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石創造:2023亞洲八大醫藥制造強國發展現狀專題研究報告(1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火石創造:2023亞洲八大醫藥制造強國發展現狀專題研究報告(17頁).pdf(1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火石創造現代產業數據智能服務商、中國產業大腦和產業數據領域的領先企業版權所有 杭州費爾斯通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第 1 頁火石創造現代產業數據智能服務商、中國產業大腦和產業數據領域的領先企業版權所有 杭州費爾斯通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第 2 頁亞洲八大頂尖醫藥制造強國發展現狀作者:廖義桃作者:廖義桃近年來,世界各國紛紛把生物醫藥技術及其產業化提升為國家戰略,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實施系列科技計劃、不斷完善相關的產業制度,來加速搶占生物醫藥技術及產業化的制高點。北美、歐洲、亞洲作為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度發達的三大區域,生物技術、醫療器械前沿領域快速發展。其中,受益于不斷增長 GDP、持
2、續擴大的醫保覆蓋范圍以及逐漸完善的政策體系和監管環境,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新興醫藥市場快速崛起?,F代產業數據智能服務商、中國產業大腦和產業數據領先者火石創造,重點盤點中國、日本、新加坡、印度、韓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土耳其等八大頂尖醫藥制造強國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現狀,并提出中國醫藥健康產業國際化、高質量發展的初步建議,以期為中國各地政府園區發展產業提供參考。一.中國(一)政策端:醫藥健康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一)政策端:醫藥健康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政策引領下,中國醫藥健康產業逐漸轉向高度聚集、鼓勵創新的發展方式。政策引領下,中國醫藥健康產業逐漸轉向高度聚集、鼓勵創新的發展方式。生物醫藥產業
3、作為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是保障人民健康和民生福祉的重要產業。中國制造 2025明確提出要聚焦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十大重點領域。健康中國 2030提出中國健康服務業 2030 年達到 16 萬億的戰略目標?!笆奈濉贬t藥工業發展規劃提出重點支持 10 個左右城市打造醫藥產業創新高地?!笆奈濉鄙锝洕l展規劃提出支持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雙城經濟圈等區域建設生物經濟先導區。此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仿制藥一致性評價、藥品及器械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與實施、帶量采購擴圍、醫保藥品目錄調整、藥品注冊管理辦法及藥品生產監督管理辦法等重磅政策及法規的推出,為中國醫藥企業發展營造新環境
4、,中國生物醫藥產業正經歷一場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從仿制到創新的涅槃之路。(二)空間端:中國五大醫藥健康產業集群分布態勢凸顯(二)空間端:中國五大醫藥健康產業集群分布態勢凸顯目前,中國初步形成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圈、中部地區等為核心目前,中國初步形成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圈、中部地區等為核心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其中,京津冀地區生物醫藥產業呈現空間集群式發展,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在醫藥產業鏈方面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形成了以北京創新能力為核心的產業集群。長三角地區初步形成以上海、蘇州、杭州為創新驅動,合肥、南京、泰州、連云港、無錫、徐州等城市
5、制造協同的產業格局?;浉郯拇鬄硡^在新一輪以布局創新資源為核心的區域浪潮中縱深推進,初步形成了以廣州、深圳為驅動,香港、澳門、珠海、佛山、中山為支撐,東莞、惠州、江門、肇慶為依托的發展格局。成渝經濟圈初步形成以成都、重慶為核心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三)規模端:中國醫藥健康產業規模持續擴大(三)規模端:中國醫藥健康產業規模持續擴大中國醫藥健康產業基礎雄厚,創新水平日益提升。中國醫藥健康產業基礎雄厚,創新水平日益提升。從產業規???,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 年醫藥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 5.9%,較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 0.8 個百分點。2022年全國醫藥制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單位數為8
6、814個,較2021年增加477個,同比增長5.7%。2022 年,全年醫藥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收入 29,111.4 億元,實現利潤總額 4,288.7 億火石創造現代產業數據智能服務商、中國產業大腦和產業數據領域的領先企業版權所有 杭州費爾斯通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第 3 頁元。從企業上市情況看,截至 2022 年 12 月,全國共有生物醫藥上市企業 1385 家,年度新增111 家,較上年增長 8.71%;從投融資情況看,2022 年,全國生物醫藥領域共發生融資事件 2237起,累計金額 1225.88 億元;從藥品臨床試驗情況看,2022 年全國共有 2805 個產品獲批
7、臨床,較上年增長 4.7%。其中生物藥領域 995 個,中藥領域 43 個,化藥領域 1767 個;從醫療器械獲批情況看,2022 年,國家藥監局共批準 55 個創新醫療器械產品上市,比 2021 年增加 57.1%。圖:2022 年中國醫藥制造業增長情況來源:火石創造產業數據中心(四)領域端:中國加速進入全球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新梯隊(四)領域端:中國加速進入全球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新梯隊中國化學藥市場占主體,生物藥和醫療器械保持高速增長態勢?;瘜W藥領域方面,目前中國化學藥處于“控成本、提質量”的關鍵時期,行業并購重組加速推進。2022 年化學藥市場規模已超 1 萬億元,約占全國藥品市場份額的五成;
8、生物藥領域方面,中國生物藥正處于發展初期,2022 年生物藥市場規模超 5000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 10%;中藥領域方面,目前,中國中藥市場相對穩定,總產值超 8000 億元,產業結構七成為中成藥。醫藥外包領域方面,目前中國正處于接受全球產業轉移的第一梯隊,醫藥外包市場規模已超 1500 億元,且擁有較大增量空間。醫療器械領域方面,目前中國醫療器械產業處于高速發展階段,2022 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約9500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 15%,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已躍升為除美國外的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圖:中國醫藥健康產業規模及增速來源:火石創造產業數據中心火石創造現代產業數據智能服務商、
9、中國產業大腦和產業數據領域的領先企業版權所有 杭州費爾斯通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第 4 頁(五)貿易端:中國醫藥健康產品對外貿易穩步發展(五)貿易端:中國醫藥健康產品對外貿易穩步發展中國醫藥健康產品進出口貿易保持穩定增長態勢。根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數據顯示,2022 年,我國醫藥健康產品進出口總額達 2207.88 億美元。其中,出口 1295.49 億美元,進口 912.39億美元。從產品結構看,西藥類產品實現進出口 1147.39 億美元,同比增長 3.55%,出口 643.11億美元,同比下降 5.01%,進口 504.28 億美元,同比增長 16.99%;中藥類產品實現進出
10、口總額達 85.69 億美元,同比增長 10.85%,出口 56.89 億美元,同比增長 13.97,進口 28.8 億美元,同比增長 5.15%;醫療器械類產品實現進出口 974.79 億美元,同比下降 18.16%,出口 595.49 億美元,同比下降 23.04%,進口 379.3 億美元,同比下降 9.1%。從貿易合作區域來看,2022 年歐盟、美國、東盟成為我國醫藥健康產品前三大貿易伙伴,其中,與歐盟貿易額達 707.30 億美元、美國貿易額達 375.32 億美元、東盟貿易額達 199.06 億美元。同時,伴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生效實施,政策紅利逐漸釋放,進一步
11、了推動亞洲區域經濟的發展,2022 年中國醫藥健康產品對 RCEP 其他 14 個成員國進出口 445.18 億美元。二.日本日本將生物技術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日本將生物技術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2002 年,日本政府提出“生物產業立國”的國家戰略,對醫藥產業投資力度加大,醫藥市場日趨完善。2019 年,日本發布生物戰略 2019面向國際共鳴的生物社區的形成,強調建立生物優先思想、建設生物社區和建成生物數據驅動的國家生物戰略。醫藥健康產業成為促進日本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近年來日本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其老齡化的人口結構以及全民重視健康的社會文化環境奠定了日本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良好基礎環境,并
12、成為亞洲醫療支出占 GDP 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世界第三大藥品消費市場國。產業規模方面產業規模方面,2021 年日本藥品銷售額為 867 億美元,占全球藥品銷售總額的 0.6%。其中以處方藥市場為主,占比達到 94%左右。產業領域方面,日本在發酵工程、生物醫藥(尤其是基因工程和單克隆抗體制備)、生物環保、生物能源等多個生物技術產業領域均具有獨特優勢。在藥物發現、生物服務、醫療器械和功能食品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1)新藥領域新藥領域,在政府主導下,日本醫康產業已形成了“官一產一學一研”的研發創新體系,創新藥獲批數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政府和企業為大學和科研院所開展的技術研發提供資金保障,同時大
13、學和科研院所對科研工作進行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發的分工,促進創新成果轉化,提高技術研發效率。2022 年,日本 PMDA 共批準了 68 款新藥,并且其中有 12 款為全球首次獲批上市許可且含新有效成分的藥品。2)仿制藥領域仿制藥領域,為了控制醫療支出,日本在 2002 年提出促進仿制藥擴大使用、仿制藥替代的戰略,仿制藥市場得以快速增長,2020 年日本的仿制藥市場已達 175 億美元,成為全球仿制藥市場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全球第三大仿制藥市場。3)漢方藥領域,)漢方藥領域,2020 年日本漢方總產值為 1957 億日元,占日本藥品產值的 2%,近 16 年實現年復合增長率 4.07%?;鹗瘎撛飕F
14、代產業數據智能服務商、中國產業大腦和產業數據領域的領先企業版權所有 杭州費爾斯通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第 5 頁產業集聚方面產業集聚方面,日本生物醫藥產業主要集聚北海道、宮城、東京、赤坂、神奈川、靜岡、三重、大阪、京都、神戶、福岡以及熊本等地區。其中,彩都、神戶等地區已發展為世界級醫藥健康產業集群。彩都生命科學產業園區距大阪中心 18km,周圍高等院校和醫療機構密集。園區重點聚焦生物技術、新藥研發、醫療器械、再生醫療、食品等領域;神戶醫藥產業園位于神戶人工島,園區聚焦醫療機器開發、藥品臨床研究和再生醫療的臨床應用等領域,并形成從基礎研究到臨床應用再到產業化的一體化發展模式。圖:日本神戶醫
15、療產業集群區位圖來源:KBIC 官網企業集聚方面,企業集聚方面,日本醫藥健康產業集中度非常高,前 5 大醫藥公司占據了 40%左右的市場份額,前 50 家醫藥企業占據了 9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且在處方藥領域,集中度更高。日本醫藥收入 Top10 企業包括武田制藥、大冢制藥、安斯泰來、第一三共、中外制藥、衛材、住友制藥、協和麒麟、鹽野義、田邊三菱。三.新加坡新加坡從國家層面分階段有側重地支持醫藥健康產業快速發展。新加坡從國家層面分階段有側重地支持醫藥健康產業快速發展。新加坡大力發展生物醫藥技術始于上世紀 80 年代,2000 年新加坡政府正式將生物醫藥產業放入國家戰略,提出為期 15年的生物醫
16、學科學激勵計劃(the Biomedical Sciences Initiative),并持續推出階段性計劃賦能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打造亞洲的生物城及國際生物醫學產業集群。2016-2020 年,新加坡政府又在RIE2020 計劃中將健康與生物醫學領域作為戰略領域之一,致力打造全球人類健康領導中心。2021 年,新加坡政府推出“2030 年制造業愿景”,致力于推動新加坡成為全球先進制造業的商業、創新和人才樞紐,未來將重點投資先進制造業的基礎建設,完善制造業生態系統。新加坡已成為全球領先的創新醫學生產基地與藥物研發中心,亞洲發展最快的生物產業集新加坡已成為全球領先的創新醫學生產基地與藥物研發中心,
17、亞洲發展最快的生物產業集群之一。群之一。產業規模方面,根據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公開數據顯示,2020 年新加坡生物醫藥制造業火石創造現代產業數據智能服務商、中國產業大腦和產業數據領域的領先企業版權所有 杭州費爾斯通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第 6 頁產值達 1577 億人民幣,占全國制造業產值的 10.8%,2021 年生物醫藥制造業較前一年同期增長11.1%。產業人才方面,2020 年新加坡生物醫藥行業從業人員已超過 25000 人,人才競爭力指數居全球第二。企業集聚方面,目前新加坡擁有生物醫藥領域重點企業超 300 家,擁有 60 多家跨國公司工廠基地、30 多個研發中心。其中,葛蘭素史克、
18、默沙東、艾伯維、諾華、輝瑞、羅氏、賽諾菲、安進等世界頂級的制藥和生物技術公司均在新加坡投資建設大規模創新研究基地,研究方向包括臨床科學、基因組學、生物工程、細胞生物學、醫藥生物學、生物成像及免疫學等前沿領域。同時,新加坡作為世界物流中心之一,全球最大的 25 家物流企業中有 24 家落地新加坡,其中 10 家企業專門提供生物醫藥行業相關的物流解決方案。形成形成“啟奧研發啟奧研發、大士制造大士制造”產業發展空間格局產業發展空間格局。啟奧生物科技園位于緯壹科技城東北部,占地 20 公頃,園區以科研機構為中心,致力于推動研發創新和成果轉化,產業發展聚焦生物醫藥研究與生產、醫療器械研發與制造、疾病研究
19、等領域,涉及產業環節涵蓋高端技術研發以及科學試驗。大士生物制藥園區由裕廊集團投資建設,位于政府特殊經濟區內,總占地面積 371 公頃,園區聚焦生物制品和醫療設備領域,以生產企業為主。圖:新加坡啟奧生物科技園來源:裕廊集團(JTC)四.印度印度醫藥健康市場規??焖僭鲩L,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仿制藥供應國,占據了全球 20%仿制藥市場,供應美國 40%的仿制藥需求、全球 60%的疫苗需求和英國 25%的藥品需求。印度也因其低成本和高質量的藥品,而被稱為“世界藥房”。從產業規???,從產業規???,2021 年印度國內醫藥市場規模達 420 億美元,預計未來十年國內市場將增長 3 倍,到 2024 年預計達
20、650 億美元,到2030 年預計增長至 1300 億美元。從投資增長看從投資增長看,根據 印度 2021-2022 年經濟調查,2020-2021火石創造現代產業數據智能服務商、中國產業大腦和產業數據領域的領先企業版權所有 杭州費爾斯通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第 7 頁年期間,印度制藥行業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增長了 200%。印度制藥工業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三,藥品出口總額為 244 億美元,進口總額為 70 億美元,出口遠大于進口。從產品領域看,從產品領域看,制劑和生物制品占該國總出口的 73.31%的主要份額,其次是原料藥和藥物中間體。1)仿制藥領域仿制藥領域,目前,仿制藥約占印度醫
21、藥市場總收入份額的 80%,且印度 90%的公司主要從事仿制藥的生產,在 2022 年全球仿制藥營收 TOP10 企業中印度藥企占 50%。其中,太陽制藥作為印度藥企龍頭,在 2022 年度營收為 46.5 億美元。其次阿拉賓度制藥、西普拉、雷迪博士和魯賓營收分別為 28.38、26.33、25.94 和 19.59 億美元。2)原料藥領域,)原料藥領域,印度憑借著在國內積累的資本和經驗技術,以仿制藥產業拉動特色原料藥生產,已成為國際市場上第二大原料藥出口國,目前優勢主要集中在處于專利保護期或者那些專利保護期剛結束的藥品的原料領域,如抗感染、心血管、呼氣領域和中樞神經類藥品。3)醫療器械領域醫
22、療器械領域,近幾年印度醫療器械設備、儀器、耗材和植入物等領域發展迅速,已發展為亞洲第四大醫療器械市場,集聚 Transasia、Trivitron、Polymed、HMD、SMT 等眾多醫療器械龍頭企業。據印度衛生部長 Mansukh Mandaviya 表示,印度醫療設備行業有潛力以每年 28%的速度增長,到 2030 年達到 500 億美元。4)醫療旅游領域醫療旅游領域,得益于印度國內高度集聚的專業醫療人才、先進醫療設備、豐富的旅游資源以及相對歐美國際市場 1/10 的治療成本等因素,目前印度已成為亞洲地區最大的醫療旅游目的地之一,并且外國游客到訪印度的治療市場以每年近 25%的速度快速增
23、長。從空間集聚來看從空間集聚來看,印度醫藥產業研發和生產功能主要集中在海德拉巴、孟買、班加羅爾等三大城市。從產業園區發展模式來看,印度醫藥健康產業園區有兩種發展模式:一種為多家生物技術企業的地理聚集。包括政府主導的投資建設、政府與私人機構合作建設、政府與國際組織共建、政府和金融機構聯建,政府與大學聯合建園等模式。另一種為企業內部園區,由公司投資建設為主,開展企業的研發和生產活動。五.韓國韓國政府把發展醫藥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產業韓國政府把發展醫藥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產業。進入 21 世紀,韓國將生物產業確定為國家戰略性產業,并重點提高基因產品等領域的生產水平。2019 年韓國發布生物健康產業創新戰
24、略,以推進創新藥、醫療器械和醫療技術發展,推動生物健康產業出口增長。2022 年韓國政府提出“BIG 3”計劃,即向系統半導體、未來汽車、生物健康“三大創新增長產業”投資 6.3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 338 億元),并將這三大領域的 65 項技術指定為“國家戰略技術”來重點發展。與此同時,為支持疫苗和原材料產業發展,政府計劃將在 2024 年前向民間設備投資領域提供 6.3 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 360 億元)財政補助。生物技術和醫學相關產業已成為韓國新的經濟增長引擎。生物技術和醫學相關產業已成為韓國新的經濟增長引擎。根據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處的數據統計顯示,2021 年韓國醫藥品市場規模突破
25、25 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 1285 億元),同比增長 9.6%。同時,根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發布的2021 年全年進出口動向顯示,2021 年韓國醫藥品出口額為 84.9 億美元,同比增長 20.5%。制藥、生物產業正在成為引領韓國經濟的未來主力產業。2022 年度,韓國新增上市藥品 1782 件,目前,韓國的生物藥產業年產值己進入世界Top15 榜單,并成為全球第十大臨床試驗基地,首爾在全球臨床試驗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一,在美國 FDA 批準的新藥數量排名中,韓國位列第十位?;鹗瘎撛飕F代產業數據智能服務商、中國產業大腦和產業數據領域的領先企業版權所有 杭州費爾斯通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第
26、 8 頁1)醫藥領域,韓國重點強調以生物類似藥的研發與生產為主。)醫藥領域,韓國重點強調以生物類似藥的研發與生產為主。韓國于 2009 年發布了生物類似藥評估指南,并隨后對其研發與審評制定了詳細的技術指南,嘗試幫助生物類似藥企業將開發和批準時間縮減到 34 年。2012 年 7 月 20 日,由 Celltrion 持有的英夫利昔單抗成為韓國第一個獲批的生物類似藥。截止 2022 年,韓國生物類似藥約占全球生物類似藥市場的 2/3,生物類似藥產業在亞太地區及全球市場的影響力逐漸增強,成為引領韓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2)醫療器械領域醫療器械領域,韓國重點加強醫療器械產品高端化發展韓國重點加強醫療器
27、械產品高端化發展。為扭轉醫療器械產品依賴進口的局面,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會同其他機構于 2014 年制定了發展韓國醫療器械高端制造業 8年規劃,近年來該規劃開始取得初步成效,2021 年韓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 79 億美元。3)韓藥領域,韓國重點推進韓醫藥產業國際化發展。)韓藥領域,韓國重點推進韓醫藥產業國際化發展。2003 年,韓國國會通過韓國韓醫藥發展法案作為國家法律,以促進韓醫藥的現代化、國際化、普及化,把韓醫藥推向世界。2005 年,韓國保健福祉部設立“韓醫藥發展審議委員會”,并每 5 年發布一次發展韓醫藥的綜合計劃,旨在通過韓醫藥的科學化、產業化與國際化,提高國家競爭力。目前,韓國生長
28、的植物種類有 40 萬種,其中 1/3 具有藥用價值的藥用植物。4)醫美領域,韓國政府高度重視醫美產業發展,)醫美領域,韓國政府高度重視醫美產業發展,成立專門部門、頒布專門法律從立法層面推動整個產業發展。2009 年韓國政府修改醫療法,正式批準對外國游客提供醫療服務,對外國游客開放醫美簽證。2021 年韓國醫美市場規模達 828 億人民幣,其中醫美設備市場規模約 60 億人民幣。目前,韓國醫美市場滲透率超 20%,成為全球醫美滲透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據韓國反壟斷機構數據顯示,每年韓國醫美市場規模的增速保持在 15%左右。企業集聚方面企業集聚方面,從本土企業看,韓國擁有東亞制藥株會社、韓美藥品株式
29、會社、大熊制藥株式會社、柳韓洋集團、綠十字株式會社、光東制藥株式會社、第一藥品株式會社、鍾根唐制藥、Cellitrion 制藥等一批大型藥品生產和研發企業。從跨國和合作企業看,賽諾菲、默克、輝瑞、諾華、葛蘭素史克、禮來、阿斯利康等近 50 家藥企控制了韓國處方藥市場近 60%的份額。從產業空間集聚來看,韓國醫藥健康產業主要分布在首爾和京畿道地區,其中,京畿地區已成為韓國制藥業生產和流通最集中的區域。六.印度尼西亞近年來近年來,印尼政府重點圍繞保障印尼人的公共健康和提高本國藥企的國際競爭力兩大目標印尼政府重點圍繞保障印尼人的公共健康和提高本國藥企的國際競爭力兩大目標,積極推動健康產業發展。積極推
30、動健康產業發展。2014 年,印尼政府開始積極推行綜合醫療改革,旨在推動構建預防、治療和康復相結合的醫療模式,建立國家健康保險服務體系(NHIS)。并持續通過提高基礎設施的質量來持續改善衛生部門的發展,從而使醫療保健行業繼續增長。2021 年,印尼頒布了包含新投資清單的投資與業務領域總統令,該總統令對原以“負面清單管理”為主要模式的印尼外商投資準入制度進行了根本性變革,改為以“鼓勵投資清單”為主的準入模式,進一步開放了有關行業的外國投資,減少了外國投資的限制性條件。印尼作為全球第四人口大國,醫藥產業快速發展,并成為亞洲增長最快的醫藥市場之一。印尼作為全球第四人口大國,醫藥產業快速發展,并成為亞
31、洲增長最快的醫藥市場之一。印尼擁有超過 2.79 億居民,醫療設備和藥品市場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2021 年,印尼醫藥市場價值約 1416 億印尼盾(101.1 億美元),制藥行業的增長預計每年將達 12%。由于受地理區位、語言、文化、政策等因素影響,本土藥企成為印尼醫藥市場的主要力量,國內市場中約 95%的藥品來自于本土企業,5%來自外資藥企。同時,印尼本土藥企還主導了仿制藥和 OTC 藥品市場,OTC 藥品則占據了印尼醫藥市場的 40%?;鹗瘎撛飕F代產業數據智能服務商、中國產業大腦和產業數據領域的領先企業版權所有 杭州費爾斯通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第 9 頁1)醫藥領域醫藥領域,市場
32、需求大市場需求大,原材料進口依賴度高原材料進口依賴度高。近年來印尼醫藥行業市場需求量大,醫藥行業的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但目前印尼的醫藥行業發展仍不成熟,新藥的研發和創新能力薄弱,且大部分制藥用的原材料依賴進口。2)醫療器械領域,國內自給率低,)醫療器械領域,國內自給率低,90%依賴進口。依賴進口。目前,印尼醫療設備市場規模約 10 億美元,年增長率約 12%,但是印尼的醫療器械的本國自給率極低,90%醫療器械來自進口。從CT 機、MRI 機等高端設備,到一次性輸液器、醫用敷料等低值耗材領域,印尼存在巨大的進口需求。3)藥材領域,傳統藥材產品銷量快速增長,發展空間大。)藥材領域,傳統藥材產品銷量快
33、速增長,發展空間大。目前,印尼擁有 1200 余家藥草企業,其中大型企業約 20 家,其余均為中小型企業,且草藥材企業大部分集中在爪哇島。近年來隨著印尼中等收入群體不斷壯大,人們的保健意識逐漸增強,傳統藥材產品銷量快速增長,2022 年印尼草藥產品市場規模約 9.20 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5.03%。企業集聚方面企業集聚方面,據印尼衛生部統計,2021 年印尼藥品制造企業超 240 家。Kalbe Pharm 作為印尼最大的國內藥品生產商,占有約 15的市場份額。七.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經濟穩定增長,中國成為其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馬來西亞經濟穩定增長,中國成為其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據馬來西亞央
34、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 年馬來西亞全年 GDP 增速為 8.7%,為 22 年來最高,超過政府預期的 6.5%-7%的目標,居東盟各國首位。在馬來西亞國內需求的持續擴張和勞動力市場的強勁復蘇帶動下,預計 2023 年馬來西亞經濟將保持持續增長態勢。同時,據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數據顯示,2022 年馬來西亞共批準外國直接投資 1633 億林吉特,其中來自中國的投資額為 554 億林吉特,占比33.9%。并且,中國已連續 14 年成為馬來西亞最大貿易伙伴,2022 年中馬雙邊貿易額為 2036億美元,同比增長 15.3%。馬來西亞作為橡膠類醫療器械的主要生產國,供應全球馬來西亞作為橡膠類醫療
35、器械的主要生產國,供應全球 60%的橡膠手套、的橡膠手套、80%導管以及許導管以及許多其他橡膠類的醫療耗材。多其他橡膠類的醫療耗材。近年來,馬來西亞在半導體、機電、電子、金屬沖壓和塑料等領域強大的產業生態系統基礎上,充分發揮區位環境優勢、高水平國際銷售能力、高標準政策監管體系、高密度專業人才資源等優勢,逐步發展成為全球醫療器材制造領域及采購零部件的理想投資地點。1)藥品領域藥品領域,市場整體呈不飽和狀態市場整體呈不飽和狀態,創新能力較薄弱創新能力較薄弱。目前,馬來西亞醫藥企業以生產仿制藥為主,原研藥和專利藥生產能力相對薄弱,每年醫藥進口總值約占全國醫藥銷售總值的55%以上。從產品類型看,目前馬
36、來西亞生產的醫藥產品主要包括各種新藥、生物制劑、仿制藥(處方和非處方(OTC)產品)、保健品和食品補充劑、傳統及輔助醫藥(TCM)以及獸藥產品。本地制藥廠商有能力生產大多數劑型,包括無菌制劑、注射劑和明膠軟膠囊。同時,由于馬來西亞國教為伊斯蘭教,其國內穆斯林人口數量眾多,因此政府高度重視清真醫藥的研發和推廣,希望借此打開中東地區以及其它穆斯林國家市場。2)醫療器械領域,產業規??焖僭鲩L,醫療器械領域,產業規??焖僭鲩L,90%的制造產品出口全球,高端產品進口需求大的制造產品出口全球,高端產品進口需求大。2022 年,馬來西亞醫療器械市場規模超 30 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超 16%,人均醫療器械費
37、用支出約 6870 美元,預計 2023 年市場規模將超 40 億美元。從產品類型來看,在衛生部(MOH)下屬的醫療器械管理局(MDA)的密切監管下,馬來西亞大部分醫療器械制造商符合 ISO 13485 標火石創造現代產業數據智能服務商、中國產業大腦和產業數據領域的領先企業版權所有 杭州費爾斯通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第 10 頁準、美國 FDA 21 CFR Part 820 標準,能生產滿足 CE 標志的產品。目前,境內醫療器械生產產品主要包括手術和檢查手套、醫用敷料、耗材導管、骨科植入物產品、牙科產品、醫用家庭設備、血糖監測產品與隱形眼鏡等。從產品進出口來看,馬來西亞制造的醫療器材
38、90%以上出口至世界各地。但在 X 射線機、CT 機、超聲波掃描裝置等高端醫療器械領域,馬來西亞進口仰賴度仍然較高。從產品進口的市場份額來看,美國醫療器械產品占馬來西亞醫療器械進口市場份額的21%,其次為新加坡(17.9%)、德國(12.5%)、日本(11.3%)、中國(7.1%)和韓國(3.1%)。圖:馬來西亞醫療器械產業的增長潛力領域來源: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官網3)生物技術領域生物技術領域,生物資源的應用領域日益擴大生物資源的應用領域日益擴大,競爭優勢逐漸顯現競爭優勢逐漸顯現。馬來西亞依托本國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為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本國的生物技術產業已從對傳統應用的依賴
39、發展為無毒且可再生的可持續技術,并在農業生產率突破方面的研發項目、醫療保健領域的發現以及可持續工業流程的采用等方面發展突出。4)醫療保健領域,人口老齡化促進產業快速發展,消費呈現巨大潛力。)醫療保健領域,人口老齡化促進產業快速發展,消費呈現巨大潛力。據統計 2030 年馬來西亞將成為人口老化國,60 歲以上人口將達到 460 萬人,占總人口 15.3%。健康管理、健康養老、家庭護理、遠程醫療等醫療保健產業有望成為馬來西亞未來 10 年的熱門產業。圖:馬來西亞生物技術的增長潛力來源: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從企業集聚看,從企業集聚看,大型本土企業占 25%,跨國企業占 15%。目前,馬來西亞擁有 Du
40、opharma(CCM)、Pharmaniaga、Hovid、Kotra、Vigilenz Medical Devices、Straits Orthopaedics、Top Glove、Kossan Latex Industrie 等眾多醫藥健康重點企業。在醫療器械領域,目前馬來西亞擁有醫療設備制造商 200 余家。其中,當地大型企業(年營業額大于 2,500 萬馬幣且員工數量超過 150 名)約50 家,并且有超過 30 家的跨國公司已在馬來西亞設立離岸生產基地,包括 Abbott、Agilent、BRAUN、Symmetry Medical、Teleflex、Ciba Vision、Amb
41、u、Haemonetics 等?;鹗瘎撛飕F代產業數據智能服務商、中國產業大腦和產業數據領域的領先企業版權所有 杭州費爾斯通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第 11 頁從空間集聚看從空間集聚看,近年來,馬來西亞政府建立了一批專業技術園區來滿足以醫藥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和研究密集型產業的發展需求,其中,以巴生港自由區、居林高科技園區、Bio-XCell、檳城科技園、恩斯特克等為代表的高科技園成為馬來西亞醫藥產業發展的核心集聚地。圖:馬來西亞醫藥產業發展主要園區來源: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巴生港自由區巴生港自由區(PKFZ):PKFZ 是綜合性的國際貨物集散中心,坐落于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巴生港英達島,園區致力
42、于促進轉口貿易和出口導向型制造產業的發展,并與全球 120 余個國家和500 余個港口建立了貿易聯系,自由區的集成物流體系為馬來西亞醫藥產品高效觸達亞洲和國際市場提供了有力保障。居林高科技園區居林高科技園區(Kulim Hi-Tech Park):馬來西亞第一個高科技園區,于 1996 年正式開放,園區定位于推廣清潔、資金密集和高增值的技術工業,主要領域集中于先進的電子技術、機械電子、通訊、半導體、光電子、生物技術、先進材料和新興技術的研發。Bio-XCell 馬來西亞生物技術園:馬來西亞生物技術園:位于柔佛依斯干達區內的努沙再也,與新加坡毗鄰。園區是由馬來西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Biotech
43、Corp 和 UEM 土地公司合資)開發的頂尖生物科技園,致力于醫藥和工業生物技術產業。檳城科技園(檳城科技園(Penang Science Park):):為高科技、生物技術、清真產業和 SMI 工業園等戰略性產業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和環境設備。恩斯特克恩斯特克(Enstek):為馬來西亞國內擁有最多生物技術和醫藥工業企業的科技園,聚焦發展生物技術、綠色技術、信息與通信技術(ICT)等產業。八.土耳其土耳其地處歐亞非三大洲交界處,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土耳其作為世界新興經濟體之一,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近年來依托其國際化的醫療團隊、完善的醫院環境、優良的旅游環
44、境和較低的醫療價格等優勢,逐漸發展為全球醫療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并在心臟病學、牙科、骨科、美容科、腫瘤科等醫學領域處于全球行業領先地位?;鹗瘎撛飕F代產業數據智能服務商、中國產業大腦和產業數據領域的領先企業版權所有 杭州費爾斯通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第 12 頁據土耳其共和國總統府投資局數據統計顯示,2020 年土耳其的醫療保健支出達到 340 億美元,醫藥市場規模達到 70 億美元。1)醫藥領域醫藥領域,藥品對外依賴程度較高藥品對外依賴程度較高。目前,土耳其醫藥市場份額的 70%由跨國藥企主導,國內藥廠以生產低附加值的仿制藥為主,原研藥,疫苗,血液制品,生物制品和生物類似藥等主要依靠進
45、口。目前,由于土耳其藥品生產嚴格按照歐洲生產標準,藥品價格參照希臘、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國五個歐洲國家最低的價格,使其呈現國內藥品高質量和低價格的獨特組合特征。2)醫藥外包領域醫藥外包領域,政策助推政策助推 CMO 快速發展快速發展。2016 年土耳其政府實行藥品本土化生產計劃,規定所有跨國公司在土銷售的產品需在土耳其生產,推動了近年來國內 CMO 產業的快速發展。3)醫療器械領域,進口需求大。)醫療器械領域,進口需求大。土耳其醫療設備市場規模達 22 億美元,但由于產業基礎發展薄弱,85%產品仍依賴進口,醫療器械產品進口金額近年來保持 10%20%的增長態勢。其中,美國、中國、日本、德
46、國、法國等地為主要進口國。同時,土耳其也作為醫療器械產品的轉出口國家,高度注重轉出口市場的發展,目前器械產品出口的主要國家為歐盟、俄羅斯和周邊獨聯體國家。4)醫療旅游領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醫療旅游領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2 年土耳其醫療旅游市場規模約為 35 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 5%,預計 2032 年的市場規模達 76 億美元。目前,土耳其約有 1500 家醫療機構,擁有 46 家 JCI 認證醫院,通過國際醫療衛生機構認證標準的醫院數量位居全球第四。根據土耳其旅游協會數據顯示,土耳其吸引游客較多的醫療選項是輔助生殖科、眼科、心臟科和美容科。最受歡迎的目的地是伊斯坦布爾、安卡拉
47、和安塔利亞。從企業集聚方面看從企業集聚方面看,目前,土耳其擁有 Abdi lbrahim、Santa Farma、Nobel、DEVA、Ilko 等一批醫藥重點企業,Sandoz、Astra Zeneca、Pfizer、GSK、Merck、Abbot、Chiesi、Teva 等跨國醫藥企業已土耳其設立生產基地。九.小結總的看來,在全球化大浪潮中,世界醫藥健康產業發展重心逐漸向亞洲轉移,市場空間不斷釋放。亞洲八大頂尖醫藥制造強國在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布局和競爭當中已初步找到了自己相對有利的位置,并形成了全球范圍內生產能力最強、分工協作效率最高、有機連接的區域生產網絡。其中,中國作為亞洲地區內最大、全
48、球第二的經濟體,以超全的醫藥健康全產業鏈和強大的產業鏈整合能力,成為亞洲地區產業分工和生產網絡的核心樞紐。但是,目前亞洲地區大部分國家主要靠出口和投資雙驅動,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呈現“兩頭在外”的特征,這種過于依賴外部市場也導致亞洲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存在結構性脆弱。面對全球產業發展的新形勢和新機遇,筆者認為未來亞洲重點國家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國際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自身與國內及亞洲重點國家的強關聯性。并且,中國作為亞洲地區產業經濟最大的變量,未來在醫藥健康產業的國際化、集聚化、融合化、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還需重點加強以下三方面內容:一是發展思路由一是發展思路由“中心意識中心意識”轉變為轉變為“樞紐意識
49、樞紐意識”。在亞洲層面,中國需要充分利用亞洲各國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結構性差異與差距空間,以及RCEP 等帶來的機遇,加大與各國在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協同合作,將自身打造為國際級流量樞紐平臺,既有跨國界橫向層面的協同,又有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等鏈條縱向通道的交火石創造現代產業數據智能服務商、中國產業大腦和產業數據領域的領先企業版權所有 杭州費爾斯通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第 13 頁叉,以足夠多的觸角與世界充分聯系,集聚全球優質產業資源,激活各類產業要素,占據亞洲乃至全球城市網絡體系的中心節點位置,進而讓資源在流動中優化配置,加快產業進化速度,輻射引領全世界。在中國層面,重點以北京、上
50、海、廣州、深圳、杭州、臺州、蘇州、南京、泰州、成都、重慶、武漢、長沙、天津、石家莊、濟南、???、香港、澳門等醫藥核心城市作為中國樞紐平臺上的關鍵節點,節點城市周邊地區有條件轉化為相鄰城市產業連綿帶的新中心,共同構筑中國多極化、多中心、多層次的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網絡體系,并以海陸空交通運輸通道、產業數字化基礎設施平臺等網絡為“血管”,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為“養料”,加速新陳代謝,對內打破各省市行政壁壘,以國內的市場需求帶動產業需求,使中國醫藥健康產業向價值鏈上游移動。對外實現全產業發展優勢,切入亞洲及全球價值體系新支點。二是從二是從“階梯式階梯式”發展轉向發展轉向“板塊式板塊式”發展。發展
51、。在區域層面,打破中國區域經濟自東向西階梯式弱化的格局,將各重點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省市整體性地放置于區域性發展框架中,形成責任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更多地納入“國家戰略”和“區域一體化”的發展格局中,強化各省市產業功能板塊的分工與協同,并進一步形成跨區域協調機制。同時,結合中國各省市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側重點和財政自給率等情況,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的積極性,合理完善財政轉移支付體系,促進各省市醫藥健康產業的均衡發展。三是從三是從“粗放型粗放型”發展轉向發展轉向“高質量高質量”發展。發展。在省市層面,醫藥健康產業的發展需由注重產值規模、稅收等數字型指標轉向注重效益、質量、生態等指標。同時,針對人均 GDP
52、 超過 2 萬美元的省市應該優先做好本地產業生態環境建設,加大人才和機構的吸引力,精準匹配人才發展需求,整合人才資源,并進一步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鹗瘎撛飕F代產業數據智能服務商、中國產業大腦和產業數據領域的領先企業版權所有 杭州費爾斯通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第 14 頁附:火石創造公司介紹火石創造創立于 2015 年 8 月,是現代產業數據智能服務商、中國產業大腦和產業大數據領域領先企業。公司致力于數據驅動產業發展的探索與實踐,組建了一支 IT、數據技術、產業經濟學和行業領域專家跨界復合型團隊,并率先發布“產業大腦”及相關產品服務?,F已建成覆蓋九大戰新產業、41 個工業門類、300+細分
53、領域,積累超過 550 億產業本體數據的全球公域產業數據中心,以及擁有 100 多個產業模型的產業智能中樞,支撐產業大腦的建設和運營,賦能政府側、服務市場側,實現數據智能支撐決策智能、流程數字化實現多跨協同以及資源要素和企業全生命周期需求的精準匹配。迄今,火石創造已為全國 28 個省(區、市)、70 多個城市、300 多個園區和數萬家企業提供產業數據智能服務,是北京高精尖產業大數據平臺、安徽省產業大腦、湖北科創企業智慧大腦、浙江省生物醫藥產業大腦、杭州市產業大腦、北京市大興區產業服務數字化平臺、張江科學城產業大腦、中發展產業數字化平臺等標志性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方公司擁有國家發明專利 40 多項、
54、自主知識產權 100 多項,為浙江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入選單位?,F已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產業大腦省級研發中心、產業大數據工程研究中心、產業數字化服務商、大數據示范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認定,并通過數據安全管理能力國家級認證,是產業大數據行業首家獲證單位。合作咨詢:合作咨詢:0571-86885331官網:官網:火石創造現代產業數據智能服務商、中國產業大腦和產業數據領域的領先企業版權所有 杭州費爾斯通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第 15 頁火石創造現代產業數據智能服務商、中國產業大腦和產業數據領域的領先企業版權所有 杭州費爾斯通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第 16 頁火石創造現代產業數據智能服務商、中國產業大腦和產業數據領域的領先企業版權所有 杭州費爾斯通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第 1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