題列為次選工作領域的均有一半;在以“保護授權/托管”、“鄉村振興與可持續生計”或“生態補償”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中,幾乎全部將“生態保護與修復”議題列入次選工作領域。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47/80 圖表 61 其它手法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成立年 圖表 62 其它手法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注冊地
92、(或未注冊組織駐地)0121030232101411北京 3 福建 1 廣東 5 貴州 2 海南 1 江蘇 1 遼寧 1 山西 1 上海 1 四川 1 云南 3 浙江 2 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48/80 圖表 63 其它手法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 2021 年收入規模 圖表 64 其它手法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專職人員規模 圖表 65 其它手法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首要資金來源 圖表 66 其它手法下各二級手法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分布 9.1.社區工作手法(10)9.2.保護授權/托管(1)9.3.鄉村振興與可持續生計(2)9.4.生態補償(1)9.5.環境健
93、康/受害者援助(0)9.6.其它(8)0-5萬元(不含)32%10萬-50萬元(不含)4%50萬-100萬元(不含)9%100萬-200萬元(不含)14%200萬-500萬元(不含)23%500萬-1000萬元(不含)4%1000萬元及以上5%未注明9%0人9%1-5人32%6-10人13%11-20人9%21-50人14%未注明9%未注冊14%3130006130059.1.45%9.2.5%9.3.9%9.4.5%9.5.0%9.6.36%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49/80 表格 13 其它手法下各二級手法為首選工作領域組織的工作手法 首選工作領域
94、 組織數 次選工作領域 生態保護與修復 污染防治 氣候變化 社區工作手法 9.1.10 50%20%50%保護授權/托管 9.2.1 100%0%0%鄉村振興與可持續生計 9.3.2 100%50%50%生態補償 9.4.1 100%0%0%環境健康/受害者援助 9.5.0 其它 9.6.8 13%25%50%圖表 67 其它手法組織涉及的生態環境議題(細分到二級議題)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50/80 4.結論與建議 小規模組織仍是行業主流;國內基金會、政府、個人是重要資金來源 參考歷年環保公益組織調研,如 2008 年中國環保民間組織發展狀況報告2
95、顯示全職員工為 0-5 人的環保組織為 75.4%(包含 28.9%的環保組織沒有專職人員,46.5%的組織專職人員為 1-5 人),58%的組織認為資金不足是其現階段發展的最大挑戰;2014 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發展研究報告3的調研對象中,全職員工為 0-5 人的組織占比為 71%,約三分之一的組織年度經費小于 10 萬元;更為近期的2020 環境資助者網絡(CEGA)報告環保組織基本情況分析顯示,32%的受訪對象年度收入不超過 10 萬元,60%年度收入不超過 50 萬元,72%的組織全職人員在 5 人以內。與歷年環保公益組織調查數據做粗略比較(注:調研對象不完全有可比性),本次調研的 500
96、 家環保公益組織中,2021 年度收入不超過 10 萬元的占 44%,不超過 50 萬元的占 64%,中位數為 11 萬元;專職人員中位數為 3 人,全職人員規模在 0-5 人的調研對象占比為 61%,整體與歷年調研反映的情況持平。小規模組織仍是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的主流。而與此同時,近十余年來行業內也成長起一批專業成熟、籌資有力的環保組織:本次調研覆蓋的 500 家組織中,18%的 2021 年收入達 100 萬及以上,10 家甚至達到 1000 萬元及以上,包括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CCF)、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全球環境研究所(GEI)等專業化的民間環保組織,為行業起到
97、了良好示范。從資金來源來看,2008 年的中國環保民間組織發展狀況報告顯示當年 59.6%的“草根”民間環保組織將內部人員捐贈列為主要收入來源之一,遠高于將基金會資助列入主要收入來源的 24.2%;而在2014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發展研究報告 中,國內基金會資助已成為環保公益組織最主要的項目資金來源(33%),其次為政府(20%)、企業(17%)和國外基金會(15%)。本次調研發現 46%的參與組織將國內基金會資助列入三大主要收入來源,其次為有 45%組織選擇的政府購買服務,與近年的調研情況一致,體現自 2008 年以來,在我國公益慈善領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國內環境公益資助方已成長起來,與政府一道
98、成為環保公益組織的有力支持者。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調研發現緊隨國內基金會資助和政府購買服務的環保公益組織第三大資金來源是個人捐贈,已有 29%的組織將其列入主要收入來源。在互聯網捐贈愈加便利的今天,中國慈善聯合會 2020年度中國慈善捐贈報告中披露,個人捐贈大幅提升,占捐贈總額 25%??梢灶A計個人捐贈對于中國環保公益事業的貢獻潛力將進一步擴大。但環保項目在互聯網公開募捐平臺中較為邊緣。根據最新的2021 環 2 中華環保聯合會中國環保民間組織發展狀況報告(2008)3 福特汽車“更美好的世界”、恩派社會組織發展中心2014 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發展研究報告(2014)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99、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51/80 境資助者網絡(CEGA)報告,在截至 2022 年 6 月運營中的 29 個互聯網平臺中,僅有 19 個登載了環保項目的募捐信息,其中環保公益募捐信息條目數占總條目數比例不到 10%;在最為主流的騰訊公益和支付寶公益平臺上,環保公益募捐信息條目的占比分別僅為 4%和 2%。如果擴展生態環境保護的公眾影響力,是所有從業者均需思考的課題。公益行業處于“由量轉質”的關鍵期,環保組織議題和手法選擇有待多元化 2021 年中國民政統計年鑒顯示,我國社會組織數量增速逐年下降,到 2020 年底,我國共有社會組織 894162 個,相比去年增長了 27827
100、個,增速約為 3.21%,增速下降的幅度超過了 2019 年的 2 倍。本次調研則發現,2014-2018 年是環保公益組織注冊成立的高峰,而此后環保組織進入更為平緩的增長期。環保公益行業發展重點已從“增量”轉變為“存量”,提高環保組織的“質量”將是本階段行業發展的主題。各方均期待環保公益組織在“多元共治”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中發揮更為關鍵、獨特的作用。自 2020 年我國宣布“雙碳”目標以來,氣候變化應對業已成為未來幾十年內我國生態環境治理事業中的重要議題。與此同時,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bS)、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等概念也在理論和實踐層面將氣候變化應對與傳統的環境議題,如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有機
101、地整合在一起,成為其他議題不可或缺的背景或視角。氣候議題的興起為環保公益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參與空間和機會,本次受訪的環保公益組織目前也體現出對該議題的關注。在 500 家受訪組織中,將“氣候變化”作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僅為 4%,但有 21%的組織將“氣候變化”列入次選工作領域,即認為組織業務與氣候變化有關。氣候變化在環保公益行業中的發展值得持續關注。長期以來,宣傳倡導是中國環保組織最為主流的工作手法。在參與本次調研的 500 家環保公益組織中,以“公眾宣傳倡導”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占比為 51%,超過一半;此外,在以 3 個生態環境議題為首選工作領域的組織中,“公眾宣傳倡導”是在次選工作領域中
102、提及最多的工作手法(均超過 80%)。而在以“公眾宣傳倡導”為首選領域的組織中,40%的 2021 年收入低于 5 萬元,收入中位數為 9.44 萬元。相比之下,28%、21%的組織將“生態環境法治”、“綠色低碳企業推動”列為首選或次選工作領域(首選項僅為 3%,2%)。雖然環保公益組織傳統上以公眾作為主要工作對象,但要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也需要考慮學習和使用面向企業、政府的更多樣的工作方法,進一步培養自身能力。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52/80 從本次調研的結論出發,我們面向行業各相關方給出以下建議:對于主管部門:-圍繞環保組織在現代
103、環境治理體系中發揮的獨特作用,開展國內外行業交流和能力建設,扶持行業發展 對于環境資助方:-加強人才培養-培育、支持樞紐組織,以帶動工作領域和地域中更多的環保組織發展-關注氣候變化等重點議題-促進國內外行業交流 對于環保公益組織:-關注議題發展趨勢(如氣候變化),探索自身業務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的意義-基于議題和組織發展需求,嘗試創新的工作手法-參與和發起行業聯合行動,相互支持,共同成長-注重自身信息公開、透明 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53/80 5.附錄 附錄 1 CEGA 環境公益項目分類方法(2022 版)一、生態保護與修復 細分領域 釋義 參考 1
104、.1 物種、種質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 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推動野生動植物種質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包括但不限于舉報或控告捕獵、交易、販賣野生保護動植物物種的行為,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的宣傳教育和科學知識普及,對野生動植物狀況進行調查、檢測和評估,以及進行生物遺傳資源和種質資源調查、編目和數據庫建設。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 四、構建完備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監測體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1,5,6,8,11 1.2 國家公園為主體的保護地體系/棲息地保護 開展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內的自然保護地為
105、對象的保護與修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 展 第十 四 個 五 年 規 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 1.3 森林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采用自然恢復或人工修復,保護及修復森林生態系統。包括但不限于對自然因素等導致的荒廢和受損山體、退化林地以及宜林荒山荒地荒灘實施生態修復工程,恢復植被,以保障森林生態安全,發揮森林蓄水保土、調節氣候、改善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中華人民民共和國森林法1,28,46 1.4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保護濕地,維護其生態系統。包括防控人為活動對濕地及其生物多樣性的不利影響,推動濕地污染防治
106、,減緩濕地退化,維護濕地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采用自然恢復或人工修復,恢復濕地面積,提高濕地生態系統質量。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1,2,25,37 1.5 淡水水生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采用自然恢復與人工修復,保護及治理河湖等淡水水生生態系統。包括但不限于推動相關水域禁捕、限捕,舉報或控告電魚、毒魚、炸魚等捕撈行為,實施河湖岸線修復,富營養化湖泊修復,水生生物洄游通道恢復,采取建設過魚設施、河湖連通、生態調度、灌江納苗、增殖放流等措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52,53,55,58,59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水利部重點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三、主要目標 1.6 草原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107、保護草原,維護其生物多樣性。包括但不限于對草原珍稀瀕危野生植物和物質資源的保護;對需改善生態環境的已墾草原實施退耕還草,修復治理已造成沙化、鹽堿化、石漠化的草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1,2,44,45,46 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54/80 細分領域 釋義 參考 1.7 海洋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保護和改善海洋環境,保護海洋資源,防治污染損害,維護生態平衡。包括但不限于保護紅樹林、珊瑚礁、海島、海灣、入海河口等典型性、代表性海洋生態系統,保護珍稀瀕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區,對有重要價值的已遭到破壞的海洋生態的整治和恢復,以及發展生態漁業建設。中華人民
108、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1,20,28 1.8 荒漠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保護和修復干旱沙漠邊緣及綠洲類型區、半干旱沙化土地類型區、高原高寒沙化土地類型區、半濕潤、濕潤沙化土地類型區等荒漠生態系統。包括但不限于營造防風固沙林網/林帶,保護現有天然荒漠植被,開展人工造林種草、小流域治理和生態移民,以及適度開發利用沙區資源。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1,16,23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防沙治沙工作的決定三、認真搞好防沙治沙布局和規劃 1.9 城市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提升城市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包括但不限于針對城市生態系統連通不暢、生態空間不足等問題,實施生態廊道、生態清潔小流域、生態基礎設施和生態網絡建
109、設。國務院關于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意見 1.10 農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改善農田生境和條件。包括但不限于針對農田生態系統生態功能減弱、生物多樣性減少、開發利用與生態保護矛盾突出等問題,實施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鄉村生態保護修復、土地復墾、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發展節水農業和旱作農業,以及實施地下水超采治理。國務院關于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意見 國務院“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 第六章第三節 保護修復農村生態系統。二、污染防治 細分領域 釋義 參考 2.1 水污染防治 預防和治理江河、湖泊、運河、渠道、水庫等地表水體以及地下水體中的污染。包括但不限于工業污染
110、、城鎮生活污染、農業面源污染的監測和治理等;開展水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1,2,3,7 2.2 大氣污染防治 預防和治理燃煤、工業、機動車船、揚塵、農業等造成的大氣污染,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推動公眾增強大氣環境保護意識,采取低碳節儉生活方式。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1,2,7 2.3 土壤污染防治 預防和治理土地開發利用和生產經營活動造成的土壤污染,保障公眾健康,推動土壤資源永續利用;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宣傳教育和科學普及,引導公眾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1,4,10 2.4 固體廢棄物管理 實施固體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推動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發展;倡導
111、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導公眾參與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開展固體廢棄物防治宣傳教育和科學普及,增強公眾意識;采用知識普及、教育等方式,推動全民參與垃圾分類。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1,3,4,6,11 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55/80 細分領域 釋義 參考 2.5 化學品及新污染物環境管理 管控固有危害大、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積性,或在環境中可能長期存在并可能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較大風險的化學物質,以及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內分泌干擾物等新污染物;開展化學品及新污染物環境管理宣傳教育,增強公眾防控意識,引導公眾依法參與化學物
112、質及新污染物環境風險防控工作?;瘜W物質環境風險評估與管控條例(征求意見稿)3,6,8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二十五)2.6 放射性、噪聲、光、熱等其他污染防治 預防和治理生產建設或其他活動中產生的放射性物質、噪聲、光輻射、含熱廢水等物理性污染;開展相關的宣傳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42 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2,8,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 三、氣候變化 細分領域 釋義 參考 3.1 節能增效 推動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建設能源節約型社會。包括但不限于提升節能管理能力,實施城市、園區等節能降碳工程,推進重點用能設備節能增效,加強新型基礎設
113、施節能降碳,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優化建筑用能結構(含清潔取暖),推進農村建設和用能低碳轉型等。國務院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三、重點任務(二)節能降碳增效行動。(四)城鄉建設碳達峰行動。3.2 可持續能源 推動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包括但不限于推進煤炭消費替代和轉型升級,發展新能源,開發水電,發展核電,控制油氣消費,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等。國務院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三、重點任務(一)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3.3 生態系統碳匯 推動各類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包括但不限于通過實施生態保護修復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通過調查檢測、生態補償等手段加
114、強生態系統碳匯基礎支撐,推進農業農業減排固碳等。國務院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三、重點任務(八)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3.4 碳捕捉、碳固存技術創新 推動碳捕捉、碳固存等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推進建成全流程、集成化、規?;牡统杀咎疾蹲?、碳固存項目,加快綠色低碳科技革命。國務院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三、重點任務(七)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行動 3.5 氣候適應 運用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等方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提高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增強城鄉,尤其是城市、沿海和生態脆弱地區的氣候韌性。國務院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三、重點任務(四)城鄉建設碳達峰行動。生態環境部 關于統籌和加強應對
115、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十一)協同推動適應氣候變化與生態保護修復。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56/80 四、公眾宣傳倡導 細分領域 釋義 參考 4.1 自然/環境教育 開展以走進自然保護地、回歸自然為主要特點且面向公眾的自然教育;或開展環境教育,包括但不限于引導公眾全面認識環境問題,珍視生物多樣性,理解可持續發展內涵,參與解決環境問題等。林草局 關于充分發揮各類自然保護地社會功能大力開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 中小學環境教育實施指南(試行)4.2 公眾意識倡導 通過宣傳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普及生態環境科技知識等方式,推動形成
116、社會共識,提升公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引導公眾樹立環境保護理念。生態環境部、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2021-2025 年)(三)總體目標 生態環境部、科技部 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管理辦法 4.3 公眾行動倡導/動員/參與(含公民科學、綠色消費/選擇、低碳生活、零廢棄生活等)開展行動倡導,提升公眾生態環境保護行動自覺,引導公眾參與和實踐環境保護,推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包括但不限于“公民科學”、“綠色消費”、“綠色選擇”、“低碳生活”、“零廢棄生活”等手法。生態環境部、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
117、“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2021-2025 年)(三)總體目標 4.4 生態環境獎項 開展以環保行業內的集體、個人、成果等為評選對象的各類評比及表彰活動。社會組織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管理暫行規定 4.5 影響力傳播 制作和傳播生態環境保護文化作品,利用社交媒體、視頻網站、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傳播平臺以及報刊、廣播、影視等傳統大眾傳媒,提升生態環境保護的社會影響力。包括但不限于生態環境紀錄片的拍攝、制作、發行,攝影,短視頻內容生產,品牌創建等。生態環境部、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2021-202
118、5 年)(六)運用先進科技手段,創新生態文明宣傳方式方法。五、生態環境法治 細分領域 釋義 參考 5.1 政策/法規研究 以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戰略問題、公共政策和法規為主要研究對象開展研究咨詢,發揮咨政建言等功能。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 5.2 政策建議/立法推動 通過提出意見,參加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方式,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政府決策以及立法和行政法規的起草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5,37,53,67 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14 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57/80 細分領域 釋義 參考 5.3 生態環境法治的
119、公眾參與 依法獲取生態環境信息,參與監督生態環境保護。包括但不限于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監督企業環境信息強制性披露,參與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意見征求,向有關部門舉報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行為,單獨或聯合發起環境公益訴訟,協助和支持環境公益訴訟、環境行政訴訟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53,55,56,57,58 六、綠色低碳企業推動 細分領域 釋義 參考 6.1 綠色供應鏈 推動企業開展綠色設計、選擇綠色材料、實施綠色采購、打造綠色制造工藝、推行綠色包裝、開展綠色運輸、回收處理廢棄產品,實現全周期的綠色環保。國務院 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九)構建綠色供應鏈。6.2 綠色
120、金融/信貸 推動發展綠色金融,包括但不限于發展綠色信貸、綠色股權、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金融工具,完善相關標準和評價機制,推進氣候投融資等。國務院 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二十四)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國務院 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 6.3 企業 ESG及環境責任落實 推動企業通過環境信息披露等方式,履行環境治理主體責任。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 6.4 企業綠色行動(含企業碳中和、企業生物多樣性、清潔生產、綠色辦公等)引導企業主動適應綠色發展要求,推動企業在碳中和、生物多樣性、清潔生產、零廢棄、綠色辦公等議題上的戰略規劃和行動。包括但不限于推動企業梳理核算自身
121、碳排放情況,研究碳中和路徑,制定碳中和戰略規劃和行動計劃,監督企業依法披露碳排放信息;以及推動企業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規劃和行動計劃,包括但不限于了解、衡量企業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的影響和依賴,采取相應行動,制定生物多樣性管理計劃,定期報告等。國務院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三、重點任務(九)綠色低碳全民行動。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 生物多樣性公約(CBD)坎昆企業與生物多樣性承諾 6.5 綠色行業行動 推動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團體發揮作用,通過發揮與相關行政主管部門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制定綠色標準、規范,服務企業,促進行業自律等方式,建設綠色低碳經濟。
122、國務院 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 國務院 關于加快推進行業協會商會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 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58/80 七、國際合作 細分領域 釋義 參考 7.1 政府間合作促進 促進政府間雙邊和聯合國等多邊框架下的合作,為推動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發揮輔助配合作用。發改委、外交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 關于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意見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 七、規范社會組織涉外活動 7.2 社會組織國際倡導平臺搭建 拓展環保公益組織國際關系與網
123、絡,開展環保公益組織國際化戰略研究和倡導,促進國內外環保公益民間交流與合作。民促會 7.3 海外公益慈善項目開展 在海外開展生態環境相關的公益慈善項目,推動中國環保公益組織“走出去”。民政部“十四五”社會組織發展規劃(八)發揮社會組織積極作用。7.4 人員交流 通過人員互換、國際志愿者交流等方式,促進國際間環保公益組織在生態環境議題等方面深入且可持續的交流與合作。民促會 7.5 國際會議/考察交流 通過參加國際會議,舉辦邊會,參加非政府國際組織。參與國際標準和規則制定,組織和接待國際考察等方式,開展中國環保公益組織對外交流。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
124、見 七、規范社會組織涉外活動 民促會 7.6 國際合作研究 推動相關方立足國際科學前沿,有效利用國際科技資源,本著平等合作、互利互惠、成果共享的原則開展生態環境議題方面的國際合作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管理辦法 八、行業建設與發展 細分領域 釋義 參考 8.1 行業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環保公益行業基礎設施,推動環保公益行業健康發展。包括但不限于環保公益項目信息數據庫搭建、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硬件投入等。民政部 發改委“十四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第三章第三節 民政部“十四五”社會組織發展規劃(七)引導支持社會組織發展。(八)發揮社會組織積極作用。8.2 創新創業孵化 推動環保
125、公益行業創新創業,包括但不限于發展面向環保創業者的眾創空間,孵化培育創新型小微環保企業、環保社會組織等。中共中央 國務院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 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 關于推動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 8.3 人才培養 面向環保公益從業人員,通過開展培訓、開設課程、提供輔導等,推動專業體系建設等方式,提升其專業素養或推動其個人成長。民政部“十四五”社會組織發展規劃(七)引導支持社會組織發展。2022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現 狀 調 研 報 告 59/80 細分領域 釋義 參考 8.4 平臺組織及議題研究機構發展 推動行業性、公益性的樞紐型環保公益組織,環保行業及議題等的智
126、庫建設或重要研究項目開展。民政部“十四五”社會組織發展規劃(八)發揮社會組織積極作用。九、其它手法 細分領域 釋義 參考 9.1 社區工作手法 通過社區調查、社區動員、社區組織、社區管理和計劃、社區保護行動等方式,帶動和影響社區作為主體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包括但不限于社區衛生清潔、社區環境美化,以及低碳社區建設等。IUCN社會公益自然保護地指南 屋里廂/立德 參與式社區建設方法指南 9.2 保護授權/托管(民間公益保護地、協議保護、社區共管)在政府的委托和監管下,推動民間機構、社區或個人治理及管理自然保護地,促進自然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包括但不限于社會資本參與的林木種質資源保護和野生動植物野外資源
127、保護,專業民間組織新建或托管的自然保護小區(地)等。發改委 林業局 關于運用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推進林業建設的指導意見 IUCN社會公益自然保護地指南 9.3 鄉村振興與可持續生計 因地制宜推動鄉村綠色可持續發展,采取替代生計、生態旅游等措施,發展鄉村旅游業、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等產業,實現生態保護與鄉村振興雙贏。生態環境部 關于生態環境保護助力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三、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扶貧 9.4 生態補償 推進保護受益人或地區,與保護投入者或地區之間(如流域上下游)的橫向生態補償,推動社會資本市場化參與生態補償,或政策性資金設立生態補償,以實現生態保護者和受益者的良性互動,緩解生態保護的外
128、部性問題,提升保護工作的可持續性和公平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 展第十四 個五年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第三節 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 9.5 環境健康/受害者援助 支持或提供面向環境維權當事人無償的法律咨詢、代理等援助服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2,9 環境保護部 關于加強對環保社會組織引導發展和規范管理的指導意見 9.6 其它 未包含在既有領域分類的其它工作手法。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名 錄(2 0 2 2)60/80 附錄 2:中國環保公益組織名錄(2022)帶“*”為參與問卷調研的環保公益組織。華北地區 北
129、京(168 家)ReLight 環保創想計劃 驁翔公益 保護地友好(北京)生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 北京愛自然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北京抱樸再生環??萍加邢薰?北京抱樸再生環??萍加邢薰?北京碧水天成濕地生態環??萍加邢薰?北京博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北京草原之盟環境保護促進中心 北京傳益千里社會組織能力建設發展中心*北京傳益千里社會組織能力建設發展中心*北京創綠前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北京達學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北京大地與山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恩玖非營利組織發展研究中心 北京菲蘭德中環??萍加邢薰?北京菲蘭德中環??萍加邢薰?北京富群環境科技研究院 北京富群社會服務中心
130、*北京富群社會服務中心*北京蓋婭樸門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北京根與芽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北京根與芽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北京耕讀國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國博文化遺產研究院 北京合一綠色公益基金會*北京合一綠色公益基金會*北京紅石青野自然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花伴侶自然啟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化工大學環保協會 北京環保娃娃公益發展中心 北京環保之友志愿服務總隊 北京環助律師事務所*北京環助律師事務所*北京腳丫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京都風景生態旅游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北京鏡朗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舊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科普游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樂知多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北京良之悅生態農業科技
131、有限公司 北京零萌環保咨詢有限公司 北京零碳時代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綠領行教育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綠色啄木鳥環境工程設計中心 北京綠色啄木鳥志愿服務中心 北京綠研公益發展中心 北京媽祖海洋文化產業創意促進會 北京農民之子文化發展中心 北京諾路環??萍加邢薰?北京情意自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人類生態工程學會 北京融合創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三清景觀設計事務所(普通合伙)北京山脊線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山水伙伴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山水伙伴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生態學學會 北京詩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倍能公益組織能力建設與評估中心 北京市昌平區多元智能環境研究所 北京市昌
132、平區綠色生活科普服務中心 北京市昌平區五色土環境研究所 北京市昌平區悅騎行單車俱樂部 北京市朝陽區達爾問環境研究所 北京市朝陽區公眾環境研究中心*北京市朝陽區公眾環境研究中心*北京市朝陽區環友科學技術研究中心 北京市朝陽區綠家園環境科學研究中心 北京市朝陽區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北京市朝陽區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北京市朝陽區永續全球環境研究所*北京市朝陽區永續全球環境研究所*北京市朝陽區自然之友環境研究所 北京市大興區綠主婦城市農園科普服務中心 北京市大興區清水同盟研究中心 北京市海淀林業老科技工作者協會 北京市海淀區陸橋生態中心 北京市海淀區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北京市海淀區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北京市
133、可持續發展促進會 北京市綠色使者志愿服務總隊 北京市綠色使者志愿服務總隊北部支隊 北京市綠色使者志愿服務總隊大興支隊 北京市綠色使者志愿服務總隊東部支隊 北京市綠色使者志愿服務總隊門頭溝支隊 北京市綠色使者志愿服務總隊西部支隊 北京市綠色使者志愿服務總隊直屬支隊 北京市門頭溝區生態人類聯合會 北京市石景山區阿牛公益發展中心*北京市石景山區阿牛公益發展中心*北京市石景山區木鐸社會工作事務所 北京市石景山區時尚環保聯盟研究所 北京市順義區磐之石與能源研究中心*北京市順義區磐之石與能源研究中心*北京市順義區生態農業發展協會 北京市西城區常青藤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北京市西城區常青藤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北京
134、市延慶區綠十字生態文化傳播中心 北京市義派律師事務所公益法律中心*北京市義派律師事務所公益法律中心*北京守望者環?;饡?北京守望者環?;饡?北京樹行途生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水產學會 北京太陽谷慈善基金會*北京太陽谷慈善基金會*北京天地文化發展基金會 北京天使媽媽慈善基金會 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詢中心 北京同心互惠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北京沃啟公益基金會 北京新時代世光服務中心 北京新素代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學前教育協會學前自然與森林教育專委會*北京學前教育協會學前自然與森林教育專委會*北京野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悅游地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鄭和與海洋文化研究會 北京自然圈科技有限公司 北
135、京自然實踐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北京自然田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自然向導科普傳播中心 博物教育咨詢(北京)有限公司 曾經草原*曾經草原*創游未來(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分享收獲(北京)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工蟻坊(北京)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北京猛禽救助中心 國瑞沃德(北京)低碳經濟技術中心 合智創聯(北京)房地產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急救聯盟(北京)城市副中心志愿服務隊 急救志愿者公益聯盟(大興)志愿服務團 急救志愿者公益聯盟總會(東城)志愿服務團 急救志愿者公益聯盟總會(房山)志愿服務團 急救志愿者公益聯盟總會(平谷)志愿服務團 急救志愿者公益聯盟總會(順義)志愿服務團 藍色和諧節能環???/p>
136、技*藍色和諧節能環??萍?藍智海洋生態技術研究中心 零活(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綠色沖擊 綠色之星環保人合作組織 母親溫室建筑工作室 七代志小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清華大學學生清源協會*清華大學學生清源協會*讓候鳥飛 石景山開心奉獻志愿服務隊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名 錄(2 0 2 2)61/80 石景山區螢火蟲志愿服務隊 碳阻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吾水一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小毛驢 游美營地(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珍古道爾(北京)環境文化交流中心 中關村漢德環境觀察研究所 中關村眾信土壤修復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中國電子裝備技術開發協會*中國電子裝備技術開發協會*中國觀鳥會
137、 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 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 中國海洋法學會 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 中國海洋學會 中國海油海洋環境與生態保護公益基金會 中國化工環保協會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 中國林業教育學會*中國林業教育學會*中國綠化基金會 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 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美麗公約專項基金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 中國水產學會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 中國自然資源學會 中華環保聯合會*中華環保聯合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 中碳綠色供應鏈組織 中碳咨詢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自然實踐設計(北京)有限
138、公司 自然星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自然影像(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自然之友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 天津(25 家)芳田之潞自然(天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海河守望者 科普游子(天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濱海環保咨詢服務中心(綠領環保)*天津濱海環保咨詢服務中心(綠領環保)*天津濱海新區生態環境科技志愿服務隊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環境保護協會 天津綠腳印可持續生活聯盟 天津盤谷蜜蜂園有限公司 天津七里海呂紹生*天津七里海呂紹生*天津生態城大地之聲社會教育中心 天津生態城綠色之友生態文化促進會 天津市濱海新區疆北濕地保護中心 天津市濱海新區生態環境科技志愿服務隊*天津市濱海新區生態環境科技志愿
139、服務隊*天津市濱海新區濕地保護志愿者協會 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北塘海洋漁業協會 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大沽海洋漁業協會 天津市環保產品促進會 天津市極致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天津市極致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天津市薊州區一家人志愿者協會 天津市津南區綠屏青少年自然體驗服務中心*天津市津南區綠屏青少年自然體驗服務中心*天津市寧河區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天津市寧河區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天津市農業發展服務中心 天津市生態道德教育促進會 天津市西青區零萌公益發展中心*天津市西青區零萌公益發展中心*天津市西青區綠鄰居社區服務中心*天津市西青區綠鄰居社區服務中心*河北(37 家)保定爬山虎立體綠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保山鹿
140、先森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滄縣職工愛心志愿服務隊*滄縣職工愛心志愿服務隊*滄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滄州市壹家人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邯鄲市綠色環保聯合會 河北保定綠色童年環境教育中心 河北環保聯合會 河北螞蟻營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河北省海洋學會 河北省邯鄲市涉縣旱作梯田保護與利用協會 河北省環境科學學會 康??h遺鷗保護協會 樂亭縣港科科技有限公司*樂亭縣港科科技有限公司*平山縣西柏坡愛鳥協會 平山縣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平山縣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秦皇島海洋發展研究會 秦皇島濕地與鳥類保護聯盟 秦皇島市愛先行公益服務中心 秦皇島市北戴河區翼展鳥類救養中心 秦皇島市創業者協會 秦皇島市觀愛鳥協會*秦皇島市觀愛鳥
141、協會*秦皇島市海洋發展研究中心 秦皇島市海洋經濟與資源保護協會 石家莊綠行俠環??萍加邢薰荆ㄈA北環境前線)*石家莊綠行俠環??萍加邢薰荆ㄈA北環境前線)*石家莊市新華區法樹信息咨詢中心 石家莊市長安區橄欖綠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 石家莊印渝環??萍加邢薰荆ňG行太行)*石家莊印渝環??萍加邢薰荆ňG行太行)*唐山國興客*唐山國興客*唐山泥巴自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唐山泥巴自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唐山市曹妃甸區在水一方濕地生態研究所 唐山市樂亭縣綠色家園鳥類保護中心 唐山市路南區美好社區社會工作發展服務中心 唐山市路南區新義方教育培訓中心 源本自然教育中心 張家口慈善義工聯合會白鷺環保志愿者服務隊*張
142、家口慈善義工聯合會白鷺環保志愿者服務隊*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明天環保社團 山西(23 家)汾陽市辰坤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汾陽市辰坤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河曲縣黃河謠生態環境公益協會 洪洞縣志愿服務聯合會 交城縣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 晉中新青年高校志愿者聯合服務中心*晉中新青年高校志愿者聯合服務中心*臨汾市晉善公益服務中心 臨汾市堯都區自然與人文協會*臨汾市堯都區自然與人文協會*臨縣志愿者協會*臨縣志愿者協會*臨縣治良廢資再生有限公司 柳林縣環保志愿者協會 山西禾伴公益服務中心 山西科城能源環境創新研究院*山西科城能源環境創新研究院*山西曠野童年自然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山西曠野童年自然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143、*山西蘿蘭家凈室內環境科學研究院 山西綠色地平線環??萍加邢薰?石樓縣青年志愿者協會*石樓縣青年志愿者協會*太原市環保志愿者協會 太原市萌芽環保協會*太原市萌芽環保協會*忻州市環保志愿者協會*忻州市環保志愿者協會*陽泉市泉野自然教育咨詢有限公司*陽泉市泉野自然教育咨詢有限公司*野妞自然教育 運城市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運城市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長治市屯留區愛故鄉工作站*長治市屯留區愛故鄉工作站*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名 錄(2 0 2 2)62/80 內蒙古(53 家)阿巴嘎旗查干淖爾鎮草原豐遠綜合牧業專業合作社 阿拉善盟致行研學咨詢管理有限公司 阿拉善沙之戀生態發展中心 阿拉善鎖邊
144、生態協力中心*阿拉善鎖邊生態協力中心*阿拉善左旗巴潤別立鎮維喜沙漠節水農民專阿拉善左旗巴潤別立鎮維喜沙漠節水農民專業合作社*業合作社*阿魯科爾沁旗善度社會服務創新發展中心 巴林右旗“巴林阿茹嘎”環保志愿者協會*巴林右旗“巴林阿茹嘎”環保志愿者協會*巴彥淖爾市河套義工協會*巴彥淖爾市河套義工協會*巴彥淖爾市聚仁志愿者協會 包頭市昆區社會工作綜合服務中心*包頭市昆區社會工作綜合服務中心*包頭市螞蟻力量公益協會*包頭市螞蟻力量公益協會*鄂爾多斯市聚力公益事業服務中心 鄂爾多斯市毛烏素林產業協會 呼和浩特市鴻雁濕地生態保護協會 呼和浩特市溜溜社團 呼和浩特市綠茵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呼倫貝爾野生動物保護團
145、隊 呼倫貝爾愛心公益協會*呼倫貝爾愛心公益協會*呼倫貝爾環保志愿者協會*呼倫貝爾環保志愿者協會*呼倫貝爾禁毒志愿者協會 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民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呼倫貝爾志愿者協會 涼城縣岱海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內蒙古阿拉善盟眾藝術館 內蒙古橙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內蒙古楚日雅牧區生態研究中心*內蒙古楚日雅牧區生態研究中心*內蒙古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 內蒙古聚力公益聯合會 內蒙古溜溜時光環保社會實踐社團*內蒙古溜溜時光環保社會實踐社團*內蒙古蒙久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內蒙古蒙美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內蒙古賽罕烏拉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 內蒙古天疆防務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天疆防務科技有限公司*內
146、蒙古西烏珠穆沁旗娜荷丫環保志愿者協會 內蒙古巖畫保護與研究學會 內蒙古游牧人旅游服務有限公司 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志愿者孵化基地*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志愿者孵化基地*清水河縣百川公益協會 天疆應急聯盟 托縣麥野谷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隊 萬畝樟子松治沙基地 烏海市海勃灣區水與鳥濕地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烏拉特前旗博雅文化協會*烏拉特前旗博雅文化協會*烏蘭浩特市紅城志愿者協會 武川福升公益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隊*武川福升公益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隊*武川縣博愛公益協會 西烏珠穆沁旗牧區信息服務中心 錫林郭勒盟錒鍔銥公益環保志愿者協會*錫林郭勒盟錒鍔銥公益環保志愿者協會*興安盟向陽環保青年志愿者協會*興安盟向陽環保
147、青年志愿者協會*興安盟燭拉愛心慈善協會 興和縣綠色環保協會 正藍旗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準格爾旗筑夢志愿者協會*準格爾旗筑夢志愿者協會*東北地區 遼寧(73 家)鞍山千山護飛隊*鞍山千山護飛隊*鞍山市護飛隊*鞍山市護飛隊*鞍山天石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鞍山逐夢者體育文化有限公司*鞍山逐夢者體育文化有限公司*本溪市水清清環保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本溪野生鳥類保護團隊 大連弗洛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大連高校環境聯盟 大連高新區蔚然濱城志愿服務中心*大連高新區蔚然濱城志愿服務中心*大連歸依田園旅游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大連歸依田園旅游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大連海事大學環境與發展協會 大連黑馬戶外活動策劃有限公司 大連慧之
148、橋商務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大連臨瀾環保公社 大連鳥葉根與芽小組*大連鳥葉根與芽小組*大連市東馬海洋牧場與生態修復技術研發中心 大連市甘井子區毓秀巴學園幼兒園 大連市海洋學會 大連市海洋漁業協會 大連市環保志愿者協會 大連市久久海洋生物科技研究所 大連市凱晨海洋生物研究所 大連市旅順口區野生鳥類保護協會 大連市普蘭店區海洋漁業協會 大連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大連市現代海洋牧場研究院 大連市中山區海洋漁業協會 大連瓦房店市海洋漁業協會 大連野境自然保護中心 大石橋市文明志愿者協會 丹東北黃海守望者志愿服務中心*丹東北黃海守望者志愿服務中心*丹東鸻鷸環??萍加邢薰?丹東鸻鷸環??萍加邢薰?丹東市野生
149、動物保護協會 東北財經大學環保協會 東北野保協作中心*東北野保協作中心*東北野戰軍護鳥團隊 黑石礁守護者 葫蘆島市野生動植物濕地保護協會 葫蘆島市野生鳥類保護協會*葫蘆島市野生鳥類保護協會*錦州市我們在一起愛心互助社 錦州市野生動物和濕地保護協會 科普生態家庭農場 藍鷹營地首開(大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遼寧科技學院樂酵工作室 遼寧省海洋經濟研究會 遼寧省海洋水產養殖協會 遼寧省海洋學會 遼寧省遼錦生態旅游管理中心*遼寧省遼錦生態旅游管理中心*遼寧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遼寧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鞍山志愿者護飛隊*遼寧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鞍山志愿者護飛隊*遼寧營口春苗公益 遼陽市第一高級中學 2020 環
150、保社團*遼陽市第一高級中學 2020 環保社團*遼陽一中環保社團 盤錦濕地保護協會*盤錦濕地保護協會*盤錦市大洼區環境科普公益協會 盤錦市海洋經濟研究會 盤錦市黑嘴鷗保護協會*盤錦市黑嘴鷗保護協會*盤錦有道公益服務中心*盤錦有道公益服務中心*青藤(大連)環保咨詢有限公司*青藤(大連)環保咨詢有限公司*閃耀星海灣*閃耀星海灣*沈陽愛自然戶外運動有限公司 沈陽蟲騎士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沈陽多米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沈陽綠色希望環境保護發展中心 沈陽親子活動圈 沈陽市和平區先鋒志愿者協會 沈陽市環保志愿者協會 沈陽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遼中代表處 沈陽市于洪區登山協會*沈陽市于洪區登山協會*沈陽盈積科技有限公
151、司 臺安縣野生動植物鳥類保護協會 蔚然大連 營口市自然觀察協會*營口市自然觀察協會*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名 錄(2 0 2 2)63/80 吉林(25 家)琿春春化鎮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琿春動物保護協會 琿春市海洋經濟產業發展聯合會 琿春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吉林省催眠學會 吉林省華益愛心志愿者協會 吉林省萬物自然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吉林省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社會實踐基地 吉林省小樹葉自然體驗營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吉林市索菲婭極地與海洋研究院 可持續保護網絡 梅河口市綠葉環??萍甲稍兎罩行?梅河口市綠葉環??萍甲稍兎罩行?松原市藍天志愿者協會 通化市東昌區愛
152、心志愿者協會 通榆縣環保志愿者協會*通榆縣環保志愿者協會*我愛長春志愿者協會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延邊梓航生態保護有限公司*延邊梓航生態保護有限公司*長春東隆現代農業有限公司 長春市南關區義工公益事業發展中心 吉林省林學會 長春市南關區益行公益事業發展中心*長春市南關區益行公益事業發展中心*長春市新立城水庫水源地環境保護協會 長春義工 黑龍江(44 家)寶清縣野生鳥類保護中心*寶清縣野生鳥類保護中心*大慶市愛心傳遞志愿者協會*大慶市愛心傳遞志愿者協會*大慶市繁榮生態基地 大慶市林甸縣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大慶市林甸縣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東北林業大學綠色使者志愿者協會 東北林業大學野生
153、動物與自然保護地學院 撫遠市大馬哈魚生態環境保護協會*撫遠市大馬哈魚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哈爾濱橙果教育信息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哈爾濱大美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哈爾濱鳳凰機器人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哈爾濱工程大學綠色志愿者協會 哈爾濱工業大學環保社團 哈爾濱劍橋學院綠色志愿者協會 哈爾濱綠大地環??萍奸_發有限公司 哈爾濱生態保護團隊 哈爾濱市大海農業科學研究所 哈爾濱市呼蘭區莊稼地生態農業發展基地 哈爾濱市南崗區百學園幼兒園 哈爾濱市香坊區稻田學能成長幼兒園 哈爾濱醫科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 黑龍江大樂星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黑龍江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 黑龍江東北虎林園 黑龍江孔子研究會環保志愿服務隊 黑龍
154、江省八五五農場藍天環保志愿者協會 黑龍江省大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黑龍江省大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黑龍江省呼瑪縣小火柴愛心志愿隊 黑龍江省環境保護教育學會*黑龍江省環境保護教育學會*黑龍江省環境保護志愿者聯合會*黑龍江省環境保護志愿者聯合會*黑龍江省雪狼青少年體育俱樂部 黑龍江省永續自然資源保護公益基金會*黑龍江省永續自然資源保護公益基金會*雞西興凱湖巡護營 佳木斯富錦野保團隊 酵道孝道黑龍江省環保酵素推廣中心 龍江護鳥營 牡丹江環保踐行社 牡丹江市竹林園社工綜合服務中心*牡丹江市竹林園社工綜合服務中心*齊齊哈爾老年環保隊 齊齊哈爾市扎龍夢鶴苑鶴類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綏化生態保護團隊 綏化市愛心傳遞
155、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綏化市愛心傳遞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同江市義工聯合會*同江市義工聯合會*伊春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伊春市啄木鳥自然教育中心 華東地區 上海(163 家)Impact Hub 上海環保創新空間 阿拉環保再生資源平臺 百界文化傳播(上海)有限公司*百界文化傳播(上海)有限公司*慈濟上海 復旦附中國際部凈灘小組 好瓶(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樂東黃流中學海洋社團 黃奕聰慈善基金會 慧镕電子系統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零廢棄上海 Zero Waste Shanghai 綠輪(上海)商務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上海愛易青年公益服務社 上海伴城
156、伴鄉城鄉互動發展促進中心 上海寶山區張廟街道為老服務中心 上海濱江森林公園*上海濱江森林公園*上海秉坤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崇明明珠湖生態服務中心 上海大乘海洋文化研究發展中心 上海大樹公益服務支持中心 上海單騎戶外用品有限公司 上海道蘭新能源環??萍加邢薰?上海道融自然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中心 上海稻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稻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方寸地農夫市集 上海方略海洋戰略與新興產業研究院 上海奉賢區趣野科普俱樂部 上海福田環保教育站 上海富國環保公益基金會 上海根與芽青少年活動中心*上海根與芽青少年活動中心*上海海昌海洋生物保育公益基金會 上海海鹱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海洋湖沼協會
157、上海好媽媽社區服務工作室*上海好媽媽社區服務工作室*上海市林學會 上海好潤環??萍加邢薰?上海合眾 上海弘毅生態保護基金會 上海環保 NGO 沙龍 上海環球可持續環境能源咨詢研究中心 上?;荼娋G色公益發展促進中心 上海金山工業區環境服務工作站 上海金山區漕涇鎮環境服務工作站 上海金山區楓涇鎮環境服務工作站 上海金山區金山衛鎮環境服務工作站 上海金山區廊下鎮環境服務工作站 上海金山區呂巷鎮環境服務工作站 上海金山區山陽鎮海洋文化交流中心 上海金山區山陽鎮環境服務工作站 上海金山區石化街道環境服務工作站 上海金山區張堰鎮環境服務工作站 上海金山區朱涇鎮環境服務工作站 上海靜安區愛芬環??萍甲稍兎?/p>
158、務中心*上海靜安區愛芬環??萍甲稍兎罩行?上海靜安區利民市容環境管理服務中心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名 錄(2 0 2 2)64/80 上海昆漣教育科技工作室 上海聯勸公益(兩萬里)專項基金*上海聯勸公益(兩萬里)專項基金*上海龍南綠主婦環??萍脊ぷ魇?上海綠創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上海綠家園 上海綠色低碳經濟技術服務中心 上海綠色主婦環境保護聯合會 上海綠網形象策劃有限公司 上海綠梧桐公益促進中心 上海綠洲公益發展中心 上海民智林業綠化科技發展促進中心 上海閔行區江川綠色光年環保服務中心*上海閔行區江川綠色光年環保服務中心*上海閔行區青悅環保信息技術服務中心*上海閔行區青悅環保信息技
159、術服務中心*上海閔行區莘莊青草公益服務中心 上海閔行莘莊工業區先鋒環保服務中心 上海鳥浪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上海農好農夫市集 上海瓶凡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樸童生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樸童生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浦東樂芬環保公益促進中心*上海浦東樂芬環保公益促進中心*上海浦東綠意環保促進中心 上海浦東新區禾鄰社區藝術促進社 上海浦東新區老港鎮貝藍環保服務中心 上海浦東新區書院環衛服務中心 上海浦東新區萬祥鎮環衛服務中心 上海浦東新區萬祥鎮市政環境衛生服務中心 上海浦東一荇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上海浦東益科循環科技推廣中心*上海浦東益科循環科技推廣中心*上海浦東優態環境保護公益服務中心 上海浦江智慧城
160、市環保公益發展中心 上海棲星生態環境咨詢有限公司 上海前瞻海洋新材料研究院 上海青年環保志愿者聯盟 上海青浦區環境技術服務中心 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上海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會 上海圣甲蟲農夫市集 上海市畜牧獸醫學會 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 上海市低碳科技與產業發展協會 上海市公共廁所協會 上海市海洋工程咨詢協會 上海市海洋湖沼學會 上海市虹口區環境科學學會 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研究院 上海市黃浦區電能學會 上海市黃浦區文化公益促進會 上海市節能協會 上海市金山區環境保護協會 上海市金山區水務海洋協會 上海市金山區污水處理技術協會 上海市靜安區熱愛家園青年社區志
161、愿者協會 上海市九段沙濕地自然保護基金會 上海市綠色環境產業發展交流中心 上海市閔行區花卉林木協會 上海市閔行區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上海市閔行區綠化協會 上海市閔行區渣土處置協會 上海市浦東新區環境保護協會 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容環境衛生協會 上海市青少年生態環保社團聯盟 上海市生態南匯志愿者協會 上海市生態文化協會 上海市水利工程協會 上海市松江區愛心助困志愿者協會 上海市松江區綠化和市容工作聯合會 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上海市月季花協會 上海市長寧區健康促進與有害生物防制協會 上海市長寧為地球母親生態保護社 上海市自然與健康基金會 上海水資源保護基金會 上海四葉草堂青少年自然體驗服務中心 上
162、海松江區方松社區凈藍公益發展中心 上海松江區綠行青年發展中心 上海松江區泖港鎮河道泵閘管理服務社 上海素活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天淵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同濟高廷耀環??萍及l展基金會 上海同濟環保產業促進中心 上海萬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城市荒野工作室)*上海萬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城市荒野工作室)*上海聞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無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小草頭綠色生活服務社 上海小青蛙環??萍加邢薰?上海曉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小路自然教育中心)*上海曉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小路自然教育中心)*上海徐匯區凌云綠主婦環境保護指導中心 上海也去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上海野鳥會 上海怡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上
163、海易盒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益泉商務咨詢有限公司 上海益優青年服務中心 上海穎翎環??萍加邢薰?上海游騁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上海游米旅游咨詢有限公司*上海游米旅游咨詢有限公司*上海魚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禹悅水生態資源保護與發展中心 上海緣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上海長寧區新涇鎮市容環境服務社 上海長三角人類生態科技發展中心 上海祗德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上海眾谷公益青年發展中心*上海眾谷公益青年發展中心*上海濯漣環??萍加邢薰?勺嘴鷸(上海)環??萍加邢薰?態銳環??萍迹ㄉ虾#┯邢薰?一勺文化傳播(上海)有限公司 億角鯨*億角鯨*江蘇(114 家)佰特納環境咨詢服務(江蘇)有限公司 常熟市
164、尚藍綠色環保俱樂部 常州市金壇區滄海志愿者服務中心*常州市金壇區滄海志愿者服務中心*常州市金壇區綠色家園志愿者協會 常州市金壇區茅驢志愿者協會 常州市野生鳥類保護協會*常州市野生鳥類保護協會*丹陽云陽街道至誠公益服務中心*丹陽云陽街道至誠公益服務中心*東臺船舶及海洋工程設備研究所 賦能生態環境(南京)有限公司 灌云縣海洋漁業協會 江蘇觀鳥會 江蘇黃海濕地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蘇省動物學會 江蘇省海洋湖沼學會 江蘇省海洋經濟協會 江蘇省海洋學會 江蘇省華泰公益基金會*江蘇省華泰公益基金會*江蘇省環保聯合會 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 江陰市慈善義工藝術團 江陰香樟樹志愿者服務站 靖江赤子之心環保公益中心 靖
165、江赤子之心環境文化交流中心*靖江赤子之心環境文化交流中心*句容市愛心撿拾環??萍加邢薰荆ňG野青年)*句容市愛心撿拾環??萍加邢薰荆ňG野青年)*昆山市鹿城環保志愿者服務社 連云港海洋博物館 連云港市濱海生態保護中心 連云港市海洋湖沼學會 連云港市海洋文化研究會 連云港市海洋學會 連云港市紅旗義工愛心之家 連云港市連云區海濱濕地及野生鳥類保護協會 連云港市綠色希望公益服務中心*連云港市綠色希望公益服務中心*連云港市清潔海岸志愿服務中心 連云港市深藍海洋研究中心 連云港市陽光愛心公益服務中心 柳晶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愛心之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南京愛心之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南京大地文化發展交
166、流中心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名 錄(2 0 2 2)65/80 南京大學(溧水)生態環境研究院*南京大學(溧水)生態環境研究院*南京登博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廣電集團網絡傳媒中心 南京寰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江寧秣陵街道秦淮社區幸福媽媽親子成長指導中心 南京江豚保護協會 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護協會*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護協會*南京樂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南京青新環境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南京市鼓樓區綠益美境生態發展中心 南京市和潤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南京市建鄴區綠石環境教育服務中心*南京市建鄴區綠石環境教育服務中心*南京市建鄴區莫愁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南京市江北新區寸草青少年環保志愿者發展中心
167、 南京市江寧區千百園生態環境保護服務中心 南京市江寧區喜鵲林青年志愿服務中心 南京市秦淮區自行車運動協會 南京市玄武區同仁社工事務所 南京市雨花臺區百蝶緣生態發展中心*南京市雨花臺區百蝶緣生態發展中心*南京市雨花臺區接點社區發展中心*南京市雨花臺區接點社區發展中心*南京市雨花臺區青環志愿者服務中心 南京市雨花銀齡公益老年服務中心 南京玄武環境文化促進會 南京玄武生態環保協會 南京雨花禾眾社區可持續發展中心 南京雨花樂荷社區發展中心 南京雨花綠聚人生態保護協會 南京雨花佑芽自然營*南京雨花佑芽自然營*南通市海門區海洋漁業協會 南通市海門區張建偉環保志愿者協會 南通市海洋與漁業協會 南通市環保公益
168、聯合會 南通市沙地暨海洋地域文化研究會 沛縣綠益環保志愿者協會 浦口區中華虎鳳蝶保護協會 啟東市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 泉山區野鳥環保咨詢服務工作室*泉山區野鳥環保咨詢服務工作室*如皋市綠色科普志愿服務協會*如皋市綠色科普志愿服務協會*射陽縣海洋漁民法治驛站 射陽縣黃沙港鎮海洋漁業協會 射陽縣臨海鎮海洋捕撈服務協會 沭陽縣綠色家園志愿者協會 蘇州高新區(虎丘區)風帆少兒成長服務中心 蘇州工業園區巾幗環保發展中心*蘇州工業園區巾幗環保發展中心*蘇州工業園區綠色江南公眾環境關注中心*蘇州工業園區綠色江南公眾環境關注中心*蘇州昆山高新區碧水藍天*蘇州昆山高新區碧水藍天*蘇州市姑蘇區和合社工師事務所 蘇州
169、市環境保護聯合會 蘇州市吳江區藍天環保志愿者協會 蘇州市吳中區合音自然教育公益發展中心 宿遷市綠色環境保護協會 宿遷市蒲公英志愿者協會 太倉市蜂鳥生境綠色社區發展中心 泰州市高港區白馬黃河環境管護隊 泰州市高港區口岸吳樓環境管護隊 泰州市姜堰區鄉村環保生態家園協會 無錫市梁溪區無窮環保隊 無錫市新吳區綠循環環保促進中心*無錫市新吳區綠循環環保促進中心*徐州漢唐公益發展中心*徐州漢唐公益發展中心*徐州市環境文化工作協會 徐州市綠途公益發展中心 徐州市心緣志愿者服務中心 延安市環保協會 鹽城市大豐區海洋生物醫藥研究所 鹽城市大豐區三龍鎮海洋捕撈專業技術協會 鹽城市綠之緣環保志愿者服務中心 鹽城市生
170、態環境科學研究會*鹽城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會*揚州市江都區江豚保護協會*揚州市江都區江豚保護協會*揚州市江豚保護協會 揚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市民觀察員協會 張家港市塘橋鎮鄉土公益服務社 鎮江市船舶與海洋工程行業協會 鎮江市綠色三山環境公益服務中心 眾探究科學工作室 舟山市海洋產業集聚區商會 浙江(101 家)安吉環保公益協會 安吉黃浦源生態民居推廣中心*安吉黃浦源生態民居推廣中心*慈溪市海洋與漁業學會 慈溪羽只友鳥類研究工作室*慈溪羽只友鳥類研究工作室*寸土傳聲*寸土傳聲*岱山縣青少年海洋科普協會 德山化工(浙江)有限公司黨支部*德山化工(浙江)有限公司黨支部*定海海洋歷史文化研究會 海鹽縣綠城環保
171、公益促進中心*海鹽縣綠城環保公益促進中心*海鹽縣民聯社工服務中心 杭州愛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杭電海洋工程研究中心 杭州山野文化策劃有限公司 杭州市拱墅區一道公益發展中心 杭州市江干區綠色價值投資研究中心 杭州市臨平區初心社會組織服務中心*杭州市臨平區初心社會組織服務中心*杭州市鳥類與生態研究會*杭州市鳥類與生態研究會*杭州市上城區益優社區互助中心*杭州市上城區益優社區互助中心*杭州市上城區啄木鳥環境與食品服務中心 杭州市生態文化協會 杭州市西湖區山野自然科普協會 杭州市西湖區一葦益助公益文化發展中心*杭州市西湖區一葦益助公益文化發展中心*杭州市下城區春暉慈善商店 杭州市下城區
172、綠士多環保公益服務中心 杭州市余杭區綠色中泰自然體驗中心 杭州下城品之行生活文化體驗坊*杭州下城品之行生活文化體驗坊*杭州原鄉野地生態保護與研究中心*杭州原鄉野地生態保護與研究中心*杭州悅町科技有限公司 活力農耕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華市綠色生態文化服務中心*金華市綠色生態文化服務中心*金華市麥地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樂清市環保公益協會*樂清市環保公益協會*樓沛言組織*樓沛言組織*寧波北侖志愿者協會巖東環保志愿服務大隊 寧波市東海海洋監測與裝備技術服務中心 寧波市海盛海洋與漁業咨詢服務中心 寧波市海洋與水產學會 寧波市綠色科技文化促進會 寧海環球海洋古船博物館 寧??h海洋生物博物館 寧??h岳井洋
173、現代海洋漁業研究院 諾丁綠*諾丁綠*平湖市美麗家園環保服務中心 平陽縣海洋捕撈協會 平陽縣海之夢海洋環保志愿者協會 千島湖水基金 瑞安市民間河長協會 瑞安市塘下鎮環境保護協會 三門縣和合海洋文化展示館 紹興市朝露環保公益服務中心*紹興市朝露環保公益服務中心*嵊泗縣海洋文化研究會 守護荒野共享志愿服務平臺*守護荒野共享志愿服務平臺*臺州市黃巖區環保志愿者協會 溫嶺市朝陽志愿者服務中心 溫嶺市吉祥石塘志愿服務隊 溫嶺市青年社會組織服務中心 溫嶺市青年志愿者協會 溫州市洞頭區海洋文化研究會 溫州市綠色水網環保公益中心 溫州市綠文環保公益中心*溫州市綠文環保公益中心*溫州市綠眼睛生態保護中心 溫州市青
174、城環保公益中心 溫州市新苗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溫州野鳥會 象山船舶與海洋工程技術中心 象山縣海洋垂釣協會 象山縣海洋技術研究所 象山縣海洋文化研學中心 象山縣海洋與水產學會 義烏市碧水藍天環保俱樂部 永嘉縣綠色環保志愿者協會 浙江東一海洋生態研究院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名 錄(2 0 2 2)66/80 浙江海洋大學海洋環保協會 浙江綠色共享教育基金會 浙江省道法自然生態環保技術推廣中心 浙江省海洋科學與技術研究會 浙江省海洋學會 浙江省綠色科技文化促進會*浙江省綠色科技文化促進會*浙江省賽萊特海洋生物材料研究院 浙江野鳥會 浙江野鳥會杭州市野生鳥類保護協會 中國志愿者舟山愛心同盟
175、舟山群島新區海洋海島保護開發研究會 舟山群島新區海洋金融研究院 舟山群島新區海洋文化促進會 舟山市海洋文化與經濟交流中心 舟山市海洋與漁業經濟學會 舟山市江科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研發中心 舟山開發海洋振興舟山促進會在舟諸暨鄉友聯誼會 舟山市開發海洋振興舟山杭州促進會 舟山市開發海洋振興舟山寧波促進會 舟山市綠色海洋生態促進中心*舟山市綠色海洋生態促進中心*舟山市普陀海洋文化研究會 舟山市普陀區東極海閣碧漁家客棧 舟山市普陀區六橫海藍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舟山市普陀區啟迪海洋科技產業研究院 舟山市普陀區青浜海島環保公益發展中心 舟山市千島海洋公益發展中心 舟山市攜手志愿者服務中心 諸暨市未綠蒼穹文化傳
176、播有限公司 自然之友平湖小組 安徽(87 家)安徽國禎慈善基金會*安徽國禎慈善基金會*安徽荒野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安徽省廣善公益服務中心 安徽省環境科學學會 安徽省長江環保協會*安徽省長江環保協會*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 安徽欣綠橋環保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安慶市菜子湖濕地生態保護協會*安慶市菜子湖濕地生態保護協會*安慶市春霖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安慶市全人社會工作發展中心 安慶豚躍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蚌埠市蚌山區益民社會服務中心 蚌埠市博睿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蚌埠市恒心社會服務工作中心 蚌埠市恒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蚌埠市恒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蚌埠市環保公益協會 蚌埠市睦鄰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蚌埠
177、市善星公益協會 蚌埠市四維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蚌埠市穩恒者公益協會 蚌埠智慧之光公益協會 亳州市愛心協會 亳州市殘疾人關愛協會*亳州市殘疾人關愛協會*巢湖市向日葵志愿者協會*巢湖市向日葵志愿者協會*當涂縣天下益家志愿者協會*當涂縣天下益家志愿者協會*定遠愛心志愿者協會 定遠縣陽光殘障人服務中心 東至縣義工協會 肥東縣育苗殘障青少年服務中心 阜陽益愛志愿者協會 固鎮縣奉愛志愿者協會 廣德市義工聯合會*廣德市義工聯合會*含山縣藍天救援隊 合肥高新區匯愛公益服務發展中心 合肥高新區綠跡環保垃圾分類發展中心*合肥高新區綠跡環保垃圾分類發展中心*合肥錦雯言語康復中心 合肥市包河區快樂童年公益閱讀坊 合肥市
178、大德公益發展研究中心 合肥市廬陽區紅頭車志愿者車隊 合肥市廬陽區善拍公益傳媒服務中心 合肥市廬陽區深藍環境保護行動中心*合肥市廬陽區深藍環境保護行動中心*合肥市廬陽區源泉社會服務中心*合肥市廬陽區源泉社會服務中心*合肥市善水環境保護發展中心*合肥市善水環境保護發展中心*合肥市蜀山區翡翠公益服務中心*合肥市蜀山區翡翠公益服務中心*合肥市蜀山區和碩家庭服務中心 合肥市蜀山區人之初傳統文化公益服務中心 合肥聞啼鳥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懷遠縣白蓮坡鎮公益協會 懷遠縣藍天公益社 淮北市公益服務協會 淮北市蒲公英公益協會 淮南市義工聯合會 黃山踐行教育發展有限公司(自然之歌工作室)黃山踐行教育發展有限公司(自
179、然之歌工作室)*黃山市黃山區綠滿江淮自然保護中心*黃山市黃山區綠滿江淮自然保護中心*黃山市微公益志愿者協會 黃山市小谷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金寨縣眾善公益協會 利辛縣愛心協會 六安市螢火蟲義工公益協會 廬江縣陽光公益協會 馬鞍山市凡星公益協會 馬鞍山市花山區心夢想禮儀協會 馬鞍山市桃源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馬鞍山市桃源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蒙城微公益 蒙城縣巨力愛心公益協會 蒙城縣陽光公益協會 明光市陽光公益協會 寧國市青誼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寧國市義工聯合會 青陽縣向日葵愛心公益協會 舒城縣電子商務協會 宿松縣新世紀論壇公益協會 宿州市春風志愿服務總隊*宿州市春風志愿服務總隊*太和縣陽光社會工作評估
180、服務中心 桐城市情系愛心聯合會 桐城市同安社區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銅陵市彩虹志愿者協會 銅陵市郊區伊梅錦手工布藝工作室*銅陵市郊區伊梅錦手工布藝工作室*銅陵市郊區長江豚保護協會 望江縣志愿者青年公益聯盟 無為市長江豚保護協會*無為市長江豚保護協會*蕪湖市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蕪湖市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蕪湖市弋江區心暖花開社會組織聯合會 蕪湖市眾民社會工作發展中心 蕪湖陽光愛心協會 岳西縣愛心公益聯盟 岳西縣義工聯盟 福建(108 家)東山縣海洋保育志愿者協會 福鼎市綠眼睛環??破招麄髦行?福鼎市青少年環保志愿者協會 福鼎市蔚藍之心海洋環境保護協會 福建禾和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樂享自然)福建農
181、林大學環境教育與森林康養研究室 福建農林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中心 福建省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 福建省東海海洋研究院 福建省東盟海洋經濟研究院 福建省扶老濟困服務協會 福建省福龍中國帆船發展中心 福建省觀鳥協會*福建省觀鳥協會*福建省海洋工程咨詢協會 福建省海洋生態文明促進會 福建省海洋學會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經濟研究會 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福建省環境教育學會 福建省金皇環??萍加邢薰?福建省綠家園環境友好中心*福建省綠家園環境友好中心*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名 錄(2 0 2 2)67/80 福建省綠色科技文化促進會*福建省綠色科技文化促進會*福建省綠行者環境保
182、護公益中心*福建省綠行者環境保護公益中心*福建省全民終身教育促進會 福建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會 福建省石探記生物學研究中心 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會 福建省志愿者協會 福清市東海海洋研究院 福清市綠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福州樂享自然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福州綠生活工作室 福州市鼓樓區趣野筆記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福州市鼓樓區趣野筆記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福州市鼓樓區知行合一環??萍加邢薰?福州市美和公益服務中心 福州市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會 福州市守望助困服務中心 福州市臺江區綠閩青年志愿服務中心*福州市臺江區綠閩青年志愿服務中心*福州嚶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洄收碼(廈門)循環科技有限公司 集美大學學生環保協會 建寧
183、縣志愿者聯誼會 將樂縣健跑運動協會 晉江市青初海洋公益服務中心(籌)*晉江市青初海洋公益服務中心(籌)*連江縣安凱鄉海洋捕撈漁業協會 連江縣海洋電子商務協會 連江縣海洋人才發展促進會 連江縣黃岐鎮四海環保志愿服務隊*連江縣黃岐鎮四海環保志愿服務隊*零活實驗室福州小分隊 南平市環保志愿者協會 南平市環境保護教育促進會 南平市生物學會觀鳥分會(武夷觀鳥會)*南平市生物學會觀鳥分會(武夷觀鳥會)*南日第一凈*南日第一凈*寧德市海洋技術研究院 寧德市嵐山自然生態研究保護中心*寧德市嵐山自然生態研究保護中心*平潭綜合實驗區海洋文化交流中心*平潭綜合實驗區海洋文化交流中心*平潭綜合實驗區環保志愿者協會*平
184、潭綜合實驗區環保志愿者協會*平潭綜合實驗區市容環境衛生協會 莆田綠萌濱海濕地研究中心 莆田市海洋與漁業協會 清流縣童行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泉州萊米服飾有限公司 泉州黎明職業大學青年志愿者環保隊 泉州市濕地學會 三明市三元區彩虹橋青少年事務社會服務中心 三明市三元區春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三明市沙縣區山水環保服務中心*三明市沙縣區山水環保服務中心*三明市沙縣區陽光崢艷志愿者服務隊 三明市沙縣區義務工作者聯合會 三明市永安總醫院志愿服務隊 三明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三明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三元區河小禹青年志愿服務隊 三元區青年志愿者協會 三元區青小驛青年志愿服務隊 沙縣春滿人間志愿服務
185、隊 沙縣青山綠水戶外活動俱樂部 沙縣青山綠水志愿服務隊 沙縣區總醫院志愿服務隊 沙縣有情勁草志愿服務隊 廈門白嶼紅樹林開發有限公司*廈門白嶼紅樹林開發有限公司*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環境保護協會 廈門雎鳩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廈門市濱海濕地與鳥類研究中心*廈門市濱海濕地與鳥類研究中心*廈門市東南海洋資源綜合利用研究所 廈門市觀鳥協會*廈門市觀鳥協會*廈門市海滄區樂創生態推廣中心 廈門市海洋攝影協會 廈門市海洋文化產業協會 廈門市海洋與水產學會 廈門市湖里區好貓生態文明推廣中心 廈門市湖里區綠色營生態文明推廣中心 廈門市湖里區綠水守護者生態環保中心 廈門市環境公益守護站 廈門市綠十字環保志愿者中心 廈門市
186、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廈門小小鷗自然生態科普推廣中心 廈門欣源野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深滬灣志愿者服務總隊 石獅市海西海洋生物科技服務中心 石獅市祥芝美麗海岸志愿者協會 守望福州 霞浦縣海洋歷史文化研究中心 霞浦縣義工協會 尤溪縣徒步協會志愿者 漳平市倡導生態環保志愿者協會 詔安縣海洋釣魚協會 自然野好(廈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430 家)“德亮”中醫志愿服務隊 安遠縣義工聯合會 寶雞市愛鳥協會*寶雞市愛鳥協會*北京聯慈健康扶貧基金會江西專家項目組 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南昌孝謙心棧 崇仁縣愛心志愿者協會 崇仁縣公益志愿者協會 崇仁縣志愿者協會 崇仁縣志愿者義工服務隊 崇義愛心公益志愿者群 大
187、余縣愛心志愿者協會 德興市愛心公益志愿者協會 德興市黨員義工“1+1”服務協會 德興市凱風志愿者協會 德興市青年志愿者協會 定南縣義工聯合會 東華理工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 都昌縣鄱陽湖野生動物救護協會*都昌縣鄱陽湖野生動物救護協會*分宜靜益團 豐城市同心公益協會 豐城市陽光志愿者協會 豐城市知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奉新縣赤田鎮愛心公益協會 奉新縣樂行公益聯合會 奉新縣青年志愿者協會 撫州“找書蟲”微公益青年志愿者協會 撫州市愛故鄉社會工作發展中心 撫州市愛心公益協會 撫州市東鄉區公益志愿者協會 撫州市東鄉區鄱陽湖候鳥保護協會 撫州市東鄉區行者社會工作發展中心 撫州市仁益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撫州市網絡
188、愛心協會 撫州市新希望公益發展中心 撫州市義工聯合會 撫州一路有你愛心公益協會 撫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青年志愿服務隊 贛南師范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 贛南醫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贛縣義工聯合會 贛縣櫻花公益志愿者協會 贛州安利青年志愿者協會 贛州公益協會信豐志愿者服務隊 贛州市愛心志愿者協會 贛州市婦幼保健院青年志愿者服務隊 贛州市贛縣區愛幫公益志愿者協會 贛州市贛縣區聯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贛州市贛縣區曙光公益志愿者協會 贛州市公益志愿者協會 贛州市合眾公益協會 贛州市紅十字無償獻血志愿工作者服務隊 贛州市南康區德慧社工服務中心 贛州市南康區志愿者聯合會 贛州市南康義工聯合會 贛州市青年志愿者聯合
189、會 贛州市讓愛回家志愿者協會 贛州市人民醫院青年志愿者服務隊 贛州市蓉江新區青年志愿者服務隊 贛州市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贛州市石城縣青年志愿者協會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名 錄(2 0 2 2)68/80 贛州市小動物保護協會 贛州市陽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贛州市義工協會 贛州市章貢區紅土情社工服務中心 贛州市章貢區同心圓愛心義工聯合會 贛州市章貢區溫馨志愿者協會 高安市愛寵流浪動物救助站 高安市愛之家志愿者協會 高安市公益愛心協會 高安市公益大聯盟愛心平臺 高安市社會心理服務協會 高安市志愿服務聯合會 共青城市白楊樹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廣昌縣蓮鄉愛心聯誼會 國家電投江西公司映山紅青年志愿
190、者服務行動隊 國網萍鄉供電公司“我幫你”青年志愿者服務隊 橫峰縣志愿者協會 湖口縣江豚保護協會 華東交通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 會昌縣義工協會 吉安六和利生公益志愿者協會 吉安市吉州區麥田助學服務中心 吉安市青年志愿者聯合會 吉安縣永和義工協會 吉安義工協會 吉水愛心工義協會 吉水紅十字會志愿者協會 吉水縣愛心公益協會 吉水縣同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江西博瑞漁業有限公司 江西財經大學綠派社*江西財經大學綠派社*江西財經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研究中心 江西服裝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江西工程職業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江西觀鳥會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海納心理援助服務中心 江西航空有限公司旅客服務部志愿服務隊 江西
191、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青年志愿者服務隊 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吳大觀志愿服務隊 江西洪宇社會工作服務社 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星火志愿者協會 江西警察學院青年志愿者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 江西科技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江西科技職業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江西樂秋康復中心 江西理工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 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志愿者服務隊 江西農業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 江西青年職業學院青藍志愿者協會 江西山形環境集團有限公司“新生代青年”組織 江西省愛鳥協會 江西省愛心公益志愿者協會*江西省愛心公益志愿者協會*江西省地質局第七地質大隊志愿者服務隊 江西省贛青突擊隊 江西省
192、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公共區管理部志愿服務隊 江西省交通投資集團青年志愿服務隊 江西省金控集團青年志愿者服務總隊 江西省人民醫院志愿服務隊 江西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志愿者服務隊 江西省協作者社會工作發展中心 江西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江西省鄒德鳳公益發展中心 江西師范大學藍天環保社團 江西師范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 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白鴿青年志愿者協會 江西泰豪動漫職業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江西一路有你公益服務中心 江西藝術職業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江西中醫藥大學科技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江西中醫藥大學青
193、年志愿者協會 金溪縣社會心理服務協會 進賢縣季藝力志愿者協會 進賢縣李渡鎮志愿者服務協會 進賢縣溫圳鎮溫心志愿者服務協會 進賢縣文港鎮志愿者服務協會 井岡山大學映山紅愛心社 井岡山市青年志愿者協會 景德鎮綠甲農林科技有限公司 景德鎮市愛心志愿者協會 景德鎮市同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景德鎮市小動物保護志愿者協會 景德鎮市一路陽光志愿者協會 景德鎮市益啟行動志愿者協會 景德鎮市珠山區博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景德鎮市卓蔚公益服務中心 景德鎮陶瓷大學青年志愿者聯合會 景德鎮陶瓷職業技術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景德鎮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靖安縣蒲公英愛心社 九江愛心之家公益協會 九江車務段青年志愿者協會 九江市愛
194、心之家公益協會*九江市愛心之家公益協會*九江市柴桑區紅十字志愿者協會 九江市柴桑區江豚保護協會 九江市柴桑區巾幗志愿服務聯合會 九江市柴桑區志愿服務聯合會 九江市濂溪區芊潯愛心協會 九江市啟航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九江市青年志愿者協會 九江市青山綠水自然保護中心*九江市青山綠水自然保護中心*九江市犬類動物保護協會 九江市善益志愿者協會 九江市微笑天使江豚保護中心*九江市微笑天使江豚保護中心*九江市義工聯合會 九江市益啟公益事業發展中心 九江市眾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九江學院青年志愿者指導中心 樂安愛心志愿者協會 樂安縣青年志愿者協會 樂平市愛心牽手公益協會 樂平市樂益行動志愿者協會 樂平市眾埠鎮眾樂
195、志愿者協會 黎川守望精彩公益發展中心 蓮花縣龔全珍志愿者協會 林柰自然教育 龍南市暖心社工服務中心 龍南市青年志愿者協會 龍南縣青年志愿者協會 龍南縣義工聯合會 蘆溪縣張佳坊鄉玉皇山志愿者協會 廬山市繁星社會工作發展服務中心 廬山市一米陽光公益聯合會 南昌愛彌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南昌捌零玖公益協會 南昌博大耳鼻咽喉醫院青年志愿者服務隊 南昌彩虹健康咨詢公益服務中心 南昌昌北機場海關志愿服務隊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志愿者協會 南昌大學兒科醫學院志愿者協會 南昌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 南昌道德文化促進會 南昌德明公益服務發展中心 南昌工程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南昌工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南昌廣愛義工協會
196、南昌國仁公益服務中心 南昌航空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 南昌洪韻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南昌金葵花社會服務中心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紅太陽義工協會 南昌快樂公益協會 南昌樂壹公益發展中心 南昌理工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南昌鳥巢圖書館公益發展中心 南昌啟航社區志愿者協會 南昌青彩公益服務中心 南昌青贛環境交流中心*南昌青贛環境交流中心*南昌青揚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南昌青云譜區馨心橋社會工作服務社 南昌青云譜益德服務社 南昌仁愛慈善平臺-仁愛環保部 南昌師范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南昌市第一中等專業學校志愿服務隊 南昌市東湖區仁愛之家殘疾人日間照料中心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名 錄(2 0 2 2)69/80
197、 南昌市東湖區心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南昌市合一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南昌市紅谷灘區紅石榴志愿服務中心 南昌市紅谷灘區佳和社工服務社 南昌市紅谷灘新區鳳凰洲社會服務中心 南昌市紅谷灘新區社會組織孵化中心 南昌市紅谷灘新區雨花石社會工作服務社 南昌市厚一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南昌市環保志愿者協會 南昌市崛美行動公益發展中心 南昌市樂活社工事務中心 南昌市青匯成公益發展中心 南昌市青年志愿者協會 南昌市青山湖區家和社工服務社 南昌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南昌市青云譜區滴墨園公益中心 南昌市青云譜區暖心公益服務社 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 南昌市西湖區藍天志愿服務中心 南昌市西湖區綠芽公益發展中心 南昌市小鮮鷺志愿
198、者協會 南昌市鑫陽光公益協會 南昌市血之友公益協會 南昌市一路有你志愿者協會 南昌市益善愛護動物協會 南昌市益源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南昌市豫章社工師事務所 南昌市政公用集團青騎團 南昌守望公益服務中心 南昌曙光公益發展中心 南昌太陽花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南昌鐵路局青年志愿者協會 南昌童夢公益發展中心 南昌五星白鶴保護中心 南昌縣和合公益服務中心 南昌縣藍天愛心志工協會 南昌縣言續公益服務中心 南昌縣幽蘭愛心義工協會 南昌小動物保護協會 南昌小蜜蜂志工協會 南昌心航社工服務中心 南昌心靈家園成長中心 南昌陽光青少年公益發展中心 南昌義聯志愿者協會*南昌義聯志愿者協會*南昌益路陽光公益發展中心 南昌益
199、心益意公益服務中心 南昌益源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南昌職業大學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協會 南城縣愛心志愿者協會 南城縣盱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南豐愛心驛站公益志愿者協會 南豐縣四和青年公益志愿者協會 寧都縣紅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寧都縣蒲公英義工協會 寧都縣青年志愿者協會 彭澤縣志愿者協會 萍鄉市安源區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萍鄉市燈塔計劃公益發展中心 萍鄉市環保志愿者協會*萍鄉市環保志愿者協會*萍鄉市麥田志愿者協會 萍鄉市啟初關愛志愿者協會 萍鄉市青少年心理關懷協會 萍鄉市人民醫院青年志愿服務隊 萍鄉市仁愛志愿者協會 萍鄉市稅務局“龔全珍”工作室青年志愿服務隊 萍鄉市武功山志愿者協會 萍鄉市湘東區志愿者協會
200、 萍鄉市小動物保護協會 萍鄉市志愿服務中心 萍鄉衛生職業學院紅十字會 鄱陽縣青年暖陽聯合會 鄱陽縣一起愛公益協會 鉛山縣愛心在行動志愿者協會 鉛山縣青年志愿者協會 青云譜區幫幫堂公益社 青云譜區常青藤社工服務社 青云譜區小桔燈社會公益創新發展中心 青云譜區螢火蟲服務社 全南縣青年志愿者協會 瑞昌市志愿者義工聯合會 瑞金市德仁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瑞金市賦能濟困公益協會 瑞金市紅都義工聯合會 瑞金市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瑞金市文明瑞金志愿者聯合會 瑞金市小天使兒童成長中心 上高縣愛心志愿者協會 上高縣青年志愿者協會 上栗縣志愿者聯合會 上饒師范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上饒市佰家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上饒市鼎力社
201、會組織服務中心 上饒市廣豐區愛心天使公益發展中心 上饒市廣豐區志愿者協會 上饒市廣信區青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上饒市流浪動物救助中心 上饒市鄱陽縣愛心微行動服務社 上饒市鄱陽縣紅十字志愿服務隊 上饒市善德公益發展中心 上饒市陽光公益發展中心 上饒市志愿者協會 上饒縣青年志愿者協會 上猶縣盾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上猶縣青年志愿者協會 上猶縣微愛公益協會 上猶縣協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上猶縣志愿者協會微公益分會 省農村信用聯社學雷鋒志愿服務大隊 省水利廳“河小青”志愿服務隊 石城縣城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石城縣和仁公益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石城縣琴江鎮小太陽兒童發展中心 石城縣壹點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遂川微
202、公益義工協會 遂川縣茶都義工協會 遂川縣巾幗志愿者協會 遂川志愿者協會 泰和縣愛心協會 銅鼓縣巾幗志愿者協會 銅鼓縣青年志愿者協會 銅鼓縣微愛公益志愿者協會 灣里區星夢想空間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萬安縣愛心協會 萬安縣紅十字志愿服務隊 萬年縣仁愛萬年公益協會 萬年燭光公益協會 萬載縣仁助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萬載縣志愿者協會 武漢恩派社會創新發展中心 武寧縣善德社工服務中心 武寧縣益心社工服務中心 武寧縣志愿者協會 婺源縣樂善社會工作發展中心 婺源縣青年志愿者協會 婺源縣志愿者協會 峽江縣同心公益協會 峽江縣同心匯 峽江縣玉峽微愛公益協會 新干縣陽光志愿者協會 新余市紅十字服務中心 新余市綠水青山社會
203、工作服務中心*新余市綠水青山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新余市手牽手志愿者協會 新余市衣加衣志愿者協會 新余市義幫愛心協會*新余市義幫愛心協會*新余市真愛流浪狗基地 新余市知心志愿者協會 新余義幫愛心協會 新余義工之家志愿者協會 信豐縣青年志愿者協會 信豐縣新民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興國縣青年志愿者協會 修水暖冬志愿者協會 修水縣愛心聯合會 修水縣鳳凰志愿者聯合會 修水縣紅繩志愿者協會 修水縣黃沙油嶺天然紅豆杉保護協會 修水縣巾幗志愿者協會*修水縣巾幗志愿者協會*修水縣暖冬志愿者協會 修水縣太陽升鎮扶貧濟困愛心協會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名 錄(2 0 2 2)70/80 修水縣陽光社會工作服務社
204、 修水縣益起愛公益協會 尋烏縣愛心服務協會 尋烏縣紅十字東江源志愿者協會 尋烏縣義工聯合會 潯陽義工聯合會 宜春愛心志愿者聯合會 宜春市公益志愿服務聯合會 宜春市青年志愿者協會 宜春市社會心理服務志愿者協會 宜春市守望公益協會 宜春市微愛公益發展中心 宜春市小動物保護協會 宜春市壹加壹公益援助中心 宜春市袁州區希望之家志愿者協會 宜豐縣志愿者聯合會 宜黃縣愛心志愿者協會 宜黃縣青年志愿者協會 鷹潭市青年志愿者協會 鷹潭市人民醫院青年志愿服務隊 鷹潭市余江區青年志愿者協會 鷹潭小動物保護協會 永豐縣晨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永豐縣藍絲帶志愿者協會 永豐縣義工協會 永豐縣志愿者協會 永新縣志愿者協會
205、永修縣愛心義工聯合會 永修縣青年志愿者協會 于都微愛公益發展中心 于都縣新長征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于都縣義工聯合會 余干縣愛心志愿者協會 余干縣鄱陽湖江豚保護志愿者協會 玉山縣愛城者公益協會 玉山縣志愿者協會 玉山益路陽光公益發展中心 月湖區小動物保護協會 章貢區幸福之聲心靈驛站 樟樹流浪動物救助站 樟樹市愛心志愿者協會 樟樹市青年志愿者協會 樟樹市文明出行志愿者協會 樟樹市藥市社區志愿者協會 中國電信南昌分公司暨“愛有天翼”志愿服務隊 中國東方航空江西分公司及時雨志愿隊 中國石化九江石化公司“學雷鋒”青年志愿服務隊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江西省分行學雷鋒志愿者服務隊 中建三局建證藍寶青年志愿服務隊
206、中建五局贛州超英志愿服務隊 資溪縣愛在人間協會 資溪縣義工協會 山東(135 家)濱城守望志愿中心 濱州榮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濱州市星火公益事業發展中心 濱州市沾化關愛志愿服務團*濱州市沾化關愛志愿服務團*濱州市沾化區海洋與漁業協會 博山泰恒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蒼山縣寶敬綠色家園志愿者協會 大海環保公社 東營市觀鳥協會 東營市海洋休閑垂釣協會 東營市墾利區墾利街道海洋漁業捕撈協會 東營市墾利區幸福佳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東營市幸福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海陽市海盛海洋生態研究所 海陽市藍色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 菏澤市牡丹區潤澤公益服務中心*菏澤市牡丹區潤澤公益服務中心*菏澤市鷹匠猛禽救護中心*菏澤市鷹匠猛
207、禽救護中心*濟南翱翔猛禽救助中心*濟南翱翔猛禽救助中心*濟南大學格潤環保協會 濟南市綠行齊魯環保公益服務中心*濟南市綠行齊魯環保公益服務中心*濟南無痕環境文化傳播中心 濟寧觀鳥會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濟寧觀鳥會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濟寧市運河義工服務協會*濟寧市運河義工服務協會*膠州市海洋漁業協會 萊州藍色海洋水產技術研究所 藍絲帶海洋保護青島農業大學志愿者服務社 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青島 聊城環保志愿者協會*聊城環保志愿者協會*臨沭縣愛心志愿者協會 臨沂市寶敬環??茖W技術研究所*臨沂市寶敬環??茖W技術研究所*臨沂市點點環保志愿者服務中心 臨沂市河東區明德志愿者協會*臨沂市河東區明德志愿者協會*蓬萊仙境
208、愛心志愿者協會 青島奧陶微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青島城陽東升明陽公益服務中心 青島第五十七中學 MO 海洋社 青島凡辰自然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青島高新區海洋產業研究院 青島海創智邦環境服務有限公司 青島海洋經濟團體聯合會 青島海洋油畫院 青島家園民間手工藝文化交流中心*青島家園民間手工藝文化交流中心*青島藍海海洋科技研究發展中心 青島零碳創享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青島零碳創享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青島民超海洋教育館 青島你我創益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青島農業大學藍色先鋒環保協會 青島農業大學綠夢環保協會 青島深藍海洋海權文化研究中心 青島市城陽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青島市城陽區壹起分社區環境服務中心 青島
209、市觀鳥協會*青島市觀鳥協會*青島市海洋傳感器產業技術研究院 青島市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商會 青島市海洋湖沼學會 青島市海洋生態研究會*青島市海洋生態研究會*青島市海洋書畫院 青島市海洋文化時尚促進會 青島市海洋學會 青島市海洋漁業協會 青島市環境科學學會 青島市黃島區清源環保公益服務中心*青島市黃島區清源環保公益服務中心*青島市黃島區小雨點公益服務中心*青島市黃島區小雨點公益服務中心*青島市藍色海洋科學研究院 青島市嶗山區會場海洋漁業服務中心 青島市嶗山區長嶺海洋漁業服務中心 青島萬源海洋生物新材料研究院 青島微海(OceanWe)海洋文化教育中心 青島維度創新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青島維爾海洋科技促
210、進中心 青島西海岸新區碧源環保公益服務中心*青島西海岸新區碧源環保公益服務中心*青島西海岸新區清源環保公益服務中心 青島西海岸新區義務工作者聯合會 青島小巨人微海洋科技文化博物館 青島小雨點公益慈善服務中心 青島銀海青少年海洋科學教育培訓學校 青島銀色世紀海洋生物博物館 青島眾成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 曲阜師范大學觀鳥協會*曲阜師范大學觀鳥協會*日照愛心聯盟 日照國際海洋城濤雒古鎮歷史文化研究會 日照海洋牧場智能化技術研究院 日照海洋賽艇俱樂部 日照海洋與漁業文化研究會 日照市海洋工程研究院 日照市海洋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日照市海洋文化促進會 日照市惠澤生態環境保護公益服務中心*日照市惠澤生態環
211、境保護公益服務中心*日照市中國畫海洋畫院 榮成楮島水產有限公司 山東大學環益會 山東廣播電視臺青少年綜合實踐中心 山東海洋產業協會 山東海洋湖沼學會 山東海洋牧場工程與技術研究院 山東環境保護基金會*山東環境保護基金會*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名 錄(2 0 2 2)71/80 山東環境科學學會 山東省海洋發展研究會 山東省海洋工程咨詢協會 山東省海洋經濟技術研究會 山東泰安市泰山小荷公益事業發展中心 山東童樸自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山東智慧海洋工程協會 山東自然常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壽光市藍天環保公益服務中心*壽光市藍天環保公益服務中心*泰安市泰山義工聯合會 威海海洋美術館 威海海洋牧
212、場釣魚俱樂部 威海海洋油畫研究院 威海藍天海洋工程技術服務中心 威海聯創海洋生物技術研究院 威海市大島海洋生物技術研究中心 威海市環翠區飛揚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威海市諾和悅然公益服務中心 威海正洋海洋生物技術研究院 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愛心義工公益服務中心 濰坊濱海雪狼救援隊 濰坊城市鄉野 濰坊市鳶都義工公益服務中心 濰坊啄木鳥公益服務中心*濰坊啄木鳥公益服務中心*無棣魯東大學海洋研究院 煙臺本源生活公益發展中心 煙臺福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煙臺市蓬萊海洋工程材料研究所 煙臺市微泉青少年事務服務中心 煙臺市芝罘區新時代志愿服務中心 葉子的四季自然學校 禹城市環保志愿者協會*禹城市環保志愿者
213、協會*招遠市老干部志愿者協會*招遠市老干部志愿者協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GreenOil 綠色環保協會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 淄博市藍色蔚來社會創新發展中心 淄博市綠絲帶發展中心*淄博市綠絲帶發展中心*淄博市齊心公益中心 華中地區 河南(41 家)光山縣夢田生態農莊家庭農場 河南春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河南春野自然教育 河南黃河濕地鳥類保護中心 河南樂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省地質災害防治和生態保護修復協會 河南省和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河南省和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河南省環保家居協會 河南省環保聯合會*河南省環保聯合會*河南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會 河南省野生鳥類
214、觀察學會 河南仙客自然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河南仙客自然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河南至臻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潢川縣環保志愿者協會*潢川縣環保志愿者協會*羅山縣鷺鷥保護公益協會 羅山縣生態保護協會 洛陽市長樂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漯河市環保協會 綠色地平線環保公益組織 綠意中原 寧陵縣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 平輿縣綠動環保志愿者協會*平輿縣綠動環保志愿者協會*三門峽市環境保護協會*三門峽市環境保護協會*桐柏林業防護協會 淅川縣丹江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協會 新縣綠和公益志愿者協會 新鄉市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新鄉市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新鄉縣田桂榮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 信陽市平橋區鄉村建設協作者中心 信陽市平橋區益橋
215、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幸福藍天公益*幸福藍天公益*野孩子自然營*野孩子自然營*伊川縣鴻來生態農業種植協會 長垣縣綠色未來環境保護協會*長垣縣綠色未來環境保護協會*鄭州高新區青林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鄭州高新區青林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鄭州環境維護協會*鄭州環境維護協會*鄭州綠中原 鄭州市環保產業協會 周口市環境保護協會*周口市環境保護協會*駐馬店市野生鳥類保護協會 駐馬店市自然與生態保護公益協會 湖北(69 家)成剛(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龜峰山園區管理局)大冶市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 大冶銅草花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武陵山生態保護聯合會 父親聯盟 洪湖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協會 湖北博得生態中心 湖北博得文斗科技服務
216、有限公司*湖北博得文斗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湖北大學荷仙子志愿隊 湖北觀鳥會 湖北京山縣觀鳥會 湖北省海洋湖沼學會 湖北省濕地保護基金會 湖北省守望螢火蟲研究中心 湖北省襄陽市野生鳥類保護協會*湖北省襄陽市野生鳥類保護協會*湖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觀鳥分會*湖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觀鳥分會*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湖北童享自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尋歸自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湖北指南針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湖北指南針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湖北自然足跡生態科技服務中心*湖北自然足跡生態科技服務中心*環境公益律師團 嘉魚縣江豚保護協會 京山市寸草心鄉村環境保護促進會 京山市惠亭山水自
217、然中心*京山市惠亭山水自然中心*荊門市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荊門市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荊州市觀鳥協會*荊州市觀鳥協會*拉圖爾自然生活社區 綠苑十堰 神農架民間動植物保護協會 十堰滄浪綠道環保服務中心*十堰滄浪綠道環保服務中心*石首市江豚保護協會 微笑愛心志愿者團隊 武漢愛我百湖志愿者協會*武漢愛我百湖志愿者協會*武漢大學珞珈萃葩 武漢地學之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武漢格魯伯自然學校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撿星人環保公益服務中心*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撿星人環保公益服務中心*武漢綠島旅游發展有限公司 武漢綠江南環境咨詢有限公司 武漢綠色江城環保服務中心*武漢綠色江城環保服務中心*武漢賽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武漢
218、市公園協會 武漢市觀鳥協會*武漢市觀鳥協會*武漢市江漢區花仙子社區公益服務中心*武漢市江漢區花仙子社區公益服務中心*武漢市江漢區田心便民服務中心 武漢市樂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武漢市樂跋自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武漢市武昌區道大自然觀察工作室 武漢市小農夫農業有限公司 武漢市新洲區環保志愿者協會*武漢市新洲區環保志愿者協會*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名 錄(2 0 2 2)72/80 武漢市星光耀志愿者文化服務中心 武漢新辰營地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武漢行澈環保公益發展中心*武漢行澈環保公益發展中心*武漢依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武漢勇闖天下教育培訓有限公司 武漢悅聯盈科技有限公司 武漢長江中華鱘保護
219、中心*武漢長江中華鱘保護中心*武漢重拾水杉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武穴市一秀家庭農場 襄陽合力環保組織 襄陽市合力生態環境公益服務中心*襄陽市合力生態環境公益服務中心*襄陽市環境保護協會*襄陽市環境保護協會*襄陽市綠馬甲環保公益服務中心*襄陽市綠馬甲環保公益服務中心*宜昌市稻草圈圈生態環保公益中心 宜昌市三峽青年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宜昌市三峽青年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宜昌市夷陵區愛鄰環保公益服務中心 英山縣利生園生態農莊 卓懿文行科技(武漢)有限公司 湖南(85 家)HOME 志愿者支持中心 常德市綠色江河生態環境保護中心 常德市守水護漁志愿者協會 郴州市北湖區新城志愿者協會*郴州市北湖區新城志愿者協
220、會*郴州市創文志愿者協會*郴州市創文志愿者協會*郴州市益行志愿者協會*郴州市益行志愿者協會*郴州市志愿服務聯合會 衡陽市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衡陽市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衡陽市南岳區衡山自然保護公益中心*衡陽市南岳區衡山自然保護公益中心*衡陽市網絡志愿者協會*衡陽市網絡志愿者協會*湖南管鮮森農業文化傳播發展有限公司 湖南漢壽西洞庭湖濕地保護協會 湖南樸愿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湖南省創意環境科技傳播中心*湖南省創意環境科技傳播中心*湖南省漣源市湄江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省生態保護志愿服務聯合會*湖南省生態保護志愿服務聯合會*湖南舜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志愿者協會*湖南舜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志愿者協會*湖南沃野
221、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學程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華容縣新時代生物多樣性保護志愿者協會 懷化市洪江區志愿者協會 懷化市青少年關愛協會*懷化市青少年關愛協會*懷化市志愿者協會*懷化市志愿者協會*會同縣志愿者協會*會同縣志愿者協會*江華瑤族自治縣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江華瑤族自治縣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志愿者協會*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志愿者協會*醴陵市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醴陵市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醴陵市九八公益聯合會*醴陵市九八公益聯合會*漣源市楊市鎮生態文明科普中心*漣源市楊市鎮生態文明科普中心*瀏陽市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瀏陽市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婁底市環保志愿者協會*婁底市環
222、保志愿者協會*寧鄉市環保志愿者協會*寧鄉市環保志愿者協會*鄱陽縣鄱陽湖江豚保護協會 祁陽市生態保護協會*祁陽市生態保護協會*邵陽市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聯合會*邵陽市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聯合會*通道侗族自治縣義工聯合會 湘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湘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湘潭市綠葉環保志愿者協會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湘西自治州一公斤志愿者協會 湘陰縣愛心志愿者團隊*湘陰縣愛心志愿者團隊*湘陰縣青年眾愛公益協會 心近自然工作室(長沙)新化縣環保志愿者協會 新寧縣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 新寧縣舜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志愿者協會*新寧縣舜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志愿者協會*新邵縣生態保護志愿者協會 溆浦縣
223、同心公益志愿服務中心 益陽市環境保護協會 益陽市螞蟻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益陽市螞蟻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永州公益小書房志愿服務隊*永州公益小書房志愿服務隊*永州市冷水灘區愛自然生態保護中心*永州市冷水灘區愛自然生態保護中心*永州市義工協會*永州市義工協會*沅江市環保志愿者協會 沅江市南洞庭湖國際重要濕地候鳥保護協會*沅江市南洞庭湖國際重要濕地候鳥保護協會*沅陵縣生態環保志愿者協會*沅陵縣生態環保志愿者協會*岳陽市東洞庭湖麋鹿保護協會 岳陽市東洞庭生態保護協會*岳陽市東洞庭生態保護協會*岳陽市反電魚志愿者協會 岳陽市江豚保護協會 岳陽市濕地環保促進會 張家界市微愛公益服務中心 張家界市武陵山生態環境保
224、護聯合會 長沙河流生態環保工作室 長沙綠色瀟湘環??破罩行?長沙綠色瀟湘環??破罩行?長沙飄峰山莊有限公司 長沙市湖湘自然科普中心*長沙市湖湘自然科普中心*長沙市黃一旅游發展有限公司 長沙市禮湘環保志愿服務中心*長沙市禮湘環保志愿服務中心*長沙市綠動社區環保服務中心 長沙市生態環境保護行業協會 長沙市曙光環保公益發展中心*長沙市曙光環保公益發展中心*長沙市童軍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長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長沙市雨花區生態保護聯合會*長沙市雨花區生態保護聯合會*長沙市源方環保公益發展中心*長沙市源方環保公益發展中心*長沙天際嶺旅游項目開發有限公司 長沙閱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芷江侗族自治縣志愿者協會
225、 株洲市愛心志愿者聯合會 株洲市光延創綠環??萍加邢薰?株洲市民間河長協會 株洲市清藍環保志愿者協會*株洲市清藍環保志愿者協會*株洲市益湘水生態環境保護協會*株洲市益湘水生態環境保護協會*資興市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 華南地區 廣東(240 家)貝殼計劃*貝殼計劃*潮州市安拓社會工作綜合服務中心 東莞市飛宇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東莞市環保志愿服務總隊 東莞市荒蹤野跡戶外活動策劃有限公司*東莞市荒蹤野跡戶外活動策劃有限公司*東莞市綠色珠江環保促進中心 方向教育科技(江門)有限公司 飛羽環境教育(廣州)有限公司 佛大環保協會*佛大環保協會*佛山“綠色假日”環??萍蓟顒咏M 佛山市亮心環境保護宣普中心
226、佛山市綠色家園環境保護促進中心*佛山市綠色家園環境保護促進中心*佛山市綠行者低碳促進中心*佛山市綠行者低碳促進中心*佛山市三水區小坡咖啡館 佛山市順德區北斗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佛山市順德區節能協會 佛山市源行綠色社區環保宣普服務中心*佛山市源行綠色社區環保宣普服務中心*觀與愛護自然團隊 廣東筆組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廣東筆組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廣東海洋大學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 廣東海洋發展研究會 廣東海洋湖沼學會 廣東海洋文化協會 廣東海洋學會 廣東羅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廣東羅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廣東綠耕社會工作發展中心 廣東鳴鹿知行研學教育發展有限公司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名
227、 錄(2 0 2 2)73/80 廣東省海納海洋生物技術研究所 廣東省環境保護基金會 廣東省環境教育促進會*廣東省環境教育促進會*廣東省嶺南教育慈善基金會 廣東省綠盟公益基金會 廣東省南華節能和低碳發展研究院 廣東省千禾社區公益基金會*廣東省千禾社區公益基金會*廣東省沙頭角林場*廣東省沙頭角林場*廣東省濕地保護協會 廣州愛與自然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廣州擺脫塑縛環保咨詢有限公司 廣州冰川環境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廣州城鄉匯 廣州城鄉匯生態農夫市集 廣州典勝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廣州公益慈善書院*廣州公益慈善書院*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 廣州瀚那捷客科技有限公司 廣州坤載貿易有限公司 廣州零盟環境保護咨詢有限
228、公司 廣州綠網環境保護服務中心 廣州媽媽種菜團 廣州秾好生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廣州普羅米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廣州善導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廣州深藍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廣州市愛享自然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廣州市愛享自然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廣州市創綠文化活動策劃有限公司 廣州市從化區深耕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廣州市從化區深耕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廣州市從心生活創意文化有限責任公司 廣州市番禺區喜越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廣州市番禺區喜越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廣州市海洋文化研究會 廣州市海珠區拜客綠色出行宣傳活動中心 廣州市海珠區青城環境文化發展中心*廣州市海珠區青城環境文化發展中心*廣州市海珠區宜居廣州生態環境保護中心 廣州市黃
229、埔區綠世自然保育中心*廣州市黃埔區綠世自然保育中心*廣州市酷創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廣州市綠點公益環保促進會*廣州市綠點公益環保促進會*廣州市納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廣州市啟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廣州市食德好食品科技有限公司(PDT 食物小站)*廣州市食德好食品科技有限公司(PDT 食物小站)*廣州市天河區綠色城鄉生態社區發展中心*廣州市天河區綠色城鄉生態社區發展中心*廣州市仙湖戶外運動管理有限公司*廣州市仙湖戶外運動管理有限公司*廣州市新生活環保促進會*廣州市新生活環保促進會*廣州市陽光鳥類保護協會 廣州市悠悠草木教育有限公司 廣州市越秀區捌零柒社會服務中心 廣州市越秀區科萊美特環境保護交流中心
230、廣州市越秀區鳥獸蟲木自然保育中心 廣州市增城區稚然科普協會 廣州市林學會 廣州市志愿者協會 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 廣州市自然魔法工作室 廣州物是人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廣州喜樂魚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廣州與自然同行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與自然同行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中眾志愿服務隊 廣州重塑設計有限公司 廣州珠灣人和生態環境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廣州珠灣人和生態環境研究中心(CECA)海山號*海山號*禾希有物(廣州)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河源市河湖保護志愿者協會*河源市河湖保護志愿者協會*河源市河湖生態保護志愿者協會 河源市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 華南理工大學 Fresh 環保協會 華僑城潭豐洋自然
231、學校 環大亞灣海洋環保志愿服務隊 惠州大亞灣區藍色海灣公益協會 惠州大亞灣區蔚藍公益協會 惠州市惠城區蛟龍應急救援中心 惠州市科綠環保促進中心 惠州田園邦耕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暨南大學 廣東低碳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 江門市海洋產業協會 江門市森晴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揭陽惠來善美志愿服務隊 鯨變計劃*鯨變計劃*藍蹼珊瑚生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樂活(廣州)生態環境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雷州市半島可持續發展促進會 嶺南師范大學羽揚鳥社 茂名岸線科研監測小組 茂名市觀鳥生態發展中心*茂名市觀鳥生態發展中心*茂名市觀鳥協會 茂名市海洋科技創新中心 茂名市環保志愿者協會 南雄市陽光公益協會 麒麟中學紅樹林社團
232、欽州學院海洋協會 清遠碧水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清遠源行)*清遠碧水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清遠源行)*清遠市綠色家園環保服務中心 清遠市南瓜田自然教育發展中心*清遠市南瓜田自然教育發展中心*清遠市青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清遠源行*清遠源行*汕頭市保源公益志愿者協會 汕頭市鳳凰于飛生物調查與自然保護工作室 汕頭市福利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汕頭市藍天義工協會 汕頭市綠衡環保志愿者協會 汕尾市城區給力義工協會 汕尾市海洋產業研究院 汕尾市海洋與漁業協會 韶關民聲網愛心協會 韶關市樂善義工會 深圳愛棲自然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愛棲自然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貝殼紅實業有限公司*深圳貝殼紅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大學觀鳥
233、學會 深圳禾苗 深圳華僑城都市娛樂運營有限公司 深圳凈零碳管理中心 深圳籟福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深圳籟福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深圳你好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促進會 深圳市愛樹生態保育促進中心 深圳市愛心樹生態志愿者協會 深圳市寶安區綠寶寶垃圾分類指導中心*深圳市寶安區綠寶寶垃圾分類指導中心*深圳市創享垃圾分類處理技術研究中心*深圳市創享垃圾分類處理技術研究中心*深圳市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深圳市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深圳市大鵬新區大鵬半島海洋圖書館 深圳市大鵬新區珊瑚保育志愿聯合會*深圳市大鵬新區珊瑚保育志愿聯合會*深圳市低碳樂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深圳市低碳樂活文化傳播有
234、限公司*深圳市鼎立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 深圳市方向生態發展有限公司 深圳市福田區公園之友城市管理服務中心*深圳市福田區公園之友城市管理服務中心*深圳市福田區生態文明促進會*深圳市福田區生態文明促進會*深圳市福田區天行健青少年發展中心 深圳市公眾力商務咨詢有限公司 深圳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玉學雷鋒志愿服務協會 深圳市海洋產業協會 深圳市海洋石油服務企業協會 深圳市海洋拓展訓練發展中心 深圳市海洋文化藝術研究會 深圳市海洋學會 深圳市昊風格垃圾分類推廣促進中心 深圳市合海海洋開發裝備技術研究中心 深圳市湖石海洋科技研究院 深圳市華大海洋研究院 深圳市華基金生態環?;饡?深圳市家路文
235、化傳播有限公司 深圳市節約用水促進會 深圳市藍色海洋海岸帶生態修復技術研究中心 深圳市藍色海洋環境保護協會*深圳市藍色海洋環境保護協會*深圳市藍天生態環保志愿者協會 深圳市利民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深圳市零廢棄環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 深圳市龍崗區綠之龍垃圾減量分類指導中心 深圳市龍華區零廢棄促進會*深圳市龍華區零廢棄促進會*深圳市龍華區農貿市場行業協會*深圳市龍華區農貿市場行業協會*深圳市龍華區新葉青年文化發展中心*深圳市龍華區新葉青年文化發展中心*深圳市羅湖區綠色出行志愿者協會 深圳市羅湖區小水滴環境保護中心 深圳市綠典環保促進中心*深圳市綠典環保促進中心*深圳市綠果果低碳環保志愿服務協會*深圳市
236、綠果果低碳環保志愿服務協會*深圳市綠源環保志愿者協會*深圳市綠源環保志愿者協會*深圳市漫野自然教育工作室 深圳市漫野自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名 錄(2 0 2 2)74/80 深圳市貓網愛護動物志愿者協會 深圳市銘基金公益基金會 深圳市南山區蛇口社區基金會 深圳市鳥獸蟲木自然保育中心*深圳市鳥獸蟲木自然保育中心*深圳市青青環保志愿者協會 深圳市三方海洋探測技術研究所 深圳市汕深海洋產業研究院 深圳市社會公益基金會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志愿者服務隊 深圳市拾跡生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深圳市拾跡生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深圳市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 深圳市微幸福鄰里關愛促
237、進中心 深圳市為藍低碳發展促進中心 深圳市西子江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西子江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小鴨嘎嘎公益文化促進中心*深圳市小鴨嘎嘎公益文化促進中心*深圳市行動亞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深圳市鹽田區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 深圳市鹽田區海洋文化研究會 深圳市鹽田區老土鄉村生態文化服務社*深圳市鹽田區老土鄉村生態文化服務社*深圳市衣舊情深環保促進中心 深圳市擁抱陽光藝術團 深圳市友誼公益基金會 深圳市有你教育公益事業發展中心*深圳市有你教育公益事業發展中心*深圳市元野教育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市元野教育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市源創垃圾產業研究院*深圳市源創垃圾產業研究院*深圳市志愿者河長聯合會
238、 深圳市中裕冠海洋產業研究院 深圳玩趣自然教育 深圳源野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源野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臺山市川島農業海洋發展協會 星人公社*星人公社*陽江市大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陽江市海洋經濟研究會 陽江市江城區鄰舍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陽江市漠陽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陽江市揚愛志愿者協會 陽江市中之平海洋漁業研究院 陽西縣沙扒鎮愛海益家志愿者協會 園丁鳥自然工作室*園丁鳥自然工作室*湛江市愛鳥協會 湛江市碧海藍天環境保護服務中心 湛江市大航海海洋科技教育促進中心 湛江市海洋經濟創新發展促進會 湛江市黑石嶼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肇慶無憂花自然學堂 中山市荒野鹿鳴書店*中山市荒野鹿鳴書店*中山市鄰舍
239、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珠海恩派非營利組織發展中心 珠海海桑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珠海市觀鳥協會 珠海市海洋協會 珠海市海洋資源保護開發協會 自然之友廣州小組 縱點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廣西(64 家)八桂自然行 北部灣大學海洋協會 北海觀鳥會*北海觀鳥會*北海國強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北海和誠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北海紅樹林關愛與發展研究會 北海環北部灣海洋產業高新技術研究所 北海鯨豚項目 北海民間志愿者協會*北海民間志愿者協會*北海鳥薈生態監測有限公司 北海市國強社會救助服務中心*北海市國強社會救助服務中心*北海市海洋資源環境研究所 北海市和誠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北海市和誠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北海市鐵山港區海洋
240、捕撈漁業協會 北海萬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海益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北海益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北海益眾社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北海智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冰博研學)*北海智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冰博研學)*北海中大海洋生物研究所 繽紛八桂 防城港市港口區海洋捕撈漁業協會 防城港市海洋與漁業協會 防城港萬山紅林業生態保護中心 廣西八桂義工協會 廣西北部灣海洋經濟發展促進會 廣西觀鳥大年*廣西觀鳥大年*廣西觀鳥會*廣西觀鳥會*廣西國仁農村扶貧與發展中心 廣西海洋產業發展促進會 廣西海洋經濟協會 廣西海洋漁船企業聯合會 廣西海洋與漁業放生協會 廣西環保聯合會 廣西科學院高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廣西科學院高技術集
241、團有限公司*廣西綠色聯盟 廣西潛水樂園潛水俱樂部 廣西生態學學會 廣西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協會(美境自然)*廣西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協會(美境自然)*廣西樹亮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廣西樹亮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廣西天籟青少年自然觀察與教育中心 廣西維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廣西西江海洋工程材料研究院 廣西醫大綠色沙龍 廣西翼界科技有限公司*廣西翼界科技有限公司*貴港市荷城義工協會*貴港市荷城義工協會*桂林野外筆記教育科技工作室*桂林野外筆記教育科技工作室*桂林自然觀察協會 合浦縣海洋捕撈漁業協會 合浦縣廉州灣海洋文化藝術館 留壩縣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柳州市春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柳州市春暉社會工作服
242、務中心*柳州市觀鳥協會 龍州縣觀鳥協會 南寧大戟生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南寧大戟生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南寧都市農墟*南寧都市農墟*南寧綠生活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南寧市恩澤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南寧市綠色家園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南寧市綠生活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欽州市欽州港片區藍海海洋生物研究院 趣自然學堂*趣自然學堂*深藍保育 玉林市紅豆義工協會*玉林市紅豆義工協會*昭平縣起緣愛心公益協會 海南(45 家)911 國際海龜救助組織 ??谑袗鬯{環境保護服務中心 ??谑泻Q蠼洕l展促進會 ??跓o境深藍海洋生態保護中心 ??谖釐u吾學教育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谖釐u吾學教育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诋z榃濕地研究所*??诋z
243、榃濕地研究所*海南晨陽社會工作發展中心 海南成美慈善基金會 海南高一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海南高一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海南觀鳥會 海南海洋安全與合作研究院 海南航跡南海珊瑚礁保護和海洋藍洞研究中心 海南寰海海洋保護與開發基金會 海南綠腳印環保公益發展中心 海南南海海洋書畫院 海南南海熱帶海洋研究所 海南青年星公益服務中心 海南省貝類與珊瑚保護學會*海南省貝類與珊瑚保護學會*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名 錄(2 0 2 2)75/80 海南省儋州市海頭鎮老市村平民書館 海南省東方妙喜公益服務促進會 海南省動物學會 海南省谷峰環境咨詢有限公司 海南省廣中海洋藥物與功能食品研究所 海南省海太海洋
244、經濟研究所 海南省海洋環保協會 海南省海洋旅游協會 海南省海洋區域經濟促進會 海南省海洋生物保護協會 海南省海洋文化學會 海南省海洋油氣研究所 海南省華煌海洋產業生產力促進中心 海南省藍絲帶海洋環境保護協會 海南省南海海洋產業發展協會 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島海洋資源考察研究會 海南省義工互助協會 海南省正業海洋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海南省志愿服務聯合會 海南松鼠學堂自然教育工作室 海南萬寧和樂蟹保育中心 海南亞洲公益研究院 海南智漁可持續科技發展研究中心*海南智漁可持續科技發展研究中心*會文鎮冠南民間海洋資源保護協會 三亞海洋古生物博物館 三亞市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三亞市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洋
245、浦經濟開發區海洋環保協會 西南地區 重慶(175 家)swupl 野草地*swupl 野草地*奧運村街道風林綠洲社區志愿家庭服務隊 柏林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團體 包鸞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分隊 保合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分隊 蔡家村志愿服務大隊 曾家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小分隊 城口縣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巴山鎮支隊 城口縣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復興街道支隊 城口縣城市提升志愿服務高觀鎮支隊 城口縣城市提升志愿服務高楠鎮支隊 城口縣城市提升志愿服務高燕鎮支隊 城口縣城市提升志愿服務明通鎮支隊 城口縣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咸宜鎮支隊 城口縣城市提升志愿服務修齊支隊 城口縣城市提升志愿服務沿河鄉支隊 春蕾公益小組 叢林鎮城市提升
246、志愿服務小隊 大渡口區環境衛生管理處志愿服務隊 德感工業園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團體 德感街道草壩社區志愿服務隊 德感街道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分隊 德感街道東方紅社區志愿服務隊 德感街道蘭港社區志愿服務隊 德感街道南華社區志愿服務隊 德感街道楊林社區志愿服務隊 德感街道長沖社區志愿服務隊 墊江縣“潔小青”生態環保青年志愿服務隊 東林街道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小隊 董家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團體 杜市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團體 豐都縣城管支隊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分隊 豐都縣高家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分隊 豐都縣江池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分隊 豐都縣三元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隊 豐都縣雙路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隊 豐都縣興義鎮城市提升志愿服
247、務分隊 豐都縣許明寺鎮志愿服務隊 涪陵區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分隊城管隊 富力西社區志愿者隊伍 古城街道南關村志愿服務隊 關壩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小隊 含谷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小分隊 和靜縣和靜鎮查汗通古北路社區志愿服務隊 黑山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小隊 紅土坡社區志愿服務隊 洪湖東路社區志愿服務隊 虎威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分隊 虎溪街道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小分隊 華欣社區志愿服務隊 華巖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隊 環衛中心志愿服務分隊 嘉和社區志愿服務隊 江北區寸灘街道志愿服務分隊 江北區大石壩街道城市提升服務隊 江北區復盛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分隊 江北區觀音橋街道辦志愿服務分隊 江北區觀音橋商圈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分隊
248、江北區郭家沱街道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分隊 江北區江北城街道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分隊 江北區五寶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分隊 江津區“潔小青”生態環保青年志愿服務隊 江津區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分隊 江津區德感街道 l 臨峰志愿服務隊 江津區杜市鎮龍鳳村志愿服務隊 江津區圣泉街道中渡社區志愿者服務隊 九百戶鎮翟各莊村志愿服務隊 九百戶鎮王莊子志愿服務隊 九百戶鎮小河灣村志愿服務隊 栗子鄉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團體 龍河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分隊 龍華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團體 珞璜園區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團體 漯河市郾城區城市發展服務中心志愿服務隊 綠化處志愿服務隊 馬路鄉志愿服務 南岸區天文街道守護綠水志愿服務小隊 南岸區峽口鎮守
249、護綠水志愿服務小隊 南川區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隊志愿服務隊 南川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惠農文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志愿服務分隊 南天湖鎮城市提升自愿服務分隊 南桐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小隊 南嶼鎮旗山文城社區巾幗志愿服務隊 茄子溪街道興盛社區志愿服務隊 青龍鄉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分隊 區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分隊新城區隊 社壇鎮豐三中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分隊 社壇鎮社稷壇社區志愿服務隊 石板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小分隊 石林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隊 守護“綠水青山”志愿服務隊 樹人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隊 四屏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隊 唐山市市政工程環境衛生事務中心服務隊 塘河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團體 萬東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小隊 萬盛街道
250、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小隊 萬州區李河鎮蒲團村志愿服務小隊 萬州區燕山鄉復興社區志愿服務小隊 萬州區燕山鄉沱基村志愿服務小隊 萬州區燕山鄉長柏村志愿服務小隊 武平鎮城市提升自愿服務分隊 霧都愛心車隊 西彭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隊 西山村志愿義工服務站 仙女湖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隊 香爐山街道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小分隊 謝家灣街道城市提升志愿服務隊 新店鎮新塘村志愿服務隊 新鄉南太行旅游有限公司志愿服務隊(輝縣市)星火志愿服務支隊 秀山團團青年志愿服務隊*秀山團團青年志愿服務隊*宣威市雙龍街道平安建設志愿服務分隊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名 錄(2 0 2 2)76/80 油溪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團體 渝
251、北區公園管理中心志愿服務小隊 渝北區玉峰山市政環衛所志愿服務隊 渝中區總工會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 渝州路街道城市提升志愿者服務隊 玉觀社區“愛心先鋒”志愿服務隊 鴛鴦街道金華社區志愿服務隊 圓通寺社區黨員志愿服務隊 湛普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團體 長豐縣雙墩鎮清穎社區“我幫鈴”志愿服務隊 趙家鄉新華村志愿服務隊 支坪鎮 中糧可口可樂重慶青年志愿服務隊 重慶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黨團志愿服務隊 重慶公眾河流環保文化中心 重慶觀鳥會 重慶江北飛地貓盟生態科普保護中心*重慶江北飛地貓盟生態科普保護中心*重慶兩江新區若水青少年志愿服務中心 重慶兩江志愿服務發展中心 重慶睿讀科技傳媒有限公司 重慶山城志愿
252、服務中心 重慶市巴南區綠園志愿服務中心 重慶市北碚區樂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重慶市城市照明志愿服務隊 重慶市固體廢棄物運輸志愿服務隊 重慶市國仁打平伙餐飲文化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市環鼎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志愿服務隊 重慶市江津區鴻鵠護漁志愿隊 重慶市九龍坡區綠山墻志愿服務中心 重慶市開州區益興公益發展中心 重慶市可再生能源學會 重慶市綠色志愿者聯合會 重慶市南岸區江南姐妹巾幗志愿服務中心 重慶市南岸區樂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重慶市南岸區綠蔭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重慶市沙坪壩區青年志愿者協會 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志愿服務總隊 重慶市守護青山志愿服務總隊 重慶市萬州區薄荷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重慶市萬州區薄荷社會工作
253、服務中心*重慶市萬州區德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重慶市渝中區巴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 重慶市渝中區大坪街道馬家堡齊家物業服務中心 重慶市渝中區大坪街道肖家灣家馨物業服務中心 重慶市渝中區大溪溝街道華福巷聚福家園物業中心 重慶市渝中區大溪溝街道人和街人和家園物業中心 重慶市渝中區解放碑街道自力巷信安物業服務中心 重慶市渝中區靜水社會工作發展中心 重慶市渝中區樂善公益發展中心 重慶市渝中區兩路口街道枇杷山正街安聯物業中心 重慶市渝中區兩路口街道鐵路破新路物業服務中心 重慶市渝中區兩路口街道重慶村康居物業服務中心 重慶市渝中區七星崗街道金湯街啟辰物業服務中心 重慶市渝中區上清寺街道嘉西村嘉和物業服務中心 重
254、慶市渝中區自然介公益發展中心 重慶市長壽區關愛婦女兒童青少年協會 重慶市中政青年志愿服務隊 重慶益渝公司志愿服務隊 重慶遠見信息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朱楊鎮城市提升志愿服務團體 駐馬店經濟開發區關王廟鄉何莊村村民委員會志愿服務隊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 最美水部 四川(53 家)阿壩縣瑪榮峒格生態文化旅游專業合作社*阿壩縣瑪榮峒格生態文化旅游專業合作社*成都百思特青少年發展中心 成都成華區托愛公益事業發展中心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會 成都頂點自然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成都高新區愛生活家社區合作社 成都根與芽環境文化交流中心 成都共享自然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成都共享自然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成都觀鳥會 成都家園行動
255、公益服務中心 成都康華社區發展中心*成都康華社區發展中心*成都綠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青樸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成都青樸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成都市錦江區綠氧生態環境保護中心 成都市樂芙公益服務中心 成都市郫都區明德社會工作服務發展中心 成都市溫江區自然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成都天府新區愛思益生態保護中心 成都天下谷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成都在河處環??萍加邢薰?成都在河處環??萍加邢薰?成都正揚公益服務中心 丹巴縣登龍云合教育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都江堰市自然保護協會 古藺縣赤水源黃荊老林自然保護中心*古藺縣赤水源黃荊老林自然保護中心*濟溪環境交流網絡 劍閣縣幫幫我志愿者協會 江安縣鱘夢自然保護中心*江安
256、縣鱘夢自然保護中心*瀘州市龍馬潭區青年志愿者協會 綠蜀清川環保志愿服務中心 茂縣九頂山野生動植物之友協會 綿陽市愛鳥協會*綿陽市愛鳥協會*南充市垃圾分類促進中心 南充市文化科學普及協會*南充市文化科學普及協會*南江縣秦巴鄉村發展研究中心*南江縣秦巴鄉村發展研究中心*攀枝花橫斷山研究會 攀枝花市思源社區公益服務中心*攀枝花市思源社區公益服務中心*平昌縣愛心公益協會 平武縣關壩流域自然保護中心*平武縣關壩流域自然保護中心*平武縣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若爾蓋縣麥溪鄉草原生態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四川大地之友環??萍加邢薰?四川汩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海洋特種技術研究所 四川全人自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57、四川山木自然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山水綠碳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尚明公益發展研究中心 四川省愛必立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四川省綠色江河環境保護促進會*四川省綠色江河環境保護促進會*四川喜馬拉雅慈善基金會 西安知知己己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魚鹽村)*西安知知己己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魚鹽村)*雅安市雨城區夢飛翔公益社會服務中心 自貢市自流井區亦趣自然保育中心 貴州(39 家)畢節市青年志愿服務聯合會*畢節市青年志愿服務聯合會*赤水市青年志愿服務聯合會*赤水市青年志愿服務聯合會*赤水市義工聯合會 赤水市長沙鎮黔和社區生態環境保護協會*赤水市長沙鎮黔和社區生態環境保護協會*貴陽公眾環境教育中心 貴陽黔仁生態
258、公益發展中心*貴陽黔仁生態公益發展中心*貴陽市花溪區愛立方社會工作服務社*貴陽市花溪區愛立方社會工作服務社*貴陽市花溪區圓夢愛心社*貴陽市花溪區圓夢愛心社*貴陽市烏當區人心齊社區志愿者服務中心 貴陽市烏當區振新人心齊社區志愿者服務中心 貴陽市云巖區青年志愿者協會*貴陽市云巖區青年志愿者協會*貴州高遠環保咨詢有限公司*貴州高遠環保咨詢有限公司*貴州快樂童年親子俱樂部 貴州省貴陽市生態文明基金會 貴州省綠布谷生態文化傳播中心*貴州省綠布谷生態文化傳播中心*貴州省同心光彩事業基金會守望家園計劃貴州省同心光彩事業基金會守望家園計劃(貴陽市南明區高旋工藝品設計部)*(貴陽市南明區高旋工藝品設計部)*貴州
259、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貴州市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 貴州田野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 貴州游俠客旅行社有限公司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名 錄(2 0 2 2)77/80 呵護地球環保志愿者協會 赫章壹加壹愛心公益協會*赫章壹加壹愛心公益協會*花溪河流守護小分隊*花溪河流守護小分隊*雷山縣永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雷山縣永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湄潭縣志愿者協會*湄潭縣志愿者協會*盤州市義工聯合會*盤州市義工聯合會*黔東南苗嶺生態公益發展中心*黔東南苗嶺生態公益發展中心*黔西南州中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黔西南州中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清鎮市青年志愿者協會*清鎮市青年志愿者協會*仁懷市五馬鎮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260、銅仁市為愛銅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銅仁市陽光志愿者協會 威寧青年創業者聯合會*威寧青年創業者聯合會*威寧自治縣草海公益協會 興義市菁彩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興義市菁彩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正安縣春雨義工協會 織金縣青年志愿者協會 遵義市播州區青年志愿者協會 遵義市青年志愿者協會 云南(74 家)IU 喂公益 大理白族自治州野性大理自然教育與研究中心*大理白族自治州野性大理自然教育與研究中心*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山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研究中心*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山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研究中心*大理蒼山野杜鵑山茶花保護協會 德宏森活野社旅游發展有限公司 德欽縣白馬雪山社區共管協會 德欽縣佛山鄉巴美村塔玖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261、 迪慶州香格里拉滇金絲猴保護協會*迪慶州香格里拉滇金絲猴保護協會*高黎貢百花嶺自然保護與科普中心 江川區晶喜莊園 昆明創新教育研究所 昆明創益生態保護研究院 昆明滇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昆明環??破諈f會*昆明環??破諈f會*昆明寬山遠見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昆明慕水科技服務責任有限公司 昆明鳥類協會 昆明市呈貢區夢南舍可持續發展服務中心 昆明市官渡區鹿鳴公益社會服務中心 昆明市五華區在地自然教育信息咨詢服務部 昆明市西山區在地自然體驗中心*昆明市西山區在地自然體驗中心*昆明市朱雀鳥類研究所*昆明市朱雀鳥類研究所*昆明嘻嘻島早教中心 昆明中遠環境保護科技咨詢中心 麗江健康與環境研究中心 麗江綠色教育中心
262、 麗江市老君山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麗江市老君山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麗江市生態保護與發展協會 麗江市云之南公益影像服務中心 麗江玉龍縣阿納果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綠案 綠春縣志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綠春縣志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芒市芒杏河自然生態保護協會*芒市芒杏河自然生態保護協會*農民種子網絡 普洱市火塘文化社 沙甸努樂幼兒園 騰沖市珍稀動植物保護協會 騰沖蝸牛戶外運動策劃服務有限公司 騰沖逸途戶外運動策劃服務有限公司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傣學研究會 西雙版納州民族文化研究會 西雙版納州熱帶雨林保護基金會*西雙版納州熱帶雨林保護基金會*香格里拉維西滇金絲猴保護協會*香格里拉維西滇金絲猴保護協會*漾濞縣蒼
263、山西坡野生茶花杜鵑花保護志愿者協會*漾濞縣蒼山西坡野生茶花杜鵑花保護志愿者協會*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玉龍縣野生的動植物保護協會 云南德吉美朵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云南滇池保護治理基金會*云南滇池保護治理基金會*云南滇橘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云南還山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云南栗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云南栗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云南連心社區公益基金會*云南連心社區公益基金會*云南連心社區照顧服務中心 云南林科院 云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多樣性保護社團*云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多樣性保護社團*云南明德志愿服務中心 云南破殼紀自然教育 云南杞梓天源教育咨詢有限公
264、司 云南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云南省綠色環境發展基金會*云南省綠色環境發展基金會*云南省綠色能源行業協會 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 云南省生物多樣性和傳統知識研究會*云南省生物多樣性和傳統知識研究會*云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云南思力生態替代技術中心 云南鄉村之眼鄉土文化研究中心*云南鄉村之眼鄉土文化研究中心*云南野鳥會 云南野生動物園有限公司 云南盈江觀鳥會 云南在地自然教育工作室 云南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促進會 昭通市黑頸鶴保護志愿者協會*昭通市黑頸鶴保護志愿者協會*昭通市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昭通市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昭通市魯甸縣桃源鄉箐門幼兒幸福家園 西藏(3 家)西藏自治區潘得巴協會 西
265、藏自治區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基金會 珠峰雪豹保護中心 西北地區 陜西(111 家)安康兒童發展促進會 安康市林學會 安康市綠色秦巴環保公益服務中心*安康市綠色秦巴環保公益服務中心*安康市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安康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白河縣構朳鎮河道生態民間環保協會 白河縣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寶雞慧芳公益發展中心 寶雞綠色希望環保公益服務中心*寶雞綠色希望環保公益服務中心*寶雞市環保產業協會 寶雞市環境科學學會 朝陽村左溪河流域自然保護中心 定邊宇君社區文化服務中心 扶風巧女自然保護中心 韓城市愛鳥協會 漢陰縣博元公益協會 漢中市愛心義工協會 漢中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漢中市綠色聯盟志愿者協會 漢中市
266、水生野生動物保護與發展協會 漢中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漢中市植物學會 合陽縣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會 橫山區民間綠色網絡協會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名 錄(2 0 2 2)78/80 馬蘭愛心團隊 勉縣植物保護協會 青年與環境互助網絡 三原縣渭河治理保護協會 陜西賓悅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陜西純山公益事業促進中心*陜西純山公益事業促進中心*陜西科富農村婦女科技服務中心*陜西科富農村婦女科技服務中心*陜西綠色三秦環境發展公益中心 陜西綠色原點環保宣教中心 陜西普輝青年社會發展中心*陜西普輝青年社會發展中心*陜西青年與環境互助網絡 陜西山野尋徑科普知識咨詢有限公司*陜西山野尋徑科普知識咨詢有限公司
267、*陜西省動物學會 陜西省紅鳳工程志愿者協會 陜西省環保志愿者聯合會*陜西省環保志愿者聯合會*陜西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陜西省環境科學學會 陜西省林學會 陜西省綠色環境文化發展中心 陜西省綠色節能技術推廣服務協會 陜西省媽媽環保志愿者協會*陜西省媽媽環保志愿者協會*陜西省秦嶺發展研究會 陜西省森林文化協會 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監測行業協會 陜西省生態農牧業發展促進會 陜西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會 陜西省生態學會 陜西省物資再生利用行業協會 陜西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陜西省植物保護學會 陜西省植物學會 陜西省資源綜合利用協會 陜西師范大學環保 DIY 俱樂部*陜西師范大學環保 DIY 俱樂部*陜西竹林園社
268、會工作服務中心 商洛市蘭花植物保護協會 商南縣生態植保服務隊 商州區生態環境保護自愿者協會 神木市生態保護建設協會 微臣環境 渭南市渭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渭南市渭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渭南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西安碑林環境文化促進會 西安高新區環境保護研究所 西安環境法學研究會 西安環境科學學會 西安環境小記者活動中心 西安空氣俠環??萍加邢薰?西安空氣俠環??萍加邢薰?西安綠客俠智能環??萍加邢薰?西安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研究中心 西安市低碳環保建筑科技協會 西安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西安市臨潼區環驪山微生態農業工作站 西安市綠果果環保公益慈善協會 西安市綠世界環境宣傳教育
269、發展中心 西安市綠水青山環境發展志愿者服務協會 西安市企業環保聯合會 西安市企業家環保公益慈善基金會 西安市青益志愿服務發展中心 西安市同大環境污染防治研究所 西安市未央區環保志愿者協會 西安市野生鳥類保護協會*西安市野生鳥類保護協會*西安市益行動環保公益中心 西安市益友志愿者服務中心*西安市益友志愿者服務中心*西安市長安區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西安市長安區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西安永續摯光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種籽營造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西北政法大法綠環協 西北政法大學法綠環保協會*西北政法大學法綠環保協會*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環保志愿者協會 咸陽市生態環保志愿者協會*咸陽市生態環保志愿者協會
270、*旬陽市守護漢江志愿者聯合會*旬陽市守護漢江志愿者聯合會*旬陽縣雙河鎮高坪社區女子護河隊 旬邑縣環保志愿者協會 延安黃河原生態文化保護協會 延安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延安市環境保護協會 延安市生態環境協會 延安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延川縣綠色環保協會 洋縣朱鹮愛鳥協會 榆林市綠色林業保護協會 榆林市青少年社會工作者協會 榆林市濕地和鳥類保護協會 榆林市榆陽區植物生態發展與保護協會 榆林陽光環保能源科技開發中心 子洲縣植物保護協會 甘肅(23 家)定西市渭河源生態保護中心 甘肅簡公益發展中心 甘肅綠盟牡丹產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甘肅綠色志愿者之家 甘肅青梭公益發展中心 甘肅省綠駝鈴環境發展中心 甘肅興
271、邦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甘肅一山一水環境與社會發展中心*甘肅一山一水環境與社會發展中心*回歸荒野*回歸荒野*康樂崇善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康樂縣隴人青年志愿者協會 蘭州大學綠隊 蘭州生態發展促進會 臨夏回族自治州生態環境保護協會*臨夏回族自治州生態環境保護協會*隴南光明公益聯合會 瑪曲縣生態環境保護協會*瑪曲縣生態環境保護協會*民勤縣國棟生態沙產業專業合作社 平涼市崆峒區牛犁農業發展協會 平涼市眾益公益協會 平涼伊邦牛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 善覺甘加環保志愿者團隊 天水市隴右環境保育協會 西固區綠萌空間環保技術咨詢服務部*西固區綠萌空間環保技術咨詢服務部*青海(22 家)倒淌河鎮甲乙村普氏原羚救護中心 甘
272、德縣班瑪仁拓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久治縣年保玉則生態環境保護協會*久治縣年保玉則生態環境保護協會*瑪多云享自然文旅有限公司*瑪多云享自然文旅有限公司*青海國家公園觀鳥協會 青海省寶源生態保護中心*青海省寶源生態保護中心*青海省環境教育協會*青海省環境教育協會*青海省江河源環境保護促進會 青海省林學會 青海省民和星光救助會 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青海省社會工作協會 青海省雪境生態宣傳教育與研究中心 青海省雪聯青藏高原自然保護中心 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護中心*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護中心*曲麻萊縣生態保護和野生生物監測協會 托彌頌寶札文化交流研究中心 玉樹市甘寧帕卓巴
273、游牧民專業合作社 玉樹州金巴慈善會*玉樹州金巴慈善會*治多-通天雪豹團 治多縣野牦牛環境生態促進會 治多縣卓巴倉牧民文化科技服務專業合作社 中 國 環 保 公 益 組 織 名 錄(2 0 2 2)79/80 寧夏(11 家)海原縣愛心環境建設服務中心 寧夏扶貧與環境改造中心 寧夏觀鳥協會 寧夏環保志愿者協會*寧夏環保志愿者協會*寧夏綠豐源生態公益基金會*寧夏綠豐源生態公益基金會*寧夏青創社會工作發展中心 寧夏生態文明促進會 沙坡頭區北斗星社工服務中心 吳忠市利通區新時代文明傳播公益服務中心*吳忠市利通區新時代文明傳播公益服務中心*銀川青綠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中心 中衛市草方格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中心*
274、中衛市草方格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中心*新疆(19 家)阿勒泰地區自然保護協會 百鳥匯自然保護中心 呼圖壁縣大豐鎮祥盛草畜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 荒野新疆生態網志愿者團隊 精河縣納仁郭楞自然生態保護服務專業合作社 且末縣蘇塘愿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天山公益 歹貓自然守護平臺*歹貓自然守護平臺*烏魯木齊貓谷文化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烏魯木齊沙區荒野公學自然保護科普中心*烏魯木齊沙區荒野公學自然保護科普中心*烏魯木齊市慧光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技志愿服務隊*烏魯木齊市慧光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技志愿服務隊*新疆博大自然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慧光創新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新疆山水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中心*新疆山水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275、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觀鳥協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志愿者協會 新疆自然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新市區科學一街李維東自然生態保護服務工作室*新市區科學一街李維東自然生態保護服務工作室*野性石河子 未注明所在地(93 家)Upbeing(原名:生態協作社 UpSociety)商業生態工作室 Business Ecology Studio“陽光護源”水生態公益服務平臺 華商報它世界自然新聞周刊 Ai 自然公益團隊 BFC Earth 24H EOMO 自然教育 ICEE 國際兒童生態教育機構 Plogging 行動 X-Young 拓展團建工作室 奧陶微觀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百姓灘長長樂工作站 北黃海海岸
276、守望者 北京有魚自然保育與可持續發展中心 北美小象君 碧宇環保協會 蒼山 蟬鳴學堂 崇野自然工作室 大清河鳥類救助站 繁殖技術員 方潭可鑒環保志愿者工作室 風鈴島 蜂言蜂語 高大向 高校環保能力建設項目水精靈兒團隊 海草與海藻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聯盟 海上慈懷公益夢想園公益后勤組 海思藍海洋公益學院 海洋生態守護者志愿服務隊 禾野樂活兒童中心 荒野追獸 霍德老師的自然教室 錦繡潮白文旅聯盟 君信農場 康麗土貨 康源大地農場 口袋精靈 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藍色星球志愿者服務隊 樂培育德 樂行海洋木工 連心旅舍與益食農莊 路橋 綠動未來環保公益平臺 綠動未來環保公益眾籌平臺 綠領客環保公益組織 綠色少
277、年工作室 綠色種子計劃團隊 綠未來自然教育 綠野協會 美嘉公益網絡聯盟 喵喵植物控 蘑谷生活館 繆爾自然保育生態農業研習中心 鳥哨護鳥志愿者隊 七彩凈灘小組 棄資手作公益 Clara Non-profit DIY 青草部落 青葵兒童成長館 青木童軍 青浦保護水資源志愿者服務隊 青色螳螂自然農園 青蛙小站環境規劃工作室 清峪社區生態綠動環保公益俱樂部 深藍學院 拾光自然教育 始祖鳥科學教育 守護白鳥湖 探客自然學校 陶埂上 天地間自然游學工作室 天使翅膀愛心團 童愛自然 沃土工坊 鄉土緣緣 小帆船研學 小雞溜溜親子農莊 小腳丫根與芽小組 心田自然體驗基地 新生態工作室 一米陽光愛心社 一木自然 一知海洋 怡然新教育 逸之魚潛水俱樂部 螢火蟲 穎兒的博物課堂 原素自然 中國食物銀行網絡 中小教育機構服務平臺 自然清涼 自然之家環保行動網絡 80/80 2022 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現狀調研報告 版權所有 北京市企業家環?;饡?、萬科公益基金會、明善道(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