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2018-2019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與長期激勵調研報告(4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德勤:2018-2019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與長期激勵調研報告(41頁).pdf(4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18 - 2019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 高管薪酬及長期激勵調研報告 2019年7月 管理咨詢 版權及免責聲明 本研究成果屬于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簡稱“”)版權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 式翻版、復制和發布。如引用發布,需注明出處為,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保留對任 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報告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本研究內容及觀點僅供交流與參考,因依賴本研究成果所導致的任何錯誤、損失,均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此書面材料為管理咨詢 (上海) 有限公司 (簡稱 “” ) 所有。 在獲得書面同意之前, 這一書面材料任何部分都不可被復制、
2、 影印、 或以電子版本方式進行復制等。 概覽篇 1 調研樣本及數據來源說明 2 2018 - 2019年度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關鍵發現 5 2018 - 2019年度A股上市公司長期激勵關鍵發現 5 高管薪酬篇 6 總人工成本投入產出發現 7 勞動生產率發現 9 高管薪酬整體水平發現 10 高管團隊內部薪酬差距發現 12 高管與員工的薪酬差距發現 13 各上市板塊高管薪酬發現 14 各區域高管薪酬發現 15 各公司性質高管薪酬發現 16 最高薪獲得者發現 16 典型崗位高管薪酬發現 17 長期激勵篇 18 近年長期激勵政策摘要回顧 19 股權激勵市場發現 19 股權激勵行業發現 20 股權激勵
3、總量發現 21 股權激勵工具發現 22 股權激勵對象發現 22 股份來源發現 23 高管和非高管的激勵力度發現 24 關鍵崗位的激勵力度發現 25 股權激勵業績指標發現 27 股權激勵時間安排發現 27 股權激勵成本費用發現 28 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發現 29 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關鍵發現 30 長期激勵專題篇 31 專題一:上市公司回購新規給股權激勵帶來的影響 32 專題二:科創板新規對上市后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影響 33 專題三:科創板新規對擬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影響 34 執筆團隊及聯系方式 35 暨高管薪酬研究中心簡介 37 對于員工來說, 獎酬不僅僅意味著金錢, 他 們在尋找滿
4、足自身需求的個性化的薪酬與 激勵。 2019全球人力資本趨勢報告 概覽篇 2 2018 - 2019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長期激勵調研報告 | 概覽篇 調研樣本及數據來源說明 數據來源 截至2019年5月29日, WIND數據 庫、 披露年報和招股說明書等公 開信息資料的A股上市公司, 有效 樣本合計3,607家 統計口徑 樣本披露高管薪酬數據以稅前數 據為主, 極少量未在年報中明確 注明為稅前或稅后的樣本數據, 默認為稅前數據以便于統計分 析, 由此可能帶來一定的不準確 性, 在此提示本報告數據謹 做研究參考 數值修約誤差 本報告中部分圖標數值為百分 數的, 各項之和可能不等于1,
5、是 由于數值修約誤差所致, 未做機 械調整 其他說明 部分樣本顯示2018年發放總額包 含2018年以前年度提取而在2018 年實際發放的部分, 同時2018年 應付薪酬也存在部分延期發放, 考慮到該類樣本高管薪酬延期支 付的慣例, 不再對本年度實發金 額進行具體的年度切分 圖表1: 樣本公司行業分布 2,268 269 165 123 109 104 97 95 76 58 53 51 49 41 24 10 9 6 制造業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批發和零售業 房地產業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金融業 建筑業 采礦業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科學研究和
6、技術服務業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農、林、牧、漁業 綜合 衛生和社會工作 住宿和餐飲業 教育 說明: 由于居民服務、 修理和其他服務業A股上市公司只有1家樣本, 為了方便統計暫納入綜合業進行分析 3 2018 - 2019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長期激勵調研報告 | 概覽篇 圖表2: 樣本公司區域分布 圖表3: 樣本公司上市板塊分布 說明: 調研樣本所在區域與中國通用七大地理分 區方法保持一致: 華北: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 吉林、 遼寧、 黑龍江 西北: 新疆、 寧夏、 青海、 甘肅、 陜西 華東: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7、、 江 西、 山東 華中: 河南、 湖北、 湖南 華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西南: 重慶、 西藏、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北 162家, 4.49% 華北 168家, 4.66% 東北 152家, 4.21% 華東 1,793家, 49.71% 華中 283家, 7.85% 華南 795家, 22.04% 西南 254家, 7.04% 40.5%25.8%21.0%12.8% 滬市主板 1,460家 中小企業板 930家 創業板 756家 深市主板 461家 4 2018 - 2019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長期激勵調研報告 | 概覽篇 圖表4: 樣本公司性質分布 說明: 調研樣本
8、企業性質根據WIND企業性質分類, 具體定義如下: 中央國有企業: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屬于國務院國資委、中央國家機關或者中央國有企/事業單位; 地方國有企業: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屬于地方各級國資委、地方各級政府/部門或者地方國有企/事業單位; 民營企業:非公有制企業,特點為無國有資本,非國家控股; 外資企業: 中外合資企業: 由外國公司或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與中國公司或其他經濟組織, 按法律規定共同投資設立、 共同經營; 外商獨資企業: 指外國公司或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 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全部資本由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企業; 集體企業:指以生產資料的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為基礎,實行共同勞動,在分
9、配形式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部分企業實行按勞分配和按資 分配相結合)的集體經濟組織; 公眾企業:特點為無實際控制人。 61.2% 18.9% 10.1% 4.8% 3.5% 1.1% 0.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民營企業 2,206家 地方國有企業 680家 中央國有企業 363家 公眾企業 174家 外資企業 125家 其他企業 41家 集體企業 18家 5 2018 - 2019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長期激勵調研報告 | 概覽篇 2018 - 2019年度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關鍵發現 2018 - 2019年度A股上市公司長期激勵關鍵發現 1
10、3%的高級管理人員認為 “高管的薪酬激勵沒有對合 作進行獎勵” 是最高管理層 合作的最大障礙。 獎勵優秀 的行為表現, 這種思維模式 轉變必須從公司的頂層開始 2019全球人力資本趨勢報告 9% 人工成本支付壓力 2018年A股上市公司人工成本占營業收 入比為9.0% 超六成行業總人工成本支付壓力下降, 教育業壓力依舊顯著 393 公告股權激勵公司數量再創 新高 393家A股上市公司新公告403 個股權激勵計劃公告 36 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 36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在 2018年公告了股權激勵計劃, 在 “雙百行動” 等政策的引領 下再創新高 2% 激勵總量占比 50%的公司向激勵對象授予
11、激 勵總額占總股本的2%以上, 并 有58%的公司設置預留授予 121 員工持股計劃 2018年度公告121家, 較往年 數量有所下降 20% 納入激勵對象的比例 近半數公司的激勵對象人數占公 司員工總數的比例超過7%, 進一 步看, 有90%的公司將激勵人數 控制在員工總數的20%以內 22 回購型股權激勵 2018年實施回購型股權激勵 的公司為22家, 公司法回購政 策的修訂規范引導回購型股權 激勵的實施 5 人均持股市值倍數 近半數公司授予高管的人均持 股市值在非高管的5倍以內, 關 鍵崗位CEO持股市值差異大 76% 科創板激勵熱度高漲 截至2019年6月底, 科創板受 理公司141家
12、, 有近8成的公司 實施了上市前的股權激勵及員 工持股 191萬 勞動生產率發現 選取人均營業收入為勞動 生產率衡量指標,2018 年A股上市公司人均營業 收入達191萬元 超七成行業實現人均營業 收入連續增長 6/9 薪酬差距 高管團隊內部薪酬 差距約為6倍 高管與員工間薪酬 差距約為9倍 128萬 高管最高薪酬均值 2018年高管最高薪酬均 值持續走高,達128萬元 高管薪酬占凈利潤比依 然為0.7%,整體付薪效 率穩定 行業之最:金融業、房地產 業高管最高薪酬均值超過 250萬,領跑全行業 上市板塊之最:深市主板高 管最高薪酬均值達146萬元 持續領先 地區之最:華北地區高管最 高薪酬均
13、值133萬元,持續 位于榜首,甘肅省以197萬 元首次躋身省份排名首位 高 管 薪 酬 均 值 之 最 1.02元 總人工成本利潤率 全行業人工成本利潤率下降至1.02元 采礦業等傳統工業行業降本增效效果顯 著,人工成本利潤率穩步增長 6 2018 - 2019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長期激勵調研報告 | 高管薪酬篇 高管薪酬篇 7 2018 - 2019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長期激勵調研報告 | 高管薪酬篇 總人工成本投入產出發現 總人工成本占營業收入比 超六成行業總人工成本支付壓力下降, 教育業人工成本支付壓力持續領先 2018年全行業總人工成本占營業收入 比為9.0%,各行
14、業指標區間(3.5% - 48.8%)較2017年(3.4% - 53.5%) 略有縮小。 超六成行業人工成本支付壓力下降, 教育行業作為典型的人力密集型行業 雖人工成本壓力依舊顯著但較2017年 有所下降,2018年達到48.8%。 圖表5: 全行業總人工成本占營業收入比 0% 20% 40% 60% 20162016 - 2018年均復合增長率年均復合增長率=0%20172018 教育 衛生和社會工作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住宿和餐飲業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金融業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農、林、牧、漁業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綜合 制造業 電力、熱力
15、、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房地產業 采礦業 建筑業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批發和零售業 全行業 8% 4% 12% 14% -9% -4% -5% -5%-5% -7% -12% -2%-2% 2% 0.4% -0.1% -0.4% 2% -2% 48.8%27.6%17.0%13.5%12.2%10.7%7.6%6.6%3.7%9.0%27.6%26.2%17.0%13.2%12.0%9.0%7.4%6.1%3.5% 注:總人工成本占營業收入比=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營業收入 本指標用以衡量公司支付的人工成本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指標值越高,人工成本支付壓力越大 8 2018 - 2019
16、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長期激勵調研報告 | 高管薪酬篇 總人工成本利潤率 總人工成本利潤率保持穩定,采礦業等 傳統工業行業連續三年穩定增長 2018年全行業人工成本利潤率均值下降 至1.02元,近三年復合增長率為3%,整 體而言較為穩定。 2018年全行業人工成本利潤率較2017 年略下降;近年來,伴隨供給側改革 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效果顯 現,采礦業等傳統工業行業公司加速 轉型升級,公司效益大幅改善,人工 成本利潤率穩步增長。 圖表6: 全行業總人工成本利潤 注:總人工成本利潤率=凈利潤/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 本指標通過每投入1元人工成本所獲得的凈利潤衡量公司總人工成
17、本投入產出比。指標值越高,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比越高 單位:元 教育 衛生和社會工作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住宿和餐飲業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金融業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農、林、牧、漁業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綜合 制造業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房地產業 采礦業 建筑業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批發和零售業 全行業 20162016 - 2018年均復合增長率年均復合增長率=0%20172018 2.001.101.000.780.750.560.470.360.271.021.871.050.960.770.630.550.470.300.08 0
18、.0 0.5 1.0 1.5 2.0 2.5 0.4% -2% -1% -9% 16% 47% 65% 27% 10%17% -20%-18% -38% -32% -21% -0.04% 9% 6% 3% 9 2018 - 2019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長期激勵調研報告 | 高管薪酬篇 勞動生產率發現 人均營業收入 七成以上行業實現人均營業收入三年連 續增長,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領跑全行業 圖表7: 全行業人均營業收入 注:人均營業收入比=總營業收入/員工總數 本指標用以衡量公司的人均產出。指標值越高,人均產出越大 單位:萬元 2018年全行業人均營業收入達到191 萬元,超七成行業實現三
19、年連續增 長,全行業復合增長率為10%。 伴隨教育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張,近三年 人均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高達132%, 綜合業、住宿餐飲業、租賃和商務服務 業同樣增長顯著,近三年復合增長率分 別為46%、26%和25%。 教育 衛生和社會工作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住宿和餐飲業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金融業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農、林、牧、漁業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綜合 制造業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房地產業 采礦業 建筑業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批發和零售業 全行業 20162016 - 2018年均復合增長率年均復合增長率=0%20172018
20、 972491250206191135109764219170627122819618812981483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25% 19% 16% 15%14%10% 19% 23% 23% 26% 132% 46% 9% 9% 7% 6% -7% -6% -2% 10 2018 - 2019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長期激勵調研報告 | 高管薪酬篇 高管薪酬整體水平發現 高管薪酬費用率 全行業高管薪酬費用率連續三年穩定在 0.7%左右,高管付薪效率無明顯變化 圖表8: 全行業高管薪酬費用率 注:高管薪酬費用率=高管薪酬總額/凈利潤 本指標通過公司支付的高管
21、薪酬總額占凈利潤的比重,衡量高管付薪效率。指標值越低,高管付薪效率越高 2018年全行業高管薪酬費用率為0.7%, 近三年復合增長率為-6%,高管付薪效 率變化不大。 隨著國家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相關 激勵機制逐步到位,激發科研人員積極 性,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近年雖為高 管付薪效率最低的行業(5.4%),但 付薪效率明顯提高。 教育 衛生和社會工作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住宿和餐飲業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金融業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農、林、牧、漁業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綜合 制造業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房地產業 采礦業 建筑業 租賃
22、和商務服務業 批發和零售業 全行業 25% 63% 19%20% 15% 20162016 - 2018年均復合增長率年均復合增長率=0%20172018 5.4%3.8%2.5%2.1%1.5%1.4%0.7%0.7%0.2%0.7%4.9%3.5%2.3%1.8%1.4%1.4%0.7%0.4%0.1% 0% 2% 4% 6% 8% 10% -8% -3% -4% -7% -6% -40% -38% -23% -28% -18% -13%-17%-11% 3% 11 2018 - 2019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長期激勵調研報告 | 高管薪酬篇 高管最高薪酬 超七成行業高管最高薪酬均
23、值突破百萬 大關,全行業達128萬元 圖表9: 全行業高管最高薪酬均值 單位:萬元 自2016年全行業高管最高薪酬均值首 次突破百萬以來,連續三年延續穩定 增長態勢;2018年全行業高管最高薪 酬均值達128萬元,金融業、房地產 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連續三年位列 行業前三名。 從變化情況來看,除金融業有所下降 以外,整體呈現上漲態勢,衛生和社 會工作、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速 顯著,分別達到29%、28%。 教育 衛生和社會工作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住宿和餐飲業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金融業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農、林、牧、漁業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24、綜合 制造業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房地產業 采礦業 建筑業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批發和零售業 全行業 20162016 - 2018年均復合增長率年均復合增長率=0%20172018 2851591421381201181039087128263143141122119106948780 0 100 200 300 400 -11% 19% 20% 13% 14%14% 12%12%12% 13% 0.4% 16% 28% 29% 8% 7% 9% 4% 3% 12 2018 - 2019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長期激勵調研報告 | 高管薪酬篇 高管團隊內部薪酬差距發現 同一
25、公司高管團隊內部薪酬差距持續增 加,采礦業差距明顯 2018年全行業高管間薪酬差距系數區 間為2.88-7.35,相較2017年(1.81 - 6.76)有所提高,采礦業高管間薪酬差 距最大(7.35)。 從變化情況來看,全行業高管團隊內 部薪酬差距愈發顯著,電力、熱力、 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近三年差距增 大最為明顯,近三年復合增長率高達 99%。 圖表10: 全行業公司高管內部薪酬差距系數 注:高管間薪酬差距系數=高管最高薪酬/該公司最低副總薪酬 本指標用以衡量同一公司高管團隊內部薪酬差距。指標越大,薪酬最高高管和薪酬最低高管的薪酬差距越大 教育 衛生和社會工作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住宿和
26、餐飲業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金融業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農、林、牧、漁業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綜合 制造業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房地產業 采礦業 建筑業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批發和零售業 全行業 20162016 - 2018年均復合增長率年均復合增長率=0%20172018 7.356.686.355.555.365.134.823.853.246.086.796.435.565.385.134.934.243.412.88 0.0 1.5 3.0 4.5 6.0 7.5 11% 11% 16% 17% 39% 35%35% 29% 2
27、1% 65% 62% 85% 99% 97% 42% 49% 44% 6% 4% 13 2018 - 2019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長期激勵調研報告 | 高管薪酬篇 高管與員工的薪酬差距發現 高管與員工間薪酬差距持續增大,近三 年復合增長率為10% 圖表11: 全行業高管與員工薪酬差距系數 注:高管與員工間薪酬差距系數=高管最高薪酬/(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公司職工總數) 本指標用以衡量同一公司高管與員工間薪酬差距。指標越大,最高薪高管與員工人均薪酬差距越大 2018年A股上市公司高管與員工間薪 酬差距系數平均為9.47倍,近三年差 距小幅增加。 超八成行業近三年高管與員工間
28、薪酬差 距增大,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 和供應業薪酬差距雖較2017年小幅上 漲,但仍為全行業差距最?。?.50), 教育行業高管與員工間薪酬差距逐漸 縮?。?.75)。 教育 衛生和社會工作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住宿和餐飲業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金融業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農、林、牧、漁業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綜合 制造業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房地產業 采礦業 建筑業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批發和零售業 全行業 20162016 - 2018年均復合增長率年均復合增長率=0%20172018 15.7611.7611.229.898.
29、198.077.486.255.529.4713.9211.2910.098.228.117.827.415.755.50 8% 4% 0 4 8 12 16 20 8% 3% 17%17% 18% 21% 11% 10%10%10% 10% 13% 26% -1% -2% -4% 0.006% 14 2018 - 2019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長期激勵調研報告 | 高管薪酬篇 各上市板塊高管薪酬發現 A股上市公司高管最高薪酬均值連續三 年突破百萬,創業板漲幅最高 2018年深市主板高管最高薪酬均值達 146萬元穩居領先地位,高于創業板高 管最高薪酬均值近五成。 從變化情況來看,各板塊
30、高管薪酬均 值保持穩定增長,深市主板漲幅最 低,近三年復合增長率為8%。 圖表12: 各上市板塊高管最高薪酬均值 單位:萬元 20162016 - 2018年均復合增長率年均復合增長率=0%20172018 126 111 96 76 102 136 118 109 84 111 146 140 123 96 127 0 50 100 150 200 深市主板滬市主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股全板塊 8% 13%13%14% 12% 15 2018 - 2019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長期激勵調研報告 | 高管薪酬篇 各區域高管薪酬發現 高管最高薪酬均值地區排名格局基本維 持不變,華北地區以13
31、3萬領先 圖表13: 各區域高管最高薪酬均值 單位:萬元 華北地區高管最高薪酬均值位列第一 (133萬元),西北、華中地區首次突 破百萬元大關,增長勢頭強勁,分別 為107萬元、106萬元,近三年西北地 區漲幅最高(18%),華南地區有所 回落(-2%)。 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別為甘肅省、重慶 市、內蒙古自治區、江西省及廣東 省,其中甘肅省、重慶市和江西省首 次躋身前五,甘肅省漲幅高達62%。 20162016 - 2018年均復合增長率年均復合增長率=0%20172018 113 99 94 124 77 82 91 102 118 105106104 83 92 94 117 133 1231
32、22 119 107106 98 127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華北華東西南華南西北華中東北全國 10% 12%12% 14% 18% 17% -2% 4% 20162016 - 2018年均復合增長率年均復合增長率=0%20172018 0 50 100 150 200 75 93 197 甘肅省 114 124 181 重慶 111 160 176 內蒙古自治區 96 110 173 江西省 129 139 162 廣東省 102 111 128 全國 62% 26%26% 34% 12%12% 16 2018 - 2019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長期激
33、勵調研報告 | 高管薪酬篇 各公司性質高管薪酬發現 各公司性質高管最高薪酬均有所增加, 中央國有企業增幅最大 公眾企業以高管最高薪酬均值260萬保 持領先地位,超出全行業高管最高薪 酬均值(128萬)2倍。 在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人才等國有企業 改革措施的推動下,央企和地方國有企 業高管薪酬漲幅處于領先地位,分別達 到15%、12%。 圖表14: 各公司性質高管最高薪酬均值 單位:萬元 20162016 - 2018年均復合增長率年均復合增長率=0%20172018 13%12%12%12% 11% 15% 222 144 108 95 89 104 86 102 232 143 120 104
34、 79 110 98 111 249 173 141 118 109 109108 127 0 50 100 150 200 250 公眾企業外資企業中央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其他企業集體企業地方國有企業全性質 8% 2% 最高薪獲得者發現 最高薪酬獲得者超七成為董事長/總經 理,高管副職的比例有所上升 圖表15: 高管最高薪酬崗位分析 2018年最高薪酬仍由董事長、總經理 或二者兼職高管獲得,占比相較2017 年的72%小幅下降至71%。 非一把手(非董事長、總經理)獲得 最高薪酬依舊保持上升,2018年同比 2017年提高1.5個百分點。 18.3% 15.6% 21.1% 23.3% 22.3
35、% 21.2% 29.8% 34.5% 28.8% 28.6% 27.5% 29.0% 2016 2017 2018 董事長兼總經理董事長總經理副職高管 17 2018 - 2019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長期激勵調研報告 | 高管薪酬篇 圖表16: 全行業各典型崗位高管薪酬 典型崗位高管薪酬發現 總經理薪酬平均水平大幅領先其他崗 位,董事長薪酬漲幅最大 總經理薪酬平均水平(107.1萬)保持 領先地位,最高薪酬由董事長兼總經 理獲得(4,077.0萬元),財務總監與 董事會秘書薪酬水平基本相近。 董事長薪酬近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最 高(24.2%),漲幅顯著。 單位:萬元 分位值董事長總
36、經理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獨立董事 MAX4,077.03,296.01,566.9849.285.0 P90182.5198.1119.3114.512.0 P75111.9116.073.571.69.3 P5066.970.148.447.36.3 P2543.746.131.030.55.0 MIN0.30.10.80.20.6 AVR102.1107.165.862.07.7 近三年復合增長率24.2%12.1%9.8%8.6%-1.9% 18 2018 - 2019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長期激勵調研報告 | 長期激勵篇 長期激勵篇 19 2018 - 2019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
37、司高管薪酬及長期激勵調研報告 | 長期激勵篇 近年長期激勵政策摘要回顧 政策層面的進一步規范與開放,為公司實施長期激勵營造有利條件 A股公司股權激勵市場發現 2018年股權激勵公告數量再創新高 自2006年至2018年年底,A股市場累計1,406家上市公司公告股權激勵計劃。2018年度,393家上市公司公告了403個股權激 勵計劃,公告數量再創新高。 財稅【2016】101號 國有科技型企業股份和分 紅激勵暫行辦法 證監會【2016】126號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 辦法 人大常委會【2018】 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 國公司法的決定 證監會【2018】148號 關于修改上市公司股權 激勵管理辦法
38、的決定 國發改革【2016】133號 關于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 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意見 財資【2016】4號 關于完善股權和技術入股 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 國資委內部文件 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工 作方案和“雙百企業” 名單 上證發【2019】22號 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 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 問答 進一步規范非上市科技 型國企股權與分紅激勵 的實施 為A股上市公司實施規范 化股權激勵提供明確政 策指引 進一步完善了公司回購股 份規則, 促進資本市場持 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加快建設人才強國和資本 市場對外開放戰略, 放開 合規外國人開立A股證券 賬戶的權限 深化國企混合所有制改 革, 將員工
39、持股作為混改 重要內容之一 為支持國家大眾創業、 萬 眾創新戰略的實施, 進一 步完善股權激勵等有關所 得稅政策 規范實施員工持股、 股 權激勵、 崗位分紅權等中 長期激勵, 健全激勵與約 束機制 對科創公司上市前和上市 后實施股權激勵進行規 范化指引 圖表17: 年度股權激勵公告新增趨勢 單位:個 35 9 61 13 60 134 118 153 180 205 248 401403 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20 2018 - 2019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長期激勵調研報告 | 長期激勵篇 01. 制
40、造業 02. 信息傳輸、 軟件和技術服務業 03. 批發和零售業 從證監會一級行業分類來看, 2018年公告股權激勵計劃最多的行業為制造業, 2018年公告股權激勵計劃最多的行業 為制造業, 信息傳輸、 軟件和技術服務業, 批發和零售業, 分別占總樣本1的68%, 13%和4%, 合計85%。 01. 計算機、 通信和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 02. 電氣機械及器械制造業 03. 醫藥制造業 根據制造業二級行業分析, 計算機、 通信和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 電氣機械及器械制造業、 醫藥制造業表現突出, 分布占制 造業樣本的25%, 12%和10%, 合計48%。 85% 48% A股市場股權激勵行業發
41、現 制造業、信息技術和批發零售行業為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頭部行業 主要一級行業 (證監會一級行業)公司數量(個)占比 (%)營業收入中位值 (億元) 總市值2中位值 (億元) 歸屬股東凈利潤 中位值 (億元) 制造業25368.216.7838.051.32 信息傳輸、 軟件、 信息技術服務業4812.911.3644.721.15 批發和零售業133.5214.1378.875.95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02.712.5037.901.41 房地產業82.2198.21132.1613.85 交通運輸、 倉儲和郵政61.6206.61347.8015.67 水利、 環境和公共設施61.640
42、.4955.642.55 建筑業61.621.6042.952.13 采礦業51.324.3993.050.66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41.111.8157.911.49 制造業下屬二級行業公司數量(個)占比 (%)營業收入中位值 (億元) 總市值2中位值 (億元) 歸屬股東凈利潤 中位值 (億元) 計算機、 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6425.321.1548.421.35 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3112.325.0533.081.25 醫藥制造業2610.314.4849.012.08 化學原料及制品制造259.915.1932.041.23 專用設備制造業197.59.0441.621.21 通用
43、設備制造業166.38.3826.661.05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93.65.9923.690.74 汽車制造業83.29.7525.280.88 農副食品加工業62.438.3051.331.57 鐵路、 船舶、 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62.427.9826.621.14 1 總樣本為2018年度公告股權激勵計劃且當年未公告終止計劃的A股上市公司,有效樣本合計371家 2 總市值為2018年12月31日時點的Wind數據庫參考值 21 2018 - 2019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長期激勵調研報告 | 長期激勵篇 A股市場股權激勵總量發現 全行業來看,近半數實施股權激勵公司的激勵總量占總
44、股本比例有望超過2% 從全行業來看,2018年度公告股權激勵計劃且當年未公告終止計劃的371家A股上市公司中,50%的公司向激勵對象授予股票權益合計占 總股本的1.97%及以上,平均激勵總量占總股本的2.36%,累計控制在法定上限10%以內; 從證監會主要一級行業來看,房地產行業以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激勵總量占比普遍高于全行業水平,且同行業內部差 異化程度較高。 從樣本數最多的制造業來看,50%的公司向激勵對象授予股票權益合計占總股本的1.95%及以上,略低于全行業水平。 從制造業下屬二級行業來看,一級制造業下的計算機、電信及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和醫藥制造業的激勵總量占比高于全行業
45、和制造業整體水 平,對人才的股權激勵機制較為活躍。 圖表18: 2018年主要一級行業激勵總量占總股本比例分位值 圖表19: 2018年主要二級行業激勵總量占總股本比例分位值 6.07 3.80 3.15 3.00 2.26 1.98 3.42 2.33 1.971.95 1.401.37 2.65 1.55 1.061.04 0.800.90 房地產業信息技術全行業制造業科學研究批發和零售業 75分位值50分位值25分位值平均值 3.15 3.29 2.40 2.85 2.99 2.30 2.36 2.23 1.96 1.95 1.68 1.19 1.43 1.00 1.34 1.22 0.
46、730.71 電子設備醫藥制造通用設備電氣機械器材專用設備化學原料制品 75分位值50分位值25分位值平均值 3 行業全稱: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5 行業全稱: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4 行業全稱: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6 行業全稱:電氣機械及器械制造業 34 56 22 2018 - 2019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長期激勵調研報告 | 長期激勵篇 圖表20: 2018年股權激勵工具使用率 A股市場股權激勵工具發現 限制性股票仍為市場主流工具,期權和 復合型工具的使用率明顯上升 2018年限制性股票為最普遍使用的股 權激勵工具,雖然其使用率較去年有 所下降,但仍高達
47、65%。 2018年期權和復合激勵工具的使用率 較去年有明顯上升。 2018年有兩家公司(順豐控股和三花 智控)采取股票增值權+限制性股票的 組合,其主要目的為激勵外籍人士。 但隨著證監會在2018年8月正式放開 符合規定的外國人開立A股證券賬戶的 權限,此類組合有可能受到影響。 201620172018 8%11%14% 16% 75%77%65% 12% 20% 限制性股票期權復合工具(限制性股票+期權)股票增值權 注:激勵工具使用率=年度該激勵工具使用頻率年度激勵公告總數 A股市場股權激勵對象發現 激勵對象主要為公司高管和核心人才,九 成公司將范圍控制在總人數的20%以內 根據2018年
48、度公告股權激勵計劃且當 年未公告終止計劃的371家A股上市 公司樣本來看,年度總體激勵人數占 比的25分位 - 75分位區間為3.06% - 13.93%,50分位接近7.00%。通過進 一步分析發現,90%的公司將激勵對象 人數控制在公司總人數的20.87%以內。 激勵人數占公司人數規模比例和公 司人數規模成反比:公司人數規模越 小,激勵人數覆蓋程度越高,且競爭 差異化程度越高。 23 2018 - 2019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長期激勵調研報告 | 長期激勵篇 圖表21: 2018年不同人數規模公司的激勵人數覆蓋率 圖表22: 2018年激勵計劃的股份來源 注:激勵人數覆蓋率= 標
49、的公司激勵總人數標的公司年報披露員工總人數 3.07% 6.90% 7.61% 16.53% 27.53% 13.93% 1.70% 3.85% 4.62% 11.13% 20.31% 6.92% 0.80% 1.83% 2.60% 6.19% 11.18% 3.06% 10,000人以上 5,000 - 10,000人2,000 - 5,000人500 - 2,000人100 - 500人 總體 75分位值50分位值25分位值平均值 A股市場股份來源發現 二級市場回購股份用于股權激勵的比例 顯著提升,六成回購型標的仍采用五折 定價 2018年度,定向增發仍為激勵股份的主 要來源,占年度激勵計劃的94.87%; 但通過二級市場回購作為股份來源的 比例顯著上升,占到年度激勵計劃的 5.13%。 在實施回購型股權激勵計劃的公司 中,59%的公司仍以不低于市場均價 的五折來確定限制性股票